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回档少年时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邓丁

    张云起乐道:“为什么够我喝一壶的?做人做事,不就是为了一个‘理’字吗?老江脾气是不好,但也不是不讲理的嘛。快上课了,不扯废话了。”

    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是班主任王明榛的语文课。

    王明榛来到班上的时候,教室里相较于往常格外的安静,大家心里都清楚,今天发生了那么恶劣斗殴事件,王明榛的心情肯定不大好,所以没有谁敢在这时候找不自在,都老老实实地坐着等王明榛开口。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班主任自然是要给大家一个说法的。王明榛走到讲台上后,并没有提打架的事情,他说:“我一直以为,语文不是语言的工具,如果是这样,你们在初中的时候就已经毕业。语文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学到里面的知识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够开发你们的智识和思辨能力,辨好坏、辨是非、辨善恶。显然,我没有教会你们这些,有的时候,我感觉我做的很失败。昨天这样的感觉更甚。”

    王明榛继续道:“作为一名普通语文老师,我一直希望能够带出一些价值观正确,乐观自信的好孩子,不能回馈,也不要粗鄙暴戾;更不要精致利己,一叶障目,去菲薄脚下这片土地。我也一直觉得你们还小,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前途似海,中国少年,对于你们,这不是纵享声色之娱的好时候,也不该将其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现在上课吧。”

    教室里静悄悄的,只有翻书和“吱呀吱呀”吊扇旋转的声音。

    王明榛的这段话,似乎为这场争端画上了一个无声的句点。

    第二天早上,张云起照常去学校上课。

    他的屁股刚坐在座位上,就发现课桌上多了一瓶牛奶和两个面包,目光在教室里扫了一眼,最后落在了晏诗的身上,晏诗似乎也在观察他,两人的目光碰到了,这姑娘似乎有些心慌地低下了头。

    她的课桌上也摆放着一瓶牛奶,和张云起课桌上的那瓶一模一样,瓶盖有牛的图案,瓶身是一个坐火箭的小男孩,牛奶牌子叫李子园甜牛奶,在九零年代很有名,鲜鲜甜甜的,味道很不赖,价格更不便宜,一般的家庭是舍不得给孩子喝的。

    ******

    祝书友们中秋节快乐。

    感谢不离不弃的你们。更新太少,对不起。

    这几天放假,我没有回家,一个人,明天会继续更新!




第二十七章 阿蒙
    霜降了。

    时间渐近十一月份,天气愈冷。

    这一天的晚上,王贵兵带着马史请区工商所的秦副科在南海渔村吃酒,他年轻时爱整哥们儿义气,现在混了些人模狗样,有钱了,档次上来了,结交的也都是区里面的衙门中人,称兄道弟的,关系亲的不行,其实像税务、工商、消防这些都是联众要打点的部门,要不然随便跳出来的一个小鬼都能把人给恶心死。

    王贵兵就记得在前不久张云峰跟他说的一个龌龊事儿,市二中的张记栖凤渡鱼粉店被区工商所告知有顾客投诉鱼粉吃坏了肚子,真投诉假投诉这个谁也不知道,总之当时张云峰立马就跑到工商所,找到负责那一片区的巡视员,坐在一个小角落里的巡视员不苟言笑,正义凛然,直接挪开屁股让张云峰坐到他的椅子上,然后他自己坐在一边专心致志的忙工作,张云峰也是懂味的,打开办公桌往里面塞了五百块钱。

    回到龙景园的家时,已是深夜十点。

    王贵兵敲了敲门,就听到王妈叨叨絮絮的话夹杂着电视剧《家有儿女》里的声音传了过来:“咋这么晚才回家咧,李厂长都等你半晚了。”

    王贵兵带着满脸的酒气对开门的王妈说:“这不是有应酬嘛,这么晚了你就早点睡,不用等我。”顿了一顿,他才反应过来,问:“李厂长……来了?”

    这时候,客厅里的沙发上站起来一个中年男人,国字脸,高高瘦瘦的,笑着喊了一声:“贵兵。”

    王贵兵愣了一下。

    他看着龙景园罐头厂厂长李季林,心里很意外。

    当初他一个国企工人被赶出罐头厂这种破天荒的稀奇事就拜李季林所赐,全厂区的人都拿他当笑话看,王贵兵也一直把这件事情当做奇耻大辱,后来又因为遣散费的事儿在厂子里闹过不小的动静,跟李季林之间的过节是真不小!

    对于厂职工而言,李季林这个一厂之长地位还是很高的,绝对的大家长,不光管厂里的生产,还管职工家庭。而如今的王贵兵怎么说也算是混出了点儿样子,见识和眼界也不是当年的那个冲动的小刺头能比,还不至于当面翻脸,他干笑着说:“李厂子来了呀,坐,先坐,……妈,你把古丈毛尖拿出来泡给李厂长喝。”

    李季林坐下之后,王贵兵也不开口问他此行的目的,端着老板送的高档古丈龙毛尖和李季林喝,拉些关于“私营经济发展”的话题,李季林看着装修一新各类高档家具齐全的客厅也感慨了几句,他确实没想到当初那个初中没毕业成天吊儿郎当的赌鬼混的这么好,现在张口闭口都是市场经济、改革发展,国家形式。

    吴下阿蒙,刮目相看呐。

    只是王贵兵决口不问他此行的目的,总扯些其他不相干的话题,李季林反倒有点沉不住气,他在这里干等了两个小时,那古丈毛尖也确实好喝,厕所都已经跑了三趟,有些忍不住地说道:“贵兵,今天我来找你,是想谈谈咱们罐头厂里的事情。”

    王贵兵心里好笑,罐头厂还能有什么事情,难不成发不出工资要饿死人你李厂长跑来找我借钱?

    当然,这么讽刺的话他还不至于当面喷到李季林脸上,他一直记得老板曾经对他说过的一句话: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让别人主动来仰视你,而不是你主动去俯视别人。

    老板年级虽轻,但想法太他妈的天才。

    至于龙景园罐头厂的情况,他这个从小在厂区长大的还是很清楚的。

    龙景园罐头厂作为城南区的一家小国营企业,不算大,一百多号人,生产的罐头主要是供应给周边的县镇供销社,但是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供销社这种计划经济的产物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龙景园罐头厂的效益直线下降,后边就跟着被推向了市场,按照84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上级放权,从人事权到经济权等等16项权力全被下放到了厂长手里。

    李季林执掌了厂区大权,但这不代表他就有能力搞的活市场,厂里的效益始终起不来,能活到现在基本上就是工资靠贷,费用靠抠,活着靠精神,发财靠做梦……

    到了如今,龙景园罐头厂基本上已经处于瘫痪状态,陷入了复杂的三角债务中,职工工资大半年没发,弄得个个怨声载道,矛盾重重,好多吃不上饭的职工就把罐头偷偷往家里搬,胆小的当菜吃,胆肥的直接搞到外边卖点小钱补贴家用。

    想起这些破事儿,王贵兵还真的挺感谢李季林的,要不是当初李季林强行让他下岗再就业,然后跟着老板张云起发财,他指定还呆在这个暗无天日的破厂子里跟其他职工一样混吃等死。

    当然,他也知道李季林能够“屈尊”来找他,态度还这么诚恳亲切,肯定是有所图的。但是他不想也不会主动去提。因为说来说去,龙景园罐头厂的死活跟他这样一个被扫地出门的人又有什么关系呢?即便对方是热屁股,他这张脸也没兴趣往上舔!

    李季林却不得不提,厂长嘛,上百号人的饭碗全指望着他,即便是不想带那帮蛀虫玩儿了,也得好好考虑怎么跳出这个火坑给自己谋一份更好的前程。

    他见王贵兵一直没有吭声,心里也着实别扭,但是没辙呀!现在可不是摆厂子架子的时候,他放低姿态温声道:“贵兵,你现在是联众贸易的老总,联众经营的这么有声有色,尤其是在市场这块做的那么好,把整个大湘东地区的游戏机市场都占领了,真是我们龙景园的骄傲,说起来呀,到现在我还记得今年上半年的那个学习机的广告,太出彩了……你看,有没有可能把联众的市场推广的经验复制到咱们罐头厂?你也知道咱们罐头厂里的情况,主要就是市场打不开,知名度低,产品卖不出去。”

    王贵兵听到这话,大概算是明白了怎么回事,但小霸王学习机打广告的事情都已经过了好几个月了,李季林这个时候才跑来找他提这事,也不怕黄花菜都凉了。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当初联众刚成立那会儿启动资金才十来万,分销体系和终端销售商毛都没有,全凭老板的天才想法打出了知名度,迅速把大湘东地区的分销渠道搭建起来,然后背靠小霸王这颗大树躺着挣钱。

    王贵兵心里清楚,虽说现在的龙景园罐头厂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归根结底最根本的还是罐头卖不出去,依照他的想法,如果老板愿意出手,龙景园起死回生还是戏很大的。他掏了一根芙蓉王递给李季林,明知故问道:“李厂长,你是想复制联众贸易的经验,把罐头厂的知名度打出去?”

    李季林抽着烟点了点头:“贵兵,你也是从小在龙景园长大的,现在可以说咱们厂子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但是只要能够打开销路,把积压的罐头给卖出去,就算是给厂子里的叔叔伯伯们谋一条出路!”

    李季林许诺不了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就打起了亲情牌,但这玩意儿只能够锦上添花用,王贵兵可不会有半点的感动,当初把他赶出罐头厂的时候,那些所谓的叔叔伯伯们可没有半个站出来给他说一句话!

    在商言商,帮龙景园罐头厂度过难关无可无不可,王贵兵想的是这事儿能给自己和联众带来多大的好处,但这事儿他看不了太远,得他老板来定夺,王贵兵把烟屁股在烟灰缸里掐灭道:“我在联众贸易主要负责产品供应链,市场营销我不在行,这样吧,李厂长,我给你介绍一个人。”

    “谁?”

    “联众的大老板。”

    ******

    我要努力更新回报诸位的厚爱!



第二十八章 点子
    王贵兵跑来找张云起提及龙景园罐头厂和李季林的事情前,张云起已经迷失在江川市一中高二年级八校联盟期中大考的钟声中不可自拔。

    刚刚在班上搞了点不大好的事儿,不说好好表现,成绩还是不能落下的,毕竟这玩意儿是基本,那年头在学校里谁想牛逼就靠这个。

    其实从班主任王明榛的话里面,同学们隐约也都明白了过来,这件事情的性质已经不一样了,王明榛根本就不会处置张云起。廖海军的那顿揍算是白挨了。

    后面的事实也证明了这点。

    那天下午,廖海华回到学校上课,班主任王明榛私下找他聊了聊,至于说了些什么,没人知道,但大家发现张云起好好的,啥事儿也没有,廖海华对张云起放下的狠话,似乎只是一个屁。

    所以张云起的学校生活和以前一样,看书,学习,站在走廊上打量过往的美女,和凯子伟哥聊天打屁,在篮球场上一边干人,一边听着李雨菲和班上的漂亮女孩子的加油声,生活平静倒也多彩,可能唯一不同的是,每天早上来到156班教室时,他的课桌上都会凭空多出一瓶酸酸甜甜的李子园牛奶。

    刚开始的时候,喝着觉得味道还不错,他小时候没喝过,那会儿太穷,喝不起,但是喝多了呢,又觉得腻歪。

    有时在走廊上遇到晏诗,或者是在教她题目的时候,张云起想说没必要再给他送牛奶了,但是看着这个敏感又羞怯的女孩子,又不知道该怎么说。

    人是不容易做好的。

    尤其是当你深偕人情世故的时候。

    生活在一个现实的社会里,有些人和事是改变不了的,所谓的处世之道,大抵就是不让自己尴尬,也不让别人尴尬。

    有一次,张云起喝李子园的时候,坐在前面的初见扭头看他,那张清澈的小脸上似乎带了些什么,但又不说话,张云起张了张嘴,这丫头就扭头过去了,张云起想跟她聊聊,但是想来想去,又觉得好像没那个必要。

    他不知道该解释些什么。

    揍廖海华的事情,初见已经知道了。

    但她没有说什么。

    让张云起有些意外的是,最近他私下好几次看到初见给晏诗辅导功课,课间的时候,还会和她聊聊天。这是不常见的。初见和班上另一个极受欢迎的红人李雨菲截然相反,李雨菲落落大方,有些女孩子的小骄傲,却又平易近人,不管在哪里,都是一个活在人群视线焦点处的小公主。初见总是一个人看书、学习,按时上下课。对于班上的很多同学而言,这个清澈又沉静的学习委员叫他们尊重,但总有难以逾越的距离感。

    时间过得很快,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中转眼就到了期中考试的前夕。

    高二上学期已经将近过半,大家也不再算是懵懂无知的小孩子,多少都明白成绩的重要性,不提未来前程,至少在这座校园里,有钱不太算是王道,但拥有一张小白脸和足够优异的成绩却绝对是,所以在这样一个你死我活竞争成绩的氛围里,扯咸淡的少了,问题目的多了,就连吊儿郎当的学生,到了这个临考的关键时刻也知道临时抱佛脚的重要性。

    为期三天的期中考试在十月二十八号那天拉开了帷幕,先是语文,而后文综,接着数学,最后的那天下午是英语,张云起考完之后自我感觉相当良好,哪怕是那菜的抠脚的英语,在骆琳的悉心辅导下,也感觉有了长足的进步,至少做起来很得心应手。

    期中考试过后,时间拖着十月份的尾巴上进了立冬。那天老张家做饺子吃,大姐张秋兰一家和王贵兵都来他家里做客,几个娘们包饺子扯家长里短的时候,王贵兵和张云起聊起了龙景园罐头厂的事儿,说来说去大概的意思就是龙景园罐头厂厂长李季林找他帮忙出个金点子,把积压的罐头卖出去。

    其实龙景园罐头厂的情况,前边姐夫牛奋有说过几次,张云起知道一些,说起来呢,这个龙景园罐头厂厂长李季林还是李雨菲的爸爸,他和李雨菲的关系还挺好,但没见过他爸爸,也没有想到李季林会通过王贵兵找到他给罐头厂出点子,也就是所谓的市场营销,只是那个年代的人都喜欢把为企业搞咨询策划营销称作出点子。

    这主要是拜那时候一个叫何阳的名人所赐,这家伙是90年代红遍中国大江南北的“点子大王”,中国策划业的开山人物,其实他也没干啥,既不跑市场也不管生产,就靠一张嘴皮子,专门为企业出各种各样有价值的“点子”,前前后后赚了上百万,这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一时间,全国都刮起了一股“头脑风暴”。

    张云起还记得在94年春晚上,冯巩牛群还以何阳为原型,编了一个小品,叫做《点子公司》,这在当时名气大得很,MBA的课堂上还专门分析过“何阳现象”,但是张云起后来了解过这位点子大王的一些“金点子”,感觉大多都是在后世看来就是很简单很常见的营销手段。

    比如在海湾战争之后,把台灯做成飞毛腿导弹的形状;在水杯上加一个能提着的塑料拉环方便携带;把左右两只童鞋上,印上一个合并在一起能组成图案,以防穿错脚……真的没啥技术含量,但在那个营销荒芜的年代偏偏就特管用。

    可能对于李季林来说,何阳那种大名人山高水远实在不好找,即便是找着了,龙景园罐头厂也出不起高昂的点子费,于是他找到了有点关系的联众副总经理王贵兵。毕竟联众贸易的广告策略是比较出彩的,今年年初在《江川日报》上那则中国第一条悬念式广告让小霸王学习机在江川市一炮而红,指不定也能给龙景园罐头厂出个好点子打开销路。

    其实这个思路也不错,因为从表面上来看,目前龙景园罐头厂最大的问题就是罐头积压,资金收不回来,欠了一屁股烂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请到专业人士通过市场营销手段打开销路把积压的罐头卖出去,迅速回笼部分资金,至少也能让罐头厂运转起来,给职工发点生活费,给供货商还点钱。

    然而李季林似乎不知道的是,他引出的的联众老板比起什么点子大王,也不会是什么易于之辈。

    张云起想了想,就问王贵兵说:“帮龙景园罐头厂打开销路把罐头卖出去,其实也不是很难,但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

    王贵兵就有点不大好开口了。

    他估算不了那么长远,但又觉得有必要把这事儿告诉张云起,成了也是好的嘛,不过他听老板这么说,就觉得那年头出个点子顶了天也就是几万块钱,不吹牛逼地讲,这点钱别说张云起,他自个儿也不是很看得上眼。
1...5960616263...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