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旋涡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未知
听了石维民的一席话,江正华心里顿时轻松多了。收完残席,洗了一把脸,开始拟写向省作协、省委宣传部提起的申诉材料。
第047章 恐吓电话
今天星期天,兰天一大早就应朋友之约跑到市郊刘家镇钓鱼去了。风大不好看浮漂,钓了半天几个钓友的渔篓里还是空空如也,只有几条小鲫鱼半死不活地躺在里面睡大觉。时晌午,几个钓友跑到镇上一家小餐炒了几个菜喝了两盅,餐馆隔壁有家小型歌舞厅,大家看看时间还早又跑进去潇洒了一回。兰天刚唱完两首歌,跳了一曲舞,江正华就一个电话让他马上赶回市区。兰天喜欢唱歌跳舞,这个电话确实让他感到有点扫兴,但朋友之事紧急,也只好忍痛割爱,背起钓包,拧起鱼篓往回跑。
兰天骑着摩托车急匆匆赶到作协大院时已是下午三点,江正华正焦急地等着他。见面泡茶打烟,江正华开始诈他:“老兰,你一大半天干什么去了,连个人影儿都找不到?”兰天掏出火机正准备点烟,闻此言突然涨红了脸,那欲按火机的手抖了一下,随后又停了下来。然后故作镇静,但语气木讷:“师大的两个老师约我去王家镇钓了半天鱼,那儿……那里的手机信号特别弱,无法进行通话……幸亏今天我带了个寻呼机,不然这阵子……我恐怕还在还在钓鱼呢。”
江正华为兰天点了烟,诡诈地一笑:“钓鱼?……你怕不是去钓什么红嘴鲤鱼吧?”江正华问得突然,兰天一时没有完全反应过来:“……什么红嘴鲤鱼?那里哪有什么红嘴鲤鱼……只有一些鲫鱼,也不怎么好钓。”
江正华又补充了一句俏皮话:“那你不是钓红嘴鲤鱼,就是去‘吃香菇’去了。”兰天一怔,总算醒悟过来,心里嘀咕着:这老江头真鬼。难道他会闻到了什么风声,知道我去唱歌了?这个时候了他竟然还有心肠开玩笑,一定是石维民让他吃了一颗定心丸。转而一笑:“真的是钓鱼去了。难道你老兄还不相信我?你给石市长打电话了?”
“哈哈……哈哈……开句玩笑。瞧你紧张的那个样子!我写一个《祸楼》已经够麻烦的了,你老弟可千万不要再去写个什么《祸女》,那麻烦可就更大了哟,到时恐怕就要‘内外交困’了。”江正华爽朗地大笑起来。“石市长电话我也打了。”江正华又补充了一句。
“身正不怕影子斜……何惧半夜鬼敲门。”
江正华收起笑容,喝了两口茶,开始说正事。“石市长答应该他出面时一定有句公道话。”江正华说眼前有两件事很急,需要商量一下:一是《祸楼》的事。今天上午,市纪委真的来了两位同志进行了一次调查,他们认真听取了申辩意见并作了笔录。江正华要求市纪委认真搞清事情的真相,还自己一个清白。两位同志说,组织上并未给《祸楼》定个什么性,也没有立个什么案,不存在什么清白不清白的问题。他们只所以要来核实情况,是因为领导们有指示,只好来履行一下职责。看他们的态度倒是非常客观公正的。江正华说他心里也明白,贺长生他们不会就此罢休,也决不会轻易放过。他前后仔细想了一下,兰天所提的建议很有道理。第一,他准备当面向史书记作个思想汇报,说明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好让宣传部有个交待,给李部长一个台阶下。但他决不会认错,因为他觉得写这部《祸楼》本身并没有什么过错。第二,他准备向省作协和省委宣传部汇报一下这件事的经过,以寻求他们的客观公正。情况反映材料已基本写好了,请兰天来的目的就是把把材料的关。
听了江正华的一番陈述,兰天笑了,“老江天,你也是一个几十年的机关老油子了。你写的东西绝难挑剔,还需要我把个什么关?”
江正华一本正经:“不!老兰,你一定要好好看看,仔细推敲一下,看看材料里还有没有什么疏漏的地方。”
兰天接过材料,随便翻了一下然后装进了手提包。“这没什么问题,明天早上交帐。”“你最好今天下午就帮我斧正一下。”“好,那我们干脆当面切蹉吧。”
江正华向兰天通告了第二事:上午省文联牛副主席,提前通了个信息:兰天的散文集《悠悠西子江》和江正华的小说《祸楼》,已被省作协和省委宣传部初步审定通过,参加黄山的全国优秀作品评选,正式通知近日很快下发。江正华分折兰天去黄山参会肯定没有什么问题,但他却难说了。《祸楼》在泰平惹得麻烦还没有结论,即使该书最后定为参赛作品,估计市上也不会让他参会。所以,假如《祸楼》最终能参赛,江正华想请兰天一并代他参会。而且他也不愿意这个时候离开泰平外出。只有彻底地把问题澄清了,他才能安下心来。
“这件事也不成问题。不过我还是希望我们俩能够一起去黄山。材料我马上就看,但我建议你亲自去一趟省上。”
“我要随时准备接受调查,不宜离开。我准备安排办公室主任明天送材料到林城。哦……等会儿我再给省作协的牛副主席打个电话,了解一下开会报到的确切时间。国庆节只有十来天了,你可以提前出发先去上海看望一下曾琴,开完会你再和她一起回泰平。黄山离上海不远,很方便。再说国庆节七天长假,她一个人呆在那里也没有多大意思,不如回来大家一起过国庆热闹些。”江正华关心地嘱咐着兰天。
“这个建议,我可以考虑一下。……至于去林城送材料的事,我认为,最好还是你和办公室主任俩人都去好,有些话你要当面汇报会更清楚些。”
江正华沉思了片刻,说道:“那……我马上给李部长打个电话请两天假,争取去一趟,当面汇报。”江正华马上拨通了李部长的电话。李部长同意他去林城,江正华非常高兴。
兰天已当场看完了江正华那份《关于小说〈祸楼〉写作的有关情况汇报》,并认真地提出一些修改意见。随后俩人又对汇报的措辞和语气进行了反复的研究、斟酌和推敲,直到满意才最后定了稿。江正华给办公室主任打了个电话,让他安排作协的打字员连夜加班,共打印四份,明天上午他们俩人一起到林城送材料。
晚上,江正华留兰天在家吃了一顿便饭。送走兰天后,他又进了办公室,再次看了看那份准备送省上的申诉材料,然后又开始写作。
壁上的挂钟已指向十二点,市作协大院寂静无声。窗外突然刮起了风,院内的树叶在秋风的摩擦下发出阵阵的沙沙声。真是“山雨未来风满楼”啊!恐怕又要下雨了。江正华正想着,那雨点随即就飘落下来,而且越来越大,越来越急……雨点猛烈地敲击着封闭窗子上的铝合金档雨板,发出一片刺耳的“嘭嘭”声。江正华突然感到有了一丝寒意,明天要去林城,干脆早点回家休息吧。正当江正华关好窗户准备出门时……办公桌上的电话铃突然响了起来。
江正华拿起话筒,电话里传来了一个陌生男人的声音:“喂!你是泰平市作协的江主席……江正华吗?”声音低沉并充满凶气。
“是啊,我就是。请问你是谁?有什么事吗?”江正华很耐心地询问着对方。
“你不要管我是谁。我只想奉劝你两句。你在听吗?”陌生男人恶狠狠地说。
“我在听,你说吧!”江正华耐着性子说。
“我奉劝你,‘悬崖勒马,回头是岸!’”陌生男人说。
江正华一下子火了起来:“你什么意思?是想威胁我还是要勒索我?简直莫名其妙!你到底是谁?有本事就当面来!”
“江正华,你不要发火,还不到你发火的时候。我要警告你,凡事适可而止。否则你会后悔莫及。你要小心点!”对方恶狠狠说完即挂了电话。
“你他妈的简直莫名其妙!什么小心?想杀人哪?冲着我来吧!老子当过兵打过仗,难道还害怕你这个见不得人的暗鬼不成?!”江正华对着话筒愤怒地吼叫着,“啪”的一声放下了话筒。
江正华真是气坏了,再也无法静下心来。他又走到窗边,将两扇已经关上了的老式窗子全部推开并套上了拉勾。
雨下得更大了,风推着雨滴飘进了屋内,江正华本来有点凉意,这会儿却让那个匿名恐吓电话弄得满腔怒火陡起。站在窗前几分钟想了想,江正华拿起电话给宣传部李部长汇报了这个匿名电话恐吓的事。李部长安慰过后又提醒他,在最近一段时间里,凡事还是多个心眼,夜晚尽量不要外出,注意加强和搞好作协大院安全保卫工作,注意人身安全,并让他给市纪委和公安“110”报个案。
江正华报案不久,“110”的两位干警很快地冒雨赶到了办公室。两位干警认真听取了发生恐吓电话案的经过并作了记录,其中一位干警在江正华办公桌上的电话机听筒里,安装了一个微型窃听器,并嘱咐他:如果再接到类似电话,立即拨打“110”。另外,最近几天要提高警惕,出门时,要注意留点神多个心眼儿,尽量不与陌生人接触。今晚的事在破案前不要告诉任何人。
夜已经很深了,秋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两位干警走了很久,江正华仍不能平静下来。他又走到窗边望了望作协大院,大院的铁门早已紧闭,对面的职工宿舍楼,除了两个单元楼梯中的路灯仍发出灰暗的灯光外,已是漆黑一团。江正华真想对着黑夜高吼:“你他妈的究竟是个什么鬼?你有本事就大胆地来吧!我江正华正在等着你!”
江正华坐在桌前点燃了一支香烟,心情稍稍平静了一点,脑海里却不停地翻腾着:什么事值得请人来威胁我?难道真是那部《祸楼》惹的祸?即便是,也用不着安排人来打匿名恐吓电话,干这种下烂三的事吧?!
究竟是谁指使?谁在安排?难道会是史书记?罗林森副市长?他们恐怕用不着。那会是谁……贺长生?对,有可能是他!
第048章 常委定调
晚上,市委临时召开了常委会。通常情况下市委常委晚上开会,一是白天工作太多,必须利用晚上时间;二是议题十分紧急重要。但今天晚上这个会议题却是专门研究泰平市文化体制改革问题,而且漫无边际,没有预定的方案,这令大多数常委有点迷惑不解。会议由市委一把手史树友书记主持,尽管没有预案,但讨论中大家发言依然踊跃。
随后常委们就市文化局和文艺团体班子成员调整问题进行了讨论。在对文化局长的拟任人选进行初议时,宣传部李部长提出了由兰天接任,理由是兰天主持工作近一年,表现突出,能胜任文化局一把手的任职,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石维民提出由江正华接任,王名烈和罗林森以江正华年龄偏大为由首先予以否定,此事暂时被搁置下来。本来会议可以到此结束,史树友看看挂钟见时间还早,对市委副书记王名烈耳语了几句,然后清清嗓子,提出将《祸楼》的问题议一下,并提出由王名烈副书记主持这个讨论,他要到江天大酒店拜访一下省委政研室的同志。话刚说完,他端起茶杯就走。
大多数常委面面相觑,一头雾水,不可思议,不得要领。一部反腐败的中篇小说也值得拿到常委会上进行讨论?既要讨论,史书记就应该继续主持会议,为什么又要自动迥避?史书记是忌讳什么?还是要留后路,进可攻退可守?大家实在琢磨不透。
“好。现在继续开会。首先请市委宣传部李部长介绍一下基本情况,然后请各位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王名烈开始正式履行临时一把手的职责。
李部长首先将《祸楼》发表的情况作了一个客观的介绍。然后就其发表后所引起的不同看法以及与老江谈话的情况作了一个扼要的汇报。但他在汇报中,只字未提江正华深夜遭遇匿名恐吓电话的事,并且隐瞒了与他谈话时其“态度极不端正”的重要情节。李部长汇报完毕,会议室出现了一片寂静。
王名烈见大家缄口不言,首先谈了自己的看法:江正华的中篇小说《祸楼》,在座大多数同志可能都已看过。作为一部以反腐败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本来也无以厚非,但该小说以牵强附会的恶劣手法,无中生有,无事生非,影s和中伤了一些好同志,严重地影响了我市的稳定和安定团结,这就很不应该了。许多同志反映了这个问题,宣传部和纪委的同志进行了调查,但江正华的态度不好。他本人到市委汇报了一次,也是避重就轻,躲躲闪闪,根本没有认识到问题性质的严重性,态度很不端正。市纪委要继续进行调查,宣传部再找他谈一次。如果诽谤错误成立,本人态度又不好,是不是可以考虑给他一个纪律处分。当然处理人不是目的,目的是帮助他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大家都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最好要把自己的看法统一到史书记对《祸楼》的重要批示精神上来。
会场仍一片寂静,无人发言。王名烈见状催促说:“大家都发个言,谈谈自己的看法。”
还是一片寂静。
“可以各抒己见。谁先谈?”王名烈用手敲击着会议桌。
罗林森咳嗽了一声,然后端起那把二龙戏珠的玉石茶杯抿了一口,开始发言:我完全拥护史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也完全赞同王书记的看法和建议。江正华的《祸楼》以消极的态度,灰色的笔调,对主流视而不见,采取故意夸大社会y暗面的手法,歪曲客观实际,以偏
官场旋涡 第 16 部分
的《祸楼》以消极的态度,灰色的笔调,对主流视而不见,采取故意夸大社会y暗面的手法,歪曲客观实际,以偏概全、本末倒置,发表后,在社会上已产生了极其消极的负面影响。对于这一点。凡是认真读过《祸楼》的人都会有此感觉。这是其一。其二,江正华写《祸楼》已是蓄谋已久。这于他的世界观和思想出现认识上的严重偏差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必然联系。我曾看过他的好几部作品,都不乏此类倾向。他写过一部中篇小说叫《钱袋》,不知道各位是否读过?这篇小说看起来也像是反腐的,但给人的感觉就是攻击企业改制。他说老板有个口袋,当官的有个口袋,企业改制就是将国有资产变现,分别装进老板和当官的这两个口袋……
“卟哧,哈哈……”不知道哪位常委禁不住笑出声来。王名烈瞪着眼睛巡视了会场。
罗林森笑了一下,点燃一支烟狠吸了一口,又掀开杯盖抿了一口茶水,继续发言:腐败要不要反对?必须坚决反对。这是中央的一贯方针,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文学创作可不可以涉及反腐败题材?可以。但反腐题材的文学创作必须以保稳定、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局为前提,实事求是,准确地反映现实生活,而不是闭门造车,凭空想象,或无中生有,混淆视听,蛊惑人心。更不能借文学作品编造事实,借以恶性中伤人,诽谤人,这不利稳定,不利安定团结。有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包括我们这些做领导工作的人,你有意见可以提,可以提出批评,按组织程序、组织原则进行反映。作协是干什么的?你江正华以及市上那几个专吃作家财政饭是干什么的?政府财政给了你们专门的工作经费,泰平人民给了你们的俸禄,你们就要为泰平的经济建设,为泰平发展的主旋律鸣锣开道,维护市委、市政府的权威和形象,而不是背道而驰,在那里无所事事地放杂音!
罗林森显然越说越气愤,措词也越来越慷慨激昂起来。他抖下烟头上的灰烬,又抿了两口茶水,对《祸楼》提出了处理建议:
一、《西子江文学》编缉部应在第十期,就小说《祸楼》的问题向广大读者刊登致歉信,立即销毁尚未寄发的笫九期杂志,努力挽回和减小《祸搂》对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
二、同意王书记提出的对作者江正华给予党内纪律处分一次,建议免去其市作协主席的行政职务。其本人应在《西子江文学》杂志及其它合适的场所作出公开的检讨。
会场又归于沉寂,只有主席台背后墙壁上那座豪华的电子钟嘀哒嘀哒地响个不停。“请下一位发言。”王名烈催促着。还是一片沉寂。“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王名烈又催促了一次。
石维民终于站起来。“我谈点个人看法。如果说得不对,请王书记和各位批评。”见石维民开始发言,其他几个常委终于抬起了耷拉的脑袋。王名烈笑容可鞠,“石市长,坐下来说吧!”“好!”石维民随即坐下,瞅了一下会场,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
我看完《祸楼》后,曾和一些同志交换过看法。大家认为小说写的不错,反映了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反腐败这个重大题材。文学创作源于生活,这部小说的真实性和可读性强,有生活基础,有现实意义。关于文学创作应该如何如何的大道理,罗副市长已经阐述的很清楚了。这里我不想再重复了,时间也已很晚了,大家明天都要上班。过几天深圳市政府帮扶考察团、威尔公司投资西子江生态旅游工程的考察团,就要莅临泰平,大家这几天工作都很紧张。对于小说《祸楼》我只想简要谈点实际、实质问题的看法。至于有人反映小说影s和中伤了某些人,我认为这完全是一种牵强附会的无稽之谈。即使书中的个别人物和事件与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现象似曾相似,我想也无以厚非,无须专门进行对照检查。小说并没有点泰平的某人某事,既然没有确定的时间,确定的地点,确定的人物,怎么能说是中伤了某些同志呢?至于说《祸楼》影响了稳定和安定团结,更是无从谈起。
王名烈突然满脸的不高兴起来,先是潮红继而刹白。
石维民又瞟了一眼会场,继续发言。如果说一部小说,一部文艺作品问世后,人人都要猜测对照,并生拉活扯地说骂了自己,砭了自己,诽谤了自己,继而纠缠不休的话,那么试问,谁还敢写小说?谁还敢进行文艺创作?我们的文化事业还如何繁荣?精神文明还如何建设?
不知是谁偷偷地鼓起掌,王名烈狠狠地瞪了一眼,但会场却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王名烈感到有些突然,只好尴尬地不停喝着杯中的茶水。
石维民说:“对《祸楼》的争议问题,既然史书记作了批示,王书记和罗市长也在会上表了态,我也同意他们再调查的意见,把事情弄得一个水落石出最好。如果江正华同志确有诽谤嫌疑,该怎么定性就怎么定性,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但目前在尚未弄清事实真像,尚未摸清事情的性质,就要提出一个什么结论,提出一个什么处理意见,我认为比较欠妥。要么……我建议此事到此为止,不再讨论,不再追究。我说完了。”
王名烈勉强挤出的一点笑容随即消失得无影无踪,“还有哪位发表意见?”
会议室又出现了片刻的沉静。
“我也谈点看法……”又有一个常委要发言。王名烈抬头看了看挂钟,“算了,时间也差不多了,《祸楼》的讨论到此为止。请维民同志留下,其他同志散会。”
王名烈和石维民究竟谈了些什么,其他常委不得而知。只有守候在会议室之外等着他们的两位秘书,看见两位领导走出会议室时,都是铁青着一张脸,毫无一丝笑容。
第049章 化险为夷
作为一个宣传部的主要负责同志,李部长对江正华的《祸楼》问题极具同情心。但作为一位市委常委,他又不得不与市委一把手紧密保持一致,所以在处理这一问题的过程中他扮演了一个两面人的角色。一方面他要认真执行史树友的批示精神,认真帮助江正华深刻认识问题的“严重性”,并在汇报时说点假话,隐去江正华态度不端正的情节,另一方面他又不断地安慰江正华,尽可能帮助他度过难关,甚至主动地给省委宣传部长打电话,帮着江正华说情。市委常委会对《祸楼》问题议而未决他感到高兴,他最担心的就是发生常委们一致同意对江正华进行组织处理的结果,而石维民明确提出的反对组织处理的意见,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市委常委会可能发生一边倒的结局,这让他心里多少有了一些踏实和欣慰。但罗林森会不会纠住《祸楼》不放?会不会提议再召开一次常委会?李部长心中无底,也只好听天由命了。
江正华也理解李部长的苦衷与尴尬,尽量配合他的“帮教”工作。所以江正华极其信位这位直管领导,去省城前他先去了一趟市委宣传部,将自己对恐吓电话的猜疑向李部长作了汇报。李部长安慰他:对这件事一定要做到内紧外松。一是有鬼但心里不要怕他,鬼是不敢公开见人的。二是要有防范意识,行动时要谨慎。因为鬼在暗处,很容易跳出来搞突然袭击,以防被伤害。怀疑和猜测的事也不要告诉别人,避免知情人传话,将事情搞得更加复杂。
江正华和办公室主任到了省城,先到省作协递交了申诉材料,牛副主席与他们闲聊了一会,就带领着直接去省委宣传部找到了张部长,江正华又交了申诉材料并当面进行了汇报。张部长非常热情,非常耐心,也非常谨慎,对《祸楼》的问题当场未作任何表态,但表示省委宣传部对这件事,一定会给予一个明确的答复,具体意见将专门制发一个通知,让他们先回泰平,耐心地等待几天。就这个结果对江正华来说也是非常满足了,虽然他已作了接受最坏结果的充分打算,但心里决不会任人宰割,决定不给予公正的解决就坚决将上诉进行到底。
市委常委专门为《祸楼》召开讨论会的事江正华一直不知道,而发生恐吓电话的事,他也一直没有告诉赵茗,他怕老伴担心。从省城返回后,江正华连续几天晚上都陪赵茗散步或呆在家里陪着看电视,甚至还拉起了多年不摸的二胡,赵茗不知就里,还笑他变乖了呢。但这几天一切都显得十分平静,就好像那个恐吓电话不曾发生过一样。但江正华心中的y云一直未散,那就是省委宣传部的结论还没下来。
只有这天晚上兰天来了一个长途电话,像是给江正华带来了一缕阳光,让他的心里突然变得开朗起来:《祸楼》和《悠悠西子江》在黄山召开的全国优秀文学作品评选会上,同时获得一等奖。全省获得优秀作品共十五部,而其中的两个一等奖都出在泰平。这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江正华终于笑了,笑得十分开心。这天晚上他终于睡了一个安稳的觉,一个快乐而喜悦的觉。他已渐渐开始谈漠了《祸楼》给他带来的不利影响和灰暗压抑的心情:《祸楼》是全国获奖作品了,看你贺长生、罗林森还能把我怎么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