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尸语者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法医秦明
师父知道我还是没有头绪,指了指我手上拿着的打气筒,提示我说:“对你发现的这个凶器,有什么想法吗?”
师父的话把我从沉思中拉了回来,我说:“哦,我是这样想的。这不同于一般的打气筒,应该是给摩托车打气的那种。而且我发现打气筒的地方是一条小路,旁边是山路,骑自行车经过的可能性不大,只可能是徒步或者是骑摩托车。”
“对,很好。难道凶手徒步端着一盆汽油来焚尸?”师父用调侃的语气说道。
“会不会是死者家里的汽油呢?”我问道。
“这种可能性我也想过。我查看过,死者家里没有用得着汽油的工具,没有常备汽油的必要。”
“我知道了,您是说凶手是驾驶摩托车来到现场的。”
“对,这是其一,其二是这起案件应该是一起激情杀人事件。”师父说,“你想想,如果是预谋杀人,可以用桶带来汽油,方便携带、方便泼洒。而该案是用盆装的汽油,那么最大的可能是凶手杀人后,就地取材拿了个盆,用盆接了摩托车内的汽油,然后焚尸的。”
我点点头,觉得师父分析得很有道理。师父接着说:“小孩的头部损伤,虽然能够致昏,但是没有致死,更印证了凶手是仓促杀人、焚尸。”
我回头想了想,突然不太理解师父的意思:“咱绕了一大圈,敢情就分析出一个激情杀人?”
师父笑了笑,说:“是的。但是我觉得这很重要。在死者的家中激情杀人,说明了什么?”
我突然茅塞顿开:“熟人作案!”
师父点点头,说:“对了。这就是我想说的。激情杀人不见得是熟人作案,但是在死者家中激情杀人,通常就是熟人作案。”
“可是,仅仅根据一个盆就判断是熟人作案,总感觉依据不是很充分啊。”虽然法医工作很多时候需要推理,有时我们戏称自己的工作就是“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但是我们每次推理都有充分的依据,如果没有依据地瞎猜,失败率当然会很高。对于师父的这个推断,我还是心存顾虑。
“当然不可能仅仅根据这一点。”师父一边说,一边招呼我向现场走去,“我还有两个依据。”
走到了现场的厨房,师父指着灶台说:“锅里有一锅面条,桌上有4个碗,这是反常现象。家里就3人,按道理说拿出3个碗就够用了,因此多出的这个碗肯定是用来招待熟人的。”
“如果仅仅是认识呢?关系不熟的人,或者路过的人,不可以吗?”我问。
“调查情况很清楚,老夏是一个非常好客的人,如果不熟悉,晚餐不会这么简单。所以我认为,凶手是经常来老夏家吃饭的人。”师父说。
我点点头表示认可,问道:“那第二个依据呢?”
师父接着说:“另外,你还记不记得,3具尸体的身上都没有抵抗伤。尤其是小孩的损伤,是被人从面前一击致晕的,如果不是熟人,这么大的小孩应该会知道遮挡、抵抗。正因为是熟人,所以小孩对他拎着打气筒走进卧室并没有多少防范。”
下午的专案会,小小的会议室内挤满了人,刑警们都已经养足了精神,眼神中都充满了期待。在侦查工作陷入僵局的时候,专案组对刑事技术工作,尤其是法医工作更加充满期待。
“通过一个上午的现场勘查,结合昨天的尸体检验,我们有了新的发现。”师父开门见山。话音刚落,整个专案组都精神振奋。
“我们目前有充分的依据推断此案是一起激情杀人案件,而且是熟人作案。”师父接着说,“凶手应该经常在死者家中逗留,并且有驾驶摩托车的习惯。”在侦查员们神采奕奕的目光中,师父简短地介绍了我们做出如此推断的依据,说得全场纷纷点头。
“侦查范围很小了,我们很有信心。”局长说道,“不过,我们怎么甄别犯罪嫌疑人呢?”
“这次小秦的表现很出色。”师父从桌下拿出我找到的凶器,“我们现在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这个打气筒就是作案凶器,而且我们在打气筒上找到了可疑的指纹。”
专案会场开始有些嘈杂,大家兴奋地交头接耳。
“那您看,作案动机是什么呢?”局长依旧不依不饶,希望能够尽可能缩小侦查范围。
“既然是激情杀人,动机就不好说了。”师父皱了皱眉头,“但是,凭感觉,里面可能有财物纠纷。”
“哦?有依据吗?”局长顿时来了兴趣。
“有。”师父说,“我在筛现场灰烬的时候,除了发现盆的碎片,也发现了很多不同季节衣物的碎片。”
师父打开现场概貌的幻灯片,说:“大家可以看到,卧室现场虽然房屋基本塌了,但是屋内的衣柜并没有塌。虽然衣柜也被烧毁大部分,里面的衣物也基本烧尽,但是衣物碎片不应该散落得整个现场都是。那么,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凶手用衣物当助燃物,二是凶手翻动了现场寻找财物。”
师父喝了口茶,接着说,“既然凶手费了那么大劲儿去摩托车内取油,我觉得就没有必要再搬动衣物做助燃物了,因为现场有很多木头家具和被褥,何必再花时间搬衣服呢?如果是为了在现场寻找财物,那就有可能把衣柜中的衣服弄得满现场都是了。”
局长点点头,问:“既然您说是激情杀人,怎么又会是抢劫杀人呢?”
师父说:“我这里说的激情杀人,是指临时起意的杀人。如果在交谈中,凶手得知老夏有钱,临时动了杀机,也是可能的嘛。”
“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交给我吧。”局长信心满满,转头对摩拳擦掌的侦查员们说,“不用多说了吧,行动吧!”
县局局长、师父和我留在了专案指挥部。师父和局长轻松聊着家常,等待侦查员们的消息。我实在太困了,斜靠在椅子上,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不知道睡了多久,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我揉了揉僵硬的脖子,坐直了身体,看见师父也趴在桌上睡着了。局长拿起电话,问:“怎么样?”
听不清电话的那头说些什么,只看到局长的表情充满喜悦。不一会儿,局长挂断了电话,说:“有了你们的推断,我们省大事儿了。”
师父问:“有线索吗?”
局长说:“不是线索的问题,案子破了。”我们顿时兴奋起来,局长接着说,“经过调查,老夏确实是在案发前两天去银行取出了他的全部积蓄3万多块钱。这些钱是准备给他儿子的。他儿子在外做些小生意,有几万块钱的资金缺口,就找老夏借,准备元旦回来拿的。老夏前两天去镇里买东西,顺便取出了钱,藏在家里的衣柜里。”
师父问:“人抓到了吗?”
局长说:“是的。你分析完了以后,目标就基本锁定了,是老夏的亲侄子。这个人天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经常去老夏家蹭吃蹭喝。你们说是经常去老夏家吃饭平时还骑摩托车的人作案,我们第一个就想到了他。幸好有这个打气筒以及打气筒上的指纹,让这起案件证据确凿。真的谢谢你们!”
师父继续问道:“过程交代了吗?”每破一个案件,师父都会详细地询问作案过程,然后和我们推断的过程相比对,这样不断地总结,就会不断地提高。
“基本交代了。是老夏无意中说漏了嘴,说自己取了3万块钱,然后那小子就动了杀机。用打气筒打头,再从摩托车内取油焚尸。”又破一起命案,局长很是兴奋。
“都是钱惹的祸。”师父感慨道,“防人之心不可无。亲侄子也会下手灭门啊!”





尸语者 第十一案夜半敲门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尸语者最新章节!
1
成功破获了平安夜的杀人案,我们在圣诞节后的第三天准备打道回府。前一夜我睡了整整14个小时,总算恶补了一下睡眠。回程的路上我精神抖擞,显得格外兴奋,一路和师父聊这个案子的细节,也算是总结提高。
车子刚刚驶上高速,师父的手机铃就响了起来。
“不是要连着出差吧?”师父朝我做了个鬼脸。我心里清楚,如果真的有案件,那我们必然会连着出差,因为那一年,省厅法医只有我和师父两个人。
“首先恭喜你们又立新功,回来一人奖励一包好烟啊。”师父的手机那头传来熟悉的刑警总队长的声音,“你们在哪儿呢?”
“我们不要好烟,只要休息。”看来师父已经有了不祥的预感,笑着说,“刚上高速,咱可经不起连续跑啊。”
“这个……”总队长显得有些迟疑,“我也想放你们两天假调整一下,不过……”
“好吧,在哪儿?”师父知道,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选择了没有自由的生活。师父常开玩笑说,我们是被犯罪分子牵着鼻子走的,他们什么时候作案,我们就要什么时候工作,他们在什么地方作案,我们就要去什么地方。
“咳咳。”总队长显然有些负疚,干咳了两声,说,“这个,你们辛苦。但这不是个小案件,还必须得你出马。”
“不会吧,这是什么圣诞节,简直就是杀人节啊,这刚杀了3个。”师父皱起眉头说道。我们都知道,总队长说的大案件,估计又是3名以上死者。
“是啊,这回又是3个。”总队长接下来的话印证了我们的猜测,“青州市区,一家三口都没了,社会影响很大。”
青州市距离我们所在的清夏县不到100公里。“什么时候的案件?”师父问道。
“应该是昨天晚上。今天早上8点,死者家男主人回家以后发现的,当地警方已经保护了现场,第一时间上报了我们厅里。”总队长说,“你们现在赶过去的话,估计现场勘查工作也就刚刚开始。”
“知道了。”师父挂断了电话,眼神中的疲惫居然消失了,充满了战斗前的激奋,他伸头对驾驶员说,“小阮辛苦了,去青州。”
上午10点,我们的车开进青州市元达小区,小区门口,当地公安局刑警支队的领导已经在等着我们。简单的寒暄之后,我们徒步走向中心现场。元达小区是别墅区,是富人区,住在这里的都是一些高薪人士。案件的中心现场是位于小区大门附近的一栋小别墅,这栋别墅的产权是青州市某it公司老板徐清亮的,别墅里住着徐清亮以及他的妻子、女儿和岳母。
中心现场警戒带外,密密麻麻地站满了围观群众。虽然这里处于青州市的城郊,但是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大,元达小区所处的区域已经成为规模较大的住宅区。在一个大规模的住宅区内发生一起灭门案件,社会影响是非常恶劣的。
我和师父拎着勘查箱,挤过密密的人群,越过警戒带,走到现场门口。现场门口旁边的墙角蹲着一个西装男子,双手抓着自己的头发,一脸的痛苦。两名民警正在向他询问情况。
“我们搬过来3年了,就图这里保卫措施好,安全,没想到还会发生这种事。”眼前这个40岁左右的男子红着双眼说,“我和赵欣是5年前结婚的,我比她大10岁,很疼她。她没有工作,有了孩子后就专心带孩子。我们感情一直很好。”
我和师父在一旁听着,男人忽然沉默了。我插嘴问道:“你什么时候发现的?”男人无力地指了指办案民警,说:“我都和他们说过了,别再问我了。”
侦查员接过话来说:“哦,是这样的。去年,徐总在我们市下面的青林县开了一家分公司,从去年8月到现在,徐总每周的周日到周二在青林县的分公司工作,周三回青州。今天是周三,徐总从县里回来得比较早,大约8点就到家了。他打开家里大门的时候,发现他的妻子赵欣仰面躺在客厅内,尸体已经硬了。他又跑到楼上,发现自己3岁的女儿和岳母被杀死在楼上的卧室里。”
师父点点头,和我一起戴好头套、口罩、手套和鞋套,走进中心现场。
现场是一栋两层别墅。一楼是客厅、厨房、卫生间和一间大卧室,二楼是数间客房和书房。徐清亮和赵欣平时住在楼下的大卧室,赵欣的女儿和母亲住在楼上的一间卧室。
赵欣的尸体旁边,几名法医和痕检员正在仔细地寻找痕迹物证。我和师父先到楼上,勘查楼上的现场。楼上的客房门都是关着的,显得非常安静。沿着走廊,我们挨个儿打开房间看了,每个房间都十分干净整洁,没有发现什么异样。直到我们打开走廊尽头的一间较大的客房,一股浓重的血腥味扑面而来,我下意识地揉了揉鼻子。
卧室的地上躺着一具老年女性的尸体,床上躺着的则是一具小女孩的尸体,两具尸体都穿着冬季睡觉时穿的棉布睡衣。睡衣、床单和被子的大部分都被血染红了,床边的墙壁上布满喷溅状、甩溅状的血迹。除了血迹,我和师父没有发现什么明显的痕迹。看来凶手在这个房间并没有多余的动作,杀了人就走。
老年女性的尸体穿着拖鞋,俯卧在床边的地板上,头发已经被血浸透,整个颅骨已经变形,白花花的脑组织夹杂在头发中间,头下方一大摊血。我轻轻地翻过尸体的头部,发现死者的脸部肌肉已经僵硬,面部遍布血污,已经看不清楚五官。
床上小女孩的尸体更是惨不忍睹。她躺在床上,瞪着圆圆的双眼,眼神中充满惊恐。她的额部有一处塌陷,应该是遭受了钝器的打击。她的颈部被锐器切割,小小的头颅与躯干只有颈椎相连,软组织基本都断开了。沿着颈动脉的方向,有大量喷溅状的血迹,说明她被割颈的时候,还没有死。小女孩全身没有尸斑,因为她的血基本流光了。
我最看不得的就是小孩被杀,心就像被猛烈撞击过一般剧痛。我咬了咬牙,暗自发誓一定要为这个小女孩讨个公道。看过现场,我和师父没说话,慢慢地走下楼。赵欣尸体附近的勘查已经结束,从技术员们脸上的表情看,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痕迹物证。
我和师父走近了赵欣的尸体,尸体还没有被翻动。这是一个30岁左右的女人,瞪着双眼仰卧在地板上,和老年女性的尸体一样,头下一片血污。显然,她也是头部遭受钝器打击导致的死亡。女人上身穿着棉毛衫,下身的棉毛裤和内裤被一起褪了下来,胡乱地盖在阴部。
师父走过去拿开了遮盖她下身的棉毛裤,她的下身居然插着一把匕首。
“半裸的,下身还插了匕首。这是心理变态的人作的强奸案?”我说。
“不,可能是奸情。”师父皱起了眉头。
2
法医勘查完现场,会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个对案件性质的初步判定,这种初步判定并不一定有很充分的依据,只是一种猜测,而不是推断。这种猜测多半是根据直觉而做出的,而产生直觉的基础是参与大量现场勘查后形成的经验。有了初步判定,法医会通过尸体检验、现场复勘来不断地验证或者否定自己的判定,最终得出推断的结论。
我知道师父此时的判定就是直觉使然,想在短时间内整理出充分的依据,条件还不充足。所以我也没有继续追问师父为什么会认为是奸情导致的杀人,而不认为是心理变态的人作的强奸案。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赵欣的尸体是半裸的,而且下身还插了一把匕首,这一定是与“性”脱不了干系。
我们分别检测了尸体的肛温和环境温度,记录下来,用于下一步的死亡时间推断。
“尸体拉去殡仪馆吧。”师父说。虽然从平安夜开始,我们就连续作战,但是昨天一夜的充足睡眠加之刚刚破案的成就感和喜悦感,让我们义不容辞立即开展工作,以期能以最快的速度破案。
我和师父坐上车,都不说话,脑子里放电影般地过着每一个现场情景,期待能把现场串联在一起。此时我们的压力很大,犯罪分子在现场的动作很简单,通过初步的现场勘查,我们并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痕迹物证。
师父感觉到车内的空气都凝固了,有意说笑:“有人说我们省厅的法医是‘三馆干部’,知道为什么吗?”
我没有回答,我暂时还没有从小女孩惨不忍睹的死状阴影中走出来。
“我们天天出差,住在宾馆,吃在饭馆,工作在殡仪馆,所以我们是‘三馆干部’,哈哈哈哈。”师父的笑话真是冷得不行,车上只有他自己笑了。
在殡仪馆解剖室内等了一会儿,3具尸体运到了。“老规矩,从易到难。”师父说,“从小女孩开始吧。”
因为小女孩的颈部软组织完全被割裂了,所以当她的尸体从尸袋内被搬出来的时候,头部过度后仰,小小的头颅好像要和躯干分离一样,我的心脏猛然抖了一下。
小女孩的死因很明确,是失血性休克死亡。她的颅骨额部中央有些凹陷,显然是生前遭受了钝器的打击,但是其下的脑组织出血并不是很明显,颅脑这种程度的损伤,难以用于解释死因。小女孩的尸斑基本没有出现,左右颈部的动静脉都完全断裂,心脏也呈现出皱缩的状态,所以她应该是被钝器打击失去抵抗的情况下,被人用匕首类工具割颈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的。这是一种极其残忍的手段。
老年女性的死因也同样简单。她的后枕部遍布挫裂创口,枕部颅骨完全粉碎性骨折,脑组织已经完全被挫碎了,她是重度颅脑损伤死亡。作案工具也是钝器。
赵欣的尸体检验进展也很快,她的额部损伤也同样是钝器形成的。会阴、子宫被匕首刺破。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损伤。
“3具尸体身上都没有抵抗伤,能不能说明是熟人趁其不备袭击的呢?”我问道。
“赵欣的损伤应该是趁其不备的,根据她尸体的位置,应该是开门的时候直接被打击,但其他尸体不能说是趁其不备。你结合现场想一想,”师父说,“老年女性是穿着拖鞋、穿着睡衣的,说明了什么问题?”
“睡眠状态下起床,被袭击。”
“对。而且全部是在枕部和手上,正面没有伤。这是在被追击的状态下遭到袭击的。”师父说,“而且老人死在床边,看得出来,她的目的很明显,是想要保护小女孩。”
“那犯罪过程是?”我问。
“赵欣的尸体还没有看,但是现在犯罪分子的路线应该很清楚了。现在是冬季,现场所有的窗户都是紧锁的,所以进出口只可能是大门。”师父说,“而大门的门锁没有损坏,说明不是撬锁入门,只可能是敲门入室。”
“赵欣的尸体就在门口,应该是赵欣开的门,对吧?”我说。
“现场没有拖动尸体、变动现场的痕迹。所以凶手应该是见到赵欣后就将她打晕,然后上楼。因为惊动了老人,老人起床开门发现犯罪分子后,立即转身想保护小女孩,被犯罪分子击倒,然后犯罪分子杀了小女孩。杀死小女孩以后,凶手又走下楼,褪下赵欣的裤子,把匕首插进了她的阴部。”师父简单地勾勒出犯罪活动的过程。
这样的推断很合理,我们都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哦。”我打破沉默,“还有个过程。”我指了指精斑预实验试纸1 ,阳性结果很明显。
我接着说:“精斑阳性,线出得很明显,应该是刚刚发生过性关系。”
“现场没有搏斗痕迹,尸体上也没有约束的痕迹,衣服也没有损伤。”师父说,“我认为不是强奸。”
“如果是杀了小女孩以后,又回到一楼,奸尸,然后再插匕首呢?”我说。
“不排除你说的这种可能。”师父皱起了眉头,陷入沉思。
“对啊,既然不能排除奸尸的可能,就不能排除以性侵害为目的的流窜作案。”我说。
师父想了想,说:“我觉得是熟人作案。”
“有依据吗?”
“有。”师父说,“你计算她们几个人的死亡时间了吗?”
原来师父在利用死亡时间来分析了。我说:“我算过了。人死后10个小时之内,1个小时降低1c,算出的数值在冬季要乘以0.8。我们上午10点测量的3具尸体温度是26c左右,说明下降了11c,11个小时乘0.8,是死后约9个小时。”虽然我的数学不是很好,但是算起尸体温度还是很快的。
“3个人都是今天凌晨1点左右死亡的。”师父做了一个简单的加减法。
“这个时间,通常是流窜犯罪分子喜欢选择的时间点。”我仍在坚持我的想法。
“我还是认为不是流窜,而是熟人。”师父说,“第一,这个小区保安严密,而且犯罪分子既然不是为了求财,为什么要选择风险更大的小区呢?第二,如果是流窜,不可能选择敲门入室的笨办法,在这个时间点,受害人也不会给陌生人开门。”
我点了点头,仍然坚持说:“但是如果犯罪分子化装成修理工或者警察什么的骗开了门呢?”
“这就是我说的第三点。”师父说,“如果是犯罪分子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进入现场,只有通过骗开门的手段进入的话,赵欣也不会是这种衣着。”
师父说得很有道理。一个年轻女子,半夜有陌生男人敲门,即使信任对方去开门,也不该穿着棉毛衣裤开门。
“是了。那就是熟人,进入现场后打死赵欣,再上楼杀死两人,再下楼奸尸。”我分析道,“现在就是搞不清楚是为了仇恨杀人,还是心理变态的人为了奸尸而杀人。”
“这不一定重要,”师父拿起身边的一个物证袋,装的是赵欣的阴道擦拭物,“我们有关键证据。精液的主人,很有可能是犯罪分子。送去检验吧。”
把物证交给了青州市公安局的dna检验人员后,师父又转头对侦查员说:“赵欣的熟人,有奸情的,查吧。”
“不用查了。”一个爽朗的声音响起,师父的好朋友,青州市公安局副局长邢超走进解剖室,“听说你们来了,我特意赶过来。一上午的侦查,有了结果。”
师父脱下手套,和邢局长握了手,急着问:“什么结果?”
1...1011121314...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