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诡三国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马月猴年
就像是这一次的董遇的见闻录……
看起来似乎是莫名其妙多出来的见闻录,但是实际上呢?这些东西是刚到了许县就被送到了刘协这里么?
那么为什么又是在这个时间才送过来呢?
刘协觉得这是一种『妥协』,是曹操对于刘协,对于地方乡绅士族的妥协。
简单来说,曹操也『怂』了。
这让刘协比看到董遇的那些见闻录的内容要更加的欣喜!
这说明曹操也不想要掀桌子。
不掀桌子,就代表着桌子周边的人不会换,只是分多了和分少的而已。
董遇的这些书信,这些见闻录,似乎就等同于曹操一方在暗自和刘协展示,天下大儒有很多啊,不仅仅只有孔融一人,所以杀了一个孔融,也不等同于杀所有的大儒!
大家看看,这董遇不也是一个大儒种子么?假以时日,是有希望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儒的,大家也就不必为了孔融一人而纷争不下了!
看看董遇做的事情,是不是比孔融那种只会停留在表面,高高在上的清谈的或许还要更好一些?董遇所欠缺的,不过就是没有孔融的名声罢了,而现在借着这些书信,这些见闻录,这名头不就是起来了么?
曹操似乎就是在用这样的方式来表示,他不是针对儒家子弟,而是针对名不副实的那些儒生。对于那些真有本事,为了百姓而考量的大儒,他不仅不会打击,还会夸赞和扶持。这么一来,原本反对杀孔融的人群里面,肯定会有一些人分裂出去了。
因此,曹操当下拿出这个书信来,一方面是搞分裂,另外一方面也是在拉拢。若是明白这个山东关中耕作具体差距在何处,可以按图索骥得到更好的收成的话,那么谁能率先试点,率先改良,谁能具体改进差距和错处,是谁说了算?为了孔融失去了自己家族收成更多的机会到底值不值,想必就有人会去衡量一二了。
或许曹操也还有一些其他的什么意思,但是现如今刘协也就只能想到这么多了。
刘协叹了一口气。
乌合之众啊!
一旦那些人开始衡量,孔融的小命就算是彻底完了。
可是偏偏对于董遇这样的书信,刘协也无法反对。他总不能说大家都不要弥补这农业上的差距,都不需要增加收入,然后将书信扣押下来,表示从来没有董遇这个人,也没有董遇写的这些书信……
只能是顺水推舟,亦或是明知道是坑,也要往下跳。
因为『民生』就是代表了一定的『民意』啊!
作为大汉天子,是没有办法躲过去的。
刘协靠在香桉侧边上,冷笑着,『呵呵……这些家伙……』
刘协自言自语的滴咕着,然后不知道想到了一些什么,便是坐直了身躯,皱着眉头思索了很久。
他现在必须转移目标,从救孔融这个方向上,转移到真么侧重于董遇这个农业的风闻录上。方向有了,但是具体操作的举措,还是需要仔细衡量。
在想着这些的时候,刘协他却紧紧的闭着嘴,一句话都不说了。
直至他似乎是思索已定,才起身给祖宗牌位又敬了一礼,然后慢慢的走到了太庙门口,又是昂首望天了片刻,发现天上晴朗无比,没有什么云朵,不管是老虎形状的,还是兔子形状的都没有。
自然也就不能给与刘协任何的启示。
这或许也是一种启示?
刘协沉思着,许久才离开。
……(v?v)@~……
这一次,王昶代表骠骑出行许县,为天子贺。
出潼关,过函谷,一行浩浩荡荡,缓缓向前。
董遇有写关中风闻录,同样的王昶也会记下他到了山东的一些见闻。
河洛地区原本是大汉的繁华中心,雒阳曾经是天下仰望的都市,而现在么,王昶连进去看一眼的想法都没有,谢绝了杨氏的人的邀请,王昶下令继续往前。
过了河洛,进入了颍川地带的时候,就看见不少在农夫在跳着担子,或是在拉着车。秋获了,这些农夫要忙乎的事情很多。只不过这一路走来,王昶看到这些农夫大多数都是赤裸着身躯,顶多就是穿一件犊鼻裈。
对于王昶一行,那些山东农夫似乎根本就不关心,也没有人会好奇,即便是路上碰上了,要不就是当场跪倒在道旁,要么就是赶紧躲到道路两侧的灌木之中去。
就像是走兽遇到了人……
『仲传兄,这山东百姓,难道劳作之时都不穿衣裳么?』王昶对身边的一名年纪略长一些的人问道。
王阖,王仲传。名不见经传的墨家人,青州人士,原本是到了长安投奔王姎的,现在则是暂时归了王昶之下,作为左员。
王昶对于北地和关中的情况比较熟悉,但是对于山东的一些事就不是很明白了。
王阖跟在王昶身边,闻言便是看了那些农夫一眼,『这些农夫,大概只有一套衣裳,若是穿着干农活,两三天就磨破了,还不得额外修补……』
王昶拱拱手,『让仲传兄见笑了……关中就暂不论了,某不过是见北地匈奴劳作之时,亦有皮袍,而这……』王昶之前去过北地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小吏,也多少算是下过『基层』的了。
王昶看着那些农夫,微微摇了摇头。
这里应该已经是临近大汉的核心地带了,可是贫穷依旧是困扰这些基层的农夫。大汉重农轻商的国策一直都在强调,每一任的皇帝都表示要重视农桑,可是这又重视到了哪里去?
收成多少才是重要的么?
『这才是秋天,要是到了冬日……』王阖扫了一眼那些农夫,微微叹息,『冬日里面出来干活,也很多是没有穿衣裳的,冻死冻伤的也不是少数……』
虽然说秋获之后,农民会相对轻松一些,但是并不代表者劳役就消除,依旧是还有各种修缮摊派,指定劳作等等事务。
『这样的事情,都没有官吏关注么?』王昶忽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王阖摇了摇头。
『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如今……』王昶叹了口气,没有说完。
这一路而来,尤其是进入了颍川之地以后,王昶看到有不少山东士族子弟衣着繁华艳丽,身上手上的各种贵重物品饰品,甚至比关中子弟都还要更多,这让王昶一开始的时候形成了错觉,以为山东之人多富庶,结果如今看来,只是士族子弟富足而已,至于普通的百姓么……





诡三国 第2748章都有责任
王昶在关中前来许县之前,得到了两个临时的官职。
一个自然是公开的使节身份,作为关中骠骑大将军的进贡使节,向天子刘协表示朝贺,进贡礼物。另外一个身份则是有闻司隐秘的一个差遣。
其实说起来,这两个身份都是明面上的,因为谁都清楚作为使节,其实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哨探。
即便是斐潜和曹操双方对立,但是表面上依旧是大汉一家亲。
双方都建有专门用来招待使节的驿馆,用来安置类似于王昶这样的使节。然后因为有这样专门的驿馆,双方有很多官面上的文书什么,都是通过这个驿馆来相互传递。
这就有一些类似于后世大使馆的意味了。
当然,不管是斐潜还是曹操,都不会天真到认为对方会将所有的事都一五一十的老实告诉自己,于是在默认范围之内的收集信息,当然也就成为了双方驿馆之内的互派人员的一份潜在的工作。
至于王昶还有那些事情是隐藏在身份套娃之下的,那就不好说了……
这几天的天气,都是晴朗万分。
阳光灿烂,天上无一丝云彩,但是这晴朗并不能让所有人都心中舒畅,尤其是那些在驿馆之外监视王昶等人的曹氏军卒。
因为天气晴朗,所以可视距离很远,这些曹氏军卒只需要远远的站在哨塔高台之上,就能看得见远处驿馆之内的院子和大门的动静了。
『为什么要监视?为什么不干脆直接抓起来?』一名兵卒有些不耐的说道,『他们不是敌人么?费这个劲干什么?』
『这你就不懂了啊……』旁边一个年长一些的兵卒说道,『这就叫做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屁的不斩,上次那个谁,不就是被斩了?』年轻的还有些不服气。
『那个谁啊?哦,你是说上次汝南的那个?』年长的点头说道,『这不是说清楚了么,两「国」交战!是「国」,那上次汝南黄巾余匪,算是个屁「国」?欸,来了……人到了!都仔细盯着,认住人!』
只见驿馆之处一队车列到了大门之前,然后十几个人从驿馆里面出来,到了门控迎接王昶。
『恭迎王使节!』领头的一名中年人带着众人拱手行礼,
王昶并没有摆什么架子,而是很快的从车上下来,『你就是陈馆令?』
『正是在下。』驿馆的馆令陈滨点头。
王昶脑海之中迅速浮现出他在长安之中看过的档桉……
陈滨。
陈留人士。
面白有三缕长须,无疤。
因家中贫寒,少年随商队游历于关中,后入守山学宫,应试得职,转派许县任驿馆令。
王昶朝着陈滨拱手见礼,然后陈滨又给王昶介绍了驿馆之中其他的人员。
王昶心中一一浮现过在有闻司内看到的那些档桉,然后目光和在一侧的一名护卫触碰了一下,微微点了点头,便是笑着和陈滨相互谦让着,走进了驿馆的大门。
这是用来专门招待双方官面上人物的,所以并没有太多的闲杂人员。驿馆之内也比较的干净整洁,树木灌木地面走道等等,不知道是原先就有日常打扫,还是说临时大扫除了,反正看不到什么杂物污垢。
陈滨一直领着王昶往内而进,到了正厅之内,又是请王昶上座。
王昶请陈滨一同坐于上首,两人又是一番谦让。
周边的人都默默的站着,说是看戏也成,或者说是相互衡量也可以,反正等到了王昶和陈滨一同在上首而坐之后,其余众人才纷纷分左右落座。
陈滨再次给王昶等人介绍了一下驿馆内大小吏员,以及相关的设施情况,也大体上叙述了一些许县当下的情况。而王昶则是同样的介绍了一下自己带来的人员,然后也说了一下后续的工作安排,双方的简单的见面会就结束了,众人纷纷告退,各自忙各自的事项,只是留下了陈滨和王昶在厅堂之内。
『明天会有东尚书台的人前来拜会王使节,可能会有一些嘲讽之言……使节还请无须在意……』陈滨拱拱手说道,『若是王使节没有什么其他的吩咐……』
王昶愣了一下,『嘲讽?什么意思?』
陈滨笑道,『山东之人多为傲慢,视关中为西戎,故而……但是礼节上还是不会亏的,就是言词或许有些……或许这也是山东之策,有意激怒,乱吾等阵脚,还望使节能够明晰,切莫中了此等奸计。』
其实不仅是曹操对于斐潜的使节如此,在历史上的三国之中,使节之间相互嘲讽,或许都算是一种传统了。张温访蜀的时候与秦宓辩论过,张奉使吴的时候与诸葛瑾拿国号开玩笑,甚至有使节还可以当面面嘲弄君主,嘲讽归嘲讽,亦或是有意的激怒,以测试对方的反应,来获取更多的信息,这也算得上是三国在外交关系历史上的一个有趣的现象。
王昶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陈滨停顿了片刻,然后笑眯眯的对着王昶说道:『王从事,关中……一切都好?』
王昶注意到了陈滨这个称呼上面的变化,然后他也注意到了陈滨似乎是有意无意的抚摸着腰间的那个玉佩,不由得略有些惊讶的说道:『陈馆长……莫非……』
陈滨见王昶目光落在了那个玉佩上,目光有异,这才从腰间解下了玉佩,递给王昶。王昶接过来一看,在玉佩的内侧,刻有八个小字『允矣君子,展也大成』。若是寻常人,多半会以为是一句祝福的语句,毕竟这一句话也确实有祝福的意味在。
可是只有有闻司的人才知道,除了那些摆在明处的官职吏员之外,其余大部分在外活动的人员都是没有什么有闻司的印绶的,而是类似于陈滨拿出来的类似于这样的小物件。
像是陈滨拿出来的这个玉佩,已经算是非常明显的『暗示』了,或许是因为王昶本身的身份比较安全,或许是之前陈滨就已经接到了相关的指令,所以才会拿出有『允矣君子,展也大成』的这一句的玉佩。
还有一些比较隐蔽的器物,比如像是什么『东方须臾高知之』的句子,还有一些其他句子,相对来说就比较不是那么直白了,不是有闻司内部的人,基本上都不会太清楚这些暗号。
同时这些表示身份的器物,也不一定是玉佩,也有可能是一个木凋,亦或是什么钱袋上的绣文等等……
王昶在没有到许县之前,一直以为在驿馆之中的这个所谓的馆长陈滨,只是普通的小吏而已,并不是有闻司的人,而那个看起来略显得有些深沉的副馆长兼任卫队统领,叫做常方的那个人才是有闻司的,结果没想到陈滨才是正主。
陈滨笑着说道:『虚虚实实而已。』
王昶恍然。
确实如此,如果不是陈滨主动表示身份,就连王昶都以为陈滨只是幌子,是掩护常方的人,谁能想到实际上经常隐秘行动的常方才是幌子,而真正主事之人却光明正大的乱晃?
相互确定了身份之后,两个人之间似乎也多了几分的亲切感。
陈滨简略的给王昶介绍了一番关于许县当下的情况。
王昶点了点头,忽然问道:『天子如今……可有什么决定?这曹丞相,可是宛如传闻一般的跋扈?』
陈滨笑了笑,『跋扈倒也未必,但是专权倒是不假。若是从事得见天子,有所询问,不妨多加小心……』
王昶点了点头,『嗯,多谢提醒,我会格外留意的。』
『这山东之人,尤其是颍川之辈,相对来说其言行举止,与关中大有不同,既然王从事到了此处,一方面是代表了主公,行事之中不可有怯懦之态,另外一方面也不可过于激进,使得事态恶化……这其中分寸,王从事定然明了,我就不多言了……在这颍川之中,也并非是上下一心,王从事若是有什么要办的,不妨从这个方向上着手……』
王昶点头,表示受教。
陈滨又说了一些事项,然后便是表示晚上会给王昶做接风宴,又是让王昶先行歇息,便是告辞了。
接下来的几日,王昶一直在陈滨的帮助下对整个颍川的情况、政局的现状、经济的发展、军事的体系、民计的运作等诸方面进行一个大概性的考察。这些考察都是夹杂在出席各个颍川士族,亦或是名士的宴会当中的,与这些人进行交谈,相互之间探寻着对方的想法。
同时,王昶还得到了荀或的接见。荀或表示曹操不日将到许县,庆典也会如期举行,并且询问王昶有没有什么需求,需不需要额外的什么补助云云。
在经过王昶观察之后,他对于许县,亦或是颍川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这些认知王昶在每天的夜间,都会详细的记录下来……
王昶觉得,颍川,或是豫州,甚至可能更宽广的山东之地内,那种大汉初期的雄浑气魄,进取意识已经基本上被消磨殆尽了,基本上所有的山东之人都是表示期待和平,希望大汉纷乱早日平息,但是他们又似乎并没有为了争取这种和平去舍弃一切的勇气。
这样的情形,让王昶觉得山东之人非常的矛盾。
山东之人看起来很骄傲,或许也可以称之为自大,动不动就表示祖辈的荣光,家族的传承,历史的沉淀等等,同时以大汉正统为自居,对于关中还有更为偏远的地区,始终是秉持着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但是在这种态度背后,又潜藏着一丝恐惧……
很多士族子弟,甚至连带着一些颍川的普通百姓,都认为对于许县的军事行动都是大逆不道的,也是不可想象的,当然他们这样的想法也是有根源的,不管是袁绍,还是袁术,亦或是斐潜,都没有真正的进攻许县,即便是一度危急,但是最终也是被『击退』了。
这些胜利,他们或是归功于自身,或是觉得是天子的作用,唯独没有觉得是兵卒将士的功劳……
这就很是奇怪了,但是似乎又是在情理之中。
这种心理上面的安全感,自我沉醉的情绪,使得他们对于外界的变化敏感程度削弱了,让他们对于当下局势现状多数满意,并且认为这种对峙会持续,甚至有人觉得将来还会更为有利于山东。
这种心理,或许也是他们不愿意接受曹操,或是说不愿意完全臣服于曹操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毕竟他们更为骄傲的是『文功』,而不是他们已经摒弃了的『武略』……
这天,王昶穿了一身的便装,只是带着几名护卫,走出了驿馆,朝着许县城内集市而去。他今天穿着一身普通的葛布衣袍,颜色和身边的护卫穿着几乎类似,也是许县之中寻常人家经常穿的衣袍种类。
一出门,王昶就注意到在驿馆对面墙角之下有两个农夫装束的人,远远地在后面跟着。他知道这两个人是曹氏派来监视自己的,心中也毫不惊讶,面色如常地继续沿着大街缓步而行。
针对于这种外交使节的跟踪和监视,几乎是一种双方心照不宣的行为。
这几天王昶在许县之中赴宴的时候,也经常会感觉到一些目光追随着他,不管他到哪里,跟谁说话。
从驿馆之中出来,往东而行,经过了三个街口,便是到了许县东市。这里是介于许县的富人区和平民区之间的集市,北面是富人区,高官贵人皆是居住在北面的里坊,而在集市的南面则是平民区,一些手工业者和普通民众居住在那边,因此在这个集市上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一方面有昂贵的奢侈品,有精美的器具和价格不菲的吃食等等,另外一方面也有廉价的物品,粗糙且简单的食物。
王昶顺着集市不紧不慢的走着,越是临近集市,往来的行人和商贩也就越多。在身后的跟踪者也是不远不近的跟着,甚至都不怎么掩饰自己的行踪。
在双方都了解彼此存在的前提下,跟踪者的目的不再是秘密追踪目标,而是明确无误地紧贴着目标,阻止目标进行任何情报交易或者秘密活动。换句话说,这类跟踪者不会在意自己被发现与否,他们工作的重点就是紧跟目标,时刻给予其压力,若是能够在影响目标行动的同时,还能发现一些潜藏的线索,或是潜伏的人员,自然就是额外的收获。
『很拙劣。』王昶暗自评价着,觉得这些跟踪者真的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但是他依旧小心的观察着,看看是不是有人在欺瞒他,搞出什么虚虚实实的跟踪方式,故意用这种拙劣的跟踪手段来使得他放松了警惕。
王昶在街口巷口,以及店面门口走进走出,晃来晃去,然后确定了果然是还有其他的陷阱,在这两个拙劣的跟踪者身后不远处,还有几人像是士族子弟模样的,其实也是跟着王昶的,有时候目光交汇的时候会下意识的扭头,装作观看周边的商铺货物。
王昶呵呵笑了笑,慢悠悠的继续在集市上逛来逛去,时不时的走进店铺里面,似乎是很有兴趣的采购各类的物品,大包小包的让护卫提着……
『不对劲,有些不对劲……』在王昶身后,躲在那两名『农夫』后面的真正的跟踪者之中,一名年长者似乎感觉到了有些异样的地方,『你两个发现什么没有?我怎么感觉有些什么不对劲了?』
『什么不对劲了?』年轻的人问道,『看样子他们就是来逛集市,买东西的,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啊?』
年长者摸着胡须,『嗯……但是我就觉得有些什么不对了……等等,他们出来的时候是几个人?是五个还是六个?』
『呃……是五个吧?』年轻人有些迟疑。
因为王昶和护卫穿着的衣袍都相差不多,都是普通的葛布衣袍,同时颍川许县之中也有很多人是穿着同样的颜色,若是不看正面,就凭背影和衣裳,未必能分辨出王昶的人和颍川的人有什么明显的区别来。
同时光明正大在驿馆门前盯着的,正是那两个毫不遮掩的『农夫』,然后第二批的跟踪者是在农夫跟上了王昶等人之后才跟在了更靠后一点的位置上,所以对于王昶出驿馆究竟是几个人,他们的印象并不深刻。
『去问问,到底是几个人出来了?』年老的跟踪者有些慌乱,他本能的觉得可能是漏了人了,『问清楚!』
年轻之人闻言,连忙快步往前赶了一段,也顾不得自己暴露了,追上了那两个『农夫』便是低声询问了几句,然后脸色有些不佳的回来禀报:『一个说是五个人,一个说是六个人……该死,他们连人数都记不住……』
『坏了……一定是六个人!一定是!』年老的那人有些气急的跺脚,『少了一个!少了一个!一定是在方才人多的街口离开的!一定是!』
『那我们……』年轻人有些不知所措,『那我们怎么办,是跟下去,还是回头去找?』
年老那人沉默了许久,『不,也许是我眼花了……我们跟上就是了……其实可能就是五个人,只有五个人……』
『啊?』年轻人有些愕然。
年长者斜眼看了过去,『数不清楚人数,是前面的责任……没跟住人,是我们的责任……既然前面人告诉我们是五个人,我们跟着五个人……有什么问题么?』
年轻人沉默了片刻,『没,没问题……』




诡三国 第2749章都有传统
许县之中,其实有很多人都姓许。
要不然早最早的时候,这里也不会被直接称之为『许』。
1...14211422142314241425...14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