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万法无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巡山校尉

    陆乘文在归无咎身畔,凝视战局。

    陆乘文见荀申神通建功之后,利大人立刻以妙法补救,本来甚是忧心;但陆乘文毕竟目光锐利。他注意到,利大人使用完丹道法门之后,固然恢复如初,但是面颊上却出现了一道有异常时的殷红。

    不由松了口气,道:“圣教此术虽然神异,但荀道友依旧大有胜望。”

    陆乘文的判断依据,归无咎自然明白。很明显,那“丹道”中净化己身的法门,并不能无限制的使用。

    就算并未看到利大人面色变化,此理归无咎同样也能猜得出来。若是无有任何限制,就算是辰阳剑山和原陆宗,也决没有如此逆天的法门。

    刚才这一式交手,自道法上而言,是荀申胜了。现在看来,利大人的防御之法,有使用次数的限制;而荀申的神通法门,却层出不穷。

    如此一来,若是荀申依旧能够维持“观山”这一式水准的攻势,而利大人又迟迟寻不到破法,那么将利大人“丹道”之法消耗殆尽,就是荀申的取胜之时。

    战场之内,利大人恢复圆满,立即蓄势反击。

    但见他长袖一抖,掌心中已经浮现出一株三尺高的玉树。此数枝条之上,结满金钱符纸。总共赤黄绿黑四种颜色,每种七枚,累计二十八枚。

    上清宗“符道”法门!

    此法乃是圣教嫡传压箱底的手段,一旦神通种子炼化成符,自家道途便书写上了重重的一笔,再也修改不得。此等法门,等闲绝不会轻使。

    先前霍远峮等四人,所掌握的神通符箓远较利大人为少,更不会在与荀申的让子之局中使用出来。

    利大人摘下两枚符箓,默念法诀,便要施展手段。

    方才归无咎总是觉得,局面并非像陆乘文想象的那般乐观。但是症结究竟在何处,他一时间也是模模糊糊,并未分析透彻。此时见利大人镇定之极的实战手段,蓦地想通,低声道:“不妙。”

    陆乘文一愕。

    不过区区两息之后,战局之中的荀申,同样双眸中精光一闪,似乎与归无咎心有灵犀,再度断然抢攻。

    荀申灵明中本就有模糊感应;再加上他迅速解剖了当前局面,得出一个结论:他看似占的一式上风,但若不能连续争先,落败就在眼前。

    五指当空虚点,生出一道尺许大小的气旋,向着利大人冲了过来。

    这其貌不扬的一式,正是以“求心”神通为本体,却裹挟着“凌人”神通的气象。这一道法门,和铨道会终战时先后对归无咎先后动用“凌人”、“求心”二神通的效用,是完全相同的。只是现在两道神通合为一式而已。

    若是面对的敌手不是圣教祖庭的第一嫡传,有着不可预知的底蕴。哪怕换作一个境界与自己相当的隐宗天才。荀申也相信:单凭这一式,自己已经可操必胜了。

    这“借法天玄”的一式,纵是以归无咎的至高道缘,那日也只是险之又险的做出决策,寻到那不可思议的正解,从而避过。

    可以断定,此法必定是超脱利大人能力界限的。

    见到这一式进袭,利大人本想不管不顾,以攻对攻。但是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心田之中立刻生出一丝不豫之感。于是果断放弃了这个想法。

    将两道符箓收起,利大人凝聚一身法力,先为固守。

    体察不过一二息的功夫,利大人便悟到了荀申来袭之势中的“凌人”精义,非得正面迎敌,破势争锋不可。

    毫不犹豫,利大人法力聚于指尖一点,当面刺来。其中所包含的,同样是其浸淫已久的一门神通道术。

    但是两道气机一交,利大人脸色倏变。他感受到,自家法力中的半数,竟被荀申的神通法门所化去,纳为己用。原本旗鼓相当的法力对拼,霎时间变成以三敌一。

    此景在荀申预料之中。

    以利大人的境界,无论道缘道法,能够窥破这一式中“凌人”神通的精义,并不为难;但是若要看破借法天玄的“求心”神通,就非他所能及了。

    此时利大人已经抵挡不及。眼看就要落败之际,他掌中三尺符树,似有灵性一般,一枚黑色符箓自动落下,无风自燃。

    利大人身前,蓦地多出一道宛如蛛网的神通,绽放出丝丝青芒细锁挡在身前,将“求心”的来袭之力抵消的七七八八。

    这符箓之树的妙用,几乎和九宗道术中的本命法宝有七成相似,只是内外有别而已。

    但是,纵然仰赖符箓中的神通种子相救,此时尤有两分余力,将利大人震得血气翻涌,神意困顿。

    利大人也知,现在不是吝啬底蕴积蓄之时。毫不犹豫,把身一立,再度动用了丹道中涤荡净化的法门,圆全之意一散,身躯神魂再度完好如初。只是二次动用秘法,利大人脸上,却变成了仿佛醉酒一般的赤红色。

    归无咎心中一跳。荀申以借法天玄的“求心”秘法,再度抢攻一招,距离扭转局势又近了一步。若是自“观山”、“求心”之后再胜一式,那么胜负或许较他心中所想有所转机。

    此时利大人眸中冷光一闪而逝,随后归于平静。只是面上尽是决绝之意。他还是小看了荀申的手段,才在短兵相接之际,以己之短,攻彼之长。

    一之谓甚,岂可再乎?

    此时荀申又凝聚一道上乘神通,攻杀二来。但利大人仿佛未见一般,再不理会荀申手中动作,两枚符箓飘荡而起,旋即献祭于耀目火光之中。

    两枚符箓,各有精妙呈现,化作两道字迹。

    那赤色符箓,所现者是一个大大的“炎”字。

    而另一枚绿色符箓,所显化的却是另一行文字:“得旨青冥外,虚心两界空。”

    归无咎眉头一皱,体察这十个字的意思,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Ps:遇到需要构思斗法、设定相关的章节,就只能两更了。其实这一章和下一章连起来看,设定全部展现出来,阅读感受会更加舒服。想写一个大章的,但是实在有些力不从心了。




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守异路 针锋相对
    利大人所施手段之中,那个“炎”字符箓,瞬间爆发膨胀,如一朵烟花绽放。随着利大人手指之处飞驰激射,又转而变做万千零碎火星,聚敛成势。

    而那化作“得旨青冥外,虚心两界空”十字的符箓之形,旋即化作一道乳白色的气罩,依附在千万火焰之上。

    火星飞腾,化成青雀之形,向着荀申冲刺过来!

    荀申大袖一张,浑厚法力涌处,瞬间凝成一枚似镜似盾的圆盘,甩手脱去,正面遮护。

    这一式防御神通,看似只是法力化作两寸厚薄的圆盾。但是其中暗藏了极其精微的阵法之理,层层叠叠,千回百转,通过无数变化、万千歧途,设法消解来力。

    其中妙义,却与越衡宗守卫据点的大阵“如意门”有几分相似,只是变化之数略少而已。

    可是当那飞鸟撞在圆盾上,想象中的攻守对撼的壮观声势并没有发生。火鸟之躯,仿佛没有经过任何阻碍,就从那圆盾之上穿透过去。

    而荀申法力所化的圆盾,却依旧形貌完整,同样没有一丝欠缺。

    陆乘文一怔。眼前所见,几乎让人怀疑是空间神通一流的手段。但是那等手段,唯有天玄境后方能使得。元婴境中,利大人的神通道术能够取得类似的效果,也堪称神异了。

    归无咎微微摇头。

    这个道理甚易想通。纵然是世俗之间两名力士角斗。其中一人身披一副上好的铠甲,护住要害。那么此人若非实在蠢笨,便不会一味地仰赖这幅铠甲消极防守。

    正因为有铠甲护身,反而能够更加肆无忌惮的进攻。

    乾元宗丹道法门,练到极处,能洗此身微瑕。但是若将这等神妙手段,当成守护己身、预防万一的最后一道防线,那就是在太过消极了。

    相反,围绕此术,必定会衍生出完整而精密的以攻为守、以伤换伤的斗法神通。

    在利大人所掌握的法门中,其中品质最高、堪称压箱底手段,就是化作“得旨青冥外,虚心两界空”十字的“青冥符”,此符中蕴藏一道神通种子,名为“青冥两界”。

    这一道神通,乃是与其余的杀伐神通配合使用。杀伐神通一流,一旦得这一道“青冥两界”加持,便有一种妙用。

    此法附持之后,自家出手的杀伐神通,再也不能被敌手之法力变化遥隔在外。一旦敌我两道神通相互碰撞,却会如同另外开辟一重空间一般穿渡过去,两不干涉。

    此时,若是敌手所布神通法门纯系防御,那就形同虚设,一击落空。一个不留神,胜负便已定局。

    但是荀申思虑何等周密?归无咎想到了圣教祖庭可能围绕“丹道”法则创设奇特的对攻之法;荀申身在战局之中,算路思考更加投入,同样也能想到了这一点。

    那形似圆盾、又似圆镜的防御秘法,虽未能阻截利大人的飞鸟火星,但就在两道神通相交而过的一瞬间,圆盾蓦然化作一柄乌黑利刺,猛地扎了过去。

    利大人神色淡然。荀申能够做到这一步,在他的预料之中。但是这倚仗“丹道”的斗战策略,本就是正反两便。纵然你做到最佳应对,同样难免落在下风。

    “青冥两界”的符箓加持乃是以十息为限,并不仅限于一道神通之中。利大人此时手上法诀变幻不定,一连二三十种神通道术不断地使出,攻势猛烈不绝。

    而荀申的回应也是连绵不断,无有止歇。只是,双方每一道神通都是如那火焰与圆盾一般,纵然相较,也是穿透过去,绝不互相阻碍。

    局面纷繁,变幻不定。

    “青冥两界”的用意,就是断绝了以远程神通“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可能,双方均是只攻不守,只得凭借一身深厚法力,将落在近身处的来袭之力强行阻断,抵挡。

    有深厚法力护身,元婴真人的身躯坚凝如铁,百炼胜钢。纵然是近身抵挡,其实也无伤大雅。但是各家神通法门之中,总是暗藏了千奇百怪的震动、侵蚀、灼烧、暗刺的力道,不住地侵蚀着对方的身躯与元气。

    利大人、荀申,各自贴身接下对方一连串的神通攻势,此时虽然气度如恒,但是面色都有些不大好看。

    身躯之内的气机腾涌、血气浮动,骨骼震颤,更是难以避免。

    面对这不利态势,荀申唯有暗暗调息,强自忍耐。

    但利大人却身躯一定,暗施法诀。一种抱圆执中的意蕴扩散开来,他身上所受细微伤损尽数痊愈,重回圆满状态。只是,他前两次使用“丹道”法门之后所造成的面颊殷红之貌,却隐匿起来,恢复如常了。

    “青冥两界”撕裂攻守,使之泾渭分明,果然达到了主动兑现“丹道”之力的目的。此时利大人的状态远较荀申为佳,已经占得上风。

    陆乘文面有忧色,道:“利大人这一套以不变应万变的交换攻守之术,似乎对于荀道友万变无踪的道术风格,十分克制。”

    “看来,还是需要归道友出手了。”

    在此战之前,陆乘文对于荀申是相当敬服的。除了归无咎这境界比荀申更高一层的人物,同等修为之中,陆乘文实在想象不到,有谁能够胜过荀申一头。

    但利大人这依托于“丹道”、看上去极为简明的交换攻守的战法,一旦先手使出,的确是任何神通道术也无可奈何的“阳谋”。

    利大人却行事极为紧凑,掌中金符宝树一摇,又有三枚符箓脱落下来。

    这三枚符箓虽然同样显化字形,但是却仿佛蚊蚋一般极为微小,看不大清楚所书为何。那字体刻印在石子大小、形同不规则冰晶上的每一个平面,看上去也别有玄奥。

    利大人心中却暗暗摇头。

    此战之前,他心境气机,都调整到一个极佳的状态。绝不存在什么骄矜轻敌之心。

    但是一旦与荀申接战,他还是自然而然生出一个念头,想要先以静制动,窥看对手之手段,再做决断。

    孰料如此抉择,实在是违背了自己善于简化局面、先发制人的作战宗旨。一日间仅能使用三次的元罡丹力,竟被白白消耗了两次。

    虽然第三次机会,他如愿以偿用在主动出击之上,也成功收获了效果。但是外人并不知晓,“丹道”之力,一日以三次为限。现在他虽然占得上风,这一足以致胜的法门,却不能再用了。

    利大人对局势判断可不若陆乘文那般乐观。

    此时荀申状态虽然较差,但是若是其再度动用了如同“观山”、“求心”一流的大神通,在神通道术上胜过自己一两回,便足以扳回局面。

    因此利大人三道神通旋即发动,意在抢攻压制,牢牢守住优势。

    荀申的回应也如期而至。

    但见荀申双手一扬,一身法力升腾。旋即化作一道极为骇人的杀伐之意,凝练成拳,猛击过去!

    这是简明的一式,也是特别的一式。神通名曰:“愚方。”

    这一拳,幽微难测,静水深流,当中所藏刚柔、显微、显隐种种妙理,甘棠宗内所有意在抢攻压制的法力演化之法,都包蕴于此式之中。

    同时,轻易可辨明,这一式与荀申所掌握的其余神通,大异其趣。如“龙蛇”、“忘川”诸法中蕴藏的虚虚实实的道理,乃是荀申道途中最有心得处。但是此等精义,在这一式“愚方”之中,不见纤毫。

    相反,这却是荀申使出的唯一一招只攻不守、万化如一之法门。此刻利大人的“青冥两界”已经失效,但好似荀申却依旧沉湎于狭路相逢的执念之中。

    法虽万变,终有竟时。这是荀申一直深藏,走向自己“反面”的一式。

    利大人能够看到的,荀申如何看不到。

    若是再这般见招拆招的斗下去,利大人先占优势,攻势源源不绝,荀申全无反击的机会。

    僵持固守已经全无胜机,唯有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还之一最强烈的反击,交换伤势,将利大人的攻势打断,拒止,争得一丝喘息之机。

    纵然他荀申损伤更大——

    但无论是“观山”还是“求心”,荀申的神通道术,心意一动便可施展,却要比利大人炼化神通种子的道术快上一丝。

    只要利大人稍微受损,后续攻势慢了一瞬,荀申便得以抢回先手!

    利大人蓦然抬首,和荀申四目相对。

    一瞬间的眼神交流,荀申读懂了他的心意:不要小看了人。

    纵然你荀申通过这一式不要命的交换夺回先手,但是接下来荀申发动进攻时,他利大人同样不会先为固守;现在荀申所做的,就是下一刻利大人的选择!
1...198199200201202...2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