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道立心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尘下散人
原来是怕日后受责,可是傻子都能够看出来,阳界这个扩张欲极强的国度,定然是背后有人支持,除了您,还有谁呢?
明惟演答道:“仙道人道虽是修持不同,然则各有信念,所作所为,莫不是为了顺应天道,教化万灵,未必势同水火。”
“提醒过的事情,我不会多言,尔等好自为之!”吴毅废话不多说,言毕,就有神芒笼罩在明惟演几人身上,将他们挪移去了而今明月界的第一国度——明国,一同随行的,还有鬼毅与魖,平日不显世。
明月界,明国,其实看这个国家的国号就知道,日月当天,是主张男女平等的国度,走的是中间路线。
这个国度,确实是吴毅背后扶持,当然,也不是直接出场,而是让祖父等人前往此国,授以人道法则。
之前,从苍茫界大玄国带走自己的祖父三人,吴毅苦于不知道该如何安置三人,神道之身,去做人道的事情,吴毅这是在挖自己的墙角吗?
故而,吴毅索性将三人刻绘成为聆听过神庙神祇教诲的半神之人,笼上一层神秘的光辉,让他们前往一个国家传扬人道,本是一个蕞尔小国,连国号也没有,说是城邦或许更为贴切一些。
单是聆听过神祇传授这一张牌子,就引得许多小国前来投靠,而后,凭借着诸多先进的理念,奖励耕战,研制兵器,发展工商,小国飞速发展。
只不过,时间还是晚了一些,哪怕有吴毅在背后推手,这个新崛起,甚至不到一载的国家,兵势虽强,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统一阳界的壮举。
那样,还不如吴毅亲自出场,让祖父他们发展人道,吴毅本身也是存了考较人道的心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明国在短短时间内,拿下阳界近半领土,很大原因,是心魔身轮回之主这块招牌,为明国解决了初期领土与兵员之忧,否则就凭原本那般人土,积累到猴年马月,也不可能有而今声势。
通过不断地扩张,新获得大量的人口与土地,通过新兴制度,将他们统合起来,继续扩张,这就是明国的策略。
再如何扩张,也是有一个限度的,新占有的土地和人民,需要时间来消化,长时间的征战,原本家底,差不多快耗尽了,如今在一线的兵员,不是归顺之后的降军,就是雇佣兵一般的存在,隐患极大。
中央弱小,地方强大,无形之中的分裂主义已经诞生,而心魔身这位轮回之主,除了最开始为他们背书之外,之后再也没有显现,越来越多的人怀疑神使的真实性。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隐患,也使得明国这个升至夜空中的烟花,好像随时都有可能炸裂开来。
明惟演等人之前所看见,明国的边境依旧在扩张,但是有多少是出自中央的命令,多少是出自地方的争权抢功,还不清楚哩。
到时候,即便是继续扩张,也未必是明国的领土了。
这就是现状。
fp
(iishu)是,,,,!
第七百一十四章:明国见闻
【】(iishu),
吴毅的祖父,被明国国君授为国师,平日宴会酒席,地位甚至在国君之上,仅仅是因为其身上所笼罩的一层神秘光辉,以铁面无私传闻四方,想要篡权夺位,不过是一念之间。
眼下明国之势,尚不可抵御,巨大的增量面前,国君可以获得明君的美名,百姓可以获得更多的商品,军功面前,有着升迁的机会,社会急剧变化,人人如龙。
所以吴毅的祖父能够保持尊崇的地位,若是有朝一日进取之势不再,开始了激烈的存量博弈,内部尖锐的矛盾激发出来,恐怕还得吴毅出手救自己的祖父。
只出现过一次的神迹,不是真的神迹,既然要走人道,身上的神秘光环,必然会逐渐减少,这是必然的,人道的诞生,本就是为了解决或是说调和人际矛盾的。
而若是某些矛盾是普遍性的,也就上升为所谓的社会矛盾,国家矛盾等,其实性质是一样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仙道与神道,与此大相径庭,都是通过超凡的力量,强行压迫众生匍匐在脚下,仙道与神道,并不能够解决矛盾,只能够压制矛盾,会周期性爆发所谓的劫数,就好像空气之中的灰尘,你看不见,不代表他并不存在。
从某种角度而言,神道与仙道,不及人道。
而吴毅的父亲与母亲,则是负责教授耕织作战,原先就有从政经验,还有之后建立书院的多年教学经验,使得他们游刃有余。
耕织,并不是男耕女织,同时,军队之中,女兵并不少,多数还是主力存在,明月界的传统,没有这么轻易改变。
从一个蕞尔小国,短短一年,变成疆域横跨半个世界的大帝国,四方来朝,说到底,还是吴毅对人道的扶持,以让他们对抗即将到来的一气门仙道势力,以维护心魔身轮回之主的地位。
否则,大可不必如此匆忙,即便是烈如火著称的游牧帝国,运气好,周围没有强敌,想要做到这个地步,没有半个世纪,也不可能。
吴毅因为自己的目的,为他们解决了第一步,这第二步,吴毅不会再出手,真要是再一次出手,只可能是因为祖父失败,面临死亡的境地,换而言之,这场人道改革失败了。
而这一步,才是祖父他们真正的考验,吴毅给了祖父施展自身才华的机会,一个巨大的帝国,但是这个帝国,因为扩张地太快,内部存在巨大矛盾,是一个虚假的,完全靠军事力量支撑起来的帝国,若是遭遇重大惨败,就会轰然倒塌。
问题虽然严峻,但是还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加以解决,不像祖父之前在的大玄国,乃是仙道用以维护稳定,以保证收徒的中介,一身才华,竟然没有用武之地。
明惟演等人被心魔身挪移去了阳界,正是明国国都不远,目中所及,一座有着气派气象的城池林立眼前,处处都是施工的景象,吆喝的声音,叫卖的声音,充满了生机活力,百姓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笑容。
廓的廓,城的城,金汤巩固;家的家,户的户,只斗逍遥。九重的高阁如殿宇,万丈的层台似锦标。
也有那太极殿、华盖殿、烧香殿、观文殿、宣政殿、延英殿,一殿殿的玉陛金阶,摆列着文冠武弁。
城池虽小,却已经有了大国风度,若是照这个气势下去,真的成为帝国,也不是不可能。
浓浓的人望,皇运昌盛,在这国都之上,竟然化为了一条肉眼可见的气运之龙,距离如此远,都感受到一股压迫之力,纵然是明惟演,在这国都之外,仅仅是能够发挥出金丹修士的实力。
若是进入城池之内,实力又不知道会被压制到何等地步,还有数不胜数的红尘牵绊,都让这些修真之人,无比烦恼。
但是,若是能够暗中拿下并操控这个帝国,在明月界这个异界传道的任务,他们也算是完成了,返回宗门之后,必定能够记下一大笔功劳。
危机,危中有机。
看似强势的背后,其实隐藏着虚弱,并不是没有下手的机会,挑动内乱,是为上上之选。
一行人,更换上常服,进入都城之中,一问,竟然要报明出身籍贯才能够入城,否则不得入内,听说这还是那国师新的规定,任何人也无法违背。
韩未明自小就是含着金汤药内出生的,修炼也是顺风顺水,何人忤逆过他,更何况是凡人,登时恼火了,就想像以前一样,一掌拍飞眼前不识趣的守卫。
不料,就在准备动手的时候,气势才泄露出一丝,头顶盘旋着的那只气运金龙,蓦然将巨大的龙首垂下,一对龙眸就这样瞪着韩未明,周围的灵机霎时间锁死。
韩未明感应到一股无比强烈的杀机,恍如天道一样,绝对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份,而对自己有所怜悯,抬起来的手,不得不放下,之前的气势,也不得不收回,再想要外放,也做不到了,变得和凡人几乎没有多大的区别。
城门守卫,之前被韩未明的气势吓了一瞬,但是在龙运的加持下,很快反应了过来,对着明惟演一行刀剑相向,喝问来路,是不是敌国奸细,准备拷问他们。
想来,明惟演等人,也不会预料到,自己来到明国的第一天,竟然是在班房里面渡过的。
堂堂元婴真人,金丹真人,多久没有尝到这个待遇,在苍茫界出生,在苍茫界长大的他们,根本没有想到,不过是一介人道王朝演化出的气运之龙,竟然有如此实力,竟然足以镇压他们,就连动用道器也无用。
诸天之大,真是无奇不有。
不过,事实就是事实,虽然犯了罪,但是罪过不大,最近这样的事情多了,抓他们进来,也就是提醒一下他们而已,日后不要再犯。
吃了一顿牢饭,对,你没有听错,这群早就辟谷的修真之人,竟然吃了牢饭,明惟演这些元婴金丹的人,还可以坚持。
但是那些筑基修士,真的是和普通人一样,甚至还不如普通人,没有了术法的他们,什么也不是。
多年之后,再次体会到了饥饿的感觉,饥饿感来临,修真之人的脸面,也不再重要了。
fp
(iishu)是,,,,!
第七百一十五章:遭遇战
【】(iishu),
经历过梦幻的一天,明惟演等人得以从牢狱之中离开,仙道中人,何曾受到过人道法则的约束,许多人幼年之时上山,所受到的就是仙道体系下的教育,这次经历,真的是第一次。
当然,如果非要将这次经历定义为羞辱的话,随便他们,多看看仙道之外的风采,被外界教育,对于他们而言,并不是坏事,那种道祖老大我老二的心思,丢弃地越早,越好。
借着返回原本所在地进行编户的理由,明惟演等人,半走半逃地离开了这个都城,感应到久违的法力,多少人心中呼了一口气。
他们也第一次明白了人道的伟力,那种禁锢一切法力灵机的感觉,有生之年,或许他们再也不想体会到了。
其实,若是一般的人道王朝,未必会有这般结果,明国首先有着吴毅祖父这种准大贤存在,在人道之中,是仙人一般的存在,就好像种子有着基因血统,能够成长为树木,而不是小草。
其次,地域广阔,治下百姓无数,有着足够的人望,就好比种子有着足够的养料成长。
若是明国真的继续成长,未必不会成长为即便是洞天上真,也对之无可奈何的地步。
不过,除非有朝一日,心魔身自身成长为星君,否则吴毅不可能让这种事情出现,即便对方乃是自己的亲属,自私就自私吧!根本目的不同,就是鸡同鸭讲。
其实,在明国成长的过程之中,一些修持法力之人,就已经感到了剧烈的威胁,转而去支持其他国度,有了仙道对抗人道的趋势。
但是人道之所以能够壮大,在于能够统合众生之力,水滴石穿,百川入海,所以明国还是保持着迅速扩张的趋势。
不出意外的话,明月界阳界之中,关于仙道与人道的纠缠,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而心魔身所统率下的神道势力,只需要在其中维持平衡就可以了。
试图借助明国来推行一气门道统的心思被打消了,明惟演等人识趣地离开明国,越是远离都城,他们受到的拘束越小,而到了两国边境,这股压迫,更是趋近于无。
两国边境,能够迁移走的,都已经离开了,没有离开的,也是躲进了深山老林,避世不出,树林阴翳,雀鸟啼叫。
说来也巧,竟然让明惟演等人恰好围观到一场两国数百人的小部队遭遇战。
自古兵灾胜过天灾,特别是吴毅的祖父在明国实行以人耳记功的法子,耳朵割下来,谁知道是当兵的,还是平头百姓的,究竟是敌国的,还是本国内杀良冒功的。
一项制度,不可能尽善尽美,都需要持续地进行完善,军功诱惑人心,缺乏足够的监督力量,只能够事后处罚,而就算是人头滚滚,也没有拦住很多人的心思。
究竟是上战场厮杀容易,还是杀一个普通百姓容易,你真要说杀普通百姓不对,但是在战场上,很多所谓的平头百姓,其实都是探子伪装的,你杀了这些探子,算不算是立功呢?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句话固然容易,但是要实践起来,问题无数,这也是很多时候,哲学为人所诟病的地方,知易行难。
别的不提,即便是在战场上,兵种还分为步兵,弓兵与骑兵,骑兵冲速那么快,谁有心思捡人头,战场上第一法则是活下来,命都没有了,谁会替你说话,你辛苦得来的军功,也为上司或是同僚占去,不值得。
弓兵一波远射,很多人被射成刺猬,究竟是哪些人的箭矢射中,哪些人的箭矢射空呢?射中了的,又是哪一支箭矢,带给敌人致命一击呢?
相比较而言,步兵颇为豪壮,在记功上面也没有这么多烦心事,唱着军歌,大步向前,刀刃敌首之后,也不去割耳朵,直接将砍下的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拿着脑袋换钱就是了。
弓兵一两波齐射,步兵出阵接战,血肉纷飞,内脏,肠道,各种各样奇怪的东西,都能够在这个血肉机器中看见。
两方陷入焦灼时,骑兵自侧翼突进,打垮敌人的信心后,解决战斗,接下来就是一场血腥的衔尾屠杀了。
一般而言,两支军队交战,真正在正面战场上战死的,一般不会超过一成,超过一成,普通的军队就会动摇,需要专门的军监压阵,砍杀逃后之人。
超过两成的战损,除非是争夺重要据点,否则基本上就要鸣金收兵了,再打下去,敌方不乱,我方就要乱了。
越是能够承受高战损的军队,战斗力越强,需要铁的意志与纪律,而正也是一支队伍中,老兵为什么这么重要的原因。
战略谁都会,置之死地而后生,走为上计,瞒天过海,火攻,围点打援,乃至于千里奔袭,完成一个个军事史的奇迹,成为后人瞻仰的典范……但是,你对你手下的士兵完成这些任务,有信心吗?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绝非一句虚言,是经过无数次的例子试验过的。
越是大军团交战,越是忌讳失去领导,阵型全无,成为混战,纠缠个几天几夜,不见胜负,有生力量,平白消耗。
当然,明惟演等人眼前的,不过是小型遭遇战,不可能出现混战的局面。
在一刻钟后,明国大胜,伤亡比在五比一左右,敌方大部分都是被追杀而死,只有几人跑入深山老林,追踪不下去。
这一往无前的气势,还是遭遇战,居然胜利地如此快,势如破竹,明惟演看罢,久久不言,对身旁的韩未明道:“这支军队,你以为如何?”
韩未明看了看那飘扬的战旗,猎猎作响,叹了一口气道:“虎狼之师,可追逐天下。”
鉴微真人轻哼了一声,战斗之后,这数百人的队伍,不再前进,在原地开始争执自己的战功,不乏大打出手的情况,“爪牙利甚,伤人的同时,何尝不是伤己。”
明惟演瞥了一眼鉴微真人,若有所思。
fp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