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清朝]“格格”有礼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白孤生
最开始跟着温凉的人,都是胤身边的得用的侍从,身怀武艺,跟着温凉出入本来是绰绰有余的事情,可是后来温凉接连出事后,胤便直接把人更换了,而这一次的人,让温凉几乎都察觉不到存在的感觉。
温凉本来便是习武过的人,虽不是什么大成者,只会些普通的招式,但是温凉的触感却因此而得到了大幅的提升。最开始那批人跟着温凉的时候,他没有可以查勘,不过偶尔总能够感觉到有人在跟着他。
可第二批人,温凉完全摸不到他们的存在感,仿佛他们天生便适合在黑暗里生存,这让温凉开始怀疑起来。若不是经过了特殊的训练,人是不可能做到这样的地步的。
若是胤手底下有批能人,也实属正常,可那种无法察觉的触感,让温凉下意识联想到了锦衣卫,继而想起了野史中最喜欢提及的东西粘杆处。
最终确认自然是因为系统的画面,不过此事便不能够告诉胤了。
胤哭笑不得,没想到最终暴露了这件事情,竟然是因为他一时多虑所更换的人手。
温凉到底是有多敏锐,不过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换做寻常人根本不会有任何的感觉,可是温凉却能够顺藤摸瓜,直接找到最关键的要害。
真是种可怕的天赋。
温凉把东西交给胤后,便打算离开。之后的事情,就不是他作为幕僚能插手的了。或者说,只能取决于胤想法如何。
胤和温凉之间的谋划一直如此,温凉很喜欢做计划,每次做的时候至少几十万字,至多几百万字。这样庞大的字数自然是日积月累写下来的。而在给胤看到时候不可能递给他这么多字数的东西。他会习惯性地把内容全部都化简,而后写在另外一份上头。
至于原稿,只有胤打算看的时候,温凉才会带过来。
屋外画廊,随着温凉的走动,腰间佩戴的玉饰微微晃动,在转角处正好撞上了等候的戴铎。
戴铎本是有事询问,视线却在看见温凉腰间玉佩而凝住……那是贝勒爷的玉饰?
☆、第四十四章
戴铎敛心神,贝勒爷对温凉的看重他本便知道,如今不该感到诧异才是。
温凉视线淡淡,看着戴铎言道,“戴兄可是有事寻某?”不然平白无候着将近两刻钟的时间等那么久。
戴铎





[清朝]“格格”有礼 分卷阅读100
拱手而笑,“温兄说得不错,戴某的确是有事与温兄商议,不若去往我那处?”温凉点头,并没有拒绝,跟在戴铎身后一起到了戴铎那处。
朱宝老实在在地守在外面,自从他在南巡时晕船后,便时时刻刻有着地位不保的感觉,回来的时候几乎都守在温凉身后,便是连这外出的时候都一直跟着。绿意见温凉并没有拒绝,并没有说些什么。
戴铎见着温凉从进来到现在的神色不变,心中松了口气。原本邀请温凉只是顺嘴的事情,说完后戴铎才回想起来温凉如今的身份与以往完全不同,就算现在温凉一直不说,可实际上他对旁人的看法是完全清楚,也完全不放在心上。一如以往的日子,温凉一贯是这般性格。
若不是贝勒爷的支持,想必如今挑衅温凉的人也是有的。追根究底,还是因为温凉以往对功绩完全不在乎,旁人不曾知道他做了什么。学生在世,便是期望功名加身,再不济也是报效国家,希望为上位者出谋划策。这最终都落在了实处的虚名上,可温凉对此却是一点都不在乎。
他从不主动跟前院的人交好,独来独往的性格,与人相处也从不忌讳那些显而易见的旧俗,一直都是这般坦诚。如同不通世俗的世外君子。
戴铎喜欢温凉的性格,不论男女。他心知,想必那位爷,也是因此对其赞赏有加。不是谁站在胤面前都能一直如一,从无虚言,也从不曾后悔怀疑过。
“你该好好为自己考虑了。”戴铎舍下了原本要说的话,认真地看着温凉,循循善诱道,“我不知道为何你一直不肯把你的实绩显露出来,如今万岁爷和贝勒爷都是如此看重你,温凉,只要你想要,那都是唾手可得的东西。”
温凉淡漠地看着戴铎,“那皆不是某想要的。”
戴铎摇头叹息,看着温凉,又忍下了涌到喉咙的劝阻,他仍记得当初温凉的话,他所做的都是他所想要的选择。至于其他人的威迫,如果不是温凉出于自愿的话,根本无人能够强迫得了他,不被荣华富贵所诱惑的人太少。
实际上戴铎说错了一点,用荣华富贵来诱惑温凉的确是一点用处都没有,但是利用其它方法来诱惑温凉却是一招既得,例如……扩建书楼,广集丛书之类,胤已经实践过这点。
这个话题就此打住,戴铎及时在争论的边界上转移到其它地方去,回归到了戴铎原本想要说的正事上面来。
“温兄,先前你说过,皇上的决意不曾变更过,贝勒爷该激流勇进。如今依着皇上的态势,或许这岁数……”戴铎伸手比了比数字,“如果贝勒爷太早显露锋芒,怕是到日后会惹来祸端。”
温凉点头,对戴铎的说法表示赞同,“的确如此,贝勒爷如今已是颇得万岁爷看重,如果继续这般下去,确实会越来越惹人注目。”
“然而此事,不是这般说道的。”温凉沾水在桌面上写下太子二字,指尖在这上头敲了敲,“太子爷乃是皇上的第一个保下来的嫡子,除非走到了最关键的时候,皇上不可能选择放弃他。”温凉意有所指地说道。
戴铎微眯起眼睛,知道温凉指的是废太子一事。皇上对太子胤的确失望,可远远还不到需要废太子的时候,这个过程至少需要数年的时间才可以动摇。这几乎是必经的过程,因而从最开始戴铎献上的策略便是温水煮青蛙,掩藏锋芒低调行事。
“戴铎,你忘记了一件事情。”温凉直接称呼了戴铎的全名,“若是爷万般都不突出,你如何保证,最终万岁爷便一定会选择爷?”
如温凉所知道的历史中,世人对胤继位的说法有着千百种说法,最喧嚣至上的流言便是认为他谋权篡位,夺去了亲弟的位置,又挥剑指向兄弟。除开十三外,其他阿哥或是被囚禁,或是被夺权关押,一概不曾有过任何的好下场。在胤登基前几年,汹涌流动的激流不曾停歇,那是从康熙末年遗留下来夺嫡的洪流。
温凉欲辅佐胤,自是要他堂堂正正登基,而不是留待日后,引来世人议论纷纷!
戴铎皱眉,欲说些什么,被温凉的手势压下,“按照你的法子来,爷若是能登基,只是上天垂怜,凭借运气的事情,某从来不做。”温凉不相信所谓的运气。常言岁月不居,天道酬勤,有多少人拜倒在这句话下,又有多少人坚信人定胜天而不懈?
一切都需要代价,一切都需要付出,总归不是那无尽的忍让便能得来结果。
戴铎舔了舔干裂的唇,啃着那层薄皮说道,“温兄,爷在万岁爷的眼中并无优势,不管是当下还是日后,如果按着你的法子来,贝勒爷会面临的困难可不止一点两点。”
温凉淡声道,“戴兄,以你来看,这么些皇子中,谁会是爷最棘手的对手呢?”
戴铎立刻道,“直郡王!”太子的颓势已是明显,不论是哪位成年皇子,都不可能让太子把裂缝修补完全。如果太子当真是有着天下霸主气势,又或者是千古一帝,自然是能稳坐钓鱼台。可胤不是。
温凉摇头,又蘸水写下一个字。
八。
戴铎大惊,看着这桌面上的字眼有着深深的疑惑,抬头看着温凉,“温兄,如今八贝勒虽是礼贤下士,可这左右逢源的做派,可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更别说八贝勒身后根本没有得用的势力,只有八福晋娘家在,比起胤来说差远了。
温凉微挑眉峰,慢吞吞地说道,“万岁爷此时,也不曾考虑过爷,为何八贝勒便不成?”此人若不是最后志得意满,棋差一招,最后究竟鹿死谁手可不一定呢。
戴铎和温凉两人一直从正午辩驳到了晚上,直到戴铎腹中打鼓这才结束,戴铎勉强被温凉的说法说服,而且他也心知温凉的意思。
因着扬州通力救驾的事情,此时康熙对胤异常温和,且因为温凉的关系,这又是更上一层楼。当时四子的紧张警惕,康熙回想起来只会成为一桩桩一件件好事。虽是意外事故,可有着这件事情在,胤至少能得到康熙数年看重。
这也是人奇怪的地方,不曾关注过的时候,便是做出再大的事情都不着痕迹。可当发现的时候,便是再微小的事情都会被无限放大,成为关注的要点。
此刻胤于康熙,正是处在这个时候。当然温凉也是。
康熙四十二年八月,索额图一案彻底了结,太子.党一派的势力一蹶不振,期间直郡王的表现最是瞩目,便是在朝堂上的昂首阔论也是不少。康熙帝倒仍是时时关注太子的情况,勉力有加。更是在某日的小朝会上当着朝廷重臣的面褒扬太子,称赞其是他最得意的儿子。如此种种都是最上层的事情了,寻常百姓的日子依旧普通,该做什么便做什么。




[清朝]“格格”有礼 分卷阅读101
八月里某个清晨,温凉带着人出府,巡视检查着贝勒府名下店铺的情况。在外头兜了半天后,温凉回府前,让马车在距离贝勒府一条街的街道上停下。
温凉从马车下来,跟在前后的侍从尾随着温凉动作,一行人很快便在街角一家卖字画的小摊前面停下。摊主是个看起来很是瘦弱的中年书生,眼见着有客人过来,视线自然而然也是落在几人身上。
温凉摆手,那身后跟着的几人便退开了些,并没有站着边上。街上吵闹,这个距离刚好听不见说话的动静了。温凉挑拣着摊面上的字画,一边漫不经心地说道,“难道是因为某此前的放纵,让你一直以为,某不会对你动手?”
温凉选中了一副临摹的字画,淡漠的视线落在书生身上,“监视某,便该伪装到位些。”
这书生的摊位在五月份便出现,不管是行为举止亦或是每日出摊的模样并没有任何异样。温凉会注意到他,是因为他露出的破绽。
武仁不该写字,温凉是看过武仁的字。当初温凉寻中人租下六面胡同的房屋,签字画押时,在那一叠字据中,温凉看过武仁签字画押的单据。
书生的身体随着温凉的话语僵硬起来,看着温凉的模样似是看着狼虎,可在此之外,却仿佛夹杂着一种莫名期待的情绪。
书生武仁的唇瓣颤抖了两下,低头看着那字画,“你姓温?”温凉放下手头的字画,又在摊面上仔细看了起来,武仁是有一手不错的字,“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温凉并没有直接承认,可这话仿佛真正点燃了武仁心中的期待,他满怀希望地说道,“你可记得,十三年,你在广州城外,你曾救过一个昏倒的孤儿?”
温凉微怔,迎着武仁激动的眼睛,似乎回想了记忆中的某个片段。
沉默半晌后,温凉道,“你是当初的那个孤儿?”
武仁听着温凉的话语,整个人激动得难以自制,用力点头,“是我,当初你给我喂水,又给我塞了暖饼护住了我的心脉,我才能支撑到被养父救下。是你救了我。”说到最后,武仁有点失神,当初救下他的人虽是女娃模样,可武仁思索许久后,仍是带着八九分确定,温凉便是当初的那人!许是他频临死亡前,看错了人也不一定。
温凉淡凉如水的声音响起,听得人心中发寒,“你错了。当初我只是发现了你的路引与身份凭证,救你只是顺手而为。真正而言,我只是个窃贼。”
温凉说得坦率直接,武仁也听得没有纠结,他坦白地说道,“我不管这些。你当初救了我,几年前放走我,扬州的时候又放过我。你救了我三次,我欠你三条命。”
温凉微蹙眉心,认真讨论起来,“我取你路引,救你性命。这抵过一次。几年前那次你放我入屋,我放你走。这又是一次,勉强算下来,你最多欠我一条命。”扬州那次,武仁金盆洗手的感觉并非作假,温凉又不是真的想着要维护清朝统治,自不会见着人就抓。在温凉看来,这次也是不算的。
武仁看出温凉想说什么,赶在他后一句话说出口前抢先说道,“我知道你不会相信我,也不会看得起我们这些草寇义气,我欠你三条命,没还清前,我是不会走。若是你想抓我,当然也行。我欠你的命,也可以相抵。”
温凉眨了眨眼,的确无法理解这种英雄义气的情怀,他低头拿起了一幅字画,试图用其替代救命之恩。无果,温凉面无表情地走了。
朱宝看着温凉又走回马车旁边,看着温凉的模样说道,“先生,是否那人对先生无礼?”朱宝毕竟在温凉身边伺候几年,对温凉的情绪也能稍微感觉到一些,如今温凉虽看起来无甚表情,不过是有点小小的郁闷。
温凉上车,闭目养神,“派个人盯着他,不必多事,回去。”
朱宝点头应是。
马车刚刚在府门停下,温凉还未下车,便先听到了张起麟的声音,“先生,宫内有请,如今这人已经是府内等候许久了。”温凉掀开车帘便看到张起麟站在车厢外等候的模样,脸上的确带着焦急的模样。
温凉下车,回首看着马车内的东西,那是他在店铺里带回来的东西,本想着眼下便实验一二,如今却是不成了。
“你先回去,某换身衣物便可。”温凉迈步往府内走去。
张起麟不敢阻止,派人去通知仍在等候的传旨太监,而后自个小跑着跟在温凉身后。先生前脚刚出去的时候,后脚那宫内的传旨太监便来了,说是皇上有请。张起麟派人去找,只是总是错开,更别说温凉还在街道上停留了一刻钟。等到人终于出现,张起麟背后已是出了一层冷汗。
温凉毕竟没有身份背景,仅仅只是胤一个幕僚。即便在南巡时真的做了点什么事情惹来康熙帝的重视,可数月过去,这间事情的印象已经渐渐消失。原本康熙帝又一次想起温凉便是件奇异的事情,而温凉竟是直接不再府内,硬生生拖延了一整个时辰!这让张起麟如何不着急,若是回头这温先生惹怒皇上,人没了,他要如何给贝勒爷交代?!
身后的张起麟如何着急,温凉便如何淡定,回屋内换了身较为合适的衣裳后,他慢吞吞地从屋内出来,迎着满院的灿烂日光,甚至还在离开前提点绿意要把待会送来的东西好生安置。如此淡然的态度也让张起麟淡定了,无他,既然连温先生自己都不着急,张起麟再急切又有何用?
宫内来的传旨太监是个三十多岁的胖太监,虽在府内等候了一个多时辰,却仍然是笑眯眯的模样,并不曾因此而表露出来。可张起麟是从宫内混出来的,知道这种老油条最会面子功夫,在凑过去打交道的时候,暗地里递过去一个薄薄的荷包。
传旨太监隐蔽接过,捏着那层软软的触感,笑得更深切了。这薄薄的银票,总是比沉重的银子更会来事。
温凉上了宫内派来的马车,端坐在车厢内。传旨太监乐呵呵地坐在外头,小小的车队很快便朝着皇城赶去。哒哒的马蹄声中,温凉继续闭目养神。
清宫,养心殿。
康熙帝批改着手头的奏折,这本他已经看了将近一刻钟的时间,然而到了最后,康熙帝还是忍不住把这本奏折丢出去,随意地靠在椅背上。梁九功连忙上来给康熙帝揉捏肩膀,万岁爷保持着同样的姿势许久了,眼下脖颈正是酸痛的时候。
“梁九功,怎的温凉还没来?”康熙帝这才注意到外面日头,眼下时辰已将近午时。早晨让人去请的人却是到现在还没到。
梁九功低声说道,“该是路上又是耽搁了。”
康熙帝嗤笑了声,“就宫道这一段的距离,若是人都能出点什么事,你就不用站在这了。”梁九功低头,皇上虽只是笑着说话,可温凉




[清朝]“格格”有礼 分卷阅读102
若是真的出什么事情,康熙帝还真的可能这么做。
身为康熙身边备受重视的宦官,梁九功总能知道比常人更深层次的东西。比如,他知道康熙帝对太子胤的诸多不满;同样的也知道康熙帝对底下皇子心思的察觉;更比如说,他曾经见过和硕和顺公主。
梁九功几乎是看着康熙帝长大的,从康熙帝回宫时至今,梁九功一直伺候着万岁爷,自是知道许多事情。
如今康熙帝如此看重温凉,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不是温凉拒绝出仕,康熙不会到今日才召见温凉。哦,应该不能用召见这个词,有谁会在着急想见人的时候,用上召见这个词?
于是,温凉这次入宫,还顺便在宫内吃了个饭。当他被梁九功迎入殿内时,最先让人看到的就是那已然摆放好的菜肴。温凉未曾行礼,康熙帝就笑眯眯地冲着他招手,“你却是迟了许多。”
温凉顺着康熙帝的意思入座,“今日去巡视了店铺,回来才得知万岁爷的旨意。”
康熙笑着摇头,暂且也不说其他。食不言寝不语,两人安静地进了午膳,而后才转移阵地到了养心殿的稍间。温凉坐在康熙的对面,软塌上摆放着小桌案,上面摆放着一具玉石棋盘。
“万岁爷想与某下棋?”康熙不想听着温凉用谦称,听着很生别扭,嘱咐了几句后又道,“老四说你的棋艺不错,今日得闲,来陪我下几盘。”
温凉抿唇,入殿时无意间扫了眼桌面,那高高叠起的奏折可完全不像是没事的模样。他摸着温润的棋子,选择了先下。
时间渐渐推移,屋外的日光从正当炙热逐渐变得凉爽起来。日头西移,便是屋内的光影也变得有所不同起来。两人的身影在屋外亮丽的光线中显得有点模糊,锋利侧脸稍显柔和。梁九功静悄悄地给两人置换了冰冷的茶水,滚烫橙黄的茶水散发着袅袅香烟,就在两人的手边回荡着。
落子无悔,温凉又输了。
为什么是又呢?因为这是温凉输掉的第三盘。与康熙下棋的感觉,同胤完全不同。胤谨慎稳重,沉着大气,可康熙却是老辣异常,直戳要害。
温凉不如也。
康熙笑呵呵地把手头的棋子一颗颗捡起来,温和的模样就如同普通人般,“很久没这么畅快地下过了。那几个混小子就知道偷摸着来,这下棋不来个真刀实,能有什么感觉?”温凉做事,一是一,二是二,没有遮掩的道理。康熙很喜欢这性格。
温凉随手整理棋盘,淡声道,“诸位阿哥只是为了让万岁爷开心罢了。”
“他们不尽早气死我便算是好事了。”康熙重重哼了声,最后一颗棋子从他手里落入棋盒中,带着种老顽童般的固执,随意地把茶盏端起来,他此刻就跟世间一切普通人没什么差别。寻常的时间里,和一个差不多是侄子身份的人,下了几盘普通的棋。
仿佛他早上特地把人请进宫来,就是为了这件事情。
康熙仅仅只是跟个普通的长辈一般询问着普通的问题,说着寻常该说的话,就好像一切都能和以前一样。温凉抿唇,康熙只是试图弥补些什么东西。
或许当初和顺和康熙帝的关系还真的不错。
温凉漫步上了马车,车夫的技艺了得,马车一路上都很安静。等到温凉回府的时候,温凉刚走上画廊便看到站在廊下的胤。他身后跟着苏培盛,一主一仆看着院子花草,仿佛在发神。
温凉的些许动静惊扰了胤,他回过神来看着温凉时,眼眸中带着清晰可见的笑意,“你回来了。”
温凉不知道他的神情在那瞬间也有着轻微的温和下来,“爷怎的在此?”
胤含笑道,“闲暇无事。”
温凉不语,他与胤都清楚,两人都不可能会有闲暇无事的时候,或许会有,但不是现在。
“万岁爷试图补偿某。”温凉走到胤身边,站在他身后半步的距离看着盛放在腰间的花朵,“只是徒劳。”这不是对康熙所说,而是对和顺所说。
“也是常事。”胤淡声说道,康熙帝是怎样的人,底下的皇子阿哥们早就一点点琢磨出来,各有各的看法。康熙不是个绝情的人,可也是个有底线的人,在皇位之下,他可以宠爱任何一个皇子,可皇位之上,在座的便只有一位皇帝。
“爷,您决定了吗?”温凉冰凉地说道。
“别用敬称。”胤侧头看他,“那是自然。”
“好事。”温凉摩挲着腰间的玉佩,微凉的触感让他有些出神。
数日后,温凉把烈酒给酿造出来了,按照温凉的感觉来算,对比后世的某些烈酒来说不逞多让,可是这样的度数对于医用酒来说完全是不够格的。
不过这些烈酒被酿造出来后,胤竟是很喜欢,除了温凉所留下的两坛子酒外,剩下的全部都被胤带走了。彼时温凉正回忆着提纯的问题,他毕竟不是真的全知全能,在不知道工业如何提纯的情况下,他只能慢慢尝试。
“先生,铜雀求见。”
绿意便是在这个时候进来的,她悄然地走到了温凉身侧,轻声地说道。温凉的身份恢复后,他们的称呼也顺其自然就发生了变化。
温凉抬眸看着绿意,清透的眸子没半点波动,“让她进来吧。”温凉站在书桌前记录着数据,而后把毛笔放下。
铜雀是抱着一包东西进来的,比起以前娇小的模样,如今的铜雀已经是个大姑娘了。她走动的姿态蕴含着自信,站在温凉面前时,又带了点忐忑不安,她行礼,复又站起来,“…先生,奴婢有件事情需要跟您单独详谈。”
绿意皱眉,正想说话的时候,却见温凉平静地说道,“绿意,带人下去。”绿意警告地看了眼铜雀,这才退下。
铜雀眼里闪过一丝感激,然后把那包东西放在桌面上打开,里面是一件染血的单衣。“先生,这件衣服是奴婢在院子附近发现的,虽然被直接绞碎了,可是这材质与绣工,都是我们府内的人。”
1...2829303132...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