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求生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名剑山庄
天地之间,静谧的可怕。
郑成功就这样站在船头,只能听着耳边海浪之声,与风帆的声音。
就这样,一夜过去了。
一轮新的太阳从郑成功左侧升起来,将大海与天空照射成一样颜色。将郑成功的脸庞照射成一片金黄之色,就好像是一尊佛像一般。能见度一下子变高了。
“国公,有发现。”站在桅杆上的瞭望手大声说道。
郑成功立即将目光投过去,立即看见一道烟柱冲天而起。不用郑成功指挥,船队立即向那边而去。距离近了,郑成功抽出千里镜,立即发现,是郑鸿逵的座船与船队。
过了一会儿,郑成功才与郑鸿逵的船舱接舷,郑成功从船舷的软梯之上下来,来到了郑鸿逵的座船之上,仅仅是目光一扫,心中就猛地一沉。不用看别的,单单看着何战斗留下的痕迹,郑成功就知道,这艘船遇见一场惨烈的战斗。
到处都有的弹痕,还有遍地的血迹,乃至其他战斗的痕迹,仅仅从这一艘船的吃水之上,郑成功就知道不对,他对这船到底有多深的吃水,非常熟悉,远远的一看,就知道这一艘船沉下去不知道多少。
这一艘船定然不会是加深载重,那么原因只有一个了。
那就是这一艘船下面进了不知道多少水了。破开了不少大洞,如果不是水密舱做得好,恐怕这一艘船就等不到郑成功过来了。
郑成功目光一扫,却没有看见郑鸿逵。问道“四叔在哪里”
“大人在船舱休息。”一个人说道。
郑成功一听,立即知道不对。
这样的关键时刻,郑成功一夜没有睡,依旧是
精神抖擞。郑成功不累吗不过战事逼迫之下,不敢有一丝的放松,郑鸿逵遇见这么大的事情,甚至随时可能与荷兰人再战,他怎么会去休息。
郑成功心中,郑鸿逵决计不是那种不顾忌大局的人。除非他不得不休息。
郑成功问道“四叔怎么了”
“昨天荷兰船攻得很凶,兄弟们死伤惨重,大人站在船头督战,为炮矢所伤。”
“什么”郑成功大吃一惊,二话不说走进船舱之中,去看郑鸿逵。
郑成功不过数步,就来到了郑鸿逵的床前,首先嗅到的是一股血腥味。却见郑鸿逵身上好几处绑着绷带。在张轩的竭力推行之下,军中的医疗手段有了很大的提升。
或许很多小兵还享受不到这一点好处,但是对各级军官来说,待遇就比之前好上太多了。
郑成功检查了一下郑鸿逵,虽然有好多伤口,但是看上去苍白,但是最少呼吸平稳,心中才松了一口气,问站在一边的郎中,说道“叔父的情况怎么样”
“昨日,荷兰人攻势很猛,各船被压制着抬不起头来。大人冲在最前方,死战不退,本船连破七个口子,灌了不知道多少,而今船中的水还没有排尽。就在大人督战的时候,一颗炮弹打在船舷之上,崩起很多木刺打在大人身上。”这个郎中说道“我已经看过了,大人身上伤势有十三处,其中重伤有两处,一处在头上,深可见骨,一处在大腿之上,大腿骨折。”
“不过,得天之佑,没有性命之忧。”
郑成功说道“的确是得天之忧。”
郑成功太明白了,如果昨天那一枚炮弹稍稍偏上一点,恐怕郑鸿逵今日就是上下两段了。到时候就是华佗在世。也断然无救了。
郑鸿逵是郑成功得力助手,一想到郑鸿逵如果死在这里,郑成功在郑家之中,还不知道有多少麻烦的,郑成功就有几分暗暗庆幸。
“红毛夷在什么地方”郑成功问道。
“国公,昨天与红毛夷鏖战半日,入夜之后,红毛夷就没有继续进攻。而是连夜撤退了,而今已经失去踪迹了,不过这周围有不少我们的船只,想来此刻追,还是能追得上的。”一个军官说道。
郑成功听了,直皱眉。
追倒不是问题,郑家对这一代的水文太了解了,才敢夜航,但是荷兰人未必有这个能耐,即便有,也不敢航行太快。他们定然在附近。但是这个附近在什么地方
第六十四章 澎湖海战二
第六十四章澎湖海战二
但是如果追错方向,就不好办了。就是一场擦肩而过了。
“荷兰人会向什么方向”郑成功心中暗道。
往东是向台湾方向,而今施琅部属在这个方向。是去解台湾之围往西是福建方向,是围魏救赵,骚扰沿海府县,让郑成功无力进攻台湾。还是虚晃一枪,就这样南下离开。将这战事长期化。
更或者,昨夜是不是与他们在夜里擦肩而过,而今已经向澎湖去了。
各种选项在郑成功心中乱闪,一时间却拿不定注意。
“大木,大木。”一个虚弱的声音从一边传来。郑成功转眼一看,却见郑鸿逵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清醒过来了。他虚弱的睁开了眼睛,看见了郑成功,低声叫道。
郑成功坐在郑鸿逵床前,说道“四叔,我在这里。”
郑鸿逵说道“这是什么时候了”
郑成功说道“六月三十。”
郑鸿逵默默一算,说道“已经一夜,你在这里,想来已经没有荷兰人的踪迹了吧。”
“是。”郑成功说道。
郑鸿逵猛地咳嗽几声,似乎想要坐起来,不过郑成功连忙扶住他,说道“四叔,你还是躺着吧。”
郑鸿逵感觉自己身上,千疮百孔。根本没有多大的力气,起不来身,说道“我不成了,我知道你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我还是要最后叮嘱一点,我郑家权力都在海战之上,大哥也是当初料罗湾之战,才被前明赏识的。”
“而今,荷兰人再来,我郑家决计不能败,你也知道,我们与南京之间是有心结的。”
“张轩此人,看似宽宏,但是我郑家如果没有实力自保,会落一个什么下场,长江水师施琅,广东水师林察,浙江水师阮进,他们都是过来做什么的我相信你也知道。”
“代替郑家的人手都准备好了。”
“或许,张轩没有覆灭我郑家的心思,但是周辅臣此人却未必没有。”
“一旦战败,各种事端都接踵而来。所以,这一战,宁可稳一点,一定要胜。”
“之前我没有说,是怕你心思太重,承担不住,而今我这伤势,不知道几个月能好,这一战是帮不了你了,只能靠你自己了,这上面你要心中有数。”
郑成功心中微微一叹,说道“是。”他其实隐隐约约的意思到这一点,但是他对打败
荷兰人是有信心的,没有多想,而今想来,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君主猜忌,而大将在外立功之者。
今天这他郑成功也不例外。
大夏朝廷与郑家之间,他先要保全的,就是郑家。
郑成功顿时有了选择。既然找不到荷兰人,就不找了。以静制动。反正主动权在我,荷兰人想救台湾,定然是有所动作的,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
但是常在河边走,那有不湿鞋。只有自己手握重兵,总就有抓住他们马脚的那一天。
至于在放任荷兰人到处流窜的,会造成多少伤亡,就不在郑成功考虑范围之内了,之前他考虑过,而今他没有心思想这个了。
郑成功收拢郑鸿逵数艘船,调头准备回澎湖了。而在澎湖东边临近台湾的数座小岛之上,此刻施琅也得知消息了。
这数座小岛说起来,也是澎湖列岛之中一些小岛,比起澎湖三座主岛来说,不管是面积,还是环境,都不是太好的。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澎湖主岛这边空间就这么大,各方物资囤积,大小船只聚集,早就没有施琅的地方了。而且施琅也不乐意在郑成功手下做事,索性就搬到这里来了。
虽然条件苦了一点,但是施琅心中快意就好。
昨天的消息,就在今天早上施琅也收到了。
他心中陡然生出一股紧迫之感。他心中暗道“如果郑成功一举击败荷兰人主力,那么我在这里所做所为还有什么意义岂不是让人嘲笑我施琅,徒劳无功。”
施琅在郑氏长大,与荷兰人打过交道,自然知道荷兰人唯利是图的本质,才不在乎面子的。武力不过是为了更好的赚钱而已。但张轩对这一战,也早有交代,打不是目的,和,才是目的。
毕竟在夏朝与清廷对峙的时候,后方如何非常重要。
在施琅看来,一场胜仗之后,握手言和,就是这一战的流程,最多区别是谁打赢,或者说如何谈,挺多在谈不下去的时候,敲敲边鼓,再打几回合。
虽然施琅有些瞧不上郑成功,但是也知道,郑成功绝非一般人,正因为对手才了解,在这一战之上,施琅个人判断,郑成功胜利的可能性极大。
如果这决定性的胜仗,被郑成功打了,施琅还有什么功劳
今后岂不是被郑成功压上一头了吗
施琅心思一定,顿时去见了施大瑄,说道“爹,我准备今夜动手”
施大瑄说道“你确定了”
施琅想要做什么,施大瑄早就知道了,这一段时间之内,施琅攻台湾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真正的精力都放在测量鹿耳门之上了。只是不管如此测量,似乎都差上一点。
施大瑄本意不想让施琅如此冒险的。只是见施琅的样子,就知道拦不住他。
施琅说道“确定了,今天夜里,就该涨潮了,到午夜时分潮水最大,我麾下的船只多从长江调过来,吃水浅一点,应该可以乘潮冲进鹿耳门之中。到时候爹爹与我两面夹攻,破了七鲲身,调集兵力,直接围攻赤嵌城就可以了。”
“如此就是大功一件,纵然郑成功大败红毛夷,也夺不去此功。”
施大瑄心中暗道“儿子就当是还债吧。”他说道“好,爹就陪你疯一把,我与何斌,郭怀一还是有些交情的,只要能突破鹿耳门,到时候台湾内外都有人接应。”
施大瑄是十八芝之一,虽然排名低,很没有存在感,但是资历在哪里放着的。当年郑成功结拜兄弟,好像都被郑成功一一清除了,就如同刘香,剩下要么死于征战,要么归隐了,施大瑄是仅存一两个。
说起来也算是元老了。
虽然权力不大,很多人脉却非常人所能及的。今日为了帮助儿子,却是下了血本了。施大瑄心中暗道“我跟随郑一官一辈子了,却不想因为儿子,与郑森闹翻了,从今之后,我施家大概是回不得泉州了。”
施琅与郑成功不对付,施大瑄从中间调和了不止一次,但是而今终于到了站队的时候了。
施琅与施大瑄商议之后,立即忙碌起来,特别是施琅从长江舰队之中带来的人,一个个都在努力准备的,长江舰队的船小,在渡过鹿耳门之上,是一个不小的好处。
但是渡过鹿耳门之后,今日台江内海之后,总要与荷兰人硬打上一仗的,这个时候,好处就变成坏处了。
长江水师的船只比较是江船,在防御上,结构上,虽然模仿海船,但是很多地方终究是比不上荷兰人的。到时候定然会一场恶战。所以他们都在摩拳擦掌的准备着。
准备入夜时分,就出发的。
不过,就在下午时分,有船从澎湖方向而来,向施琅通报消息,国公爷与红毛夷在澎湖西南海域,接战了。
“什么”施琅大吃一惊,一时间心思百转。无数念头在心中迸发出来,慢慢的归结成一句话,那就是,是不是按照原计划行事要不要救郑成功
第六十五章 澎湖海战三
第六十五章澎湖海战三
施琅如何决断,郑成功不感兴趣。
或者说,郑成功已经没有这个功夫想这个。
因为此刻战事正急。
郑成功本想缓上一缓,却不想荷兰人心思比郑成功还急,荷兰人昨夜夜里航行,与郑成功擦肩而过,等郑成功撤回澎湖的时候。正好看见荷兰人正在进攻澎湖。
欲救台湾,先攻澎湖。
荷兰只要能控制澎湖,则郑成功的台湾攻势,就不攻自破。卡尔的眼光与决断,不可谓不毒。甚至一场决战,正中卡尔的下怀。
故而双方一接触,就好似干柴碰上烈火,撞在一起。
就在澎湖主岛与西屿之间的海峡之中,这一场大战就展开了。
郑成功船队从南向北航向,乘风而来。而荷兰人本已经准备炮轰澎湖岛,但是郑成功突然出现,让他们不得不临时变阵,于是从北向南航向。
双方相向而行。
炮声连连,一声接着一声。
说实话,这样的战事郑成功也有一点发憷。他并非没有指挥过海战,但是之前的战事,全以接舷为上,而这一场战事,却是以火炮为先。
这种战事比接舷战,还要惨烈。
双方相距里许,纷纷发炮。每一艘船上,都有大大小小几十门,此刻双方投入在数百门大炮。与在西方即将爆发的英荷海战,双方投入大炮过万门大炮相比。是有一些少,但是整个东亚战场,却也是少有的。
不得不说,虽然说少了刀兵相接的残酷,但是大炮对轰的残酷,丝毫不弱。
虽然双方都在移动之中,火炮命中率虽然不高,但是在里许之间,威力相当大。每一发炮弹打在船舷之中,都是木屑纷飞,一颗颗就好像是子弹一般,打在人身上,就是一个血洞。
如果说人被炮弹打在身上,根本就是尸骨无存。
这个时候,就显示出双方船舷材质不一样了。
荷兰船都是整根木材所建的,但是夏军的船只材质却不一样。
原因很简单。
经济性。
因为在整个中国,因为历史的原因,那种非常大的原木,只有在云贵之间的深山老林,还有辽东的原始森林之中才有。
在长江下游却没有多少大木。
所以想要整个的木头用来造船,代价非常之高。高到几乎无法忍受。
明清之间,皇帝想修皇宫,就必须在西南深山之中采木。就要花费数十万之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