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练东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灵山尊者
刘虞,刘虞和刘岱都是清贵,一下子成了州牧,手里有大批空位子需要人手填补,郡守县令可以用私人,前提是要有品级的官员才行,不是随便就能指派的,他们自己没合适人选,只能从太学和光禄勋中寻找。
原本那些位置都是宦官子弟和鸿都门学的人担任
72、金陵新城
现在扬州由张竑领衔,按照大汉政府条例设置官吏,管的是各郡县农业生产。
镇北将军府除了训练,还有建设金陵项目,金陵项目组却是张易按照后世管理模式设定的,分配得特别细致,比如土地从事荀衍已经带人来测量钟山周围土地,把整个钟山周围分为二十八个区,原越城被划定为越城区,目前维持原状,暂时不做开发,紧邻越城的三个区都被分割成小块,免费赠送给颍川来金陵的世族豪强。
荀衍当初从步行计算里程时,就喜欢上算术,到海岛后,丢弃经学来学习算术,又跟着张易专门学习测绘,后来一直是海岛上的测绘教授。
这次被张易调来金陵,面授机宜后,征为镇北将军府土地从事,专门分配金陵土地。
金陵项目组还有公路从事,水利从事,营造从事,林业从事,环保从事等等,都是当初那些颍川士子担任,这些人来海岛时,就有深厚的经学基础,跟着张易学习算术,物理等知识后,已经有别于传统儒家士子。
张易把建造金陵城作为一个试点,通过发展工商,辅助外来世族豪强进驻,推动城市建设,迅速确立金陵为扬州的政治经济中心,随后其他地块就成了摇钱树,吸纳江北人口的同时,还把中原所有文明都在江南复刻出来。
只要试点成功,张易就会把这种模式推广到扬州各郡,政务模式自然进行升级换代。
海岛数千专业人士带着各种新颖工具来到金陵,两万新兵也被打散交给他们,砖瓦窑,石灰窑,竹木器厂这些用于基建的工厂,最先建立起来,随后就开始投入生产。
同时,从洛京请来的大批工匠,也被营造从事荀谌组织起来,开始建设金陵标志性建筑群,金陵博学院。
因为毛竹搭建脚手架的技术已经成熟,建设高楼不再成问题,金陵博学院最高点是两座三十米高的六层建筑,其他都是二十米高的四层楼,没有雕梁画栋,却有斗角飞檐。
拿到后世,这些建设就是尖顶筒子楼,当形成规模后,光凭巍峨肃穆的气势就足以震慑一切外来者。
筒子楼里面房间都不不大,因为采用大木框窗户和石灰粉刷墙面的工艺,每一间采光都非常好,尤其适合读书人使用。
当金陵博学院的主体建筑完工后,砖瓦窑这些公营产业的产能也到了最大的时间,这个时候也是颍川世族开始搭建自家住宅的时期。
因为土地是无偿提供的,这些豪门世家要盖房子却要购买材料,因此公营的窑场工厂订单雪片一样飞来。见识过博学院的高楼大厦后,他们当然不会再建平房,主宅往往选择营造部提供的三层建筑图纸。
这是张易亲自设计的草图,三层的屋顶是斗角飞檐,两层外面有游廊环绕,一层外面是粗大圆形立柱支撑着上面的游廊,整个建筑还是建筑在一米多高的砖石平台上。
江南温暖,却多雨湿润,这种建筑不仅通风透气,还可以最大限度保证外墙体干燥,凭栏还能眺望钟山美景。
想建这些华屋,不仅要有钱,还得请这些营造部的工匠才行,随后,营造部的两万多熟练工匠直接分解成数百支建筑队,开始了捞金之旅。
有了这些盈利后,张易才有钱修桥铺路,也就能卖出更多的建设用地。
因为是统一规划的,金陵城从一开始就有别于洛京这些老旧的城市,城内街道整齐宽阔,河流纵横密布,各座平桥不仅连接相邻街区,桥两侧还建有桥头堡,形成自然禁戒点。
分布
73、扬州博学院
会稽虞家和魏家一个控制余姚县,一个控制山阳县,这次吏员大裁撤,同样波及到两家,两家人中同样有许多人被搬迁到金陵。
虞家丢掉余姚的土地,在金塘岛上的船厂还属于虞家,金陵这里的江边,将会是他家第二个大型船厂,魏家在山阴的土地被置换掉,在金陵却多了很多的粮食商铺,他们家在会稽山里的土地产出,都会通过船只运到金陵来销售。
虽然一视同仁,亲疏还是有别的。
虞魏两家也被置换到金陵从事商业生产,让扬州各郡县吏员家族跟着效仿,只是他们根基也被换掉了,到了金陵只能从头开始,好在他们不仅有余财,还有不少工商人口,到了金陵还会形成新产业。
从一开始,充实金陵城的就是豪门世族和豪强,给金陵城崛起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扬州博学院背倚钟山,位于金陵最好的地段,所在被张易命名为学府区,整个区都是学府,统称为博学院,目前只有博学院和经学院,周围还有很多空地,是留给医学院,文学院,法学院和艺术院这些学府的,学府区四面都有河流环绕,桥头还有士兵驻守,外人很难进入这里。
同样背倚钟山,紧挨着学府区的是官邸区,能住在这里的,除了州府官吏和将军府军官,就是学府区的教授,高耸地势上建出的楼房,让他们坐在屋里就可以俯瞰半个城市,自然就显得高人一等,无形中提高了住这里的人物等级,也让他们潜移默化接受张易的洗脑。
人人平等在汉代是行不通的,张易可以提高医生的地位,也能改善商人的处境,却不会破坏读书人超然的地位,因为改变这个世界,还得靠越来越多的读书人。
读书人是广义的概念,在金陵并不仅仅指研学经史的士子,研究格物,算术,医术,文学艺术等等,都算得上是读书人,有鸿都门学挡在前面,没人敢说张易僭越。
仅仅一年时间,张易通过权谋和霸道,不仅修筑出金陵城的雏形,还彻底掌控了扬州。
当他回到马迹岛时,翘首以盼一年的蔡邕,一把抓住张易:“你把我的书籍弄到哪里去了”
“笑话,马迹岛就是做书籍的,这么多书,难道不够你看的”
“我说的是我收藏的书籍,很多都是孤本。”
“原版应该已经在你家里,我这次来就是请你回家去住的。”
“我家书在我家里不是这里吧”蔡邕指指他现在的住处。
他们被送到这里后,就被丢在马迹张氏大宅院里,生活条件不错,但是时间久了,还是觉得枯燥无味,因为他们只能看着张易爷爷在竹楼里给孩子启蒙,自己却没有学生可以教授。
“请你来扬州,当然要给你准备住处,我已经在金陵为你准备好了,明天就可以送你们过去。”
爷爷住在马迹已经习惯,也挺享受现在的生活,并不想跟着张易去金陵,最终张易只带走两个客人家庭。
江南河流湖泊多,经过一年的疏浚,从震泽到金陵,并不需要走大江,两艘货船拉着两家人,三天就到了金陵,一直把船开到官邸区的湖面码头上。
有铁血营战士帮忙,很快就把两家人的物资分别送进府邸。
荀爽和蔡邕以后就是博学院的正副院长,他们的府邸是最靠近学府区的,出门过了桥就是学府区。
走到宽大的院门前,张易指着前后各有三层楼房,中间天井还有回廊连接,后面有花园的别墅说:“这就是本将送给你们的宅院,是给你们自己住的,荀家人多,在颍川区还建有十几套这样的宅院,那些都是他家自己出钱建筑的。”
老蔡到了家门口,哪里还会听张易啰嗦,直接奔进去,很快就冲上楼,然后就看到整个三楼都是书橱,他的万卷藏书已经整整齐齐摆在里面。
老蔡看着书橱上的标签,很快就明白这些书,一格一格都是按照千字文的顺序摆放的。很快把几本孤本找出后,验明确实没有错,蔡邕才慢慢退着走出书房。
他很喜欢现在的住宅,尤其是三层,越看越喜欢,他以前的俸禄都被用来购买这些书卷,根本没有钱来置办这些书橱,有时候为了找一卷竹简,他需要翻腾半天。现在好了,万卷书籍摆放得整整齐齐,只要熟悉千字文,他很快就能找到想要的书籍,张易替他做了他一直想做的事情。
老蔡下楼来到院子门口,张易和荀爽已经等在门口,荀爽也有很多藏书,和蔡邕相比,却不够看,仅仅上楼扫了一眼就知道没错,下来了后就感谢张易,然后一起等蔡邕。
“你至于这么小气,要挨个点数才放心,天和就是卖书的,怎么会拿你的书”
“谁说吾小气,吾是太喜欢书房了,才不舍得下来。”
张易看蔡邕还盯着三楼看,立刻说:“走吧,我带你去看看另外给你的书房,比你家里的书更多。”
两人将信将疑跟着张易走过宽阔高大的木结构石板桥,顺着笔直的大道,一直来到最高大的建筑前,拾级而上,典韦上前推开一扇大门说:“主公,我就在这里等你。”
这里是扬州最高学府,典韦不爱看书,连学府的大门都不想进。
看着富丽堂皇的大殿一样的房间,蔡邕慢慢走进去,然后就看到两侧都是长长的走廊,走廊两边都是门户。
&
71、金陵城
现在扬州由张竑领衔,按照大汉政府条例设置官吏,管的是各郡县农业生产。
镇北将军府除了训练,还负责建设金陵项目,金陵项目组是张易按照后世管理模式设定的,分配得特别细致,比如土地从事荀衍已经带人来测量钟山周围土地,把整个钟山周围分为二十八个区。
原越城被划定为越城区,目前维持原状,暂时不做开发,紧邻越城的三个区都被分割成小块,免费赠送给颍川来金陵的世族豪强。
荀衍当初从步行计算里程时,就喜欢上算术,到海岛后,丢弃经学来学习算术,又跟着张易专门学习测绘,后来一直是海岛上的测绘教授。这次被张易调来金陵,面授机宜后,征为镇北将军府土地从事,专门分配金陵土地。
金陵项目组还有公路从事,水利从事,营造从事,林业从事,环保从事等等,都是当初那些颍川士子担任,这些人去海岛时,就有深厚的经学基础,跟着张易学习算术,物理等知识后,已经有别于传统儒家士子。
张易把建造金陵城作为试点,通过发展工商,辅助外来世族豪强进驻,推动城市建设,迅速确立金陵为扬州的政治经济中心,随后金陵其他地块就成了摇钱树,吸纳江北人口的同时,还把中原文明在江南复刻出来。
只要试点成功,张易就会把这种模式推广到扬州各郡,扬州政务模式自然进行升级换代。
海岛数千专业人士带着各种新颖工具来到金陵,两万新兵也被打散交给他们,砖瓦窑,石灰窑,竹木器厂这些用于基建的工厂,最先建立起来,随后就开始投入生产。
同时,从洛京请来的大批工匠,也被营造从事荀谌组织起来,开始建设金陵标志性建筑群,金陵博学院。
张易是扬州牧,照理说就是扬州的主人,可张易特意分得很清楚,自己先拿出五百万钱借给金陵项目组,约定一年后,可拿回七百五十万钱。同时按照这个比例,金陵项目组向扬州豪门望族借款,不摊派,愿意就送真金白银过来。
魏家是张易外公家,只当送钱给张易,立刻送来一千万钱,随后虞家借款五百万,张家借款五百万。
有三家开头了,很快就有扬州豪强跟着出手,不过都是一百万钱,他们没指望张易真会还款,只当随份子。
钱送倒金陵铁血营驻地后,盖着镇北将军大印的借条,随后就交给送钱来的各家家主,借条上清清楚楚写着还款日期和还款金额。因为借条是加了特殊纤维的蔡侯纸印刷的,上面还有繁杂的彩色花纹,看起来就相当精美,上面金光闪闪很难被仿冒。
金陵项目组从砖瓦场购买砖瓦,却是支付现款,而且是按照市场价付款,各家送来的钱财,很快就解送到这些公营的工厂里,然后税务从事再从这些公营工厂里,按照十五比一收税。
因为张易身兼镇北将军,扬州不用缴纳朝廷赋税,财赋都是给镇北将军府养兵,因此税收就是镇北将军府直接收取。
张易从洛京请来的施工队伍,其实老板也是张易,但是施工队伍帮金陵项目组施工,有正式合同,并按照合同,足额拿到首期动工款,等缴纳完税收后,还得拿着真金白银去竹木器厂购买毛竹,竹木器厂同样要缴纳税收。
因为张家竹木器场,制作《弟子规》需要大量毛竹,毛竹价格已经涨了一倍,江东现在很少有人吃竹笋,就是要多长竹子多卖钱。
竹木器场开到金陵却不是为了制书,而是卖脚手架,相比于制作书简,脚手架要简易粗糙得多,所用毛竹也更多,利润率不如制书,销量却非常大,扣除人工后,利润已经超过制作书简。
因为毛竹搭建脚手架的技术已经成熟,建设高楼不再成问题,金陵博学院最高点是两座三十米高的六层建筑,其他都是二十米高的四层楼,没有雕梁画栋,却有斗角飞檐。
拿到后世,这些建设就是尖顶筒子楼,当形成规模后,光凭巍峨肃穆的气势就足以震慑一切外来者。
筒子楼里面房间都不不大,因为采用大木框窗户和石灰粉刷墙面的工艺,每一间采光都非常好,尤其适合读书人使用。
当金陵博学院的主体建筑完工后,砖瓦窑这些公营产业的产能也到了最大的时间,这个时候也是颍川世族开始搭建自家住宅的时期。
“你说,我如果直接用借条去购买砖瓦,他们不会不收吧”因为要花钱买砖木,就有借款给金陵项目组的颍川家主,打起借条的注意。
“你这是打脸,是打镇北将军的脸。”就有其他颍川家主提醒他,不要玩火。
“我觉得可以试试,镇北将军府承诺一年后兑现的,我们只当本金用出去,如果砖瓦厂不收,打将军脸是砖瓦厂。”也有其他颍川家主觉得可以试试看。
等颍川陈家拿着两百万借条,到砖瓦场去购买砖瓦时,砖瓦场会计对陈家家主说:“借条还款期限还剩七个月,你拿到我们这里购买砖瓦,就是把前五个月的利息送给我们了,可得考虑清楚。”
“我只想知道能不能购买”
“可以当钱用,我只能按照票面价格跟你结算。”
“那我买一百万钱,剩下一百万能不能给我现钱”
“我们是要交税的,你两百万进来,我就得按照两百万交税,如果一百万的税款由你来承担,我可以帮你换现钱。”
边上看热闹的虞氏管事忽然说:“我出两百万钱买你的借条,你拿一百万买东西,你就可以少交一百万的税收了。”
砖瓦场的会计看到有人截胡,就说:“虞管事太精明了吧,想赚钱,对我们就没有点说法”砖瓦场收进来,也不是会计赚,因此想分润点。
“哈哈,等交易结束,在场都有,我家酒楼吃海鲜,我请客。”
“我还是算了,我自己出钱买砖头吧。”陈家家主只是害怕借条变成废纸,没想到还有人抢着要收,立刻打了退堂鼓,他又不是缺钱,与其
72、扬州博学院
会稽虞家和魏家一个控制余姚县,一个控制山阳县,这次吏员大裁撤,同样波及到两家,两家人中同样有许多人被搬迁到金陵。
虞家丢掉余姚的土地,在金塘岛上的船厂还属于虞家,金陵这里的江边,将会是他家第二个大型船厂,魏家在山阴的土地被置换掉,在金陵却多了很多的粮食商铺,他们家在会稽山里的土地产出,都会通过船只运到金陵来销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