华娱之光影年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祭使霍雍
节流这条路目前汪氏集团是压根不用指望了。
但凡是有涉足房地产项目经验的朋友都知道,在项目建成,拿到主管部门的销售相关证件,开始对外发售之前,除了硬着头皮拿钱往里面砸以外,是根本就没有第二条路的。
至于说减少成本,那就更不用指望了。
汪氏集团如今除了必要的工作人员以外,甚至连冯刚和王晓明等人,都是以工作室的形式在维系着关系,再怎么从石头缝里榨油,也不可能省的出来钱了。
于是乎,摆在汪氏兄弟面前的路子其实也就只剩下了开源一条。
可问题是知道路子归知道路子,想要做到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正如前文说过的,汪氏集团去年在电影方面的业绩差得要命,除了《老炮儿》尚可一看之外,其他的电影基本上都是麻绳穿豆腐——提都提不起来。
于是乎,汪氏兄弟一直打算扩大公司的发行业务范围,将这个作为公司业务新的赢利点。
了解电影行业的人都知道,相较于制片这种高风险工种,发行业务的风险就要低得多了。
虽然发行业务的业内普遍抽成大概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左右,看上去似乎相较于百分之三十三的制片方分成要低了一半,但别忘了,制片方在获得高收益的同时,他们所要承担的风险也是比发行方要高得多的。
而发行方虽然分成比例较低,但是他们拿到的是扣除了发行费用垫资之后的净分成……
凭借这种分成模式,甚至有很多好莱坞中型发行公司可以以此造就出那种票房巨亏,但是发行方仍然有盈利空间的例子。
而汪氏集团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据宗帅所说,汪氏集团从去年开始,就一直试图将更多的中小型制片公司纳入自己控制之下,但汪氏集团虽强,却也没办法做到一手遮天,所以这次趁着大银幕发行公司捅了这么个大篓子的机会,干脆直接亮明旗号,打算联合业内几家知名的大型发行公司,成立一个类似于发行商联盟的东西。
名义上喊出的口号是‘响应市场管理方号召,遏制扰乱发行市场的行为,共同净化市场环境,打造天朝电影的美好明天’……
别说宗帅了,连李墨这种不怎么敏感的人都能看出汪氏兄弟在打什么主意。
经由他们倡议搞出来的这个联盟,在里面拥有最大话语权的公司自然非汪氏集团莫属。
虽然在发行方与院线方交锋的大多数时候都是院线方拥有主导权,但如果真的能组建一个由几大发行公司联手的联盟,那么不仅是中小发行方无力与他们竞争,即便是面对平时高高在上的院线,这个发行联盟都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说白了,这个联盟就是以汪氏集团为首的一拨人控制、影响电影发行行业的工具而已。
可问题是,这个联盟压根就不可能组建成功。
即便李墨站在一旁什么都不做,这个联盟也不可能成功。
废话,让他组建联盟影响了电影发行市场,你让天影集团往哪站
呵呵一笑以后,李墨表示像汪氏集团这种‘作妖’的行为,压根就可以不用继续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了。
…………
时间进入四月份以后,《叶问3》买票房所带来的影响也开始渐渐消散。
毕竟大银幕发行公司只是一家毫无根底的小发行,像这样的公司,业内简直不要太多。
即便是收到了市场管理方发出的处罚意见,他们也完全可以在无法负担罚款标准的时候直接宣布解散,然后换个马甲重新上线集结……
直到这个时候,李墨才赫然发现,整改后的大银幕公司,眼光可谓依然精准。
在他们公司对外发布的后续发行计划中,竟赫然还有《大轰炸》的名字。
这家公司就算是不在《叶问3》的发行过程中栽跟头,后面也还有个更吓人的《大轰炸》在等着他们呢……
真是一群勇士啊。
不过,人家再怎么作死作妖那也是人家自己的事,墨龙传媒2016年计划中的第一个重头戏——《书剑恩仇录》的宣传预热已经开始了。
760章 寻找时机
作为一部商业电影,对《书剑恩仇录》来说,其实可供选择档期并不是很多。
之前曾经说过,天朝市场相较于北美那样的市场,自然是不成熟的。
而不成熟的地方则是全方位的。
不仅有电影工业水平,而且还有发行运作,周边开发等等方面,都差得很远。
远的不说,就说墨龙传媒旗下的《大圣归来》吧。
原本李墨还想着是不是能卖一卖周边,结果这边自己公司刚把设计好的手办图纸发出去,自家这边都还在调试材料配比,市面上已经有粗制滥造的仿冒品了,再然后公司微博号下面就一堆跑来投诉的……
面对这种情况,李墨只能选择偃旗息鼓,彻底死了卖周边产品的心思。
周边市场如此,发行档期方面,天朝市场也同样不够专业。
在档期选择方面,天朝电影发行公司的表现同样让人大开眼界。
别说做到在对应时间点投放相关类型的电影这种高难度操作,就算是由于市场发展而渐渐开始确定的档期,各大发行公司的手段也同样让人无语。
由于在过去的2015年里,从五月份开始接连出现了多部票房超过十亿元的大爆电影,所以在2016年初,全国各地的新建电影院如雨后春笋一般的飞速增加。
这也算是正式开启了天朝电影野蛮生长的时代。
但颇有点黑色幽默的是,所有人都只看到了天朝的电影市场在飞速发展,都想着趁机搭上这班快车,却很少有人去分析一下,为什么之前那么多年都没爆,偏偏是去年就爆了呢
影院增加了,各大院线身上的负担也更重了,但电影票房不但没有像所有人预想中的那样出现增长,相较于去年同期来看,反而还止不住的往下滑……
尤其是四月份,当月票房比去年足足少了百分之三十。
这倒也罢了。
毕竟,去年是《速度与激情7》横扫全场。
那种电影自然不可能每年都遇得到。
但今年的情况是出了春节档电影市场大爆之外,整个34月份,没有任何一部电影能够称得上大爆这两个字的。
当然,《叶问3》七亿多的票房成绩按理说也不算差,但由于发行公司作死,整个市场变得更死水一潭了。
甭管是情人节,愚人节,清明节还是即将要开始的五一档,所有的公司虽然还是有所宣传,但不管是力度还是范围,都比过去弱了不少。
在这种情况下,《书剑恩仇录》的档期选择就成为了个难题。
一部电影能不能大爆,不仅是电影质量的问题,同时也在经受着周边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就像是著名的飞机撞大楼事件之后,全美利坚的灾难片都票房惨淡,反而是像《蜘蛛侠》,《神奇四侠》一类反映超级英雄拯救世界的电影备受好评,这当然不是因为那些超级英雄电影制作有多么精良,人文色彩有多么浓厚,而是因为这些电影迎合了当时观众们渴望有超级英雄能够护佑一方,保一方平安的期待。
在李墨看来,《书剑恩仇录》想要成功,必须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
但至少在2016年的五、六月间,李墨并没有看到这样的一个环境。
经历了四月份的低迷之后,五一档算是国产电影元气有所恢复的一个档期。
有五部电影选择在这个档期上映。
《魔宫魅影》,《梦想合伙人》,《大唐玄奘》,《谁的青春不迷茫》以及《火锅英雄》。
出人意料的是,业内最看好的居然是主打恐怖元素的《魔宫魅影》。
也不知道那帮人从哪里看出来《魔宫魅影》有潜力的。
恐怖片在天朝可从来没有拿到过好成绩。
唯一一个稍微成绩好看点的《京城八十一号》,最终票房也没超过四亿两千万。
……什么时候五一档的冠军标准变得那么低了
别的不说,去年五一档的冠军可是《复仇者联盟2》啊。
虽然那部电影因为导演乔斯威登各种夹带私货而全球票房不如《复仇者联盟1》,但是在天朝市场,也是收获了十五亿以上票房的电影,《魔宫魅影》跟它压根就不在一个量级上。
除了证明林欣如从来就没有票房号召力之外,《魔宫魅影》连个像样的水花都没溅起来。
《梦想合伙人》——即便有金像影帝郭富成加上郝雷作为演技担当,却仍然无法从唐糖和姚辰手中挽救一部烂片;
《谁的青春不迷茫》
要拍青春片之前,麻烦请先找找几个当红的流量小鲜肉,要不然的话,既没有剧情,也没有颜值担当的烂片,真的不适合进入市场。
至于《大唐玄奘》……
说实话,王晓明在需要吃苦受累的时候,的确是从来都不缺乏一股狠得下来的劲头的,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他自从凭借《中国合伙人》拿到了金鸡影帝之后,也的确是在不断消耗着之前积累下来的观众好感度,再加上《大唐玄奘》本身就不是什么能够吸引观众,有卖点的电影,所以也没能造成多大的反响。不过,王晓明凭借这部电影拿到了长春国际电影节的最佳男演员,倒也算是这几年沉沦了之中,难得的亮点了。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在2016年的五一档里,最终独领风骚的居然是由杨庆导演的《火锅英雄》。
凭借着一众主演们的过硬功底,再加上一个靠谱的剧本支撑,《火锅英雄》口碑效应明显,如果不是《魔宫魅影》打着《京城81号》原班人马的旗号,估计《火锅英雄》在上映的第一天就会创造一个排片不足百分之二十的小成本电影一路逆袭的故事。
截止5月6号,上映接近一周的《火锅英雄》累计票房48亿元,不仅早已收回成本,而且还实现了盈利……即便面对来势汹汹的《美国队长2》,至少在其上线的第一天,《火锅英雄》也没露出多少败相。
当然,不管再怎么口碑逆天,《火锅英雄》也终究只是一部没有什么大场面的国产电影,与火爆刺激的《美国队长2》毫无可比性。
到了《美国队长2》上映的第二天,也就是《火锅英雄》上映次周末,《火锅英雄》的日均票房便骤然降到了一千五百万左右,再也无力回天。
不过,虽然《火锅英雄》遭遇挫折,但李墨也从中看到了希望。
最终,在协调了各方意见之后,《书剑恩仇录》将最终档期确定在了七月份最后一个周末。
761章 灵光一闪
说实话,论及电影产业的布局能力,天朝的电影制片公司真的是拍马都赶不上太平洋对岸的同行们。
著名的漫威宇宙计划就不提了。
人家漫威哪怕是在将公司旗下所有角色版权都抵押给银行,换取54亿美刀完成惊天豪赌的时候,都依然在《钢铁侠》开拍前制定了那个著名的计划……
……哪怕是《钢铁侠》失败会导致整个公司彻底完蛋,但是人家依然有计划。
什么是差距,这就是差距!
要是换一家国内的公司窘迫到了漫威那个份上,估计他们的决定肯定是不管三七二十一,随便巴拉点什么死鱼烂耗子,先往电影院线放了再说。
作为李墨未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与《书剑恩仇录》相关的一切事务在这段时间都会被提升到需要李墨亲自点头之后才能付诸于实施的程度。
虽然这种一言堂的方式不符合现代化企业管理规范,但看到李墨那种明显已经有点‘过度’的状态,即便是公司里最喜欢把现代企业管理规范挂在嘴边的钟立芳都明智的没有开口。
本来嘛,面对一个明显有点不理智的老板,其实在很多时候都和面对一个明显不理智的女人有类似之处。
这种情况下即便你说得对,对方也听不进去的。
既然如此,省点口水对大家难道不都是一个好消息吗
说实话,李墨这时候也基本上快到了崩溃的边缘。
得益于《白发魔女传之明月天国》以及《四大名捕》等等猪队友的‘神助攻’,这年头真正愿意为了一部武侠电影走进电影院买票的观众确实已经寥寥无几了。
如果有一部作品,它改编自一部撰写于上个世纪的著名武侠,别管它是‘金古黄粱温’中哪一位的作品,也别管那本原著当初有多么大的影响力,在大多数观众们的眼中,这部作品是烂片的概率至少是三成;
如果电影打出了原著改编,真景实拍的名号,那么这部作品是烂片的概率又可以往上增加两成了;
如果这部电影中担任配角的都是一些素有名望的老戏骨,从配角到主角,依次按照二线明星到电影新人的的咖位递减,那么这部作品是烂片的概率又可以往上增加那么两三成了;
非常不幸的是,以上那些元素,《书剑恩仇录》的第一部《龙腾千里》全都占齐了。
毕竟已经到了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很多九零后乃至于零零后的观众,不仅对于这些‘古典派’的武侠毫无兴趣,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反而都可以从某些新出现的路子里看到一些金庸年轻时期的黑历史……
于是乎,当这些人看到一部电影打着金庸原著改编的旗号时,很容易便会先天的将其视作烂片。
也正是因为这个因素,李墨这才发现,《书剑恩仇录之龙腾千里》想要在宣传时既借助‘金庸作品’这块金字招牌来吸引情怀观众,又要注意不要触碰到某些黑子和键盘侠们脆弱而敏感的神经,的确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仅如此,即便是抛开黑粉之外的‘中立’观众,现在看好ip改编电影的,其实也并不多了。
截止2016年五月中旬,在已经上映的272部电影中,有着ip改编背景的电影数量为79部,大概占到了总上映电影数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在这么多的ip改编作品中,除了《谁的青春不迷茫》以及《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票房成功破亿之外,其他的ip改编作品大都票房惨淡……
而这些从这三分之一数量的电影中脱颖而出,已经算得上‘成功’的作品,也没有逃脱被网友吐槽的命运。
由此可见,到了这个时候,其实ip这个东西已经在电影圈有泛滥之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