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活不是重生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樱桃洼
滇中明珠旅行社总经理办。放下电话,柳永毅兴奋地打个响指,拿起手包边往外走,边用手机通知其他几位同学到老聚滇餐厅集合。
看到祁景焘放下电话,刘建民凑到祁景焘办公桌前,神神秘秘地说道:“祁工,过去喝杯咖啡。”
“快下班了,还喝什么咖啡。”祁景焘回应着,手上动作不停,习惯性地收拾整理自己办公桌上的维修资料。
“才11:00,吃饭时间还早,不急,先喝杯咖啡开开胃。”刘建民似笑非笑地说着,自顾自朝吸烟室走去。祁景焘知道,他应该有什么事要说,整理好资料,也来到吸烟室。
刘建民并没煮咖啡,而是掏出烟点上,深吸一口才不紧不慢地问道:“你知不知道,下午干嘛要开全体会议”
祁景焘毫不在意地说道:“管他开什么会开完会不就知道了”
张洪、黄云申和李莉三位得到通知的业务组长也是满头露水地走进来,李莉盯着召集他们过来的刘建民问道:“你有什么小道消息透露下。”
“你们几个组长真没听到一丁点风声”刘建民惊讶了。
李莉不满地催促道:“忙干活还来不及,哪有时间打听小道消息,你有什么风声快说。”
“嘿嘿,我们要有新领导了!听说,李副总过两年就要退休,退休前
第四百八十二章 走出去,看世界
吸烟室里面的阴霾一扫而空,祁景焘看看时间,笑呵呵地说道:“我自然有继续呆在南烟的理由,神神秘秘的,还以为是什么事儿屁大点事儿也值得我们几个开小会。我们刘主任就是个老技术宅,等他退休了,正好请他去给我做信息技术总顾问。哥几个没事也可以多去李天昊哪里指点指点,那小子还是太嫩,不堪大用。给你们透露下,我们家那个信息中心不打算长期留人,锻炼的差不多就要放出去担任部门经理。”
“咯咯咯……你真敢想,拿专业技术部门信息中心当作管理人员培训中心。”李莉被逗乐了,笑得花枝乱颤。
“我们信息中心本来就应该是一个现代复合人才培训中心,我们几个放到对口的部门,那个不能当担大任对了李姐,你如果现在舍得去我家公司工作,我敢直接让你做物流中心主任,大主任哦……去不去”祁景焘直截了当地发出邀请。
李莉嫣然一笑:“你这么看好我”
祁景焘毫不犹豫地点点头,满脸热切地注视着李莉。李莉被他看的浑身发毛,后退两步,一脸怕怕地说道:“祁工,你有那么急迫吗”
“噗嗤,库库……库库……库库库……”吸烟室一片拖拉机声响,看戏那几个快要憋断气了。
祁景焘老脸一红,回头冲没正型那三个哥们喝道:“哥几个想哪里去了说正事呢,都给我严肃点。如果继续呆在信息中心,李姐在南烟也没什么发展前途,我那边要筹建物流中心,正需要一位物流中心主任。李姐,你舍不舍得下南烟这个金饭碗”
自己想南烟的工作干的好好的,被说成前途无亮,之后又抛出一根绿油油的橄榄枝,有这么招揽人才的老板吗李莉好似不认识眼前这位打算要做她老板的同事,不可思议地盯着他看。
刘建民憋红着脸冲李莉努努嘴:“李工,你就从了祁工吧!刚过去就是物流中心主任,负责一个全新的部门,妥妥的高管职务啊。你先过去给我们打个前站也好,过几年,我们和祁工一起过来陪你。”
李莉似笑非笑地看着祁景焘,确定他不是开玩笑,才慢悠悠地说道:“我回去商量一下,过几天给你答复。”
李莉说完,转身离开烟雾弥漫的吸烟室。李莉的反应在意料之中,祁景焘并不失望。
滇中市毕竟只是一个边疆省份的二线轻工业城市,工业基础薄弱。祁景焘一下子折腾出一堆企业,技术工人还可以从下岗职工中大量吸收,现代高级管理人才始终是最大的短板。祁景焘正为祁家那些企业严重缺乏现代管理人才头痛,他还真打算把自家的信息中心当成高级管理人才培训中心。
无奈,人才培养需要一个过程,栽大萝卜也要几个月时间才能产出一茬,人才培养哪里能赶上趟而底蕴深厚的南烟信息中心就不同了,他这些老同事就是非常不错的具备现代管理意识的储备干部。
比如李莉,她一直负责物资仓储方面的软件设计和维护业务。李莉这种经历过大型现代化国有企业仓储物流管理系统开发设计,熟悉现代物流管理体系知识,又具备信息化开发、设计、应用、协调、管理理论,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和具体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正是他求之不得的高级管理人才,给他担任物流中心主任绰绰有余。
李莉答应回去商量一下,祁景焘觉得有戏。南烟集团公司的工作是真的金饭碗,不是说放弃就舍得放弃的。
该说的说了,该听的听了,还有所收获,也没必要躲着吸烟室开小会,枉做小人了。
离开吸烟室,扫了眼三五成群嘀嘀咕咕那些同事,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消息来源啊。哪里像他,除了忙自己份内的工作,就是操心自己家那些企业的事,哪里有心思操心集团公司那些乱七八糟的小道消息
路过刘铮的主任办公室的时候,还特意看看里面,没人,祁景焘干脆自顾自下班走人。
九十年代中后期的滇中城正处于新老交替之中,老城区的中心区域,大多数建筑依然保持着鲜明的明清街道特征,外围兴建的一圈建筑大多是五六十年代机关单位兴建的房屋,少量近年改造的建筑也很少有超过十层楼的现代建筑,充满古典色彩。
以高新技术开发区名义开发的新城区却是另一番景象,一个个新建的生活小区,一条条宽阔笔直的街道,一栋栋新建的楼房正在如雨后春笋一般破土而出,飞快的拔地而起。
不过,代表现代都市发展特征的高层建筑寥寥无几。整个滇中市区,除了两栋地标性质的大酒店超过20层,超过十层的建筑依然没几座。
目前,南烟集团那栋23层的办公大楼由于地理优势
第四百八十三章 同学要相互提携
祁景焘不抽烟了,在这些朋友之间的日常社交活动中也就不再给别人发烟。
祁景栋掏出一盒滇中牌香烟散了一圈,自己也叼上一支,坐到祁景焘旁边大大咧咧地说道:“大哥,大体情况,刚才我已经和柳总说了。你给出的预算足够,我计划按照你96年送琳妹妹进京城的规格办理,全部搞成私人旅行团的方式最合适。让柳总多操点心,导游、医生都配齐全。每个团队一百二三十人,老中青搭配,如果分十批送出去,春节前就能完成。这个规模的旅行团队组织起来方便,到各个城市景点,无论是出行和接待都容易安排,还便于管理。”
祁景焘赞赏地笑笑:“好不容易鼓动那些老爷子、老奶奶跟着出去一趟不容易啊,村子里那些老倌、老奶辛辛苦苦一辈子,老了,应该让他们好好享受享受。
这段时间村子里事情不多,好不容易组织一次,只去京城一个地方没多大意思,最好多去几个地方看看。京城那是早说过的,一定要安排那些老人家去观摩一下,就当是去朝圣,了一了大家的心愿。
另外,魔都和苏杭一带,还有金陵,鹏城和蓉城的发展日新月异,都应该让他们去走一走,看一看。让他们都出去开开眼界,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看看别人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祁景栋一听楞住了,吸了几口烟才犹犹豫豫地说道:“大哥,怎么又改变主意了,那……那得花多少钱”
祁景焘大手一挥,豪爽地说道:“钱不是问题,该花尽管花。那些老倌老奶年岁都大了,岁月不饶人,我们等得起,他们可等不起。”
祁景焘现在有那么一点花钱能办到的事,就不是事的土豪气质,哪里会考虑钱的问题。这次组织村子里的人外出旅游,名义上是老祁家出资,出面经办、组织的人也是祁景栋他们这些祁家小辈,经费却是全部走祁景焘私人账户,由他全额承担。
业务再次扩大了,柳永毅内心狂喜,不过想想这次接待的客户,他还是有所顾虑,迟疑片刻,还是开口说道:“大班长,资料我大体看过。这次参加旅行团的人员当中,有二百九十六位老人的年龄超过七十岁,八十岁以上的有五十九位。哪怕分十批组团出去,每第一批都有二三十多位高龄老人。这个……其他人员年龄也不小,大多数是五六十岁的大爷大妈。呵呵,这种旅游团可是标标准准的老人团啊,他们的身体恐怕经受不住长途旅行的劳累。你这个安排,弄不好……恐怕……恐怕会出事。”
祁景焘微微一笑:“你尽管放心,这些老人的身体硬朗着呢。能出去旅游这些老人家,一个个都行动自如!出去之前,我们会组织进行一次全面体检,还要和你们旅行社签订一份免责声明:旅游团成员由于自身健康因素,发生任何意外,不需要你们旅行社承担任何法律和道义责任。
你们旅行社只要按照最高标准妥善安排好一路上的吃、住、行,合理安排好行程线路和游玩景点就行。对了,一百多人一个批次的出行规模,集体乘坐飞机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柳永毅释然一笑:“你安排的地方虽多,但是,魔都、苏杭和金陵基本上在一个区域,乘坐旅游大巴边走边看才是最好的选择。
春城到京城,京城到魔都,金陵到蓉城,还有回程安排乘坐飞机。一百二三十人的团队,安排乘坐一趟客机没问题,如果人员足够,包机都没什么问题,呵呵呵……。
十个批次,我们可以每三天一批依次出发,各个环节刚好衔接上,让接待人员就地接待,我们还省心了。不过啊…..你这么一搞,把我们的胃口养叼了,恐怕今后不会开展业务啰。”
祁景焘笑呵呵地说道:“咱们滇中属于边疆地区,绝大多数人没去过京城和沿海地区,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大,已经发展到什么地步。
坐井观天不是什么好事,今后,我计划每年都组织几批村子里的乡亲和企业里的职工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nbs
第四百八十四章 不敢倒自己的招牌
苏敏和徐曼丽都曾经在印刷厂财务科工作过,祁景焘对印刷厂的近况也有所了解。殷华祥所说的,印刷厂那个活的舒舒服服的彩印车间,其实是一个南烟集团下属投资公司控股的独立公司,和印刷厂已经不是简单的从属关系。
具体的产权关系如何操控,祁景焘不清楚,只知道彩印车间专门给南烟集团生产烟标和包装盒,他们的职工大多是进不了南烟集团主业的南烟子弟,有那么一种附属企业的味道。
曾经的印刷厂和南烟集团是合作单位,一直承担着南烟集团卷烟包装辅料的印刷任务。这几年,那些老车间承担的南烟集团辅料生产业务,已经逐渐被新成立的彩印车间接收。
印刷厂那些老职工,有关系、有后门的职工转移到彩印车间,普通职工依然呆在老厂。
如今的印刷厂是一块牌子两种制度,一边红红火火,一边冷冷清清,活生生上演着现实版《冰火两重天》人间话剧,真可谓是同厂不同命。
祁景焘现在的身份不同以往,事实上,他也算是滇中地区的企业家,从其他渠道,能够知道一些更深层次的信息。
比如,近两年,在滇中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开办的两家所谓的中外合资彩印厂,其实就是印刷厂那些领导和别人合作开办的合资私营企业。那两个印刷厂成立伊始就承接了大量本来应该是印刷厂的业务,短短两年时间就成为规模和资产超过老厂的印刷行业后起之秀。
都是一批老板经营的企业,经营业绩天差地别。其中有没有什么猫腻,是否修炼有什么高明的乾坤大挪移内外神功这些事情和他无关,祁景焘那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一向不关心和他本人不相关,自己也无能为力的事。
静静地听着几位老同学吐槽诉苦,祁景焘可以确定,老印刷厂现在就是一个空壳,那些依然在职的职工,他们的日子还真不好过,只能用半死不活来形容,还不如机床厂和化工厂那些干脆倒闭下岗的职工来的痛快。
那些企业的死活可以不管,他一直在接受下岗工人。这几位老同学拐弯抹角地找到他,肯定有所求,他不能不关心一二。等他们几个说完,祁景焘不动声色地问道:“你们几个有什么打算”
祁景焘虽然一直在收拢下岗职工,还鼓励从化肥厂出来的何崇道他们去挖老东家的技术人才。不过,他的同学朋友不是一个两个,照顾不了那么多人。他不想不大包大揽,也不打算把自己的同学朋友都收归麾下,给同学朋友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同学朋友保持一个相对独立的身份,大家才能长久做朋友。
听到祁景焘的询问,杨波迟疑片刻,开口说道:“我们几个在印刷厂干这么多年,各方面的业务也算是熟练,对印刷行业也比较了解。大班长,我们也想自己干,老是给别人打工也没多大意思,吃人饭就要受人管。我们打算辞职,一起出来办一个商务印刷公司,专门做商务印刷和广告业务……”
祁景焘耐心听完杨波的设想和规划,笑容满面地说到:“好注意,与其呆在厂里等饭吃,不如自己出来创业,闯出一条活路。呵呵,自己做自己的老板,自己管理自己挺自由。不过,搞商务印刷起点有些高,小打小闹也没多大意思,要干就干大一点,你们的启动资金解决没有”
殷华祥笑笑:“我们几个家里都支持我们出来干,这些年,我们自己也有点积蓄。呵呵,再把家里的房产抵押出去也能贷到一些款,开办个小型商务印刷公司的启动资金还能凑足。”
他们几个所谓的积蓄是怎么来的祁景焘心里清楚。想当年,印刷厂的主要业务是为南烟集团生产烟标烟盒等辅助材料。他们几个工作那几年,也是印刷厂最红火那些年。印刷厂内部职工通过上下班出入便利的机会,偷卖烟标发财的职工不在少数。这几个家伙都在烟标生产车间工作,随大流弄点烟标出去换钱,太正常不过。
祁景焘刚刚工作那段时间,滇中假烟泛滥成灾。反正高档香烟是特殊商品,也是行贿送礼的主要道具。当时流行的顺口溜叫什么来着——手榴弹,二百响,那可是找人办事的绝配。抽高档香烟那些人很少需要自己花钱买烟,买高档香烟的那些人自己不抽。
南烟生产的高档香烟是当时请客送礼的不二选择,有需求,就有供应。卷烟产品是国家专卖,产量的固定的,市场供应紧缺,自然有假烟来填补缺口。
祁景焘去魔都出差的时候,曾经遇到过一位老烟民,抽了多年的滇中牌高档烟。第一次抽祁景焘发给他的正版滇中牌香烟,居然认为祁景焘发给他抽的正版烟是假烟,和他以往抽的味道不一样。
扯远了,呵呵。制造假烟,以假乱真最好的伪装就是使用正版烟标和包装盒,需求旺盛,在滇中地下假烟市场那是明码标价,半公开交易。印刷厂流出去的烟标都是钱,小小一叠烟标就能换来他们一个月的工资收入。偷拿烟标太容易发财,就连南烟集团的职工都羡慕印刷厂那些职工。
那几年,他们几个的小日子过得很不错,刚工作的祁景焘也跟着沾光,下班时间大家经常在一起玩,没少吃他们几个请客的烧烤。也正因为印刷厂管理混乱,职工偷盗烟标的情况太过严重,才有那个南烟控股彩印车间的出现。
不过,杨波几个偷盗烟标是随大流,属于不偷白不偷那种,他们的品性还不错,不是那种为非作歹的人。高中时期大家
第四百八十五章 活计越做越多
中午休息的时间非常有限,急匆匆和老同学吃顿饭,赶到办公室开会还差点迟到。
下午的会议其实不是什么会议,只不过是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朱部长亲自送新任信息中心副主任郭剑锋过来上任。信息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会议,算是一个领导认命宣布仪式,一个欢迎仪式,一次见面会,走个形式而已。
空降来的信息中心副主任郭剑锋,原来也是工程技术部基建科的职工,和信息中心这些职工都是一个大部门的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差不多,被提拔之前大家都是同事关系,相互之间本来就熟悉。
虽然,人力资源部朱部长亲自送一个副科级领导前来上任,这个规格有些过高,不过,对于自从成立以来还是第一次迎接新领导的信息中心职工,大伙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表示下欢迎,相互认识一下马上散会。剩下的时间,是人力资源部领导和信息中心新老领导之间的闭门会议,小职工该干嘛干嘛!
突然之间空降一个部门领导过来,按照正常情况应该有机会晋升的祁景焘没什么感触。真说有什么感触,那是作为祁家企业幕后大老板对南烟集团无限的羡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