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光影年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祭使霍雍
只要不是坏事,对于墨龙传媒所需要的造势活动来说,就肯定会有所助益。
“老查,那你就在香江好好等着,到时候《书剑恩仇录》上映了,我请你饮茶!”
快速在电话里撂下一句话以后,李墨挂断了电话。
虽然没有从查传惆口中得到确切消息,但至少可以确定,金庸短时间内绝对不可能有负面新闻爆出,这就已经有很大的空间让墨龙传媒进行操作了。
很快,《书剑恩仇录之龙腾千里》的预告片便率先登陆了各大网络平台。
凭借着《催眠大师》、《唐人街探案》等电影积累下来的人气以及公司过往电影的口碑,李墨在年轻观众群体中还是有一定的号召力的。
虽然‘金庸原著’的招牌在最近几年不如以前那么好使了,但墨龙传媒的招牌还是比较硬的。
除了邓潮那货的《分手大师》口碑比较惨淡之外,墨龙传媒截止目前出品的电影,口碑还没有低于7分的。
……连《忌日快乐》这种无脑青春片都因为美娜和张天艾的颜值被人怼上了70的分数。
《书剑恩仇录》预告片中的‘雨夜血战’,‘黄杉初现’以及作为第一部大决战的‘渡口单挑’都有镜头入选。
标准的好莱坞三段式商业片结构也让观众们的期待值持续上升。
只不过,预告片最后的上映日期倒是让某些人神经紧张了一番。
764章 欲黑不能
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有纷争的地方就有江湖,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当然,上面那句话是比较文艺和古典式的说法。
用现代点的话来说就是市场就那么大,自己多吃一口,其他人自然就会少吃一口,这种事情不会因为某个穿越者的出现就能有所改变。
何况其实解决问题的办法大家还是心里有数的。
市场做大,建更多的电影院,让更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
这种想法倒也不能说有错。
只不过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那就是这么搞,钱从哪来
国家出
指望国家从纳税人的钱里面拿出来一部分扩大国内院线
且不说新建的电影院谁来管理的问题,现在国家财政那么紧张,真有那个闲钱的话,去发展发展医疗卫生,科研教育这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地方难道不香吗
毕竟在很多人眼里,影视传媒行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应该远低于能够创造实际社会价值的行业,这种想法的对错在此不做评价,但是指望政府财政真金白银的支持是指望不上了……
那么企业出资又行不行呢
如果有一家企业能够不计得失,n年如一日的做这件事情,那么五年、甚至十年之后,肯定必然是会收到成效的,可还是那个问题,哪家企业愿意从自己口袋里拿钱出来,无偿的替所有同行铺开市场
有那个闲工夫,好好分几块现在的蛋糕,先把肚子填饱不是更好吗
《封神传奇》的制片方天星集团现在想的就是成为今年暑期档吃得最多的那个胖子。
原本这个想法是没什么问题的。
因为在这个暑期档,大投资的电影真的不算很多。
光路传媒自错过了《大圣归来》之后,也将目光瞄准了国产动漫电影,这个暑期档他们主打的便是号称筹备只做了十余年之久的《大鱼海棠》;
汪氏集团除了动漫电影《摇滚藏獒》之外,纹章首次执导的电影《陆垚知马俐》也选择了在暑期档上映;
而乐事影业虽然被卢川搞砸了《九层妖塔》,但他们参与投资的《盗墓笔记》也是国内网文界的经典ip之一,乐事影业这次也是砸下巨资,想要借此翻身的意图可谓是非常明显,
虽然天星集团的根基在香江,但托前几年内地公司争相与香江公司合作的东风,天星集团在内地影视传媒行业里还是说得上话的,再加上《封神传奇》号称投资三亿,又是暑期档最为吃香的视觉特效电影,所以到目前为止,其他公司的电影基本上都还是很默契的选择了避让。
就算是同样以视觉和特效作为卖点的《盗墓笔记》,也很默契的选择了在《封神传奇》之后一周上映……
……结果咧,天上掉下来了一个《书剑恩仇录》。
虽然这部电影的投资不算大,仅仅只有《封神传奇》对外通稿里的一半宣发成本,但天星集团自家知道自家事,《封神传奇》除了明星多点,特效多点,成本‘高’点以外,不管是编剧还是导演,都被《书剑恩仇录》甩了十几条街。
《封神传奇》的导演许安和杨龙成,一个是东西方混血,一个是香江本土,这两个人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任何一部电影长片问世……
许安是玩特效制作的,杨龙成是拍广告和v的,这两位之前参与过的所有工作加在一起,估摸着倒是能凑一部90分钟的电影……
这样的资历在《书剑恩仇录》的导演李墨面前,连提鞋都差点资格好不好。
不过天星集团倒是也有自知之明,宣传《封神传奇》的时候全程都只提到某某某明星倾情出演,某某某明星惊艳亮相,压根就没提导演编剧是何许人也……
即便如此,天星集团还是觉得有点不放心。
毕竟,近些年来,明星很多但是票房惨淡的电影貌似的确是越来越多了。
冯刚的《一九四二》,陈歌的《梅兰芳》、《道士下山》,无一不是明星汇聚而最终票房惨淡,所以天星集团的高层们思前想后,决定给给自己‘买个保险’。
简单点说,就是抹黑直接竞争对手。
这种事情,香江媒体很熟练。
然后……他们发现事情有点尴尬。
因为《书剑恩仇录》这部电影,能够抹黑……或者说能够让人抓把柄的地方实在是不多。
通常情况下,最容易炒作,也最容易激起吃瓜群众爆点的自然是剧组里纷繁复杂的男女关系了。
然而即便是想从这方面入手,天星集团发现貌似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导演兼主演李墨不仅是墨龙传媒的总裁,而且听说如今和光路传媒以及乐事,企鹅集团都关系匪浅,天星集团的高层们权衡一番之后,觉得因为黑一部电影而跑去招惹如此巨大的利益团体实在有点不那么聪明。
而剧组里的其他演员不是已经过气,就是在之前基本上属于电视咖,对于这样的人,炒作他们如何如何之间如何不清不楚,压根就是在帮人家免费宣传。
天星集团宣传自家太子爷都还没腾出手来,哪有功夫把钱花在那种地方
演员没法黑,那就只有在电影题材上动动脑筋了。
不是这两年有大批人说金庸作品有影射之嫌么干脆就从这方面着手。
不过天星集团好歹还是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重,发发通稿,隐晦的点出某知名作家早年的黑历史还算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真要让他们赤果果的站出来说金庸什么坏话……
真以为人家几十年名声积攒下来的江湖地位是白给的
再说了,即便是香江文化界内部,所有人也一致认为倪某人的作品才是最有影射性的,虽说几十年过去了,香江媒体的所谓专业操守早就已经成了个笑话,但现在资讯那么发达,内地网友也不都是听风就是雨的脑残,本来这段时间从香江传出来的消息就容易被人联想并且放在放大镜下面审视,太过赤果果抹黑的言论也不大容易有市场……
说起来也是难为天星集团了。
既要抹黑金庸作品,又担心不能直接点名道姓,最后还得顾忌不能让自己直接站到台前……
这简直堪称史上最难抹黑行动了。
即便如此,随着《百姓日报》公开发表文章‘表彰查良镛(金庸)先生在《基本法》起草过程中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天星集团彻底偃旗息鼓了……
765章 找错对象
从某种角度来说,《书剑恩仇录》和墨龙传媒被天星集团区别对待,着实是有点冤枉的。
因为和《封神传奇》打擂台的电影除了《书剑恩仇录》之外,还有大哥成的《绝地逃亡》。
那部电影的上映时间仅仅比《封神传奇》早一周而已。
但说老实话,大哥成真的不是那个处在巅峰时期的搏命汉子了。
不是他不想拼,而是属于他的时代真的已经过去了。
说这句话,真的不是因为习惯性的黑他。
平心静气的看待他最近几年的作品,真的是佳作寥寥。
在《绝地逃亡》中,大哥成一如既往的非常努力,也在通过各种手段想去找回上世纪**十年代叱咤风云的感觉以及动作喜剧的元素,但作为一个以动作和打斗元素来作为卖点的明星,年龄的增大确实是无法逆转的自然规律……
年龄增大,动作难度自然不可能与年轻时期相比,再加上时代不同了,同一个类型的笑料和套路或许在n年前可以通杀全年龄层,但是到了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以后,不可避免的会带来或大或小的违和感。
就拿《绝地逃亡》这部电影来说吧,通篇无非是公路风光以及喜剧打斗的串烧,剧情方面有不少东西都经不起推敲。
当剧情经不起推敲,场景设置和动作元素又无法吸引观众的时候,一堆一堆的差评自然也就在所难免。
更惨的是,随着获取资讯的途径越来越多,原本笼罩在大哥成身上的明星光环也在渐渐褪去。
原本高高在上的明星,香江电影风云时代的‘双周一成’,沦落到现在但凡是个上过几天网的普通网友,都能在操作完搜索引擎之后拿着大哥成当年在片场的趣闻轶事当成谈资……
如果不是大哥成确实今不如昔,天星集团又为什么对他视而不见呢
不过,当金庸获得了《百姓日报》的点名表扬之后,天星集团针对《书剑恩仇录》的行动也只能偃旗息鼓了。
……实在是惹不起啊。
即便是香江回归之前,天星集团也不是能在圈子里一手遮天的存在,而且影响范围更是到不了内地,如今香江回归都已经快二十年了,天星集团就算是过往有什么背景,如今最聪明的做法也只能是老老实实当乖宝宝了。
在香江的金庸惹不起,
内地的墨龙传媒碰不着,
于是乎,两线受挫的天星集团只能老老实实的回归电影发行公司的本质,认认真真的捡起电影发行宣传的常规手段,希望能够在即将到来的正面碰撞中占得先机。
好消息是,由于这个时候的各大院线还是更迷信有众多明星加持,而且投资更大,特效更为华丽的《封神传奇》……
……当然,墨龙院线例外。
这个时候的天星集团,貌似也顾不上去找直接竞争对手旗下的院线抗议了。
7月28号,墨龙传媒提前一天在帝都举办了《书剑恩仇录》的首映礼。
很巧合的是,《封神传奇》也在同一天举办了自己的首映礼。
从阴谋论的角度来说,李墨觉得自己被人坑了。
很明显的,论及演员阵容,《书剑恩仇录》拍马都赶不上《封神传奇》。
除了邓潮。孙丽以及许峥、陶鸿这些和香江电影以及帝都圈没什么交集人之外,圈子里数得着有点排面的明星基本上都去了《封神传奇》那边。
甚至于就连和李墨合作过的王晓明、杨天宝也没出现……
呃……不好意思,那两位一个在《封神传奇》里演的二郎神,一个出演的是造型爆丑的人鱼小姐姐,他们俩要是甩开《封神传奇》出现在这里,李墨反倒是觉得奇怪了。
不过墨龙这边也不甘示弱。
虽然明星阵容是肯定比不过了,那就干脆把能找得到的文化和媒体圈的人都找来,甭管最后结果如何,反正声势不能输。
首映礼开始以后,自然是例行的媒体采访。
通常情况下,这种时候一般都是导演先说说拍摄过程的艰难,然后表扬一下一众主创,最后再媒体记者提提问,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把事件糊弄过去,然后开始播放电影正片,可貌似今天《书剑恩仇录》的首映礼,有点不太走常规路线。
一开始头两三个的时候,媒体记者们的提问还算是中规中矩,侧重点也大多集中在电影本身,很少提及一些私人方面的东西,还没等李墨对手下人的工作表示满意,一家来自香江的媒体就直接扔了个炸弹给他。
“李导,听说贵公司在今年由于被某发行方制造的票房造假事件所波及,曾经被上级主管部门约谈,这件事是真的吗请问您对于保底发行这种发行方式有什么想说的吗”
“…………麻烦您能再说一遍吗我有点不大能听的清楚您的问题。”
妈蛋,消息还挺灵通,问得还挺有逻辑。
李墨当然听明白了对方的话。
别忘了,他是会说粤省话的。
别说对方现在说的是普通话,就算是对方直接在这飙粤省话,他也一样能听清楚意思。
可就这么直接回答,总觉得气势缺了点意思。
先杀杀他的威风再说。
于是乎,李墨就变得‘听不懂’对方的问题了。
没办法,这位记者只得再次把自己刚才的问题重复了一遍。
“原来您的问题是这个,”李墨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不得不说,您的消息有点滞后了。”
“墨龙传媒的确是曾经被上级主管部门约谈,但那并不是因为我们墨龙传媒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反而是因为我们公司向来遵纪守法,从来没有做过任何与相关法律法规相违背的事情,以前没有,以后更不会有。”
“至于您说的保底发行这个问题,虽然我们墨龙传媒参与了《美人鱼》的保底发行工作,但我们公司还是认为这是一个违反经济规律的做法,把风险过多地转移到某个环节、某个公司身上,最后的收益、风险是很难匹配的……”
“而且,据我所知,同样是要在明天上映的另一部电影,正是采用了保底发行的方式,如果您还有这方面的问题,我建议您背上包换个场地,将这个问题提给那家公司的出品方和发行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