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万法无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巡山校尉

    归无咎点头道:“这是自然。想必代价极大。”

    手指拂尘的少年笑道:“然也。商定的补偿是五行元玉。”

    真气、灵形境界的修士增进功行不外乎打坐行功,服气餐霞。而金丹修士若以此法增进功行,其增长进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更善的修行之法,莫过于炼化五行精玉为己用。而元婴修士,就要用到纯度更高的五行罡玉。

    然而这却是就常理而言,如越衡宗这等宗门,灵形修士修行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可以吸纳五行精玉修炼,相应的,金丹修士和元婴真人便用到了五行罡玉和五行元玉。修行效率比之下界宗门何止高了五六倍。

    归无咎微感意外,五行元玉作为元婴真人的修炼资粮,固然极为珍贵。但是和三劫莲一流的宝物相比,那却要大为逊色了。沉吟道:“五行元玉么…以此为代价,想必数量极多。”

    少年道人点头笑道:“具体数目是多少万件难以尽数,只知可供一千名真传门下的元婴真人使用万载。”

    归无咎悚然一惊。真传门下的元婴真人,极有可能修行到元婴三、四重境界,所耗费外物的数量要超过普通元婴真人数十倍。真传铨选制度设立的初衷,正是为了“众材得序,禀授可造”,将宝贵的资源用在最有前途的弟子身上。普通元婴真人的寿元也不过在千余载而已,算下来不考虑臻至元婴之上的少数杰出人物,越衡宗上下,真传弟子的总数也不过千余人。而这千余人所消耗的资源却要远远大于数百万外府别传。

    等于说越衡宗竟愿意付出相当于整派一万年的外物开销,为自己求取那神物。这代价不可谓不大。归无咎一时也有些心神撼动。

    矮胖道人露出几分笑意:“且慢,你别会错了意,这五行元玉,是藏象宗补偿我越衡宗的外物。”

    归无咎愕然道:“什么”

    矮胖道人意味深长的道:“忘了方才和你说的这藏象宗的特别之处了么你若三百年内成就元婴,便是藏象宗“动门”墨衣一派的弟子。当然,你与我藏象宗的牵连,却是无法斩断的。你为藏象之真传后,依旧保留越衡弟子身份。”

    归无咎皱眉道:“成就元婴加入藏象宗”

    快速的梳理了一阵,消化了这匪夷所思的信息,归无咎断然道:“弟子以为,越衡宗和藏象宗的这桩交易,有主次颠倒之嫌,似乎并不算划算。”

    他这话虽似乎有些自傲,但也坦诚。藏象宗的那神物再重要,终究不如自己所展现的潜力。如果归无咎所展露的天赋能够兑现,未必不能影响一个门派数万年,甚至更久。与此相比,越衡宗万年的开销固然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字,但是也并不足道。

    毕竟,修道界中修为高低才是根本,神物只是用来弥补归无咎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难关而已,孰轻孰重,一目了然。虽说归无咎还保留越衡弟子身份,但不用想也知道必定主次易位。

    矮胖道人缓声道:“你所言有理。但我越衡宗和藏象宗盟约已久,自然有整体的考虑。你在越衡宗即便超越老师,成就五祖一流的人物,也难以撼动大局。而藏象宗距离那一道关口只剩下最后一步,你若万一突破难关,却有极大的机会做这一锤定音之人。其中种种玄机,以后你会明白的。”

    归无咎一点头,不再纠缠这些细枝末节。他现在只想揭晓谜底,既然和藏象宗已经谈妥条件,有了所谓取代三劫莲的神物,那所谓的“不是草率间可以决断的、近乎不可能的道路”,到底是一条怎样的路,又到底难在何处。

    如果只是从藏象宗购置神物甚至改换门庭,那么先前所言都是不着边际。

    高座之上,宁真君的虚影陡然从虚实变幻的状态中定住,似乎看穿了归无咎心中所想,渺然道:“归无咎。这近乎不可能的路,就是你的元婴之路。”他出言之时全身明光朗照,和壮阔滂湃的声音融为一体,仿佛要将每一个字深深烙刻在归无咎的心底。

    归无咎不由心神一震




第四十章 假丹精斛炼弦苍
    归无咎双手一触摸这宝物,只觉一股凉意沁人骨髓,心神中自然而然就明白了此物的来历和用法。

    修士晋阶金丹境之后,修炼的主要方法是依次炼化五行之精。所谓“五行之精”者,依照等级高低分为四类:五行精玉,五行罡玉,五行元玉,五行丹水。前三者分别为金丹元婴等修士所用;至于五行丹水,乃是真君大能所用之物,通常以封元两气瓶贮藏,非等闲之人可得。

    所谓精玉、罡玉、元玉、丹水,名虽为四,其实一物。只是由于纯度高低难以逾越,从而价值悬殊。五行精玉,其杂质十分之一;五行罡玉,杂质百分之一;五行元玉,杂质千分之一;五行丹水,至真至纯,无有微瑕。修士修为愈高,对于修炼中五行之精的纯度要求就愈高。

    倘若元婴修士用层次较低的五行精玉修炼,每修行一日,倒需要七日功夫炼化体内杂质,长此以往更会伤了根本。所以四者虽同为一物,但是每一层级的跃升,价值何止相差十倍。

    越衡宗之所以立派于玄渊泽之上的极天中,不仅仅是由于此处恰好是四洲六海的正中心,更是因为玄渊泽水底便是五座巨大的五行精玉蕴藏之地,既富且纯,又恰好五行属性各一,圆满无缺。这精玉矿藏由表及里探及深处,品质极高的罡玉、元玉也不在少数。至于其正中心,更是蕴藏着堪称无价的五行丹水。

    玄渊泽底的这处五行丰蕴之地,并不是四洲六海五行之精的全部。大致估算,其实不过占了总数的三四成而已。十大一等宗门,每一家亦占据了一处单一属性的五行丰蕴之地。这几处所在和玄渊泽相比,差距不在规模,而在质量上;至多只产出一些精玉,而罡玉所出极少,更不用说元玉、丹水。

    四洲六海界空屏障外的西南不远处,有一奇特地域名为“荒海”。这是一处极大五行丰蕴之地,其中的矿藏之富比之四洲六海的总和还要高出数倍。

    说来九宗之人将紫微大世界中除了自身辖地之外的所在,全部称作“苍茫世界”。而荒海与四洲六海之中的弦海相邻相望,只是为天障所阻难以交通而已。因此九宗内部却把此处称为“弦苍海”。

    弦苍海中的五行精蕴品质不低,虽不及玄渊泽下五座宝地,但却远远超过了十大一等宗门所占据的矿藏,其品质到了精玉乃至罡玉的程度,甚至五行元玉的产出,也绝不罕见。但有一桩奇处,寻常的五行精玉矿藏,或为金行,或为木行,或为水行,或为土行,或为火行,虽然纯度高下有别,均为单一品质。而弦苍海五行精蕴全部五行混杂融合,兼具五行。

    须知修士修炼五行精玉的过程,均依照五行相生之次序,逐一炼化。而这等混成一体的五行之玉,可谓毫无用处。金丹修士以自身丹火日以继夜的熬炼,虽可将其分解成五份五种不同属性的精玉,但耗时极巨,得不偿失。一年苦功所得,最多只能供自己使用三月而已。

    按理说,越衡宗对于这不在治下的弦苍海是不会有丝毫兴趣的。且不谈那些大有前途的真传弟子,就是金丹一重断了道途的修士,随意投入丹符阵器哪一家旁门,所创造的价值都要远远超过充作一挖矿苦力。

    但如果掌握了更高效率的炼化五行杂玉的手段,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越衡宗并未对这庞大的隐形财富视而不见,自六代掌门开始,十余万年来无不苦思利用这处宝藏的方法。经历数十位器道宗师苦心孤诣的创举,终于在五十年前练成一桩异宝,便是归无咎掌中之物。

    元玉精斛。

    此物能够将五行杂玉一分为四,分解至最低等的五行精玉。之所以是一分为四而非一分为五,那是因为在分解的过程中,其中一种五行属性自动为修士吸收。其效率之高,竟然比炼化成品的五行精玉直接修行还要要高出十余倍。

    但是此宝的品质尚未圆满。一来其炼化五行杂玉的效率,不过相当于七八个金丹修士,对于越衡宗的体量而言这等收入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二来其只能将五行杂玉分解炼化为价值最低的精玉,而非品质更高的罡玉,元玉。因此就眼下而言,这点微末产出在还不放在越衡宗眼中。

    &n



第四十一章 万众瞩目取真传
    四人听到归无咎此语,倒是真的吃了一惊,尤其是那矮胖道人,更是用一种探究的眼神审视着归无咎周身上下。

    真传弟子之位,除了冲霄阁弟子在真传铨选之中成就,确实另有他法。不过这等法门五六千年也出不了一个,向来无人在意此事。

    宁真君虚影此时显化清晰,双目微合,沉吟道:“你若果真能够做到,宗门自然是承认的。”

    虽然宁真君从全局角度考虑,以为归无咎不以真传弟子面目出现较佳,但归无咎自己在意此事,也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他对越衡宗的认同感。

    这时候归无咎从得到元玉精斛的冲击中冷静过来,仔细衡量了此宝的种种功能,提出一个疑问:“元玉精斛既然只能分解到五行精玉的程度。那么弟子也只有在灵形境时真正达到十倍速度的效果。金丹之后,如果为了发挥此物的功能弃了五行罡玉不用。其实比之于同门也只快了一倍有余而已。”

    这个修炼进度,即便不考虑“追影逐形”关,也远远不够。若在金丹境中被此关耽搁数十载,那么三百年元婴,依旧极为渺茫。

    拂尘少年点头道:“不错,你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其实元玉精斛乃是这件法宝设计之初名称。眼下这件宝物最多称为精斛元胎而已。此物一旦被炼化,就几乎成了你身体的一部分,随着你修为的提高尚有极大的提升可能。将来自然有能够分解五行罡玉的那一日,但是这一步要靠你自己。”

    拂尘少年续道:“贫道以小演神术观望此宝,设身处地,以本人当年灵形境的修为炼化此物,将此宝品阶提升至可以分解五行罡玉的程度,大致要用五百七十年时间。”

    矮胖道人道:“凌师弟天资过人,我也曾推演一二,以我当年修为,却要用到六百三十年。”

    归无咎暗道原来这少年姓凌。但听得五百七十年、六百三十年之语,不由眉头一皱。

    那手执玉圭的中年道人道:“莫师弟何必太谦。愚兄亦曾有所推算,但此宝似乎与我秉性不合,品级提升极为困难,要做到能够分解五行罡玉,至少用了八百载有余。”

    那清丽女子道:“妾身也曾以玄真演算术尝试推算。以妾身当初的修为炼化此宝,提升一个品阶,大约用时五百三十五年。”

    拂尘少年道:“南师姐二品下的资质,我们三人是比不上的。”

    原来这四人中,竟是以这女子天资最高。

    宁真君滉漾不定的虚影道:“终究是未竟全功之物。老夫与梁师弟、南宫师弟也曾亲身演算。以老夫当年踏入灵形境那一刻为起点,直至炼化此宝至分解五行罡玉,总共用了二百七十六年时间。”

    归无咎默然,宁真君只说他自己,没有提及梁真君、南宫宗主的速度。显然他在这三人中是速度最快的。

    宁真君虚影道:“如果你在二百年内将此宝提升至可以分解五行罡玉的程度,那么最后一百年内你依旧拥有十倍之速,相当于六品上中的灵根资质,再辅以灵丹妙药,三百年结婴有望。”

    至此宗门的整个谋算才完全明晰。

    宁真君的天资之高,修为之深,在越衡宗三位大能中无可争议的排名第一。易地而处,以宁真君当年的修为,也要二百七十六年才将这“元玉精斛”提升一阶。那么若非自己在真传铨选上展露出了开派一人的潜力,这个计划很明显是无法成立的。

    如果这个计划就是三劫莲失却之后三位真君商定的预案,那么宁真君当时主张放弃自己



第四十二章 秘途绝径四重门
    一行人乘坐法器,追随着归无咎的元光轨迹,在半空中穿梭而过。

    约莫一刻钟的功夫,落在一处峰头。泛观之下,连绵数千亩的殿宇雕栏玉砌,阁道穹隆,美轮美奂。阴池幽流环殿而下,内外五桥缀连,各宽十余丈,丰丽博敞。水流之外,千百株古木布叶垂阴,路径两侧奇花斗艳,芳草如积。

    大殿正中,古雅匾额上正显三个大字,明光殿。

    明光殿,越衡宗六殿之一,主管宗内元婴境以下修士功德赏罚。

    追随归无咎的来人中,如谷庭枫、木愔璃等几位低辈弟子仍旧懵懂,不知归无咎来此处是何用意。而如蓝钰曲伯玉谢月屏等年齿较大、家底较深的,都隐隐约约猜出归无咎用意。不由得心中惊讶。不知归师兄有何把握,能够做成此事。

    越衡宗真传弟子名位,除了以冲霄阁真传之会晋升,尚余四种途径成就,号称“功德缘法,引荐争替”。不过这四法之难,无不匪夷所思。因此几乎不在正常的考虑范围之内。

    其中“争替”一道最为简单,当一人成就真传三十载之后,外府弟子可以向其发起挑战,如果取胜,就夺过真传弟子之位。当然,是以自身修为不高于被挑战者为限。

    这一规则看似寻常,其实难如天堑。

    冲霄阁真传之会法度极严,从无滥竽充数之辈,能够得以成就真传的无不是资质绝佳的英才,此其一;成就真传之后,内府真传与外府别传之间,功法高下判然,此其二;三十年时间内,真传弟子待遇丰厚,各种修道外物供给不断,进一步拉大差距,此其三。

    因此正常情况下,外府别传弟子斗赢同等境界的真传弟子,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一渠道其实质是一种变通的新陈代谢的措施,鼓励外府弟子努力修持,当偶有真传弟子修行遇到变故实力受损无法进步,便能够取代其位置。

    至于在真传弟子实力完整的情况下将之斗败夺位的,三十六万载以来不过十余人而已。

    至于“引荐”一门,却和任何门内长老无关,事涉其余八大上宗中的一家,非等闲弟子可知。

    那“缘法”一道,看名目似乎是飞来横福的好事,其实大谬不然,在这四种途径中最是残酷不过。

    紫微大世界中有许多奇险绝地,有时因为不得已的理由,不得不让低辈弟子以身试之。此事均属自愿,无人强迫。如果你能够活着出来,便能得了一个真传弟子之位。

    即便是九死一生,也有无数道途无望的低辈弟子愿意去搏一搏机缘;但这等“绝地”,能够冠名一个“绝”字就无半点水分,不是九死一生,而是近乎十死无生。近千年以来自愿为宗门捐躯的低辈修士已有万数,却并无一人侥幸能活了下来。据说上一个由此道成就真传弟子的幸运者,已经是七千年前的人物。

    而且这门径未来数千载成就者恐将绝迹。因不得而知的奥妙原因,四洲六海的界空屏障近数千年来逐渐强化,勾连内外的传送阵使用条件愈发严苛。除了大能一流的人物,想要进入苍茫世界已经变得极为困难。

    最后一项便是“功德”了,立下三天功,便能够成就真传弟子。

    当年越衡三祖并非冲霄阁弟子出身,却无意之间助三代掌门成就大能之位,记十天功,以此晋位真传。

    这一条路之艰难稀少,并不逊于其余三种。

    天功,上功,大功,小功,末功,微功,列分六等,每等以一值百。

    各职各分均有功德,上下有差,也不能一概而论。仅举一例,一名丹师,历时三日余,成丹一炉,可得一末功。一年可得一小功,百年可得一大功。倘若能够炼丹三百万载,所立之功便能成就真传弟子。而金丹修士



第四十三章 明光正殿报天功
    众人面面相觑。

    谷庭枫面色微红,从诸人中挤出一步,低声道:“方叔叔。”

    这中年人吃了一惊,抬头望去,讶然道:“谷少爷。”

    中年人名为方隆,位列明光殿前偏殿四十八位殿判之一,俗称“判官”,轮值之日执掌“末功”“微功”的判功录功之权。

    方家是越衡宗内一个修道的小世家,素来依附谷氏。明光殿偏殿殿判,十分之七八都由金丹修士充任,原也轮不到他方隆头上,正是谷氏为其谋取。方隆在谷氏的数次宴会中与谷庭枫见过面,知他天资不凡,四年前入了冲霄阁,算时间刚过了淬凡四关。
1...1213141516...2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