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求生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名剑山庄
朝鲜战局一直如同钝刀割肉,虽然没有大开大合的大战,彼此之间密密麻麻,此起彼伏的小战,却一点也没有少。
夏军也没有想过与清军决一死战,一下子扭转局面,特别是吴三桂蠢蠢欲动的情况之下,南方对朝鲜战场的支持也就越来越少了。只能靠朝鲜本国的力量了。
但是朝鲜本国有什么力量
如果朝鲜八道都在,可以抵大夏一省之力,说不上还有一点实力支撑下去。
但是而今的朝鲜只剩下两道了。
大抵是大夏一府的力量。
苟延残喘就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夏军在里面做了不少事情,才勉强维持这样的局面,比如作为主力,坚守要地,比如最为后援,随着出没在朝鲜的海岸线之上,让清军不敢大举南下,将朝鲜人一举赶下大海去。
而清军的实力也逐渐加强了不少,在多尔衮的命令之下,清军的援兵从各处都来到了朝鲜。
清军的实力固然大增,但是面对借助海运,简直是神出鬼没的夏军主力,还是没有什么办法。
在阿济格的眼里,解决朝鲜问题的关键,从来不在朝鲜军,而在于夏军,如果没有办法将夏军一举歼灭,或者打残,迫使夏军退出朝鲜,即便占领朝鲜全部,也不是一个了局。
只要夏军在海上出没一日,清军就无法安堵朝鲜。
甚至还有大军镇守朝鲜。不说在大战之余,这朝鲜还有多少产出,即便是有些产出,能不能供应在朝鲜的清军,也是一个问题。说起来,朝鲜之战对清军来说,简直是得不偿失,却不得不打下来。
所以,而今阿济格所想,并不是如果将朝鲜居为己有,而是如今将这局面安定下来,能不能从朝鲜获取粮草,暂且不提,只要不让朝鲜再这样乱下去,就已经足够了。
但是想要解决朝鲜,就先要解决夏军,要解决夏军,就必须解决夏军水师。
夏军水师一日不除,除非夏军将领愚蠢到了极点,才在陆地上被清军围困住,一般的情况之下,一旦不敌,就上船出海。
阿济格这个时候才想起了黄梧过来。
这也怪不得阿济格,黄梧在长江之上那一场败仗,已经成为清军上下推脱安庆之败的最好借口,甚至被人一致认为黄梧应该为安庆之败负责。
正因为如此,黄梧在清廷过得很不好。
不被八旗贵族待见,如果不是多尔衮重视水师建设,力保黄梧,黄梧早就被当做替罪羊,退出午门一刀两断了。
只是多尔衮权势虽隆,能护住黄梧,并给重用黄梧。但是却对八旗贵族之中,责难黄梧的风气,却也没有办法,只有听之任之了。而阿济格并非为这风气所蛊惑。
安庆之战,他是当事人,自然不可能将错误都推到黄梧身上,他也不屑如此。
只是黄梧是败军之将,却也是事实。
阿济格的性子就是如此,简单粗暴,你既然不能打胜仗,他凭什么高看一眼。
“黄梧,而今的局面你也知道了。”阿济格说道“摄政王对你很是看中,大船大炮都拨给你了,南人的水师,你有没有办法应对”
“秉王爷。”黄梧说道“来得如果是郑氏水师,臣没有办法应对,但是而今来的是阮进阮进此人,不过一渔夫而已,不过南朝皇帝旧部,故而被重用,倒是有几分勇力,但是而今的海战,已经不是可以用勇力来决胜负了。”
“下官调动到辽东以来,日夜都想着如果对付夏军水师,而今已经有了一些眉目了。只是需要王爷配合。”
深夜醒来,黄梧有时候也细细回想,他投靠清军到底对于不对,他作为一个福建人,远离故乡,被无数人敌视。形只影单,唯有竭力效忠多尔衮,在多尔衮的庇护之下,才有一丝活下去的资格。
在这样的压力之下,他不敢有一丝的怠慢。
带领自己的旧部水师,又从沿海征召了一些水性不错的渔民,为清军水师打下了根基,引进了不少西洋人的战法,并用西洋人建造了船只大炮。他自己估计,这一支水师之中,清军投入最少五十万两银子之多。
对清军而今的财政有一丝的了解,就知道如果这么大的投资没有成效,即便是多尔衮再看重他,他也只有死路一条。
可以说,他已经没有别的道路可选了,只有打赢一仗,证明自己的实力。
如果可以选的话,他想将这一战的时间,向后面拖延一些。但是这些事情,都由不得他做选择。只能赌了。
“好。”阿济格说道“只要能重创南朝水师,你提什么要求,我都答应你。”
黄梧说道“重创南朝水师,最好的办法,就是伏击。朝鲜沿岸多有岛屿,多有伏击之处,但是要引南朝水师出动就不好办了。故而,末将请王爷大军南下,作势一举攻下朝
鲜南方两道,想来不管能不能救,南朝水师都不得不救,末将自然在海上伏击南朝水师。”
“好。”阿济格痛快的很,说道“都依你,成得好,今后你就是大清水师统领,就是南朝周辅臣的位置。如果不成的话。”
黄梧说道“如果不成,末将不用王爷开口,就提头来见。”
黄梧知道他已经没有失败第二次的机会,如果不是清军之中,太缺少水师将领了。他第一次大败之后的下场就凄惨无比了。清军的军法,可以是严厉的很。
“好。”阿济格说道“去做事吧。”
“喳。”黄梧答应下声,缓缓的退了出去,随即离开了汉城回到了辽东。
黄梧知道,纵然清廷下了很大的本钱,但是论起水师力量来,清军的水师力量对比夏军根本无法相比,纵然比起阮进一部,也是差了很多。
所以,他的船队根本没有进入朝鲜,一直停留在辽东,他本人取来到朝鲜,驾一艘小船,扮成朝鲜渔夫,近距离观察过夏军水师,甚至还冒险接近江华岛,看夏军水师的营地如何。
正因为这种,几乎不要命的侦查,他太发现夏军水师一个最大的破绽,就是太骄傲了。戒备很松懈。
说起来,也怪不得夏军水师松懈,清军根本没有多少水师,即便是有也不过临时组建的而已。刚刚来到朝鲜的时候,人生地不熟,在江华岛之上建立水师营地之中,还是相当谨慎的。
但是这半年来,水师这一股劲也松懈下来了,他们更多的是承担了运输任务,作战任务根本就没有,很多船只上面的火炮都卸下来了,装备在江华岛上,就是为为了抵御清军有可能的进攻,毕竟一到冬天,这江华岛外面结冰,就会与朝鲜半岛连为一体。
清军很可能乘着冬季来进攻。
所以要提前准备。
从南边调过来火炮效率不高,虽然上报了,但是这一批火炮过来,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周辅臣干脆,先挪用一些船上的火炮,等新炮来了,直接装上船,这一点也是有些偏心的。
毕竟江华岛上的火炮,将来恐怕都是朝鲜的。用朝鲜人的钱,为麾下水师来一次换装,岂不是正好不过,毕竟随着广州制造局的铸造火炮越来越多,水平也逐渐高了一起来。
新炮总是比旧炮好用一些。
只是周辅臣并不知道,就是他这一点点的小心思,让大夏水师吃了建军以来,第一次大败。
第一百二十八章 准备与等待
第一百二十八章准备与等待
作为大夏在朝鲜的据点,周辅臣这一段时间都在加强江华岛的防御。
甚至周辅臣也揣摩出张轩一些心思。
即便是在大战结束之后,这江华岛还是不是朝鲜的也是一个问题了。
江华岛之于汉城,就好像是天津之于北京一般。
只要夏军驻扎在江华岛之上,朝鲜敢不听南京的命令虽然这一分意思,张轩是没有明旨的,但是周辅臣怎么说,也是张轩的旧部,跟着张轩一步步的走到了而今的位置上。
对张轩的行文造句很是熟悉,对言外之意,也是了然在心。
故而不管朝鲜战事危机到什么地步,周辅臣都留了万余士卒在江华岛之上。并在收拢朝鲜流民,在江华岛之上,开荒种地,一副长久相持的意思。
韩王似乎觉得只有江华岛上才是安全的,或者说,只有在夏军附近才是安全的。对本朝军队从来不信任,即便是他麾下的万余从汉城杀出来的精锐,也是如此。
但是对夏军却推崇备至。
甚至将朝鲜仅存的两道军事指挥权就交给了杨绳祖。令朝鲜举国之兵听夏军将领节制。
当然了,韩王也不是没有防备的,他虽然暗地里不知道安排了多少事情,但是表面之上,一丝也不漏出来。凡是都是与周昌沟通了,再与周辅臣交流。
不知道是不是周昌与韩王共处孤城之中情分,韩王待周昌与别人不同。一副没有将周昌当外人的样子。
正因为周昌与韩王密切的关系,周昌才得已掌控江华岛上的民政庶务。掌控数万朝鲜人丁。在中原的话,也算是县令了。周昌也算是有本事,将民政处理的井井有条,春耕之事,也没有一丝耽搁。
虽然江华岛并不大,耕地也不多,但是能有一分收成,就缓解一分岛上的粮食消耗,也是一件好事。
这不,清军这边一动,韩王立即在周昌的陪同之下,来见周辅臣。
“大将军。”韩王语气之中带着几分哭腔,说道“小国,仅仅有此存土,还请大将军出兵救援了。”
周辅臣说道“请韩王放心,陛下命我主持朝鲜战事,决计不会让朝鲜全土沦陷。”
周辅臣对韩王好生安抚,才让韩王走了。
随即周辅臣让阮进过来。
阮进得到消息之后,就已经在外面等候了。故而周辅臣一声招呼,他就过来了。
周辅臣背着手对着窗户,他的视线尽头,就是无边无际
的大海,而今春末夏初,正是江华岛上一年最美好的时刻,海风习习,灌满周辅臣胸怀,将身后衣袍吹得鼓鼓的。
“阮将军,清军要大举南下的消息,你已经知道了吧。”周辅臣说道。
阮进说道“末将已经知道了。”
周辅臣说道“你怎么看”
阮进沉吟片刻说道“以末将之见,这一次东虏是动真格的了,不仅仅是阿济格亲自率兵南下,而且行军速度并不快,沿途都安排好了人手,特别是海岸线上,烽火相连。只要我军一登陆,消息立即就能传到东虏主力之中,会有东虏骑兵过来驱除。”
“起不到骚扰粮道的作用。”
“这一战的胜负就要看杨将军在陆上打得如何了。”
周辅臣说道“不错,我正欲你将岛上的朝鲜军都运到南边去,也算是助杨将军一臂之力。”
阮进对这一件事情并不意外,毕竟他们来到了朝鲜之后,执行最多的就是这样的任务。
阮进说道“末将明白。”
“不。”周辅臣说道“你不明白。”他转过头来,说道“你觉得你此去南边,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阮进想了想,说道“大军驻扎江华岛,后勤辎重都要从京师运来,大费人力物力,但如果取之朝鲜,就节省不少,故而这两道决计不能丢,否则大军未必能在朝鲜站稳脚跟。”
周辅臣摇摇头说道“对也不对。”
“朝鲜的物资对我军虽然重要,但绝不是最重要的,即便不说南京的补给,我也通过闽王的人脉,派人去日本采购粮草了。虽然不知道日本作何反应,但是凭借郑家之能,凑集一些粮草决计是可以的。”
“所以这两道虽然重要,决计不是不可或缺的。”
“真不可或缺的是杨绳祖麾下的将士。”
“这些人都是大夏精锐,其中大部分军官都是天子门生。都牵连到宫里了。”
“所以,你去了南边之后,记住一定要给杨绳祖留后路。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要你将杨绳祖所部带回来,就是大功一件。”
阮进说道“那么朝鲜军队”
周辅臣目光一冷,不用说话,阮进立即明白了周辅臣的心思,低头行礼说道“末将明白。”
周辅臣说道“事不宜迟,你就去准备吧。”
“是。”阮进说道。
阮进回去之后,微微一叹。心中有一丝惭愧。说实话,韩王对夏军上下都是非常好了,几乎是尽朝
鲜之物力,结上国之欢心。阮进在朝鲜就得了好几个美人,甚至有些是朝鲜宗室女子。
至于金银珠宝,更不用说了。
不过,阮进仅仅是一丝惭愧而已。
他太明白了,这世道容不得妇人之仁,朝鲜给他再多,他也是大夏的将领了。
“希望周枢密预计最坏的结果,不会发生吧。”阮进心中暗道,随即就开始准备出发了。
不过一天左右,他就准备好,顺着朝鲜半岛的海岸线向南而去,却不知道在朝鲜半岛海岸线不远处一处碎裂的群岛之间,一直舰队,已经隐藏了十几日了。
黄梧为了这一战,万无一失,不知道想了多少办法。
他选中这个地点,远离航道,一般情况之下,夏军水师根本不注意到这里。
毕竟夏军水师的实力虽然强悍,但是比起茫茫大海来说,根本算不了。这些几个小岛之上。只有几个泉眼而已,如果在远离大陆的地方,这几个泉眼,就是珍贵的淡水资源。
但是而今距离朝鲜半岛太近了,所以这里仅仅是一个无人的荒岛而已。
不过,这里却是隐藏清军水师好位置。
为了找到这个位置,黄梧已经数次来往这里。甚至来到这里的航线,也是从辽东出发,远离航道,通过星辰牵机,才来到这里的。为得就是避开夏军的耳目。
也不知道是黄梧的运气好,还是夏军水师的思想太松懈了,总之黄梧的计划很顺利,到而今也没有什么错漏之处。
剩下的时间就是等待了。
就好像是一个猎手等待猎物一般。静静的潜伏着,所有人吃喝拉撒都在船上,不许上岛,不许生火,夜间不许掌灯。只能啃着干粮喝着凉水而已。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打夏军一个措手不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