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蓬州还魂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岸易通易岸

    她是一个理科毕业的学生,不懂得舞文弄墨,更不懂得含蓄和文字技巧。但是她却懂得张峰的诗歌。

    他们的关系刚刚起步,何海云就从山区调动到了文化局机关,开始了紧张的文物普查工作。

    不久何海云的父亲何树坤因从庙顶高空坠落,造成重伤,昏迷住院。

    本来就有千丝万缕关系的张峰,不得不停下手中的工作,专心伺候未来的岳丈。

    这样一来,张峰和高敏英刚刚摩擦出来的热度,再次降温。

    他每天勤勤快快,从家里到医院,从医院到单位,从单位到家里,循环往复,昼夜复始。

    他的表现让何海云感到满意,从中挑不出半点毛病。

    他所欣赏的是何海云的细腻和柔情,忧郁和含蓄。他所好奇的是高敏英的豁然和大度,直白和爽快。

    在他心目中,何海云的诱惑,总是始终占据着上风。高敏英的好奇总是把他从何海云的高峰路上拉向歧途。

    混沌时,麻木时,郁闷时,高敏英的形象总是在他眼前跳跃,理性时,冷静时,快乐时,何海云的灵魂总能占据他心中的制高点。

    他现在基本掌握了这么一种特殊平衡。就是既享受高敏英的爽快大度,又分享何海云的细腻温馨。

    他在两者之间总是找不到一个平衡点。

    所以,他趁着含糊不清的思维,一箭双雕,一脚两船。他觉得这样心里才平衡。

    何海云在张峰准备钻进高敏英的缝隙之际,突然回到了蓬州县城,堵住了他的去路,着实也让张峰有些措手不及,猝不及防,插不进缝。

    何海云所欣赏的是张峰的强悍、霸气和实力。所以,自从与朱友康分手之后,便试着分享张峰身上具备,而朱友康身上欠缺的强悍、霸气和实力三大优势。

    久而久之,她发现张峰的厚度、宽度、长度和高度,完全和朱友康不是一回事。

    如果说朱友康是一杯可乐,那么张峰就是一杯咖啡;如果朱友康是一杯牛栏山二锅头,那么张峰就是一杯XO;如果朱友康是一把锋利的镰刀,张峰就是一台快捷的收割机。

    有时候,尽管嘴上不承认,她还是会暗暗佩服父母的眼光,感谢父母的选择与推荐,以及给她提供的美好姻缘。

    所以,在长时间没有朱友康灵魂的影罩下,她心里非常清晰的印象就是张峰的高大和伟岸,霸气和实力。

    何海云好久没有见到朱友康了,他的心就是目前这种良好状态,然而,朱友康在医院里的突然出现,再次打破了她心中的宁静。

    尤其是朱友康在爱人住院的情况下,仍然腾出捡来,跑出去为他父亲买了精美食品,去看望他的父亲何树坤。

    偏偏这时候,张峰就在跟前。

    张峰心里又一次失去了平衡,高敏英的影子又出现在他的脑海里。

    后来高敏英和张峰谈对象的消息,居然在无意之中,传到了何海云母亲巩丽君耳朵里。

    除了巩丽君心中怒火冲天之外,何海云失去了朱友康之后,也怕再次失去张峰,心里也感受到空前的压力。

    在何海云和高敏英的比较之中,在张峰心目中,高敏英占有巨大优势。

    不仅家庭优势和工作优势非常明显,感情优势也在螺旋式上升,任由这种态势发展下去,对于何海云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因为高敏英没有其它感情掺乎在里面,她和张峰的感情,就是最直接最纯洁的感情,在她身上还没有发生过和第二个男人的感情关系。

    而对于何海云来说,最起码她的感情长河里,还有朱友康这条飘荡的小舟。

    工作上也不例外,高敏英现在是县团委副书记,并且与张峰所从事的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还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高敏英在不久的未来,肯定会晋级到科级干部的行列,而且仕途非常看好,非常符合张峰以及父母的未来期盼与渴望。

    而何海云本身是文化局的职员,而且是事业编制,最起码的公务员都不是,学历上和高敏英的本科院校毕业相比,逊色不少。

    所以,工作优势,家庭优势,都比不上高敏英,高敏英必然是遥遥领先的,这些都令何海云望尘莫及。

    现在如果再不抓住感情这把稻草,那就将与张峰失之交臂。

    对于男女之间来说,关键因素是感情,谁站在感情的制高点上,谁就是胜利者,谁就是成功者,反之亦然。

    高敏英的出现,增加了何海云的危机意识,他的母亲更加担忧。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当无风无浪的时候,也许什么成就都没有,而惊涛骇浪往往会成就一切。

    所以,巩丽君亲授秘籍,协助女儿何海云度过这一难关,展开持久的进攻。

    何海云的主动出击无疑是一件好事,然而,小吕的主动主机反而成为错误。

    因为美珠的住院治疗,友康常常会碰到绕不开的小吕,有时候张慧敏也去美珠那里慰问一番。

    然而,小吕是最献殷勤的,弄得朱友康左右为难,里外不是。

    人家的热情帮助,你难道能拒绝吗?

    反过来,难道说,小吕的过分热情,不就是在美珠和友康之间架起一杆猎枪吗?

    所以,美珠的及时出院,让小吕的一切可能化为乌有。

    无奈之下的小吕,不得不选择了与张慧敏结婚,尽管还有一千个不乐意。

    结婚前,小吕特意跑到朱友康的办公室,亲自祈求朱友康的嘱咐,传达她结婚的喜讯。

    小吕到过友康家,知道友康家的情况,然而,张慧敏家的情况就更加糟糕了。

    他家仍然是多少代人居住的老房子,一对双目失明的公婆,和一个不上学的小姑子。

    未来的生活里,她将面对严重参加的公公和婆婆。

    她与张慧敏感情的好坏,在一定意义上看的是与公婆的关系如何。

    她在张家的所作所为,决定了社会在她背后的舆论和评价,更决定了她的人品和命运。




第二百九十一章 逢生
    没有经历过分家的人,是生活经历中的一种缺憾。

    无论你分到了什么,还是短缺了什么,都是精神世界的宝贵财富。

    美珠分家后,住进了睡觉没有窗帘遮掩,屋子没有围墙遮挡,出门就是漫天野地的地方,心中充满了无限惆怅、伤感和痛心。

    惆怅是因为对未来前途的堪忧,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走出这一片沼泽地,过上美好生活,幸福日子。

    伤感的原因非常显而易见,朱友康为家庭的付出,让母女跟着受罪,美珠自己又识大体顾大局,得到的却是这等悲惨的下场。

    别说住房这样的大事,就连基本生活用品都没有分全,炒菜没有小锅,舀饭没有饭勺,烧火没有煤炭……

    最难说,最不愿提到的就是痛心了。

    天底下恐怕也只有朱友康这样的大孝子了,也只有张美珠这样的孝顺儿媳妇了。他们不顾一切地为家庭付出,照顾家里的每一个人,甚至付出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

    不仅礼节做的到位,而且行动上一贯扎实推进。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分家竟然把谁借的外债谁来还作为分家原则。

    朱友康夫妇眼看着,自己的日子一天天这样的煎熬,也不是个办法。

    靠家里是绝对靠不上的,要说稍微可以靠上边的,也就是家里承包的果树,还有救命河南岸河边菜地周围栽着的几十颗梧桐树了。

    “友康,咱这样下去,无法改变命运啊!”半夜里美珠实在无法入睡,就给刚睡醒下来方便的朦朦胧胧的友康说起话来。

    “美珠,你怎么还没睡呀?”友康吃惊地发现,美珠睁着呼啦啦的一双眼睛看着自己,眼睛里充满的忧伤和无奈。

    “友康,你不上愁吗?咱分家分了那么多外债,咱啥时候才是个出头的日子啊?”美珠显然为分家后的日子在作难。

    “美珠啊,你看到了吗?可不是这些外债的问题,你看看,咱搬过来时,是不是咱自己铺好的红砖头地面?

    是不是咱自己买的电线灯具?是不是咱自己做的火炉?是不是咱自己把床锯开搬过来的?”

    朱友康一连问了这么多问题,美珠知道,友康也是动了脑子的。只是他不说而已。

    面对老公能说出这么多问题来,美珠心里很感激。可是,她现在还不知道朱友康下一句要说什么呢?

    所以,她在思考着问题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友康又说了:“你还记得老人分家时说的话了吗?老人说,不管是谁,分到咱这边新房,老人负责后续的施工,包括通水通电,地面围墙,门窗玻璃等都办好。

    可是,咱搬过来以后,已经解决了这么多问题,老人一点也没有做,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咱自己清楚咱自己的实力,老人不是说了吗,咱两个人挣钱,依我看,后续的事,恐怕都是咱自己做了。”

    美珠听了友康的话,觉得自己的压力更大了。

    “有人说压力就是动力,咱实在不行就想办法挣钱吧,目前,咱这个家已经别无选择了。”美珠听出来友康说话的含义了,干脆就直接说出来了。

    “美珠,我看你说的没错,咱不干点事,就不会有好日子过的。”友康肯定了美珠的话,可是,至于要干点什么,友康心里一点底儿也没有。

    “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的车间对外已经承包出去了,刘新亮的母亲让我去她的门市上班,正好我住院了,还没有去成,跟人家说一声,咱干脆就不去她那里上班了。

    你在县城里找一个加工酱菜的空房子,大院子,咱自己干还不好?”

    美珠拿出了做生意的初步方案,她接着说:“咱南丘村不是有一句顺口溜吗?南丘村萝卜芥甜,不让俺吃不给你玩。

    咱村里的红萝卜、紫萝卜,远近都是出了名的。咱们何不注册一个南丘村萝卜的商标,加工成副食品卖出去呢?

    还有咱把醋铺子也开起来,如果行得通,能挣钱,咱还可以把酱油也开起来。

    你别忘记,当年我可是食品加工厂酱菜糕点车间里的大主任,当年我还带着他们去过北京向春食品加工厂和天津华惠酱菜厂系统学习过呢。

    不管是酱菜也好,糕点也好,这些技术我是学得最好的、最通的。

    所有的工艺流程,我全部都记在笔记本上了。再加上我在加工厂这么多年的工作实践,凭经验凭技术,我想经过一阵子折腾,我们一定能顺利进行下去,一定能发财致富的。”

    “你说的极是,咱们再认真研究一下,综合考虑一下,目前,我觉得咱们最大的障碍,就是钱的问题。咱现在还有那么多欠款,谁能借给咱那么多钱啊?

    所以,我考虑,相信你的技术没有问题,找个场地也应该不成问题,就是房租和购置设备,加工原料,这三大块问题,慢慢来,一个一个仔细琢磨,等考虑成熟了在行动。”

    美珠这么一说,友康就开动了脑筋,他一下子分析了一大通,最本根的问题是资金问题。

    做萝卜食品原料问题容易解决。

    村子本身就具备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本地特殊的土特产品,村子南西北三面环山,西高东低,岗坡山沟非常多,素有“八岗之脚,九沟之首”之称,这就是天生的生产萝卜的地方。

    村民耕地面积所占比例比较宽阔,每年多种一些五谷杂粮,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充分利用杂粮资源做生意。

    借老天爷的恩赐,这里每年红萝卜和紫萝卜产量和质地都非常好,在过去年代,萝卜和萝卜缨子都是可以充饥的。

    南丘村没有别的特产,唯独特产红萝卜和紫萝卜,可能是土壤和季节的原因,红萝卜和紫萝卜长得个头非常大,所含糖分也非常高,生吃清脆爽口,甘甜美味儿。

    但是,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这就是吃完萝卜之后,每个人的嘴唇上和牙齿上,都会变成紫红色,别人看起来非常搞笑。

    萝卜不但能生吃,煮熟也是如此。还能擦成萝卜丝、萝卜条,晾干后储存起来,食用起来非常方便。

    将最细小的萝卜煮熟之后晾晒干透,常常放到冬天里和第二年春天里食用,非常好吃,而且还能作为赠品赠送给朋友和客人。

    因南丘村紫萝卜和红萝卜都甜脆爽口,就流传下来一首童谣:“南丘村萝卜芥甜,不让俺吃不给你玩。”这就是童谣的来历。

    无论做酱菜、做醋,还是加工萝卜,这里的原料都是非常丰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做生意的坚实货源和坚强后盾。

    所以,朱友康对张美珠提出的生意方案,非常赞成,也很有信心。



第二百九十二章 挠心
    “友康,我忽然想起来一个问题来。”美珠第二天起床的时候,一边穿衣服,一边给友康说话。

    “你说,想起了什么问题啊?”友康已经下了床,正准备往门外走去,听到美珠说话,就停下了脚步。

    “咱分家了不差,好歹有了住的地方,可是咱吃啥啊?粮食怎么没有分呢?”美珠疑惑地看着友康,披着外衣下了床。

    “这个啊?这个,这个,咱这里都这样。咱又不常在家,有啥吃啥呗?”友康吞吞吐吐说道。

    “你说咱吃啥吧?啥也没有啊?”美珠摊开双手,做出了无奈的举动。

    “咱别直接问了,到时候需要啥,咱就去要呗!”友康随机应变道。

    “也好,省得以后盆盆罐罐的。你先去来一点面粉、油盐,小米之类的吧!”美珠随即催促道。

    “好,我这就去。”

    朱友康出了门径直去了旧家,回来的时候,带回来半点面粉,一升小米,一瓶花生油。

    “挺快的,友康。你去的时候,老人怎么说的?”美珠问。

    “也没有说啥呀,凡是有的都拿来了。”朱友康痛快地回答。

    “那就再去搬两棵白菜吧,咱这里一棵菜也没有。”美珠继续让友康去倒腾。

    “好,我这就去。”说完出了门,到旧家东墙跟掀开破席片,顺手搬了两棵大白菜,也没有打招呼,就搬回了家里。
1...134135136137138...1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