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七零年代美滋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寒小期
对于寻常人家来说,这个点只怕都已经吃完午饭了,可他们毕竟是开店的,本来就不能依着正常作息来。因此,他们午饭多半是在一点左右才吃的,那会儿来买卤肉的顾客最少,有时候一个都没有。
唐红玫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毕竟跟婆婆谈论生理期还仅仅有些不好意思,面对弟弟时,却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了。因此,她只含糊的应了一声:“大概是有事儿吧?”
眼见唐耀祖还在那儿好奇,唐红玫指了指窗口:“有客人来了。”
一句话,唐耀祖瞬间化身成飞人,“嗖”的一下蹿到了窗口前,满脸堆笑的问顾客想要来点儿什么。
糊弄小弟还是很容易的,唐红玫擦了擦额间不经意渗出来的汗珠,盘算着下午要去医院的事儿。
跟早几年不同,她现在也算是对医院熟门熟路了,毕竟前次生胖小子时,她也没少往医院去。这二胎跟头胎终究还是不一样的,生胖小子时,她有的是各种紧张各种忐忑不安,现在嘛,只有满心的幸福。
这次总归是个胖闺女了吧?
凑巧的是,唐婶儿也是这么想的。
等下午,许学军陪着唐红玫从医院回来时,唐婶儿就笑盈盈的凑了过来:“咋样?医生怎么说?这回总该是个小丫头了吧?”
唐红玫一脸的无奈。
还是许学军难得一次抢先开了口:“才两个月不到,谁知道是男是女?万一又是儿子呢?”
“不会说话就闭嘴!”唐婶儿跟其他惯孩子的爹妈可不同,一开口就怼了回去,“上回生的是胖小子,这回肯定是胖丫头了,一准儿错不了。”
唐婶儿不光是这么说的,同时还拿眼去瞪许学军,一副你敢反驳我就敢怼你的超凶模样。
见状,许学军只张了张嘴愣是没敢吭声,到了最后他还是选择了闭嘴。算了,反正怼不过,倒不如乖乖听话。
……
他们这边倒是和乐融融时,殊不知,一场大风波已经席卷整个省城。
哪怕很早之前就有传闻说,史上最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就要实施了。可传闻就是传闻,一天没有落实,就没人把这事儿当真。或者更确切的说,是不敢当真,也不愿意当真。
话是这么说的,可眼见邻省已经为了这个事儿闹开了,所有人都明里暗里的各种鼓吹早怀早生。其实,光看这些,各人的心思也早已明了了。
几乎在唐红玫确认了怀孕消息的同时,计划生育政策正式登陆省城,震傻了无数人。
“什么?以后真的只能生一个孩子了?家家户户都这样?那万一要是头胎生了女娃儿呢?也不让生了?真不让生了?断了传承香火还是其次,咱们老了怎么办?谁来养老?”
“说啥生男生女都一样?开什么玩笑,既然都一样,你家老子娘咋不让你姐妹去养?谁家闺女不是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了?以前生不出儿子还能叫闺女招个上门女婿,再不济过继兄弟的儿子也成,以后咋办?家家户户都只一个孩子了?谁给你当上门女婿?谁让你过继?”
“什么见鬼的政策,真要是想生还能拖着人家大肚子孕妇去打胎?疯了吧?想生就生,谁怕谁!”
“就是!谁怕谁!真要是敢拖人,我跟他拼了!!”
“……”
类似的话频频在省城各处响起,人人都是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也是,就算家里已经有儿子好了,可谁会嫌儿子多呢?多子才多福,瞅着家里只有一个独苗苗的,人家姑娘要嫁都得仔细考虑一下。
比起这些人,最胆寒的反而是已经怀上了孩子的,在确定这个政策暂时只在省城实施后,不少人家都想方设法的将自家的孕妇托付给非省城地区的亲戚们。
谁家还没个亲戚呢?暂时躲一躲,多带上一些钱,正好现在物资没以前那么紧张了,只要钱到位了,想寻个地儿躲上几个月并不难。到时候,孩子一生,襁褓一裹,就算计生办的人再厉害,还能抢走孩子不成?那还有没有王法了?
最开始,这些事情只在省城发生,可这年头消息已经很灵通了,没过多久,消息就传到了各个市里,最后通过一些常去各地倒买倒卖的倒爷们,进入了县城里。
一旦进入了县城里,传到各家各户的耳中仅仅只需要一两天时间,唐红玫自己还开着店呢,没多久她也知道了。
因为月份还小,加上唐红玫本身就不是高调的人,除去家里人,外人都不知道她又怀孕了。可不知道怀





七零年代美滋滋 分卷阅读98
孕是一码事儿,这并不妨碍大家活儿同情她。
“唐姐,那事儿你听说了吗?我记得你家儿媳也才生了一个娃儿吧?还好是个胖小子,可就算这样,一个也太少了。”
“可不是?唐姐你自己就得了一个儿子,现在又只有一个孙子,家里人口还是太少了,怪冷清的。”
“要是能急赶着怀上一个,大概还来得及。现在才在省城里实行那啥计划生育的,传到咱们这里肯定得要一段时间。”
“对对,上头做事一贯都是磨磨唧唧的,拖上半年一年都正常。现在赶紧生,应该来得及。”
唐婶儿默默的听着这些话,并不发表意见,只是抽空回头看了眼儿媳,见儿媳淡定依旧,以前该干什么现在还是干什么,心下很是赞赏。
对,就是这样,肉要埋在饭里吃,闷声才能发大财。
尽管拿生孩子跟发财比较是有些不大恰当。可特殊情况特殊对待,谁不知道现在改革开放了,稍微有些本事或者干脆只要有胆子的人,都能赚钱。可生孩子嘛,错过这一茬,只怕到时候真的难了。
唐红玫也是这么想的,甚至比起自己,她更担心远在乡下的二姐。
这天,她就叮嘱唐耀祖,明个儿多买一些食材,最好能采买够两天的量,等后天大清早骑着自行车往乡下跑一趟,把消息递给二姐。
不是她故意找事儿,而是这些消息吧,早点儿知道至少能早点儿做出打算来。再说了,她二姐又不是柔弱的人,一贯比她都有成算。
只这般,隔了一天后,唐耀祖就骑车飞快的往乡下村里去了一趟。
因为就他一个人,不用顾忌其他,来回倒迅速得很。大清早过去的,不到中午他就回来了。
“三姐,我把事情跟二姐说了,还特地往家里去了一趟,叫妈有事没事都盯着点儿。放心吧,事情的轻重我都讲了的,说很有可能以后就不能再生了,叫她千万要看牢点儿。”
因为来去太过于匆忙,唐耀祖热出了一身汗,别说头脸了,连身上的汗衫都湿透了,可见他赶得有多着急了。
见状,唐红玫是又心疼又好气:“你说你这么赶做什么?消息都已经通知到了,慢慢来不成吗?”
“不成,万一店里有活儿呢?”唐耀祖笑嘻嘻的接了腔,“三姐你先歇着,我回家放好自行车就过来。”
“别着急,在家洗把脸换身衣服再来。”唐红玫忙急急的叮嘱道,可惜唐耀祖动作太快了,这档口已经飞身上了自行车,一下子就冲了出去,她也不清楚自己那话小弟听到了没有。
她更不知道的是,唐耀祖今个儿的这番举动,吓惨了整个村子的人,又通过这些人的嘴,很快整个乡里都被吓到了。
原来不是传言啊,居然是来真的了?
比起城里人,乡下地头的人本身就更注重子嗣传承,一下子变成了现在这样子,可不是吓惨了人?更重要的是,头胎生女儿的情况在村里并非少数,基本上就是五五开的概率。
也是,即便有些人不喜欢闺女,也没得把第一胎闺女就送人的道理。以前吧,有那种连着生了三四个闺女,把最小的送人,可第一个孩子啊,就算是个闺女,也都是很稀罕的。
就有人急吼吼的开始打听起来,是只在省城实施这么严苛的计划生育政策,还是整个省都要?如果都要的话,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到底有多严苛呢?假如现在怀还来得及吗?
一时间,所有人都开始人心惶惶,不停的自我安慰,兴许不会的,国家不可能这么严格,哪儿能不给人活路呢?尤其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了,谁家不盼着多生几个孩子?别的不说,分土地可是依着人头来分的,多生孩子不就能多得土地?
退一步说,还有养老问题呢,现在是几户人家养老,其中一家出力其他几家出钱,就算这样有不少老人依然过不好,要是换成只生一个,日子还能过?不能吧……
可有时候吧,越盼着什么,越容易起反效果。
就在省城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的第一个月,市里也接到了消息,更叫人心生不安的是,紧随而来的另外一个附加消息。
所有已经生育过孩子的国营公司、厂子的女性职工,都必须去指定医院上环。
一开始,大家伙还不太理解这话的意思,不过很快,他们就明白了过来。
上环就等于不能再生了。
谁能接受这种事情?一时间,女工们之间聊得最多的话题就变成了“如何躲避上环”。然而,就算所有人都积极开动脑筋,依然没能阻止这事。上头说的很清楚,拒绝可以,立刻去人事办公室办理辞职手续。而且,因为是主动辞职的,就算以后到了退休年纪,依旧不能领取退休金。
没有人知道这话是不是真的,就算听着很假,明显就是在唬人的,可一样没有人敢于冒这个风险。
辞工倒是容易,信不信都不用了一天,你的工作就被人给顶了?
在这种压抑的气氛中,省里、市里首先完成了第一步计划,又开始了第二步。
如果说,第一步仅仅是不让怀,那么第二步就是不让生。
比起不让怀,不让生明显更加得骇人听闻。
已经怀上的开始被计生办的人围追堵截,只要被抓住了,立刻送往医院流产。那些原本心怀侥幸的人,都被实际情况吓得目瞪口呆。而那些本来信誓旦旦的说,谁敢来拖绝对拼命的,在残酷的现实跟前,也只有束手就擒的份。
省城、市里瞬间乱成一锅粥,县里各个国营单位也开始纷纷召开职工大会,一方面是宣传上头的政策,另一方面也是让大家伙儿提高警惕,或者暗示赶紧想法子。
有法子的赶紧想,有门路的赶紧跑,人情不用过期作废,真要是把人拉到了医院,到时候后悔也已经晚了。
许学军开完职工大会回到家时,就是一脸的木然。
上头的领导太能说了,而且那些话吧,听着就特别有道理。然而再有道理也架不住触犯了实际利益。
不让怀还好说,可不让生也太过分了。当然,他们县里还没到这个地步,厂领导也只是先给他们打个预防针,万一以后政策真的下来了,也好有个心理准备。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个心理准备明显是起反效果的。
还没怀的,就是典型的不到黄河心不死,拼了命也要抓紧时间怀上一个。已经怀了的就更不用说了,总不能因为这些言论,自个儿主动跑去医院把肚子里的孩子流掉吧?等于说,开完职工大会,除了一片骂娘声外,毫无效果。
至于家有孕妇的许学军,则匆匆别过了同事,急急的往家里赶。
幸亏他打小就是个锯嘴葫芦,就算是在熟悉的人跟前,也是沉默寡言的时候居多




七零年代美滋滋 分卷阅读99
。大家伙儿都知晓他这个性子,加上他们这个车间,原本就是老员工多,前些日子顶替上来好些个小年轻,别看年岁是接近了,对于许学军来说,反而更没了说话的人。
于是,即便唐红玫都怀孕是按个月了,依然没有外人知晓她怀孕的事儿。
问题是,就算现在不知道,以后肯定是知道的。尤其天气越来越热了,都不用等七八个月,再过俩月就肯定瞒不住了。
怎么办?
许学军一到家就赶紧把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唐婶儿,等着看她有啥法子。
“县里有通知了?没通知就拉倒,一旦有通知了,立刻叫耀祖把红玫送娘家去,对外就说,你们俩口子吵架了……不对,是打架了。”
说到这里,唐婶儿还来气了:“你说你有个什么用!连说你俩吵架都没人信!”
☆、第39章第039章
第039章
相较于唐婶儿的抓狂,唐红玫反而显得淡定多了。
“妈,你也不用太着急,这不还没到咱们县里吗?从邻省到咱们省城中间就隔了快两年光景,我猜,这大概就是邻省全省推广需要的时间了。如果真是那样,咱们这儿应该也差不离。”
唐红玫虽然只念完了初中,可这年头老师接地气得很,从不教世界地图,连全国地图都没详细的教,就是讲了他们省内以及周边的大致情况。估计不是老师觉得同学们不大可能跑得太远,大概就是他本人没离开过本省。
就说他们省,位置介于南北中间,略有些靠南一些,基本上可以说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既离国家首都远得很,也跟南方沿海发达城市距离不近,唯一的优势大概就是土地还算多,就是最艰难的那些年月,好赖都能勉强糊口,有营养不良病死的,倒真没听说哪家饿死了人。
邻省的情况比他们好一点儿,因为更接近南方,又是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文化名城,整体的条件要比他们更好。这种好平日里也没太多体现,就是在落实国家政策时,被急吼吼的推到了最前列。
就像唐红玫说得那样,邻省从开始试行计划生育政策,到在全省推广,中间真可谓是磨难重重。国家政策是一回事儿,可关系到自家的香火传承以及自身的养老问题,几乎没人会轻易妥协。因此,在最开始真的是举步维艰。
花了两年光景,这才堪堪有了成效。
“万事开头难,这道理谁还能不懂?邻省已经折腾过一次了,那些人还不得都有经验了?咱们再闹再折腾,这些手段还不是他们眼里的老把戏了?”唐婶儿并没有被说服,她想的更多,“我就怕的还不是红玫你被拉去医院流产,你想想,你现在才三个多月,政策倒是不可能立刻下来,如果能等你生完下来那当然是最好的,可万一过几个月呢?七八个月,或者八.九个月的时候,那才叫吓人呢!”
唐红玫沉默了,的确,邻省的情况可以作为参考,却也不能完全信了这个速度。不怕这边动作太快,也不怕他们太慢,怕只怕卡在中间……
“七八个月还能打掉?那不得都成型了?”唐耀祖刚才在忙活着,抽空听了一耳朵,吓得面无人色,“我二姐头胎的那闺女不就是早产的?我记得就是八个多月,孩子生下来是比旁的弱一些,斤两也不太足,可人是好好的,全须全尾的。”
唐婶儿叹了一口气:“可不是?隔壁李家那二桃也是早产,我忘了她早产多少日子了,反正她生的那闺女挺胖乎的,说是差不多得有十斤。”
一旁的许学军看看满脸无奈的亲妈,又瞧了瞧异常担忧的妻子,再瞥了一眼气愤外加不敢置信的小舅子,建议道:“别管那些了,干脆我明个儿就把红玫送回娘家去,理由随便找个就是。”
听到这话,唐红玫只微微摇头,提醒道:“学军,我嫁给你都两年半,将将三年了,早些时候没刻意隐瞒着,街坊邻里的,哪个不知道我娘家在哪儿?真要打听,太容易了。”
“也是,你娘家不大合适。”唐婶儿又琢磨开了,不多会儿还真叫她想出个法子来,“你不是有个嫁得挺远的大姐吗?不然你去找你大姐?咱们带足钱,粮食也带上,你大姐也不至于把你这个亲妹子往外赶吧?”
不提大姐还好,一听到大姐,唐红玫更愁了:“妈,我有没有告诉过你,我大姐正月里那会儿就有了,具体月份她没说,可我估摸着,到现在,她怎么着也该有六七个月大小了。”
也是凑巧,等于她们娘家姐妹仨轮流怀孕,大姐是正月就已经确信有了,也就是至少一两个月的身孕,二姐则是正月里怀上的,而她更晚一些,仨人的间隔估摸着都是两个月左右。
“六七个月倒是不怕,上头的动作再快也没那么快,倒是你二姐跟你,更危险一些。”唐婶儿还在想辙儿,“我明个儿去娘家那头问问,兴许有亲戚离得比较远,找个能托付的,大不了到时候你跟耀祖一道儿去。正好,你娘家跟我娘家连着宗,关系在远,好歹也有关系不是?嗯,就这么办!
暂时,算是这么定下来了,具体的还得看唐婶儿明个儿回娘家问问情况。
只不过,唐红玫对此并不抱什么希望。
她隐约记得,早些时候就有人说过,对于那些非要生,偷摸着也要生下来的人,一律都会被单位开除。若是只这样,那还行,横竖现在改革开放了,到处都有赚钱的机会,怕只怕除了这个外,还会有其他更严苛的惩罚措施。
再一个,她要是离开了,卤肉店怎么办?刚刚有了起色的生意,说不要就不要了?就算她给了方子,唐婶儿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学会的。
卤肉,简单的卤一卤倒是没啥,可要卤得好,卤得入味儿,卤得叫人一吃就念念不忘,实在是很需要手艺的。犹记得,睡梦中的她就是整个家族里最有灵性的手艺人,同辈之中无人可及。
入夜,唐红玫翻来覆去了好久才勉强入睡,与她情况相似的还有很多人,不光是家有孕妇的心惊肉跳,那些没有怀孕的人家一样不好受。
没儿子的想要儿子,有儿子的想再要个儿子,当然也有想要闺女的,儿女双全对于不少人来说都是个念想,总之,没人觉得只生一个有什么好的。
更没有想到的事情还在后面。
机械厂的职工大会并不是只开一次就了事的,在这天以后,几乎每周都必召开例会,每一次都有领导提到计划生育这个事儿,号召大家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做出配合。
又两周了,天气是越来越热了,热得只叫人心焦不已,偏偏厂里的领导并未放弃洗脑计划,依旧孜孜不倦的开着千篇一律的大会,说着陈词滥调的毒鸡汤。
“只




七零年代美滋滋 分卷阅读100
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
“生男生女都一样,妇女能顶半边天!”
“要想富,少生娃多种树!”
就算厂里的领导已经尽可能的把口号喊得很像是那么一回事儿,可这种关乎切身利益的事情,是很难得到响应的。厂里的所有职工都漠然以对,即便是本身早已歇了再怀一个想法的中年人,那也是有近亲好友的,对于这种政策,让他们沉默已经是极致了,再想求什么都是奢望。
这个时候,也就只能依靠妇女主任了。
妇女主任当然很清楚这个政策要推行下去究竟有多难,可再难又能怎么办呢?三年超英五年赶美,难不难?上头既然发了话,哪怕明知道不可能,那也得硬着头皮去干呢。
清楚这些事儿跟大老爷们没法谈,妇女主任就是比厂委那些人看得透,她直接撇开了其他工人,只召集全体女工开了大会。
摆事实讲道理,又将上头发下来的宣传手册一一朗诵给大家听,还特地说了几个比较惨痛的教训当作案例。说白了,就是希望女工们能够主动配合。
一时间,本来就已经人心浮动的机械厂,彻底被搅合成了一潭浑水,弄得人心惶惶,好多人连上班都不专心了。偏偏,机械厂好多车间都是需要进行车床加工的,就为了这个,安全科的人差点儿没炸毛了,只因随便一查就查出了不少安全隐患,还全部都是因为工人不专心导致的。
当然,也有人完全不在乎这个事儿。
相较于前段时间厂子里大换血,这回的事儿隔壁李家就不大在乎了。也不是说完全不在乎,可起码在短时间里,他们是不需要考虑这些的。
这不,李妈就闲来无事抱着外孙女十金,晃悠到了唐婶儿家的卤肉店里,絮絮叨叨的唠着嗑。
“我说你们家不是有关系吗?啥时候也托人弄个电扇来?落地扇是难弄,可你们去弄那种,大的吊扇,就是挂在屋里天花板上的,电钮一拧,吊扇那大叶子是‘唰唰’的作响,可凉快了!”
唐红玫虽然一直在为肚子里这块肉发愁,可因为近段时间妇女主任接过了宣传教育这档子事儿,偏她又只爱教育女工,许学军被排除在外了,家里也就没了消息来源。还真别说,这么一来,心里反而安定多了。
这会儿,听李妈手舞足蹈的边比划边说吊扇的事儿,唐红玫一方面心惊肉跳十金会不会被李妈甩到地上,一方面也确实好奇。
“李大妈,要不然你坐着说?我看十金快睡觉了。”
“放心,没事儿,这丫头好养。”李妈满不在乎的摆了摆手,不过还是顺势落了座,“还真别说,站了蛮久的,坐下来挺舒服的。对了,我刚才说到哪儿了?”
“吊扇……”
“对对,就是那个吊扇啊,可凉快可舒服了,那大叶子一转,转得就跟飞一样的快,‘咻咻’的。那风啊,就‘呼啦呼啦’的从大叶子里钻出来,吹在人身上凉飕飕的,什么热啊汗啊,全没了。”
“真有那么好?”唐红玫还没见过大吊扇,倒是听说机械厂厂委的办公室有,再就是县政府那边也有,可这些地方她都没去过,也就无从可见了。
“好,太好了,我家桃儿上回还说,要给咱们家也装一个。”李妈美滋滋的说,“要我说,像我家这样也挺好的,早些日子我还替俩闺女发愁,现在好了,家家户户都为了那啥计划那啥政策发愁的,我倒是彻底安心了。”
唐婶儿做完一笔生意,回头就看到李妈唾沫横飞的在那头坐着叨逼着,她怀里的十金就跟专门训练过一样,用大脸盘子把唾沫星子接了个全乎。哪怕这样,十金照样睡得喷香,顶多就是声音太大时,不耐烦的皱皱眉头。
1...2930313233...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