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嫡女很迷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空庭唱晚
沈若华淡淡一笑,“听闻那个温氏,很是得宠。你与其千方百计的想与我修复根本不可能修复的关系,不如多关注一下自己府上,免得哪一日让温氏钻了空子,你这前夫人的嫡女,位子可就尴尬了。”
白云锦面如菜色,袖下的手攥成了拳头,强扯出一抹僵硬的笑来:“你非要这般刺激我吗华儿,你知晓当初都是误会……”
沈若华利落的放下了轿帘,扬声道:“走吧。”
驾马的车夫扬起马鞭抽下,白云锦后头的话被车轮声盖过,眼睁睁的看着那辆马车疾驰消失在视线之中。
她胸口剧烈起伏,眼底翻卷着浓郁的恨色。
…
…
马车在沈府门前停下,沈若华拎着裙摆走进府上。刚走了没几步,前头便冲过来一个下人,将将在她跟前停住,惶恐的跪下:“奴婢该死,大小姐恕罪!奴婢无意冲撞大小姐!”
沈若华往她身后看了看,收回目光放到她身上,问道:“出事了吗府上怎么如此安静。你又着急什么”
那丫鬟额上湿漉漉的,说话起伏也大,看着便是受了惊,她方才进门,瞧着府门边的巷子口停了一辆马车,像是府上的,上头却挂了几圈红绸,看上去挺喜庆的模样。
沈若华细细冥想了片刻,忽的想到什么,跪在她身前的丫鬟也正好开口,所言与她推测的不谋而合。
“回大小姐,老夫人和夫人,现下都在二夫人的院子里头。”丫鬟咽了口口水,“昨晚二老爷领回来一个姑娘,将她安置在了二房的一间院子里头。今早二老爷和老夫人说,想纳一门妾室,让老夫人把她的名字,写在沈家的族谱上。”
丫鬟:“二夫人与二老爷吵的不可开交,二老爷怎么说也要在族谱上写她的名字。夫人就让奴婢去祠堂,把族谱守好,不许旁人随意进出。”
沈若华会意的点点头,示意她起身:“你快些去吧。”
“多谢小姐。”
丫鬟忙不迭的绕开她跑走了。
&n
第二百零七章 不甘心
沈正元一看有戏,连忙乘胜追击,“娘,穗儿虽是清倌,但是她入风尘之前还在学堂读过书,即便是不多,也总比她有学识。而且穗儿为人温婉贤淑,性格温顺,教出来的孩子一样温顺。金氏本就看不惯穗儿,若真把穗儿的孩子给她养,她说不定要耍多少的心思养废您的孙子呢!”
“爹!”沈蓉瞳孔微缩,恼怒的打断了沈正元的话,气道:“您怎能这样说娘呢!娘是你明媒正娶的妻子,而她不过是个青楼娼妓,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唇万人尝的货色,哪里值得您这样为她神魂颠倒!”
沈正元眼瞪如牛,抬手便扇了过去,半点没留余力。那声音当真是又脆又响,一旁垂首喝茶的沈若华都闻声抬了头,目光闪烁,眼角多了几分笑意,捻着茶盖悠哉的抚了抚。
“蓉儿!”金氏拉住险些坠倒的沈蓉,心疼的托着她的下颚,眼看她脸上不过几息就肿起来的印子,气得头重脚轻,身子止不住的轻颤,“沈正元……你你你,你有种!”
她目光狠辣的瞪向穗儿,穗儿心里畏惧,迅速躲到了沈正元的身后。沈正元一手护住她,一边抬起头:“你想怎样!金芳,你可别忘了,你是我沈家二房的正室!你若再胡搅蛮缠,没有正室大度的风范,我便休了你!看你没了这位子,还怎么和穗儿大呼小叫!”
金氏越过他直指穗儿,冷笑了声:“好啊,既然你为了这么个玩意儿不在乎自己的名声,那我何必再为你掏心掏肺,现在你满心都是你的穗儿了吧!我和蓉儿,在你眼里不过砂砾!”
金氏一手拉着沈蓉,气冲冲的甩手离开了厢房,沈老夫人无奈的叮嘱梁嬷嬷,“你跟上去看看,别让她做傻事。”随后,又瞪了眼沈正元,啐道:“你看看你闹出来的事儿!就不能少说两句!你快带着她走,免得一会儿让金氏瞧见,老身的耳朵又得不得安生了。”
沈正元安抚的拍着穗儿的肩头,搂着她离开了摘星居。
杨氏与沈若华也一道走了,沈若华去杨氏的院子做了半晌,就回了惊蛰楼。
入夜后天气微凉,沈若华披着外袍坐在榻上,手中卷着书聚精会神的看着。
蒹葭护着新点的烛灯进屋,换下了先前的一盏,说道:“小姐,方才奴婢在咱们院子外头,看见穗姨娘了。”
沈若华眼神微动,游移了少许才看了过去,问道:“她人还在外头吗”
“大约还在,我方才看见她时,她正在往咱们院子看,好像是来找人的。”蒹葭说道。
沈若华合上手里的书搁在手边的桌案上,吩咐道:“你去看看她还在不在,若是还在,就让她进来吧。”
“是。”蒹葭行了个礼,便转身离开了厢房。
稍许,她引着穗姨娘从内院踏入厢房之中,隔着珠帘说道:“大小姐,穗姨娘来了。”
沈若华在珠帘内应了声,穗姨娘拂开珠帘走入房中,盈盈一拜:“妾身给大小姐请安。”
沈若华抬了抬手示意她起身,扬声吩咐房中的下人:“你们都出去吧,给穗姨娘半个绣凳来,免得姨娘累着。”
蒹葭搬了绣凳给穗姨娘坐下,半福着身子退了出去,将厢房的房门合上。
直到屋内没了人,穗姨娘才站起身,撩起裙摆跪在青砖地上,温声道:“妾身多谢大小姐成全妾身。”
沈若华嘴角弯着,伸手虚扶了她一下,“你听话,我自然愿意帮你。”她目光下移,指尖抚了抚穗姨娘腹部的位子,轻声笑:“这‘孩子’,你可得保住了,日后兴许有大用处。”
穗姨娘拧着眉,她年纪和沈若华相仿,虽出身风尘有些小聪明,但进了这样的高门大院,心里头还是依然没底。第一回做这样的事,若不是沈若华在后头保着她,她是断断不敢的。
她下意识的捂住肚子,左右看了看,怯生生道:“大小姐,若是、若是妾身暴露了怎么办”
沈若华斜靠在软榻上,漫不经心的笑着:“你放心,不会太久的,不让你怀了孕以后进府,一是怕出现纰漏,二则是拖的越长,进府的事越不好办。只要你进了沈府,后面的事就都不难。”
“妾身明白。”穗姨娘心里的石头落下了些许,沈若华两手轻轻拍了拍,微微往前顷身,叮嘱道:“但你也不能掉以轻心,在金氏离府前,随时有可能发现你假孕的事。切莫得意忘形,坏了大计。”
穗姨娘点了点头,“妾身省得。”
沈若华满意的点点头,穗儿出身低微,一心想要往上爬,有野心,却因为年纪尚轻胆气不足。沈若华丝毫不担心她返水或是自作主张,这样的人最好控制,并未出头前,会紧紧抓着人依附。
沈若华看了眼窗外,温和开口:“天色不早了,你先回去休息吧,明日还要晨昏定省,第一天到沈家,别失了礼数,让人抓到把柄。近些日子离金氏母女远一些,多和二叔培养感情,以确保你地位安稳。”
“是。”
…
…
翌日
沈若华早早起身来到长鹤堂晨昏定省。
老夫人还未起身,梁嬷嬷吩咐众人在院中稍候。
金氏并未出现,反倒是沈蓉肿着半张脸,面无表情的领着杏仁站在院中。
穗姨娘为了讨老夫人欢欣,也早早的等在院中,她谨记着沈若华的话,离了沈蓉老远,半步也不接近。
大约等了一炷香的功夫,梁嬷嬷说老夫人起了,才喊了众人进了长鹤堂的正堂。
沈老夫人发髻梳得一丝不苟,待众人起身行了礼,便点头示意,吩咐边上的丫鬟上茶。
她喝了几口润嗓,放下茶盏叹道:“老大现下不知到了何处了,已经过去了这么多日,应当已经快回来了才是。杨氏,你要多准备些补身子的东西,老大这一回去宁城,受了不少的苦,回来定是要补一补的。”
坐在下首的顾氏讽刺的勾了勾唇,一手端着茶盏,一边说道:“老夫人,依妾身看,与其准备给大哥补身子的东西,还不如早一些准备大哥和裴家小姐的婚事。听闻昨夜裴小姐已经进京了,料想近些日子,就会来看大嫂了吧。”
沈老夫人笑容敛了敛,下意识的看向杨氏,观察着她的动静。经过往年的那些事儿,她现在是怕了杨氏了,这个节骨眼儿上可不能再生事端,也只能等裴甄嫁进府上,她这颗心才能彻底放下。
杨氏抬了抬眼皮,看了眼顾氏。见她一改往日的模样,对她锋芒毕露,心里便觉得可笑。
“三弟妹管好自己的院子就好,至于大房的事,就不劳你操心了。”杨氏双手搭在膝上,慢悠悠的开口。
顾氏放下茶盏,杯底碰着桌案,发出一声脆响,伴随着她阴阳怪气的嗓音:“妾身哪里能不操心啊。这娶平妻和娶妾可不一样,这要准备的东西可繁琐着呢!到时候大婚,可是要宴请京城宾客的,若是婚事筹备的不好,恐怕会惹尚书大人不高兴啊!大嫂就算不喜欢裴小姐,可如今裴
第二百零八章 太子的手段
沈戚和沈正平回京的那一日,沈家盛装来到城门口相迎。
皇帝携着盛装的文贵妃站在城墙上,遥望着不远的路。贵妃双手攥拳搭在腹间,别过头看向皇帝,温声说道:“皇上,今日是太子殿下回京,臣妾跟皇上来接,却不领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心里……恐会有不满啊……”
“你也是太子的母妃,亲自来接你有何不肯的,你无需担忧。”皇上头也没回的答了她一句。
“是。”文贵妃含羞的垂下头去,眼底略过一抹精光。
二人在城墙上站了须臾,尚不见太子的影子。福公公去取了大氅前来,呈给了皇帝,说道:“皇上,城墙上风大,皇上披上这大氅吧,能御寒。太子殿下这个时辰还不到,皇上和贵妃,不妨休息休息,待太子到了再下来迎接。”
文贵妃上前接过福公公手里的披风,替皇帝披上,“皇上就听福公公的话吧,城楼上风大,别吹坏了身子。”
皇帝卸下身上的披风,扭身给贵妃披在了肩上,文贵妃受宠若惊,忙就要往下扯,嘴里道:“皇上,这……这不能坏了礼数,披风还是您穿着吧!”
皇帝强硬的推开她的手,替她系上带子,“朕身子强健,你娇弱,比不得朕,披着吧。”说完,拍了拍文贵妃的肩头,文贵妃一脸娇羞,莹莹欠身:“臣妾多谢皇上。”
披风给了贵妃,自然也不能真让皇帝不披,福公公立即去又取了一件,由贵妃给皇上披上。
二人坐在城楼上临时搭建出来的小棚之中休息,文贵妃期间出去了半晌,回来时便和皇帝说道:“陛下,妾身方才去更衣时,在下头看见了沈家姑娘,妾身心想,沈姑娘兄长此次赈灾有功,她又盼兄长心切,不如让沈姑娘也上来坐一坐吧。”
“也好。”皇帝拉着她坐下,点了点头,吩咐福公公:“你下去,喊福山县主上来。”
福公公应声,扭身下了城楼,须臾,引了沈若华上来,进了帐中,“皇上、贵妃,县主到了。”
沈若华走到中央,撩起裙摆跪下,朗声道:“臣女给皇上请安。见过贵妃娘娘。”
“平身。”皇帝长袍一挥,“来人,赐座。”
文贵妃指了指身旁,温柔的笑着:“过来坐本宫这里吧。”
候在外头的小公公搬了绣墩在文贵妃身旁放下,沈若华落座后,便颔首道了声谢。
贵妃笑道:“皇上体恤县主盼兄心切,便将县主领上城楼,以圆县主的心愿。县主合该多谢皇上才是。”
沈若华作势要起身。
“诶!”皇帝摆了摆手,“这都是贵妃心细,你谢贵妃就好。”
沈若华顺从的道了谢,皇帝笑说:“贵妃喜欢你,日后你多到宫里走动走动,陪贵妃解解闷。”
“若是贵妃娘娘不嫌弃,臣女自当愿意陪贵妃解闷。”沈若华端着矜持的笑容,缓缓说道。
贵妃点了点头,正想说什么,候在棚外的太监来到棚前禀道:“皇上,娘娘。太子殿下已经到了!”
皇上立即起了身,贵妃紧跟在皇帝身后走到城楼前,远远看去,果然瞧见了为首、坐在高头大马上的太子。
皇帝转身走下城楼,身后的禁卫军把守着不许看热闹的百姓上前,皇上站在城楼前,背着手看着太子一行人缓缓前来,脸上多了一抹慈父笑容,眼底还带了些骄傲之色。
半晌,太子驾着马来到皇帝身前,侧身翻了下来,上前两步单膝跪下,朗声道:“儿臣给父皇请安!”
“快起来!”皇帝亲自上前搀了太子起身,端详着他的模样,高声笑了笑:“高了些!果然是比去之前更加稳重了!此次宁城一行,你做的很好,没有辜负朕的期望!”
太子弓身行礼:“只要父皇满意,儿臣便不枉此行!”
杨苯下马上前,跪下行礼。
皇帝看了一眼上前见礼的杨苯,颇为感慨的道了一句:“杨爱卿,太子现下有这样的作为,与你实在是脱不开干系啊。你与太师,皆是贤才,朕会好好奖赏你的!”
杨苯笑着拱手:“臣愧不敢当。”
“太子殿下真真是变样了,若是皇后娘娘能看见太子此状,定会更加欣慰。”站在皇帝身侧后些的贵妃,笑着开口夸赞,言语间看似是对太子褒扬,眼底却没有几分喜悦之色。
太子早就发现站在了皇帝身旁的贵妃,心里隐隐有不祥之感。但皇帝眼前,他也不敢做出旁的举动,颔首笑了笑:“多谢贵妃夸赞。”
不多晌,落在后面的沈戚和沈正平也走了过来,沈正平撩起朝服跪下,“臣给皇上请安。皇上万岁。”
皇帝看着他垂下的头,低低叹了一口气,好半晌才道:“你起来吧。”
沈正平心里七上八下,自从他和裴甄的关系曝光后,回京的这些日子,他的心就没安过,既怕会因此被皇上怪罪,更怕此行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怕被杨家的人报复。总之,这一路他可谓是很不好过。
“臣见过皇上,皇上万岁。”沈戚正欲跪下,皇上便抬了手:“罢了,今日你们乃是功臣,这君臣之礼,免了也罢。”
沈戚执意跪下磕了个头才起身,皇帝脸上带着笑意,无奈的摇了摇头:“你啊,还是太讲规矩。”
“君臣之礼不可废。”沈戚面无表情的回答,一副老实正直的模样。
皇帝笑了一声,说道:“罢了,你们都累了,便不要在此浪费时间了。为了庆祝,朕在太和殿摆了酒宴,宴请文武百官与其亲眷。你们先回府修整,宫宴辰时开始。”
“臣等遵命——”
皇上领着贵妃上了回宫的马车,太子也驾马往太子府行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