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七零年代美滋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寒小期
“我真的吃饱了,说起来,这还是半个月里第一次吃得那么舒服。”她其实也不想责怪谁,可不得不说,婆家的小叔子和她娘家亲弟弟闹腾起来,夹在中间的她是真的左右为难,平白受了夹板气。
就算没听全乎,唐婶儿也猜到了七八分,只安慰道:“你现在别的啥都不要想,赚钱有你男人,种地有你公婆小叔子们,你就安心只管好好养胎。对了,先前一年赚的钱,你男人给你了吗?”
“给了,刨去带去南方的本钱,余下的都在我这儿。”二姐笑了笑,“我可不像红玫那么乖,我婆婆跟婶儿你也不一样。”
“当然不一样!你男人有俩亲弟弟,这当妈的,手心手背都是肉,恨不得把钱和疼爱都平分给几个儿子,你是该警醒着点儿。”唐婶儿相当得赞同,其实,若不是她就一个儿子,当初那钱她根本就不会,单保存就不行,因为谁也不能保证,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儿。当妈的,绝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一个儿子发大财吃香的喝辣的,而另几个吃糠喝稀。
这天,是唐耀祖送二姐回家的,因为怕路上太颠簸,他根本不敢骑车,而是叫二姐坐着,他推着自行车,慢悠悠的把人送回去。
自然,这天晚上他没能赶回来,好在卤肉店又不是早餐店,第二天早上他就骑车飞快的赶了过来,到店铺里时,唐婶儿都还没到呢。
据唐耀祖所说,江母被吓了个半死,尤其在听了转述的医嘱后,更是惊得面无人色,跟搀老佛爷似的,把唐二姐迎进了家门,亲自扶她去床上躺着,并保证接下来的日子里一定会把儿媳照顾得细无比。
因为那模样不太像是装出来的,唐耀祖倒是安了心,不过他还是跟唐妈提了一嘴,在他看来,除非是唐婶儿这种婆婆,不然一般情况下,婆婆肯定是不如亲妈靠谱的。
不提江、唐两家人又再一次乱成了一锅粥,县城这边好歹是恢复了平静。
唐光宗已经离开了县城,算算时间,这会儿怕是已经坐上了南下的火车,依着去年的情形,估摸着下次见面就该是今年春节前夕了。对此,唐耀祖相当得庆幸,庆幸自己保住了卤肉店跑腿小二兼切墩的活儿。
就是唐婶儿偶尔念叨两句,她的胖孙女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来,更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来。
有些事儿吧,它就不能念叨。
这不,在唐二姐这胎渐渐坐稳时,唐红玫越琢磨越不对劲儿,自己那日子好像已经推迟了有五六天?还是七八天了?
揣着心事,她切卤肉时,差点儿没把自个儿的手指头给切了,吓得一旁的唐耀祖赶紧把活儿抢过来,只忙不迭的说:“三姐你去钱!你去钱!”
钱一样能出问题,倒不是找错了钱,而是有顾客深觉不满。
“都是肉,咋就你家的肉卖得那么贵呢?前头自由市场里,上好的五花肉一斤也才九毛钱,你家肉卖多少?半个猪蹄都得三块钱了!”
这问题太深刻,本来就在想心事儿的唐红玫傻眼的看着眼前的中年大妈,很想问问她,既然这样,那为啥不去自由市场买呢?一共才几分钟的路程。
她还没问出口,旁边忙着切墩的唐耀祖却忍不住了:“那你咋不去自由市场买呢?”
听唐耀祖这么说,唐红玫一时间都差点儿以为是自己脱口而出了,等回过神来,忙笑着问对方:“那您还买卤猪蹄吗?”
“买啊,咋不买了?可你们不能卖那么贵啊,便宜点儿!”中年大妈显然是讨价还价的好手,一张嘴就来了个超狠的砍价,“你看着猪蹄还有骨头呢,给你按五花肉的价钱算,你还赚了呢!”
唐红玫并不觉得赚了,她只是认为自己被当成傻子了:“我们店里不接受讨价还价,要是熟客,可以给点儿杂碎当添头。”
“买东西哪有不还价的道理!”中年大妈不屑的翻了翻白眼,“不然你告诉我,为啥你家的肉卖得那么贵?”
“因为好吃啊!”
“再好吃也就是猪肉啊,不行不行,这个价我是不买的。”中年大妈还要说话,后头的顾客却忍不住了。
“我说你到底买不买?不买就让开,我就是因为窗口那头人太多了才特地进来买的,赶时间呢,让让,让让!”
“让什么让?你有点儿公德心吗?知不知道什么叫做尊老爱幼?我排你前头你知道不?得等我买完了才能轮到你!”
“那你倒是买啊!”后头的人也不耐烦了,“这是卤肉,又不是白菜萝卜!嫌贵你咋不自己买肉自己卤呢?”
“卤肉咋了?卤肉就能卖那么贵?街尾拐角处那边也有一家熟食店,他们家的卤肉才没那么贵呢!”中年大妈来了气,偏她心里惦记着过两个月就要高考的小儿子,想着儿子不好别的就好这一口,既想咬咬牙买了,又忍不住一阵阵的肉疼。
咋就那么贵呢?
这是猪肉,又不是龙肉!
就算好吃也不能那么贵啊!!
“街尾拐角处的熟食店?”唐红玫惊讶的挑了挑眉,“大妈你说的是那家夫妻店?就年轻俩口子的那家店?”
“对呀!他家的卤肉可比你家便宜多了,你说,不都是卤肉吗?”说着,中年大妈忍不住抱怨了两句,“我家小子咋就非要吃你家的呢?都是他老子惯的!”
唐红玫迟疑了一下,指了指正在唐婶儿守着的窗口前伸长脖子排队等候的年轻女子:“大妈你说的是她吗?街头拐角处熟食店的老板娘。”
☆、第38章第038章
第038章
对于这位中年大妈而言,人生最尴尬的时刻大概就是这会儿了。
在眯着眼睛确定了窗口前那人就是自己以前常去的那家熟食店的老板娘后,中年大妈的脸色真可谓是一阵青一阵白的,愣是半晌没吭声。
唐耀祖





七零年代美滋滋 分卷阅读95
还想嘲笑两声,被唐红玫制止了,她只继续耐心问道:“大妈,您看您要哪个?今个儿的卤猪蹄不多,不然我给您切半个?”
“嗯嗯。”中年大妈也不讨价还价了,赶紧依着唐红玫报出来的价钱,掏钱拿回了油纸包,低头转身就走。
走到店门口时,她渐渐缓过来了,越想越觉得不得劲儿,可偏偏又没立场说这家老板的不是,正好熟食店的老板娘捧着个搪瓷缸子美滋滋的从自个儿身边走过,她干脆拉住那人,问:“你家不是开着熟食店吗?咋上这儿来买?”
熟食店老板娘起初先是一愣,等回过神来才发现这人瞅着有点儿眼熟,大概是熟客之一,当下面上就露出了一点儿不好意思来:“这不是……偶尔也该换个口味儿嘛。”
“是你家卤肉味道不咋地吧?”中年大妈怀疑的看了看老板娘,她是经常光顾不假,可事实上买了肉都是紧着家里的男人孩子吃的,自己却是从来不舍得动筷子的。
老板娘听了这话,一下子被戳中了痛脚,不高兴的瞪了对方一眼,扬着头高傲的说:“可我家的卤肉便宜!”
说罢,她就跟一只斗赢了的公鸡一样,趾高气扬的走了。
走了……
中年大妈差点儿没被她这话给噎死,尤其是她那话哟,听着咋那么耳熟呢?
街头拐角处的那家熟食店哟,他们卖的卤肉便宜!!
险些心梗的中年大妈护着金贵无比的半个卤猪蹄回家去了,她决定了,这回一定要尝一筷子,她还不信邪了!!
……
不信邪的中年大妈并非特例,事实上有不少人质疑卤肉价格太高。
也是,哪怕这两年各大国企的工资都有不少的涨幅,可因为这年头多半都是一人工作养活全家的,其实家家户户条件都不算特别好。
搁在以前,那是一针一线都是要票证购买的,正因为什么都是限量供应,即便有钱,没有相应的票证一样抓瞎。可现在不同了,撇开一些奢侈品不提,多半日常用品都可以花钱买到手,就是比凭票购买的要贵一些。
以往是买不到,现在都能买了,为啥不买?
刚开始,大家伙儿都是这么想的,横竖前些年因为物资紧缺,几乎每家都攒了一笔钱,都毫不犹豫的花钱去买高价品。
自由市场里刚从地里摘下来的新鲜蔬果,带着余温的鸡蛋鸭蛋,绑着翅膀拼命挣扎的活鸡活鸭,或甜或带着涩味儿的野果子……
这些东西还算便宜,菜农们也是想赚几个辛苦钱,城里人买的高兴吃的痛快,尤其瞅着自家孩子越发白胖滚圆了,纷纷觉得这个钱花得值当。
可市面上售卖的东西不单单是这些,尤其是在南方沿海城市的东西陆续通过倒爷的手,流入他们县里时,年轻人都炸锅了。
色鲜亮、款式新颖、面料舒服的成衣成裤、帽子鞋子,最先抢占了年轻姑娘们的心。小伙子们也不甘示弱,毕竟他们也有一颗追求美的心。早些年满目都是蓝灰黑三色的料子,连想买块稍微喜庆点儿的料子都得走门路、托关系。现在一下子闯入了那么多绚丽颜色,还不需要任何票证,花钱就能到手,哪里还忍得住?
有钱的,买成衣成裤。没钱的,买成匹的料子。
被抑制了多年的购买欲,在一下子爆发后,直接导致市场瞬间火热起来。有些较为传统的老年人还不太适应,可疼爱孩子却是国人的通病,即便在自己身上再怎么舍不得吃穿,却愿意为孩子们花大量的钱财。
在这种势头下,钱成了个绝无仅有的好东西。
“妈妈,我想要买花头绳,我们班上的女同学人人都有,就我没有。买吧买吧,求求你了!”
“爸,咱们明天吃肉好不好?我想吃红烧肉,大块的!”
“奶你就给我点儿零花钱吧,我想买新的本子和笔。旧的?旧的用完了啊,哎呀呀,你就当我吃了吧,我就是想要新的……”
一出出状似闹剧的情形在家家户户上演,仿佛就在这么短短的时间里,人人都开始缺钱了,明明工资一直在涨,可钱却反而不够用了。
确切的说,并不是不够用,而是能花钱的地方太多太多了。
是能花钱的地方,而非必须花钱的地方。
就在这期间,各大国企也开始依着自己的步调慢慢的改革了。
机械厂就是其中之一。
早在几个月前,机械厂就开了职工大会,宣布了大换血的消息。大换血并非裁员,而是让老员工自行离开,将原本的工作位置让给自家小辈。因此,绝大多数的人并无异议。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有异议也没用,反正老员工离开已经成为事实,只是厂子里念在他们劳苦功高的份上,允许他们的子女或者其他小辈顶替而已。
这事儿同许学军倒是无关,可同在一个家属区里的其他老街坊们,几乎家家户户都躺枪了。
隔壁李家算是比较果断的,主要是他们家大闺女李桃不稀罕,小儿子李旦才上小学,左看右看也只能选中二闺女。当然,无论是李爸还是李妈,都有不少亲戚家的孩子,可重男轻女不代表脑子有病,李爸李妈压根就没考虑过那些亲戚们。
比起这几个算是幸运的人家,有些人口多关系又复杂的,可算是吃了苦头。
周大妈就是其中一个。
这天上午,又是个阴雨绵绵的天气,唐红玫拿了个板凳坐在铺子里的厨房门口,一面照看生意一面看着里头的火候,间或跟守着窗口的唐婶儿说着闲话。
自打胖小子送去了幼儿园后,唐红玫感觉整个人都松快不少,现在她只需要早晚接送胖小子,旁的时候全都在做自己的事儿。就连晚上,胖小子也是跟唐婶儿睡的,毕竟这娃儿已经成功的断奶了。
话虽如此,随着日子的推移,在轻松之余,她多少还是有些不自在,亏得店里还挺忙的,占据了她的不少时间。
再一个,她也越来越笃定肚子里又多了一块肉。
差不多九点半的时候,周大妈抹着眼泪过来了。
“唐姐哟,我这日子都不知道该怎么过了,你帮我拿拿主意可好?”
恰好这会儿没人光顾,唐婶儿忙拿了个板凳给周大妈:“好端端的,你这是干什么?家里出啥事儿了?昨个儿不还好好的吗?”
“还不都是顶职那事儿给闹的!”周大妈说起这事儿就忍不住抹泪,“一个两个的,早先都装的那么好,一下子听说老头子的工作要让位了,争着抢着就是想要,都争红了眼!”
听说是为了这个事儿,唐婶儿一时语塞,不知道该如何安慰。
一旁的唐红玫仔细的回忆了一下,她虽然不爱同人打交道,可因为都是一个家属区的,加上之前胖小子还




七零年代美滋滋 分卷阅读96
小时,她也时常抱着孩子出门遛弯儿。久而久之,对于多半老街坊还是很熟悉的,更别说周大妈还是唐婶儿的老姐妹。
周大妈家里的人口不老少,就算撇开已经出嫁了的女儿们,她光儿子就有四个,其中三个大的已经成了家也有了娃儿,只最小的那个还在相看中。
其实,周大妈那几个儿子能耐都不错。
她大儿子运气好,毕业没多久就赶上了当时机械厂难得一次的招人,尽管招的是学徒工,可辛苦干了两年后,还是被转了正,更在前些年幸运的分到了两间房,夫妻俩带着几个孩子都住在新的家属区那头。
二儿子学问好,在县里的初中教书,找的媳妇儿也是学校里的老师,就是学校的房子不多,俩人至今还住在单身宿舍里,据说是两张上下铺,正好夫妻俩一张,剩下三张铺睡三个孩子。
老三的情况跟老大差不多,也是在国有厂子里上班,就是结婚至今都没能分到房子,因此他们现在还住父母家里。
“……你说我容易吗?老大老二家里还成,老三的儿子至今都是我带着的,为了给他们挪地方,我和老头子只能住在饭厅里。人家好心给老四介绍对象,一看我家这情况,哪里还敢过来?我就想着,没房子也算了,叫老头子把工作让给老四,兴许人家姑娘看了,愿意也说不定。”
想法是很不错,架不住有人不配合。
“我咋都没想到,老大老三居然也有脸开口抢,说什么他们媳妇儿都没工作,一样都是儿子,怎么父母就只疼小儿子了?老大说他是家里的长子,以后我和老头子的养老还要靠他们,所以这工作要给他。老三说,他们家至今没房子,要是工作不给他,那就把房子给他,没的啥好处都落不着。”
周大妈说着说着,又忍不住落了泪。偏这时有人来买肉,唐红玫示意婆婆安抚周大妈,自己上前招呼生意。
等她称好肉好钱时,周大妈又已经哭过一轮了,这会儿正在说老二。
“我本来以为老二是个好的,结果他也说了,说啥我帮老大老三都带过孩子,独独没帮他们带过,他们俩口子还是双职工呢,忙不过来也没见过搭把手……”
唐红玫默默的从周大妈身后走了过去,回到厨房门口探头看了看,见还没到时候,就继续坐到板凳上。
安慰人这事儿她实在是帮不上忙,尤其这家务事儿本身就不好处理。老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可真的设身处地想一想,都是肉是没错,想要一碗水端平谈何容易?
不由的,她想起了自个儿娘家的事儿,其实她很清楚爸妈对于他们五姐弟都很疼爱,可十个手指尚有长短,偏心那是在所难的。
等她回过神来时,厨房里的卤肉已经好了,她忙进厨房舀肉放凉,一番折腾后,当她再度出来时,周大妈已经不见了踪影。
“妈,周大妈她人呢?”
“走了,再不走中午饭就赶不及做了。”唐婶儿也很无奈,她刚才还在绞尽脑汁劝着呢,结果她老姐妹忽的一拍大腿,说时间太晚了,家里的饭还没做呢,然后就起身一溜烟儿的跑远了。
那身手,那速度,跟方才还在伤春悲秋满脸生无可恋的模样成了鲜明的对比。
“所以她总算想出了辙儿来?”唐红玫好奇的问。
“哪儿就那么容易了?人人都想要,给谁都不对,估计她这回有的烦了。”拿主意是那么好拿的?万一有个什么不好,还不得被人怨死?唐婶儿刚才倒是帮着劝了几句,却完全没有帮着做决定的意思。
不过,那是对周大妈,在面对自家儿媳时,唐婶儿还是说出了心里话:“我猜她最后还是会给小儿子的,没法子,谁家她那小儿子最小最弱呢?”
老大俩口子好歹一人有工作,家里还有房子;老二俩口子是双职工,好歹也有个单身宿舍当栖身之地;老三条件虽然比不得两个弟弟,可自打结婚后就一直住在家里,连生活都没出,周大妈可不觉得有愧;唯独最最小的老四,毕业了又没工作,年岁大了还没对象,不给他都说不过去。
唐红玫了然的点了点头,她刚才也是这么猜测的,怜弱心理是最普遍的。
“就是呀,怕就怕其他三个儿子心里有了恼意,往后养老又成了问题。”唐婶儿皱了皱眉头,国家是给养老,可这一批退下来的人,其实并不到能拿养老金的年纪。这也是为什么厂子里会允许顶职的缘故,先让子女顶上去,等到了国家规定的年纪,再由国家给付养老金。
等于说,顶职一旦成功,周大妈俩口子就都没了入。
“叫老四养呗。”唐红玫想的很简单,隔壁李家就是这么做的,李二桃现在就在厂子里上班,得来的钱全给了父母。
谁顶职谁养家,唐红玫觉得挺有道理的。毕竟,总不能光得好处不认账吧?
“道理是没错,可你想过没,那老三俩口子咋办?他们原先吃住在家里,可是一分钱都不掏的。要是叫老四交出了所有的工资,往后介绍对象的时候又该怎么说?还有一个事儿,红玫你是不是忘了,刚入厂的新职工全都是学徒工,拿的也是最低工资。”
周大妈的老伴已经是有着三十年工龄的老员工了,虽说这些年来也没啥太大的贡献,可总得来说,没功劳也有苦劳,起码每年的涨工资他都没落下,加上这两年涨工资的幅度大,他现在每个月都能拿六十二块钱。
可顶职并非简简单单的儿女顶了父母的职,而仅仅是厂子那边同意老员工的儿女入厂,至于工作岗位那是得重新分配,还得进行考核,要是考核不过,都不一样叫人入职。
新员工统一都是学徒工,高中毕业生一年转正,初中生两年转正,当然前提是通过考核。
至于学徒工的工资,不论岗位一律都是二十一块五。
搁在前些年倒无所谓,横竖没票证,光有钱也没用。可现在却不同了,有钱没票照样把日子过得美滋滋,反而因为东西多了,没钱显得格外可怜。
“你周大妈的小儿子就算顶了职,他也养不起一大家子人,顶多养他爸妈和他自己。你觉得老三能不闹?”
唐婶儿的这一席话却是把唐红玫说得哑口无言,思忖再三后,她选择了放弃:“不想了,我这脑子还是继续做卤肉吧。”
见她选择了逃避,唐婶儿反而乐了:“你可得先做好准备,学军也有工作,你俩要是能在政策下来前再生一个,保不准还能争抢起来。”
提到这个,唐红玫沉默了一瞬,跟之前心里有个影影绰绰的想法不同,到了今天,算算日子她的老朋友都已经有快二十天没来了,可以说基本上就能断定了。
“咋了?还真愁上了?”唐婶儿见她发愣,愈发好笑了,“没影儿的事




七零年代美滋滋 分卷阅读97
情也能犯愁,可真有你的。要我说,满心满眼就只知道盯着父母手上那点儿东西的,都不是什么有出息的。真要能耐,自己去闯自己去拼,天大地大,好东西多得是!”
“那个……妈,我那个有段日子没来了,我感觉可能是有了。”唐红玫弱弱的说。
“想当年我和学军他爸分家单过时,就只带出了一条棉被,还有两个搪瓷缸子……你说啥?你刚才说啥?!”唐婶儿正在美滋滋的回味当年呢,冷不丁的回了神。
“婶儿,给我来半斤卤鸡爪!”有顾客在窗口叫道。
生意要紧,饶是唐婶儿心思全在唐红玫身上,还是先把这波生意对付过去了,没等她再度发问,唐红玫索性走出柜台又跟她说了一遍,不过她也没有百分百的笃定,毕竟有时候身子骨不舒坦也会影响正常规律的。
相较于唐红玫的不确定,唐婶儿倒是一脸的笃笃定。她心知唐红玫的性子一贯都很稳妥,要不然已经基本确定了,才不会告诉她。因此便道:“等学军下班,我叫他陪你上医院瞧瞧。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去医院没忌讳的,就算身子骨没啥问题,叫医生瞧瞧,看有啥要补的没,横竖咱们家手头宽松,多吃点儿好的,没坏处。”
等又片刻后,唐耀祖拎着白条鸡过来,唐婶儿叫他管着,自己急忙忙的回家炖汤去了。
唐耀祖现在真的就像是社会主义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去哪里。
每天头一个起床,家里的早饭基本上就包给他了。吃过早饭后跟着唐婶儿一起去自由市场,采买上一大堆的食材,包括开店需要的以及自家人要吃的,统统买上。又因为自由市场一般只卖活鸡活鸭,买来后还得自己宰杀褪毛,这些活儿又都是他的事儿。偶尔国营的肉店卖一些需要票证的肉,他还得去排队,间或去粮油店买油,去副食品店买各种调料等等。
又忙活了大半个上午后,他刚回到店铺里,就看到唐婶儿撂下一句话就匆匆忙忙的走了,顿时纳闷了:“这是怎么了?我今个儿来得特别迟吗?”
下意识的看了一眼摆在柜台靠墙角落里的三五牌座钟这是自打开店以后,唐婶儿觉得家里没人,座钟摆家里太浪了,特地挪过来的才十一点半:“不算很晚吧?”
1...2829303132...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