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放置流修仙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江潮1

    “虽然明廉系的相公们大多锐意进取,行变革之道,而且受当今吴王赏识。

    但是朝堂相公们大多是保守派,朝堂大势之下,恐怕也难以改变困局。”

    “此番文会,恐怕还是背后的相公们想要借小辈之手掰腕子,来一次小小店争斗。”

    听的秦立相邀,陈鸿宇心中这是图穷匕见了。

    不过他的儒学理念原本就与这明廉一系的相公们相同。

    最近一年也经常受司马珣等明廉系大佬的点播,对于儒道第四境实封进士也愈发有底,因此更是不惧。

    因此,他并未迟疑,直接应了下来:“秦兄相邀,敢不从命”

    当即,秦立吩咐侍女杂役清理场地。

    片刻,他当仁不让的阐述了自己在儒学和政治上到理念。

    在场的学子之中,十之有九都是保守派后辈,自然没有太多挑刺之人。

    只有明廉书院一行学子挑出来一些漏洞,但却很快被为数众多都保守派学子喷自闭。

    “这些学子嘴上的战斗力还真是强!”陈鸿宇心中无言。

    原本的反驳之语也并未说出口,依着今天的仗势,恐怕只能靠他来挽回局面了。

    “许兄。”秦立面带得意之色,唤了一声微微出神的陈鸿宇。

    这般手段压下,今日这明廉书院的学子们注定是要落于下风,不但自己能增长一些声名,还可以帮伯父打压一下明廉系相公的起势。

    最起码,这一场文会,可以让明廉系的相公们清楚的认知道大部分儒家学子以及他们背后官员的态度。

    回过神来,瞟见秦立眼中的自得之色,又看见底下因为和人辩驳而脸色涨红的明廉书院诸多学子。

    “秦兄,今日我明廉书院人数上处于绝对劣势,却不是一个很好的辩驳环境。”

    陈鸿宇负手而立,并未有着惧怕之色,站立之间气度自生,让一旁的李秋月已经许多暗中打量的学子名妓心中赞叹。

    “不过,虽千万人吾往也。我不可能只是因为这么一点因素就退缩,不论如何,我明廉书院今日都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身体之中才气流转,声音传遍文会场地,让四周各处争论的声音渐渐停止。

    &n




第十六章 会试结束,朝堂博弈
    弘光九年七月,明廉书院。陈鸿宇手持《儒经疏注》穿梭在学堂之中给这些学子讲解《儒经》。因为分神符篆之中传来的催促之意,他也顾不得藏拙,只能加快提升地位的速度。直接以州试第一考取了弘光八年的举人功名,完成了三元成就。并且,还参与了今年的会试,准备直接取得进士功名。如今,他在整个大吴之中都是声名斐然,每日里不断有着声名转换的文气注入体内,儒道修为也是水涨船高。因为儒道造诣的原因,他已经步入了实封举饶境界,不过比起叔父许岩还是要差上一些。许岩在弘光八年年末厚积薄发,直接封举人,位格加持之下,已经站在了举饶巅峰。就连许家也由陵川许家变成了水许家,在州里也有了不的声名,毕竟这可是一门四举人。伴随着种种盛名,陈鸿宇一直担忧的事情却是没有发生,司马珣等大佬貌似没有发现自己的丝毫底细,反而是更加用心的培养。他此时便是入了明廉书院,在教导内院学子的同时,等候会试结果以及接下来的安排。心中暗暗思绪,明面上却一心二用为这些学子讲解《儒经疏注》。片刻之后,书院的钟声响起,陈鸿宇这才停了下来。这些学子却并未离去,而是一窝蜂的拥了上来。内院如今已经有了二十余人,除了几个同样考取了举人功名的学子跟在明廉学派几位大佬身旁学习之外,其余人依旧留在内院。也因为熟识的缘故,即便自己当了讲师,这些学子也并不感到特别拘束。与众人闲聊片刻,陈鸿宇这才离去。一路来到讲师歇息的地方,就见到屋舍之中已经有着一热候。“叔父”陈鸿宇微微挑眉,惊讶道。“嗯!”许岩笑道:“因为家中事务,我刚刚才赶回来,因此便想着过来打探一下你会试的情况。知道这个时间点你正在讲学,便没有过去打扰你。”前些时间,许家在水郡之外的产业出了问题,因此许岩就回去了一趟,却是正好错过了他参与会试的时间。此时归京,却是第一时间就来到这里打问会试了。“叔父放心,会试前三甲必然是无忧!”陈鸿宇笑道。会试分为三场。第一场自然是四书五经;第三场是策论。有意思的是第二场,考应用文写作。第一题是要替永康18年的吴宣王拟一道诏书,号召群臣表忠心;第二题是要替乾元元年的吴肃王拟一道诰,封姚非为中书令;第三题替永乐二年的大臣们写一份贺表给皇上,背景是勋贵朱明向朝廷进献驺虞一只——据不是雪豹就是熊猫。除此之外,还列举了五种公务场景,要求写出五条公文判语:举用有过官吏,卑幼私擅用财,监临势要中盐,边境申索军需,织造违禁段匹。这已经单单是考儒学了,还涉及到了为政之道,只知道研读儒学的人很难过关。这其中,陈鸿宇觉得最有趣的就是第二题。&n



第十七章、巴州临江
    京都,次相府,乔宏静静立在院中,感慨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父亲,是司马相公的拜帖!”乔安走到乔宏身前,将拜帖递上。

    乔宏摆了摆手,道:“不用了,不用看我也知道是什么事,是为了那许平的事情吧!”

    “父亲明鉴!”乔安应道,看着父亲微微皱起的眉头,心中思绪万千。

    大吴军政财三分,而政事堂总理朝政,地位最高。

    这政事堂之中,秦晖为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也就是宰相。位高权重,总理朝廷数十年。

    而他的父亲,原本也没有资格和秦晖打擂台。

    但是新王年幼,太后垂帘听政,为了牵制秦晖,平衡朝堂势力,便寻找机会让乔宏成为了参知政事,加史馆监修国史,成为了事实上的次相。

    这些年来,随着吴王渐渐长大,以及乔宏的牵制。秦晖的权势已经衰减不少。

    再加上明廉系的异军突起,更是使得宰相一系势力衰减了不少。

    但是,这不代表次相一系就可以和宰相一系硬碰硬,即便加上明廉系也不行。

    “父亲,会试虽然还未放榜,但是结果已经出来了,许平位列榜首。

    殿试的话,陛下尚且年幼,恐怕还是和往年一样形同虚设,最多走个过场,不影响会试名次。

    但是,据说宰相秦相公很是不喜,准备在许平的任命上压一压。同时,这可能也是想要警告一下明廉系。

    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我们就这样掺和进去,是不是不太好。”

    “什么不太好。”乔宏转过头看了乔安一眼,“这件事,不但要参与,还要使一些力气,不是光动动嘴。

    说白了,还是秦晖已经对明廉系起了忌惮之心,想要打压一番。

    在警告司马珣他们的同时,未尝没有警告我们的意思。”

    乔安有些不懂,即便吴王年岁渐长,已经开始接触政务,但是秦晖的权势依旧很大。

    父亲此举,明显是要和明廉系的司马相公一同与宰相硬碰硬一番。

    思绪困惑间,就听见前方声音再次响起。

    “前些天进宫面见太后之时,偶然得知太后有让司马珣更进一步成为参知政事的想法。”

    “原来如此!”乔安心中震荡。

    既然太后是在父亲跟前透露,那就说明是要增加一个次相,而不是卸了父亲次相的位子。

    当然,卸了父亲参知政事职位这种可能也不可能存在,不然宰相一系可能会笑疯。

    如果将来司马珣成为次相,那应该就是参知政事加集贤院大学士。

    一旦司马珣成为次相,和父亲联手,说不得就有机会和秦晖分庭抗礼。

    毕竟,这司马珣可是一个能在秦晖压制下生生开辟出一个明廉系的狠人。

    就连自己父亲,一开始也是在保守派里,后来寻觅机会投了太后,这才拉出来一票人马,但在学术这种根本上也没有脱离保守派。

    同时,他也彻底明白了父亲为何会在此事上出这么大力点决定了。

    许平,已经是如今大吴朝廷里权势最大的三位相公手中的棋子。

    宰相秦晖自然是想要借助许平任职一事敲打一番,但是自己父亲和司马相公恐怕也是想要借此机会挑战一下宰相秦晖的权威。

    “这大吴,终于是要变天了。”

    ……

    尚书府,陈鸿宇静静坐在座椅之上,安心等待。

    自从会试结果放榜,又参与了已经形同虚设的殿试之后,政事堂已经开始着手他们这些进士的任命。

    为了各自后辈,朝堂中的那些要员最近可是吵翻了天。



第十八章、再临垫江,奔赴郡城
    “巴州临江郡”陈鸿宇脑中迅速思考。

    其实相对于巴州临近郡他还是有些了解的。

    毕竟,许岩曾经就是巴州临江郡郡兵的通判,地位不低。

    他与许岩赶赴京城的时候,还在临近郡城停留了一日。

    因此,对于临江还是知道些许底细的。

    临江郡总体来说地理位置不错,境内有乌江流过,还算富庶。

    但是,一郡之内,各个县却是有着区别。

    富庶者,如垫江县。乌江支流在垫江在境内蜿蜒曲折,将庞大的江水送到县内各个地方。不但良田遍布,水运更是极其方便,垫江边上的商业也十分发达。

    贫瘠者,如安定县,背靠乌山,本应该有着丰富的林业资源,也较为富庶才对。

    但是乌山山脉之中有着蛮族生活,时常下山劫掠,导致临近乌山山脉的几个县百姓生活比较艰难,临江郡之中大半郡兵都是用来防备那些蛮族。

    “不过,这些蛮族是怎么回事大吴朝廷为何放任他们生存在这乌山之中。

    按理来说,大吴朝廷近些年虽然国力衰弱,但是一旦大军压境,这乌山之中的蛮族自然是难以逃脱。

    更何况,这可是一个可以修行的世界,即便是天地压制,但是高等级的儒修和军队结合起来,战力绝对是强大无比。

    怎么能放任这蛮族生存至今”

    心中困惑之余,陈鸿宇直接望向司马珣:“司马相公,临近郡虽然境内也有着富庶之地,但是有着秦相公干预,我肯定是要去临近蛮族的三个县的。”

    闻言,司马珣淡然的点点头,这许平要是连这一点都看不出来,那就真的是意料之外了,他得看一看是不是换人了。

    而且,他刚刚还思考了一番,显然是想要询问与蛮族有关的问题。

    “司马相公,这乌山之中的蛮族为何不直接派出朝廷大军剿灭,而是任由其为祸临江的安定、高平、乌氏三县”

    闻言,司马珣皱了皱眉头,这才道:“这乌山其实是近千年之前域外天魔攻入儒界之时都世界碎片所化。

    乌山原本是另一个世界的碎片,被域外天魔当做进攻我们世界的中转站。

    只是这些域外天魔没想到,我儒界底蕴深厚。天地封禁一开,各个境界的儒修所能发挥出的力量不知比以前强了多少。

    就连大儒亚圣更是出现了不少,甚至一度攻入域外天魔本界。

    这些域外天魔被击退以后,被用来充当中转站的世界碎片直接被世界吸收。

    至于这些蛮族,当时原本是想直接剿灭的,不过我儒界兴教化之功。

    这些蛮族本就是无错,再加上有着大儒担保,便没有直接剿灭。

    上千年下来,原先这乌山之中的数百万蛮族陆续归化,改土归流,成为我大吴子民,关于蛮族的事情自然也就少了下来。

    只不过这临江附近的乌山山脉之中仍旧有着十数万蛮族你到时候恐怕还有多多费心。”

    “原来还有这般缘故,原先倒是没有太过注意,不过此行是去临江,却是要好生了解一番才是。”

    心中思绪,陈鸿宇却是再次与司马珣开始商议。

    既然去往临江已经是最好的选择,那就必须在临江靠近蛮族的几个县之中选取一个条件最符合自己心意的。

    自己去那里,可是为了做出政绩来的,而不是混吃等死。

    ……

    弘光九年八月,会试榜首许平荣登新科状元,政事堂几位相公经过探讨,新科状元许平下放郡县,知巴州临江郡安定县县事。

    巴州,临江郡,垫江。

    经过十余天风雨兼程,陈鸿宇终于是再一次来到了垫江。

    此时,他身着戎装,骑着战马,身后跟着数十个随从。

    “知县,如今却是已经到了垫江,您那一首《东湖月夜行垫江道中》即便是如今,可都在东湖的画舫之中有着不低的声



第十九章、上任
    “状元又怎么样,进士功名又如何

    即便他儒道修为不错,但是为官之道他可不一定能够好到哪里。

    更何况,这安定县,可是我们三家的基本盘,没有我们支持他如何处理县务。

    希望这位状元公,比上一个愣头青县令好一些。”

    ……

    陈鸿宇座下本就是战马,因此耐力很是不错,只是在垫江稍作停留,便直接赶赴郡城。

    两个时辰后,陈鸿宇终于来到了郡城,先是去拜访了郡守等几位执掌临江政事的大佬,这才向着驻军营地而去。

    军营之中,一座座军帐鳞次栉比,又有士卒在其中不断巡查,气度森严。

    陈鸿宇跟在一个侍卫身后,暗暗惊叹:“这临江军果然不凡。”

    他上一次来临江还是和许岩赶赴京城的途中,当时因为是夜晚时分,军中将士都在休憩,只是和军中高层间了一面。

    此时,正是下午时分,军营之中仍旧有着士卒训练,一阵阵喊杀声不断响起。

    他在大乾之中也曾智障军事,对于军伍之事自然是不陌生,从这些士卒的行列动作等等方面就可以看出,这必然是一支精锐之师。
1...6869707172...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