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太子的外室(重生)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晚宁
“菱儿,老太太最近身子不大好,你就别再给她添乱了。你母亲的事儿我们也知道,能帮上我们沈家一定会帮,可她害的是皇后娘娘,你要我们这群亲戚怎么办呢?你外祖父是太师不假,可他已离去多年,京中还有谁能看咱们的面子呢。你姐姐已经到了议亲的年纪,你也不想她嫁不出去吧?”
推三阻四的一番话,被王氏说的天衣无缝。
可那到底是亲生母亲的性命,阮菱如今能求的,便只有外祖母了。阮菱袖子的手攥得死死的,冲王氏再度弯下身子行礼:“求舅母让我见祖母一面,母亲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祖母断不会见死不救的。”
王氏见她死缠烂打,顿时装不下去,叉起了腰,责备道:“我说你这丫头到底是怎的回事?我说了你祖母她生了病卧床不起,难道你要逼死祖母么?你速速回吧,我这就派人送你回阮家,没事儿便不要再来了,一切,等你祖母病好再说。”
说完,她径直扭着身子朝里走,几个刁仆顿时把大门关上,任阮菱怎么敲打都紧闭不出。
被沈家拒的那个夜晚,阮菱便遇上了太子裴澜,自此便入了东宫。阮菱嫡四女一夜之间从京城消失,渺无音讯,太子私宅里多了一位千娇百媚的外室。
阮岚山没了女儿去献给恒王,开始一肚子恼火,找了几日,后来便也认命了,开始着人精心栽培五女儿阮妗。
痛苦的回忆一波波涌上来,险些吃掉了阮菱的心智。她晃了晃头,迫使自己清醒一些。
掌心的茶有些凉了,阮菱抬眸看向外头,楹窗浮现了一层浅浅的雾。炭火被清音拨弄的很旺,窗外秋雨瑟瑟,室内却温暖如春。
前世她一心忙于奔走,竟不想着父亲还留这一手。
她本以为他只是自私薄情,可到底是她的父亲。却没想到他如此禽兽不如,卖女求荣的事儿也能干的出来。
想到妗儿,阮菱心口一阵刺痛,妗儿才十三岁,她绝不能让父亲把她也献给恒王。
上一世,她没勇气去与舅母顶撞,连外祖母的家门都没进去。这一次,她拼了命也要求见到祖母。等她在那儿安顿好了,就把妹妹接过去。救出了母亲,她们三个人去哪都好,只要在一起。
可眼下看来,阮岚山已经动了把她献给恒王的心思,约摸着也就这两日了。她的院子定会被看守的很严,再想出门,就难了。
阮菱打定主意,等雨停了就走。傍晚时分正是门童怠懒,都惦记着去吃饭的时候,她和清音扮做粗使婢女,说不定可以蒙混过关。
心里落定,阮菱压着声音嘱咐道:“清音,你去收拾收拾细软,咱们待会儿便离开阮府。”
屋内一片忙碌,外面的雨似是应景般倾盆如注,越下越大,轰隆隆的雷鸣声仿佛要把天劈出个窟窿来。
一炷香的功夫,主仆二人收拾完毕,只待雨小后换上衣裳从后院出去。
暖和的炭火将屋子烧的热气腾腾,阮菱抹了一把额头的汗,习惯性的看向窗子,想看雨停没停。这一看,便看见两道豆子大的人影自院门处渐渐走来。
她心下一沉。
随着那人影走近近,阮菱也看的越来越真切,竟是父亲,旁边的管家还替他撑着伞。
阮菱心有些慌,按常理来说,这么大雨,他应该在屋里歇着的,怎么会有空来她的院子?
事出反常必有妖,阮菱觉得胸腔跳的厉害,耳旁也有些轰轰的嗡鸣声,她僵硬的转身,试图找到自己的声音:“清音,快去将包袱藏好,不要露出破绽!”
清音也瞧见了,眼见主君进了院子。她飞快的将包袱藏进了闺床上,用丝衾压好,又勾了勾床前的银钩,把帷幔泄了下来遮住。
一切刚刚好时,阮岚山抖了抖袖上淋的雨水,走进了屋。
阮菱强压着内心的不适,弯身作揖:“父亲安好。”
阮岚山一张国字脸阴沉着盯了她半晌,随后略冷淡“嗯”了一声,径直坐下。
清音又添了杯茶,随后侍立在一旁。
阮菱调整好情绪后,脸色温和的看向他,询问道:“父亲冒雨前来,可是有事找女儿?”





太子的外室(重生) 第5节
阮岚山细细品着那茶,过了好半晌才抬起头,他见阮菱身子站得笔直,嗤笑道:“听说你昨儿撞见了太子?”
阮菱一怔,懵然抬起头,显然有些没反应过来。
阮岚山将茶放下,锐利的目光审视着阮菱:“长辈问话,哑了?这般没有规矩。”
阮菱垂下头,作了个揖:“父亲明察,女儿只是碰见在亭子里撞见太子殿下,并非有意。”
阮岚山冷笑:“并非有意?那府里下人都传开了!我堂堂侯府嫡女自降身价等在太子出府的必经之路。你自小被你母亲惯着,以为是这家中嫡女便可肆意妄为。如今,勾引太子这样的事儿也敢做了,我告诉你,这家还没轮到你做主呢!”
一番不分青红皂白的话劈头盖脸落下来,饶是阮菱活了两世,也有些恼火。
小时候父亲就宠妾灭妻,连带着庶出的二姐姐都比她得宠,阮菱记挂着母亲的教导,从没在意过。可如今看破了他虚伪的脸面,一些事儿便能想得通了。
阮菱抬起眼,毫无畏惧的与他对视,眼里带着些许嘲讽。
阮岚山被她这模样看的一愣:“你这么看着我作甚?难道做父亲的不能训斥自己女儿?”
剑拔弩张的气氛蔓延整个屋子,楹窗不知何时被风吹开,细细的凉雨贯入室内,空气中多了丝清亮的意味。
一缕头发丝被风雨吹得缭乱,阮菱抬手别在耳后,反问道:“父亲不分青红皂白,甚至不听女儿解释便来训斥女儿。二姐姐她摔一跤就不是勾引太子,女儿在廊下假寐便是。父亲这一碗水端的岂非快要洒了出去!”
“放肆!”阮岚山怒不可遏,一掌拍到桌上,震得茶壶杯子乱颤,更有甚至摔到了地上,落个粉碎。
阮菱脊背挺得笔直,毫不畏惧的看着他。身后清音身子一颤,脸色吓得惨白,下意识的走到她身后,虚扶着她。
阮岚山平生最恨有人质疑他说话,这么多年,他虽有着侯爷的位子,却领着五品的官职,走到哪儿,别人都要说一句,阮大人好福气啊,娶了这样一位尊贵的大娘子,日后定前途不可限量。
他堂堂长远候竟要靠着嫡妻的名声讨饭吃,他焉能不气。如今这妇人入了狱,这般连累他,还想要他救,简直痴人说梦!
想到以后的仕途,处境,阮岚山心绪渐渐缓了下来。不能乱,不能意气上头。
他看着身前的阮菱,小小年纪便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透着衣裳料子也能看得出身段丰盈柔软,不过是十六岁的容貌,便已透着一股子倾国倾城的美貌。
他这个女儿长大了,可以拿出去送人了。
如此销魂美人,恒王那等贪图好色之徒,岂会拒绝。阮菱没了母亲,娘家就是她的依靠,她断不敢跟阮府闹翻,这样他从此依附着恒王,便也不愁后路。
念及此,那一点鸡毛蒜皮的便什么也不算了。
他这个女儿,必得好生安抚才是。不然破了油皮,还进什么恒王府!
阮岚山一改先前撼怒,眼角添了抹柔和,语气也和缓许多:“你这丫头,和你二姐姐两个人,没一个让我省心的,自己在屋里好好反省吧。这几日无事便不要出门了!”
阮菱心里冷笑一声,但看阮岚山方才那飘忽的眼神便可猜他心里打的什么鬼算盘。不过就是想好生安抚她,怕她做出想不开的事儿,好耽误他把自己送给恒王。
这样的人,怎配做父亲,便是那禽兽都不如。
阮菱望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眼里没有半分留恋,反而是浓浓的厌恶。过了多时,掌心一片刺痛,有殷红的血丝冒出来,她才意识到,自己攥拳,指甲都刺进了皮肉。
清音扶着她,另一手轻轻的顺着她的肩膀,轻轻道:“姑娘,不值得,为了这么个人不值得。”
阮菱吸了吸鼻子,露出一抹牵强的笑,回望她:“傻清音,我自然知道。这世间与我而言,重要的也就只有母亲妹妹,还有你了。”
清音眼里盈出水花,强忍着酸涩,“姑娘,事不宜迟,咱们走吧,若再晚了就出不去了。”
“嗯。”
两人换了浅粉色的婢女服制,又挽了发髻,背上两包细软,便悄悄的从后门溜了出去。
傍晚时分,雨过天晴,空气如新,远远的天幕挂着火红的云霞,晶莹剔透。
阮菱和清音一路七拐八绕,渐渐的离开了阮府。怕被人看见,一路上两人都走的小巷。
直到她们又拐进了一处狭窄的巷子,才意识到,她们迷路了。
阮菱自幼在东京城长大,近处尚且能分辨一二,再远点出行便乘轿辇或是马车,对地形一无所知。
清音是她的贴身侍女,出行向来都是一起,眼下也余心不足。
天色一点点暗了下来,若不能再天黑前寻到客栈,怕是会被巡防营的人抓到送回阮府,那可就功亏一篑了!
一筹莫展时,阮菱注意到巷子尽头停着一辆马车。
她凝眸看过去,那拉车的马匹俊美雄壮,鬃毛油亮,车身绸面皆是黑金装束,低调中隐隐透着华贵。
清音指着那马车,犹豫道:“姑娘,前边马车样式不俗,里面定是清贵的识礼人家,咱们要不要上前问问路。”
阮菱思忖片刻,摇头:“不可,看那马车颜色必定是男子所有。京中但凡公侯富贵家的马车都会有府邸的徽记,你看那轿帘上什么字都没有,便可知是哪个皇子王爷的私有物,咱们焉能上去无礼。”
清音这才恍然大悟。
主仆二人说话的光景,那车帘掀开,先下来一位穿着红衣的男子,阮菱瞳眸顿时一滞。
纮玉?!
随后那红衣男子放好脚凳,马车上走下来一道人影。
玄色长袍,紫金冠,身影清隽修长,正扶着车横下车,举手投足间都透着无尽矜贵。
阮菱心一紧,指尖微微轻颤,腿脚僵在那里动不了。
太子漫不经心的抬起眼皮,便对上了阮菱那双仓皇无措的目光。
四目相对,他那双平静的眼底沾了一抹嘲讽的笑意。
小姑娘与昨日在长平侯府如初一辙的动作,一瞧见他,便僵硬的像一根木桩站在那儿。
只是,颤抖,害怕这样的神情落在她那副皮囊上,就变成了勾人的楚楚可怜。
裴澜唇角微微上扬,声音却不带一丝感情:“查。”
纮玉偏头,遥遥望了一眼远处的伊人倩影,又看了看太子殿下,最后垂着眼答:“殿下,她,她是阮家四姑娘。”
裴澜收回目光,反问道:“你倒识得?”
纮玉声音有些僵硬:“殿下,阮家女,月貌花容,名动京城。东京城里几乎人人尽知。”
说完这句话,他就后悔了。
他家殿下一向对男女之事不挂心,皇后几次催了婚事也不见殿下点头。那些常常入宫中的县主郡主尚且不识,琼子花貌的阮家女在殿下眼里可能还不如一叠折子有吸引力。
不过殿下怎的对她感了兴趣?
不待他想完,身旁一道阴恻恻的声音便将他打断:“既如此,便事无巨细的查,若查漏了什么,自己个领罚。”
纮玉抬眉,殿下这是怎么了?
东宫那颗秃了许多年的铁树要开花了?
第4章 吃醋 四姑娘身上好像还有着一段姻缘。……
翌日,清音早早便出去打听,中午回来后一脸高兴。
她从门童那得知,沈老太太去城郊的时思寺上香,本是五日的行程,竟不知因何缘故,突然回京了,现下马车已经进城了。
阮菱放在手里的汤匙,美眸瞪圆,显然有些诧异。
按照前世的情形,应是这两日,可也没这么快的。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阮菱来不及想这些了,匆匆坐到铜镜下,拿起篦子,又招呼清音:“快,梳妆!”
这次,她必得赶在大舅母王冉前头见到外祖母。
热闹的东京望街上,商贩行人,络绎不绝,顽闹孩童踢着毽子满大街蹦跳,不远处,几辆刻着“沈”字徽记的香车,伴随着辚辚之声缓缓行来。
巷子口,沈家大娘子王氏站在府门前,搓着手等候。
秋风萧瑟,又是站在风口处,一旁的婆子体贴的替她披上披风,高兴道:“大娘子,今儿真是个好日子,霜姑娘的生辰,恰逢老太太也回来了。府里几个姑娘,老太太向来最疼咱们屋这个,霜姐儿得知消息,已在府里乐腾一上午了,就等着庆生了。”
听到自己女儿,王氏弯唇:“是啊,今儿是霜儿的好日子,晚上,我们一家人可得好好热闹热闹。”
眼看着马车渐渐停缓,王氏眼角的笑意流露出来,正准备上前迎接母亲时,巷子里突然出现一声极为柔弱,凄凄的女声。
王氏瞳眸骤然一缩,脚步怔在了原地。
沈老太太甫才下车,便瞧见眼前多道娇娇的身影,眉眼含泪,泫然欲泣,花儿般的容貌,正和她嫡出的二女儿沈从染七分相似。
阮菱跪拜到沈老太太身前,鼻尖红红的,似是极力隐忍着。半晌,从喉腔溢出一句:“外祖母。”
娇娇柔柔,带着可怜见儿委屈的声音宛若飘洒的羽毛,直直的挠进老太太心里。
沈老太太只恍了一瞬,就认出了自己的外孙女。她颤颤巍巍上前,扶起了阮菱,待对上那张梨花带雨的面容,自己也是忍不住眼眶一酸。
“是菱儿,菱儿啊……”
“外祖母!”
阮菱扑进沈老太太怀里,贴着那许久未见的温暖,终是忍不住低低哭了起来。她哭的伤心,沈老太太亦是动容,祖孙俩就这么站在沈府门前,哭成一团。
王氏身侧的婆子看不过眼,低声提醒道:“大娘子,这……”
“我心里有数。”王氏一双漂亮的凤眸狠狠的剜在阮菱身上,声音阴沉似水。
好啊,好个阮家女。
她一早便知道沈从染入狱,特地在家里立了规矩,不准提这事儿,眼下,这阮菱竟然自己投奔上门来了,难道长平侯府想不出办法,要来连累她沈家么?
谁人不知沈从染毒害皇后,那可以一国之母,泼天的罪名,放眼整个东京城,也没人能救得了,岂是她们这样的门户能担得起的。
王氏眼见阮菱后边的丫头还背着包袱,便知她是来投奔的,面上不作颜色,心里却是憋了一肚子火,这么个烫手山芋甩过来,她家还要不要过日子!
王氏又等她们哭了好一会儿,这才疾步过去,保养极好的手扶着老太太,美艳的玉面看向阮菱,“呀”了声:“这不是菱儿么,瞧这可怜见的,哭的这般伤心。快,莫哭了,莫哭了。老太太,您也是,见到菱儿应该是高兴事儿,怎的一个两个都哭了起来,倒叫我们跟着伤心了。”
说着,王氏象征性的抹了抹眼角。
阮菱一双水眸红彤彤的,水洗过一样,她俯身拜了拜:“菱儿见过舅母。”
王氏匆匆瞥了她眼,便转过身忙喊着沈府下人,训斥道:“你们几个,还不快收拾门庭,让老太太和四姑娘进府安置!”
一行人行至花厅后,落定。
沈老太太看着坐下阮菱那张与沈从染七分相似的容貌,想到自己的女儿还在狱中不知遭受些什么,心就像是被揪在一起一样,疼的厉害。
沈从染在狱中,她日夜惦记,不想染染的女儿也是个好样的,知道心疼娘。念及此,沈老太太哽咽道:“你这孩子,受苦了,受苦了。”
阮菱急忙站起来:“孙女不苦,孙女只是担心阿娘,阿娘她……”
沈老太太摆手:“乖囡囡,坐下。我此行去时思寺便是替你母亲祈福,希望上天庇佑她。”
阮菱袖下的手紧了紧,语气焦急:“祖母,有些事儿若只是求真人是没用的。”
“你说的这些,祖母焉能不知。”沈老太太叹了口气,眼角的皱纹都深了些:“自你母亲被扣在宫中后,我也是四处托人打听,你祖父生前好歹也是太傅,门生还是有的,祖母已托他们去打听。”




太子的外室(重生) 第6节
说到这儿,沈老太太目光转向王氏,手点了点 :“大娘子,你郎君打听的怎么样了?”
被点名的王氏眼神一滞,脊背蓦地挺直了些,很快便殷切道:“母亲,我已让官人去打听了,刑部侍郎,大理寺少卿那他都问过。可是母亲,您也知,官人虽然是礼部侍郎,可礼部不比工部刑部,隔着一层部门,差了不少,在案子方面一向没什么话语权,我们便是心里有百般的焦急,也是无处使啊。”
说到情深处,王氏不免又红了眼眶。
悲悲切切的模样,仿佛真的要为沈从染哭一哭一般。
老太太见她这样,也只是叹气。她虽为英国公独女,可毕竟是女子,官场上的事儿,丈夫死后,便不能像从前那般运作,儿子官职不高,且得慢慢熬。遍东京城里,说出去她们沈家那是累世的名门望族,钟鸣鼎食之家,可内里,却是虚亏一片。
家里没有像开封府,六部,大理寺那样的实权派官员,说到底,还是不行的。
屋内气氛顿时凉了下来。王氏没使上力,担心老太太不愿意,便寻个由头转移话题。
她起身,眸里的关切就快要溢出来:“母亲,您车马劳顿也累了,不如先歇息歇息吧。这时候也不早了,菱儿既然来了便在府里先住一晚,待明日我遣了马车再给送到侯府去,咱们阮家女儿貌美,好不容易出了趟门,侯爷可是得惦记了。”
阮菱看了王氏一眼,舅母果真和前世一般,话里话外都是软绵绵的刀子,稍有不慎,便是一刀血口子。
沈老太太眼色一沉,当即摆手:“诶?怎的这就要撵我们四丫头走,我多久没见我外孙女了。菱儿不走了,就在府里住一段时间再说。她那个父亲也是没心的,不提也罢,不然也不会舍得让自己的女儿出来为母奔走。”
老太太一针见血,似是知道阮菱此行何为。
见老太太动了怒,王氏哪敢再说别的,脸上顿时赔着笑:“母亲说的是,儿媳欠考虑了。菱儿,你别怪舅母,最近家里事多,舅母也是糊了脑子了。”
阮菱当即起身盈盈一拜:“舅母掌管全家,日夜操劳,菱儿不敢。”
王氏笑盈盈道:“成,你多陪老太太说说话,舅母这就下帖子给你爹爹,明日一早便送去,免得他担心。你坐,舅母给你收拾屋子去。”
沈老太太摆手:“不必,菱儿就住在我寿明堂了。”
苛责之意,淋漓尽致。
王氏在沈家是掌家大娘子,何时被婆母这般驳过。她失了面子,眼底隐隐泛红,顿了顿身子,便请安告退了。
王氏走后,沈老太太眼眶泫然欲泣,又拉过了阮菱的手,屋内祖孙,因着沈从染的血缘,有着抹不开的愁绪。
刘婆子关好门后,快步追上了脚步沉重的王氏:“大娘子,您真的要让四姑娘住在咱们府里?她母亲出了那事儿,可是个累赘哟!”
王氏早就没好脸,语气阴恻恻的:“不然怎样?母亲执意让她留下,我还能不允?告到官人那又是我没脸。”
她胸前郁结,咳了两声。官宦人家的大娘子,岂有清闲好做的?可她必须牢牢握住掌家之权。她在娘家地位有多高,来日霜儿在夫家腰板就有多硬。
院里骤然起了疾风,乌云渐渐涌起,有遮天蔽日之势力。好好的一天晴天,说要下雨就下雨了。
风吹拂院里的草木,哗啦哗啦作响,正如王氏此刻的心情。
两人走过抄手游廊,来到东跨院,刘婆子瞧见二姑娘沈霜在踢毽子,犹豫道:“大娘子,那霜姐儿的生辰……”
王氏头也不抬:“照常准备,只是不去正厅过了,等官人回来我们娘三过吧。看老太太这架势,怕是没工夫来看霜儿了。”
刘婆子不解:“老太太最疼霜姐儿,她要是不过来,霜姐儿那岂能蒙混过去?”
王氏脚步一顿,一张面赛芙蓉的脸顿时露出微笑,语气别有深意:“那就要看你怎么知会霜姐儿了。”
刘婆子顿时心领神会,露出了和王氏一样的笑容:“奴婢懂。”
——
夜深,东宫长定殿。
纮玉携着风雨进来时,太子正在案上批阅公文。
听见屏风后弄出来的声响,案上的人蘸着墨的笔未顿,头也不抬,淡淡问:“事儿办的怎么样了?”
纮玉褪了褪寒气,走进来道:“属下拿着您的腰牌去了一趟时思寺,以钦天监的名义,告知庙祝,法事冲撞东宫,那庙祝登时便让下边弟子清点人数,关寺。沈老太太顺利回京,四姑娘也跟着进了府。”
他没敢说,时思寺今日还有好几场法会,从广西邀请来的大师,昨夜里已经到了,就等着在法会上讲经呢。
太子掌中狼毫笔顿了顿,抬眼看他,眼色清冷,莹黄的烛光都未能将他的语气沾染半分暖意:“孤问的不是这个。”
被那冷如寒潭的目光对上,纮玉喉咙动了动,霎时顿悟:“咱们的暗桩还说,沈老太太闲聊时,还说四姑娘身上好像还有着一段姻缘。”
太子眼色一冷。
纮玉继续道:“说是年少时的娃娃亲,沈老太太是英国公独女,在京中不少闺中密友,当中属与秋将军遗女最要好,秋老太太在世时,给四姑娘和她孙子定了亲,眼下那男子已长大,正是成恩伯府的大公子成渝。”
“哦,就是那个科举一年就中了进士的成家大公子?”太子唇边讥笑了一句。
12345...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