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活不是重生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樱桃洼
没条件的时候还不觉得,家里能有一所屋子居住就非常不错,哪里需要考虑这么多。现在发达了,有条件了,新生婴儿居住的地方就大有讲究。
按照祁景焘和苏敏查看过的资料,新生婴儿居住的房间必须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空气要新鲜。环境要安静,不能有噪音,新生儿喜欢睡觉,所以一定要安静,不能有任何声音干扰新生儿休息。
还有室温要适合。正常来说,室内温度一定要保持在22度左右,如果室温过高的话,会引起新生儿发热。但是如果室内温度过低,则很容易发生新生儿皮肤硬肿。
除了上面说的温度适中以外,湿度也要控制在40-60之间的百分比。利于新生儿呼吸不能太干燥,因为太干燥会引起呼吸道等问题。
这些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不用祁景焘给奶奶灌输,奶奶比他懂的还多,要求还高。
当然,村子里这个家刚刚修建完工,虽然的江南园林设计,却是用现代工艺建造。这种建筑当然不可能和古典木质建筑相比,到处是新房子建筑材料散发的味道,仅仅是这些个奇奇怪怪的味道就不太适合新生儿居住。
再说了,现在还没完全完工,院子里还有工人不停地进进出出施工,暂时还无法住人。而且,这么大一座江南风韵式样庭院,总需要时间进行绿化装点,总需要时间进行适当的装修和布置,总需要消除下装饰材料散发那些乱七八糟的味道吧
老奶奶一心为小孙孙选择最合适、最舒适的住房,选来选去,没有一处满意的地方。无他,新,一切都太新,哪里是更新的新生婴儿居住的环境
大清早出来,中午还有客人要来,看看时间差不多了,祁景焘不由催促道:“奶奶,这么多房间,我们家才几个人住哪里都差不多。不用选,到时候再说。您也累了,我们是不是先回果园您尽管放宽心,我一定在春节前把这里收拾清爽,到时候保证给你小孙孙安排好。”
“什么活都没干,在自己家里走走哪里累得着嗯……那就交给你来办了。走吧,你陪我爬后山回去。”奶奶找不到满意的房间,也不再坚持。
要回果园,奶奶却不乐意坐车回去,非要带着祁景焘步行,穿过整个村子,从后山爬山回粮仓河果园。
自从搬到粮仓河果园居住,家里一直在忙,家业越来越大,事情越来越多,祁官营也在改造之中,奶奶也是好长时间没回村子了。
这次回来,祁官营已经旧貌换新颜,变得面目全非了。奶奶打算好好看看现在这个崭新的祁官营,顺便溜溜孙子,祁景焘必须满足奶奶这个小小的愿望。
把车扔给跟来的内保队员,让他们开车返回粮仓河果园。他自己和老妈陈惠芬一起陪奶奶慢慢悠悠穿街过巷,一边看新村子的风貌,一边和遇到的村里人打着招呼,说说笑笑地溜达着向后山走去。
后山西侧是祁官营的背景山,也叫做风水林。一直以来,后山西侧的植被都得到全村人的严格保护。后山西则植被茂密,古木林立,真可谓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nb
第四百八十九章 刘铮要有眼疾
祁景焘不可能任人摆布,把自己家人的安全和自由置于他人之手。他早就监测过梁军和他那些兵,知道他们的来历和目的,善意的安全保护还是可以接受的,到一定身份地位的人就没有绝对的自由和**。
让梁军这位从传说中的中南海保镖出身的专业人士,名正言顺总管安全保卫工作,那是从明处合理利用警卫力量。
祁景焘已经监察到,梁军能够调动的警卫力量,不仅仅是粮仓河果园自身拥有的安保人员和内保人员。粮仓河果园那个邻居,滇中武警训练基地也在配合梁军,为粮仓河果园进行安全保卫工作。
滇中武警训练基地最明显的改变是,以前的训练基常驻人员不过200多人。其他人员基本上是定期,或者不定期前来集训,或者轮训的武警和警察。他们的训练是有期限的,训练完毕就会离开,并不会在训练基地常驻。
每年训练周期最长的武警新兵训练,他们的训练周期也不会超过四个月,训练完毕之后,那些新兵就会分配到其他驻地的武警部队。
自从中秋节陈雪菲被绑架案件发生后,武警训练基地常驻官兵至少增加一个武警大队。这些大兵可不是来集训,而是常驻。这点,祁景焘还是能够发现嘀。
还有一个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武警训练基地面向粮仓河山洼方向新修了一道大门,还修了一条能通车的水泥道路,直接连接粮仓河果园南面山顶大门。
两道大门之间虽然隔着一个小山头,距离也不过1700多米。有了这道大门和这条水泥路,武警训练基地那些大兵增援粮仓河果园方便快捷多了。
这些变化不是暗中进行,而是大大方方地完成。这些变化代表什么不言而喻。
粮仓河果园现在快成为禁地了,被置于重重保护之下。祁家人和粮仓河果园的人都以为他们保护的是金贵的滇中小米辣或者是那个神秘的果汁饮料。
只有祁景焘自己知道,梁军非常重视的那个秘密到底在哪里粮仓河果园里面根本没什么秘密值得如此防卫。当然了,对于这些改变,祁景焘乐见其成。梁军不点破,他就装糊涂好了。
这里毕竟是自己的老窝,除了祁令和苏瑞,他的亲人都集中在这里居住,祁景焘自己也在加强防范。
他具备非人的能力,只要他在滇中坝子,没人能够伤害到粮仓河果园。拥有如此变态的明暗两道防线,如果粮仓河果园还被侵犯,那就不是普通攻击,而是战争手段了。
“这小子特意在这里堵自己,不会是猜到什么了吧”祁景焘不由扫描一下四周,果园周围除了若隐若现的内保队员,控制范围没什么异常,不过,自己邀请的客人已经来了。
梁军目送祁家奶奶和陈惠芬婆媳两个走远,才转身盯着祁景焘,满脸严肃地开口问道:“祁先生,太夫人和老夫人不习惯使用手机,你身上怎么也不带手机”
祁景焘眉头一挑,唬着脸说道:“我说老梁,你说话怎么总是文绉绉的,什么太夫人,老夫人,祁先生的你给我记住了,这里是滇中农村,我们家只是这个村子里的普通人家。你这些称呼听着就别扭,村子里那些人听着也不好,都不知道该叫我们什么了。
对了,我71年生人,你比我小那么一丁点。今后,你要是高兴就叫我一声焘哥,不高兴就叫我小祁,不许再叫什么祁先生。我家里人,你跟着我的辈分称呼就行。”
梁军微微一楞,涨红着脸说道:“我61年的,怎么可能比你小那么一丁点”
“对啊,我71,你61,71不就比61大吗今后,你就叫我焘哥好了。”祁景焘横蛮地说着,手伸进口袋摸出一只摩托罗拉手机,冲梁军一挥挥手:“谁说我没带手机了手机一直带身上,不过是没电,你打不通而已。”
梁军眼神很好,可以用犀利来形容,看着手机上闪动的信号灯严肃地说道:“祁先……哦,焘哥,你的手机怎么可能……怎么动不动就没电有事拨打你的手机还总是提示不在服务区。你知不知道,你现在的身份非常敏感,盯着你和你家人的势力很多,上次差点就酿成大错。你应该明白,你要是出事,后果不堪设想。你不配合,我们的安全保卫工作很难做。”
祁景焘也留意到手机上那个闪烁的信号灯,心里尴尬,却是神情泰然地随手收起手机,盯着满脸严肃状的梁军说道:“老梁,别总是自己吓唬自己,在自己地盘上还把大伙搞的草木皆兵不太好。这里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果园,大家都被你们弄得紧紧张张,还怎么工作,怎么过日子
陈老师的事情是个意外,哪里有那么多心怀叵测的人我天天在外面跑,怎么从来没谁找过我的麻烦老梁,你是安保部部长,做好你自己的工作。对了,你完全没必要派人跟着我,把有限的精力浪费在我身上。”
第四百九十章 一把手的信息工程
刘铮微微叹口气,神情稍许有些落寞地说道:“现代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不完全是技术问题,关键是上层领导的思想意识问题。我一直给小祁他们强调,开发设计软件的时候必须要注意,信息化工程必须是一把手工程,至少需要主管领导亲自出面组织协调,严格监督实施才有可能实现预定的管理目标。
我们以前实施的信息化是针对部门,针对一个或者两个系统。现在,南烟集团的信息化需要立足全局,实现全面信息化大发展……集团领导层发生重新改组之后,我已经力不从心,该退位让贤了。”
苏雪峰似乎非常理解刘铮的难处,和颜悦色地安慰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嘛,刘主任以一己之力主持南烟信息化工作也有十几年了,退下来歇歇也好。这些年,南烟集团信息化从无到有,自力更生,把整个南烟集团信息化工作发展壮大,刘主任功不可没。
刘主任经验丰富,还是当打之年。正好,把你在大国企的经验用到我们民营企业,指导下小焘他们,省得他不知天高地厚,带着一帮子小年轻胡来。”
苏雪峰对信息化的认知还极限在计算机排版打字,充其量从自家女儿哪里知道计算机还能记账,管理财务,显然没听懂刘铮所说的所谓信息化工程是一把手工程是个什么意思。
祁景焘的专业长项被老泰山定义为胡来,哭笑不得地说道:“爸,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现在的计算机发展水平,在企业实行信息化技术实现手段不难,难的是企业高层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的思想意识,难的是传统管理思路向信息化管理转变时面临的业务流程调整。
别看一个小小的业务流程调整,那可是要触动各方固有工作习惯和部门利益的大事儿,甚至会砸掉某些部门、某些人的饭碗。一套完整的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必须自上而下,花大力气清理整顿,建立起基础框架,梳理出最合适的业务流程,制定出完善的游戏规则,再去组织实现。也就是说,一个企业的全面信息化工程,不是一个技术职能部门采用先进技术手段能办到的事儿。
我们家这些企业都是初创企业,没有历史,就没有负担,自然是一切从头开始,不存在业务调整,只有业务优化和业务梳理,剩下的就是考验执行力。
我这几年跟在刘叔身边学习,南烟信息化过程中产生那些经验教训,就是我们最好的学习模板,可以规避那些陷阱和地雷阵。我好歹懂信息技术,知道如何在工业、商业企业里面实现信息化发展的方法和手段。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我就是大老板,我亲自制定的信息化实施方案,谁敢不执行”
“这就是你所谓的一把手工程呵呵,照猫画虎,小心学走样。大师傅就在跟前,既然你们师徒的思想一脉相承,还是请刘主任给你掌舵更稳妥。你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静不下心办具体的事,迟早出问题。”苏雪峰可不会照顾自家姑爷的面子,说话毫不客气。听他的口气有些张狂,立马一盆冷水泼下,帮他冷静冷静。
刘铮喝口茶,听着对面翁婿两个一唱一和,微微一笑:“苏教授,实现信息化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辅助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更有效、更高效、更精细的工作,为企业高层提供科学、严谨的决策依据。你们那些企业的信息系统,小祁已经基本上理顺,按部就班执行下去就行。”
祁景焘诚心诚意地看着刘铮说到:“信息化建设是长期工程,是一个螺旋提升过程。我们目前进行的是业务层面的管理,工业层面的管理还不规范。刘叔在这里疗养,有空的时候多去信息中心看看,指导下小李他们。”
刘铮不动声色地说道:“李天昊非常不错啊,师傅太多容易把房子盖歪咯。”
祁景焘微微一笑:“刘叔,陈亚楠抽调到统计科没几天就被认命为副科长,李莉过段时间会来我这里担任物流中心主任。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信息中心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试炼场,但是,需要一尊大佛坐镇。”
刘铮微微一愣,随即笑呵呵地说道:“信息中心确实是一个全面学习一个企业管理精髓的好地方,难怪你那个信息中心的职工什么专业的人都有,进进出出更换人员。我还以为你是因为招聘不到合适的专业技术人才,没办
第四百九十一章 一起看日出
天际才刚刚泛出鱼肚白,祁景焘就已经蹑手蹑脚爬起身准备去进行每天坚持的晨练,刚刚穿好运动服,发现苏敏已经醒来
苏敏眨巴着会说话的眼睛,满脸期盼地说道::“老公,你今天休息,带我上山顶看日出。”
苏敏已经到非常时期,祁景焘哪里敢随便带她上山顶看日出,俯身劝说:“已经霜降了,早上天冷,露水重,看什么日出乖乖躺被子里头,再睡一会儿。”
“不嘛,过几天人家就要生了,还要回村子里坐月子。今后想要单独陪你看日出难了,就想今天去看日出。彩云之南的冬天来得晚,还在秋天。秋高气爽,旭日东升,多么壮丽,好久没看过日出了。”苏敏说完,笨拙地蠕动着身体想要起身。
祁景焘赶紧上去搀扶老婆,帮忙穿上衣服:“真想看日出”
“嗯。”苏敏坚定地点点头。
祁景焘看她态度坚决,从衣柜里拿出一件自己从来没穿过的风衣:“那就多穿点衣服,我们悄悄出去。要是被奶奶她们发现,你没事,我可就惨了。”
听到爱人同意带自己上山,苏敏开心地一边穿着他拿来的风衣,一边不解地问道:“我有自己的大衣,怎么拿你的风衣给我穿准备伪装潜行”
祁景焘打量着苏敏那副企鹅化可爱的身形,笑呵呵地说道:“你说呢变成只小猪猪,还想穿你自己的大衣!”
苏敏嗔怪道:“不许笑我!都怪你儿子。”
“不笑不笑,来,老公抱。我们悄悄出村,打枪的不要!”祁景焘说着,一个公主抱,抱起很有些分量的苏敏。
苏敏环抱着老公的腰:“好了,别惊动楼下那个丫头,让她傻等着你叫她晨跑。”
祁景焘小心翼翼地抱着苏敏,灵猫似得下了楼梯,溜出祁家庭院向张家大山顶峰平稳攀登而去。
如同祁官营有风景林一样,张家大山也是粮仓河果园的背景风水山。祁家人就集中居住在这里,戒指世界能够强化改造物种,自家的背景风水山怎么可能不进行装点绿化短短两年时间,整座喀斯特地貌特征的张家大山山体已经变得郁郁葱葱,风景如画。
张家大山的山顶是附近山体的最高峰,上面有一个观景平台,是祁景焘弄来的一块完整的大石头。在这里迎风站立,可以一览无余地眺望周边深秋早晨的自然景色,是看日出的首选之地。
祁景焘怀抱苏敏一路小心翼翼登上山峰时,如抱卵出行,无形中造成的紧张加重了登山的辛苦程度,直累的汗流浃背,一点没平日的从容。
“呼哧,……呼哧,……老婆,睁开眼睛,到山顶了。呼哧……”
“我有那么重,有那么累人吗”
“一次抱三个,太吓人了,你说累不累”
苏敏嫣然一笑,面向东方站稳身子,只见东方的天空露出鱼肚白,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云先由黑色变成紫灰色,又慢慢的变红了,红霞越来越艳丽,视野所及万物也渐渐的被这红色的云霞笼罩着,像是穿上一套崭新的衣裳。
一瞬间,半个太阳跃出了地平线,好像半个光芒四射的光球在一个大盘子里跳动,越升越高,脱离地平线的束缚,蹦到地面上。
天际那抹黑云依然死死压住蹦出地面的红日,红日散发出一道道灿烂的光芒,把黑云裙摆镀了一层红黑相间的光晕,撕扯开了黑云,冉冉升向天空。
漫天红霞衬托下,大地上起伏的山峦被涂上了一层层瑰丽的金黄色。
登高远望,深秋的清晨,空气特别地清新,苏敏已经无法注视升腾的红日,闭目深深地吸了几口清爽的空气,更觉得心旷神怡,感觉整个身子都轻了,梦语般地喃喃自语:“老公,我总算感觉到什么是秋高气爽了!”
秋天就秋天吧!滇中地区的四季没那么分明,明明的冬天,要说是秋天也无不可。
祁景焘搀扶着陶醉其中的苏敏,他那敏锐的听觉收录着四周山林传来各种鸟儿的鸣叫,附近果园饲养场鸡鸭猪羊此起彼伏的叫上伴随其中汇集成一组大合唱,特别和谐欢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