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烛
反正这一晚上,按理来说应该给苏文弈等人接风洗尘的,可是大家也没有这样的心思,就随便吃了餐饭,连酒都没喝多少,就草草散宴了。这一夜,在大家看来,时间过得十分的缓慢,甚至还有人夜不能寐,闭着眼睛熬到了天亮。
好不容易天亮了,早早就有人来到窑口边上,打算第一时间开窑。然而把桩的师傅摸了摸窑壁,轻轻摇头否决了,表示还要继续等。
这一等,就是等到了中午,然后吃了午餐之后,又休息了三四个小时。反正就是冷却时间过了二十四小时,才在几个把桩师傅反复确认之后,终于一致同意可以开窑了。
刹时间,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立即把窑门拆了,然后高德全亲自出马,小心翼翼的走到了窑口之中。不一会儿,在众人望眼欲穿的表情中,他轻快走了出来,手里捧着一个匣钵。
“怎么样?”
一瞬间,众人纷纷围了上来,只见在匣钵之中,正是烧造好的瓷器。这是一只小巧玲珑的碗,胎质洁白如雪,十分光滑细腻,在阳光下泛动玻璃般纯白脂光。尤其是碗上描绘的红梅纹饰,在玻璃白胎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娇嫩,清新脱俗。
“好,太好了。”苏文弈小心翼翼把碗拿了起来,迎着阳光一看,只见轻巧的碗壁居然呈现半透明状,让他赞不绝口,喜上眉梢。
当然,具体好在哪里,苏文弈也说不上来,只是把小碗递给了岑专家,让他帮忙评点。
为什么强调岑专家是专家呢,因为他真的是专家。
这不是废话,而是切切实实的赞誉。反正据高德全爆料,岑专家早年就是瓷器鉴定师了,不过在九十年代的时候却迷上了毛瓷,然后就专攻毛瓷这一块。
十几二十年来,岑专家专心致志的研究毛瓷,对于毛瓷的掌故、工艺情况,甚至各种杯碗盘碟的分量在多少克之间,他都一清二楚。反正是不是毛瓷,他根本不用看,只是闭上眼睛上手一摸,就能判断得**不离十。
这样的人,绝对就是真正的专家,也很人非常敬佩。
此时,岑专家接过了苏文弈递来的小碗,仔细的打量起来,又是掂量,又是摩挲,反复的研究许久之后,顿时惊叹起来:“巧夺天工,以假乱真……”(……)
拣宝 第792章 瓜分蛋糕,皆大欢喜
ps:连续被爆,急求月票支持。最后倒计时了,大家有票就投吧。
这个时候,岑专家一脸惊叹之色:“如果不是亲眼看着高兄从窑里把东西取出来,而且碗中还有一点儿余温,以及这生辣辣的火光,我真的怀疑东西是事先搁在里头,以便让高兄拿出来戏弄我的。”
毕竟是才出窑的东西,表面充满了生辣火光那是必然的事情。而且不出意料的话,这种火光还要伴随瓷器很久,估计要等上几十年,火光才沉寂下来,然后散发出温润细腻的宝光。等到那个时候,真与仿恐怕更加分辨不清楚了。
“岑兄过奖了,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而是许多人的心血结晶。”高德全笑道,也不是故作谦虚,而是讲述一个事实。
人贵有自知之明,高德全十分清楚,如果不是有苏氏集团不惜重金聘请了一帮专家帮助自己拾遗补漏,恐怕他也没有这个底气敢挑战仿制毛瓷这种十分困难的事情。如果事情简单的话,他也不可能花费了将近一年时间筹备,直到现在才算是成功。
只能说是成功,不能称为圆满成功。
因为毛瓷的胎体比较薄,在高温烧造的过程中,很可能发生膨胀碎裂的情况。而且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偶然,而是存在一定的比例。现在大家最希望知道的就是在这一窑瓷器之中,到底折损了多少件。
折损率越高,对于大家来说就意味着损失越大。
此时,随着高德全一声令下,众人纷纷行动起来,小心翼翼把窑里堆积如山的匣钵搬运到专门的库房之中,然后再逐一清点记录。
库房窗明几净,还开着明亮的灯光,高德全根本不假人之手。而是亲自动手,一个一个地把各样瓷器小心摆放在宽长巨大的桌面上。
桌子铺了几层柔软的红绸布,晶莹剔透,洁白如玉瓷器搁在其上,又有充足的光线照射过来,胎体光泽自然格外的细腻,也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这些瓷器多种多样,但是根据使用范围的不同,大致可以划分为日常餐具、茶具、酒具等几个类别,造型自然也各不相同。然而如美玉般的净白色泽。以及水点桃花、梅花、芙蓉花等等娇润妍丽的纹饰,却是一脉相承,都是那么精致美观漂亮大方。
一边清点,一边观赏这些精美的器物,本来就是一种享受。
然而,也不尽是好心情,毕竟看到碎裂瓷器的时候,不仅是高德全脸孔抽搐一阵心痛,其他人看见了也感到十分惋惜。
至于碎瓷的原因。不仅是胎壁过薄,更是由于在高温焖烧的时候,水气在窄小的空间之中浮动,不受控制的挤来挤去。这些残损的瓷瓶就是运气不好。被挤压的次数多了,这才承认不住压力,直接碎裂了。
然而,这事就算知道原因。也根本不受人力的控制。从古到今,无数制瓷大师专注研究,只是大概掌握了看火的窍门。从来没有人敢说能够掌握火的变化。就算是现代的气窑、电窑,也只是能够调控温度高低而已,而不是把温度精确到某个临界点。
不然的话,高德全干嘛要暖窑神,拜风火仙师。人力不足的时候,当然是祭祀虚无缥缈的神灵,祈求一个心里安慰。
有没有神灵保佑不知道,反正经过周密的统计之后,最终的损折率出来了。
“百分之三十左右!”高德全报了一个数字,望着一堆搁在地上的残瓷碎片,表情十分的复杂。不知道是该庆幸呢,还是感到哀痛。
百分之三十这个折损率,说高也不算高,说低自然不会低。
如果对于普通的瓷器来说,那肯定是超高了。然而这些是最精细的毛瓷,据说当年烧造的时候,最大的成器出品率也不超过百分之五十。想一想,经过高德全等人的努力,把出品率提高到百分之七十,也算是不小的进步了。
另外,这些被淘汰的瓷器,也未必都是残碎的,有一些则是由于各种原因产生了变形,或者釉料纹饰模糊不清。这种情况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可以称为窑变。
所谓的窑变,主要是指瓷器在烧制过程中,由于窑内温度发生变化导致其表面釉色发生的不确定性自然变化。古人对窑变的定义,相对来说也更加宽泛,甚至将瓷器器型的变化也包括在内。
总而言之,窑变大致可分为变形、变色、变质等几种。不过窑变的结果,却只有两个可能性而已,要么是窑病,要么是窑宝。
这两种情况,古人在南窑笔记一书中已经总结出来了。
釉水色泽,全资窑火,或风雨阴霾,地气蒸湿,则釉色黯黄惊裂,种种诸疵,皆窑病也。必使火候釉水恰好,则完美之器十有七八矣。
也就是说,由于气候和火候的原因,才导致了窑病的情况。至于窑宝,却是由于窑火精华凝结,偶然独钟,天然奇色,光怪可爱,是为窑宝,邈不可得。窑宝的代表,自然就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中的钧瓷。直到现在还有钧瓷无对,窑变无双的说法。
不过十分可惜,高德全现在烧的是毛瓷,而不是钧瓷,所以只有窑病现象,一些釉面暗黄的瓷器,就算没有碎裂,也计算到折损率中了。
看到这些不算废弃品的废弃品,大家多少有些心痛。
然而,现在还是比较宽容了,如果是在古代的御窑厂,这些东西根本不用摆出来,估计窑工看见当场就砸了。可是现在,这些东西还能废物利用,毕竟品质也不错,摆在店里当成工艺品卖,估计也能卖点钱。
不过在惋惜片刻之后,就没人在意这些废品了。因为清点统计之后,重头戏就要来了,大家开始分蛋糕。所谓的大家,其实就是三个人。不过王观和高德全十分谦让,直接让苏文弈先选,等他挑好了,两人再慢慢瓜分。
其中的过程也不赘述,反正剔除了废品之后,其他瓷器都是那么完美无缺,也很难区分出高低。况且就是考虑到折损的问题,高德全又刻意做了许多套造型一样的瓷器,所以说在这批瓷器之中,根本没有所谓独一无二的东西。
经过了一番分配,大家也算是皆大欢喜。
之后苏文弈更是履行了承诺,在瓷都大酒店之中包场,举行了一场豪华盛宴,把相关人员全部请来,不仅是感谢他们大半年来的辛苦付出,更是庆功会。甚至在酒宴之后,还给每个人派发了大红包,总之就是一个字,阔绰!豪气!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再热闹的宴会,终究还是会结束。
生活就是这样,在第二天早上,苏文弈和众人告别,与高德全握手之后,留下一句期待再合作的客套话,就带着一批毛瓷扬长而去。
至此,毛瓷事件也算是有始有终,称得上是圆满结束了。
送别了苏文苏,大家立即开车返回王观的别墅,然后齐集客厅之中,再由王观亲自动手,慢条斯理的烧火沏茶。
片刻之后,滚烫的开水冲到了杯中,一缕缕清澈的茶香就冒了出来。与此同时,众人不约而同伸手握住茶杯,然后纷纷露出感叹的笑容。
“果然是耐高温,没有丝毫的烫手感觉。”俞飞白笑道:“不仅是手感舒适,而且看起来更加养眼,不愧是红色官窑。”
这种瓷器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导热系数低,壁厚不足毫米的茶杯,注入开水后,用手紧握杯体也无烫手之感。
当然,以现代的烧瓷技术,想要做到胎体薄耐高温也不算多么困难的事情。比如说一些高档瓷器,基本上就有这样的功能。但是这样的东西却没有什么文化内涵,毕竟在收藏这个行业上,喜新厌旧绝对不成立,相反是喜旧厌新。
尽管这一批瓷器也是新东西,不过仿的却是最经典的红色官窑,而且品质超群十分逼真,也算是在向经典致敬,所以在大家的心目中,这些瓷器属于经典的替代品,自然不会当成纯粹的新东西看待。
不管是什么事物,一但与文化内涵扯上关系,那就变得升华起来了。这种微妙的心理,确实很值得研究。不过此时,大家更加享受用珍贵瓷器品茶的舒畅感,心情十分愉悦。
适时,俞飞白也不客气地索要道:“我要两套,一套酒具,一套茶具!至于餐具就算了,不太敢用,免得磕碰坏了心痛死。”
“行,在书房里,你自己去拿吧。”王观随意点头,然后笑道:“餐具我肯定也不敢用的,偶尔拿出来摆摆阔,撑一下门面就行了,平常最好还是以观赏为主。”
“这话很对。”
高德全深以为然:“而且撑门面的时候,也要看人来的。在内行人面前显摆显摆就行,千万不要和外行人装阔。他们可不懂东西的好坏,要是随手一搁,磕了点边角,你再恼火,一肚子气也撒不出来。”
“这可不是在开玩笑,我记得前些年有个新入行的藏家,花重金收了一套永宣青花茶具。永乐的茶壶,宣德的杯子,青花纹饰一样,倒是挺般配的。”
此时,高德全笑呵呵道:“不过这人的性格和飞白差不多,有些爱炫耀,是人来了都拿这套茶具待客。行家就算了,知道知道东西的珍贵,小心翼翼的端拿,然后赞不绝口,也让他赚足了面子。然而夜路走多了,终究遇上了鬼……”(……)
拣宝 第793章 鹤顶红
ps:最后不足三十个小时,求月票支持,大家也别留了,请把票给我吧。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这个时候,高德全笑道:“就是这个爱炫的性格,让他心痛了好长一段时间。他的一个内弟,根本不知道茶具的珍贵,无意之中打碎了一个杯子,这自然让他有苦说不出,从此以后再也不敢再胡乱拿茶具待客……”
这事也算是收藏界中的趣闻了,不过高德全也算厚道,没有点明那人的姓名,只是博大家一乐就行了,没必要深究。
当然,作为对比的主要对象,俞飞白肯定不乐意了,撇嘴道:“德叔,什么叫和我一样爱炫耀的性格。我那是独乐不如众乐,有好东西自然要让大家分享……”
“一个意思,反正都是炫耀。”王观轻笑起来,在俞飞白反驳之前,直接转移话题:“德叔,你打算什么时候去京城?”
“明天。”高德全笑道:“说起来也是好久没见钱老了,打算在那边住几天……你们呢,也该回京城了吧,不如大家一起走。”
“我无所谓,关键是王观。”俞飞白随口道:“他好像有事要办。”
“嗯?”
高德全一怔:“什么事情呀?”
“小事。”王观笑道:“我答应过冯老……就是送我毛瓷碎片的冯老,如果瓷器烧好了,就给他送一些过去。”
“应该的。”高德全立即点头赞许道:“如果不是那位冯老,估计也没有我们这批瓷器了,确实要好好感谢人家。”
“嗯,所以我打算亲自送过去,估计要搁一两天时间。”王观解释起来,然后笑道:“不过也不能让钱老等急了,你们先把东西送过去吧。”
“也行。”高德全轻轻点头。
“你呢。”
适时,王观问道:“是随我去蜀川。还是跟德叔到京城。”
“当然是回京城啊。”俞飞白毫不犹豫,有几分期待道:“我还想听一听钱老怎么评价朱大先生的早期作品呢。”
毕竟评价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机会,俞飞白肯定不会错过。
“随便你了。”王观也不在意,反正送完东西之后,他就直接飞往京城,到时候再向钱老请教也一样。
第二天,大家一起来到了机场,不过航班却不相同。王观的班机比较早,所以就在众人的相送下登机而去。不久之后就顺利抵达了蜀都机场。
然而,冯老的家可不在蜀都,而是在眉山。所以王观还要转车,一番周折之后,才算是来到了目的地。当然,所谓的目的地只是指城市,而不是冯老的家。
说起来也过去大半年了,就算王观的记忆力不错,但是也只是记得冯老家的大概的方向而已。至于具体的位置,他也有几分迷糊。
不过一番寻找之后,王观也总算是找到了地方,然后轻快上去按响门铃。
“谁呀。”
不久之后。一个保姆走了出来,透过铁栅栏看见王观,感觉到很陌生,所以警觉的没有开门。只是隔栏问道:“你找谁?”
“请问冯老在家吗?”王观微笑问道,事先没有打电话,就是打算给冯老一个惊喜。
“冯老不在家。”
保姆微微皱眉。不过还是解释清楚:“他有事出门了,要到晚上才回来。”
“呃!”
一瞬间,王观真有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如果提前打好招呼,估计冯老就在家等他过来了。现在人不在,他也有几分傻眼。
“真是时运不济啊。”王观眨了眨眼,干脆问道:“请问冯老去哪里了,能不能打个电话请他回来?”
保姆没有随便透露冯老的行踪,只是问道:“你有什么急事?找冯老做什么?”
“我是来拜访冯老的。”
明白保姆的顾虑,王观直接笑道:“你还记得我吗?去年我来过的……”
“去年?”保姆一愣,仔细的打量王观,隐约之中还真有几分印象。半响之后,忽然想起来了,有些惊喜道:“对了,是你……帮冯老追回图画的人。”
“是我没错。”
王观点头承认,也彻底打消了保姆的疑虑。
“快进来。”
适时,保姆把门打开,然后解释道:“市里有个鼻烟壶展览会,冯老一早就去参观了,中午都没有回来吃饭。你先进来坐,我去打电话叫他回来。”
“鼻烟壶展览会……”
王观一听就明白怎么回事了,也难怪冯老不在家了。毕竟对于冯老来说,鼻烟壶是他的心头爱好,有这样的展览会举行,肯定不会错过。
想了想之后,王观阻止了保姆打电话的举动,同时打听清楚展览会的地点,然后就直接向那个地方而去。
鼻烟壶展览会就在市区中心,一个宽敞的商业大厦一楼,而且并没有什么限制,谁都可以进去参观。王观走进去之后,看了眼悬挂在墙壁上的介绍,才知道这个展览会是某省鼻烟壶流派工艺师联合举办的,旨在宣传扩大流派的影响力。
会场的展品很多,至少有上万个鼻烟壶。材料就不必多说了,反正金银铜铁玉、牙角竹木瓷,还有玻璃、水晶等等,应有尽有。至于造型更是千变万化,有圆的,有方的,更不缺少带棱角的,多种多样,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说起来,能够摆在展柜中让人参观,说明这些鼻烟壶肯定具有一定的水平。每个鼻烟壶上的构图也各不相同,有人物、山水、诗词、花鸟等等,可谓是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总而言之,对于一般人来说,这些鼻烟壶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做工细致,十分精美漂亮的艺术品,也让他们在参观的过程中十分惊叹。
不过对于有几分鉴赏能力的人来说,尽管这里的鼻烟壶数量不少,但是认真计算起来,真正具有分量,能够称为精品的东西,估计也不算很多。
王观粗略打量,也大概分辨出来,这里的鼻烟壶可以划分为几个等级。
一是一般工艺师傅的作品,造型比较工整,也就是有些呆板。绘图是清晰了,却充满了匠气,没有自己的特色。这类作品,占据了展品的绝对大部分。
第二就是功力深厚,经验丰富的工艺师傅作品,这类鼻烟壶的造型就比较生动,尤其是在细节上处理到位,线条十分流畅。绘图更是十分的鲜活,比较有韵味。
当然,最后一类肯定是大师作品了。尽管造型还是那个造型,但是和一般工艺师傅的作品比较起来,给人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具体有什么不一样,常人肯定说不上来,可是其中的差别却十分明显。
同样是观赏鼻烟壶,观赏一般作品,只是觉得不错而已。然而观赏大师的作品,心里就觉得很好,有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这主要是大师的作品往往充满了所谓的艺术感染力,给人的感觉自然截然不同。
不过,大师的作品肯定不多,能有百分之一的量就算不错了。而且也不用王观怎么寻找,只要直接往展厅中央位置走去,就可以看到那些大师之作。
与此同时,王观更是看到了冯老的身影。这个时候他正在一个玻璃柜台的旁边,专心致志的观赏一个大师制作的鼻烟壶。心无旁骛,自然没有察觉王观的到来。
“果然不出所料……”
王观笑了笑,轻步走了过去。故意没有提醒,只是站在冯老的旁边,也顺势打量柜中的鼻烟壶。只见壶身呈浅黄色,但是壶盖以及壶身两侧,却有些许微红。看起来有点儿普通,但是通体泛出温润光泽,显得十分精致美观。
只是与其他描绘图纹的鼻烟壶相比,这只鼻烟壶就十分朴素了,通体光滑,却没有任何的纹饰。这样的情况,相当于鼻烟壶最原始的状态,除了造型以外,没有丝毫的修饰,不仅是朴素,更是一种返朴归真的表现手法。
鼻烟壶的造型、图纹多样,由于个人的审美观不同,有人喜欢繁琐热闹的富丽堂皇图纹,也有人喜欢高山流水的清雅景致,也有人偏爱花鸟人物,自然也有人爱好原汁原味的鼻烟壶。简简单单,平平淡淡,没有那么复杂,多好。
当然,大师就是大师,往往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就是这样一个十分简朴,没有任何修饰的鼻烟壶,大家却能够看到别样的韵味来。也不否认,或者是鼻烟壶的材料好,反正浅黄色的温润光泽让人看了就觉得十分顺眼。
“鹤顶红?”冯老观赏了片刻,顺便看了眼柜台上的标签,顿时错愕自语:“鹤顶丹不是毒药吗?怎么也能做成鼻烟壶?”
“鹤顶红不是毒药,而是一种禽鸟类动物的头骨……”
“哦。”冯老恍然,本能的转头看了一眼,顿时惊愣了一下,然后惊喜交集道:“王观,怎么是你……”
“冯老,好久不见了?”王观笑容可掬的问候起来。
“你怎么来了?”冯老欣喜问道:“来蜀川有事?”
“确实有事。”王观轻笑道:“不过这事却是来拜访冯老您……刚才去到您家,才知道原来您在这里,所以就赶过来了。”
“拜访我……怎么不早说。”冯老埋怨起来:“应该提前打声招呼啊。”(……)
拣宝 第794章 瓷器走私频繁
ps:求月票,最后二十多个小时,有票请支持,谢谢。
“想给您老一个惊喜嘛。”
听到冯老的埋怨,王观自嘲笑道:“谁知道人算不如天算……不提这个了。冯老,您看中这个鼻烟壶了?”
虽然说这是展览会,但是在展览结束之后,也不禁止买卖。不然的话,干嘛要举行这个规模盛大的展览会呀,说是展览会,不如说是推广会。最重要的目的,还是把东西卖出去,这才能够扩大影响力。
“也谈不上看中不看中。”
此时,冯老好奇道:“就是觉得这东西比较漂亮,又没有什么纹饰,所以多看了两眼。你刚才说这鹤顶红是禽鸟的头骨,是丹顶鹤吗?”
说到这里,冯老微微皱眉,毕竟丹顶鹤是国家保护动物,如果真是用丹顶鹤的头骨制作鼻烟壶,那么就算东西再好他也不会买。
“不是丹顶鹤。”
王观摇了摇头,忽然笑道:“冯老,说起鹤顶红,也算是一笔糊涂账。拜武位和影视剧所赐,估计许多人都觉得它是无色无味、见血封喉、牵机断肠的稀世毒药。就算知道不是毒药的,也以为它是鹤的头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