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七零年代美滋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寒小期
邻县那家好巧不巧的,就是买了几个卤方,他们不像唐红玫拥有成百上千个古方,只得了少少的几个。其中熬制的最好的,就是豉油卤水,招牌卤味则是豉油皇鸽。
唐红玫最常用到的,是卤水和川味卤水。豉油卤水她也会,只是先前一直没上心。
两家类似的卤肉店,竞争起来那是顺理成章的。只不过唐婶儿这边还未在意,对方就已经碰了壁。
那家卤肉店老板姓方,在邻县已经开了三家卤肉店,打算今年扩充到附近的五个县,再稳扎稳打的进军市里,争取在三年之内,往省城里开店。
结果,宏图伟业尚未展开,就在这里碰了壁。
最惨烈的是,对方压根就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方老板是个年近三十的男子,早先就觉得衣食住行是最来钱的。不过,他这人对衣服没感觉,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典型的直男审美,反而对吃有很大的执念。于是,在改革开放后,他就想法子弄到了几个卤方,决定当个卤大王。
卤大王怀揣着雄心壮志做起了生意,花了一年时间在自家那个县城里开了三家卤肉店,自信满满的杀到了这里。
叫他意外的是,生意并不好。
也不能说很不好,而是没有他想象中那么好。
邻县因为有一条河流经过,吃各种河鲜相对方便得很,他在仅有的几个卤方之中,选择豉油卤方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因为豉油卤味是以咸和鲜为特点的,豉油卤水主要卤制的也是禽肉、海鲜、河鲜。
“这个县城的人不爱吃卤肉?”
刚出正月,天气还冷得很,方老板瞅着店里寥寥无几的客人,急得都快上火了。
别看只是区区一家小店,这关系到他日后的事业发展方向。都说十里不同俗,假如只隔了这么点儿距离,人们就吃不惯卤味了,那他还怎么往外头扩充?
耐着性子仔细的品尝了放凉的卤味,方老板品了半天也没觉出问题来。
“哥,卤肉肯定没问题,早先我也是这么卤的。”
方老板是做生意的,他自己也会卤,可多半情况下却是家中兄弟帮忙的,毕竟他得统管所有事情,不可能面面俱到。
今次因为新店开张,他带过来的厨子是他亲弟弟,也是所有人中卤得最地道的一个。所以,问题应该不是出在卤味本身上头。
“总不可能真的是这里的人不爱吃卤肉吧?这卤肉多香呢,味儿多好呢,百吃不腻!”
“也许是兜里没钱?”
“咱们店里除了豉油皇鸽贵了点儿,其他也还好吧?”方老板盘算了一下,因为眼下交通不便,他取消了在本县卖得很好的卤水产,只专卖禽肉类。
卤鸡翅、卤鸡腿、卤鸡架、卤鸡脚、卤鸡杂……
除了招牌菜豉油皇鸽外,其他全是清一色的鸡肉,叫人看了简直以为老板是





七零年代美滋滋 分卷阅读133
跟鸡干上了一般。
至于价钱,凭良心说,是有点儿小贵的,可这个价格还是挺对得起这个味道的,起码在他们县城里是这样的。
纠结了好几天,方老板就是没寻到原因,最后的最后,他将原因归咎于地段不好。
这个县城多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城东主要是几个学校,初高中都在那边,最近两年也应上头的文件,又建了两个中专技校,这个是给城里人的福利,报考的其中一个要求就是拥有本县的城镇户口。
那边,最火爆的店是各种文具店,以及小吃店、路边摊。
城西和城南都是各大工厂的聚集地,相较于城南有个本县最大的机械厂,城西那边就比较杂了,像纺织厂、肉联厂等等,都在那头。
至于城北,撇开刚造好不到一年的大型农贸市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菜市场,多以居民区为主。
换句话说,本来就是因为城北的人口最多,县政府才决定将菜市场建造城北的,最大程度方便老百姓嘛。
可这位方老板,因为时间紧迫,当初就选择了正好有现成店面出租的城西,紧挨着的就是肉联厂。
当初想的是,挨着肉联厂挺好的,买肉容易不说,肉联厂的福利也不错,工人们各个都有稳定的工作,花起钱来肯定也不手软。
结果,他猜错了。
连着一个月生意冷清后,他终于下定决心,要给自家店挪个位置。首选自然是本县最大的菜市场。
紧接着,他就意外的发现了门庭若市的卤肉店。
“婶儿来半斤辣卤凤爪!”
“大姐,我要一个卤猪蹄、一斤猪耳朵,再给我半斤猪皮冻,我要你们家那个辣椒酱!”
“猪杂猪杂!给我来半斤猪杂!”
“别挤啊,排队知不知道?婶儿啊!我家今天请客,给我来两斤猪颈肉……”
今年过年比较晚,加上方老板开店时已经出了正月了,他又纠结了不短时间,到了今时今日,已经是四月初了。
按说过了清明后,天气就一天热过一天了。可方老板站在热闹非凡的菜市场门口,却觉得寒风刺骨,犹如瞬间回到了寒冬腊月一般,只觉得满满的恶意扑面而来。
原来啊,这个县里的人不是不爱吃卤味,仅仅是不爱吃他家店里的卤味。不信你瞧,这家卤肉店的生意多好啊!
是挺好的,本来菜市场的人流量就颇大,唐红玫卤制的卤味又经得起市场考验。在连着开了近俩月后,几乎来过菜市场的人都知道这边新开了家味道极赞的卤肉店。
恰好,今个儿又是周末,来的人比平日里更多,很多人忙活了一周,可不得趁着难得的休息天多买点儿食材,回家做一顿好的犒劳自己和家人?
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双职工家庭,一方面想吃顿好的,另一方面又不想太累着自己,这个时候卤肉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买个半斤一斤带回去,随便切一切就是一盘上等的美味佳肴了。要是连切都懒得切,完全可以叫卤肉店里的员工帮忙,切完以后拿干净的食品袋装起来,拎回家倒出来就能上桌了。
如此这般,几乎一到休息日,卤肉店里都会忙得不可开交。
唐婶儿掐着点过来帮忙,就连负责食材、卤肉运送的唐耀祖,看到排队的食客太多了,也赶紧锁好三轮车进店帮忙。
称肉、切肉、装包、钱……
即便几人的速度并不慢,因为一直有食客源源不断的过来,卤肉店门口的长龙愣是没少过。还有人瞅着排队的人太多,索性先进菜市场买菜,没想到等溜达了一圈出来后,外头的人还是那么多,只得耐着性子等在队伍后头。
看着人来人往的别人家卤肉店,想想门庭冷清到食客比员工还少的自家卤肉店,方老板还能说啥?
他什么也没说,只默默的在菜市场里转悠了一圈,看有没有空的铺面出租。
答案当然是没有,不过他并不灰心,决定想法子一定要盘下一家店,或者离得稍微远点儿也不怕,反正一定要将铺面搬到城北来。同样都是卤肉店,没道理自家无人光顾,别人家却忙不过来的。所以,一定是地段的原因。
打定主意后,方老板也没多做停留,转身离开想其他法子去了。
本来吧,他还是想顺便买个一两斤回去尝尝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可问题是,他遭遇了跟之前买菜的人们一样的问题。那就是,等他从菜市场里溜达一圈出来后,等在卤肉店门口的人只多不少,瞅着那条长长的队伍,他只想捂心走人。
正因为如此,方老板错失了了解真相的机会。
又一月后,当唐婶儿再度跟唐耀祖一起来采买今天的食材时,却愕然发现,自家店铺的正对面,新开了一家卤肉店。
人家还有招牌,上书:方哥卤肉店。
还真别说,人家就是比唐婶儿更舍得花本钱,不光装修看着就上档次,还在外头挂了一串的菜单,全是用刻了字的木牌牌串成的,瞧着格外得抢眼。
唐婶儿拿胳膊肘鼓捣了下唐耀祖:“上头写着啥?”
“招牌是方哥卤肉店,木牌牌上是菜名……我看看,招牌菜豉油皇鸽?啥意思?他们把鸽子染黄放油里卤了?”
可怜唐耀祖看的是一脸懵圈,他虽然是地道的乡下汉子,可因为上头哥姐一串,农活倒是会干,做饭真的够呛。当然,单纯的煮个稀饭热个饼子肯定没问题,可一些繁复的菜肴却是难倒他了。
而这时,唐婶儿也慢慢回过味儿来了:“早先就有食客跟我说城西肉联厂附近开了一家卤肉店,好像就是卤什么鸽子的。他们在城西开了还不够,又来这边开分店了?倒是有眼光。”
“婶儿你还夸他们!!”
“菜市场里卖菜的卖肉的,也都不是只有一家,许咱们开卤肉店,还不兴别人跟风学样了?瞧把你给小气的。”
唐耀祖一琢磨,道理是这个道理,可他还是气不过怎么办?
“不就是卤鸽子吗?我姐那么能耐,还能不会卤鸽子了?”
“去去去,进里头买菜去,别先折腾。”
这唐婶儿是真的绷得住,主要是她对唐红玫充满了信心。唐耀祖就不行了,年轻气盛的他回头就趁唐婶儿没注意,跑去买了两只肉鸽。
鸽子肉是大补之物,他们这一带有习惯给产妇或者病人炖鸽子汤的习惯,因此肉鸽倒是不难买。唯一的问题就是,炖汤的鸽子和卤肉的鸽子那是两回事儿,当然,也不是不能卤,只是会影响口感而已。
唐耀祖不知道内里,提着两只肉鸽,拉着一车食材回到了商业街这边,回头就央求唐红玫:“姐,三姐,亲姐!你给我卤个鸽子吃呗。”
“你又不坐月子,吃鸽子?”唐红玫有些诧异,不过难得小弟




七零年代美滋滋 分卷阅读134
提了要求,又已经把肉鸽买回来了,她倒不会拒绝。
只不过,卤鸽子不能用现成的川味卤水和卤水,得重新配一锅豉油卤水才成。
豉油卤水不难配,早先只是因为其他两种味道更好,唐红玫才放弃了更好配的豉油卤水。更确切一些说,是因为她自己更喜欢另外两种而已。
取猪骨、老鸡肉若干,香叶、桂皮、八角、小茴香……各色配料足足十余种,再取新鲜葱头、蒜头、香菜少许,厚肥肉一条,再有就是隔渣袋一个。
当然,调味品也不能少,不过因为反复使用的卤水也需要经常添加调味料,这些反而是最充足的。为了方便起见,唐红玫还特地买了十来个陶瓷小罐子,摆了一条排。
一切就绪,开始熬煮豉油卤水。
比起其他的卤水,豉油卤水不单用料相对简单,连卤制的时间也较短。
前后不过一个半小时,豉油卤水基本成型。更确切的说,现在已经可以卤鸽子了,只不过新鲜熬制成的卤水不像老卤那么浓郁香醇,这个没办法,谁叫卤味本身就是一种需要时间来磨砺的美味呢?
卤水制作完成后,接下来就简单多了。
肉鸽已经被唐耀祖处理干净了,倒是不用唐红玫再心,她要做的就是加水倒酒卤鸽子。
豉油皇鸽跟先前那些卤鸡鸭不同的就是,在卤的过程中,要加入少许料酒,以及冰糖。还有一个注意事项,卤鸽时一定要使用小火慢卤,一来能让鸽肉更入味,二来也能保证鸽肉皮的完整,使得卖相极佳。
一句话,就是万万急不得!
而且为了能更入味,卤鸽时通常是一锅只卤一只鸽子,不像卤猪肉之类的,一大锅大十几斤。
所以说,豉油皇鸽卖得贵是有道理的,本钱就不少,的工夫更多,偏偏还急不得,一锅出一只最是美味。
第一只鸽子刚出锅,胖小子屁颠屁颠的钻进了厨房:“妈,陈曜曜出水痘了,老师叫我们放假几天……好香啊,这是啥?你们每天中午都吃好吃的吗?”
胖小子委屈唧唧,他从来不知道,原来他在幼儿园吃白菜萝卜的时候,家里每天中午都做这么香的好吃的!
“爸爸爸爸爸爸爸爸爸爸爸爸!!”
☆、第49章第049章
第049章
胖小子那叫一个委屈啊,转身就一头扑在了落后一步的许学军身上,抱住他的大腿仰着脑袋眼泪汪汪的看向他。
这根本就是明晃晃的告状,可惜许学军并不吃这套。
“你已经够胖了,等瘦下来再说。”
说着,许学军自己也有些纳闷了,抽了抽鼻子,确定空气里飘荡着一股子陌生的香味,拿眼神一扫后,很快就落到了刚出锅不久还冒着热气的豉油皇鸽上。
不等许学军开口发问,胖小子已经瘪着嘴冲出厨房,边跑边喊:“奶奶奶奶奶奶奶奶奶……”他决定换个目标继续告状。
许学军并不在意,见碍事儿的跑了,只问道:“这是什么?鸽子肉?”
豉油皇鸽的做法跟其他的卤肉有所不同,像猪那就不用说了,肯定得切成小块才能卤。鸡鸭鹅的情况也类似,又因为不同的部位卤的时间不同,不可能整只丢进去。可鸽子却是整只入卤,期间最好不要翻动,以保持外表完好无缺。
除了鸽子,鹌鹑也类似,除了美味之外,也更注重颜值。
也因此,许学军几乎没有迟疑就看出了这刚出锅的是两只鸽子。
这时,唐红玫也已经了尾,豉油卤水跟其他卤水一样,都可以反复使用,她简单的处理了一下后,这才回答了许学军的问话:“耀祖不知道怎么了,突然就买了两只鸽子来,没想到还叫胖小子撞了个正着。”
“没事,他在幼儿园吃过午饭了。”许学军卖儿子卖得毫不犹豫,且完全不带一丝一毫愧疚的。卖完儿子后,他也顺便把先前的事儿简单的解释了一遍。
正如胖小子所说,他们班上有个小朋友出了水痘,家长也是今个儿上午见情况不对送去医院后才知道的,回头就赶紧来通知幼儿园了。也因此,老师就叫其他家长先把孩子接回去观察一下,毕竟水痘的传染性太高了。
因为本身就是机械厂附属幼儿园,里面所有孩子都是厂职工子弟,通知起来倒是挺方便的,直接去家属区吼一嗓子就成。当然,也有一时间没通知到的,老师就领着小朋友们先吃了顿午饭。
胖小子就是其中之一。
“我去的时候,他刚吃完。”许学军觉得胖小子那胃口,看着就不像是被传染的,不过既然老师都这么说了,他就把孩子领回来了,下午也不会再送去。
“水痘啊……”
唐红玫多少还是有些担心的,这病倒是谈不上有多严重,可万一真的得了,得吃不少苦头。想到这儿,她决定下午还是抽空领着胖小子往医院去一趟,哪怕安安心。
不过,午饭这一关还是得先过去。
店铺里,唐婶儿一再的跟胖小子解释,家里头中午这顿都是随便对付一下的,毕竟还得忙着做生意呢,谁有空琢磨饭菜?也就是今个儿特殊,特殊的原因就在于唐耀祖馋嘴了。
然而,胖小子并不接受这个说法:“小舅馋嘴了就能吃到香喷喷的肉,我呢?我呢!我也馋嘴了,我馋了!奶,我真的真的真的嘴馋了!!”
等唐红玫和许学军一前一后从厨房里出来时,就看到胖小子鼓着腮帮子在那头跟唐婶儿说理,只差没拍着胸口保证自己说的都是真的。
唐婶儿一脸的无奈,不过等她抬头看到许学军时,无奈就变成了控诉:“你说你好端端的把他接回来干啥?要接回来不能提前说一声吗?”
大胖孙子舍不得骂,儿子就不同了,皮糙肉厚的,多骂几声也无所谓。
其实,许学军也是这么想的。
“别管他,他吃过午饭了。”
落后一步的唐红玫赶紧帮着解释,等唐婶儿听说胖小子班上有孩子得了水痘,立马急了:“那可不能乱吃东西,我记得鸡是发物,鸽子呢?”
“不吃最保险。”许学军看了眼正扭头冲他发射死亡光波的胖小子,淡定的指了指在摇篮里啃爪爪的皮猴子,“没吃饱就跟你弟弟吃点儿米糊糊。”
胖小子委屈啊,心说,你怎么不干脆叫我啃脚丫子呢?
然而,反抗是注定没用的,他到最后也只能吸溜着哈喇子看着爸妈奶奶和小舅一起美滋滋的吃鸽子肉。
唐耀祖还是很有良知的,他深觉对不住胖小子,在吃饱喝足抹了一把嘴后,由衷的表示:“胖小子你放心,以后啥时候你不在家了,我再买鸽子肉吃,我向你保证!”
胖小子:…………
最惨




七零年代美滋滋 分卷阅读135
的还不是这个,而是午饭结束后,胖小子被唐红玫拉去了医院,光检查还不算,居然被医生逮住打了一针预防针,效果未知,不过屁股哟,真的是生疼生疼的。
事实证明,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因为暂时不能上幼儿园,胖小子被迫留在了家中,一天三顿米粥咸菜,唯一叫他心情好点儿就是饭后的大苹果。
才熬了三天,胖小子就想念起美好的幼儿园生活了。没得吃没得玩,整天还得面对屎尿不知的皮猴子,冷不丁的就尿了拉了不说,最惨的还是卤肉店太香了。
给闻不给吃……
也就在这个时候,整个幼儿园关门了。
“你家胖小子没事儿?唐姐你可得看仔细点儿,你家俩孙孙呢,大的还好,小的万一被传染上了可不得了。对了,那个……二桃生的那个十金,就得了水痘!”
唐婶儿原本是真没当回事儿,反正据她观察,胖小子是吃嘛嘛香,还每日里上蹿下跳的压根就没个安生的时候。这模样,怎么看都不像是被传染了,而且这都过去三天了,要发也该发出来了。
没想到的是,胖小子是没事儿,他班上的其他小朋友却陆续发了水痘,甚至幼儿园其他几个班,也曝出了有人被传染了。
其中就有许十金。
这下,唐婶儿可犯愁了。
在确定消息无误后,她跟唐红玫商量着:“不行咱们就先住在店里?两家隔了那么近,窗户都是对着的,还有楼道里,你进我出的,万一给传染了咋办?胖小子倒是结实,皮猴子岁数太小了。”
唐红玫也觉得避开点儿好,其实不光是隔壁家,同栋楼还有其他人家的孩子也得了水痘。
这就是附属幼儿园的坏处了。
先前胖小子他们班倒是放假了,可因为家都在一块儿,得空了都是玩在一起的。当然,胖小子是例外,他被带到了店里,毕竟家里没人也不可能把他随便往外头一丢。
因此,他成功的避开了,可家属区其他孩子却传染了个彻底。
在这种情况下,别说俩孩子了,怕是大人都不能回去,怕被过了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家里是做饮食生意的,本来就该小心一点儿。
最终,在多方商量下,唐婶儿一家子暂时分开住在了几个地方。
这年头的住房问题太多了,谁家都没个空。柳舅妈家里倒是有个还没结婚的小儿子,就让唐耀祖跟她儿子暂时挤一挤。还有另外两个雇员,也想法子挪出了一间屋,唐婶儿带着皮猴子住一家,唐红玫和许学军带着胖小子住另外一家。
住在别人家里,那肯定是不方便居多。好在,他们家是做买卖的,多半时候都待在店里,倒也还算凑合。
而这一凑合,就是差不多一月半的光景。
这一回的水痘真的是来势汹汹,起初还是年岁较小的幼儿生病,到后来连已经上小学的孩子也跟着病了,一些抵抗力较低的大人也未能幸于难。
一时间,县人民医院真的是人满为患,在这种情况下,最受影响的必然是饮食行当。
就算这年头还没有那么多的卫生意识,可一旦疫病横行,人们多半都会躲在家里,尽可能的减少外出。假如必须要外出,也会尽快把正经事办妥,然后赶紧回家,绝不会贸贸然的在外头逗留。
这么一来,连商业街都冷清了不少,小吃店、饭馆子更是受到了重创。
卤肉店这边也好不到哪里去。
唐红玫倒还好,她本来就不大管店里的事儿,只一门心思琢磨卤方。正好,前段时间唐耀祖要吃鸽子,她想着既然熬了豉油卤水,总不能就这么给浪了,又因为豉油卤味咸鲜可口,哪怕她本人不是特别中意,可自然有人会喜欢。
卤水这东西就是得用时间来磨,因为客流量减少,每日里售卖的卤肉也少了很多,唐红玫倒是更有时间琢磨方子了。
她是真的不着急,毕竟这属于天灾**,又不是她的卤肉不好吃。
唐婶儿本来还有些心急,见儿媳淡定依旧,她索性也就放开了。每日里,空的时间多了,她就拿着块抹布,东擦擦西抹抹,把小小一家店面擦得到处都锃光瓦亮的,连一丝丝边边角角都不放过。
有她作为表率,店里的雇员肯定得跟着干。一时间,卤肉店简直成了街上的奇葩,在阳光下亮堂堂的,干净的几乎能反光。
不光是商业街这边的卤肉店,菜市场那边也是如此,两家店就跟人家示范店似的,一天十八回的打扫卫生,隔着大老远的就能看到窗户玻璃闪着光。
这期间,唐婶儿还抽空去了人家木材厂,问了做牌匾的事儿。
他们这个县,其实没有做牌匾的习惯,就连百货大楼,那也是在外头的墙上贴了硕大的字。其他的国营商店也是如此,不是贴在墙上就是贴在玻璃窗上。像他们家的卤肉店,前身是国营糕饼铺,就是在玻璃窗上贴了两个大大的“糕饼”。
可菜市场门口先前不是新开了一家卤肉店吗?上头那明晃晃的“方哥卤肉店”五个大字,那是深深的刻在了唐婶儿心头。
1...4041424344...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