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无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巡山校尉
卢真人回过神来,感叹道:“当年四祖尚是垂髫之龄,六代掌门称之曰金相玉质,百世无匹;惊才绝艳,难与并能。为防万一之失竟授以待诏金符。未料此等人物,复现于今。”他说出这一番话时虽然语调平缓,但周身紫光明灭,祥云滚滚,显然内心并不平静。
霍真人道:“阴鱼九珠,开派一人。人事代谢,今必胜昔。这归无咎十二载修成九元书为越衡开派以来所未有,否中藏泰,可见冥冥中早有定数。这一届真传铨选之会,为我越衡之幸。”
五陵殿主声音低缓:“或许这是我越衡宗等待的那人。”
霍真人一怔,奇道:“何人”
岳玄英默然不语。卢、霍以下十二人悚然一惊,好似想到了什么。
藤椅上一人看了那绿袍青年一眼,喃喃道:“飞来一剑断九碑……”
那绿袍青年意味深长的接口道:“如我原陆宗正明天尊的契机,贵宗恐怕还有相当距离。即便此子天赋惊人,也难以一己之力做到此事,最多只是大大推进一步而已。若说藏象宗距离这一关倒是只差一步,如果此子出身于藏象宗,倒是有几分希望成就那旷世之功。”
归无咎归座之后,场内场外十有六七的低辈弟子还如在梦中。另外回过神来为这份场景所震动的数人则面色激越,指指点点。二者形成鲜明对比。
那黑面少年盯着归无咎看了片刻,略一沉思,面无表情的上前几步,走进惶火阳鱼。
太和天宫上,那绿袍青年遥声道:“回来吧,不必再试了。”
这绿袍青年让黑面少年出手时,原本信心满满,拟其必可艺压全场。这倒并非他存心挑衅或者炫耀。只因在他看来,展露胜人一筹的实力原本就是理所当然的,是其道法理念的一部分。
他今日在铨选会场所看重的不过是宁素尘、归无咎二人而已。昨日见了归无咎之后,认为归无咎圆满兑现潜力之后固然稍胜黑面少年一筹,但这却是百年之后的事情。而宁素尘身份特殊,不便以“天鉴”之法观其虚实,故而今日一直等到她登场展露实力。
绿袍青年观看了宁素尘出手之后,对宁素尘、归无咎、乃至阴阳双鱼都有了一个较为准确的评判标尺。在他看来,眼下的归无咎应当与宁素尘相当或略有不如,丹水阴鱼之试六星连珠的可能性较大;至多七珠,与宁素尘持平。而黑面少年,有极大的把握成就八珠,甚至冲击九珠!
如果越衡宗历史上第一个阴鱼试的九星连珠被派外之人取得,想必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孰料这归无咎,竟然做到了这一步!
以自己近乎通天的修为,去窥测一个灵形境低辈弟子,却出现如此大的偏差,绿袍青年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
那黑面少年却并未听他招呼,转过头来,淡漠道:“端木临,我只是在检验自身的器量,不是你出风头的工具。”
端木临,看来便是这绿袍青年的姓名。
太和天宫之上岳玄英等十三人听了这黑面少年言语,无不诧异。
端木临将黑面少年推了出来时,他们立时就知这人并非等闲。虽然他寡言少语,但想必是返璞归真、璞玉浑金一流的人物,外表木讷,内含英华。不曾想这黑面少年此时言语犀利如此。
只是无论他天资如何出众,到底眼前也只是一个灵形境的低辈弟子而已。而端木临,可是这天地间最顶尖一流的人物,身份相差可谓极为悬殊。就算这黑面少年前途广大,将来要成就端木临这一地步,还不知道要面对多少艰难险阻。
这少年用这样一副口气说话,可算是目无尊长,狂妄已极。
岂知这绿袍青年苦笑一声,既不动怒,也不勉强,淡然道:“那就随你的便吧。”随即转头一笑,对岳玄英等人道:“我这师弟脑子有些不大灵光。让贵派见笑了。”
即便是岳玄英,听
第三十六章 九转殿内觐上真
这道童似乎被数百修士的目光盯的有些吃不消,咕噜一声吞咽了口水,大声道:“冲霄阁弟子归无咎,随我入九转灵光殿觐见真君。”明亮的双眼骨碌碌的扫视了一圈环绕双鱼的二十四位弟子,脆声道:“归无咎是谁跟我走吧。”
归无咎不再迟疑,驾起一道元光飞遁至太和天宫上。这道童上下打量了归无咎一眼,默念法诀,座下玄鹤陡然间长大一倍有余,发出一声清亮鹤鸣,载着一跃而上的归无咎,飘然而去。
而双龙池道场上的诸人,听闻归无咎前往九转灵光殿,先是疑惑万分的模样,然后露出恍然之色,继而为羡艳取代。越衡派的日常运转以六殿十二阁为主,而九转灵光殿作为真君大能修持之所,早已远离了大众的视野。
如今这被所有人都忽视了的存在突然显露人前,带给低辈弟子的除了陌生,更有敬畏。就连太和天宫第三重的藤椅上,都有数人怔住。因为这十人中有二三个资历较浅的寿不满四百之数,他们也是第一次见识九转灵光殿直传谕令。
大家对归无咎未获真传之位虽略有不解,但作为开派以来第一个丹水阴鱼九星连珠的旷世奇才,想必几位真君大能有着更深远的安排。
九转灵光殿所在太华峰,距离其余诸峰最近的也有万里之遥。但归无咎座下这玄鹤殊非凡种,长空中振翼疾行,速度还要在元婴真人之上。翱翔不过一刻钟的功夫,便见一座危耸杰起、横亘中天的高峰出现在眼帘。峰顶之上,坐落着一座恢弘巍峨、气度森严的巨殿。这宫殿通体玄色如同铁铸,虽无富丽堂皇之象,却有一种深邃博大、映摄大千的雄健气魄。
玄鹤在这大殿正门舒翼落定,归无咎和那道童轻巧的翻身跃下。
归无咎冲这道童微一点头,正要上前。道童连忙道:“师兄且慢。”说完从怀中掏出一个雅致的白色玉瓶,从中倒出一枚小指大小的绿色丹丸递给归无咎,道:“请师兄先服用此丹。”
归无咎并不询问缘由,依言服下。正殿大门缓缓打开,只是其中雾气蒙蒙,似乎看不清其中虚实。归无咎不再迟疑,一步踏入其中。
归无咎跨步踏入大殿的一瞬间,明暗转换,似乎陷入长夜。身后大门明明并未关闭,但却突然消失不见。自己似乎置身莫名之地,前、后、上、下、左、右均空无一物,无所凭借。借助不知何处散发的些微光勉强看去,却仿佛立于无垠广阔的宇宙正中,视之无端,究之无穷。
归无咎立时醒悟,这九转灵光殿虽称名为“殿”,但其实更像是通向另一方空间的入口,连接着一片广大的神秘之地,不知是秘境还是异界。
归无咎略一凝神,便从这这突遭变故的不适中恢复过来。心下了然,历代越衡宗大能均在此殿修行,那么有这等奥妙也在情理之中。如果那等人物千万载蜗居一室之内,反而不合常理。
归无咎仔细打量着上上下下的一片浑茫空虚,依据着心头莫名产生的召唤,缓慢前行。他虽然脚下凌空,但是一步步走过去却如履平地。只是踏步无声,未免有几分诡异。行走过程中或有炽烈火光,或有凛冽寒风、爆裂雷珠迎面袭来,顷刻间就接近归无咎周身三尺之内。
归无咎正要闪避,却觉得腹中一热,一道青芒形成一个球形光罩,将自己牢牢包裹。外力一旦与这光罩相交,立刻消融于无形。立时省悟,这是方才服用的丹药发挥了作用。
虽然全无方向可辨,但归无咎依旧不闻不问,坚定不移的前进。不知过了多久,眼帘中出现一座犹如鹅卵的椭圆石台,仿佛成了这片天地的中心。归无咎心中一动,朝着这石台走去。
 
第三十七章 一事安有两般情
出现在高台上的,是个由流光幻化而成的人影,身形在清晰与混沌中转换不定,周而复始。上一刻似乎连衣衫中的麻布缝隙都清晰可见;下一个瞬间又极为模糊,宛如纷纭茫昧的一团乌光。
在他身形凝实的一瞬间,归无咎终于看清楚了他的面容,这是一个头戴斗笠的老者,浑身上下衣衫破烂,胡须全白,长发乌黑。他似是审视般的看了归无咎一眼,然后露出淡淡笑意。
按理说此人出现在室内正中,又有如此显眼的光影变化,应当极为显眼才对。可事实上如非四人对他行礼,归无咎决无法注意到他的存在。此人并未施展任何法术神通,却足以让人视而不见,可谓神妙离奇。
归无咎之前于那等境界的人物已经见过两位,分别是十二年前带自己入门之人,以及这两日做客越衡宗的那绿袍青年端木临。而眼前这位老者,给自己的感觉却是“相反”。和自己前两位见到的真君大能“相反”。
那二人虽不曾放出一丝法力气机,但却给人巍巍乎万有之尊的直觉,仿佛周身一切客体均与其消弭差别,并以之为主,随之运行。而眼前这老者却和四周的一切产生强烈的排斥感,似乎物非其类,泾渭分明。和自己第一次见到那无名墨珠的感觉有几分相似,但似乎又不如那墨珠纯粹。
归无咎心思转动,有三分惊讶。法旨说的明白,前往九转灵光殿觐见真君。但眼前这老者虚影并非是他想象中将要见到的那人。
这老者虚影似乎已知归无咎所想,笑道:“十二年前的故人另有要事在身。”
归无咎心中一动,所谓十二年前的故人,显然是说的袖藏食道灵鱼的越衡宗掌门。上前一礼道:“敢问前辈如何称呼”
这虚影道:“我姓宁。”
归无咎行了一礼道:“见过宁真君。”又冲其余四人道:“见过四位真人。”四人微一点头,以示回应。
虚影道:“有什么问题就问吧。”
归无咎略一迟疑,开口道:“引诏金符”
此时宁真君的虚影正变换到极为模糊的状态,但还是隐约可见一个点头的动作,一股平和的声音传来:“遇到了一些变故。”
归无咎沉思片刻,以一种不确定的口气道:“三劫莲”
虚影略一停顿,声音诧异道:“端木临此人到我越衡逛了一圈,口风倒不严实。”
这二人对答言语仿佛哑谜一般,但在场之人均清楚所言何意。
归无咎沉吟道:“掌门真君曾说,我是越衡的机缘,越衡也有我的机缘。想必说的就是这三劫莲了。晚辈猜想此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补足玉鼎失足之资,却因为什么缘故失落了。所以门中以为晚辈失去了培养的价值,引诏金符之诺才未曾响应。想必这就是前辈所说的变故。”
虚影道:“前应后果你猜测的不错。不过这三劫莲并非失落了,谁又能把越衡宗的至宝盗走”沉默片刻道:“是被南宫师弟自己用掉了。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你自己看吧。”随即右手食指虚点,空间陡然扭曲,形成一幅尺许高低的闪烁画面。
归无咎凝神细观。
雾霭阵阵,群峰缭绕,宫观点缀。这一处景象显然是玄渊泽上越衡山门。其中最魁伟的山峰上,一座漆黑大殿气象森然,正是九转灵光殿。殿前站立一个俊伟道人,玄光铄铄,气度不凡。身旁一道金芒,裹住一个十岁上下的女孩,双目紧闭,胸口起伏,似乎正在梦中。
归无咎看到这英挺道人,双目一缩。只是他身旁的女孩的面容,似乎正是木愔璃。这时突生异变,天地之间漆黑一片,随即青天“砰”地一声裂了一个窟窿,一只巨大到匪夷所思的铜色鸟爪从青天上伸了下来,带着粉碎一切的意志,将要拍打在越衡宗的山门上!
然后这英挺道人出手了,举手投足就引动了方圆数十万里的恐怖气息。只是两股伟力交手的过程,这光幕却乱作一团,无法显现分明。
第三十八章 二元相生月新明
归无咎点头道:“弟子明白了。若无三劫莲,弟子这玉鼎失足之姿和寻常的八品灵根便没有丝毫差别,也就失去了培养的价值,因此待诏真传之约自然就不再作数。”
归无咎说出这一番话时,神色坦然,好似并没有丝毫怨怼、失落和沮丧。
因为此事必然是有下文的,否则一位真君大能与他的四名弟子,绝不可能有这等上好耐心,和一个毫无价值之人在这里聊闲篇。
更何况自己虽未当场成就真传弟子,但是以自己阴阳鱼试展露出的潜力,就算是死马当作活马医,归无咎相信越衡宗也必然会想尽一切办法挽救,而非将自己白白放弃。
那手执玉圭的中年人面露赞许之色,宽慰道:“修为到了老师这等境界,一言一行上合天心道念。南宫师叔既然承诺给你一条道途,自然要尽力而为的。”
归无咎默然以对,那玉符失约又作何解释呢修道者不可轻易毁诺固然不假,但终究也是计算得失行事的。如果代价和回报不成正比,那么所谓诺言云云,也并不靠得住。若自己今日不曾在丹水阴鱼中一鸣惊人,那么归无咎敢断言,其等至多遣一人对自己交代明白前后因果,而不是眼下这等阵仗。
矮胖道人蒲扇轻摇道:“失了三劫莲之后,你这玉鼎失足的天资就变得无比棘手,只有一条近乎不可能的道路可走。越衡宗付出一株三劫莲容易,但若扶持你走上这条道路,不是草率之间可以决断的。”
归无咎精神一振,到此处才说到正题。果然除了三劫莲之外,自己的修行之路并未断绝。
高台之上的虚影道:“走上这条路,本门是要下一份重注的。南宫师弟因为当初亲口允诺的缘故,力主给与你这份机缘。梁师弟不置可否;老夫却以为,越衡一门本已布下三子,虽中途失了你这一子奇兵,但因为意外缘故又多了一子,一来一去依旧是三子的格局。若要救回你这一子,代价太大。”
归无咎有些意外,不料到引诏金符失约,作梗的不是南宫宗主,而是眼前这位宁真君。现在宁真君将这一切坦然道出,更是大出乎无咎预料。于是不动声色的道:“想必宁真君无论辈分还是修为均在南宫宗主和梁真君之上,最终那二位还是尊重了前辈的意见。”
宁真君虚影笑道:“你对老夫就没有一丝怨恨之心吗”
归无咎想了一想,坦率道:“无非趋利避害,履职赴约而已。报当报之恩,为当为之事。宁真君过去的决定,归无咎并无怨恨。”
虚影此时正是极为清晰的状态,只见他做出一个挑眉动作,随即呵呵一笑,似乎对归无咎的回答很是满意。四位真人似乎也对归无咎如此“坦率”的回答有几分诧异,面善几分赞许。
就连那一直面色冷淡的三旬女子,看向归无咎的目光也多出几分柔和。
归无咎权衡之下还是决定实话实说。宁真君既然承认自己就是金符失约的作梗之人,那么揣测其用意,当是希望得到归无咎的真实态度。
归无咎此语不卑不亢,没有半点虚情假意。越衡宗决定曾经决定舍弃自己也好,现在决定加大砝码也好,这一切都是基于利益的考量互相成全。因此归无咎对于宗门曾经的一切决定无所谓怨恨,无所谓感激。他强调的是,自己接受了宗门的培养就算是结下因果,将来应当履行的义务也是责无旁贷。
这个回答,很务实,很露骨;最重要的是很见胆量,不愧是于道法中破妄见真的载道之器。
虚影此刻面貌不辨,唯有其音:“当然,这些都是真传法会之前所做的判断。原本我和南宫师弟以为,你虽然见解超卓,但未来成就也未必在其余三子之上。想不到你在本届真传法会上一飞冲天,竟至于斯。想来这玉鼎失足尚有未尽
第三十九章 万劫千难只自然
归无咎思索片刻,问道:“想来是这藏象宗与我越衡宗交恶,想要获得他这神物涉及宗门争斗,因此才号称万分艰难”
手执拂尘的少年摇头道:“非也。其余八宗之中,藏象宗与我越衡相交最善,素为友盟。就在你来九转灵光殿的路上,老师已与藏象宗掌门沟通。那门中神物可以供你使用。”
归无咎不由大奇,既然如此,那又何难之有。于是静等下文。
矮胖道人道:“我宗虽然与藏象宗关系虽然素为友盟,但那神物价值与三劫莲相当。可谓开天之异宝,造化之神蕴。自然是不能白白赠与的。易地而处,若其他友宗向我宗求取三劫莲,那也断然没有白白赠与的道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