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活不是重生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樱桃洼
马克思早就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个人在生活需求和生活习惯,更多情况下还是由其所处的生活环境,还有个人的经济收入来决定。
生活的都市里面的人,哪怕他不从事任何工作,基本上都已经习惯一日三餐的餐饮习惯。每天只要到那个时间点,哪怕没任何饥饿感,都会习惯性地找地方吃东西。环境习惯变成生物习性了。
人是生活习惯不会一成不变,滇中农村的生活习惯和餐饮习惯也不是一成不变,不是不能改变,得看具体的人从事具体的工作,处于什么样的工作环境当中。最为关键的还是经济收入,衣食无忧了,都会朝着更加舒适,更加享受的层次发展。
在果园里面工作,祁家人每个月定时发放基本工资福利,村子里来务工的农业工人都有了固定的现金收入。而且,这份现金收入,是只要那些农业工人能遵守果园制度,认真工作,保住这份工作,每个月都有的基本工资收入。
目前,果园里面雇佣的工作人员不少,人数已经超过八百多人。果园职工的工种也不仅仅是农业类别的工种,保安、食堂员工、后勤服务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都已经逐步配备齐全。粮仓河果园,已经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果园,已经朝着农场的模式迈进。
果园职工的基本月工资,根据工种不同,分列出多个考核体系。600元起步,最高的达到3600多元,在这个时期的滇中地区,这个标准已经算高工资。1997年,祁景焘在南烟也不过26000来块的年收入,其他国营企业平均月工资不过600多,还时刻面临着下岗分流的威胁。
俗话说得好——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小丈夫不可一日无钱。酒壮英雄胆,钱壮怂人腰,手里有了固定的还不算低的基本工资收入,果园那些工人自己的心思也开始活泛了。
大家都是聪明人,大家心里都有一本账,与自己相关的账更是人人都会算的清清楚楚。果园职工食堂的账自然也会算,平时去街上吃碗最普通的杂酱米线,或者焖肉米线也要15元软妹纸。果园食堂里面才卖五毛钱一碗,油水和分量比街道上卖的更足,味道也是地地道道的滇中特色。除了各式米线,其他品种各种式样的特色早点品种都能提供。
食堂给职工提供着这么便宜的、这么经济实惠的早点,自己干嘛不吃他们都知道果园里面已经补贴伙食费进去了,要不然成本价都不止五毛钱一碗。哪怕卖米线回自己在家里做,也别想吃到五毛钱一碗的杂酱米线、焖肉米线。其他种类的早点食品就不用说了,好多都是平时听过见过,却没那份闲钱去享受的城市早点样式,更别说能天天去吃了。
这么多好东西,又这么便宜,干嘛要亏待自己,干嘛不去吃肚子里有货,身上才有力气,干活才不累。慢慢的,果园里面那些村子里来的职工也有人开始吃早点了。有一个,就有两个三个,更多人慢慢加入吃早点的行列当中去。
人是社会动物,有从众心理。慢慢的,吃早点成为一种时髦,成为那些农业工人炫耀的资本。而且越吃,去的人越多。大家都去吃早点了,自己又不差那份钱,干嘛要饿着肚子和大家干同样的活计这么亏待自己干嘛,脑子有毛病啊!
特别是春节前,去年的年终奖励、提成一次性核算发放下去后,在果园里面工作那些村民什么后顾之忧都没了。他们这些人,只要兢兢业业工作的人,最低的年终奖励提成都达到四万七千多,最高的达到十五万多,都是有条款,有执行依据的。
现在是1998年,在这个年代国内工资收入都不是太高,哪怕滇中地区赫赫有名的南烟集团公司,他们的职工平均收入也不过两万多块软妹纸,连三万都拿不到。祁景焘在南烟混在不错了,他的年工资就没超过3万元软妹纸,这个情况果园的职工都知道。
那个号称彩云第一村的唐琪村委会,
第三百四十六章别让馋猫看守鱼儿
一身车间一线工人工作服的祁景焘,一身宽松孕妇装的陈亚楠,一身南烟集团机关白领西装革履打扮的吴宏伟,三位硬件组成员坐在会议室一起开会的场面充满喜剧色彩。
“……陈姐的情况特殊,从现在开始,大概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内不会承担太多工作。陈姐目前手里的大部分有外出需要的工作,将由我,还有小吴来接手。等陈姐正式休产假,所有工作我们两个必须接下来。小吴,你打算接手陈姐负责的那几项工作”祁景焘看着接下来一段时间,唯一可以调配使用的组员吴宏伟说话。
“祁工,陈姐现在手上那些工作都是我们信息中心内务工作,我不熟悉,你来接手更合适。我对计算机类设备维修业务比较熟悉。呵呵,我比你们年轻,也愿意多到业务部门跑跑。陈姐情况特殊,你也有大量的运用软件维护工作要做。不如这样,计算机类设备维修业务,我就多承担点吧,累就累点好了。”
吴宏伟非常诚恳地说着自己想法,那份任劳任怨,不辞辛劳,主动承担脏话苦活累活的态度令人感动。
“噢,计算机类设备维修业开展以后我就请假了,主要是你在负责执行。你认为,斯达公司上个月完成的怎么样”祁景焘不动声色地问道。
“还可以,斯达公司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都非常强,从一月份的执行情况来看,业务部门都非常满意。”吴宏伟笑呵呵地说道。
祁景焘漫不经心地问:“没出现什么问题”
“有什么问题都是按照我们制定的实施细则执行,一切都非常顺利啊!我们只要多到业务部门跑跑,加强监督执行过程,核实维修情况是否属实就行了。”吴宏伟信誓旦旦地说道。
“如果,你来负责监督执行过程,你会怎么办”祁景焘笑嘻嘻地看着吴宏伟。
“上个月不就执行的很好正常的例行维护保养工作。每个月一次将任务安排给斯达公司,让他们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在规定的维护保养期限内完成。突发维修情况,我都去现场查看,确定是否需要维修,维修些什么,再安排斯达公司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工作。事后,我们硬件组再抽查核实,确认维修记录表真实有效就行了。”
吴宏伟那种居功至伟的感觉,似乎一月份硬件组的工作,就是依靠他一个人支撑下来的。
祁景焘不置可否地笑笑,继续问:“你有没有统计过,每天产生的维护工作量有多少业务部门打来的热线电话,要求进行维护和维修的业务工作量各占多少,计算机和附属设备各占多少,斯达公司执行力度怎么样”
“日常的热线报修电话这个就不好说了。多的时候,一天有几十个热线报修电话,斯达公司六个技术人员根本就忙不过来。少的时候,一天也不过几个热线报修电话。”
“那些要求维修的设备,我们都要去现场检测确认,有这个必要吗”
“不去现场查看核实,我们咋个给斯达公司下任务我都是去现场查看过,确认故障属实,才让斯达公司维修的。”吴宏伟有些不耐烦。
“你能跑得过来”
祁景焘挑挑眉头,问这位貌似任劳任怨,扎实能干的下属同僚。这家伙,撒谎都不经过脑袋,集团公司业务点分布那么散,他一个人能跑几个点
最关键的是,如果计算机类设备的硬件真损坏了,需要进行专业维修。怎么可能凭他吴宏伟跑过去,用他那双肉眼瞅瞅,就能判断出来损坏的零部件是哪个给维修技术人员下达具体的维修任务
祁景焘现在就可以确定,吴宏伟已经出问题了,至于到什么程度还不知道,但是,这类人绝对不值得信任和重用。如果是在他自己的私人企业里,这种人如果经济方面还没出问题,也只有开除清退这条路可走,绝对不会再留用。
昨天,上午、下午两个工作时段,祁景焘自己亲自盯着的业务,吴宏伟都是在撒谎。对于这种情况,如何来解决祁景焘自己也觉得有些棘手。
祁景焘现在觉得,像他这样,有干活的责任和义务,却没人事、考评权利的所谓部门认命的小头头,对自己领导下的同事,根本就没有执行力可言。
 
第三百四十七章抛弃猪队友
陈亚楠翻开笔记本看看,抬头严肃地说道:“把你当初提出的预防性维修严格执行起来,就结合计算机类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工作一起执行,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突发性维修,有效控制维修费用预算开支。
突发性维修也不都是什么大的设备故障,许多都是常见设备故障,我们根本就没必要每次都到现场检查。我们硬件组才三个人,还有那么多工作要做,每次到现场检测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我建议,还是按照实施细则规定,加强事后抽查力度,发现弄虚作假的情况,就按照实施细则规定严格处理好了。他们如果敢弄虚作假,发生三次以上就终止合作,我们没必要给外包服务公司面子。”
这些都是真知灼见,祁景焘笑容满面地在自己笔记本上写画,抬头看着对方问道:“陈姐,那个热线电话,我们有没有必要进行监督,管理起来。”
“你打算自己亲自来接热线电话”陈亚楠促狭地看着祁景焘。
祁景焘乐了:“怎么可能!我们硬件组小猫两三只,等你休假去了,我在办公室地时间更少。我打算把热线电话从维修室搬出来,在我们办公区找个座位安置,让他们在我们信息中心工作人员面前接听热线电话。有那么多老司机在场听着、看着,增加维修工作的透明度。有些软件故障还可以让那些老司机及时处理,工作效率更高。
另外,维修记录要及时录入到《计算机类设备管理系统》,设备维修记录模块我已经开发好了,要马上投入使用。强化维护维修督查力度。而且是在我们信息中心公开执行,让大家都知道维护维修情况,清楚设备运行状态和设备完好率。
还有一点,维修记录确定后,定期返还一份复印件给设备使用部门领导备案、备查。他们才是设备具体使用人员,他们至少要知道,他们本部门计算机类设备的维护维修情况吧”
“设备维护维修的目的,就是要保障设备以最佳状态运行,确保设备完好率。其他三个组才是计算机类设备运用的主体,对他们透明公开是应该的。对业务部门公开也非常有必要,我们根本没必要藏着掖着,搞口袋里面卖猫的糗事。”陈亚楠肯定祁景焘的想法。
祁景焘坦坦荡荡地说道“有些东西,摆在阳光下才不容易发霉。”
这个时候,吴宏伟神色尴尬地回来了:“祁工,小蒋说,你昨天早上就已经把维修记录表拿走了”
“哦,我是拿到一些,昨早还去办公楼核查过。你不是还有一份吗把你下午去核查那些维修记录表拿给我就行了,我要合并起来,汇总统计下一月份在维修情况。”祁景焘不动声色地说着,从自己面前的文件里抽出一叠维修记录表,盯着吴宏伟看。
吴宏伟脸色变幻莫测,不安地看看祁景焘,又看看陈亚楠,吞吞吐吐地说道:“那个,那个,祁工,维修记录表只有一份原件,都在你这里了。”
“呵呵……你去业务部门核查,不需要带维修记录表去”祁景焘似笑非笑地看着吴宏伟。
“嗨,就那么几张记录表,都知道是那些设备出过问题,根本就不需要带什么记录表,我……”
“够了,我没时间听你编故事。”祁景焘打断吴宏伟的话,目光炯炯地盯着他沉声说道:“小吴,我们是一个部门的同事,有些话,没必要说的太清楚。你还年轻,你如果还想继续在南烟工作,还珍惜自己的前途,设备维修这块工作你就别再插手了。陈姐马上要休假,陈姐的工作,你先接下来。”
吴宏伟直愣愣地看着祁景焘,满脸涨红,过了半响,张口说道:“祁工,我对陈姐的工作不熟,我……“
“小吴,你别执迷不悟了。现在是我们硬件组内部开会,关起门说事,一切还好说。干脆点,我现在作为硬件组组长问你。陈姐的工作,你接,还是不接你给我一句话。”
祁景焘已经不耐烦了,斩钉截铁地说完,冷冷地盯着他。没见过这么执着的蠢货,财迷心窍了这个时候还依然尽想着好事。
“祁工,我
第三百四十八章维修业务调整
牛伟强来到信息中心的时候,没看到祁景焘的影子。正忐忑不安地坐在维修室和王小俊说话,见祁景焘按预定的时间到来,赶紧起身问道:“祁工,急匆匆的把我叫来,出什么事了”
“呵呵,没出什么事,只是有些业务上的事情需要和牛总沟通协调下。牛总把精兵强将都派到我们这里,还要感谢牛总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祁景焘毫不做作,笑容满面地说着话,自己拉把椅子坐下。
牛伟强的表情放松下来,坐下笑呵呵地说道:“毕竟是新业务,你们还是我们公司最大、最重要的客户,不把最强的业务骨干派过来,我自己也不放心。”
“呵呵,牛总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啊!小王和小蒋非常不错,那几个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也很强,各有侧重点,这个团队组合非常好。我到部门里核查过维修情况,反应良好。昨天下午还在这里观摩过,小王和小蒋的安排调度有条不紊,指挥若定,有大将风度,继续保持下去。”
蒋筱蔷依然坐在热线电话旁边,闻言,笑兮兮地说道:“呵呵,祁工过奖了。都是日常工作,我们也是根据祁工制定的实施细则办事。”
祁景焘看着这位年龄不大,业务能力娴熟老道秀丽干练的女子说道:“昨天,我没影响你的工作吧”
“怎么没影响王经理昨天差点被你吓摊了,还以为你来找茬呢!”蒋筱墙落落大方地说笑。
“哈哈哈,……,还以为你才是领导,小王是呆在这里给你打下手呢!嗯,我们以后在一起工作的时间还长,你们该怎么做事,就怎么做事。工作第一,不用看我们的脸色行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们和我们是一体的。”祁景焘豪爽大气地说笑。
“祁工这话说的好,我们居然来这里工作,就要用主人的心态做事。客户的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把工作做好才是第一要务。”牛伟强不容置疑地看着他的两个得力员工说道。
“计算机设备维护维修业务,不是一锤子买卖,也不是短期项目。你们记住一点,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们要配合我们,边做业务,边总结完善实施细则,规范业务流程,不断提高技术服务水平。
如果做的好,达到我们开展这项业务的目的,为我们信息中心增光添彩,我希望能够和你们长期合作下去。到时候,小王、小蒋和那些长期在这里工作的技术人员,和我们不是同事也是同事了。”祁景焘谈笑风生地给他们的合作关系定调子。
“能和南烟这样的企业长期合作下去,是我们公司的荣幸。我们派驻的项目组,就是为南烟提供技术服务的。祁工不用客气,就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兵来管理。该怎么使用,就怎么使用,有什么过失,直接处理,一切为了工作需要。”牛伟强信誓旦旦地表态。
“呵呵,小王,小蒋,都听到了吧!以后,工作时间里,你们就要听我指挥了。如果不遵守我们的工作纪律,玩忽职守,你们就惨了。”祁景焘不怀好意地看着斯达公司两位业务骨干。
“我们牛总早交代过了,服从信息中心和祁工的管理,协助你们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就是我们的工作职责。”王小俊正正经经地端坐着说话。
祁景焘环视三人,盯着王小俊严肃地说道:“好,那我们就长话短说。从合同关系上来说,我们是甲方和乙方,存在相互合作关系,也存在业务指导和监督关系。合同正式签订下来,我们双方都要共同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圆满,做的漂漂亮亮。
我作为甲方指定的项目负责人,当然是希望花最少的钱,做最多的事,让领导和业务部门都满意,捞个好的工作业绩。
你们作为乙方斯达公司牛总委派的项目负责人,当然是希望以最小的成本代价,完成甲方的工作任务,使你们公司的利润最大化,你们也能得到自己理想的工资待遇。
这些,并矛盾,我们两个项目组合作的目的,就是相互信任、相互磨合、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实现甲方和乙方各自的目标,达到共赢的目的。”
&nb
第三百四十九章做事业的样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