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万法无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巡山校尉

    这百余座球形虚阵,自然是诸宗第一批迁入的诸宗天玄上真洞府了。

    万里之外,这才是连绵不定,各呈其貌的大小山岳飘浮,星罗棋布,高度与清莱台三峰齐平或略低,这才是各家真传及中坚修士的洞府。

    中天一柱,百星朗耀,万峰环拱,这是合盟小界之内的大致的格局。

    至于无量浮峰之下,山川大河,草木枯荣的显化实景,清丽悦目处固然也大为可观,妆点门面也足够使了,也无人会多作留心。

    此界空规模初定,由清凉山五壶道尊定名,立下此界名号“渡明开元”,简称为“开元界”。

    此时洞府之中,青烟袅袅。归无咎入定安神,回味着昨日所经历的一场朴素的“大典”。揣摩着此会前后的种种兴作与布置。

    按照归无咎最初所想,隐宗合盟,谋求再度入世,是一桩震动修道界的大事,也堪称隐宗百家,蛰伏数十万年后谋求破局的关键。

    纵然几位道尊早已宣称,待此界经营完善后便立开“合盟大典”。但归无咎一直以为,此事真正做成,规模排场势必极大,前前后后调度人力物力也必然繁峙,一个不留神,拖延五六个月时间也不稀奇。

    他自己倒是迎来一个忙里偷闲的好时机。乘此机会,归无咎大可以将“铨道会”所得的妙法经典消化吸收,为不久之后圣教祖庭的挑战做好准备。

    万万没料到,这“合盟大会”,与归无咎所料大不相同。

    昨日是“开元界”初步搬迁整合后的第三日,“合盟大典”便应声开启,早晨巳时正式开始,日暮时分结束,满打满算,前后历时不过两个时辰。

    诸宗天玄上真十有六七都相聚于此,百真云集,可谓数十万年所未见盛况了。

    但是除了诸宗天玄上真外,其余堪称中坚人才的少数“天人三境”中的精英,各宗元婴境、金丹境真传弟子,甚至连入道未久的童子也不乏其人,不经意间涵盖了道途之中各境界的人物。

    上上下下,计其总数,合计不过六七千人。万人以下,半日时间。这等规模,别说和各隐宗真传大比相较,就是和凡民城镇的集市相比也是远远不如。

    整个大典多半都是虚文,由五大地脉各择两位道行深厚的天玄上真,共计十人以为主持。

    所宣讲的内容,无非是天机运转,气运变化,隐宗蛰伏数十万载,方今有人杰累出,气运眷隆,已经到了静极思动之时云云。

    云中派瀛水上真,赫然也作为流黄地脉两个名额之一,成为十位主持者中的一员。

    照理说瀛水上真的功行,在隐宗数百天玄境大能中只能排名中下,本是轮不到他的。这番布置,自然是看在归无咎出身的缘故。

    除此之外,四大道尊各自降下一具化身,和归无咎、荀申、陆乘文一道,垂拱而坐,却不必亲身劳碌。

    归无咎本就不喜繁文缛节,只需做上两个时辰的木偶塑像,供人瞻仰,那是再好不过了。于是只当闭目养神,轻轻松松便应付了过去。

    就在这归无咎养心修身之时,洞府之中,突然生出一道四四方方的水纹,望之既幽且微,吞没光泽。一道声音从水纹之中传来:“若此时有暇,请来一叙。”

    眼前水象之中传来的奇异力场,归无咎并不陌生。只是,能够将空间通道直接开辟在归无咎禁阵严密的洞府之内,其人身份不问可知。

    归无咎低头思忖片刻,洒然迈步,往这方形水纹之中,向前一跃。




第一百八十八章 声名既成许重利
    归无咎立身之处,眼前一花,旋即耳目一新。

    定睛细看,面前是一片辽阔无际的碧波浮浪。水上数尺,纵横交错的青丝宛如划分棋盘一般,将水域划分成四四方方的小块,每一个“水块”中旋涡涌动,让人望之目眩。

    头顶二日四月十六星辰熠熠生辉,廓然无私的散发出明润光华,朗照青天。

    这是一处极为辽阔的小界。

    归无咎心思灵敏,立即猜到这是那化作悬空湖泊、如明镜高悬的道尊修持之地——万镜池。

    未及多虑,一个人影浮现在目前。

    这人中年年纪,青衣长发,浑身上下散发着非同凡响的道韵幽玄,勾连天地。但是论气息之强盛,恐怕比之“天人三境”中的步虚修士,还要弱上一筹,更遑论与天地法象鼎足而三。显然,这绝不可能是人劫道尊正身。

    前日“合盟大会”上,四位道尊说是分身降临,其实却只是一片模糊不清的虚影光团,浮在榻上,不见本来面目。

    归无咎忽然觉得,面前之人的气象,和那四道虚影中的一道有些渊源。私心忖度,面前之人,莫不是某一位道尊门下弟子,同修一法,故而气息相近?

    便如越衡宗宁真君身畔凌逸双等四人。

    这时,青衣人忽然一笑,道:“本尊正身要做一件大事,此时遥隔亿万里之外。故而以当年天玄境时炼化的一具化身待客,莫要见怪。”

    “我姓芈。你应当知道我是谁。”

    归无咎心中一动,依礼答谢,却生出几分好奇。

    归无咎在九宗所见到的修为最精之人,乃是越衡宗宁中流,藏象宗杜明伦二位真君。二人功行精湛,已非寻常真君大能可比。

    至于再往上一步,臻至斩分天地境界的得道大能,无论是辰阳剑山“剑心轮台主人”季苍生,原陆宗“木剑仙”姜成鹿;还是即将破境得道的诸永宸、东方晚晴,归无咎都不曾见过。

    眼前之人虽是一具化身,却是归无咎见到的第一位紫微大世界中的道境大能。

    芈道尊道:“昨日盟会大典,是否觉得太过粗疏了一些?”

    芈道尊这具分身,虽然面上含笑。但是依旧隐隐约约透露出冷彻疏离。其中缘由,是因为这具分身是他早年所炼,道意气象与他现在道法大不相合,因而生出矛盾的感觉。

    芈道尊所言,正是归无咎在洞府中时所想。

    不过不等归无咎答复,芈道尊主动言道:“其实昨日的盟会,只是一个形式罢了。认真说来,此会在数月之前,你与荀申的比试刚刚结束,就已经发起了。”

    “用不了多久,包括妖魔部族,其余零散在外的隐宗支流,都要流传你的大名。”

    在铨道会结束的几天后,隐宗就开始为“下书祖庭”做好预备和铺垫。

    这其中的主要关窍,乃是发动了七十七家隐宗几乎全部的关系渠道——其中不乏如江离宗与“元门”二十二宗之关联般的大手笔——全力传递消息。

    所言之事,无非是隐宗有绝代道种降世,如何天才了得。对于即将挑战圣教祖庭,也极尽铺垫暗示。

    消息流散的重心,除却传承兴旺的大势力外,尤其注重两方面。一是眼下与圣教祖庭为敌的妖部大族;二是圣教祖庭的后院,八大道宗三十六界天的辖地。其中圣教的声势、信奉愈盛,隐宗的消息散布就愈加用力。

    如此一来,恐怕战书未至,圣教祖庭一方,就要坐不住了。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若要以归无咎的挑战、圣教祖庭的名望为筹码迫其应战,可不是嘴上说说,非得让其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压力不可。

    归无咎出言谢过。

    芈道尊把手一挥,面前出现两方丈许方圆的青色座席。招呼归无咎落座之后,又道:“我隐宗七十七家,原本就是同气连枝,唇齿相依。既然如此,这‘合盟’的形式,必要性又体现在何处呢?”

    归无咎眉毛一挑。

    这个问题的答案本身并不复杂。他所思考的,是芈道尊提出这个问题的用意。

    好在芈道尊依旧未要归无咎回答,主动言道:“无它,资源的分配调度愈加紧密,诸宗之间,也愈能形成合力。”

    芈道尊并未就此引申开来,话锋一转,道:“句余地脉建章门,坐落在一种名为“浣辰砂”的矿脉之上。此砂每百年之产出三斤三两三钱,但是锻炼法宝,却别有妙用。哪怕所持之宝已有‘天祭器’的品质,祭炼之后,依旧能够使得宝物功用更胜一筹。”

    “只是每锻炼一件宝物,却须耗费‘浣辰砂’百斤之多。相当于建章门三千年的藏储。”

    连“天祭器”的品质也能够锻炼提升,那么此物价值之重,不用想也知道是建章门压箱底的重宝。除非以昂贵代价交换,否则本宗大能之外,其余人想要获得,无异于痴人说梦。

    归无咎思索芈道尊为何要提及此物,芈道尊却笑言道:“自明日起,你若有甚法宝需要锻炼,大可来寻我。”

    顿了一顿,芈道尊又道:“建章门掌门作出承诺。可为陆乘文与荀申以此法锻炼三件宝物。而在你归无咎这里,不限数量。”

    归无咎心中一动,虽然芈道尊言明“天祭器”品阶亦可锻炼,但“璇玑定化炉”已属混元真宝的宝物,在询问了小铁匠本人的意见之前,他是断然不敢冒险的。

    倒是元玉精斛和鱼龙兜分明尚有更进一步的潜力,择机锻炼一番,指不定会是自己与时间赛跑的修行之路上,有一道不小的助力。

    归无咎正要称谢,芈道尊摆了摆手,又道:“英水地脉,琼石门。亦有一件好物。”

    “此物名为‘琼石元浆’,乃是一味服食之外药。修行之人,天玄境之下服用此药,无论是积累功行还是修炼道术,速度都能平白提升一成。”

    “一成的提升,说来并不算多。但是此药的妙处在于,无论你是否服用其余丹药,抑或修炼其余秘法,俱无碍于此药效之灵验。”

    “金丹、元婴境界的修行,自然是用不到此药的。但是元婴之候,会遇到许多与时争命的关键关口。虽然这些关口多半无碍于道途成败,但是却和潜力大小、运数高下息息相关。若得此药,也算是多了一份保障。”

    “此‘琼石元浆’,琼石门一年只生成一滴。”

    “三日之后,你可取了三瓶去。”

    归无咎闻言面上虽然平淡,但是心中却极为振奋。十分之一。此物若是果真灵验,对他可是大有用处。几乎可以当成十分之一件“三劫莲”一流的重宝。

    接下来的时间,芈道尊东拉西扯,又一连言及五六种奇珍秘宝。每一件都是天上少有,地下全无,为各家隐宗压箱底的奇珍秘藏。

    短则明日,长则月余,这些宝贝都是归无咎的囊中之物。能够发一笔横财,归无咎自然乐见其成。

    只是,这种卖好之事,断无必要劳动一位人劫道尊插手。

    芈道尊一笑言道:“这便是老朽所言合盟法会分配调度、形成合力的功用了。若是一团散沙,这些事都是做不成的。”

    “琼石门等诸宗,甘愿将门中重宝献出,自然是因为你与荀申、陆乘文等人,是振兴隐宗的关键人物。正如盟会中的十六字真言:‘百脉一家,荫蔽遮护;前尊后尊,首尾相顾’。”

    说到这里,芈道尊面容转肃,郑重道:“只是如此分量极重的奇珍调度、人力动用;援护之功,反哺之义。自然不能草率的落在两句口号上。旁人既甘于付出,你总要给他能够得到回报的信心。你说,是也不是?”

    归无咎心中一动,看来这才是芈道尊召自己前来的关键。

    看来火候已到,芈道尊把手一拂,一幅尺许大小、盎然深碧的图册,出现在他掌中。

    ……



第一百八十九章 立契为酬 两不相负
    大凡玉制之物,都是清润绵绵,柔软怡人,常言道“温润如玉”,此之谓也。

    芈道尊取出的这青玉图册,给归无咎的第一眼也是极为柔顺亲近的感觉。但瞬息之后再看时,却能够捕捉到其中传出一种意外的疏离与霸烈,似乎冥冥中蕴藏着一种规则,上合天道,下拘人情。

    一旦与这卷玉册产生联系,便是会在本人道途中留下一丝休戚相关的牵引之力。

    这碧玉图册薄如蝉翼,折成三页。芈道尊一伸手,揭开此册的第一页。

    这一页中,自上而下共有十余行文字。

    文字甚是整齐,不过小指大小。虽然书法风格各异,但是无不精妙婉转,暗通道法,显露出留书之人的持道法门,卓然成家。

    归无咎放眼望去,自上而下第一行,是十余个清新淡泊的小字:

    “绳准尺直,清正不阿;审断度量,维心维德。”

    这十六个字之后,又用更小一些的字体署了姓名,清晰可辨是“江离姚纯”四字。

    江离宗,姚姓。再加上这段文字所展露的道意境界,归无咎瞬间就想到了年前作客云中派的姚上真。多半是错不了的。

    归无咎仔细往下看,这一行之后的其余各段文字,格式都是大同小异,文意也大致相同。俱是或长或短的一段承诺之词,其后缀上本人姓名。

    归无咎心中涌出古怪的感觉。这倒像是世俗话本小说中,官府老爷庭审之前,宣誓神明,所发出的“苍天在上,神鬼明鉴,绝无徇私枉法”等等的誓词。

    连同姚纯在内,这一页文字总共有一十二段,分署了一十二人之姓名。这一十二人,可以推知都是天玄境的修为。

    不过,姚纯上真以下前四人的留书字迹,都是呈现金色;而后八人的文字,都是呈黑铁色,望之目生涩意。

    芈道尊笑道:“拧成合力,奉献多寡,不能无制度约束。”

    “这一套完整的制度,乃是前人之成法,在你开启诠道会之前便已完备,立即施展,却是便捷的很。”

    “衡量诸宗奉献多寡,非使人人心服不可。故而于诸派天玄境中,择声望最隆,用心最正,道术最明的四人,以为书记判官。各宗之出入量度,奉献大小,均一一记功,丝毫不谬。先前与你所言的诸般妙宝奇物,都不出此列。”

    “小徒不才,论根性德望,不足以与诸宗侪辈相提并论。只是她别有些鉴周诸物、望气品流的神通法门,因而也侥幸名列四人之中。以后入你手中的秘宝计功,都是她来操持。”

    归无咎此时才知,原来姚上真竟是芈道尊嫡传弟子,难怪她功行卓著,远在寻常天玄上真之上。

    芈道尊所言“别有神通”,自然说的是姚纯的掌心神目了。

    芈道尊又道:“除却忝为常职的小徒等四人外,诸派天玄境真人,共有六十四人,自愿旁听监察,匡正得失。这六十四人却以八人为一组,百年为期,轮值替换。”

    “因此每一代中,核算记功者共是一十二人,四人为常职,八人为流职。”

    归无咎点头道:“确是良法。”

    心中却暗暗思忖,这卷玉册必定是有什么门道的。否则即便立下字据,也是徒有形式。

    修道之人,功行到了元婴境界之后,一颗道心便已到了无善无恶的境地。单纯的文字凭据,其约束力恐怕还不如心魔誓言。
1...175176177178179...2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