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宫外夺嫡王爷入赘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依稀如梦

    龙来洲笑着起身道:“我的傻慧竹,这是必须的。一会吃过东西,我让嬷嬷帮你准备热水,你可以换了衣服歇息一会,我可能晚些时候才有空陪你了。”

    慧竹忙站起羞红脸悄声道:“你别喝醉了。”

    龙来洲笑着伸手轻轻刮了一下慧竹的鼻子,悄声道:“放心,有二郎呢,肯定不会多喝的,我要陪我的王妃呢,不信到时你可以罚我。”

    还没有等慧竹回答,龙来洲已经走了出去,小红和小雀也很快进来道:“王妃,嬷嬷去端吃的了,王爷让我们好好伺候你,一会儿这里不会有别人进来,你可以好好歇息。”

    慧竹点头道:“我不想吃东西,现在就想换了这套衣服,太重了,还有头上的动东西。”

    小红忙道:“王妃,还是等嬷嬷送了吃的进来,吃过东西再取下吧。”

    慧竹只好道:“好吧,先听你们的。”

    小红笑道:“王妃你看,这新房好大,和林皇后的秦王府的屋子一样,外面书架上有书,还有琴和笛子。”

    慧竹起身走出卧室,看了一下外面的大套间,见一边是书架,中间饭桌一张圆桌,几个凳子。一边是书桌,整齐地放着文房四宝。小雀又手指旁边一个屋子道:“王妃你看,那个屋子是衣物间,还有王妃的一些嫁妆。刚才听嬷嬷说,那个屋子都是王妃和王爷日用的衣物,其他东西都在后面的库房。

    慧竹道:“既然是住的屋子,自然放衣物就可以,精简些才好。”

    小红手指两个墙角上的两大盆长得极好的绿萝道:“这绿萝不错,长得这么好。”

    小红道:“王妃刚才没有看到外面呢,摆的都是清一色的黄菊花,实在壮观极了。”

    正在这时,两个嬷嬷领着两个丫头端了好些精致的菜肴进来。慧竹认出其他一个是海明珠身边的宋嬷嬷,忙见礼道:“辛苦嬷嬷了。”

    宋嬷嬷笑道:“晋王妃,明妃娘娘说,在这里你不要太拘束,还和平常一样,要什么只管吩咐。”

    慧竹忙道:“嬷嬷,慧竹刚来这里,一切嬷嬷多多指教。”

    宋嬷嬷忙道:“晋王妃放心,有我们呢。明妃娘娘在外面陪客,马上开席了,你想吃东西。晋王说你有些困,只管歇息,一会儿会备好热水,洗漱一身就可以轻松歇息一会,王爷今天忙,你被在意。”

    慧竹忙道:“嬷嬷,我知道,代我谢过太上皇和明妃娘娘,让她们这么辛苦,慧竹实在不孝极了。”

    宋嬷嬷忙道:“王妃不知道,太上皇和明妃娘娘今日高兴呢。如果王妃没有什么吩咐,我们就下去。”

    看着宋嬷嬷带人出去,屋子里只剩下慧竹和小红小雀,慧竹忙对小红道:“小红,帮我取下头上的东西吧,实在太重了。”

    小红和小雀听了,小心帮慧竹取下头冠。慧竹终于舒了一口气道:“没有想到成亲有这么多麻烦事情,唉,现在好了,看到这些东西,我倒有些饿了。小红,小雀,我们一起吃吧。”

    小红和小雀忙道:“不,王妃,我们是下人,你先吃吧。”




第三四一章 松勇郊区寻故旧
    周逸忙道:“勇叔放心,我知道,这些我父亲都说了。当初若不是我母亲兄妹作乱,我父亲娶的是云姨。是我母亲耍了心机,才有了我们一家现在这样的尴尬。虽然我五岁起在终南山长大,但是南山道长和父亲从小教导我要做忠义诚信之人。父亲告诉我,我们周家是百年望族,满门忠烈,却因为我父亲后来的无奈之错,让我和父亲愧对周家先人。父亲无数次说,自己不愿意踏足红尘,就是自己曾经的这段不堪经历。我虽然能力有限,但是我一定会想方帮我父亲弥补过错的!走吧,勇叔,我们去城南打探谢家恩人。”

    周松勇点头道:“好侄儿,你能说出这番话,叔叔我就放心了。你可知道,我们的先祖汉有周勃周亚夫,后来有周瑜周处,他们文韬武略,因为忠义流芳千古。我们这支周姓后裔,虽然根在江南,但是我们的高祖进京武举一举成名,被天子委以重任,镇守边关,功勋卓越封侯此后我们周家男儿学文习武,女子也读诗书,成为京城望族。”

    周逸道:“勇叔,这些我也知道,我们周家女子,前朝有过两个王妃一个皇后,云姨和玉姨,就是老姑母的女儿,也是前朝的公主。”

    周松勇忙悄声道:“周逸,你已经十七岁。你要记住,江山易主,不是我们能把握的。但是我们的祖训,要么着忠义的文臣武将,要么着良善诚信的平民百姓。你云姨玉姨还有我们自己的身世,只能我们自己知道,外人千万不要多说。”

    周逸道:“勇叔,我知道。下山时道长和我父亲再三交待过。”

    周松勇道:“我们现在去城南,我知道城南姓谢的人家聚居在两个地方。原来我听说皇城的谢姓,都是同一祖辈。如果恩人是京城人,用的是真名姓,现在就是不住在那里,也应当可以打探到的。”

    周松勇周逸叔侄两个策马来到城南,一路打探,问了几十户人家,村人都说并没有听过一个叫谢布长的人,现在这里也没有叫谢文谢安的年轻人。

    “勇叔,既然那个恩公称二爷为恩公,你仔细想想,二爷曾经多年镇守山海关,会不会是二爷在山海关时积的恩德那个人说是城南人,会不会是他祖上在城南居住,实际上他并非住在城南,没有用真实名字”

    返回途中,周逸边走边沉思,提出自己的疑惑。

    周松勇想了想到:“你说的也有可能。我十三岁才随父亲在山海关,在那里待了两年,好像没有听父亲说过有人称他为恩人,他手下有过几个姓谢的,但是没有叫谢布长的人。莫非这个谢布长在我到父亲军营之前就离开了周逸,现在还早,我想去一趟城东,我要去找一个人,看他能不能知道一些。”

    周逸忙道:“勇叔,你想找什么人十八年了,你确定可以找到你要找的人”

    周松勇点头道:“周逸,我现在想起一个人,论理他现在还不到七十,应当还活着吧。当年我去山海关不久,我父亲手下有个叫陈宝树的副将,为人耿直忠义,大家都叫他陈叔。我到那里大概半年后,他因为腿疾十分严重,母亲又重病,三个儿子,两个儿子一个在西北军营,一个也在我父亲手下,只有幼子在东城陪着老人,所以他向我父亲请求回家退养,当时我父亲还赠银一百两,让他回去好好孝顺老人。如果我父亲在我去山海关之前与谢布长有过交接,这个陈叔一定知道,因为我父亲对他十分信任,去哪都带他在身边。”

    周逸点头道:“勇叔说得对,我有预感,我们这次去城东,不会虚行。”

    周松勇和周逸出了东门,来到城东郊外,很快打听到了陈叔的住处。村人告诉周松勇,说陈叔也算是这里的名人,为人十分忠义。只是现在他已经年近七十,行走不便。村人还告诉周松勇,说陈叔的长子在当年乱兵进城时战死,他有一子现在皇城开布坊;陈叔的次子战乱时一手残疾,生有三子,一子在城东军营,一子在城里卖杂货,一子在南方经商;陈叔的次子现在和陈叔住在一起,一直在家务农。

    周松勇和周逸听惊喜万分,尤其周松勇。因为陈叔的次子自己认识,也是当年守城的将士之一,没有想到他也还活着。

    ”“当周松勇出现在陈叔家时,陈叔正在屋檐下看着四岁的小孙子。当周松勇叫一声“陈叔”时,老人惊讶不已。

    周松勇于是近前坦率地说道:“陈叔,你不记得我了当年在山海关,勇儿,下大雪时在辕门堆了三个大雪人的那个勇儿,你可记得我姓周。”

    老人站起细看了一下周松勇,又看了一下周逸,突然惊喜地说伸出手指道:“你是周将军的老二勇儿”

    周松勇点点笑道:“对,陈叔,是我。”

    老人很快热泪盈眶,忙道:“天啊,你竟然是勇儿老天有眼哪,勇儿,快进屋子吧。”

    周松勇见老人行走蹒跚,忙扶着老人进屋,周逸则牵了那个孩子。

    老人给两人倒了茶,又细看了一下周松勇,长叹道:“勇儿,少将军,我终于记起来了,你确实是少将军勇儿。当年你才十二三岁吧我一直以为,你们周家—”

    周松勇微笑着道:“陈叔,当年我母亲常说我淘气,所以十三岁时让我去山海关父亲的军营。幸好那时去那里历练了两年,才让我九死一生活到现在。”

    周松勇说完,又手指周逸道:“陈叔,你还是叫我名字吧。这个是我侄儿周逸,也就是我大伯的孙子,他从小在终南山学艺。”

    陈叔看了一下周逸,感叹地说道:“好,好!当年因为脚痛,没有去守城,实在有亏哪。乱战之后,我曾经多次让人打探过你父亲和我家老大,可是那时皇城血流成河。老二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唉,周将军还有我老大的尸首最终没有找到,听说死人太多,多数都让那些乱兵搬去乱坟岗葬了。”

    周松勇忙道:“陈叔,你知道吗,我已经打探到我父亲的下落了,他被人安葬在城北竹子林。是一个自称叫谢布长的人把我父亲安葬的,他的儿子分别叫谢文谢安。陈叔,我特意来找你,即使想问陈叔,这个谢布长家在哪里他是什么人我记得当初我到父亲军营时,好像并没有一个叫谢布长的人。”

    陈叔听了,想了好一会儿摇头道:“谢布长当年我在山海关时,好像军营没有叫这个名字的。”

    周松勇忙道:“陈叔,你细细想想看。那个谢布长给我父亲的碑文上立的是‘恩公周公之墓’,可见我父亲有恩于他,那个时有没有一个叫谢布长的人,受过我父亲的大恩”

    陈叔听了问道:“勇儿你说周将军的碑文上写的是恩公之墓



第三四二章 城西谢端葬恩公
    那人听了,放下肩上的柴,微笑着手指那边山坡对周松勇道:“你们看,那个大槐树下的那栋老宅,就是原来桂花夏家的住所。当年这的一大片田地,都是桂花夏家的,他们城里还有好几个店铺。但是前朝末世时,他们卖了好些田地,也很少卖桂花了,先在城里做其他生意,后来将剩下的田地租给人种,自己只做员外收些租子。现在呢,夏家已经变成谢家了。”

    周松勇听了忙问道:“老伯,怎么夏家就变成谢家了”

    那老人笑道:“这就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这原来的夏家,子嗣不盛。娶的夫人是城南谢家的女儿,只生了一个女儿,偏养到十五岁准备入赘姑爷。这个夏老爷也有几番妾室,可是都没有生下一男半女。这夏老爷夫妻本来想等女儿大了招女婿上门,谁知道他们家的闺女长大后,自己不愿意,看中了皇城中的一个浙商的公子。夏老爷和夫人疼爱这个女儿,只能依了女儿出嫁,送了好多嫁妆。女儿出嫁不久,随夫家去了南方,这夏家的家产也不要了。夏掌柜无奈,原本想过继自己本家的一个侄儿,偏自己夫人又不愿意,说要过继就过继自己娘家的侄子。因为娘家侄子已经成年定亲,为人也不错这事情,而夏掌柜本家那个侄儿才十岁,资质一般,家里贫困,父母为人也有些苛刻。为了过继儿子的事情,夏掌柜的那个堂兄还和这个谢夫人闹了一场,打了一场官司。结果夏掌柜赠送了两亩地给这个堂兄,还花了不少银钱,才赢了那场官司,最终过继了谢夫人的娘家侄儿。”

    周松勇听了忙问道:“老伯,夏老爷过继的那个岳母家的侄儿叫什么你可知道”

    那老人道:“好像叫谢端,听说读过几年诗书。他过继不久就成亲了,当时我还被朋友请去帮厨呢。那个谢端过继后就帮夏老爷在城里做生意,常去北漠贩药材皮毛,那时生意不错。只是不到一年后夏老爷的夫人突然过世,夏老爷悲伤不已。不过那个谢端很有孝心,对夏掌柜很不错。两年后流寇来了,这个谢掌柜城里的财物都被流寇抢了,夏掌柜气得半死。听说幸好那个谢端很精明,还在乱兵围城时,就藏了一些家产在这个城外的老宅,让夏老爷还有自己的妻儿搬回这里住。乱兵走后,谢掌柜拿出这些藏着的钱财买了一些田地,就一直住在这里,我们都称他叫谢员外。历经几次战乱,现在谢员外虽然不再是大财主,但是还算是小财主了。他一共生了两个儿子,第一个儿子姓夏,住原来夏家老宅,伺候原来的夏掌柜及几个小姨娘终老,如今也有儿有女了。谢员外还有一个儿子姓谢,另外建了新房子居住,与谢员外夫妻一起住。你们看,那山脚东边那个有竹林的就是谢家老二的宅子了。”

    周松勇忙问道:“请问老伯,当年那个过继来的谢夫人娘家侄子谢端,他生的两个儿子叫什么名字他最小的儿子应当成家了吧”

    那老人笑道:“不,那谢老二好像还没有成亲呢。他们兄弟叫什么名字我可不知道,只知道那个谢员外夫妻随谢姓儿子住。他这两个儿子虽然不同姓,但是相处好像不错,从没有因为家产田地财物闹过生分。那个老夏掌柜还在呢,听说六十多岁了,身子好得很,去年还做过六六大寿呢。”

    周松勇听了惊喜道:“多谢老伯相告,不瞒你说,我们远道来京城,是代人送信的,正要找他们家的谢员外呢。”

    那老人笑着挑起柴道:“我刚才从那里过来,那个谢员外正在院子呢,你们去吧,我该走了。”

    周松勇笑着再次谢过老人,转身对周逸道:“周逸,我们去谢员外那里不远,走路过去吧。”

    周逸忙道:“可是勇叔,现在已经不早了。”

    周松勇道:“没事,我们晚点回去,若进不了城,我陪你去玄真观,那里我熟悉。你看,玄真观就在那山上,晚点也没事。”

    周松勇满怀激动,因为知道,只要见到那个谢端,当年父亲下葬时的情形,也就很清楚了,说不定还可以打探出慧竹父亲周松发的下落。

    夕阳已经落下最后的余晖,周松勇和周逸牵着马来到谢端住的屋子,见院子的大门紧闭,于是上前敲门,很快是一个年近五十的妇人前来开门。

    “你们找谁呀”

    那个老妇见到牵着马的周松勇和周逸,一脸惊讶地问道。

    周松勇忙道:“婶子,我找谢员外,我姓周。”

    那个妇人又细细看了一下周松勇和周逸,很快转身喊道:“端哥,有人找你!”

    老妇人说完,还是单开半开的院门招呼道:“你们进来吧。”

    周松勇和周逸牵着马进了院子,很快见一个约五十岁左右的老人走了出来。

    老妇让两人见马拴在院子的大树下,周松勇忙抱拳对走过来的谢端道:“请问老伯,你就是谢员外么”

    那个谢端仔细看了一些周松勇,又看了一下拴好马过来的周逸,疑惑地问道:“我就是谢端,请问两位壮士是——”

    周松勇激动地说道:“谢员外,我姓周,皇城人,祖籍江南。你可能不认识我,不知道你还记得二十年前山海关的守将周大人周将军么”

    谢端听了一惊,忙道:“你们是从江南来的还是京城来的”

    周松勇忙道:“谢员外,不瞒你说,我从江南来的。十八年前,我也是皇城人,我姓周。”

    谢端听了,再次细看了一下周松勇,忙道:“你们先进来说罢。”

    谢端说完,示意老妇将院门关上。

    周松勇和周逸随老人进屋,老妇很快给两人倒了一杯茶。谢端让两人坐下,然后问道:“刚才听你们说姓周,不知道你们这个时辰远道而来找我什么事情”

    周松勇忙道:“谢员外,我不瞒你,二十年前镇守山海关的周将军,就是家父。当年的流寇之乱,我九死一生流落到了江南。现在到皇城,除了帮主子办差事,就是想打听父亲的遗骨下落。”

    谢端听了,忙站起身激动地说道:“你真是周将军的后人么”

    周松勇忙道:“对,我就是周家老二周松勇。当年父亲从山海关调回皇城守城,我也在一起防守皇城。”

    谢端盯着周松勇的脸上,郑重地问道:“当年周将军的坐骑是什么马你说你是周将军的二公子,也在守城,那时你手上常用的兵器是什么”

    周松勇道:“家父的坐骑是一匹枣红色战马,四蹄都有一白圈,我当时的坐骑是一匹黑马,用的兵器是长枪。”
1...9293949596...1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