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孤忠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天边的月
田师中说得痛心疾首,王德听得将信将疑。但他见田师中愿意打头阵,倒是没有异议。“好,十七,看来你是好汉子,你先上,哥哥在后面给你撑腰。”
“好勒。”
田师中为了取得王德信任,不得已抵挡了一回金军进攻。也是左支右绌,步兵箭袋中携带的箭只几乎射尽,才算压制了金军的攻势。他身上挂了一处,腿上也中了一箭。马一动,腿上的箭伤便钻心得痛。田师中暗地里把王德的祖宗八代骂了个遍,撤下阵来,还是只能赔笑道:“王太尉,下官幸不辱命。这回要看太尉的了。”
王德感动得流下了泪水。“好好好,天地为证,哥哥若是侥幸生还,便跟你结拜做异姓兄弟。”
……
田师中骗王德率军换阵。他哈哈大笑,拔起插在地上的大旗,仔细卷好。
田师中麾下旗头立即瘸着腿凑了过来,向田师中抱怨道:“田太尉,咱们一军这回可是伤亡惨重,连太尉您都带了伤。再要拼下去,俺们可都要交代在此地了。交代在这里没有关系,俺还有八十岁的老娘要照顾。烦请太尉届时逢年过节给俺老娘点钱钞。”
田师中朝这旗头翻了个大大的白眼,令旗一挥,大声道:“汝等看见没有,前方有金军冲过来了。”
“哪里?哪里?俺怎么没看到呢。”
田师中用力敲了那旗头后脑一下。“汝个杀才,是让箭射瞎了双眼吧。那么大的人马,看不见影子吗?”
旗头恍然大悟道:“虏人杀上来了。”
田师中一挥令旗,“弟兄们,随我杀敌去。”
王德觉察后阵骚动不已,心中便知不妙。与此同时,金军的攻势突然猛了,压得他无法回头,也不敢回头。王德一枪将一名金人骑兵戳翻在地,随即擦一把额头上的鲜血,大声道:“今日便是我等报国的时机!男儿汉在世上活一回,需是轰轰烈烈做一场。都听好了,能跑得动的,随自家冲阵。”
王德四周立即响起了一片怒吼。不论是原郦琼麾下抑或是王德的直属部队,此时都杀红了眼睛。
“誓死追随太尉杀虏人!”
王德心中一酸。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之时,他看清了自己是个庸将的本质,所能做的也唯有一死报国了吧。宣抚!俺对不起你!俺辜负了你的厚恩。王德默默念了最后一遍,眼角滑下一滴清泪。
……
“南人都是些废物。”兀术在小坡上得意洋洋的挥动马鞭。
“四太子真是神机妙算,知道这些猪早晚要跑的。”孔彦舟赶忙恭维道。
“孔彦舟,你的意思是,女真勇士是杀猪的?”
孔彦舟这个郁闷,没法跟四太子交流了。
兀术哈哈大笑。“孔彦舟,你去追逃跑的那帮懦夫,不许走漏一个人一匹马。”
兀术又转向赛里,正式命令道:“大军冲阵。”
作者有话要说:
四太子:我汉语过了四级了,张通古作证,必杀飞始可和是我亲口说的
第104章五年平金(34)
王德存了必死之心,但想着就算自己死了也不能白死,总得多杀两个虏人才够本。他当先横刀立马,望着潮水一般涌上来的金人铁骑,发出了一声长啸。啸声凄厉而激昂,充满了不甘、绝望和被出卖的愤怒。
王德身后本已不复阵形的队伍随着这声长啸,俱都勉力振作神。枪兵举枪;弓箭手们因为破甲箭早已经射光,索性扔了弓,从地上捡起战死同袍的长、枪;连躺倒在地的士卒,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相互搀扶着站了起来。众人不待王德的命令,纷纷开始做最后的告别。
“十八,欠你的钱俺看来是还不了,只好来世给你做牛做马。”
“小虎,你个傻子,俺还能在阴曹地府你的钱不成?”
“嘿嘿,说得也是。咱们今生同死,来世做一回同姓兄弟。”
全军力战玉碎,这在南渡官军中是极其罕见的事情。有之,陈淬是也。
王德此时已经哽咽地无法说话。他默默地念着,来世还做兄弟,举刀劈向一名冲来的金人骑兵的肩膀。
“啊!”这名骑兵一声惨呼,应声落马。几乎在同一时间,潮水般涌来的骑兵又如退潮般改变了方向,冲向了王德大阵的右方。
王德不敢相信,自己的一劈会有如此神奇的效力。他竭力眺望向金人骑兵聚集的方向。他在蔚蓝的天际间看见了飘扬的“吕”字大旗。
“是吕宣抚!”
不知是谁发出了第一声的呐喊。这声呐喊像惊雷,将本已经麻木的人震醒了。更多的人发自内心地大喊:“吕宣抚来救咱们了!”
王德抹了一把泪水。他所以困兽犹斗,全因为再无脸面见吕祉。此时吕祉派兵来救,显然是原谅了王德的鲁莽贪功。王德激动道:“听我号令,冲出去!与援军
快穿孤忠 分卷阅读142
会和!”
……
王德不知道,吕祉不仅派了援军,而且是亲自领军出征。
吕祉这两天一直在确定金兵动向。宋军骑兵少,非常容易被金军制造的各种假象所迷惑。金军骑兵往来如风的优势在战阵间或许体现得还不突出,但在兵力调动上其灵活多变的特点足以让宋军疲于奔命。尤其是有过两辈子的与前金后金交战经验,吕祉格外地谨慎小心。经过两天地哨探,他基本已经可以确定,所谓金人退兵不过是掩人耳目的计策。金人是故意示弱,好引诱宋军出城。诱敌深入这一招,也算是金军在不利情势下的故技了。
吕祉正要告知王德不可轻举妄动,却到了王德、田师□□同进兵的消息。饶是吕祉素有涵养,平日喜怒不形于色,此刻也不失态。他手中杯子一倾,滚热的茶水溅到了地上,却浑若不觉。
胡闳休追问送信之人道:“王太尉兵几时出发?派你来的时候到了哪里?你估算现在又到了何处?”
报信之人一一作答:“王太尉四更出兵,派我来的时候走出了不过十里路,现在到哪里就不好说了。不知道王太尉脚程快慢,自家说不准。”
岳云最快,当即道:“宣抚,马上派人把王太尉追回来吧。”
吕祉长叹一声,摇头道:“来不及了。王太尉只是派人奏报,却不肯回军,就说明他此次出师势在必得,想是已经算计好了路程时间。现在当职即使派人追回,只怕派的人也只能跟王太尉大军一起撞进金人的埋伏圈。此时两军狭路相逢,本是拼勇气的时候,王德却突然到当职撤军的将令,徒然沮丧士气。是非但于事无补,而且扰乱军心。怕是宋军大军将不战自溃。”
岳云气愤道:“这个王太尉,这个田太尉,若不是这一遭,还真不知道他们是这样的人!”
吕祉苦笑道:“岳机宜,不要这么说。”但吕祉心中却并非这样想。他是后世之人,自然清楚田师中、张俊的为人。所以当初他在会上命田师中与王德同进退,正是想限制田师中的行动。但吕祉算漏了一节,王德并不十分清楚田师中的为人,加以明州之战毕竟给田师中赢得了一个美名,王德还是信任田师中的。往事已矣,现在怎么办呢?吕祉强迫自己不要再后悔,集中力思考眼前的局面。
果然,刘也询问道:“宣抚现在打算怎么办?”这样的大事,谁也提不出好的建议。救援,是跟着王德、田师中一起跳进金人的陷阱。不救援,是眼睁睁看着王德、田师中自己跳进金人的陷阱。刘只能把难题交还吕祉,让宣抚使自行决断了。
吕祉沉默片刻,剑眉一扬:“咱们只能将计就计了。当职亲自率兵出援。”
“宣抚,不可。”诸将几乎同时罗拜于前。刘劝说道,“宣抚膺国家之寄,岂能浪掷有为之身!吾等乞代宣抚出师。”
吕祉泛起一丝苦笑:“这个局面唯有当职出师才能解开。你们不要再劝了。否则,尔等自问有能让田师中听命,站起来跟当职说话。”吕祉气愤之下,不再管礼节,直呼起田师中的名姓。
吕祉一语既出,所有人都沉默了。的确,除了吕祉没人能制约田师中。其实即使吕祉,看形势也很难管制田师中。
吕祉见诸将不再反对,又吩咐道:“背嵬军全军随当职出征。岳机宜,战场之上你需谨遵宣抚号令。”他又转向刘,叹道,“刘太尉,庐州城防重任就交给你了。”
刘争辩道:“末将请与宣抚同往。”
吕祉坚决否定了刘的请求:“刘太尉,你所部尽是步兵,转战之际行动迟缓,多有不便。我主意已定,无需再议。”吕祉说得是表面上的理由,其实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万一作战不力,庐州城里得留下主心骨。但这话又不能直接说出来,以沮丧士气。吕祉只用与平日不同的沉重目光注视刘,希望他能心领神会,并接受自己的安排。
刘缩了缩肩膀,想要再劝,却终于还是紧咬住牙关。在这暑热的夏日里,刘反常地打了个寒颤,随即转身揽过岳云的肩膀,嘱咐道:“小祥子,给自家好好看护宣抚。虽然宣抚武艺很好,但毕竟没上过战场。出了闪失,我唯你是问。”
在场之人皆面色沉重,唯有岳云笑着应承道:“哎,刘太尉别说你了,若是宣相有半点差池,我爹第一个就饶不了我。刘太尉你就放心吧,有我在宣抚不会少一根毫毛的。”
……
即使做好了各种准备,然而战场形势的险恶远出吕祉的预料。不仅最早到达淮南的赛里所部仍有一战之力,金军又增添了兀术带来的生力军。兀术的亲军更是出名的重甲骑兵,宋军骑兵与之角斗全落下风。上次宋军作战获胜是依靠了地利,城墙弥补了宋军兵力不足的缺陷。这回则是真正的野战,再不能存一丝一毫得侥幸。
好在,这次作战的目的不是取胜而是逃命。吕祉的援军赶在金兵调动主力骑兵之前,硬是撕开了一道缺口,和王德会师了。
王德见到吕祉,羞愧难当,二话不说翻身下马,想要下跪。但他久战乏力,腿一软,直接趴在了地上。
吕祉已经过了生气的心境,只是简短道:“王太尉不必行此大礼,有何突围的良策,不妨直言。”
岳云搀扶起王德,也道:“王太尉,你在这里打得时候久,可知道金兵哪里防守薄弱吗?咱们也好冲出去。”
王德缓过神来,应道:“只有韩常与王伯龙所部的交接处有漏洞可钻。”
吕祉凝目观望片刻,低声道:“那里么?”
吕祉说的是一处狭长地带,在宋军阵地偏左方向。此地灌木丛生,间或有几株高大的乔木,天然地不利于骑兵的驰驱,金军也并未做特殊防守。可是宋军要冲到那个所在,就非得先打穿兀术的亲军阵。
“难,太难了。即使宋军实力未曾受损,也不太可能冲出包围,何况苦战之后的今日!”吕祉一边在心中自语,一边飞快地思索可以采用的战术。
这时,金军阵中一阵骚动。一员衣着华丽的大将在亲兵簇拥下缓辔而出。这人在暑热天气里依旧衣甲整齐,还披着一件罕见的白披风,显然是金军的首脑。他来到阵前,操着并不熟练的汉话叫道:“吕祉可在军中吗?上前回本太子的话。”
“兀术,这次见到活的兀术了。”岳云兴奋道,“宣抚,你在阵后歇息。待我上前把兀术擒来。这样咱们就解围了。”
吕祉白了岳云一眼:“岳机宜,四太子也不傻,带了上百人护卫。”他又问王德,“王太尉,你在这之前可见过兀术?”
王德摇头道:“四太子一直养蓄锐,这是头一次露面。不知他叫宣抚阵前答话是什么意思?”
吕祉轻蔑一
快穿孤忠 分卷阅读143
笑:“劝降吧。金人占尽优势,这会儿除了劝降也没别的好说了。四太子还真是看得起当职。王太尉,兄弟们,当职先问一句,你们愿意投降吗?”
“不愿!”众人虽然尘土满面,尽皆带伤,但喊声高昂。
王德惨笑道:“宣抚,王德要降早就降了,等不到宣抚来。”
吕祉环顾了一番这仅剩的万余人,见诸人确实没有别的心思,他点头道:“好,待我拖延些时候,让咱们的士卒休息一下。再回绝了这喜欢穿好看衣服的四太子。咱们好分头突围。”
“分头突围?”王德诧异道。
作者有话要说:
翻版的濠州之战。同样被金军埋伏的情况下,张俊不会救援自己手下。吕祉就不一样了,吼吼。
陈淬,马家渡之战阵亡的宋军都统制,高级指挥官,大概是力战阵亡的最高级别将领。
第105章五年平金(35)
吕祉已经想好了一条退路,说道:“这回咱们须是从死地求生。王太尉你看,金军围住三面,唯一没有围起来的那面就是生路。”
“可是咱们的后面就是湍急的河流呀。”王德叹道,“所以金军才会网开一面。”
吕祉摇头道:“王太尉,你听当职说完。当职曾经仔细钻研过淮西的水文形势图,这河水流原本没有这样迅急,定是金军在上游筑起了堤坝。待两军交战后,兀术再命人凿开,好放水淹没宋军,以出奇之效。想必王太尉来时也注意到了某些异常之处吧?”
王德恍然大悟,不顾腿上带伤,重重一拍大腿:“难怪末将刚来此地时,河水几乎断流呢!原来是兀术这厮搞得鬼!宣抚见识得极是!”
“所以这水势定然无法持久。当职领背嵬军断后,就请太尉率领前军将士渡河。渡河之时,军兵手臂相挽,应当不致被河水冲走。”
王德一听,急得从脸红到脖子:“绝对不行,末将断后宣抚先走。”
这时,兀术见宋军阵营中迟迟没有人答话,不耐烦地向虚空抽了一鞭,叫道:“兀那吕祉,本太子叫你答话,是看得起你。难为你一介书生能将带大军,文也不错武也不错,是个全才。今天你被围在此地,已经走入了绝路。不如就降了本太子,也好保全一军性命。吕祉,本太子跟你说,为了表示咱们大金招降的诚意,本太子已经派兵追杀那弃阵逃跑的不义之人了。你要降了,本太子就将那鸟人交予你处置。吕祉,本太子待你不薄,你可也要对得起本太子!”兀术说得高兴,哈哈大笑起来,“有你这样的忠臣辅佐本太子,何愁大金不一统天下呢?”
吕祉听得哭笑不得。这四太子真是会揽功,竟然连追杀田师中也当作了延揽的诚意。吕祉从未见过这样厚颜之人,不由沉吟片刻,扬声道:“久闻四太子豪勇,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兀术仰天笑道:“本太子的名声自然是大的。搜山捡海捉康王的壮举前无来者后无古人。”
兀术拽文用错了成语,吕祉却不能讥笑,只能暂时顺着兀术的意思道:“四太子既有招降的意思,还请少安毋躁。当职要与麾下将领计议妥当,再做决断。请四太子略容喘息之机。”
兀术又是大笑道:“自家看你们的戏文,知道你们这些南人礼仪多,讲究上也对得起什么,下也对得起什么的,不像女真勇士爽快。就给你们一炷香的功夫,让你们从长计议。吕祉,自家对你可是仁至义尽了,昔年杜充投降都没有这么隆重的礼遇。”
吕祉不再答话,抓紧时间跟王德商议。“王太尉,你的部伍过河后,还要由你率领返回大寨。路上虏人可能会追击,若有缓急没有你如何应付?”
“这些事务自可交予末将的副手。末将此次出兵,没有带自家那忤逆子。也是上天眷顾,王家留得一脉,俺再没有后顾之忧了。”
王德言下之意自然是告诉吕祉,自己战死沙场也没有遗憾。吕祉留下王德在身边确实也另有用处。吕祉于是不再坚持己见。剩下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岳云。岳飞将儿子交给吕祉,吕祉不能不考虑将来如何对岳飞交代。“岳云,”吕祉开口叫道。
“唉,宣抚如果是想让末将先走,还是了吧,恕末将不能从命。”岳云立即打断道,“无怪乎四太子说咱们婆婆妈妈得,这样的关头屁大点事情还要你谦我让。宣抚,末将跟你说,要是我爹在这里,准保哪里危险让我往哪里冲。宣抚,您呀!”
岳云意犹未尽,却及时停下了话头。
吕祉已经许久没有听岳云说过“我爹”如何如何,此时听到这说法,是既又熟悉又有一丝尴尬。回想历史上,岳飞的确是如此教育长子的,他不禁心潮翻覆。毕竟许多时候,战场之事就是一个赌字,纵使武艺再高强,也抵不过刀枪无眼。该不该相信岳云的天命所归呢?吕祉没有更长的时间来思考犹豫,他舔了下烈日下干裂的嘴唇,咬牙决断道:“好,岳机宜,你留下。不只你,凡是尚有作战能力的、愿意留下的都可以留下。”
有吕祉这句话,陷入绝境的队伍立时起了一阵骚乱。骚乱过后,大阵已经按照渡河与断后的分别,重新排列整齐。王德的副将开始组织步兵后撤。步兵们为了减轻渡河时候的负担,纷纷抛下了过于沉重的甲胄,手中只拿着轻便的武器。形容战败惨状的丢盔弃甲一词极为准确地描述了现在前军的状态。之后,宋军手挽手肩并肩,淌着水下到了河里。越往前走河水越深,逐渐漫过了胸口,没到了脖颈,最深处甚至需要闭气潜行。但宋军没有一个人松开同袍的双手,就这样一步一挨地走向对岸……
王德望着缓缓走入水中的部下们,不觉泪水盈眶。他注视片刻,狠下心肠回头问道:“宣抚,等弟兄们过河后,咱们往哪里冲?”
吕祉轻声道:“王伯龙!”
“王伯龙?那条路线不是回庐州城的!”
“听我说……”
宋军渡河的动静也惊动了金军。几名万夫长与赛里都凑到了兀术身边。
韩常道:“四太子,宋军渡河了。吕祉这厮无意归降,是在行缓兵之计。待我率军剿灭,好叫他知道咱们的厉害。”
“韩常,你仔细看看,”兀术不满地道:“吕祉和他手下大将没有一个动的,渡河的都是些老弱和伤员。韩常,你看明白了吗?”
韩常用独眼盯住宋阵看了看,摇头气道:“四太子,咱只有一只眼睛,看不明白。”
“蠢,”兀术骂道,“这是吕祉那厮的鬼心眼。他自己要降,所以留下来了。又不愿担骂名,所以放那些不愿降得走。那些走的人,倒也不是不愿投降。就是想到咱大金对伤员一向是不太友善,额,经常在军粮缺乏的时候,杀个把人充饥什么的。这些
快穿孤忠 分卷阅读144
人怕咱们大金杀俘,所以才渡河逃跑的。唉,宋猪也不想想,若是能跑得掉,本太子又岂会把网留一面不封上?”
兀术想到自己这回按挞懒地嘱咐很动了一些脑子,得意洋洋又笑了。
“四太子,那咱们就现在提兵上前,监视吕祉,防他再使什么坏心眼。”韩常再次建议道。
“我要招揽康王手下的人才,韩常,你这样做,吕祉如何能够归心?”
韩常无语。从军事角度看,兀术此举节约了金军兵力,放过了那些老弱残兵。从政治角度而言,兀术给自己博得了一个信义的美名。韩常倒是已经从内心深处对兀术的举动深为赞同。唯一不解地是,四太子是什么时候开始站在新高度上看待问题了呢?难道是传说中被挞懒郎君耳提面命之后?韩常不禁有些怔忪。
“韩常、王伯龙,受降的时候,你们两人给我守好本阵。赛里,你随我坐镇中军。”兀术命令道,“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小心南人耍心眼。”
韩常等人自无异议。
再过片刻,宋人渡河的军队已经走得七七八八了。王伯龙忽然道:“四太子,宋人渡河的大队部伍严整,留在河岸的锐则是持戈执矛,不似有投降之意,更像是宋人一时权宜之计以获喘息之机。四太子,伯龙恐怕其中有诈。须速命吕祉至我军中以为人质。”
兀术嘿了一声,握住马缰的右手不由紧了紧。他提气大喝道:“吕祉,时限已到。你速速命部伍扔下武器投诚。否则本太子率大军将尔等统统绞杀,到时候后悔可就……”
兀术话音未落,一只飞箭直射向他的面门。这箭是由□□射出的,劲力极强。兀术全无防备,唬得他险些从马上掉落,“来不及”那三个字自然也说不出口。
宋军阵营则爆发出一阵欢呼。
刚才的箭正是吕祉所射。他一扬腰刀,大声道:“诸军随我冲。”全军侧击向王伯龙的阵地。
吕祉这一打法完全不合常理。他赌得就是王伯龙七日前攻打庐州城损兵折将,实力被大幅削弱,且王伯龙队中步兵比例非常高。此回吕祉见王伯龙只被安排防守一个次要方向,心中又添了几分把握。但困难的是,一是从王伯龙处突围,自己一军绕回庐州城得大周折;二是有被兀术大军前后夹击的危险。然而不这样做,除了投降虏人,更加没有生路。吕祉把所有方案在心中反复权衡后,终于下定了突袭的决心。现在自己麾下都是骑兵,那些极少数留下来的步兵也骑上了运辎重的骡子。两千余人的队伍如果只想脱离战场还是有可能的。
岳云一马当先,充作开路先锋,王德亲自断后,吕祉居中策应。所有的骑兵都沉默地手执长、枪,大刀,手心攥出了汗,身上的铠甲被烈日晒得火烫,眼中满是仇恨的光,纵马跟随吕祉向金人冲去。
王伯龙的麾下,此时正在休息。王所部虽然以渤海人及汉儿居多,但北方人不耐酷暑,又见主将招降,乐得偷闲片刻。等他们意识到这群宋军亡命徒是跟自己玩命来的,不禁大惊。步兵来不及预备拒马,仓促竖起盾牌防御。而骑兵则冲上去与宋军短兵相接地厮杀在一处。被愚弄了的兀术合扎牙兵也迅速整队追击向吕祉的队伍。
整个战场很快发展到肉搏厮杀的惨烈。
岳云一枪挑翻一个金人步兵。他已经记不清这是自己杀得第多少个人了。岳云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水,问周彦:“数过没,俺估摸着这次到百人斩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