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万法无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巡山校尉

    此外。“岚”之所以第一时间并未认出这是“结婴”异象,更是应为此破境之景实在是有些寒酸了。

    就以这元婴化身而言,当年“岚”成就元婴之时所成就的元婴金身,也要比这一具骇人耳目的多。

    但是这些念头都是一闪而逝,“含苞未放”神通守御之坚牢,却并未因为心中稍有疑虑而放松半分。

    两道神通陡然接触。“岚”惊讶的发现,这一剑的威能只是较之先前稍强,绝非化丹成婴之后可比。

    不是结婴。

    剑气消散,回头望时,归无咎立身之处,依旧有一道抱圆执中、统御周天的意蕴流动不休,似乎正是其人一身力量的主宰。

    “抱丹成圆”。

    这说明,归无咎依旧是一位金丹修士。

    归无咎心中暗哂。

    他此刻的确已经暗暗开始的“丹中之婴”的演化过程,但是距离完法尚有一刻钟的时间。

    这道“结婴异象”,乃是他运使魔道模拟气机之法门,以“古空蕴念剑”的气象为本体,以“丹婴之间”弃绝灵性的纯明气机为倚傍,显化而成的一道障眼法。

    在外人看来,这似乎是一种较为粗糙的模拟婴变之法门,当中气机变化也不脱于本土人道文明中的神通藩篱。

    过渡,铺垫,只为瞒天过海。

    第二剑!

    第三剑!

    从这一剑开始,每一剑出,必定伴随化丹成婴之异象。无论是将来的旁观之人,还是此时身在局中的“岚”本人,都不难注意到,这异象愈来愈逼真,愈来愈接近真正的结婴气象。

    自然,每一剑的威力,也在逐渐提升。

    第四剑!

    第五剑!

    ……

    第八剑!

    然




第一百六十一章 假丹真婴 翼门维新
    这煌煌一剑,映彻四方。威力之强堪称归无咎入道以来之前所未有。

    但此剑意的操控运使,并未由于归无咎刚刚破境而显得稍有粗疏。正相反,其中精当如意,妙绝毫巅之处,全不亚于入境元婴浸淫百载的行家里手。

    “含苞未放”的防御气罩一旦击破,归无咎所释放的剑意也同步消散,称得上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环首四顾,空气之中连一丝一毫的锋锐之气也寻觅不着。“岚”本人自然也毫发无伤。

    反倒是“岚”的防御神通崩散,激得气机横流,异象滚滚。

    只待漫天气象,如潮水一般渐渐退却。归无咎与“岚”二人,迎风卓立。

    “岚”目光幽渺,喟然叹道:“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一身道念所系,想不到究竟未明攻守之道。”

    “岚”长长舒了一口气,把袖一抖,把小界中散逸的“三元一指”清气残存尽数收纳回来。面向归无咎诚挚一礼,道:“谢过道友。”

    归无咎略一琢磨,却道:“恭喜道友。”

    二人相视一笑。

    战前的闲谈中,归无咎已经对“岚”言明,有资证道成法的“第二谢”大可不必。因为归无咎的所得不会比“岚”更少。

    这其实已经暗示,此战是归无咎道途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临阵突破、悟道与辩证,本是道术之中常理,以“岚”的见识,不会大惊小怪。

    现在“岚”依然言谢,无非是向归无咎表明,他在这一战中获益良多。此战对于他的意义,不亚于归无咎。

    道**行与神通精微不可偏废。

    若是泛泛而论,作一寻常的经验之谈。料想在本土文明之中,有此见识的人不在少数。纵然是“岚”本人,多半也是明白此理的。

    但是若是将一门神通攀登至极限,凸显矛盾,以最精确、最直观的方式将“道术相须”的终极边界呈现出来,这在本土人道文明之中,几乎可以说是亘古未遇的机缘。

    就在这一瞬,归无咎心中隐有所感,似乎自己成了“岚”的机缘。

    一波才动万波随。

    归无咎早已知晓,在周天大界之上,尚有一只只看不见的手拨动棋局。归无咎距离这一步固然相差极远,本来与己无涉。

    但他现在愈来愈清晰的感受到,自己在这道棋局之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尘埃落定,二人各怀心思,均无心滞留,各自简言道别。

    对于“岚”而言,如此深刻入骨的了解到“道术相须”之理,自然会迎来一个深刻的审视所学、精炼道术的机会。再进一步的契机,就在眼前。

    归无咎同样也是如此,一旦破境,所得之广不可估量,有无限感悟等候他消化吸收,此时一刻也不愿意再多滞留。

    ……

    返回洞府之后,归无咎足足打坐调息十二个时辰,这才臻至神意圆满、驾驭由心的境界。

    真的进入此境,归无咎才发现,这看似水到渠成、无有任何波折的一步,实际上意义重大,更在先前所料之上。

    获得魔道“丹中之婴”的法门之后,归无咎一直将之比之于灵形境界的“假丹之术”。

    但是今朝一旦破境功成,蓦然回首,才发觉两者似是而非,决然不可相提并论。

    “假丹之术”的驾驭基础,是一件锻造十余万载的法宝元玉精斛;动用丹力的来源,是夺取其他修士的金丹之力。归根结底,两者皆是倚傍外物。归无咎本人,依旧是货真价实的灵形境界。

    但是此刻,归无咎感受分明。“真宝金丹”之内,一尊元婴金身安坐其中。

    这袖珍元婴虽然不能如寻常元婴修士一般随意破体而出,示现于外。但是此元婴退藏于密执中御下,聚敛一身法力;散之于外则弥漫**,温养肉身,以“丹婴之间”灵机深藏的气机为表象。妙用不可估量。

    虽然多了“真宝金丹”这一道关节枢纽以为中介,但是这一元婴的种种神异,都真实不虚。

    这是归无咎自己的元婴,并非依傍外力。

    若是一定要在“金丹修士”和“元婴真人”中选择一种身份,那么,他归无咎更应该算作元婴真人了!

    至艰难的元婴之路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虽然距离真正成就为时尚早,但是归无咎心头也不禁泛出喜意。

    当然,归无咎着急返回洞府,可不仅仅是为了稳固修为、暗自欢喜。今日破境,他道念之中,又有一道极为重要的关口被打破,几如水满而溢,不得不有所兴作。

    归无咎微微一笑,回顾前事恰好应在今日,似乎冥冥中似有定数。

    他要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

    归无咎反手一指清气弹出,击在洞府石壁之上。那光华如镜的青石,似有纹毂微颤。

    这是十二主峰与所属的四座辅峰之间特有的联系之法。一旦发动机关,此山内外绝大多数的广大空间没有分毫异常。唯有指向四峰、狭如一束的方向,仿佛黄钟大吕,雷鸣滚滚,震动三匝。

    十余息的功夫,山门之外丁航的声音响起:“归师兄有何吩咐”

    归无咎取出一枚玉简掷出,吩咐道:“将此讯息传至瀛水台。”

    &nb



第一百六十二章 回眸练气驻形 堪为辅翼匡正
    重新整合黄阳宗为翼门,其中缘由,这就是归无咎此次破境“元婴”的重大意义所在了。

    一位在深湖深海中潜水之人,他在水中的深度,由千丈百丈直至数十丈,数丈。距离水面愈近,自然所受压力渐轻,目力所感知的光明也愈来愈足。由无尽黑暗,到波光粼粼。

    但是,只要你并未真的把头颅、双目浮出水面,那么你眼中所呈现的一切,到底混沌不清,是和水上所见有着莫大的差别。

    归无咎的修行便深合此喻。

    在此之前,饶是归无咎对于金丹极限已经有了足够深刻的感悟,但是到底身在此山之中,未能一览无余,颠倒轻重。

    而这一回龙门一跃,破境“元婴”,等若撕破这一层薄薄的面纱,元婴之前,众妙之门毕现,再回首已百年身。

    金丹之境,练气驻形;元婴之后,问道长生。

    大道修行的第一个大阶段——代表着“练气驻形”之圆满的金丹境,自今日始,已经彻底踩在足下,对于归无咎而言已无奥秘可言。

    虽然归无咎的道门功法依旧未能圆满,但是那不过是水磨工夫罢了。

    此刻归无咎初识元婴之妙,纵然他资质再高,根基再厚,指望他立刻创设无数妙法,自成一家,那也是不现实的。此番破境,正如归无咎对南门敬所言:核心意义在于“匡正辅弼、亲为范式”这八个字上。

    要而言之:归无咎自己就是一件活着的标本,一位穷尽“练气驻形”之境每一步极限的存在!

    元婴境之前的修行,每一步到了最高明境界时是何等感受、何等体验,俱可如实著述下来,以为后来者参照借鉴。

    以越衡宗传承之厚,经法藏论集五部俱全。其中《论》之一部,于破除九九玄关中的一切偏正法门无不载录,堪称蔚为大观。但是到了这一步,也只是羽翼之基础。对于功行精微到了极处是何等真实体验,《论》部典籍也是语焉不详的。

    归无咎私心忖度,纵然是如越衡宗成就天尊的那几位巨擘,功行已经到了极高境界。但是他们显然并不认为自己达到了每一境的极限。故而不曾有载籍留下,以为范式。

    这就如同一柄量天之尺,刻度若不准确,未免贻误后人。

    真正做到“绝对”的,在归无咎之前,约莫唯有轩辕怀成就此境。也不知道他是否为辰阳剑山留下这一道传承否。

    对于“翼门”新近入门的年轻弟子,照例按照内、外分成两拨。

    其中资质绝佳者,可令其加入云归海、南门芊等人的行列,修习归无咎自家琢磨、汲取自数十隐宗的“反空蕴念剑”雏形,为黄希音的成长坚实筑基。

    另外的绝大多数便是今日决意收录的外门弟子了。此辈是修习黄阳界旧有功法也好,改修云中派功法也罢,甚至参考其余隐宗的修行典籍,归无咎一任自便,全不干涉,完全采取放养的姿态。

    只是归无咎会将自己真气至金丹境界的一切感悟著录供其观看,修行中所需要的药物、法宝,也一并满足。

    归无咎存心要看,多了自己这一道辅弼匡正的矩尺,能够有多少人因此受益,成长到何等地步。

    自今日起,“证道”之法,又多出一条道路。

    正当归无咎与南门敬、秋原实商议之际,护山大阵气象一变,风起云涌,点燃陡然三次晦暗交替,似乎是前殿山门之外忽然来人。

    但是归无咎立刻出门相迎时,却发现早已人去无踪,空中漂浮着一根青色的储物袖囊。

    归无咎破开袖囊禁制,神意一览。随即将之取出,堆积在正殿之中。

    当中所藏,最为显眼的是数千套云中派弟子袍服。其中职分不一,包罗各品,甚至金丹、元婴境真传弟子常服,也各有十五六套。

    至于品质相当出色的法宝一类,不下于数百件;各色药物三十六丸为一瓶,二十瓶为一瓯,放眼望去至少有金瓯数百只。

    另有四十只木箱,虽未打开,归无咎已经猜知其中所藏,必定是载籍簿册一类。只略览规模,便知其涵盖了云中派正传法门之中的绝大多数。

    归无咎遣丁航前往瀛水上真处,正是为了筹集这一批外物。本以为知会各司、阁、殿后,能够在月余之内办妥便是神速了,没想到竟迅捷如此。

    这些外物,自然不会是自外部调拨,可以断定是瀛水台旧有储藏,今日派上用场。

    另外,刚刚山门外其实并无解递之人,否则断无不作交接就无故离开的道理。多半是瀛水上真遥以法力传递,送了这一道袖囊过来。

    南门敬、秋原实等人打开囊中之物仔细观看,各自振奋。

    对于这几位来说,些许外物还是小事。此生修道千载,被困在黄阳界方寸之地中。一旦得到破关门、见新天的机会,早就忍不住略览大界风光了。只是这些时日归无咎腾不出手来,简单安置之后不得不稍困山中,自然难免憋闷。

    归无咎笑言道:“云中派坐拥弟子何止百万之数。若是寻常两人碰面,互不相识,倒也罢了。但若是逐渐交游熟稔,甚至在宗门之内谋一职司。同僚低头不见抬头见,难免会互相打探各自出身来历。到了那时,不知诸位该作何回答”

    北门亭立即道:“不如言道来自山野凡民杂居某国度,因身负灵根为云中派上师所识,引入门中。”

    归无咎又问道:“若是问及师长何人,源出哪一脉传承,又该如何对答”

    北门亭略一踌躇,续道:“如宗主所言。云中派规模甚巨,千枝百叶。恐怕并无一人能够熟稔全部传承。随便胡诌一个已经断绝的传承师门,也就罢了。”

    东门宏



第一百六十三章 索敌前驱 妙宝功成
    商量完重整“翼门”之事,归无咎驾起遁光,重返后山山门。

    只是遥遥望见,此时洞府山门的方位,已有两人身着真传弟子常服,守候于此,异常醒目。

    两人显然是曾经叫门,却未获回应。此刻他们袖手而立,身姿端凝,倒也没有丝毫不耐之态。

    这倒也是巧合了,在归无咎出门之时,尚未见着两人。而这一次往前殿一行,历时不过一个时辰。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二人恰好来到。

    归无咎瞬息之间落到山门之前,山壁之上阵纹唤起微澜,石门豁然而开。这两人见归无咎回返,如梦方醒,连忙郑重相迎。

    归无咎微笑伸手,做出一个“请”的姿势,道:“且于洞府之中细叙。”

    洞府之内,玉案之上,铜炉香茶,青烟袅袅。

    尽管归无咎修行清苦,罕有客人来临。不过真的到了这一日,黄采薇倒是极为机敏,主动承担了煮酒烹茶,洒扫待客的诸般下手,妥帖之极。

    二人识出此乃草木精怪之属,心中也不由啧啧称奇。
1...158159160161162...2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