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小财神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洗澡的兔子
一旦有机会,照样死死抓住不放。
“陛下,”沈安转向萧瑀一边:“宋国公。”
“我做如此安排,也是有原因的。”
“启禀陛下,茶盏之中的黄色花瓣,正是五通观里栽种的小瓣菊花,这是臣去年采摘来,就晾晒好的。”
“微臣知道,用素茶招待陛下,不甚体面。”
“不过,我这样做都是为了陛下的身体康健考虑。”
“哦?”世民挑眉:“朕的身体有什么问题?”
李世民现在年届四十,正是年富力强,身体素质最好的时候,虽然偶有病痛,但他从来也不认为自己的身体会有什么问题。
箭伤旧疾还没有复发,他也不需要靠着奇奇怪怪的丹药维持虚假的繁荣,沈安的话,让他摸不着头脑。
某人却并不心急,耐心解释道:“微臣听闻,陛下时常有眩晕之症,虽然没有大碍,但病症一旦发作,也是天旋地转,令陛下身心不畅,若是常饮此茶,可以有效缓解陛下的眩晕之症,恢复身体轻健。”
“对,天旋地转!”
“你说的太对了!”
“就是这种感觉!”
一听到这个词,李世民立刻就变了脸色,他拍拍大腿,笑道:“这么多年了,终于有人能说清楚那种感觉了!”
“真是不可思议!”
“不可思议啊!”这一次,沈安可以感受到,李世民是真的喜出望外,绝对不是装的。
“你是怎么知道的?”
近两年来,那种异样的感觉时常笼罩着李世民,头晕,风眩,虽然不算严重,吃了御医的汤药,也往往能够缓解。
可每当那样的感觉涌上来的时候,他总是感到头重脚轻,脑子里好像是塞上了棉花。
身体时而沉重异常,时而轻轻飘飘,脑子里好像有个陀螺,转个不停,他多次向御医们描述这种感觉,御医也想了各种说辞,却总也无法精确形容。
直到沈安出现,天旋地转,对,就是这种感觉,说的太对了。
“你快说说,为什么喝了这个茶,就不会头晕了?”
李世民脸上欣喜的神色让萧瑀的心猛的就沉了下去,这是什么意思?
就这么轻易的让他混过去了?
绝对不行!
“陛下,莫要听他胡言乱语,他明明就是不恭不敬,竟然用清茶招待陛下,老臣看来,他这纯属是居心不良。”
沈安遗憾的看着他,萧老爷子啊,六十多岁了,你行不行啊,难道,你给别人挖坑,都不看看场合吗?
怪不得经常被李世民踢出朝堂,原来都是因为这个。
萧瑀很不服气,按照他的设想,沈安经商,这就是最大的罪过,管他挣得多还是挣得少,都应该受到惩处。却没成想,李世民根本就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他若是一心想惩治沈安,绝对不会给他说话的机会,一定会一进门就查抄了沈府。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他能亲临这么芝麻绿豆小官的宅院,这就说明,他还是信任此人的。
哎哎哎,这人老了,反应真是变慢了,不服不行,萧瑀遗憾的想到。
怎么一开始就没看出来。
然而到了这一步,他也绝对不会认输。
“诶,宋国公,沈郎说的那些症状,朕身上都有,这些年来,看遍了太医署的御医,皆束手无策,朕也是辛苦的很。”
“不妨听听沈郎的法子,或许就有效果。”
李世民笑眯眯的看着沈安,什么赚钱,做生意的事情,早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沈安侃侃而谈,将菊花茶的功用,以及李世民眩晕症状的引发原理都进行了简单的讲解。
当然,用语上都是尽量接近唐人习惯,绝对不使用现代词汇。
总不能和李世民说,您老人家头晕目眩并不是症状,而是一种病,他叫祖传高血压。
最好的办法就是吃点降压药,控制血压,但这样的话,李世民根本听不懂。
血压是什么?
什么叫高,什么叫低?
八成本来对他很信服的李世民也会转过头来怀疑他,以为是从哪里来的江湖骗子。
李世民听着他的讲述,连连点头,不过是些茶水而已,如果勤于饮用就可以减少风眩发作的次数,那么何乐而不为。
看到沈安顺利过关,李治也松了口气,不容易啊!
果然,沈安是个随机应变的高手。
李世民一连喝了两盏,沈安的脸上浮现僵硬的笑容,世民啊,世民,菊花茶虽好,可也不能这么喝。
作为拍马屁的产物,当然要报喜不报忧,沈安绝对不会把菊花茶还有利尿的功能告诉他。
一口气喝这么多,小心一会提不起裤子来。
茶也喝好了,时间也差不多了,各人都登上了马车,准备前往曲江池畔。
就算现在沈安大赚特赚,却还是这一群人之间最贫穷的一个,连一架气派的马车都没有。
当然,非不是他买不起,完全是他认为没有必要,反正每次出门他都是一个人,有匹马就够了。
实在有需要,去坊门附近的车马行租一辆即可。
第九十九章 纯净水
沈安欣然登上了李治的马车,反正现在他也只能和他同乘。
李治当然欢迎,见沈安上来,还特意帮他掀开了车帘,沈安不只是人上来了,手里还捧着一个大瓷坛子,纯白色的,坛口还用胶泥小心的封好。
“沈公,这是什么东西?”
沈安拍拍坛身:“这个啊,是纯净水。”
他引入个新词汇,果然引起李治的好奇与惊讶。
“纯净水?”
“那是什么东西?”
“就是经过净化的水,口感特好,没有杂质。”
“这一次陛下特意带着我一同游玩,真是天大的恩典,某怎么能没有点表示。”
“用这个水沏茶,绝对是别有一番风味,好得很!”
“好得很!”
沈安抱着瓷坛子嘿嘿傻笑,李治真是服了他了。
纯净水?
原来这就叫纯净水?
别以为他人小就看不出来,这不就是御井里的水吗!
他还要不要命了,这么危险的事情也做得出来!
刚才保住一条命,现在又来触父皇的霉头,除了皇族,没有人可以饮用御井之水。
作为御井看守者的沈安,对这一点,绝对不会不知晓。
“沈公,我劝你,还是悠着点吧。”
年幼的李治,看着那一坛水,脸上也泛起了忧愁。
“你这是御井里打出来的水吧,这能用吗?”
“你莫不是嫌命太长了?”
沈安笑笑,果然,看到纯净水的人,都会以为是来自御井,就算是机灵的狐狸治也是一样。
“晋王殿下有所不知,这不是御井的水。”
“啥?”
“不是御井的水?”
“这怎么可能!”
“我可警告你,别想蒙混过关,这长安城里的甜水井就只有善和坊里的那一口,别无第二个。”
“别怪我没提醒你,御井的水,不论是父皇还是我,是天天都要饮用的,味道熟得很,一尝就知道了。”
“你绝对混不过去。”
沈安一脸真诚,真是想把心都掏出来给他看。
“殿下,这真的不是御井的水。”他抱着坛子对天起誓。
“那是哪里的?”
“善和坊里十字大街上的那口公共老井,您知道吧。”
“那口井?”李治扶额。
他的晋王府也在善和坊,十字街上的老井他也见过,至于口感,听说是略有些苦涩的。
很不好喝。
平常时候,百姓要是想饮用,都要沉淀好长时间,只取上层的水喝。
这口井还是隋朝大业初年开凿的,到今天已经使用了四十年左右,水质急剧下降。
这两年已经有不少人提议,应当在附近重新选址开掘水井。
就这样的地方打来的水,还能端给父皇吃?
李治一脸怀疑。
这厮胆子也忒大了。
沈安拍拍瓷坛子,笑道:“殿下放心,这真的是老井里的水,是我用特殊办法净化而成。”
“口感好,水纯净,绝对不是取自御井。”
“还请殿下放心。”
“到时候,也请殿下尝尝,就知道了。”
见他如此笃定,还真把李治的好奇心给挑动起来了,这个沈安,鬼心眼子一向是最多的。
这又是哪里来的怪招?
居然能把口感略带苦涩的井水给改造成清甜型的,真是不可思议。
“不过,殿下,我这水到时候拿出来,您说,宋国公会怎么想?”
沈安挑挑眉,李治转念一想,诶,对啊!
这正是给萧瑀挖坑的绝好办法!
“所以,你打算怎么做?”
狐狸治这人有一个特点,只要是能凑热闹,挖坑的事情,他都不会落后,一定积极参与。
他和沈安相遇,正是强强联手。
沈安伏在他的耳边,指示一番,李治连连点头,口称妙哉,妙哉。
晋王的马车上,新的阴谋悄然成形……
自从皇帝陛下要亲自驾临的消息传来,曲江池两岸就忙成了一锅粥。
身穿赭衣的小太监像工蜂一样,不停的忙活。
虽说,每到端午,来曲江池游览的游人就不计其数,可当朝皇帝在正日子亲临此地,却是极为罕见的。
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实在太多,忙都忙不过来。
曲江两岸,风光极佳,但也有几处观景最好的地点,李世民驾临,这样的好位置,自然是属于皇帝的。
以往,达官贵人来到的时候,水亭附近也会竖立起幔帐长围,用以阻隔闲杂人等的视线。
可现在来的是李世民,这一重帷帐可就远远不够了,至少需要三重,小太监们把帷帐架好,还做了各种准备,保证面面俱到。
当天子车驾到来的时候,正好接近午时,可以用午膳了。
这些年来,长安城庆祝端午节早就形成了习俗,尤其是早间开始的曲江池竞舟,更是少不得。
今年,因为李世民的驾临,习俗也做了适当调整。
本来清晨就该开始的龙舟赛,到现在连个影子都没有,就等着李世民到来,亲自宣布开赛。
他们头戴不同颜色的方巾,在各自代表的龙舟之前排队站好。
个个都意气风发。
这些人有的是来自民间的龙舟队,有的是由金吾卫、羽林卫们组成的半官方队伍。
他们翘首以盼了半天,终于等来了天子车驾的前导队,虎贲旌旗。
“来了!来了!”
“快准备好!”
几个小太监拂尘乱挥,匆忙的让各路人马准备就绪。
作为帝国统治者的李世民,并没有第一个下车,到底也是大人物,总是要压轴登场。
沈安跟在李治身后,一同出来,白瓷坛子放到了车上,没有带下来。
至于一路陪同的萧老爷子,经过一段时间的颠簸,简直是面如土色,不知道是累的,还是气的。
你说说,都这么大岁数了,这又是何必呢?
看着他那副倒霉相,沈安暗暗思忖,一会看看他的表现再做定夺。
要是他消停些,他就不给他挖坑,若是不然,那就别怪他不客气。
李世民最后一个走下了舆撵,随从的侍卫、宫女和太监全都一拥而上,把他保护起来。
这样的排场,李世民早就很熟悉了。
天子的威严,就是靠着这一系列的仪式感维持下来的,虽然他觉得无关紧要,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他徐徐登上水亭,遥望着曲江池两岸秀美的风光,感慨万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