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拣宝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烛
“无聊,随便看看。”王观随口道,顺手把图片扩大,察看其中的细节。
“那你慢慢看吧。”
这么多天过去,俞飞白已经不抱希望了,或者说喜新厌旧,对扇子的事情不再感兴趣,所以少了几分积极性,一路上风驰电掣。很快就到了太仓。
太仓虽说是苏州管辖的地方,但是富裕繁华的程度,一点儿也不逊色于城区。或者说在长江三角洲这一带,应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贫困县市。
车子驶进城市之后,只见公路车辆如梭,两边人行道行人如流,一间间店铺林立。完全是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场景。
不过,车子到了闹市之中,俞飞白却没有停留。而是直接开了过去,然后来到了城市郊边地带的一处相对来说比较偏僻的地方。
王观透过车窗打量,发现这里不仅偏僻,而且花草树木很多,显得这里环境清雅静谧,甚至能够听见阵阵翠鸟鸣啼的悦耳叫声。
“这里是什么地方,看起来不太像是住宅区呀。”王观好奇打听起来。
“他的工作室。”俞飞白笑道:“雕琢玉石的动静有多大,你又不是不清楚,肯定不能在闹市或住宅区附近,不然该被人砸石头了。不过很奇葩的是,琢玉师自己吵,倒是希望别人保持安静,所以工作室一般设在僻静的地方。”
“哦。”
王观恍然,一会儿车子就慢慢停了下来。在俞飞白的招呼下,他下车打量起来,只见眼前是一栋复合式小别墅,有点儿欧式风格。
“就是这里了。”
俞飞白笑了笑,立即上去按响门铃。
然而,等了许久,房中却没有什么动静,好像没人在里面。
“嗨,估计又在睡懒觉。”
俞飞白无奈摇头,然后拿出手机拨打起来。本来按照他的预计,电话肯定要响好久,或许要连续打几个电话,才能把睡懒觉的人吵醒的。
然而,俞飞白没有料到,电话一拨通,对方就接听了。
“小白……”
电话一通,手机就传来对方调侃的声音:“难得啊,你居然主动给我电话,又淘到什么好玉料了?”
“小明,我到了,下来接客。”俞飞白笑呵呵的叫嚷起来:“你猜对了,我带好东西来了。赶紧的,下来开门。”
“啊……你来太仓了?”
对方一愣,有些惊喜交集,然后急忙说道:“你现在在哪?我不在家……”
“知道你肯定不在家,所以我直接来你的工作室了。”俞飞白笑着说道:“你开窗就能看到我了。”
“……开窗也看不到你。”对方苦笑道:“我也不在工作室。”
“什么?你早说哇。”俞飞白眉头一皱,抱怨起来:“你千万别告诉我,你已经出远门,不在太仓了。我可是专程带了好东西过来,要给你一个惊喜的。”
“你应该提前打个招呼的。”对方也是颇为无奈:“我现在在钱家祠弄这边,在帮人看件东西。你稍等一会。我马上就回去。”
“等等,钱家祠弄?”俞飞白急忙道:“我记得你曾经说过,太仓的古玩市场,就是在钱家祠弄,你在那里看什么东西?”
“有位老板淘到了一个镂雕玉杯,怀疑是明代玉雕高手贺四的作品,请我过来掌眼。”对方也明白俞飞白的兴趣爱好,顿时笑道:“你想看的话,那就过来吧。”
“行,我马上就去。”
俞飞白挂断了电话。立即回头兴致勃勃道:“我们走,去钱家祠弄。”
王观在旁边也听了几句,大致知道是怎么回事,当然没有意见。当下两人上车调头返回,再根据导航拐弯抹角的来到了太仓的古玩市场。
来到之后,王观随意打量,感觉市场不大,主要是经营陶瓷、玉器、字画、文房、杂件等东西,生意较为冷清。没有多少人光顾。
“福成玉器行……就是这里了。”俞飞白左右观察一会,立即发现了目的地。
王观顺势望去。发现所谓的玉器行,其实就是一个二十多平方的店铺。不过,王观也没有什么轻视,毕竟店不在大小,而是要看店老板的能力。好比宋有道大叔,实力非同凡响。说不定这个玉器店老板也是藏龙卧虎的角色。
“走了”
停好车,俞飞白马上开门下去,招呼王观走入店中。
“有人在吗?”
进门之后,俞飞白叫唤起来。透过珠帘发现店铺里面还有一间用透明玻璃隔开的茶室。就在这时,茶室中人影晃动,一个头发很长,扎成马尾状,上唇下巴蓄着浓密胡须,充满了成熟味道的男子走了出来。
“飞白”
那人一出来,立即笑容满面迎向俞飞白。来了个热情拥抱。
“好久不见了……”
一番叙旧,片刻之后,俞飞白笑着引见道:“来认识一下,王观、陆崇明。”
“你好”
王观微笑问候起来。陆崇明也是友好的回应。
就在这时,店老板在茶室走了出来,身材有些消瘦,一脸灿烂的笑容:“陆老师,你朋友来了,快请进来喝茶。”
“好。”陆崇明点头,轻笑介绍道:“这位是孙老板,交游广阔,神通广大,经常淘到好宝贝,是我们太仓首屈一指的大藏家。”
“陆老师过奖了。”孙老板笑眯眯道:“都是朋友关照,朋友关照。再说了,与陆老师取得的成就相比,简直就是不值一提。”
“哪里哪里……”
客套之中,大家走进了雅致的茶室,然后又是一番推让,才相对坐了下来。然后就是孙老板斟茶待客。茶自然是好茶,产自太湖的碧螺春,听说是雨前茶,芽尖嫩翠,卷曲如螺,味道十分清新透彻,非常的爽口。
不过,在品茶的时候,王观的注意力并不在茶上,而是在打量案几中间搁着的一个造型奇巧的杯子。只见杯子玉料呈湖绿色,局部有褐色沁。整个杯子形状,就好像是一个桃子对半剖开,再用其中一半琢制成形。
杯内掏空了,可以用来盛装酒水,其中一侧以镂雕和阴纹,修饰成为桃子的枝叶纹理,并且自然形成杯柄。总体来说,这是一个镂雕桃式玉杯,而在古代,桃子有长寿之意。一般给老人祝寿,都要弄几个寿桃应景。所以说,使用这个桃式杯子,也是一种美好的寓意。
“东西挺不错的。”
此时,俞飞白打量片刻,就笑问道:“听说是明代玉雕高手贺四的作品?”
“呵呵,上面是有这个款儿。”孙老板笑着说道:“至于是仿品,还是真品,还需要陆老师帮忙鉴别。”
“款儿在哪?”
王观也有些好奇,经得孙老板同意之后,小心翼翼的捧起桃式玉杯观赏起来。
“就在这里”
适时,陆崇明指着玉杯的柄端下方,示意道:“微刻了一个贺字。”
(.. )
.全部章节





拣宝 第464章 精卫填海玉山子
. .
ps:众人拾柴火焰高,不苛求打赏,只希望推荐票、月票多一点,谢谢支持了。
“嗯,看见了。”
王观眼睛微眯,果然在玉杯柄端末尾位置,发现了一个若隐若现的刻款。
感觉王观可能不太懂,孙老板解释起来:“这种桃式形制的玉杯,在明代非常的流行,而且这种琢玉的手法,是我们苏州工的技巧,加上这个贺字款,所以才怀疑是贺四的作品。”
“贺四我自然知道。”王观微笑道:“明代苏州人士,以三层透雕法闻名于世。不过他的这门技术,可没在这个杯子上体现出来。”
“哎呀,不愧是陆老师朋友,也是个行家。”
孙老板有些惊讶,然后笑着说道:“你说的也对,杯子就是一层镂空透雕而已,确实没有表现贺四大师的绝活。不过你也应该明白,琢玉这种事情,是因料而施工。这块玉料本身不适合多层透雕,那么也不能强求对吧?”
“再说了,顾客指定把玉料雕成桃杯,贺四也不可能硬来。”
孙老板笑眯眯道:“比如说玉雕界的祖师爷陆子冈大师,尽管是以子冈牌而流芳百世,但是却极少人知道他雕的玉水仙簪,玲珑奇巧,花托下基枝,细如发丝而不断。所以说每个雕玉名手,不可能只雕刻单一的东西……”
“老板,你偷换概念了,我们现在谈的是雕刻技术。不是雕刻物件的种类。”俞飞白耸肩道:“无论是玉杯、玉盒、玉簪、玉山子,只要是玉器,那么琢玉的技术都可以施展出来。三层透雕法是贺四的成名绝技,只要是他琢制的玉器,肯定会上留下一些痕迹的。”
“话是这样说,不过……”孙老板自然要辩解下去。
“东西是民国时期的仿品。”
然而,就在这时,陆崇明微笑道:“是闽省一带的碧玉,沁色是做旧的,不过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这才显得比较古朴自然。不过只要迎光观察杯口,就发现沁色分布得十分集中均匀,这是最大的破绽。”
“没错,就是这样。”王观闻声,顺手把玉杯举起来,只见在灯光照射下,微薄的杯沿好像半透明一般,可以把杯边的沁色看得清清楚楚。只见斑斑点点的沁色,非常的规矩的分布其间。这是很不正常的情况。
“哎呀,上当了。”
孙老板看了一眼。顿时一脸懊悔之色,感激连连:“多谢陆老师指点迷津,不然把东西当成真品卖出去,肯定会砸了我的招牌。”
“不客气。”
陆崇明摆手笑道:“说起来,琢杯的人也是个高手,可惜在民国时期,新制玉器不值钱,许多高手也被迫无奈,尽量仿古做旧。混口饭吃。”
“谁说不是呢。”孙老板深以为然:“民国一些高手的仿古玉非常逼真,听说现在还有不少人把仿古玉当成真古玉收藏起来。”
“呵呵,听说孙老板也收藏了几件。”陆崇明笑道。
“陆老师也知道了?”孙老板一愣,然后尴尬笑道:“肯定是那些大嘴巴故意到处宣扬,好看我的笑话。”
“孙老板不用在意,其实仿古玉也很值钱的。”这个时候,俞飞白笑着说道:“而且越是新的仿古玉。越是值钱。”
“扯淡。”
王观笑骂道:“我看你是把仿古风格的玉,与仿古做旧的玉混淆了。”
“差不多。”
俞飞白轻笑了下,指了指陆崇明道:“他就经常仿古,可惜并不做旧。不然的话。应该也有很多人上当受骗。”
“陆老师的作品,新的比做旧的更加值钱。”孙老板笑道,并不是曲意奉承,相反也有几分道理。因为一般情况下,市场上品相精美的新玉器,确实比品相陈旧的古玉价格更高。
“那也要看情况。”
陆崇明摇头道:“说实在话,许多雕玉大师都觉得,当今的雕刻工艺,根本无法和古代工艺相提并论。主要是商业化、规模化盛行,使得作品的题材、构图、风格等方面存在千篇一律的雷同现象。”
“现在制玉,就算是大师的作品,从构思设计图案,再到落实雕刻出来,最久的无非就是一两个月时间。然而古代的良工巧匠,想要制作一件精致的玉器,往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而且在雕琢的过程中,由于琢玉工具的局限,那才叫精雕细琢。”
陆崇明一脸的叹服:“所以说但凡在历史留下名字的玉雕高手,他们的传世作品都是罕见的珍宝。在价格上,也不是现代的作品可以比拟的。”
“不错,现在的玉雕作品,再是精致美观,但是在底蕴上,确实不及古玉厚重。”
王观赞同点头,补充道:“尤其是传世的明清美玉,如果是在同等样式题材的情况下,应该是古玉完胜新玉一筹。”
“没错……几位稍等。”孙老板说话的时候,好像是想起什么事情,立即站起来就走了出去,然后在柜台抽屉摸索了片刻,就抱着一个锦盒返回了。
“这位小兄弟说得极对,古玉和新玉的差别,就体现在这里了。”
说话之间,孙老板笑容满面的把锦盒掀开,只见里面摆放了两块玉山子。两个玉山子的颜色有异,一个微黄,看起来有些古拙。另外一个却是通过透白,晶莹新亮。
这时,孙老板把两块玉山子摆正,大家仔细打量,发现玉山子的体积大致相同,而且上面雕刻的纹饰也是一样。只见玉山子底下是层层波涛海浪,上空有一个衔着石粒的小鸟在回旋盘飞,好像要把石粒扔到海中。
见此情形,只要对中国神话典故有些了解的人,就应该知道玉山子雕刻的题材那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精卫填海传说。
“精卫填海”
此时,王观有些惊愣,一度失神。
“呵呵,陆老师你别开口。”
与此同时,孙老板笑眯眯道:“让两位小兄弟看看,这两块玉山子哪块是新做的,哪块又是清末时期的作品。”
“这个简单。”
俞飞白笑嘻嘻道:“孙老板想用攻心计,我可不会上当。听你这样问,一般人肯定觉得,白玉山子是清代作品,黄玉山子是现代的东西。然而,事实恰恰相反,黄玉山子的古拙之气,那是岁月沉淀的痕迹,白玉山子身上可没有。”
“高”
孙老板一听,忍不住赞道:“这两件东西,我让许多人看过,也让他们帮忙鉴别。但是许多人都判断错了。当然也有人最终辨认了出来,不过也是要犹豫一段时间才敢确定。而像小兄弟这样,立即道破玄机的人寥寥无几。”
“孙老板,我这位兄弟可是玩玉的行家。”
适时,陆崇明笑道:“别看他很年轻,实际上已经玩了十几年的玉了。你想在玉石方面为难他,怕是找错对象了。”
“啊,那我真是关公面前耍大刀,让几位见笑了。”
孙老板连忙斟茶表示歉意,然后笑道:“刚才这位小兄弟说得对,这两块玉山子的分量差不多,也是同样的题材。”
“不过,白玉山子的质量明显要好一点,但是在售卖的时候,却是黄玉山子比较受欢迎。其中的原因,就是黄玉山子比白玉山子多了几分古朴韵味,在观赏的时候,更加有感觉。”
孙老板感叹道:“所以说精品的古玉,在价格上比精品新玉更具备竞争力。”
“那是……”
俞飞白点头,然后见猎心喜道:“孙老板,你这对玉山子不错,有意向出手吗?”
“不行,这可不行。”孙老板连忙摇头,连忙把玉山子收起来,不好意思道:“这是本店的镇店之宝,不卖。”
“诶,可惜。”俞飞白摇了摇头,转头看向陆崇明:“刚才我好像在白玉山子上看到你的刻款了,东西是你仿刻的?”
“没错。”陆崇明微笑道:“五年前,我的工作室才开张,门可罗雀。第一笔生意就承蒙孙老板的关照,才算是没有倒闭。”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孙老板叹笑道:“说实在话,当时把生意交给陆老师,我还是很犹豫的,但是碍于面子,又不好反悔,只得提心吊胆等候。现在看来,却是我拣了大便宜。”
肯定是拣了大便宜,五年前陆崇明只是才初道的小菜鸟,现在已经是省级工艺大师了,估计过不了多少年,成为国家级大师也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孙老板估摸着,再过十年八年,等到陆崇明成为国家级大师之后,那么他的白玉山子的价格,肯定增长好几十倍。作为一个目光长远的商人,他等得起,绝对不会这么快出手的。
孙老板的心思,俞飞白多少有些明白,不过人家是开店的商人,这样做也无可厚非,总不能强求人家卖给自己吧。
再说了,俞飞白也不怎么媳白玉山子,毕竟以他和陆崇明的关系,只要得到好材料,请他帮忙雕琢成精美玉器,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也没有必要羡慕孙老板。
之后,孙老板收起玉山子,又闲聊了片刻,陆崇明就提出告辞了。
“再坐一会,中午一起吃饭怎么样?”孙老板挽回起来。
“不了,不了,有事要忙……”
一番客套,俞飞白站了起来,拍了拍王观的肩膀,奇怪道:“走了,好端端的,你怎么又在发呆啊?”
(.. )
.全部章节




拣宝 第465章 逐渐明朗的线索
. .
“嗯……”
一瞬间,王观好像是如梦初醒,嘴唇动了下,好像想说什么,最终却没开口,只是不好意思一笑,随着俞飞白和陆崇明走出了玉器店。
拜别孙老板之后,三人就开车而去。陆崇明也是开车来的,现在肯定是开车回去。俞飞白就驾车跟在他的后面,缓缓的向工作室方向行驶。
王观坐在旁边,一脸沉思之色:“飞白,我好像又发现线索了。”
“线索?扇面的线索?”
俞飞白有些惊疑:“又发现什么线索?”
“我也不敢肯定是不是。”王观有些举棋不定,感觉自己的猜测蛮靠谱的,但又怕是自己的多疑,胡思乱想而已。
“说说看,线索是什么?”俞飞白笑道:“其实这种事情,不怕犯错,最怕没有头绪。”
“也对,你看这里……”王观一笑,拿出了手机,打开扇面的图片,然后把图片扩大了几倍,指着湖光山色的上空。只见空中画了只淡黄颜色的鸟儿,不过由于笔力不行,画不出小鸟的精神气韵,显得十分的呆板生硬。
“没让你看笔法,看小鸟的喙”王观提醒道。
“喙?鸟嘴有什么好看的。”俞飞白有些不解,看了眼前方,发现没有车辆之后,就凑近王观的手机打量起来。
看了一会儿,俞飞白一愣:“咦,小鸟嘴里好像是衔了什么东西。”
“没错,嘴里似乎是衔了块石粒。”王观点头,郑重道:“所以我怀疑,这个小鸟画的应该是精卫鸟。”
“那就稀奇了,精卫鸟好像只是传说,现实生活中应该没有这种鸟类。”俞飞白莫名不解道:“那你从这小鸟身上,又联想到什么?”
“精卫鸟是黄色的,图画的景色是南厩中的紫金山、玄武湖。扇子又是在民国时期的东西……”王观轻声道:“我这样说,你会想到谁?”
“……汪精卫?”
俞飞白满脸惊愕之色:“不可能,怎么和大汉奸扯上关系了?”
“不仅是他。”
王观苦笑了下,在手机翻出另外一张图片,也就是八号公馆,化龙归海八字:“你看这个海字。是不是离前面的七个字比较远。”
“呃……”俞飞白瞄了眼。不确定道:“好像是。那么从这个情形,你又想到什么?”
王观问道:“七天是一周。”
“对,然后呢?”俞飞白还是不解。
“七个字,七天,周……海”
王观又翻动图片:“还有扇面的这个佛字”
“那又怎么样?”俞飞白笑着说道:“周海佛,佛周海,海周佛……好,又是一个大汉奸,周佛海”
“没错。就是他。”王观点头:“你觉得有道理吗?”
“神了,你……”
此时,俞飞白上下打量王观:“最近谍战片看多了?”
“就看了潜伏,还有黎明之前”王观轻轻叹气,又在手机搜索起来,过了一会儿。就示意道:“诺,南京周佛海公馆,西流湾8号。”
“kao”
俞飞白忍不住骂了出来:“真够巧的。”
“嗯,真巧。”王观深以为然。
“然后呢?”俞飞白问道。
“什么然后?”王观反问起来。
“当然是谜语背后的故事啊。”俞飞白列举道:“比如说宝藏下落什么的。”
“宝藏?谁告诉有宝藏了?”王观无奈道:“什么都没写,你怎么知道一定是宝藏,说不定只是传递什么消息而已。”
“不可能,如果只是单纯的传递信息。搞得这么神秘干嘛。”俞飞白摇头道:“期间肯定是隐秘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或许。”
王观收了手机,重重躺在靠座道:“反正我就只推测到这么多,而且还不知道是不是符合事实呢。说不定,这一切都是我的臆断。”
“臆断?有本事你再臆断一个试试……”俞飞白摇头。十分肯定道:“我倒是觉得你的思路没错,这个扇子与两个大汉奸肯定脱不了干系。
“那又怎么样。”
王观有谐躁:“没思路了,想不出来。”
“没事,你昨天也说想不出来,今天就有灵感了。”俞飞白乐观道:“这样说来,估计明天就可以揭开谜底。”
“你觉得可能吗?”王观没好气道:“这种事情说不准的。”
“我知道,要看机缘运气嘛。”俞飞白笑眯眯道:“别人就算了,你的机缘运气向来很足,我相信你行的,看好你哦”
“再说。”
王观没有多少自信,同时提醒起来:“看路,要到了”
“嗯。”
俞飞白点头,顺势刹车,停在了陆崇明工作室旁边。
与此同时,陆崇明已经下了车,并且打开小别墅的大门,笑容可掬的招呼道:“欢迎到我的小天地作客。”
这个时候,王观和俞飞白在陆崇明的招呼下,轻步走了进去。俞飞白还好,估计是来过几次了,但是王观却是第一次到来,所以一进门,他就有几分惊诧之色。
因为在王观的想象之中,作为工作室的地方,尤其是玉石雕刻工作室,那么内部的情况或许不赃,但是肯定很乱。
1...182183184185186...8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