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烛
“老爷子,你说这是沉香手串,那我为什么没有闻到香气?”
俞飞白的性子也比较急,干脆问了出来。
................................
感谢书友“开心珞巴、貌似螳螂、天羽化灵”打赏。
唉,难道说,准备21号了,所以大家不看书了么。收藏、推荐,都没有什么变化。票呀票呀,关键时刻,谁有的话,也给我几张。
c
.全部章节
拣宝 第102章 又拣了个漏
. .
“谁告诉你,沉香一定会有香气的?”
老人轻轻摇头道:“你肯定是被误导了,其实大多数沉香木在常态下几乎闻不到香味,只有在熏烧的时候,浓郁的香气才会弥漫出来。现在市场上,见到的那些个沉香木制物件,都能闻到浓烈的香气,基本上是作伪的东西。”
“现在市场上的那种伪劣之作,是添加了人工香料或者其他化学物品制作而成的。闻的时候,香气钻入鼻中时会有一股刺鼻感。”
老人眼中充满了厌恶之色,颇有感叹道:“好的沉香,一般情况下,起码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够形成。现在的人,急功近利,哪里能够等得了那第102章 又拣了个漏么久,一门心思要买沉香。正是有这种需求,才导致了现在市面上假货横行。”
“比如说这条沉香手串,也是急功近利的作品。”
老人仔细分析道:“好的沉香,以颜色越深越好。不同种类的沉香色泽不同,但不管是黑色、黄色还是藏红色,颜色越深越好,越淡就越差。”
“你们看,这手串沉香颜色很淡,肯定是有人在沉香还没有完全成型的时候,就急急忙忙的采集起来,制作成为手串。”
对于这种事情,老人很是反感,脸上带着几分鄙薄之色,无奈道:“所以,才会使得这手串的香气很淡,根本嗅不到丝毫的沉香气息。”
“如果是成熟了的沉香,制作成的珠子手串。就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沉香的质感,摸上去有一种油腻和冰凉的触感。”停顿了下,老人又继续说道:“如果是上品的沉香物件,在通常的情况下,自然会有一些淡雅、清澈,带着点蜜香的气味。哪怕是没有香气,也能够感受到其中悠久、绵长、纯厚的气息。”
第102章 又拣了个漏 “这条沉香手串,真是可惜了。”
老人叹了口气,沉默了一会,忽然失笑道:“哎,不知不觉,居然说了那么多。一点老底儿,全部被小哥套出来了。”
“那是老爷子仁厚,趁机指点我们呢。”王观诚心诚意说道:“多谢老爷子赐教了。”
“是啊。”
俞飞白深有同感,急忙叫茶楼伙计添水,上一壶好茶。
老人正好说得有些口渴了,也没有拒绝的意思,在伙计上了好茶之后,轻抿了口馥郁的茶水,又微笑道:“不管怎么说,沉香就是沉香,到底是好东西。哪怕不够成熟,但是手串戴久了,越把玩越有韵味,而且能活动手部神经、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身心健康。”
“小哥,你花五百块钱买这条手串,绝对是拣了个大便宜。”
老人有些羡慕道:“这个漏,拣得不小。你刚才说要五万,才转让这条手串。在我看来,价格是有些偏低了。”
王观与俞飞白轻轻点头,有些明白老人的意思。要知道,现在的极品沉香,一克分量的市场价格,已经成千破万不等。
就算这条手串,只是普通质量的沉香,但是十五颗珠子加起来,分量也不轻。五万块的价格,确实是太低廉了。
“我叫王观,他叫俞飞白,是来蜀都探亲访友的。”
难得遇上这样的好心人,王观更加客气起来,亲手倒了杯茶,端到老人面前,先是自我介绍,然后问道:“不知道老爷子,怎么称呼?”
看老爷子的模样,就算不是古玩圈子里的人,但是学识丰富,与他结个善缘,肯定没有什么坏处。或许以后,遇到这方面的难题,还要向他讨教呢。
“敝姓杨,是个穷木匠。”老人笑呵呵道:“你们叫我杨老头就可以了。”
“杨老!”
王现与俞飞白,很自然的把后面的头字省略了。
同时,两人也不敢小看木匠这个身份。要知道,现在不比以前了,纯手工做出来的东西,价格是机器生产的好几倍。手艺精湛的木匠,靠本事赚钱,在哪里都受欢迎。
再说了,杨老能够玩得起紫檀、黄花梨,与穷字肯定不沾边。
感受到两人的尊重之意,杨老还是很开心的,笑逐颜开道:“像你们这样的年轻人,我在古玩市场见过很多。有贪图便宜,买了赝品上当的,也有觉得市场的古玩全部都是假东西,坚决不买的。而像你们这样,能在一堆赝品中,发现真东西的人,确实比较少见。我年轻的时候,可没有你们这样高明的眼力。”
“杨老!”
这时,俞飞白苦笑道:“你夸他就行了,别捎带我。我可是什么也看不出来。”
“不要泄气嘛。”杨老安慰道:“知道自己的不足,那就努力学呗。像我当年,十几岁学的木匠活,由于天资愚鲁,一直到三十多岁才出师。途中,师父还嫌我笨,要把我赶出门呢。不过,我坚持下来了,努力几十年,也有一点儿小成就。”
“杨老又在谦虚了,蜀中上下,谁不知道杨老是国家级的木材手工艺大师。一年三百六十多天,几乎天天都有人请您帮忙打造家私。”
就在这时,一个微微发福的中年人,手里抱着一条长形盒子走了过来,脸上挂着浓郁的笑容,把杨老的底细给揭示明白。
“小余,来了。”杨老自矜一笑,摆手道:“你说的,已经是好几年以前的事情,还提着干什么。我现在老了,连吃饭的家伙也抡不动了,更加不用说做家具了。”
“瞧你说的,那些力气活,哪能让您老来做。您老经验丰富,在旁边指点就成了。比如说在去年,连故宫博物院都要请您老出山,去修复那些破损的明清家具。”发福中年人含笑走了过来,嘴里的话虽然有点奉承的意思,但是眼中的佩服之色,却是发自内心的。
王观与俞飞白也是这样,心里有些惊叹。十分清楚像杨老这样级别的木艺大师,其实就与中医的大国手一样,已经不需要去做那些煎汤熬药的琐碎事情,而是会诊开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可以了。
“不说这个了。”
与很多老辈人一样,杨老也不怎么喜欢炫耀,摆手撇开话题,开口问道:“小余,盒子里装的,就是你说的两幅画吧。”
..........................
感谢书友“洛阳符秉一88、koufuye008、非要我升级”打赏。
太阳照常升起,票没用了,都投给我吧。呵呵,求收藏,推荐。
c!!!
.全部章节
拣宝 第103章 耄耋
. .
“没错,请您老掌眼。”
发福中年人连忙翻开了盒子,只见里面一长一短,装了两条卷轴。
“小余,我和你说了,要是请我看木材,我老头子几十年可没有白活,可以非常肯定的鉴别出来。”杨老摇头道:“可是,现在你却让我看画,和我的专业不对口,可能出现误差啊。”
“杨老您又谦虚了。”
发福中年人笑道:“有句话不是叫触类旁通吗,电视上那些收藏大家都说了,文物都是横向联系的,你能看出古老家具的具体年代,肯定能够鉴别出图画的新旧来。”
说话之间,中年人已经把一条卷轴拿出来,解开了上面的系绳,准备展开。
就在这时,杨老伸手阻止,问道:“小余,和我说实话,这两件东西,你有没有找其他人看过啊?”
“没有。”
发福中年人一怔,下意识的摇头道:“才收上来,我就找杨老您了。”
“那我不看了,你把东西收起来,先让其他人看了,再过来找我吧。”杨老闻声,立即拒绝起来。
“为什么呀?”
别说中年人莫名其妙,就连旁边的王观与俞飞白,也是迷惑不解。
“小余,你怎么不明白,我这是为了你好。”
杨老耐心劝道:“我对于书画这玩意,并不是十分精通,如果鉴定错了,我最多是闹点笑话。可是,就怕你先入为主,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岂不是误了你。”
“杨老,我……”
这时,发福中年人有些感动,不过表情却有些怪异。
王观在旁边,看得十分清楚,心思一动,就明白过来。这个中年人,恐怕已经是找其他人看过了,但是又不放心,又来请杨老掌眼。可是,他才说了,没有找别人看过,现在自然不好改口,所以左右为难起来。
与此同时,王观也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带着几分见猎心喜的心情,笑着说道:“这位大叔,你的东西,能不能让我们看下。”
“你们……”
发福中年人转头一看,脸上顿时露出迟疑的表情。主要是因为,王观与俞飞白太过年轻,明显不能让人信服。
“小余,不要以貌取人。”杨老见状,立即皱眉道:“这位小哥,眼力十分高明,就是在刚才你没到的时候,人家就拣了个漏。只花了五百块,就买了条沉香手串。”
“什么?是不是真的,杨老你可别蒙我呀。”
发福中年人惊叹起来,脸上尽是难以置信的神色。
“东西就在这里。”杨老伸手一指,微笑道:“无缘无故的,我骗你做什么。”
王观也知情识趣,把沉香手串递给了中年人,笑着说道:“大叔,既然大家都是藏友,那么相互交流一下,总是没有问题的吧。”
“当然没问题。”
人家那么大方,把沉香手串递过来了,发福中年人自然不能那么小气,也把手中的画卷搁在了王观的面前。
不过,中年人显然还是比较担心自己的东西,心不在焉的把玩沉香手串的同时,更是频繁的抬头,注视着王观的动作。
王观表现得十分专业,早上出门逛古玩市场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了白手套、放大镜之类的东西。现在把这些东西在桌上一摆,倒是让中年人有几分放心。
“我先来……”
一有鉴赏古玩的机会,俞飞白向来是不甘落于人后。只见他十分规矩的穿戴了白手套,然后小心的接拿画卷,平铺放在桌上,慢慢的展开。
片刻之后,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立即呈现在大家的眼前。
王观在旁边仔细观赏,发现这幅图画,是横向观看的。图中,画了一小丛花草,有一枝花朵特别的艳丽,吸引了一只翩跹飞舞的蝴蝶绕飞。同时,在草丛之中,匍匐了一只花猫,猫形肥硕,看似懒洋洋的蹲伏,却自有一股独到的神韵。
图中除了花草猫蝶以外,在上方空白的地方,还有长长的题跋。题跋的长文,是繁体字,用行书写的,字体潇洒飘逸,看起来相当不凡。
俞飞白观赏片刻,干脆念诵起来:“此戏猫舞蝶图,内江张夫人曾氏友贞所绘也……”
“什么,是曾友贞的耄耋图?”
听到这话,杨老竟然坐不住了,飞快站起来,凑近观看。
“杨老,这个曾友贞,是什么人啊。”王观好奇道,图画上,长长的题跋,密密麻麻的一大段,他也没有兴趣逐一辨认,干脆直接询问起来。
“夫人既擅绝诣,晚年尽以手诀授哲嗣善孖、大千……”
杨老也没有卖关子,指着题跋上的一段文字,念出来之后,笑着说道:“别告诉我,你们不知道大千这个人。”
“张大千!”
王观和俞飞白同时惊叹起来。
这个名字,在近现代的画坛之中,绝对称得上是如雷贯耳。基本上,只要对国画有一些了解的人,绝对绕不开这个著名大画家。
“没错。”
这个时候,发福中年人有些得意道:“曾友贞,就是张善子、张大千的母亲。而图画上的题跋,却是当年蜀中老翰林、著名藏画家傅增湘先生的亲笔所书,有落款,以及印章为证。”
“岁在癸亥九月江安傅增湘识于藏园之长春室。”
王观等人的目光,落在题跋的最后一段,的确看到了这个傅先生的印章。同时,长长的题跋内容,也表明了这个傅先生,是曾友贞丈夫,也就是张大千父亲的好友。
如果,从这些内容来看,这件图画,应该是张大千母亲曾友贞亲笔绘成的。
可惜,这个世界上,有种东西叫做赝品。特别是名人的画作,被仿得最多。想当年,张大千就是以仿造清初四僧之一石涛的画而出名的。
虽说,曾友贞的名字,在画坛上并不响亮,但她可是张大千的母亲,凭借这个光环。她的画作出世,身价必然倍增,
所以说,难免会有人仿张大千的画不成,干脆另辟蹊径,钻这个空子。
毕竟,张大千太有名气了,鉴定书画的专家,肯定把他的书画研究透了,一般的赝品,随便就能够鉴别出来。可是,曾友贞就不同了,她的画传世很少,专家也不是很了解,要是仿得精细一些,说不定可以糊弄过去。
...........................
感谢书友“开心珞巴、koufuye008、下一位中国”打赏。
今天冬至,大家大鱼大肉,吃吃喝喝的同时,也不要忘记给本书投几张票呀。最后,求收藏,请大家多支持。
c
.全部章节
拣宝 第104章 你怎么看?
. .
“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主要是,市场上的赝品实在是太多了,在看到耄耋图的刹那,在场之中的每人个,都在脑中浮掠这个念头。
这个时候,杨老也抛开了刚才不先看画的想法了,借了王观的放大镜,仔细的研究起来。反复的观摩图画上的花草猫蝶,以及文字题跋。
良久之后,杨老才皱眉苦思的坐了下来。
“杨老,你怎么看。”发福中年人连忙问道。
“我先不说,让他们说。”
杨老摇了摇头,和声问道:“小哥,你们也看了,有什么心得吗?”
“飞白,你来。”王观示意道,对于字画,他真第104章 你怎么看?的了解不多,在旁边观赏了半天,还是觉得迷迷糊糊的。
“我也说不准啊,要是错了,你们不要笑话。”
俞飞白迟疑了下,发表自己了意见:“曾友贞这个人,她的事迹,我知道得不多。所以,只能从图画笔法上分析了。”
其他人轻轻点头,觉得这个切入点不错。毕竟,作者的生平事迹之类,不过是个大概的参考而已,真正能够鉴别书画真伪的,还是书画的本身。
看见大家认可,俞飞白也多了几分信心,慢慢说道:“猫蝶图,也叫耄耋图。古代八十为耄,九十为耋,画了猫与蝶,就是寓意长寿。”
“再结合题跋上的内容来看,这位曾友贞女士,本身就是清才雅艺,是个以工笔花鸟为著的画家。她图画的特点是风韵静逸,学的是徐黄之法。”
俞飞白笑道:“这个徐黄,正好我清楚。两个人,都是五代时期的著名画家,徐是指南唐的徐熙;而黄,就是西蜀的黄筌。尤其是黄筌,与曾友贞一样,同是蜀人,想必她学得最多的第104章 你怎么看?恐怕是黄筌的笔法吧。”
“有道理。”杨老与发福中年人纷纷点头。作为蜀中本地人,他们就算不知道徐熙是谁,但是对于黄筌,肯定有所了解。
我想,大家都有过同样的经历,只要是家乡人,但凡有点儿名气的,而且能够在史书之中有记载的,一定会得到当地有关部门的大力宣扬。只要你稍微的关注一下本地的文化宣传,就会惊讶的发现,原来自家还有那么多的名人啊。
这时,又听俞飞白继续说道:“黄筌,以画供奉内廷,曾任西蜀翰林待诏,绘宫中异卉珍禽,所作花鸟用笔极新细,以色彩多次渲染,细致而华丽著称,人称黄家富贵。”
“如果说,曾友贞真学了黄筌的笔法,那么所作的图画,应该是比较华丽的。”俞飞白也不怕得罪人,十分直白的说道:“可是,我在这画上,看不出有华丽的感觉。”
“色彩斑斓,怎么不华丽……”发福中年人一听,顿时不乐意了,急忙反驳起来。
“大叔,听我把话说完。”
俞飞白更快,摆了摆手,声音如连珠炮一样响起:“还有,题跋都说了,曾友贞画的猫,形似虎,今善孖独以画虎名,循流溯源,意必承颜奉教为多。意思是说,张善子画的虎图,是跟他母亲学的,非常生动,具有神韵。可是,再看这图画上的猫,懒散的模样,又肥又大,哪里有丝毫的虎形。”
张善子,作为巴蜀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虽然没有弟弟张大千有名,但也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画家,以画虎而扬名。张大千就是靠着他的提携,才有今天的名声。兄弟俩齐心协力,一起创办了大风堂。要是在当时,他的虎图,可以与齐白石的虾图齐名。
这样的人物,他画的虎,发福中年人肯定看过,不过,并不代表他认可俞飞白的评价。
“小兄弟,你的分析,太过于主观了。”
中年人摇了摇头,毫不犹豫的反驳道:“要知道,曾友贞只是学黄筌的笔法,并不是意味着她就要画得跟黄筌一样。每个画家,都会有自己的特点。不然,不是学,而是临摹了。张大千就是这样,年轻的时候,师古人;中年了,师自然;到了六十多岁,就是以心为师,随心所欲,怎么想就怎么画,终于成为一代画坛宗师。”
“再说了,曾友贞又不是宫廷画师,她就是个女人,在家相夫教子,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个家庭主妇,恐怕华丽的东西也不适合她吧。”
发福中年人说道:“我查过资料,当时张家的条件,也不算很好,曾友贞经常走街串巷为人绣花描帐,补贴家用。有的时候,忙不过来,就让儿女帮忙。正是由于她的启蒙引导,培养儿女对于绘画的兴趣,才有了后来的画坛大师张善子、张大千兄弟。”
“这个,我倒是可以肯定。”
这时,杨老点头道:“而且,题跋上说,曾友贞取法徐黄。黄是黄家富贵,但是徐,却是徐熙野逸。徐熙的图画,以笔墨为主,花草只是略施丹粉而已,十分清雅。”
“这是由于两人的社会地位不同,环境与生活习惯不同,志向不同,审美情趣也不同,各自形成独特的绘画风格。”杨老若有所思道:“曾贞友的家境与身份,也决定了她的画法。清雅的蝶草,以及懒散淡漫的家猫,倒是有几分符合她的风格。”
“杨老这样说,是觉得这是真迹了。”发福中年人喜形于色。
“我只是说,画法符合她的风格而已,并不能确定,这是她的作品。”杨老摇头,又问王观道:“小哥,你呢,又有什么看法?”
“让我看呀?”
王观眨了眨眼睛,也不急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是低头凝视起来。
借着垂落发梢的阻挡,旁边的人都没有看到,王观的眼睛顿时变得特别的纯净,好像稚子孩童一样的漆黑明亮。之后,气机延伸,把图画完全包裹起来。
一瞬间,整个图画的细节,全部映照在王观的眼中。
过了片刻,王观已经心里有数,轻轻抬头,微笑道:“就像大叔所说,字画笔法之类,如果没有对比,就太过主观了。所以,我就从图画的材质入手,谈谈自己的见解。”
要不怎么说,鉴定书画困难呢。能够鉴别的地方太多了,需要面面俱到。某种程度上,是给鉴别真伪增加了许多难度。
...........................
感谢书友“月无尾鱼”打赏。
冬至日,气温骤降,天寒地冻的大晚上没吃火锅,反而码字。
苦b的写手,求收藏,推荐啊~~
c!!!
.全部章节
拣宝 第105章 郑板桥的竹画?
. .
[[[cp|w:210|h:140|a:c]]]“嗯,这个想法好。”杨老含笑赞同道:“而且,非常的关键。如果说,画纸都是假的,那么图肯定也真不了。”
虽说,鉴定书画,笔法才是主要的。但是其他的辅助依据,包括题跋、印章、纸绢质地、尺寸装潢、著录文献等等,在特殊的情况下,也能够起决定作用。
“嗯,我就是这样想的。”
王观笑道:“据我了解,蜀中闻名天下的,不仅有蜀绣、蜀锦而已,还有蜀纸。”
“没错,蜀纸早在唐代,就有玉版、贡余、经屑、表光等著名品种。”杨老眼睛一亮,有些兴奋道:“尤其是蜀都附近生产的楮皮纸,专供簿、契、图、牒之用,非常的流行。”
“专供画图之用?那就好办多了。”
王观轻笑,伸手轻轻触摸耄耋图的纸质,以肯定的语气道:“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我现在可以确定,装裱图画用的纸,绝对有一百年历史了。”
“大家仔细看,就可以发现。装裱的纸层,颜色十分自然的暗黄,非常的干净,没有丝毫的作旧痕迹。”王观分析道:“要想把新纸作旧,要么是泼茶水,要么是洒醋。比较讲究的,就是用药水蒸煮。但是,无论什么方法,纸的质地,多少会有些异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