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掠三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琅骑竹马
四十七 回拨
“主公~”
“见过主公~”
“哈哈哈,祝贺主公横扫胡虏”
踏进营帐,里面众人的齐声恭贺声,便令公孙瓒不由得褪去疲倦,满面春风。
如此文武,都是他的得力助手,也是他公孙瓒赖以纵横的底蕴之一。
“哈哈!今日乃破胡大喜,当与诸君共庆,此乃某珍藏美酒百花酿,还请诸君满饮此杯!”
公孙瓒同样大笑着,原本疲倦的他,举起手中提携着的酒壶,在众人的簇拥之下,大步流星来到营塌正位坐下。
挥手自帐内桌塌上拾来一杯酒樽,同时令亲兵为帐内之人,缓缓的朝樽里斟酒。
清冽的酒水冒出诱人的酒香,很快,便充斥弥漫在整个帐篷之中。
公孙瓒也是好酒之人,喉头一阵吞咽,仰头便大口灌下美酒。
“好酒!”
“是啊,的确是好酒啊!”
“真不愧为百花酿”
帐中众公孙瓒麾下的文武官员,见主公公孙瓒一口满饮后,也是连忙端起面前桌塌前摆好的一杯酒,仰头一饮而尽,脸上露出享受的神色,纷纷赞叹道。
有这么夸张吗
立于帐中后排的高郅稍稍抬头,因为此次及时搬来救兵立下战功的缘故,他得以与赵云一同,也是有了入帐候事的待遇。
此时闻得众人皆是如此表现,使得他的心中着实好奇,他还没有尝试过古代所能够称得上美酒的酒。
此时看那些文武官员的神情表现,让他不由得,莫非这古代的美酒,还真的就如后世那些诗句描绘的那般,似天上的琼浆玉液一般不成
与身畔不远处的赵云对视一眼,带着满心好奇的高郅,遂忍不住也端起自己面前的酒杯,缓缓的喝了一口。
砸吧砸吧嘴唇。
嗯清香。
倒是和它的名字很贴切的,然后,呃没了。
嗯!
这些,就是高郅他在品尝后,脑海里面的第一念头,也是仅有的想法。
虽然味道上来说,百花酿还蛮好喝,然而,说实话,除了入口的时候感觉到那股沁人心脾的芳香,此酒却并无特殊的味道。
的确,其中是有股淡淡的甘甜以及花香的味道,这是后世难以品尝到的纯天然酿造。
不过,要是单从酒的浓度烈度来说,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好喝
想想也对,东汉末年的酿酒技术极为落后,还是处于自然发酵的阶段,怎么可能会酿出后世那种浓度烈酒。
眼前的这酒,充其量不过是有点酒精味的花茶罢了。
对于后世职业场上,和人营销唱喝、生意往来、跌打滚爬过训练出来的高郅不同。
这个年代的酒,或许因为酒精浓度提纯的不够,导致所酿造出来的所谓美酒、良酒的浓度,普遍都不怎么高,估计也就和米酒、果酒差不多。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古人能够动不动来个千杯不醉、万杯不倒的海口神话。
不过,这个时代的人,倒都喝得津津有味的,就连赵云,也不例外。
好笑之余,高郅也加入到全营喧闹的庆祝之中。
这一顿欢庆,持续了一两个时辰。
在酒精灌溉下,劳碌奔走一天的众人,才在安排守卫哨兵的前提下,逐渐的陷入沉睡。
而,就在他们庆贺过后,大半陷入睡眠的时候,由于接到战报而被刘虞派遣发布命令的使者,快速的赶来,于帐外守候。
“你是何人”帐篷掀开,一名衣衫正襟,精神抖擞的士人走了出来。
便是看到刘虞的使者,满脸愁容地来回在帐篷外打转。
当他被卫兵引领着来到帐外的时候,内心多少还是有点小激动,见到长史关靖时,脸上愁容才慢慢的烟消云散。
一番交谈后,使者悄然隐匿,而长史关靖,则在思考一片
四十八 积蓄的不满
战争,永远是人类对大自然的另类破坏。
哪怕已经时隔数个时辰,战场上残留的浓烟依旧在弥漫,满地灰尘飘荡,呛人的焦炭味充斥在空气中。
带着满腹感慨,吹着还夹带着淡淡腥臭血腥味的冷风。
不久前,因为胜利而产生的欢喜情绪,已悄然在公孙瓒的心头散去。
严格意义上来说,他并不算一个容易伤感的人,只是没来由的、莫名的,公孙瓒突然想要走走,独自走走。
没有知会旁人,他就那么独自一人,走在蔓蔓草地上,四周,皆是忙碌的身影。
那是他麾下,正在忙于收敛尸体,打扫战场的士兵们。
按照惯例,本来早就应该清理的,只是因为一场狂欢,所以才推迟挪到现在处理。
遵了公孙瓒的命令后,蒋蒲便亲自率领千余士兵漫山遍野的专门收检尸首,将其归类。
幽州士兵的尸首自然好生带回,待禀告其家属后,再自行安葬,至于那些乌桓和鲜卑军的尸体...
呵呵...
这些战士能忍住鞭尸的冲动,不在上面去砍上两刀就已经算不错的了,还想让他们去给那些异族敌人安葬
想得美!
至少公孙瓒手下的军队,没有那么高的觉悟。
永远不会有!
“主公。”就这么随心的走了一段路,公孙瓒听到身后传来熟悉的叫唤声,转过身去。
“是子华啊!”公孙瓒收起情绪,捻了捻额头,剑眉下的双眸中,重新聚起沉着的平静。
身为人主的他,可不愿意,让手下看到自己情绪低落的一面。
“怎么子华你也醒这么早吗”公孙瓒挤出一抹微笑,对于严纲,这位自己麾下最为器重的将领,他总是笑容以对。
“此战虽以我军大胜,但后续处理,还是需要末将亲为,是以一早醒来,索性无事,末将便来此监督。”
严纲也是拱手笑道。
不得不说,此人的确算得上公孙瓒手下有数的名将。
在战斗结束,众人放松杯酒交错、喜色连连的时候,他尚还记得警惕,安排指挥士兵就地扎营,安设鹿角,并嘱咐手下副将注意收纳散兵游勇。
还真别说,安营后不久,于之前溃败走散的轻骑部队陆续逃回,也算为此役中损耗颇多的公孙瓒,补回了几百兵丁。
“好啊,不愧为我军中上将,子华劳心了。”公孙瓒笑呵呵夸奖一声,鼓励的拍了拍严纲的肩膀,转而问道。
“陪我走走”
“诺,主公请。”严纲抱拳应是,一向于军中凶猛的他,此时在公孙瓒面前,却是极其的乖顺、恭谨。
于是,二人一前一后,继续前行,严纲沿途不时为公孙瓒介绍军情。
“如此说来,此役我军伤亡有点过了啊,这该死的胡虏!早知道,就不该如此轻易的放了他们!”
听完严纲的报告,公孙瓒一脚踏在一小土坡上,远眺着远方。
“哼,迟早有天,劳资一定要灭了那帮杂碎!”像是想到了什么,公孙瓒眼眸骤然一沉。
“哪怕...哪怕...有那个老东西的包庇...,在如此民族大义之上,谁...也不能阻拦某!”
下一瞬,自公孙瓒的嘴里,却是蓦然吐出,旁人听得心惊胆战的话语。
显然,意有所指的他,是把这一次的锅,又甩到了某人的身上,对其不满,愈发浓郁。
犹如一粒种子,已然开花,只待某天,陡然绽放。
跟在他身后的严纲,瞳孔亦是不禁猛的一缩。
作为公孙瓒的心腹,他自然听得懂,公孙瓒嘴里所谓的老东西,值得是谁。
不过,很快,严纲又恢复了沉稳。
虽然震撼于此时公孙瓒的语气,但是,却并不会影响他对其的忠心。
更何况,就算真的到了兵戎相见那一步,他相信该担心的,也不会是白马将军,而是那位优柔寡断的州牧。
哼,刘虞...
不是自夸,严纲有那个自信,凭如今公孙瓒在幽州的人气,只需让自己率领三千白马义从,外加本部五千兵马,便足以为主公拿下幽州!
作为公孙瓒的大将,对于刘虞这个幽州牧,他可也不会有丝毫的
四十九 纷至沓来
时间流逝,岁月静好。
不知不觉中,距离上一次公孙瓒与鲜卑大战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一个月。
战火留下的硝烟,终究还是寂灭在了时间的消逝中,淡然无痕,幽州恢复了往常的平静。
而这一年,也渐渐的来到了末头。
公元189年,在整个动荡不安的一年中,天下军阀,似乎只有董卓一人有所作为。
春风得意马蹄疾,这一年里面,董卓出尽了风头,他带着西凉大军,统占京都,都领朝政,将自己升迁为太尉,成为三公之一,掌管全**事和前将军事务,后又自封郡侯,拜国相,跃居三公之首,掌宰相权。
自此,董卓虽然名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相,但实际上却远远超越皇帝,享有“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等特权。
相比之下,其余人倒是显得没有什么作为。
或许,主要一部分的原因在于,有些人还沉浸在四百年大汉王朝的余威之中,他们相信会有有忠贞之士解决董卓,为国除贼;有的人却是冷眼旁观、等待所谓的时机;还有的人却该干什么干什么,或者说他们不知道该去做些什么!
公卿大臣、王族公爵们期待的不错,勇士是出现了,越骑校尉伍孚!
他对董卓的倒行逆施十分痛恨,发誓要亲手杀死董卓。
一天,伍孚身藏佩刀,前来拜见董卓。交谈完毕后,伍孚便告辞离去。董卓起身出门相送,用手轻轻拍着伍孚的后背,表现出极其亲切的样子。伍孚瞅准机会,猛地抽出佩刀向董卓刺去。
由于杀人心切,用力过猛,失手没刺中要害。董卓大惊,慌忙奋力反击,并急呼警卫出手相救,跟随在旁的干儿子吕布手起刀落干掉了伍孚,董卓这才脱离危险,事后,董卓大骂伍孚包藏祸心,不讲仁义,抄其家、灭其族。
一时之间,杀戮风暴席卷整个京都,人心惶惶,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不过,有些事,是禁不完,杀不绝的。
大汉养士四百载,忠诚之士,多如牛毛,或许他们没有实际的兵权,相应的才华,但是一腔拳拳热血,却是寒意所浇不灭的。
所以,一时半会,忙于朝政的董卓,也抽不出手来,将势力进一步向外扩展。
不过,那一步定是迟早的事,况且,那些事情,距离如今的幽州,还是有些遥远。
风雨欲来的趋势,暂时,还未曾抵达此处边境。
蓟县地处幽州北境,为幽州治所,也是幽州的精华所在,
作为公孙瓒的老巢之一,此地的人口众多,钱粮充沛,而且防卫森严。
外墙高达三丈有余,厚一丈五,城上箭楼密布,旌旗如林,城下设地堑三重,密插尖木,外有护城河水深且宽。
当初黄巾动乱的时候,曾有万余黄巾军来攻,激战半年之久,陈尸数千,也未能踏上城头一步。
城头上的火把,在风中摇弋,一队队的军士来回巡逻,哨塔上的士卒紧紧的盯着城下,一切都很正常。
不过高郅依旧留守在城头,在城墙之上就着篝火,高郅和那些守城的士兵们一样承受秋季黄昏时分的寒风,待吃过两个大饼,一碗口汤后,才感觉全身暖了许多。
自那次战争结束,全军回拔蓟县后,公孙瓒便专门提拔了高郅,让他做了蓟县东门城门令,率领蓟县县兵五百并三百白马义从守卫东门。
“乱世,呵呵,即将开始啊!无数的英雄豪杰应运而生,却不知我能不能留下光辉的一笔呢”站在墙头,高郅负手而立,心中却是默默的想着心事。
他在思考,在接下来的这段日子里面,他应该如何展现自己的价值,作为武将的价值!
是的,他从来就没幻想着做什么主公,自立为王的幻想。
与
五十 桃园三基友
城楼的青瓦墙畔,于高郅等人警惕的目光下,那群人越走越近。
或许,对方也存着怕产生误会的心思,等到离蓟县东门约莫有两里的地方,一群人停了下来。
随后领头的三个人,与大部队分离,骑马向前,朝着蓟县东门奔驰而来。
借助日落余晖,高郅自上而下,还是能够非常清晰的看清楚来者面貌。
当头那人身长七尺,皮肤甚白,腰垂双股剑,一对修长的手臂,特别显眼。
其左手一人,身高九尺,细眼高鼻,眉毛及重,三缕长须飘落在胸前,面色如重枣,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再后一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生若巨雷,势如奔马。
好吧!
如此鲜明的特征,只需扫量上一眼,高郅的脑海里,便本能的就蹦出了三个字--刘玄德。
再随后,心中浮现的则是...三基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