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万法无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巡山校尉

    谷庭枫比众人矮了一个头去,方才站在后头,方隆并未看见。

    方隆踌躇道:“既然谷少爷亲自前来,那便每人记十微功。实在不能再多了,否则没有合适名目,上面核查起来也不好交代。”说完从袖中又掏出一卷卷轴。

    归无咎顺手将已经铺开的卷轴拿起细看,只见其中“姓名”一栏全部空白,功德一栏全部朱笔填写“微功三”,最后名目一栏分别填写的是“巡守某山某殿一月”“看护某处药园一月”“照看某处灵禽一月”等等,五花八门,不由面色古怪。

    绝大多数冲霄阁弟子都是闭门修行,更兼年纪幼小,对门中之事所知甚少,这时都不知这方殿判在搞些什么鬼。

    蓝钰上前一步,笑道:“方殿判误会了,我等有正经事要办,可不是来打秋风的。”谷庭枫连忙点头。

    方隆面容凝滞,这才知道自己想岔了。

    越衡一门中,就算是根基深厚的大家族,承载族门希望的也只是极少数天资卓异之辈,剩下的便多是庸碌之人。如成氏中和成不铭同辈的人物还有二三十个,个个是外府别传身份,将来有望结丹的也不过二三人而已,其余此生均在灵形境中打转。

    这一群少年,平素里能占门中便宜的事情却从不放过,冒领些微功绩只是其一。因家族中有几分薄面,明光殿各位殿判也不愿将其得罪的太狠,因此每次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糊弄过去。

    方隆见这一群人如此年轻,其中身量娇小的木愔璃又太扎眼,先入为主的以为其等是来此冒功的纨绔之流。想不到他们竟真的有什么功德可以申报。

    宁朴尘上前道:“这位是归无咎归师兄。”

    方隆皱眉道:“归无咎归无咎是谁…等等,你是归无咎”

    “腾”的一声就蒲团上站了起来。

    也许越衡宗内千百万外府弟子尚未尽知归无咎之名,但是这短短半日之间,六殿十二阁早已传遍,本届真传铨选之会,有一名为归无咎的弟子,阴鱼九珠,万古一人。

    谷庭枫看方隆面色惊疑,正对着归无咎上下打量,似有不信之意,连忙接口道:“确实是归师兄。”

    方隆面上突然涌起一道红光,高声道:“归师弟本届真传铨选之会上…”

    归无咎连忙摆摆手,止住他话头,微笑道:“此事颇为要紧,劳烦方殿判上呈。”

    方隆这才相信这一行人确实要上报正经功德。这等弄虚作假的勾当从来只在殿判一流中行事,从无主动捅到上面的道理。归无咎看似所报功绩还不甚小的样子,连忙道:“归师弟请稍候,今日是杜长老当值,方某这就去请。”

    末功、微功的披判之权在殿判手中,在其之上每殿各有六位掌书长老,均为元婴真人,若须报领大功、小功就要经由其手。若是天功、上功,就要由三位殿主处断。上功倒还罢了,三位正副殿主有一人即可处理,而天功则需三位殿主一致评判,批成判书报呈九转灵光殿。

    归无咎又作势止住,笑道:“此事须请殿主出面。”

    方隆吃了一惊,这归无咎纵然惊才绝艳,到底不过是灵形修士,居然要报呈上功一流的功德。

    但这等非凡人物非自己所能度量,略一思索便道:“霍副殿主今日主持完真传铨选,眼下应在殿中。只是按照常理,申报上功以上的,应当先请出掌书长老,由其稍作鉴别之后再惊动三位殿主。不过归师弟如此人物,方某自然是信得过的,这便传递消息。”

    方隆此语显然有卖好之意,归无咎闻弦歌而知雅意,连忙微笑称谢。方隆连道不敢,转身不知自墙壁中何处取出一只乌黑怪锤,非金非木,朝殿中金钟连敲九响。

    一道道低沉的声响随之发出,众人都是心头一震,不约而同的产生一种感觉,这钟声虽不甚响亮,但是似乎可以传音于千里之外而不衰。

    片刻之后,大殿一侧墙壁打开,




第四十四章 洗尘尤有一重关
    武殿主并不接过,曼声道:“我越衡宗门下,进献宝物一流当去星陈阁,并不隶属于功德之列。”其实以武殿主法力,足以越过这玉盒刺探出其中到底是何物,但他并不打算这么做。

    归无咎坦然道:“弟子明白。”

    武殿主这才大袖一卷,摄过玉盒。打开一看,却是一本薄绢所制的书册,略微一怔,便翻阅来看。

    随归无咎前来诸位师弟师妹,看到谜底,也在暗暗猜疑这书册记载的何等内容,以至于归无咎有如此信心。

    不过半盏茶功夫,武殿主阅览完毕,将之传给黄殿主、霍殿主。

    又过了片刻,三人均已看完。

    黄殿主双目垂帘,宛如泥塑木雕一般,似乎正在入定;霍殿主斜摆拂尘,皱眉凝思,也不言语。武殿主目光遥接殿外,似乎在观看远处景色。

    这份情景着实有些诡异,不过台下较有见识的弟子猜想三位殿主可能正在以神意交流,因此也只是静静等待。

    不知又过了多久,武殿主收回目光,将书册仍置于玉盒之中,盖上盒盖,注视着归无咎。

    黄副殿主一捻黑须,缓缓道:“师弟我长年云游在外,初掌此职不足一月,更兼修为在二位师兄之下,故而此事当以二位师兄的意见为主。”

    归无咎依旧表情淡定,不露声色。

    黄副殿主看上去并未表态,但蓝钰、谢月屏却能看出,他这等态度,正说明事关重大。归无咎所呈之物,若无极高价值,黄殿主很容易做出否定的判断。

    霍殿主道:“黄师弟太谦了。此卷虽别开生面,令人叹为观止,但说到底不过是真气境弟子所用之物,以我等修为哪有看不明白的道理。只是兹事体大,是否我等暂不批示,转呈九转灵光殿,由三位真君决断。”

    武殿主断然道:“倘若事涉元婴之上,自然直呈九转灵光殿;但若是我等力所能及之事,那么无论披功多寡,还是应当给出明确意见。只不过最后上陈真君,定其可否而已。否则稍遇大事便推上诿下,我等岂不成了尸位素餐之人。”

    黄殿主、霍殿主一齐道:“师兄之言甚善。”

    随归无咎前来的众人心头一凛,看来三位殿主即将作出决断。如果归师兄再次创造奇迹,真让人难以置信。

    武殿主叹道:“在局中时,步步迷途;跳出局外,拨云见日。这一道谜题,其实数万年来不少先贤有所猜测,但均不了了之。我当年也有几分理清脉络、造福后学的心思,但终究力不能及。阴鱼九珠,不愧是一等之资。只是具体所值多少,还要费些思量。”

    黄殿主沉吟道:“功莫大于成道。当初我越衡宗有玄境断续之危,三祖助三代掌门成就真君之位,故得十天功。此卷亦有助人成道之效。若以上下论,真君之位与灵形修士,相去何啻于霄壤;然而以多寡论,三代掌门襄助一人,此卷足以立万世之基,又不能相提并论。两相权衡,或许在伯仲之间。”

    霍殿主道:“从另一角度看,若以为此卷价值与《论》部一百五十七卷相当,那么黄师弟所言也确实甚为允当。”

    武殿主沉声道:“二位师弟之言有理。明光殿暂披



第四十五章 卷归论部终遂志
    归无咎此卷正是突破返照关后的数日间所著,自己将其命名为《持心卷》,恰好能够弥补这一不足。其实若无那无名墨珠相助,归无咎也无法走到这一步。这一点自然不足为外人道。

    至于此卷的效用,自今日始,所有的冲霄阁弟子都将获得极大益处,根基得以进一步夯实。具体来说,以后每一届真传铨选之会,“小自在境”修士至少会有三四人之多。这意味着,以后所有的真传弟子均是“小自在境”的底子。

    当然,“小自在境”根底距离追逐上境还有很大差距。以本届而论,成不铭虽然堪称良才,和归无咎、宁素尘相比还是要逊色不少。所以此卷对于最上乘的人物而言,影响并不大。但是整个中坚层次的真传弟子质量,却无疑被大大提升了。

    需知此辈,以后是极有希望成就元婴三重甚至更高境界的人物,也是门派柱础之所在。

    蓝钰感叹道:“五十年前,我族中蓝天德真人,考察十万载以来变异灵根的种种变化,编成《异灵编》一百六十卷,进献门派,据说堪称当时一大盛事。此编也仅得了五十上功而已。归师兄这卷《持心卷》所造成的影响,恐怕不下于你昨日阴鱼九珠,立派一人的盛况。”

    蓝天德其实乃是蓝钰的族兄,年纪虽比蓝钰足足大了三百多岁,却是同辈。当年蓝天德也是冲霄阁中极为瞩目的天才,于那一辈真传法会中阴阳双鱼均是八珠,位列头名。三十年结丹,六十四年成婴,凝结元婴那年年方一百一十五岁,也是意气风发的人物。可惜结婴十余年后由于一次意外不慎伤了根基,此生再也无法踏入元婴二重。

    这蓝天德也是个高傲的人,不屑于委身于琐碎事务。所幸其人交游广阔、博闻强记,又于千罗阁中种种奇门秘籍颇多涉猎,于是考察搜罗了十余万年来的种种变异灵根,考其源流,查其脉络,历时一百五十载,完成一百六十卷《异灵编》,也算是呕心沥血之作。

    霍殿主道:“《异灵编》正是在我手中披功。此书称得上是近千年来越衡门中一朵奇葩。但与《持心卷》相比,却相形见绌了不少。论卷帙之宏,《异灵篇》何止于《持心卷》百倍只是《异灵编》卷帙虽繁,不过是考索之功;《持心卷》篇才万字,却是独断之学。二者势不能同日而语。二十比一,正合其宜。”

    武殿主道:“五部之中,《持心卷》足可屹立于论部第一百五十八卷,《异灵编》只不过是是集部,不过用功较多、规模宏富而已。却不便相比。”

    先前霍殿主道,归无咎手中道册价值与《论》部一百五十七卷相当,众人还并未留心。现在武殿主明确说《持心卷》将成为法部第一百五十八卷,曲伯玉、谢月屏、蓝钰等明白其理的心中大为震撼。

    越衡宗道门经典,分为五部,经论法藏集。

    经部乃大道唯一,止有一种,便是越衡根本之法《通灵显化真形图》。

    论部为道之别传,列分十三,即为创立十三家内府真传的大能道途。

    法部为斩关利剑,为越衡一门渡过“九九玄关”的种种秘法传承,迄今已有一百五十七种。

    藏部为奇门巧思,虽然别开生面,终究未足立家。诸家外府传承,丹符阵器种种旁门之中的妙术秘法、神通推演,尽在其中,总计三千六百门。

    集部为总括遗漏,精研古今道术源流演变,分门别类,拾遗补缺,不无裨益。其卷帙巨万,不可胜计。

    经部论部不必多说,就以法部而言,能够勘破“九九玄关”之秘的,十之七八也是大能一流的修士。这一百五十七种秘法,有一百二十六种为大能著录,二十四种为元婴四重或更高修为的大神通修士所创,七种为元婴真人所



第四十六章 新居旧友相揖别
    一道元光当空划过,朝着一座方圆十余里的浮屿飞遁而去。

    昨日取得真传名位后,归无咎会同诸位师弟师妹,在紫雾峰幽明湖道场布下一席酒宴。

    归无咎以前与他们亦师亦友,众人均知这是一场分别之宴,尽兴之余不免有几分感伤。

    不过这“分别”二字双方的理解也是不同的,蓝钰谢月屏等人,只道是归师兄加入真传门下精心修持,但三年、六年后的下届真传法会结束之时,便是相见之日;归无咎自己却知道,过不了多久,自己便要离开宗门,迎接八品灵根元婴路的挑战。至少数十年内,彼此恐无再会之缘。

    看着古灵精怪的谢月屏,任才放旷的蓝钰,以及饮酒之后双颊通红的木愔璃,归无咎心中也有一丝黯然。

    成就真传后,盘炉峰双游洞已然成为历史,眼前这座浮空飞屿名为丹霞玄渚,是归无咎名义上新的道场。

    今日天色刚明,归无咎便持真传令符前往清音阁讨取修炼洞府。本来修道外物,不同身份的弟子自有对应品级的供给。但同一档次之内,向来是由本人自由选择。

    对于归无咎而言,这不过是掩人耳目的一道程序而已。

    不料无咎一至其地,当值司府便告诉归无咎,他的洞府已经由掌阁亲自安排妥当。极言这“丹霞玄渚”乃是以前一位元婴四重的大神通修士所居,可谓上佳的修道福地。

    归无咎心中一动,清音阁掌阁他只知道姓冯,连名号也不清楚,更不用说交情。他的声名虽然在这两日传遍门中,但并不认为那等身份的人需要来刻意巴结自己。

    更何况,修道之人通常独往独来、不拘于俗,你予他高楼宽宅,他偏偏喜欢山野村居,不但不承你情,反而因此唐突,料来冯掌阁也不会做如此冒昧的事。于是也不挑拣推拒,就领了这丹霞玄渚的禁制令牌。

    驾元光抵达这丹霞玄渚,归无咎已经大致明白,此事果然是门中刻意交代。

    这丹霞玄渚内里如何他还不得而知,但前来的路径上已经能够窥出几分奥妙。这一处道场地理位置极为偏僻,距离九转灵光殿不过六千里。

    更绝的是,周围千里之内有七八座类似的浮屿道场,均为元婴三重甚至更高修为的修士所居住,那人人避之不及的五陵殿主岳玄英赫然也在其中。这七八处道场将丹霞玄渚包裹在正中,阵法交错,旁人若无图谱极容易失陷其中。

    一个灵形修士在这偏僻之地闭关苦修,说是与世隔绝也不为过。

    手中青色牌符一晃,浮屿中五色祥光一闪,阵门大开。归无咎不由眼前一亮,果然上佳福地并非虚言。

    这圆形岛屿上空为一团白雾遮掩,宛如伞盖,使人难以外窥其虚实。外圈环列十二个入口,每个入口均以两座十余丈高的青紫怪石夹峙,这怪石暗通云雾水脉,汩汩清泉在石上不断喷洒流淌。二石之间,莹白美玉铸成道路,向着岛中延伸。

    归元咎沿着这白玉路径内行,辨出其中八处建筑乃是依照八卦方位所建。冈峦参差各逞其势,宫宿馆舍、珊瑚林碧、清池芳草,一切装饰炜炜煌煌,盛丽无方。归无咎无心观赏其景,反正自己也不会在此处居住太长的时间。抬头望去,东北角处一座清新淡雅的四重竹楼应当是居住之所,于是径直走了过去。

    这丹霞玄渚其实已经闲置六七十年之久,然而归无咎进入竹楼之中,只见其中装饰俱新,纤尘不染,显然是有人打扫过。

    竹楼正厅面积颇大,东向墙面上是一副简易的“四洲六海图”,与法器之流不能相比,地理形势也甚为粗略,但却将四洲六海所有一二等宗门标注出来。“四洲六海图”对面墙壁上同样是一副图画,却是越衡宗山门中最主要的千座山峰分布图。

    跨过正厅,相邻的一间是打坐行功的静室,归无咎跨步过去,目光一凝。

    光洁的地板上,一侧放置了两套墨色的真传弟子服饰和精致法器,另一侧却是一叠紫檀木盒,二百只白玉瓷瓶。室内青光闪闪,一只“青华幻印”折作飞鸟模样,在空



第四十七章 推却缠扰寻本经
    静室左拐一门,通向一间书房。这道门帷裳半卷,隐隐约约露出纵横排列的书架。归无咎正有兴趣探查一番,突然听见外面一个浑厚的声音道:“归无咎在此处否老朽冒昧来访。”归无咎这才省悟,入岛之后并未关闭禁制,竟然被人寻摸了进来。

    归无咎心中也有几分纳罕,如此僻静的所在,来人不过半个时辰功夫就找到自已,倒真是神通广大。当即迎出正门,看看这不速之客到底是谁。

    眼前是一个方面阔额,短须如戟的老者,一袭青衫早已泛白,上下打了几个补丁,但却整洁的很,一副乡村学究模样。唯独腰中插着一支精巧玉笛,倒是与他周身气质并不相称。
1...1314151617...2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