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无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巡山校尉
饮茶三盅,归无咎笑问道:“二位来此所为何事,不妨直言。归某近日有些繁忙,尚未有时间相询,倒有劳你们主动前来了。”
二人连声逊谢道:“不敢。是我二人冒昧叨扰了。”
这两人道是何人。乃是云中派元婴真传中排名前二者,其名分位次也是门派大比之上由归无咎所定,武光霆、谢推迁是也。
“崇台会”上,因归无咎之布置,这两人未曾得到出手比试的机会。不过今日诠道之会一开,这两人却是因祸得福,占据了云中派另外两个出战名额,得以和七十七家隐宗真传切磋短长。
今日二人主动拜访,必然与此事相关。
归无咎私心忖度,武光霆、谢推迁二人之功行,虽然称不上惊才绝艳。但是与本门三名开外的真传弟子较技,已经有了相当稳固的优势。寻常小年排名靠前的真传,还真未必能够有此修为。
再加上崇台会前,二人陪伴自己磨炼神通道术,再次小有进益。功行到了二人之境界,每一步寸进都如融化坚冰,异常艰难,足以和侪辈拉开差距。
归无咎和崇台会上数十人一番交手,对别派真传的底细还是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的。对比之下,武、谢二人,不失流黄地脉十二宗中游嫡传的水准。
归无咎心底判断,纵然考虑到流黄地脉十二宗在七十七隐宗之中排名不算靠前。一进一退之下,武、谢二人的根底,依旧当是不偏不倚,位列中庸。
尽管心中有数,归无咎还是问道:“二位主动造访,自然是与铨道会比斗相关。这些时日,想来二位经历之斗战,也已经不在少数。不知胜负如何?尚能入眼否?”
武光霆、谢推迁对视一眼。
武光霆先道:“惭愧。这些时日武某斗过二十二场。共计四胜十二负,另有六场难分高下。”
归无咎面色微讶。掐指一算,铨道会开启至今,算上今日也不过二十三天。武光霆竟已斗了二十二场。看来除却今日之外,他竟是保持了每日一斗的激烈进度。
更出乎归无咎预料的是,以武光霆的功行,二十二场比试,竟然只胜出四场。这也实在太少了些。
谢推迁亦出言道:“谢某同样出战二十二场。七胜十五负。”
以谢推迁的战斗风格,非大胜即大败,鲜能形成僵持。他的二十二战无一平局,也算恰如其分。
归无咎略一沉吟,道:“道途漫长。胜负之数,也不在一时。”
武光霆逊谢道:“武某心中有数。云中派有道友一人,已堪大振本门神威。力强者胜,理数之常。更何况这等良机难得,纵然无一胜绩,我二人也不敢轻易言弃。”
谢推迁和武光霆对了个眼神,出言道:“俗语云‘眼界宜宽,行事宜紧,下手宜慎’。归道友是不世出的奇才,非我二人能望项背。我与武师兄对于归道友在此会中能够大放光彩,自然是有着绝对的信心。”
“但是道友作为诠道一会的发起者,要求之高又于寻常真传不同。唯有未逢一败,才算是大成功。我与武师兄思来想去,也唯有在此处能够作一点文章。若是能够对道友有一二帮助,我二人也是与有荣焉。”
说着武、谢二人,各自从袖中取出一串碧珠。两串珠子一般大小,都是二十二枚,看起来倒恰好像是一对。
归无咎却一眼看出,这并非什么饰品,而是将二十二枚规格一致的照影石缀成一串。
武光霆言道:“这是我与谢师弟近日的战斗留影,尽在此处了。”
二人非是诠道一会的发起者,这照影图形却不必上缴宗门而通传之。
谢推迁将茶盅举起,一饮而尽。道:“我与武师兄能够战而胜之的,道友固然不必多虑;甚至我二人能够支撑三招两式方才落败的对局,那种程度的对手同样不在道友眼中。只是我与武师兄的十余场败绩中,各有两三场脆败之局,几乎毫无还手余地。”
“天外有天,诚不我欺。”
“为知己知彼计,还请归道友一观。”
归无咎心中一动。
两家真传交手之前,是可以在玄黄镜中作一简短交流的。凭借此法,可以大致询问出对手出身姓名、宗门聚会之上的排名先后。
只是此法泛而用之,掌握个大概尚可,若想保证无有疏忽,那么可靠性就相当有限了。归无咎却从未考虑倚仗此法探明敌情。
现在归无咎已然猜出,武光霆、谢推迁二人,正是用这笨办法,在这二十余日时间内,尽量选择和实力较强的对手交手,因而战绩才会如此惨淡。
其目的,自然是亲身淌水试路,为了归无咎能够在接下来的斗战中知己知彼。
尽管破境“丹中之婴”后,除却御孤乘、荀申之外的其余敌手,已经再难入归无咎之眼。但是二人的这份好意,归无咎也不能不领情。
归无咎略一思索,倒也不必挫伤了武、谢二人的积极性。只言道:“谢过二位了。日后每一场斗战,劳烦两位将画影图形都照例送来。一年之后,归某会给二位一个交代。”
归无咎所言“给二位一个交代”,在武、谢二人耳中,理解成了以全胜之局圆满落幕,回报二人今日之用心。此言颇重,于是连忙谦辞推让。
茶过三巡,便不约而同的告辞了。
武光霆、谢推迁刚刚离开,突地黄芒一耀,一个矮小人影闪到近前,大声道:“归无咎。我又立下一件大功,对你道途之上,助力极大。你可要记得,又欠了我一次人情。”
出言之人,是璇玑定化炉宝灵,小铁匠。
由于长时间安身洞府之内,归无咎也不使小铁匠拘束太过。这段时间,让他与云归海等人一般,开辟一间别室,任他随意折腾。
归无咎已经大致猜到小铁匠所言之事,不过口中却道:“道途上助益极大。莫非璇玑真人还能使归某道行神通大进不成?若是如此,这铨道会的斗战,就再也无忧了。归某先行谢过。”
小铁匠并不傻,脖子一伸,似乎对于归无咎的挤兑大为不满。哼哼道:“归无咎。我知晓你最近斗战频繁,屡战屡胜。并且这战局和你自家的道**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这等比试,说到底还是‘擂争’,或云‘文斗’。于整个道途而言,不过是点缀和浪花而已。就说这诠道之会,也不过为期一年。一年乃至三年五载之后,难道你还能将这一板一眼的擂斗一直比试下去不成?”
“将来闯荡天下,处处是生死之搏。那才是真正紧要攸关的环节。要知晓绝对的战力,才是立身的根本!”
说到此处,小铁匠再也按捺不住。胖乎乎的双手往炉上用力一按,宝光一闪。一个清丽婉约、娴静淑雅的白衣女子,蓦然出现在小铁匠身旁。
小铁匠搓了搓手,得意洋洋的道:“此物原本这是相当于元婴三重的异宝。现在经由本真人锻炼数月,终于大功告成,威能平白提升一级。真的到了生死相斗的场合,化神境的敌手,弹指可灭。”
“尤其是真身遁入其中后,攻守兼备,操控之灵活如意不亚于御使本人肉身。说是对你道途助力极大,也不算口出大言吧。”
第一百六十四章 试宝反得宝 使气闻秘辛
对于自己的杰作,小铁匠愈看愈是欢喜。站在旁边抓耳挠腮一阵,怂恿道:“归无咎,不如到山门之外,试试此宝威力。”
小铁匠虽然是宝灵之身,但是他品级既高,又在真君大能身畔耳濡目染,也是有几分见识的。
小铁匠刚刚反驳归无咎的一番言语,未必没有道理。
自进入隐宗地域以来,归无咎所接触的斗法战斗,无论是“崇台会”还是“铨道会”,诚如斯言,都是规矩束缚之下的“文斗”。
似乎当年在荒海历险之时,无所不用其极的琢磨实用杀伐手段,似乎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抚今追昔,归无咎收拾心情,笑言道:“也好。”
于是驾起遁光,打开门户,和小铁匠一道,携带着他新近改良的傀儡“谢玉真”,一纵身便在百十丈之外。
飞遁了一阵,三人身形缓缓停留空中。
瀛水、清莱等十二峰有禁制护佑,天玄境之下的修道者是伤不得分毫的。此刻归无咎驻足之处,乃是十二峰的边缘处的一座小山,恰好突出禁制之外。
这座山峰光秃秃的,砂石裸露,草木不生,似乎生机断绝,断无一丝仙道气象。不但如此,此山的山脚边缘向外百余丈,更是被一道高达十余丈的竹篱笆扎成为围墙,圈成一个幽闭之所。
此峰名为乌蛮峰,据说当年本是一位功行甚高的真人府邸之所在。只是那人不知遭遇什么变故,某一日突然行功失措,走火入魔,终于在这土山洞府之中散功而死,此山也由是荒废了下来。
只是,在云中派诸弟子中却有留言传出,说是那位真人其实是修炼邪魔功法,最终在洞府中爆体而亡。因而这座洞府,乃至整座乌蛮峰都埋藏了邪气,后人若使之破壁重见天日,一旦沾染,触之即死。
巧合的是。数万年来,门中诸上真、长老也对此地不闻不问,未加清理,也未曾将此峰安排别的用途。如此反常行径,更让下面的弟子深信不疑。
道理明摆着,连修为通玄的天玄上真也不愿触碰,由此可见那魔功邪气的厉害。
归无咎却对此嗤之以鼻。他往来此地何止数次,每一次都是心意浑融,自在无伤。若此间有能够威胁到他的存在,以他道缘,必定心生警兆。
这处荒废山峰,如今却正好作自己的练兵场。
只是归无咎不欲多生事端,惹来他人窥伺。长袖一抖,数枚符箓分定四方,立下一个“红尘晦暝”之阵,将乌蛮峰牢牢罩住,遮绝一切异象。
归无咎凝立空中,双目垂帘。十指掐诀变幻,口中念念有词。不过顿饭功夫,人偶“谢玉真”突然嗡嗡颤抖起来,似乎与归无咎本人生出感应,被一道无形的绳索牵连。
若是以操控人偶之法御使这件傀儡,大小共有十二道法诀,十八种异术,正击侧击,共计三十种手段。
归无咎骈指一点,正是御使了操控此傀威力最大的一术。
“谢玉真”收到指令,原本温润清淡,生机盎然仿佛真人的玉容突然冷肃,散发出一种异常凌厉的杀气。
她右臂微曲,四指如刀,纵身一跃一斩,朝那土山劈去。
清脆刺耳的碎裂声,夹杂着含混纷乱的土石翻滚、倒塌之声,交织缠绕,教人耳膜欲裂。待尘土散开,才发现这凌厉一劈,竟劈出一个深及三十余丈的缺口。
此山表面上看来似是一座土山。其实那泥土不过是薄薄的一层,最厚处也不过三尺有余。底下本来面目,乃是一种名为“青鼎岩”的岩石。
此石之坚非同小可,甚至可以直接采取下来,作为低阶弟子炼化法器的原料。云中派这一片山脉,根底十有**都是此物。
若无长辈助力,哪怕是元婴真人,想要在以“青鼎岩”为主体的山脉中独自开辟洞府,都要大费周章。
归无咎心中暗赞。这具傀儡之身的战斗力果然不俗。只是这一步还未尽全功,唯有身与傀儡相合,才能发挥此物的最大威力。
归无咎念动口诀,纵身遁入其中。
一试之下,又有惊喜。
归无咎心中振奋,想不到此傀儡品质竟能高到如此地步。他敢断言,此宝价值之高,土著文明之中除非“天祭器”一流的至宝,其余任意宝物,都难以和这具傀儡相媲美。
归无咎身量甚是高大,而“谢玉真”的躯壳却是娇小玲珑。
对于这一点,归无咎原本并不以为意,因为品质上佳、用于护身秘术的傀儡战甲,多半是能够做到如足适履,大小由心的。
但是一旦遁身傀儡之中,归无咎才发觉,是自己大大小瞧了这件宝物。
原来,这具傀儡并不是寻常的掏空躯壳,设置法阵机关、兼之以软体改造的手法制成。此傀儡到现在为止依旧是一具完整的人身,绝无短斤少两。其炮制手段,乃以魔道中神秘莫测的“魂炼”一脉的法门制成。
御主遁身入内,其中原理,就仿佛寻常修士把法宝外物收纳于丹田中一般。只是现在主客颠倒,存纳的容器是这件傀儡,而所容之物却是活人。
小铁匠迫不及待的邀功道:“这一突破,其中意义震古烁今。本真人敢说,纵然是此宝的创制之人,再教他精研器道一万载,也是做不到这一步的。”
“你可别忘了,此宝原先的御使之法是怎么一回事。”
归无咎回顾“谢玉真”的操控玉简,缓缓点头,道:“果然妙绝。这一回是承了璇玑真人人情,将来必有回报。”
小铁匠眉飞色舞,难掩矜持。只是两只圆乎乎的小手却不住乱摇,口中故作谦虚道:“好说,好说。”
“谢玉真”原先的锻炼层次,距离圆满无暇尚有距离。因而谢晋禅运使此宝之时,唯有遇到突如其来的危险,方才遁身其中,躲避一瞬,绝不可在其中停留太长的时间。
若是延误时辰过久,宝主神魂精气皆要受到极大压迫,一个疏忽就是粉身碎骨的结局。
因而归无咎所收缴的操控法诀言道,能够将此宝发挥最大价值的用法,莫过于夺取元婴真人的元婴炼入其中。若如此做,可发挥出相当于同等境界修道者以上的实力。
现在此物经由璇玑定化炉祭炼,却不啻于脱胎换骨。种种弊病制约一概消除,宝主本人得以长时间附身其中,攻守兼备,远远胜过炼化元婴之法。
其省便灵活,杀伐犀利之处,何止提升了数倍。
此刻归无咎附身“谢玉真”躯壳,犹如置身于母胎之中,若沉若浮,温润细腻。
用心感受,此傀儡的骨骼肌里与归无咎的真身几乎没有任何不同。神意一动,如臂使指,一切精微细腻的动作变化都婉转如意。
归无咎忽地生出一个念头,问道:“璇玑真人。这件宝物是你在旧宝基础上锻造出来。若是叫你平地起高楼,独立炼制一件,可能成否?”
小铁匠原本正自得意,这一问如同当头一棒,让他僵在原地。
踌躇良久,小铁匠摸了摸鼻子,大声道:“如果有材料的话,也……不算太难。给本真人三年五载时间,不在话下。”
似乎有些心虚,小铁匠连忙又补充道:“只是如‘谢玉真’躯壳如此品质的主材,可不是轻而易举能够寻到的。”
归无咎微微一笑,道:“不急。璇玑真人只消在百年内贯通此法。归某便不胜感激了。”
小铁匠眉头紧锁,似有些无精打采。
宝灵之属,并非绝情弃智,反而是秉性各有偏至,比之活人有过之而无不及。观小铁匠这副态度,分明是被人小瞧了,大感颜面无光。
细细感应此傀儡,归无咎以为,白璧微瑕之处也有两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