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国医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美味罗宋汤
两个宦官听得连连头,只是眼中难掩迷惑。
“喜极而泣”壮着胆子问道“徐先生,这跟母子有什么关系?”
徐小乐听了一愣“木为火之母呀。咳咳……你们知道五脏五行吧?知道五行生克吧?”
两个宦官把头摇得如同拨浪鼓一般。
徐小乐为难地望向景泰皇帝。
皇帝陛下也有些尴尬这么简单的东西,哪有那么多说道!他脸上一板“你就跟他们说,遇到病该怎么弄就行了,医理且放放,待日后再慢慢补习。”(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大国医 410、坏话
徐小乐这回倒是爽快地道了一声“遵旨”,然后也不管这两宦官听得懂听不懂,张口就来“清天河水用来解表发汗的。如果是世子夜里手足心发热,那大多是食积或是阴虚。这个就没用了。还有就是受寒引起的高热,那更不能解表发汗,否则烧退了,寒邪却没散出去,反倒大害身体。”
景泰帝听到“大害身体”四个字,连忙对身边宫人道“这等禁忌你们也要记住,不可不谨慎!”
众人纷纷应诺。
徐小乐觉得他们这些人既然不通医理,学按摩术也就是理发待诏那种层面了。本想就此结束,见皇帝陛下仍旧殷切地看着自己,只好再挤东西出来。
挤什么呢?
“从掌心劳宫推至肘横纹,名叫大推天河水;由肘横纹下推至劳宫,名叫取天河水;由腕横纹推至肘横纹,再以食、中、无名指三指向上轻拍,并用口吹天河处,随吹随拍,名叫引水上天河;以一手大指按总筋处,另一手大指、食指如弹琴状弹天河穴,由内关弹至肘横纹上,再以两手大指掐肩井、琵琶、定马等穴,名叫打马过天河。这些都是用来治疗诸热惊风,心经热盛,口渴咽干等一切热症。”
徐小乐说着,又拿了喜极而泣的手臂做示范。两个宦官见过清天河水,再看大推天河水,觉得没什么区别,就多推个手掌罢了。再看到取天河水,倒也简单,无非是逆向而已。等徐小乐教到引天河水,他们就有些问题了,这个轻吹轻拍,以何为度呢?
如果说引天河水只是有问题,那么打马过天河就更复杂了。光记住手法就很不容易了,偏偏这个名堂也奇怪得很。
为什么叫“大妈过天河”呢?还有没有“大爷过天河”?
徐小乐却不知道自己苏、京合璧的官话引起了宦官的遐思,说完之后喘了口气“总而言之一句话”
众人纷纷竖起耳朵,就连皇帝陛下都不敢遗漏最关键的“一句话”。
徐小乐继续道“世子若是病了,及时叫御医吧。”
景泰帝抱着世子转过身去,心中十分不爽利。他把徐小乐叫回来,让他把这种手法传授给宦官,就是为了以后让宦官配合小方脉的御医,不需要找他这个不知道几品的绿袍小官进来。
景泰帝是真的头一回见鹌鹑补服,甚至都没认出来那是鹌鹑,还以为是小鸡仔。
——没想到这看似简单的东西,背后还有那么多说道。那岂不是以后还得找他来么?
景泰帝恢复了情绪,转头问徐小乐“太医院按摩科御医如今有多少人啊?”
徐小乐老老实实道“陛下,就微臣一人。”
景泰更郁闷了,良久才道“怎么就你一个?”
徐小乐道“太医院好多科室都在土木堡全军覆没了。微臣也不是按摩科的御医,只是因为实在没人,兼顾而已。”
景泰脸颊抽了抽,道“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徐小乐一躬身告退。还不等徐小乐转身,就听到景泰帝又道“等等。”
徐小乐只好等着。
景泰帝放下了世子,让他睡觉,转身对徐小乐道“你之前说的……是出于什么心思?”
徐小乐眼睛一亮。皇帝肯说这话,又不是十分癫狂,可见是真的心有所思。徐小乐就垂着头道“微臣就是听说上皇在南宫过得十分凄凉,就想着若是能够一家团圆,终究是好事。”
景泰帝脸色就绷紧了“你是朕的臣工,为何一心就想着上皇!”
徐小乐无辜道“若是陛下处境不善,微臣也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啊。”他说完自己也佩服自己,撒谎功力的还没有消退。
景泰帝气得挥手“胡言乱语,朕如何会处境不善!”
徐小乐道“陛下说得对。陛下已经贵为天子,手握九鼎,脚踏万里山河,全天下没人能比得上陛下一根寒毛……您就让自己兄长过得稍稍好些,于您既没有丝毫的损失,又能叫天下人觉得陛下胸怀豁达,亲情感人。上皇有了老婆孩子在身边,自然就更觉得皇恩浩荡。这是有益无害之事呀。”
景泰帝听徐小乐这么一说,竟然不气了。他挥了挥手“你去吧。”
徐小乐总算出了皇宫。
他本来想穿着官袍回家显摆一下,但是转念一想高叔是正五品的进士官,大伯是辅后备的庶吉士,自己挺着借来的鹌鹑给谁看呢?这么一想他就觉得老话说得好日子好不好别跟人家比。这不,人生乐趣都没了,只好回太医院上班。
这心情,堪比上坟呐!
徐小乐进了太医院,就见一路上都有人朝他笑,笑得他莫名其妙,反复低头查看自己的袍服是否出了问题,最后只好归结于胸前的“鸡仔”实在有些滑稽。他就想早去沈院使的值房把衣裳换了,重新做回自己的医学生。
不等徐小乐走到沈院使值房,就看到沈院使了。
老头正站在一颗柏树下跟两人说话。那两人徐小乐也认识,正是今天搭档的李御医和方御医。从李御医一脸气愤来看,似乎说的不是什么好话。
徐小乐就加快了步速,上前笑道“哈哈哈,我回来了,有什么坏话可以当我面说啦。”
沈院使一脸淡风轻,方御医嘴角含笑,李御医却是满脸僵硬。
徐小乐往三人中间一挤,就加入了“说坏话”集团,道“我今天表现还可以吧,凭一己之力就解决了世子的急惊风。”
沈院使道“刚才李大夫就在说这事。”
徐小乐呵呵直笑。
沈院使继续道“听说你还问陛下讨赏了?还讨得挺新奇的?”
徐小乐道“哦,那个啊,随便说说嘛。要钱要官多俗气。”
沈院使深深地看了徐小乐一眼“你是急着去大同当军医么?”
徐小乐缩了缩,迟疑道“圣上不会那么小气吧?”
沈院使沉默不语。
李御医道“咱们做大夫的,治病救人就好,何必卷入人家的家事?”
徐小乐撇了撇嘴,暗道上皇可是我朋友!(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大国医 411、罗网
沈院使叹了口气“你让陛下一时不爽快,陛下能让你一辈子不爽快。唉,我懒得说了,你回家收拾行李,准备去九边当军医吧。”
徐小乐急忙道“沈公,你不能这么赶我走吧。”
沈院使无奈道“不是我要赶你走,是你今天做的事必当会被发落啊。就算陛下不介意,你以为就没人站出来了?”
徐小乐又辩解几句,但也觉得沈院使可能说得有道理。今天这事陛下就算不追究了,他身边那么多太监,难免会给外面透气。自己不觉得皇帝有什么了不起,貌似外廷里忠君之辈还是挺多的。
徐小乐心中又想我一个苏州人,跑九边去给皇帝卖命?这真是开玩笑,我们苏州人已经交了全天下最重的税啦!他就暗自打算反正祸也闯了,不如就此回苏州,凭我的医术还怕没饭吃么?
沈院使一看徐小乐这副沉思的模样,就知道这家伙脑袋里不定在转什么大逆不道的念头,急忙道“你可别想着逃啊!一逃你这辈子就完啦,而且子孙三代都不能科举。”
徐小乐道“我自己才十六岁,若是以后有了儿孙,当然也是要他们学医做大夫,科什么举?”
沈院使道“你那个药局大使的职司也会被削掉的!”
徐小乐弹了弹身上的鹌鹑补服“真穿上这身袍子,也不觉得有什么意思。”
李御医就暗道你哪里是“真”穿上,分明就是借你穿的!
沈院使道“小乐啊,你年纪也不小了,真惹了祸也得自己学着扛,光逃哪行啊?”他顿了顿又道“其实我刚才也是吓唬吓唬你。皇帝哪会跟你个小孩子较真?陛下就算要较真,也是棍扫一大片,打翻一船人,总有人会陪你倒霉的。”
徐小乐笑了“沈公,你以为这么一说,我就能开开心心地去九边了?别人倒霉是别人的事,我可不想掺合。我有手艺,走遍天下都不怕。别说大同,泰西我要去也去得!但是因为说了几句公道话就要发配戍边,这事我不答应。”
沈院使正待再说,就见有吏目过来,手上还拿着一个大大的信封。一般而言,这种信封都是部里发文用的。他看了心中暗道看来小乐这回真是触了逆鳞,部里反应也太快了些。
吏目上前将信封交给沈院使,却不肯走。若是事情机密,走的就是沈院使了。若非机密大事,院使也不至于赶人。
这可是第一手的谈资,哪能轻易放弃?
沈院使除了不爱让人进自己值房之外,其余时候都是一副好好先生的面孔,并不介意旁人的窥探。他打开信封,取出来信,原来是五军都督府发来的公文。
五军都督府与文官是两条线,管着全国的卫所军民,以及下辖的土地。军户即便犯了事,地方官府也不能管,只能交给卫所管。可以说,五军都督府和朝廷在一定程度上是并列的,即便兵部尚书都不能过问军户人口、土地之类的机密。
从效率上来说,皇帝直接发出的旨意叫做中旨。由司礼监行文外廷,外廷决定办或者不办。一般事务没十天半个月,恐怕回音都没一个,所以皇帝也不太发中旨,都是示意大臣拟奏疏,从通政司进内,然后呈递御前朱批,由司礼监用印……只要六部给事中不使用封驳权,这样反而更快些。
五军都督府那边可就叫皇帝愉快多了。因为那些都督、同知、佥事都是勋臣贵戚,跟皇家的关系很不一般。皇帝一句话,他们就立刻会去办——除非皇帝借钱。
沈院使皱着眉头看完了都督府来的公函,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徐小乐。
徐小乐眉毛一挑“要发配我还弄个这么大的信封?”
沈院使深吸一口气“跟你说了,皇帝和朝廷怎么可能针对你一个人呢。那岂不是太小气了?”他将公文递给徐小乐,道“你自己看吧。”
徐小乐接过公文,却发现李御医和那个送信的吏目也凑了上来。他故意转了个身,把两人挡住。等他细细读完公文,不可思议地转向沈院使“这得牵连多少人?二十?三十?”
沈院使凝重地了头“你好自为之吧。”
公文流转到了李御医和吏目的手上。这种手法就是小道消息的来源,虽然快一步,但也快得有限,因为沈院使让吏目把公文贴出去,好叫全院知悉。
李御医看完了公文,神情复杂地看了看徐小乐,道“你这就没事了?”
徐小乐仍旧是一脸凝重“貌似是没事了。”
李御医脸都要皱成一团了,也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你折腾得几十人去都督府接受铨选,自己反倒摘干净了?”
徐小乐缓缓了头“我本来就是干净的。”
李御医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五军都督府发来的文告中,先讲了北边战事之激烈,又说将士英勇奋战,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医治,死于伤病者倍数于死于战阵者,殊可惋惜。鉴于此,特行文命太医院九品以上,七品以下御医、医士、医生前往都督府接受铨选,择优者秩加一品,派遣边军。
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
大家都知道北边在打仗,都督府说的也是实情伤病者死的比战死的还多。所以理所当然要太医院出人帮忙,这不正是当初太祖皇帝设立太医院的初衷么?
至于铨选,徐小乐、沈院使、李御医都很清楚,估计那边早就定好了标准
第一,精通按摩术;
第二,年纪不要超过二十;
第三,体态健康,面白无须;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姓徐。
所谓九品以上、七品以下,纯粹就是掩人耳目,只为了把徐小乐揪出来。至于秩加一品,看起来是朝廷给的优待。可是到了那边,九品和八品有什么区别?还不是让你一辈子回不来。
如此精心编织的罗网,竟然还是把徐小乐漏过去了。
景泰帝哪里知道,徐小乐压根就是不入流,那身衣冠纯粹就是撑个场面。(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大国医 412、暗流
官服当然不是谁都能穿的,更不是谁都能僭越品秩的。不过这里有三个例外,已经成了大明约定俗成的制度。
其一是内官。宦官也有品秩,不过因为是皇帝身边人,所以正四品的首领太监赐蟒袍的也不少。下面的太监、少监,见多了之后也会根据自己的身份越品穿戴,皇帝并会介意这种小事。
其二是言官。科道言官品秩极低,权力很大。这种以小博大的设计,其核心逻辑就是反正你官阶小,丢了也没什么可惜的,就大胆进言吧。不过言官因为危险系数高,又十分清贵,所以也被获准越级穿戴。七品官可以穿五品服色,并且参加朝会。
最后就是御医。御医属于文官系统,但是因为经常出入大内的特殊性,像徐小乐这样越级穿戴的也是约定俗成。很少有人关心御医的品秩,因为这跟朝纲社稷没多大关系嘛。
如果上面追究下来,沈院使也完全可以用这种“惯例”来解释,最多被警告说下不为例。当然,这种警告没人会当真,否则下回真叫布衣去给皇帝看病么?整个朝廷的脸都丢光了。
随着都督府的公文公布出去,整个太医院哀鸿遍野,谁肯去九边那种地方啊。尤其是大同,至今还在跟瓦剌人对战呢。刀剑无眼,万一自己的小命留在那边怎么办?然而都督府的公文通过正规程序下发,根本无从违抗,只能乖乖去接受铨选。
太医院作为没有秘密的地方,流言一向比公文跑得快。徐小乐也发现周围有人对他充满了敌视,显然自己在皇帝陛下面前作死的事已经传开了。他早在沈院使劝他“好自为之”的时候,就猜到要犯众怒了,马不停蹄地逃回了家。
徐小乐回到家里,就看到大伯徐有贞正在院子里看书。
两人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外,异口同声道“这么早回来了?”
高若楠听到动静,从厨房出来,对徐小乐道“你中午是在家里吃饭么?”
徐小乐没听出高若楠声音里多了隔阂,还是老样子道“吃,也只能在家吃了,这几天恐怕都出不了门啦。”
徐有贞奇怪道“你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好歹得等伯父我官至宰辅,你再去鱼肉乡里吧。”
徐小乐没心情逗乐子,撇嘴就把自己入宫给世子看病的事说了一遍,当然也没漏掉五军都督府的反应。
徐有贞听完之后,眉头紧锁,手中的书是展开又卷起来,然后又展开,好像碰到了十分头大的事。
徐小乐就道“大伯,你干嘛一副很难办的模样?我躲开几天不就行了?”
徐有贞道“哪有那么简单的事?你看,这件事看起来像是陛下要给你颜色瞧瞧,可换个角度来看你刚治好了世子的病,陛下也知道太医院只有你这么一个会按摩的御医。那些内官又不争气,学了等于没学。你说这时候陛下怎么会放心让你离开京师?”
徐小乐一转念,若是自己走了,世子再发病,岂不是就只能冒险吃药了么?他惊叹道“咦,大伯说得有道理啊!”
徐有贞捻着胡须又道“五军都督府那帮人,看来还是更站在上皇那边啊。”
徐小乐跟着徐有贞的思路想了想,道“是啦,现在最大的事莫过于改立皇太子。若是世子真有个轻重缓急,皇太子的位子就稳妥了。”
按摩术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吃药。徐小乐突然想到了差被毒杀的顾家宝哥,打了个冷颤药里三分毒自然不足以叫人因噎废食,怕的是药里只有三分没毒。
这种情形之下,哪个当爹的敢让儿子吃药?
徐小乐道“陛下连身边的人都信不过么?”
徐有贞反问道“陛下身边有多少人是腹心爪牙?有多少人是阳奉阴违?有多少人忠肝义胆?又有多少人暗怀鬼胎?”
徐小乐一听最后“暗怀鬼胎”,就想到了曹吉祥。那阉人带自己入宫给上皇看病,看起来是个忠臣,真要剖开来看,恐怕肚子里也是一包坏水。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何对这个阉人有如此成见。若说他歧视残疾人,可阮老公、吴小雨给他的感观就很不错呀。
徐有贞道“我要是你,宁可去大同暂避。”
徐小乐不乐意道“要走我也是回苏州,去大同干嘛。”
徐有贞道“你回苏州是可以,但前途可就彻底没了。你若是去了大同,总还留着个官身。”
徐小乐道“你们都把当官看成是多大的事,我却不稀罕。我还是喜欢独来独往,闲野鹤,以后跟着师叔祖求仙问道,做个不老地仙也好。”
徐有贞笑了“我在玄学上虽然颇有些造诣,却不相信真有人能成仙。天道在上,怎么会留出这种门路?”他见徐小乐要反驳,就又道“你所谓的仙人,要么是身怀绝技,要么就是江湖骗子。前者可以诚心参学,后者敬而远之吧。”
徐小乐见徐有贞存了这般成见,知道怎么说都没用,心中暗道你是没缘分见我师叔祖,我也不与你多说。他道“不管去哪里,我最近还是走不了。孙老师那边的按摩还没学完呢。”
徐有贞对医术也不很看重,道“随缘呗,总是先保住性命不失才好。”
徐小乐觉得大伯有些危言耸听,难道还有人会来暗算自己?不过苏州那事已经叫他有了教训,有些人为了丁蝇头小利都会不把人命当回事,更何况现在朝中涌动的是国家储位之争。
徐小乐忍不住问道“大伯,你说换太子可能成功么?”
徐有贞不答反问道“你猜我干嘛这么早回来呢?”
徐小乐哈哈一乐“原来你是回来躲事的啊!”
徐有贞卷起书在手心里敲了一记,道“我同你讲,这事无论成败与否,没有任何人能得好处。现在出来说话的,必然落个里外不是人的田地。”他仰头一叹“好在我可以把书拿回家来编纂。”
徐小乐见徐有贞说得可怕,心中暗暗奇怪朝中不是还有于少保、陈芳洲公这些国家栋梁么?怎么好像暗流汹涌一般。(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大国医 413、化吉
如今朝中暗流,非但是汹涌,简直到了混乱的程度。功勋贵戚希望上皇复位,朝廷文官又觉得景泰帝足称“英主”,更适合作为天下至尊。
景泰帝想废太子朱见濬,改立自己儿子朱见济,可是文官觉得这样在礼法上有问题,勋戚觉得如此一来上皇非但复位无望,就连帝系都绝了。两边对抗,自然又有人投机倒把,有人骑墙观望,有人两面下注。
就连著名官迷徐有贞在这个时候都不敢贸然轻进,乖乖专心于书籍,一副洗心革面的模样。
徐小乐坑了太医院那么多同仁之后,也不敢去上班了。倒不是他怕那些御医、医士揍他,只是因为心中有愧。到底自己嘴炮一时爽,别人就得去大同挨回回炮了。
高志远在徐小乐的调理下,恢复了健康,每天跟着徐有贞散步、读书,身心两方面都有了极大的进益。如此一来他也不说要搬出去的话了,对徐小乐只说“故人之子”该当亲近,实则却暗中将他当女婿半子看待。
高若楠也从最初的尴尬中走了出来,撑起这个临时组建起来的“家”。
徐小乐渐渐觉得有奇怪,这么一伙人说是亲人不算亲人,却比很多人家还要和睦。只是这种和睦叫徐小乐觉得缺了什么,索性以学手艺为名,直接搬到孙老师村子里去了。
此时已经是六月天了,京师渐渐炎热起来。从大漠刮来的沙尘也彻底消停了,徐小乐呆在这个被外人叫做五棵松的村子里,倒是悠然自得。他每天跟着孙老师在乡间行走,几乎整个村子的人都认得他了,以为他是孙老师的关门弟子。
在按摩术上,徐小乐也学得飞快,只是对气机的感应还不稳定。
孙老秀才其实已经暗中咋舌,从未见过资质如此过人的少年。他本来颇为自傲,觉得自己资质算是很不错的了,能够将按摩与医术相统筹,若是弟子学生争气,自己也能开宗立派。如今见了徐小乐,一方面有得英才而教之的快乐,一方面也有些受打击。
过耳目辄不忘,气机感应又十分灵敏,真不知道此子跟祖师爷是什么关系,竟然受到祖师爷如此偏爱。
徐小乐很快就学到了子午流注。学之前以为是多么高深,学了之后比照自己体内的气血流动,很快就上手了。而这在各家按摩术中都属于高端课程,学了这个,徒弟就可以出师了。
孙老秀才就道“小乐,我如今能教你的都教了,你也可以走啦。”
徐小乐眯着眼睛直笑“老师,我记性可好了,你以前说过的,我起码还有两分本事没学到。”
孙老秀才脸上一板,骂道“你个贪心不足的货!我这几个月教你的东西,人家非得学个五七年不可,你还不知足!”
徐小乐哪里看不出来孙老秀才嘴硬心软,贴身上去给老师捏肩捶背,笑道“老师,这不是知足不知足的事。你看,反正大头都教了,何必最后藏一手呢?世兄们又不学。”
1...115116117118119...1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