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最强炊事兵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菠菜面筋

    这就有人会问了,不是说做西红柿土豆炖牛肉么,西红柿和土豆还没放呢。

    孟川这是为了节约时间,所以另起一锅,开始做西红柿和土豆。

    因为孟川的西红柿没有去皮,所以孟川这次切的比较薄,而且打算多熬上一会。

    放入一点点油,油热后,倒入西红柿,此时开中火开始熬,控制不住火候的还可以把火开的更小点。

    因为孟川切的比较薄,所以西红柿的汁水很容易出来,而且西红柿的皮也很容易被烫出来,此时差不多过了两分钟,就已经熬成糊糊状了。

    现在就可以把土豆块从凉水里捞出来,放入锅里开始炒。

    土豆块直接放锅里炒的话,肯定是炒的不熟的,孟川也没打算炒熟,就稍微炒上一下就行。

    此时另一个炖牛肉的锅也炖的差不多了,牛肉的香味也都溢出来了。

    现在就可以用漏子把这个锅里的牛肉漏出,倒入炒西红柿土豆的锅里,继续翻炒。

    翻炒了两分钟,此时土豆和牛肉上面都沾满了西红柿酱,看起来非常不错。

    然后就把炖牛肉的汤倒入到装有食材的这个锅里继续炖上二十分钟,在炖的时候,如果想让汤更加好喝的话,建议放一点水淀粉勾芡。

    孟川找了一小撮淀粉,然后用清水兑开,均匀的倒在牛肉汤上,静静的等待二十分钟就行。

    出锅前加上一勺盐巴,一道西红柿土豆炖牛肉就做好了,红色的汤散发出淡淡的西红柿酸甜味,配上水淀粉锁住的牛肉的鲜香味,加上土豆炖久了之后,汤汁的润滑,真的是一道很不错的美食。

    孟川立刻把这一大盆的西红柿土豆炖牛肉放入餐车上,吃这个菜一定要配上米饭,把这个汤汁浇在米饭上,那真的能把人馋死呢。

    孟川盛了一大盘米饭,放到餐车上一快推了出去。

    此时石科长已经在来到了食堂等待了,孟川的手艺石科长是见过的,原来给孟川接风的时候,里面的很多菜都是孟川做的,还有上次和许参谋幽上尉一起吃饭的时候,那些菜也是孟川做的,那手艺真的是没的说,现在想想还有点流口水呢。

    很快石科长就看着孟川推着餐车出来了,于是朝着孟川摆了摆手,孟川发现后,立即推着餐车过去。

    石科长闻着这盆西红柿土豆炖牛肉的香气,直接就陶醉在里面了,这西红柿的清香味和牛肉的醇香味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完全可以用沁人心脾来形容。

    石科长也不矜持,都是后勤科的,自家兄弟,没必要讲究来讲究去,直接拿起汤勺给自己舀了一大碗,大快朵颐起来。

    孟川顺便给石科长盛了一碗米饭,石科长,多吃点米饭,虽然咱们都说‘晚上吃少’,但是咱们睡觉晚,还没有夜宵,所以一定要吃饱才行。

    石科长边吃边说道:小孟,你做出来的饭,就没有吃不饱这一说,做多少我就能吃多少,等过年的时候,咱们后勤科要组织一次聚会,你可要发挥出自己的长处,让大家都吃好点。

    孟川点头道:石科长放心,到时候我肯定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来。

    石科长头也不抬,继续吃了起来,这个汤汁因为有水淀粉和土豆的加入,所以喝起来非常爽滑,加上西红柿的清香和牛肉的醇香,更是让石科长欲罢不能。

    一碗汤下去,石科长出了一身汗,笑道:真是舒服啊,这顿饭吃的浑身有劲,这几天后勤科的事太多了,忙的脚不沾地,一点精神都没有,现在一碗汤喝下去就好了,小孟,你做的饭可真是神了啊。

    孟川做这个饭就是为了调理一下石科长的身体,食补就是最健康的,因为饭大家都要吃,借助每道菜产生出不同的功效,的确可以更好的调理身子,这个跟药品不一样,是药三分毒,药如果吃多了,身体的抵抗能力只会越来越差。

    而药膳食补,则没有这方面的担心,虽然食补的效果没有中药好,但是长期的合理饮食绝对会对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孟川笑道:石科长,别老顾着喝汤,多吃点牛肉,吃了对身体好。

    石科长盛了一碗牛肉后,看着孟川还没开动,立刻说道:小孟,你也赶快吃,吃这个饭就要趁热吃,吃完之后真的是神清气爽啊。

    孟川吃这个的话就比较喜欢吃盖浇饭了,准确的来说汤泡饭更合适,只不过孟川不建议大家吃汤泡饭,因为米饭被汤泡过之后,虽然吃起来更香,但是这也是个弊端,就是米饭吸收满汤汁后,吃进嘴里,大多数人不会怎么嚼就咽下去了。

    这对肠胃消化其实不是特别好的,所以孟川还是建议大家先喝点汤,然后捞点干的吃,米饭只有经过充分咀嚼后咽下,对肠胃消化吸收才会更好。

    只不过当兵的人都是铁胃,压缩饼干这么伤胃的食物,该吃照样都吃了,所以孟川也就不纠结这点汤泡饭了,舀起一碗汤,浇在米饭上,也开始狂吃了起来。




第286章双喜临门
    这顿饭石科长吃的是舒服极了,吃完之后,感觉精神都回来了,两人休息了一会,散了会汗,石科长就说道:小孟,饭也吃好了,咱们回去吧,我还有点事要办,那个过节费和食堂评优的事情尽早落实了,在给你十天时间,一天跑上一个地方,来的及吧。

    孟川等会正好要回去做工作计划,在孟川看来,只要没有突发情况,自己一天跑两个地方,怎么也检查完了。

    于是对石科长说道:石科长,我算了一下,大概用五天的时间就可以把这些事做好,一天跑两个地方不成问题。

    石科长听到孟川要跑两个地方,摇了摇头,别着急,工作慢慢干就行,现在是冬天,天黑的早,晚上开车也不安全,要是夏天的话,天黑的晚,路也不滑,我都不担心了,虽然工作很重要,但是安全才更重要的。

    听到石科长的话,孟川点了点头,那好,我重新在想一份工作计划。

    孟川回到办公室后,想到一个好主意,既可以跑两个地方,又可以避免晚上开车。

    那就是早上开车去远的食堂检查,然后下午先回军部把车还了,然后在走路去另一个近的食堂,这样晚上也不会因为开夜车而出现危险。

    石科长看到孟川的工作计划后,觉得这样也行,好,就按你的计划去做。

    五天时间转眼就过去了,今年的元旦是在周六,所以战士也就没有享受到所谓的三天假期,孟川就更惨,制定工作计划的时候,没有给自己留休息日,反正不管什么时候,食堂都开伙,都随时可以去检查。

    这五天孟川可算是忙坏了,每次检查完食堂后,回军部的时候差不多都要走一个小时,还别说,现在的路上可真滑,雾霾还严重,晚上开车还真是有点危险。

    好不容易闲下来了,晚上在机关食堂吃饭的时候,段佑恰好碰见了孟川,老抠,这阵子你干啥呢,元旦都没见你人。

    孟川苦笑道:别提了,这阵子天天跑外面检查食堂,只不过现在好了,食堂也检查完了,该忙工作也差不多结束了,你这阵子咋样?

    段佑笑了笑,还是那样呗,对了,老抠,我这有个关于你的一个小道消息,给你讲讲。

    孟川疑惑道:关于我的小道消息?

    段佑左右看了看左右,没啥人,于是小声说道:我可要提前恭喜你了,我上次碰见余参谋了,他说,这次边防哨所大棚获得成功了,他们边防团的团长要给你请功呢,至少三等功,这可是跨军区的三等功,到时候肯定是由军区直接下发,你这下可算出名了。

    孟川一惊,是不是真的?这事我咋不知道?

    段佑笑道:你不是刚忙完回来么,等明天你去办公室,听听你们领导怎么说的。

    三等功在领导眼里不算是大功劳,但是这是军区直接下发的,这功劳的性质就不一样了,这就证明你做出来的事,连大领导都是知道的。

    只不过这次也是因为跨军区了,所以功劳不可能直接由边防团颁发的,而且功劳是要记入档案的,那就必须转军区发,边防团要先把功劳一级一级往上报,报到军区后,在由两个军区管这方面的人进行交接,然后在由本军区的人对孟川进行颁发。

    这功劳不大,但是却算是从尾走到头,各级都过了一遍,这影响力就真的大了。

    这就像一个战士休假回家的时候,偶然救了一个人,被政府授予荣誉,然后要通知军队给予嘉奖。

    这时候就要走过程了,先是政府的人武部,武装部之类的介入,然后先转给军区,在由军区一级一级的进行颁发,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地方上立功的影响力要更大一点。

    如果你是在军队里,比武立了一个三等功,那这事根本传不出去,最多也就几个人知道。

    所谓好事不出门,就算你做了好事,立了功,没人知道,那就是一大损失。

    虽说咱们做事只要对得起自己,问心无愧就行,名利都是次要的,但是咱们的环境就这样,你不说的话,别人可能永远都不知道,没人知道,就没人替你传播,领导可能永远都欣赏不到你,这反而对自己对部队都是一种损失。

    毕竟领导的事情也多的很,不可能一直关注着所有人。

    孟川不是一个高调的人,也不会到处瞎嚷嚷自己立了功什么的,但是如果有一个影响力大的荣誉那自然更好啊,谁都想被领导赏识,谁都不想做一个平凡的人。

    段佑看着孟川一个劲的闷着乐,连忙说道:老抠,这事还得是余参谋通知你才算数,我说的话,你权当一听就行了。

    孟川点头道:这我知道,老段,要是我真的立了功,那咱们得去吃顿好的,高兴高兴。

    这必须的啊,酒我都准备好了,下次无论如何得到外面吃,咱们得好好的喝一点。

    第二天,孟川把整理好的东西给了石科长,石科长见到孟川来了,立马站了起来,招呼着孟川在沙发上坐下。

    这倒是让孟川有点受宠若惊,孟川拿出文件,石科长,这几天我把周边部队的食堂工作都整理好了,您来看一下。

    石科长先把门给关上了,然后来到孟川对面坐下,小孟啊,这几天你不在,我有个好消息告诉你。

    孟川听到好消息三个字,立刻想到段佑昨天给自己说的话,不会是余参谋把消息直接告诉石科长了吧,这还真有可能,毕竟石科长是自己的直属领导,功劳之类的话由石科长转达更为正式一些。

    石科长看到孟川倒不是很惊讶,点了点头,不错,宠辱不惊,是个好苗子。

    石科长从桌子上抽出一张盖有红章子的奖状,递给了孟川。

    三等功不是都是奖章么,啥时候改成奖状了。孟川疑惑的接过那张奖状,看了起来。

    孟川同志,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勇入第一线,保护了国家财产,为人民做出了贡献,荣获三等功荣誉,特发此状,以资鼓励。

    这是抗争救灾的荣誉,自己居然能评上三等功,这不可能吧。

    石科长看着孟川还是有点小惊讶的,笑道:小孟,别急,我这里还有封感谢信,是一个副省长写的,信里说你在抗震救灾中不辞辛劳,负伤依旧战斗在第一线,保证了后勤物资的及时达到,为救援工作做出了极大的帮助。

    这种精神实在是赞扬,咱们作为人民的子弟兵,能获得地方政府的认同,首长也很高兴,所以特地让我夸夸你。

    只不过这封感谢信先不给你,等年终的军部大会开完,在给你,另外三等功奖章,现在也不给你,到时候由首长亲自给你佩戴。

    啊,一个三等功,不至于让首长给我颁发吧。

    石科长笑了笑,这次不是情况特殊么,放心,属于你的东西少不了,再说奖状都给你了,还能跑了不成。

    孟川连忙说道:不至于,不至于。

    行了,没啥事,就去忙吧。

    是。

    孟川刚回到办公室,就有一个小战士背着邮包过来了,孟川同志,有你的信。

    孟川签字接收后,看着一个挺大的信封,信封上赫然写着,‘中**报’四个大字。

    立刻就意识到,自己的文章出来了,于是立即打开信封,管都没管稿费是多少,拿起杂志就开始翻起了自己的文稿。

    杂志挺厚,孟川刚翻两页就找到了自己的第一篇文章,应该不止一篇吧,于是又仔细的寻找了起来,陆陆续续又找到了两篇,这真的是把孟川惊着了,这早上刚拿了一个三等功,现在又有三篇稿子见报,真是双喜临门啊。

    此时余参谋敲响了政治处主任的门,冯主任听到敲门后,说道:请进。

    政治处主任看到余参谋进来了,笑道:小余来了,有什么事么?

    余参谋立刻说道:报告主任,我是来给您汇报一下上次我带队去艰苦地区部队的事。

    冯主任想了想,疑惑道:这件事你不是早都给我汇报过了么,这次还要汇报什么?来,先坐下吧。

    余参谋坐到了沙发上,小声说道:报告主任,就是那个边防团的团长今天联系我了,说是给小孟同志申请的三等功已经批下来了,但是我看现在还没有动静,是不是出啥问题了啊。

    冯主任听完后,笑道:小余,你这个是跨军区的功劳,走的流程多,肯定是需要时间的,你现在着急也没用啊,你放心,功劳肯定是不会丢的。说着冯主任就拿起了一本今天刚送过来的军事科技周刊翻阅了起来。

    对了,你说的小孟是谁啊。

    余参谋立刻说道:报告主任,是孟川。

    冯主任翻阅着周刊的时候,惊讶道:孟川?

    余参谋看到冯主任这么惊讶,连忙说道:嗯,就是孟川,我上次跟你说了啊。

    冯主任拍了拍手上的周刊说道:我说是这上面的孟川。

    余参谋被冯主任的话给搞懵了,啥这上面的孟川?

    冯主任把周刊递给了余参谋,这篇《边防战士的哨所大棚,是孟川写的,你来看看,是不是后勤科的那个孟川。



第287章保送名额
    余参谋连忙接过了周刊,看完后,肯定道:这绝对是小孟,我虽然不知道咱们集团军有多少叫孟川的,但是去了艰苦地区部队的,恰好又搞了大棚的,肯定只有后勤科的小孟了。

    冯主任笑道:这个孟川可够厉害的啊,上次一个重点培养基层骨干的讲演,就让政委下定决心搞个试点,现在又有稿子见报,这下估计政委会更看重他了。

    余参谋又翻了几页,等等,主任,这里好像不止一篇小孟的稿子?我刚才好像又看到一篇。

    什么,冯主任一把把周刊夺了过来,不会吧,难道小孟能同时上两篇稿子。

    两人很快的找了起来,不一会就找到孟川的另一篇稿子。

    嗨,还真有,小孟可是够厉害的啊。
1...116117118119120...5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