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无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巡山校尉
但归无咎本人,却心意腾涌,若有感应。一阵恍惚之后,陷入沉思。
“威”与“势”二字,到底是否重要?
按理说,权势功名,本是腐蚀人心的毒药;修道之人,贵在清心寡欲,无欲无求。
但是一块好铁,唯有刚柔曲折无不锻炼,方能百炼成钢;一段人生,唯有喜怒哀乐怨憎会,无不经历,方能真正看破红尘。论非真实经历,便轻率地论道谈玄,其实有欺心之弊,实非真实道行所及。
有过,才能无求;没有,谈不上无求。
归无咎天纵之资,但是受“玉鼎失足”所限,九宗内部的勾心斗角所扰,一直未能尽展宏图,畅舒己志。
这次铨道会,本当是他取得突破的有一个高峰,但是“合盟大典”出人预料的从简,未能张扬声势,仿佛锦衣夜行。
归无咎大道之途的头号竞争对手,是轩辕怀。虽然归无咎与轩辕怀只是神交,素未谋面。但归无咎过往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自己的缘法运数,似乎总是比轩辕怀略逊一丝。其中缘故,归无咎虽有考量,但始终未能感悟得太过分明。
其实,这便是二人立场不同,声势有异的缘故。
轩辕怀在九宗之首的辰阳剑山,如日中天;贯彻自家意志,如臂使指。而归无咎却不得不剑走偏锋,深藏待机,披荆斩棘地踏出一条道途。
譬如凡民国度之中,轩辕怀是名动天下的皇族之后,而归无咎却是怀才不遇的耕读隐士。即便二人天资仿佛,才器相等,论势与能,必不可相提并论。
今日建章门以超出规格的隆重礼节相迎,却阴差阳错地铸成大势,打破归无咎潜藏已深的心房,使得自己沉寂已久的“我道”、“霸道”之念轰然觉醒!
使得归无咎一个早当明晰、却始终朦朦胧胧的念头,终于彻底落实:我归无咎,是数十家隐宗谋划之所系,命运之所主,希望之所在。
尽管这并非归无咎所持之立心正道,一番豪情壮志也是一闪而逝。但就这浮光掠影、惊鸿一瞥,弥补了归无咎内心深处,连自己也并未察觉到的薄弱环节。
似乎自己从紫微大世界这个大棋盘的边角一隅,挪转至天元正位。
归无咎目光一亮,返照现实,眸中多出一种前所未有的锋芒与自信。对着石谡臻一还礼,笑言道:“今日所得,归无咎必有回报。”
石掌门却以为归无咎所言,是来此锻炼宝物之事。连声道:“这是本宗为合盟大业所出的一份心力。回报之言,不敢克当。”
……
第一百九十三章 不速客捷足先登
饮宴会客,前后足足三四个时辰。
归无咎来时是巳时时分,到了应酬落幕,已是日暮西山,天色昏黄。索性先客居一夜,第二日再办正事。
第二日卯时三刻。此时归无咎立身之处,是一间高古宽宏的殿宇。大殿正中,有纵横二三十丈、四四方方的水晶墙面,在大殿正中央围出一片空间。只是水晶墙内模糊一片,不露虚实。
归无咎、黄采薇、谢玉真身畔,有一名青衣高冠、长髯及胸,身着茶色袍服的中年修士。此人一身气息圆全豁达,幽密精审,赫然是离合境界的修为。现在他微微侧身,正与归无咎交谈。
昨日建章门开山迎客三千里,好大声势。此人无论是否在列,明显是知晓归无咎身份的。言语交谈时,也十分恭敬在意。
但是他明显不是善于言辞之人,虽然用心,却不会来事。除了开门应酬还算顺畅外,说到后来,往往归无咎问上三四句,他才答上一句。
这位离合境修士正是建章门内负责锻造诸务的长老,名为黄澄。此人一向是沉默寡言、与世无争的秉性,让他待人接物,实在是勉为其难。
建章门掌门石谡臻可不是一个没有心计的人,否则也不至于在昨日营造出如此壮观的排场。按照石掌门预先谋划,负责在宗门之内接待归无咎的,以本代第一真传谷珏最为合适。
谷珏八面玲珑,从善如流,颇有器宇风度。更重要的是,接待归无咎的人,若是一位与他年龄接近的同辈中人,恐怕会更合得来一些。双方关系也会在不着痕迹间紧密三分。
谷珏在铨道会中与归无咎有过交手。此人功行不差,比范移星、宫承霄或略逊一筹,但是却比云中派真传武光霆、谢推迁强上许多。在隐宗这一代二百余真传弟子之中,足可排名前二十五位。
只可惜谷珏在姚上真传讯建章的前一日,外出远游,不见踪影。
若是再强派他人接手,名不正言不顺。太着痕迹不说,也未必如黄澄一般通晓锻造之事的诸多琐碎细节,石谡臻这才作罢。
毕竟锻造宝物这件正事让归无咎满意才最要紧,却胜过在其余虚文上做文章。
言谈有顷,黄澄出言道:“不知道友今日锻炼几件宝物?”
归无咎微笑道:“不多,三件。”
黄澄闻言,身躯微微挺直,明显松了一口气。
归无咎见状,索性开个玩笑道:“毕竟浣辰砂是贵宗重宝。若是靡费过多,白白教贵宗割肉,归某也太不地道了。放心,归某不是那么不讲究的人。”
“既然陆道友和荀道友都得了三炼之诺,归某也不便逾例。若是今日三宝之外,有朝一日再求在贵宗身上,那也是以物易物的交换,绝不会白占了便宜。”
黄澄是个老实人,闻言慌忙道:“道友言重了。我建章门千钧一诺,既然应下了锻炼宝物不限数量,那么无论十件百件,均无反悔之理。”
“只是这‘地埙烘炉’每一炉只得同时炼制三件宝物。而‘浣辰砂’的存储使用,却有几分特殊的讲究。若数量较多,在下便要提前去安置。”
归无咎眼神一闪,忽地问道:“归某对于炼器之道,有几分兴趣。不知这锻炼宝物的方法,可否让归某一观?”
这句话并非归无咎自家的意思,却是小铁匠暗中撺掇他发问。
黄澄略一踌躇。门中锻炼之法,全在于“浣辰砂”这件珍稀材料。只要此宝在建章门掌握之中,便是把握住了真正的命脉。至于炼制法门,其实并不关键,卖归无咎一个顺水人情,想也无妨。
思虑妥当,黄澄便道:“道友既有所求,敝派敢不从命。”当即自袖中取出一枚黑色玉简,交到归无咎手上。
归无咎出言谢过,一边神意默览,暗暗传递给小铁匠;一边与黄澄有一搭没一搭的交谈。
过了顿饭功夫,小铁匠暗中传音过来。
原来。以实用而论,“兴衰”之道,对于最上乘的混元真宝一流实在是无足轻重,因而在九宗之内地位不彰。但是以道法的精妙程度而论,“兴衰”之理却可以在七十二种最主要的器法妙道中排名前三。
小铁匠却不相信,以隐宗的道法层次,能够深明“兴衰”一道的精义。
如今阅览其法诀之后,小铁匠的担忧果然成真。
按照黄澄所递来的秘诀分析,建章门所谓的“锻炼之法”,实际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本质上乃是长久以来许多经验之谈的总结,从“浣辰砂”中偶然观察到的生化之理,试诸万物,终于形成的成法。
其背后的根基,是对自然伟力的“发现”,而非道术法门的“创立”。
若是祭炼寻常宝物,纵然囫囵吞枣,以结果而论倒是大差不差。可是偏偏“九蕴之精”禀自然之理萌发未久,乃是物性中极柔极弱的存在。若是依据建章门的“经验之谈”来炼制,那相当于十停中止步于三停,功效势必大打折扣。
归无咎暗中问道:“如之奈何?”
小铁匠想了一想,道:“不如推说这柄宝剑自有灵性,与剑主相通。锻炼到何等程度为佳,剑主自然能够生出感应。叫这家伙按照你的意思来炼。”
归无咎微微点头,这倒是一个办法。
此时黄澄眉头微皱,时不时斜眼一瞥殿门口一座金碑,脸上隐约现出不安。
他之所以在这里和归无咎闲话东西,并非无所事事,而是在等候“地埙烘炉”门户的开启。
今晨他与归无咎一行落足之后,立刻便用了印信,启了机关。
按理说只要两刻钟时间,待琉璃屏障内幽炎火、冰焰火两种火焰逐渐培育旺盛,这琉璃屏障便会化为透明,显露出‘地埙烘炉’的门户。”
如今他已经启用印信一个时辰,不知为何竟全无动静。
就在他犹豫不定时,殿中仿佛平地惊雷,生出一声闷响。几息之后,那琉璃屏障忽地或青或紫,或赤或白,颜色变化反转,莫衷一是。
又过了一会,一阵阵此起彼伏、沸反盈天的滚滚热浪,透过琉璃镜面传出。归无咎一行,只感到呼吸闭塞,仿佛置身于蒸笼中一般。
黄澄大惊。种种异状,说明“地埙烘炉”分明已在运转炼物的过程中!
以“地埙烘炉”炼物,除却开始时有火气熏蒸,热气滚沸。然后每隔两个两个时辰,有一次间歇性的热力波动外。此炉平静如常,和寻常闲置时没有丝毫差别。
再加上那四方琉璃屏障隔绝内外,连黄澄也被瞒了过去。
黄澄心中数个念头闪过,极不自在。数日前本门接到江离宗姚纯上真传信,石掌门立即着他检视“地埙烘炉”的使用情况。得知此物确实闲置之后,又明下诏书,一切炼物之用,皆推迟到两月之后,以免有人占了位次。
没想到还是出了意外。
让归无咎白白等候十余日,自不是他心中所愿。但是值得入“地埙烘炉”炼化的,至少也是“真祭器”一流的宝物。敕令毁弃,又未免不近人情。
更何况,能够越过黄澄手令动用“地埙烘炉”的,指不定是哪一位功德素著、闭关已久的长老,资历多半还要在他之上。
在黄澄踌躇难决之际,忽然有一个爽朗洪亮的声音传出来:“是贵宗有人要锻炼宝物?那倒是对不住了。不过也不打紧,请稍后片刻便可。”
黄澄闻言怔住,喃喃道:“你是……”
四人眼前一花,大殿之内,忽地多出一个身材魁梧又不失俊秀的青年。此人二十七八岁年纪,内披赤色甲胄,外面套着一件披风,虽是重装在身,却依旧风度翩翩,从容自在,正笑吟吟的望向归无咎。
此人气息宛然,祥融冲淡,乃是元婴境界修士。但是归无咎灵识之中,忽地传来一种奇妙的感触,似乎恍恍惚惚间,有一只三丈长短的五彩孔雀在他面前翩然飞过,旋即无影无踪。
且不提归无咎暗暗讶异。那人仔细打量归无咎一阵,面上惊讶却更较归无咎为甚。
就在此时,又有一个弱弱的稚嫩声音传来,似乎中气不足的样子:“我认出来了。是这几个月内名声传播八部的那个人,叫归无咎。”
归无咎定睛一看,在那魁梧青年腋下,还夹着一个身高三尺的孩童。这童子似乎比黄希音要大上两三岁,长得也清秀。只是面呈金色,印堂发黑,眸中光华暗淡,显然有病患在身。
只是这小童虽然精神不佳,但是饱含好奇地目光落在归无咎身上,不肯挪开分毫。
……
第一百九十四章 炼器之道能炼身
归无咎略一沉吟,试探道:“孔雀?”
高大俊朗青年闻言脸色一变。随后似乎想到了什么,突地转过头去,目光望向黄澄,暗含质询之意。
黄澄微微摇头,示意一切与己无关。
青年脸上阴晴不定,锐利的目光迎来,和归无咎四目相对。追问道:“是你早知我族与建章门的交往,见此情此景猜到的,还是当真是凭眼力看出来的?”
他这般严肃的反应,空气陡然紧张了起来,就连归无咎也感到几分压力。
但正因为如此,归无咎哪里还不知道自己所见为真。施然笑道:“是‘看到’的。不过,只是如梦如电,惊鸿一瞥。本不确信,也佐之以三分猜测。”
青年脸上似有不信之意。眼珠一转,忽地低头,以目光示意,笑道:“那你不妨看看,他是什么根脚?若你能看穿,我便信你。”
青年所指之人,自然是他肋下所携的病弱童子。
归无咎闻言略微低头,神气聚敛观望。只是左看右看,都不觉得这孩童有一丝妖族气息。便道:“此童并非妖族,而是人类血脉。”
青年缓缓摇头,道:“你说错了。这是本人族弟,同出于孔雀一族。佩服,佩服。”
归无咎明明说错了,这青年却连道“佩服”。而且明显看得出来,他绝不是反语讽刺,面上真是一幅极为钦服的神态。
见归无咎疑窦,青年解释道:“舍弟数载内难以修行,故而身上携有妖王所赠一件秘宝护持。人道中除非天玄上真的修为,无论如何看不出端倪的。你敢一口咬定舍弟是一位人修,恰恰说明了你的自信。”
“你刚才的确是看穿了本人的身份。”
归无咎微笑不语。
青年却似乎心有不甘,叹惋良久,又忍不住探查归无咎的气机深浅,面色微变。终于道:“本族天赋神通‘演象返胎术’一旦大成,人道中高两个境界的修士,也决计难以发现。看来,隐宗真的是出了一个了不得的人物。”
“今日能够偶遇隐宗的第一天才,实在是幸运的紧。”
孔雀一族的妖修濡慕人间繁华,也曾经时不时混迹于人道文明之中。但若要出游,总以一身功行修到化神境界为限。
因为到了这一步,依仗着“演象返胎术”神通,天玄上真之下,已经无人能够窥破其本来面目。
随后青年通报了姓名。此人名为孔德,他肋下所持小童是他族弟,名为孔言。
孔雀一族的祖脉正传,依据自身成年之后,毛发由双色至九色不等,划分八族。孔德、孔言兄弟二人,乃是五色孔雀一族。
七十七家隐宗,虽然封门闭户。但是与外界势力的相连的触角,大大小小也有数十道。
论规模最大,自然是江离宗与二十二隐宗和羽融族的联系;但是若要论关联最为紧密,甚至有着利益攸关的往来,那却以建章门与孔雀八族的关系为第一。这一派和孔雀八族,十余万年来,几乎成为心照不宣的友盟。
所以归无咎看破孔德行藏之后,他才追问是看出来的,还是猜出来的。
这一段时间,为归无咎在妖族诸部大造声势,以为下书祖庭作铺垫,隐宗的动静着实不小。其中孔雀八族这一方向的动作,便是以建章门为主力来完成。
这番造势自然是极有成效的,此刻连孔言这三尺小童,也能够认出归无咎的真容。
就在归无咎与孔德寒暄之际,那童儿孔言忽地一抬头,问道:“四哥。你和这个归无咎,到底是谁厉害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