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万法无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巡山校尉

    下一个瞬间,姜敏仪的身躯已在洞府之外,不见踪影。唯余轻音袅袅,悠然不绝:“后会有期。”

    ……




第一百九十一章 兼收广纳试二珍
    云台之上,一大二小,三个人影,各自忙碌。

    黄希音身穿明黄小袄,骑在一只健硕的青牛背上,左右张望,宛如常时骑在归无咎肩上的高度。居高俯视,兴奋不已。

    时光飞逝,又过了年许,现在的黄希音,已经完全摆脱婴孩之貌。一眼望去,与三四岁的幼童没有任何差别。此刻她骑牛四顾,若是手中再多出一支短笛,活脱脱便是个山野牧童。

    至于这只青牛,丈许长短,四肢健壮有力,头脸发青,长尾拖地。除了两只牛角精光锃亮,异常锋锐外,倒也看不出和寻常水牛、野牛有什么不同。

    随着此牛大眼一眨,心肺起搏,鼻尖清气溜出。才如冰山一角般,窥见它蕴藏着惊人的爆发力。

    此兽名为“青兜”,固如其面貌,乃是一只牛妖。乃是英水地脉巨海宗所赠,为归无咎多一坐骑。

    青兜兽看着似是一只普普通通的青牛,其实这是以法力收摄之后的容貌。若是其本相显露,身长足有二三十丈,以虎豹蛟龙为食。一旦发力奔驰,天玄上真以下步虚、离合境界的修士,断然难以追及,远在寻常飞遁法宝之上。

    此兽既是得力的战力,又是脱战的脚力,极为实用。

    距离黄希音不远处,归无咎此刻却闭目垂帘,徐徐用功,身畔衣角上,斜躺着一只青皮葫芦。

    数息之后,归无咎食指一勾,自这青皮葫芦中采出一点亮晶晶的绿色汁液,纳入口中,仔细炼化了一阵。

    约莫顿饭功夫,归无咎睁开双目,面上尽是振奋之色。

    这只青皮葫芦,自然是琼石门所献异宝“琼石元浆”。此物在今日辰时,和青兜兽一道送入归无咎府中。归无咎不愿久候,当即试验此物之效用。

    现今验明,此物果真不凡。无论归无咎是否服食其它丹药,抑或借助元玉精斛修炼。得此助力,均能使得自己修行速度,平白提高一成。

    若是能够寻得此类奇珍**种,竟也能够勉强抵过“三劫莲”的效用,解决了自己道途之患。

    当然,这个念头只是归无咎偶然升起,聊以自娱,决计当不得真。以数十家隐宗的规模,才出了这么一种好物。若想寻得七八种,那是异想天开。

    不过,揣摩着“琼石元浆”的用处,归无咎心中倒真有两件憾事,停贮心头。

    “琼石元浆”此宝,一年仅生一滴。而修者三日服食一滴可维系效用。归无咎眼前所得这只青皮葫芦内,所藏怕不是有千滴上下,足可供归无咎服用十年之多。

    在琼石门诸真看来,此宝只是留在关键时刻使用。冲关前后,充作一具护法卫道的门闩。十年之用度,相当于琼石门千载产出,数量已经是极为巨大。

    他们可并不认为以归无咎的盖世天资,会服食此物十年之久。之所以赠送如此之多,那是出于礼节诚心,以免显得太寒酸了。

    可归无咎偏偏就真有长久服用此物的打算。在将近四百年的时间内,若是没有得到新的机缘,彻底解决“玉鼎失足”之患。那么这“琼石元浆”却是一件利器,当服食不断才是。

    如何才能合情合理地搞到更多元浆,是归无咎所虑的第一个问题。

    再者,归无咎对于物品之品阶高下,有着极为敏锐的直觉。此物在归无咎品尝服食之后,总有一种感觉:此物效力虽著,却总是透着一种粗疏茁壮之意。

    譬如九宗修道之人所采之资粮,按照品阶分作五行精玉、五行罡玉、五行元玉、五行丹水四种。眼前这“琼石元浆”,有罡玉元玉之雄烈,却无丹水之纯,似乎算不得最上乘的宝物。

    虽然二者用途不同,但是道门殊途同归,这份玄妙的感觉却是相通的。

    归无咎不知是自己见解有差,还是此物真的别有玄机,又或者是琼石门藏私。但是在自己与琼石门联系更加紧密之前,却不便探询。

    此间除了归无咎、黄希音一大一小二人之外,另一个小小身影,不是别人,却是“璇玑定化炉”宝灵小铁匠。

    此时小铁匠手中捧着一团半透明的浅蓝色细沙,鼻端轻嗅,脸上露出时而欢喜,时而迟疑之色。

    “浣辰砂”的炼化之功,依托建章门所独有的“地埙烘炉”和锻造秘法,本不是直接送人了账,而是要归无咎携带着法宝,亲往建章门炼制。

    但归无咎拜会了姚纯上真,推说想要开开眼界,先见识一番这炼器珍材。不敢索求过多,一两半钱便可。这才取来少许,供小铁匠揣摩。

    归无咎相信,纵然小铁匠从前并未见过此物。这么一件能够显著作用于炼器之道的珍稀材料,总是暗合某一道的炼器之理,多多少少能够瞧出一些端倪。有时候知其所以然,未必就要知其然。

    又过了片刻,归无咎见小铁匠面色转为笃定,这才问道:“如何?此物对于璇玑真人可有用否?”

    小铁匠脸上不知是惋惜,还是遗憾,闻言小手乱摇道:“这是暗合‘兴衰’之理的一件珍稀材料。‘兴衰’之术,九宗苦于无源之水,弃之久矣,不意重见于今日。可惜,于本真人全无用处。”

    小铁匠说无用,归无咎暗暗摇头,本欲不再理会此物。

    却听小铁匠又道:“此物虽然于我无用,但是于你……却似乎有几分价值。”

    当中法门甚是精妙,非外行人所能彻悟。小铁匠抓耳挠腮,不知如何向归无咎解释明白其中的道理。

    踯躅片刻,小铁匠眼前一亮,自信言道:“若将一件宝物比作一位金丹境界的修行者。此人寿数已终,衰朽不堪;又或者身躯有甚残缺不足。得此法施为,虽不能使其进阶元婴,但是却可以教他恢复十八岁时的壮年之躯。”

    “虽无升品之功,却有炼性之用。”

    “不知道这么说,你可明白了?”

    归无咎闻言,若有所悟。

    按照小铁匠所言,“璇玑定化炉”作为混元真宝,在其现世之时,无论是品阶还是效用,法力抑或生机,都是停留在最圆满的极盛状态,没有丝毫欠缺。

    不但是他,世间一切混元真宝皆是如此。

    因而九宗行列中,“兴衰”一门的炼器之法,虽然荒弃已久,但是就大节而言,并不太过重要。

    小铁匠老气横秋的道:“和本尊相比,你那修行重宝‘元玉精斛’,虽是前贤殚精竭虑,惨淡经营。但毕竟是形下之法,累积之功。而非如混元真宝一般一以贯之,彻上彻下。以‘兴衰’之理的标准衡量,倒是大有提升的余地。”

    “还有那本人蕴养十余万载的宝物‘鱼龙兜’,同样也是如此。”

    “自然。此处所谓的‘提升’,那是此宝自身效用略微提升几分,无关于其境界高下。譬如当下,‘元玉精斛’能够使得你吸纳‘五行精玉’修炼的速度提升十倍;经此法锻炼之后,或许能够变成十一倍、十二倍。”

    “但若要此宝进阶炼化,早日成就可以分解五行罡玉甚至元玉的境界,以助力元婴境界的修行,那是痴心妄想。这一步难关,唯有等本真人更进一步之后,才有可能帮你做成。”

    归无咎点了点头,丝毫不见气沮。

    人贵在知足。即便只是少许强化之效,而非炼化升品之功,也不可小觑。将“元玉精斛”提炼一次,结合“琼石元浆”的妙用,归无咎的修行速度又将加快三成。如此重大进步,足以使归无咎大为振奋。

    此刻小铁匠忽地面色古怪,咬了咬自家手指,迟疑道:“其实你身上有一类宝物,根底极佳,而元气尚幼。用这合乎‘兴衰’法门的‘浣辰砂’炼制,简直是天造地设,提升极大。甚至提高数倍的威能,也未可知。”

    归无咎诧然道:“什么宝物?”

    小铁匠眼珠一转,赧然道:“那是本真人在沉睡时的游戏之作。”

    归无咎一怔,反手将背后宽剑解下,怃然道:“可惜九件九蕴之宝,就留下这么一件种子。其余的斗当做人情馈赠,布施出去也。”

    小铁匠所指,自然是他身化秘境时炼制的九件九蕴之宝。

    可惜此宝除却手上这一柄宽刃大剑“山河万里”外,其余都当做人情赠与了独孤信陵、奚轻衡、艾无悲、风止息、白面剑客等人。彼时形势如此,归无咎又不能未卜先知,此刻自然没有后悔药可买。

    ……



第一百九十二章 势成破障再炼心
    但是,尽管归无咎手中只剩下“山河万里”这么一株独苗。若是此宝能够经历一次锻炼,提升威能,依旧有着极大的意义。

    在道术上,九宗近道大能,道行与本土文明中的天玄上真层次相同,但是实战能力远远胜过,这是归无咎自杜明伦处得知,如今早已亲眼所见的事实。

    九宗一方的缺憾在于。近道以下,乃是由元婴四重境一步登天。除却为数极少、且是以外力点化的星君之位外,这中间存在着重大的实力真空。

    而本土修道文明,在元婴境之上,又有化神、步虚、离合等天人三境。堪称门派的中坚力量,这是本土文明能成气候的要点之一。

    在法宝外物上,这一局面,竟然是出人预料的相似。

    九宗道统内宝器的最高层次,是经由九炼的本命混元真宝。此物品阶,与本土修道文明中“天祭器”大致接近,但是威能却要胜过。

    可惜,本命混元真宝,即便是真君大能,也不是人人可成。半数以上的真君大能,自家本命法宝只是止步于八炼境界。

    唯有那些距离近道位分只差一步的绝顶天才,星君强者,方才拥有七炼、八炼层次的本命法宝,其数也不成规模。至于不在本命法宝之列的外炼诸宝,却以第五品为限,难以逾越。

    “璇玑定化炉”化身秘境时,潜通造化,蕴养经年,方能将“九蕴之精”显化至六炼法宝的层次。

    六炼法宝的品质,比之于本土文明中仅此于“天祭器”的“真祭器”重宝,却要逊色不止一筹了。二者之间品质有差,如同“天人三境”一般,多出一段空白。

    以后归无咎若是和大有背景的人交手,对方手中,难保不有“真祭器”一流的宝物。那时生死相搏,而非演武比斗,断不可再外物助力上落得下风。

    既然得了机会,对“山河万里”这主力兵刃的提升炼化,势在必行。若能提升至相当于七炼之宝的境界,意义之重,并不在于锻炼元玉精斛等两件宝物。

    虑及此处,归无咎启了符书,请姚上真转告建章门,定下日期。

    ……

    七日之后。

    随着一道冲天白芒盛极收敛,归无咎落足之处,一片空明澄澈,紫气腾霄。处处神光漫卷,清风流行。若隐若现的光华,时而不减日月之明,时而杳然空踪,不可追寻。

    神意稍定后,方才辨认清楚。自己是立身于一只异宝中。此宝浮空倒悬,仿佛一只巨大的铜釜。或强或弱,六七十道气机升腾弥漫,相互搅扰,不经意间动摇人心。

    归无咎身后,立着两名年轻女子。其中一位碧绿罗衫,婉约怡人,透出生机盎然,正是身为“芎薇”精怪的黄采薇。

    另一位一身白袍,娇俏玲珑。但是却眼珠乱转,按捺不住好动本心。看起来面容与气质,十分违和。这是“谢玉真”的躯壳,但却是小铁匠器灵藏身其中。

    之所以把黄采薇一并唤来。在外人看来,归无咎身后随侍之人,一为草木精怪,一为机关傀儡。只当他本人兴趣如此,也不会深究。

    小铁匠的境界,在混元真宝中也属上乘,严格来说境界隐约尚在天玄上真之上。他若敛息深藏,无人能从“谢玉真”的本体中看破玄机。

    小铁匠四下张望一阵,不满道:“据说建章门合界大阵的阵基坐落处,距离其山门尚有三四千里路。如此路程,建章门中竟连一个引路之人也并未派遣,实在是怠慢地紧。”

    “归无咎。你说隐宗合盟之后,你地位之高几乎堪比人劫道尊。如今看来,却是你言过其实了。”

    归无咎张目一望,四下果真空空荡荡。心中也觉讶异。他可不认为建章门会如此怠慢疏忽。

    正在此时,空中一阵狂风卷过,忽地有密密麻麻,数之不尽的青鸟云集,飞落阵基之上。

    这些青鸟二尺长短,身呈草绿,鲜翠欲滴。三根尾羽,却是红、黄、紫三色,分外艳丽。

    万鸟汇聚,顷刻间就编织成一道宽近三十丈的通天大道,斜斜插上云霄。

    万千青鸟,忽地同时口吐而言:“千栈羽道,古之盛礼,遇尊崇容极之贵客方行此典,以彰建章门诚念盛情。尊客行之毋疑。”

    声音清脆悦耳,又整齐划一。只是诸青鸟虽是同时发声,但到底远近有别。振动天外,化作浑厚层叠之音,自有回响。

    归无咎点头道谢,与黄采薇、“谢玉真”一道乘桥而去。

    约莫行走了十余里,此桥穿透云层隐雾,方才现出深藏其后的烨烨真容。

    当头立着三人,两位是中年年纪,以及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三道气息,混同合流。一见其人,似乎苍茫青天也由此主客颠倒,烘托气象之妙。

    此时三人目朝归无咎,微笑致意。

    建章门也是一家大宗。门中天玄上真共有六人。此刻有二位已经入驻“开元界”中,自家山门之内,尚余四人。

    不想除却留下一人留守坐镇外,其余四人中的三位,竟纡尊降贵,一齐亲临迎接。

    三人身畔,是一架玉辇。此辇金座玉阶,极尽华美,显然是为归无咎准备的座驾。

    玉辇之前八匹以白马牵引。这八匹白马俊朗雄壮,肋生双翅,俱是罕见的“天马”一族流裔,看似血统还相当纯正。

    待归无咎走到近前,三人中间的那一位抢前一步,笑言道:“道友有礼了。”

    此人是建章门当今执掌,石谡臻。

    随着他话音一落,身后云雾彻底消散。忽见四十九道青紫旌旗展开,每一年旗帜之后,竟有千人列阵护佑。看得出来,这四十九旗,每一面都是宗门令旗,地位极重,几乎等同于宗门大印。今日竟齐齐出动,列阵迎宾。

    放眼望去,无数人头攒动,仿佛乌云密布,何止千千万万。尤其当先一列数十人,清一色的离合境修为,个个都是神气卓然,俨然宗门干城。

    随后万千修士,一齐开口,声震中霄:“恭迎道友……”

    声音久久不绝。

    这是合盟之后不成文的规矩。归无咎、荀申等三人,上至天玄上真,下至同门故友,不论辈分与尊卑,皆以道友相称。

    建章门竟是倾巢而出,以前所未见的礼节相迎;隆极,壮极,盛极,几乎等同于道尊法驾降临。这等大阵仗,使得归无咎身后,黄采薇掩口却步,小铁匠目瞪口呆。
1...177178179180181...2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