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有病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马来福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除此之外,大明皇帝陛下若无子嗣,便会国本不稳。这老大的帝国,没有继承人,便是天大的事情。
可是朱载坖却并不想选秀女,这对他来说并没这个必要。除了怕麻烦之外,他也不是喜好女色之人,更不想宫中出现许多勾心斗角之事。有李彩凤一个,便可以了。
可是群臣并不答应,认为陛下这样是不顾天下臣民。
“请陛下早日选拔秀女以充后宫
第245章 国祚变短
朱载坖自己的家事,只要打定了主意,这些臣子也没谁敢逼他。
徐阶放又拿起一本新的奏折,是乌司藏那边送来的。
曾受成祖册封的仁蚌巴家族发生叛乱,其家臣才丹多杰占据大片的地区,与仁蚌巴家族对峙。
这本奏折,就是仁蚌巴家族送过来的求援信。
朱载坖沉思片刻,才问道:“依阁老之见,此事我大明管是不管”
徐阶现在已经能渐渐明白朱载坖的心思,这不是守成之君,而是开拓帝王。
有了这个认识,徐阶便揣摩着道:“以老臣看来,此时正是派出我大明军队的好机会。乌司藏虽为大明之土,但少有对其节制。其地各个教派头人争来打去,少有靖时。莫若以平息纷争为由,派我大明之强军长驻于高原之上,从而委派官员调停治理。”
“阁老的想法,与朕不谋而合。”朱载坖也看出来,徐阶是在顺着自己的意思说的这番话,但值得鼓励,“朕以为,仁蚌宗的求援可以答应。这才丹多杰是个叛臣,又占据诸多土地,是我大明统治的障碍,可以除去。而且高原之上头人林立,必须用盛兵天威以震慑之,使其无不俯首不敢妄动。”
“此外,还要将乌司藏的主要寺庙扩建,以收买各个教派的头人。”朱载坖盘算着道:“如此有恩有威,调停他们的矛盾,并给他们划分各自的片区。由我大明官员监督,再有大明强军震慑。用不了数年,乌司藏便可平定如中原。”
“陛下,派多少兵马合适。”徐阶探询道。
朱载坖看了一眼旁边挂着的地图,“大明军卫所已经整顿完成,全军战力都有提升。便由成都府就近派出一卫人马即可,不必再派强兵。其后,可由成都府其余卫所每三年一轮换,为四川总兵所节制。”
“是,臣这就拟旨。”徐阶点点头应下。
田义守在一旁,正自无聊,便看到殿外一名小黄门急急跑来。
“启禀陛下,辽东急报!”小黄门一进殿,便急忙俯身举着一只信封道。
田义大走走过,将那信封取到手中,回到朱载坖身边双手举着送上。
朱载坖听说是急报,心里还觉得出了什么事情。可是辽东有李成梁与顾承光带兵,又有张经这种老油条的总督坐镇,应该不会出乱子。
当看完手中信上的内容,朱载坖的脸色一喜,顺手将信纸交给了一旁的徐阶。
徐阶看向这封信,“臣奉皇命督造宝船,深入野岭而伐巨木,晾晒三年始可堪用。又有数万工匠,破巨木为板斫之成船,耗时经年。今成宝船四十八条,大船六十四条,中船百零八条,特报于陛下所知……”
消息的落款不是别人,正是曾奉嘉靖之命在辽东沿海建立船场的顾承光。
“镇远候世子,虽无实职,但为陛下尽忠用命,实为难能可贵。”徐阶连连点头,又接着道:“陛下如何使用这些宝船,是命人出使西洋,还是交于水师操演。”
朱载坖在朝鲜还建有一个船场,那里最多就是生产大船,而生产不了宝船。因此,他是不会将宝船交与水师的。水师的大船可由朝鲜境内船场生产,而宝船则要交给张元德。
因为朱载坖之前就给张元德安排了出海贸易的任务,此时张元德还在海外未曾回归。这些年来,张元德带着船队屡下南洋诸国,与土著交易,还与弗朗机人交易,为大明挣来了无数的金银。就是因为张元德挣来的银子极多,这才让大明实现了将税收货币化的目的。
现如今百姓交税便直接交钱,这就方便许多。
“这许多的海船,一下子都造了出来,也是难为他了。”朱载坖颔首道:“航海书院有许多生员,正可上船实习,以为将来出海准备。待英国公次子张元德归来,便将宝船交
第246章 敢捋我大明虎须
徐阶听到朱载坖的问话,为之语塞,却又浑身哪里不对,只是说不出来。
半晌之后,徐阶才道:“前人尊儒术,便为了让天下之人懂道德重仁孝,行有规而止有矩,不使逾越如蛮人。于治国之事,则以仁礼为主,少纷争而息乱斗。孔子也曾问学于老子,求其道理。因而儒术之中,便也有了交通阡陌鸡犬相闻。士农工商各安其事,而不互扰。由是,则四海清宁天下太平。”
朱载坖抬手虚压,对徐阶道:“此事我可与徐阁老说一说,自上古之时,先有燧人氏钻木取火,便我华夏之民不再生食。再有有巢氏,以土木为屋,便我华夏之人不受风雨。而后,又有神农氏尝百草而耕稼穡,使医有药而饱有粮。此者无关道德,是为格物置知。”
“自汉以来,天下耕种之法未有所变,而丁口日增。庄稼依旧为五谷,而粮不见长。民间人口日增,而饥饿日甚,岂能不揭杆而起”朱载坖信口忽悠着,其实道理并没这么简单,但这么说最直观,“先有一治,天下丁口增加。待供养不足,便会饥民生乱。待千里白骨露于野,则民少,又是一治之时。因此,也便完成了一次改朝换代。”
徐阶倒吸一口冷气,“陛下难道是说,这大明的天下丁口增加,又要到了乱时”
朱载坖心中暗笑,口中却叹息道:“我大明立国二百年,人口亿兆。而田地不见增加多少,粮亦不见多收,饥荒几乎年年都有。以阁老之见,是否如朕所”
“难怪陛下会开垦辽东、关外、河套诸地。”徐阶的思路已经被朱载坖给引上了岐途,“果然是有先见之明,如今大明岁入见长,而土地也增加。若是丁口继续增加,我大明还要开疆拓土让那些小国献土才是道理啊。”
朱载坖肚子几乎笑抽,这位首辅已经有了大国沙文主义的苗头。
“岂止如此。”朱载坖悲天悯人的道:“若能使田地亩产增加,百工产出提升,则国祚必久。治国当以儒术道德为干,以律法为枝,尚独缺格物之学为叶矣。有此相辅相成,则大明国祚万年又何妨。”
徐阶活到今天已经五十五岁,虽然已是壮年,又学问精深。可是他听到朱载坖的论调,依旧有震聋发聩之感。只觉得眼前,一瞬间便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陛下明见万里!”徐阶成功被朱载坖忽悠了,他一拱手道:“若是将格物用之于军器,则天下无敌,而世上疆土便可予取予求,亦再无止境!”
朱载坖总觉得这位首辅好象被自己带偏了,可又说不上来偏到哪里。
“这些不过是我自己的一些浅见,明见万里倒也未必。只是讲出来,请阁老参详一番罢了。”朱载坖摆摆手笑道:“阁老若有所得,亦可说与朕听。治国不外如是,一人计短,二人计长。百官皆有所得,若无偏颇,亦为大善也。”
使劲谦虚了一番,朱载坖好不容易,才将自己自满的情绪压下去。这可是徐阶啊,在有明一代,也是很厉害的一位首辅阁臣,结果怎么样,还不是就这么被自己给忽悠了。这等成就感,远不是前生打个游戏能得来的。
关键是,将徐阶说服之后,在科举之中加入格物之学名正顺,更有了支持者。甚至日后逐渐增加格物的比重,也不成问题。
经过这么一次,徐阶对于朱载坖的支持力度又大了几分。一来是被朱载坖所折服,二来因为有了这次的交谈,也拉近了君臣关系。
朱载坖对于徐阶,也更加信任。他知道,这位
第247章 安得猛士
自从明军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之后,朝中大臣们也不再是一遇战事便缩头缩脑的样子,这是一个可喜的转变。
高拱是朱载坖的老师,他是支持朱载坖的代表人物。
因此高拱的话,也引得许多人点头称是。大明如今已显盛况,颇有永乐之时再现的样子。当年永乐大帝五征漠北,打的蒙元抱头鼠蹿,至今尤为人所津津乐道。
张居正想了想,还是有点犹豫道:“即使对方不来攻我大明,亦会成为强军。我大明要交通西域,便要经过吐鲁番汗国,受其挟制,反而不美。”
“敢挟制我大明,便须想想后果。”高拱性子骄傲,对这个说法并不在意。
徐阶却对张居正使个眼色,让其不要再说。高拱可是陛下的正牌老师,自己的学生还是不要与之意见相左的好。
“臣不过是一点浅见,朝议之上讲出来,最后还是要请陛下决断。”张居正说到这里,便退了回去。
高拱再骄傲,也知道自己的学生极有主见不得忤逆,便拱手道:“陛下应有更好的想法。”
朱载坖知道,这个时候也用不着客气。
“几位卿家说的都很不错,基本都是以我大明的利益衡量得失。”朱载坖点点头道:“可是,说来说去,却并无一人了解火铳。并不知道火铳若要点火击发,是要用火药和弹丸的。火铳售予吐鲁番汗国,他们这等游牧之族,岂会制造火药,更别说自行打制火铳了。因此,只要他们用的顺手了,这消耗自然也就变大。若是哪一天我大明不再售卖于他国,吐鲁番汗国便只是一群拿着烧火棍的汉子罢了。”
听朱载坖说的有趣,群臣不由得大笑。有人已经想象着,那些异族只是拿着火铳当铁棍使的情形,更是忍俊不禁。
徐阶却冷着脸,对群臣道:“诸位臣工,大家在朝堂议事,竟无几人知道火铳是要消耗火药与弹丸,更不知吐鲁番汗国无法打制。此时发笑,难道我等自己不也很可笑吗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不用巨细尽知,但也要略知一二才对。还望诸位有机会,便去了解一些格物之学。”
朱载坖看了徐阶一眼,有点意外。不过徐阶能这么说,自然是意识到了格物之学的重要。
“这样吧。”朱载坖笑道:“此后京察外查,都要考一考格物之学。事关升迁,想必诸臣便会重视起来。大家莫要怪徐阁老,格物之学并不要求诸人学的精深,略通常识便可。朕会让格物学院编印手册,随邸报一同发下。”
他所说的格物手册,便是一些基础的知识,算是大明第一本科普读物。
徐阶这时就是硬挺着了,暗暗有点后悔。自己没事提这格物之学干啥,陛下将格物之学放到京察与外察之中,怕是诸臣已经暗中对自己开骂了。
包括张居正在内,大家的目光都看向了徐阶。只见徐阶目光淡然,一副一心为公的样子。
张居正暗道老师这次有些孟浪了,怎么会质疑众大臣。他却不知徐阶这几天,一直在考虑格物学在大明的地位,不小心就讲了出来。
又商议了一些其他的国事,这次朝会才算是散了。
朱载坖起身,去了后面换了一身简单的衣服。
田义躬身道:“陛下,可是要外出。”
“对,让人备车和卫队,我要去一趟大明皇家军事学院。把兵部尚书杨博也叫上,一起去。”朱载坖点点头道。
不敢耽误,田义急忙跑去外面吩咐小黄门。
片刻之后,朱载坖便带着田义杨博,还有侍卫们,坐着豪华四轮马车去了大明皇家军事学院。
&nbs
第248章 皆不可取
朱载坖点点头,皇家军事学院的军容还不错。
俞大猷上前一步道:“尚书大人谬赞,这只是我等大明军人应该做的。”
戚继光也迎了上来道:“陛下,杨大人,里面请。”
朱载坖身为皇子的时候,几乎每两三天都会来这里,与自己的亲军同吃同练。
现在看到这里已经扩建的更大,不由得连连点头。
俞大猷与戚继光在前领路,不时的介绍着学院之中的一些事物景色。
朱载坖是看惯了的,只有杨博连连点头,对一路之上的新鲜事物赞不绝口。
大校场、靶场、炮兵靶场,戚继光都指给杨博看,使他杨博这个见惯了军伍的兵部尚书,也有种大开眼界之感。
“陛下,我们在这里教授学员,也已经有些日子。”俞大猷等一行人到了大校场,便对朱载坖道:“臣想请为陛下检阅。”
朱载坖看了杨博一眼,“杨尚书,你觉得检阅兵伍能否看出其战力如何”
杨博想了下,才回应道:“以臣之见,兵伍之间自有精气神,若是垂头丧气,这战力必定不高。”
众人笑了起来,都是赞成杨博的说法。
“那就校阅一番队列吧。”朱载坖带着杨博来这里,还是有些事情的,“不要搞的太复杂。”
得到了朱载坖的首肯,戚继光便立时退回那些学员之间,吩咐了几句。
那些在皇家军事学院的学员们,便立时排队进入大校场中。
每人都领了火铳,往身上一背,重新列队。
待朱载坖等人在侍卫的保护之下坐上检阅台,俞大猷便喝了一声,检阅开始。
一排排的学员,排成方队,从检阅台前走过。无论横看纵看,这队列都如豆腐块一样方正整齐。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句出自诗经的话,被皇家军事学院的学员当成了口号来喊。一时间自有纵横天下的气势,迫人而来。
一队队的学员队列走过之后,便是骑兵队列。虽然骑兵的马匹要走齐很难,但是这些学员显然是早就操练过,控马如臂使指,很是可观。
马队走过,便是四车。这些四车既宽且长,无论装人载物,都远超以前的二轮马车。
杨博看出来这四车的用处,不由得动容,“难道陛下敢让杨洪义一支孤军深入不毛,有此大车,何愁辎重粮草不足。”
最后面的,便是一辆辆的炮车,亮闪闪的炮筒让人目炫。
朱载坖看了一圈,倒没觉得什么。可是他明显能感觉到,身旁的兵部尚书杨博,连呼吸都显得粗重了几分。
俞大猷与戚继光两人,虽然之前也检阅过几次,可是每次看着这些学员从校场走过,都有着不同的感慨和不同的心境。
虽然准备的并不充分,但是这次检阅也用了半个多时辰。
“军容壮盛,很是不错,足见你们两人很是用心。”朱载坖点头非常认可。
“微臣只不过是将陛下所订,都教于下面学员而已。反倒是陛下有此练兵之能,才使臣等惭愧。”俞大猷急忙抱拳道。
“臣开了眼界,陛下建此学院,用心良苦。”杨博队了表示佩服,就没别的可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