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州还魂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岸易通易岸
老朱正在犹豫不决时,姐夫老梁说话了:“书堂啊,我觉得这样可行,我在村里干了十几年支书,村里的事我是清楚的。这第一,水库是村集体的,在水库里打井谁都有股有份;第二,每个生产队都在河岸打一口水井也不是那么一回事;这第三呢,就是合作下来谁都是赢家,何乐而不为呢?”
这老梁不愧是当过村支书的人,说起话来有理有据有分寸。老朱一听,也就对老冯头的想法产生了兴趣,并且按照具体情况进行了分工。这样,问题就算是解决了。
老冯头见老朱默认,认为时机已经成熟,端起酒杯道:“来吧,兄弟们,就按照老支书刚才说的干吧!干杯!”说罢一饮而尽。
剩下的问题就是喝酒,他们又开始猜起拳来。屋子里又是一台戏。
老朱在这三人当中属于酒量最小的一个,他感到有些眩晕,和老冯头嫂子一边逗乐,一边给她灌酒,一边又请她为自己斟酒。
就在这时,一个中年女人突然闯进来,这人正是老朱的老伴张丽芝。
看到了老朱的失态醉相,看到老冯头嫂子买弄姿色,和老朱**逗乐的滑稽动作,笑不得恼不得。于是赶紧把老朱拉出来给说话。也顾不得屋里人怎么想怎么看了。
“弟妹呀,有什么话不能屋里说呀?”老冯头醉醺醺地说道。
“好吧,老朱家里有事,他得回去了!”丽芝一只手拉着老朱的胳膊,一边回答着他们的问话。
“三金回、回来了,有事了,我要、要、要回去了,咱们……”老朱越是不说啥事,这喝了酒的人越是不让他走。
实在没有办法,老朱看了大屁股媳妇一眼,给他们说了实话:“三金的胳膊又出问题了!明天又要跑山西了!”
“呵呵,找冯贵和,那是我家老弟呀,他不收你钱,明天赶紧找他去吧,别耽误了孩子!”老冯头得知是友康胳膊问题,也就不再挽留老朱。
第八十一章 咋办
不胜酒力的朱书堂和老伴一路走,一路说着胡话。丽芝尽管劳力不错,但还是难以支撑一个男子汉的身体,也随着朱书堂的身体东倒西歪,累的她上气不接下气。
丽芝搀扶他拐过一个弯儿,往东走了百十来米就到了家。友钟正在给刚到家的弟弟友康碗里盛饭,最小的三个姊妹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翻着小人书玩耍,因为只有友康回来得晚,没赶上吃饭,这饭是母亲临出门时给友康热下的。
友康吃的碗里是杂面汤,里面有南瓜块、面头和葱花,出锅时烹了山韭菜花,味道非常好,这是友康在家里吃的最好的、也是最多的汤饭。紫萝卜放在篦子上,尽管过了一些时间,但里面还不太冷,所以,朱友康就从篦子上拿了紫萝卜去吃。
见父亲回来了,孩子们赶紧站起来,再细看,父亲喝的醉醺醺的,腿都软了,连路也走不动,还得母亲缠着,友钟和友康赶紧跑过去帮忙。
友钟赶紧上炕铺好被子,下来和母亲、弟弟一起抬起来往炕上放,老朱说什么也不上炕。母亲见实在不行,就扯了一把椅子放在方桌一边让他坐下来,友康给父亲倒了一杯水晾在桌子上。他怕父亲把水杯拨拉掉了,水杯还没有放稳,就顺势往桌子里面挪了挪。
“来,来,三金,让我看看,看看!”父亲书堂心里还是很关心儿子的。说罢就扯上了友康的胳膊。“你小子,呼弄你老爹。这不是好好的吗?”其实他喝多了酒,把友康的右胳膊当成了左胳膊。友康只管笑,也不说话。逗的姐姐友钟和三个小姊妹都才乐呵。
只有丽芝一脸的愁容。他的主心骨现在这个样子,怎么一起商量着找人找车去山西啊!于是就生气地把友康的右胳膊拽回去说道:“老朱,你还知道三金没事啊!去,还去喝去,三金不是没事吗?喝去啊!”上去双手扯住老朱的胳膊就往外拉扯。
“一边去,一边去”老朱嘴里说着,胳膊一边往回缩。看着父亲这样子,友康赶紧又拿来两只大碗把水来回倒量着,好让父亲早点多喝水,醒醒酒劲儿。大约待了半小时左右,书堂清楚了许多。
“你看你,喝成这样,孩子的胳膊还看不看啊?”丽芝知道书堂的醒酒过程,其实,她也和友康他们一样在等待这一刻的到来。
“没事了,没事了,刚才这酒真上头,弄得我头昏转向的!”书堂终于说了一句清楚话。
“三金,给你爹看看胳膊。”丽芝看老朱醒来了,赶紧催促友康。老朱看过之后,很吃惊。“嗨,怎么这样啊?拽直了,怎么又回不去了呀?”
“我去看友兵去”说着老朱起身就走,身子晃悠了一下,丽芝很担心地说:“行不行啊?”顺便和他一起出了门。
不巧的是友兵还没有回来。听他父亲说,也许明天能不能回来还说不清,后天一定回来。这可咋办啊?老朱和丽芝无奈地想着。
远在山西的冯方慧在黑城中医学校学习期间入了党,需要回河北老家搞调查材料,在吃饭桌上把这些情况告诉了叔叔婶婶。
“哎,咱留点心昂,上次你老乡来找你给孩子看病的时候,不是坐大卡车来的吗?那辆车是来山西拉货的,说不定还能把咱捎回河北老家呢。”婶婶桂兰提醒着说道。
“对,有道理。那是不是你这两天去下边的公路边等等,看是不是能等上书堂的那个侄子。”冯贵和接着说。
桂兰是一个最能守铺的人,她听冯贵和的话,每天搬一个小板凳,带一个营生筐,到下边公路边去等,手里也不忘做着营生活。
第三天上午快要做饭的时候,一辆大卡车由南向北疾驶过来,在她面前突然停了下来。车上下来的正是友兵他们俩人。他还认得这位婶婶,下了车就叫婶婶。桂兰顾不得应声,赶紧把她的侄女冯方慧回河北的事说了。
友兵告诉她,如果顺利,大约在日落前就能赶到桂兰她们家,他让冯方慧早点做好准备,等车来了上车就走。
友兵听说老乡要搭车,心里想着要尽量在路上节省时间早点往回返。于是就告别桂兰婶婶,匆匆上车走了。
赶在做饭前桂兰回到家里,把遇见友兵的事说了一遍,冯贵和高兴地说:“看来学习中医,治病救人,就是造化深啊,这闺女运势太好了。”
“咱是不是也回去一趟啊?”冯贵和说“咱们上次回家还是在梦云四五岁的时候吧?”
“是啊,现在要让我自己去你们河北,恐怕连家都找不到咯!”桂兰说。
这一天正是周末,傍晚的时候,江梦云回来了,听说姐姐冯方慧要回河北老家,她也想陪姐姐一起回河北看看去。她说,听赵铁柱他们说,河北很好玩的。上次回河北老家的时候,我才四五岁,啥都不记得了。
“如果车上有空地,咱们是不是都回去一趟啊?”江梦云提议道。
“恐怕不行,咱不能尽给人家添麻烦,往后日子长着呢”冯贵和接着说。最后桂兰说,还是看情况吧,能去几个就去几个。咱可以安排一下谁先去谁后去。都先做个准备吧!
赶在日落前,大卡车的喇叭嘟嘟嘟地在冯贵和门前响起,友兵和他的同事从卡车里下来,家也不进,急着回河北老家。就在门外按车上的喇叭等他们一家出来。
车里只能坐三个人,他们按照事先说好的先后顺序上了车。大卡车下了大坡,沿着川西河一路向南很快驶向黑城县方向。
老朱和丽芝听说友兵后天才能回来,整个晚上都没有睡着觉。心里盘算着去哪里给三金治胳膊。老朱喝了酒,即将要天亮的时候,他睡着了。丽芝下来解了手,刚上到炕上还没有躺下,就听见远远像是大卡车的声音。
她不相信真声音是真的,她认为也许是自己想车想疯了,是耳朵里产生了幻听。这样想着,她就挨着书堂躺下了。不对啊,这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大,这可是千真万确的啊。
第八十二章 来了
昨夜里丽芝和老朱说什么也不能入睡。因为儿子的事扎心,也没有心情和平时那样寻欢作乐,肆意放情。儿子的事太让心揪心了,费了吃奶得劲儿才让友康进入蓬州中学学习,本想让他静下心来学习,谁知道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来,倒是好事一个也看不见。
他们一个晚上把村里的、外村的、卫生院的、县医院的等等,这些医院和医生翻到了一遍又一遍。始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答案。作为一代中医名医江老的传承人冯贵和,看来省内外无人可及啊。除了他再没有一个能做好这样的高难度的医学难题了。
这样的问题要是西医解决起来,那可就受罪多了,肯定要做手术的,恐怕还要花更多的钱,光受罪到不说,还不一定能做好,而且也一定会在手术的位置留下几道明显的疤痕。
看来学习中医,运用中医学原理解决问题真的太伟大了,既治标又治本,既能够改变原来的臼位置,自由地伸曲拉直,而且还省钱不留伤疤。
丽芝和老朱是最佩服中医的。所以,整个晚上就没有多提西医手术的事。但是,如果友兵不回来,他们就无法去山西找名医冯贵和。
不是说其他日子不能去,关键是让儿子利用礼拜天这个空闲日子,不耽搁儿子学习。
说着听着,丽芝倒是精神,不一会儿,老朱却打起了呼噜。丽芝在呼噜声中含糊地听到了大卡车越来越近的声音。她赶紧坐起来,披上外衣,跑到院里细听,嗨,真的回来了,友兵真的回来了,还听到了他们大声说话的声音。
她兴奋地拍打着老朱的胸腹,掀开了他的被子。老朱一下被惊醒。很恼怒地说:“干啥?刚睡着,就叫我!”丽芝说:“你赶快起床,友兵开车回来了,赶紧找他去。他可能不在家里呆,看一会儿再往公社去了!”
老朱听说友兵回来了,像是在做梦,有点犹豫,丽芝一把将他抓起来。老朱这才下炕往外走去。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巧合事啊。说来你做梦都不会想到。
出了门老朱是听到了说话声,是在前边老冯头那一道街上,他立刻快步过去,不错,就是他回来了。不过车上下来了好几个人啊,这都是些什么人呢?他正在犹豫,那边有人开始叫他,原来是冯贵和他们一家回来了。老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真的吗?
老冯头一家现在可热闹了。老冯头尽管昨晚也喝酒了,但是,看起来人家精神状态要比老朱好得多。又是迎接又是倒水搬凳子,又是指挥家里人,准备这个准备那个的。
当一阵忙活都安稳下来之后,老朱单独和冯贵和说明了朱友康的具体情况,还说正在上愁没法去山西找你呢。冯贵和一拍大腿,着急的说:“看我这记性,你要不提,我还真的不记得了。莫非上次我忘记给你们说了?”
“你说不让孩子提重物,没提到弯曲的事。”老朱说:“我想只要捋直了就会自动弯曲,谁知道会是这样啊,这是不是没救了呀?”
“不会的,这样也好,说明原来纠正过来的臼处一定是把血肉长好了。”冯贵和说着要老朱给孩子过来。老朱说还是等冯贵和他们休息一下再来看吧,毕竟走了一个晚上的路,肯定是又累又困的。
说罢就要告辞,冯贵和坚持要他给孩子过来,他说路途遥远,又是夜间走路,他们半路上都休息了一会,现在还不困。老朱只好客随主变了。
他快步回到家里,丽芝已经把友康叫醒,穿上了衣服,老朱拉住友康的手就往外走。友康在迷迷瞪瞪之中来到老冯头家。
事情就是这样巧合地再次相遇了。冯贵和见到友康很亲切地拉到自己身边,一边说这话,一边把友康的胳膊上下来回屈伸。刚开始很温和,一会儿越来越用劲,越来伸缩角度越大。但是,这时友康的感觉,因为随着曲动的力度加大,友康疼得已经难以忍受。但是,这孩子很坚强,一直咬紧牙关,攥紧拳头,默不作声。冯贵和最欣赏的就是这样有骨气的孩子。
冯贵和告诉老朱夫妇,以后几天时间里,你要每天来几次屈伸,要一天比一天力度加大,最终达到伸曲到原来的位置上,但是,有一点必须告诉你,别太用力了,再次错臼麻烦就大了。等伸曲到位之后,为了防止反复,你还得坚持再做半个月左右,等稳定下来,巩固下来,孩子以后就不会再出现反复了。
就这样,问题也解决了,而且省时省力,是送上门的买卖。老朱和丽芝心里很高兴,心情也轻松了下来。
但是,往后这半个多月,孩子能去上学吗?要是去学校,家长能每天跟着一块去蓬州中学给友康来回伸曲吗?这太不现实了,家里队上还有一堆活要做啊,打井的事迫在眉睫啊。
朱友康心里早已记下了冯贵和老中医说的话,他从内心就没有让父母再次操这份心,他已经打定主意,赶在礼拜天回到学校,他想学习是一节课也不能耽搁的。
等伸曲结束以后,老朱夫妇和儿子朱友康回到家里,剩下老冯头一家人说话休息。
快中午的时候,老朱把儿子再次叫到老冯头跟前,继续进行伸曲。伸曲之后,由老冯头的儿子冯小军和朱友康陪同,江梦云和他们一起跑到村外山岗上、挖石头坑、北河沟、柿子林、救命河等倒出转一转,看一看,领略一番河北风情,感受一番南丘风土。
冯贵和留在家里和哥哥拉着家常离别之类的话题,冯方慧开始准备走访他的行动。在伯母陪伴下,她首先拜访了姐姐方莹。因为冬闲季节,两个孩子和她都在家里。
姐妹多年不见,面面相觑。然后,冯方慧开始夸赞姐姐有福气,漂亮又年轻,直夸得姐姐有点不好意思了,她用小拳头锤在妹妹冯方慧的脊背上。也不管母亲是不是在跟前,骚情的说道:“这么说,你姐姐倒像是黄花大闺女了!你是不是再给你姐姐再介绍一个帅小伙呀?”
“好啊,美男子有的是,就怕你不敢谈。”冯方慧调侃着说道。
第八十三章 再论
张俊生的一声“大家请留步!”是与会人员始料未及的。大家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七八个与会人员的目光一下子聚焦到革委会主任路明楼的身上。
路明楼是一个久经战场的人,对这些已经是司空见惯,所以,他神态自若,一语不发,静观其变。
但是,路明楼根本不愿意看到有今天这样的结果。他铁着脸,从脸上看不出其他任何表情。他没有说话,他在等待张俊生的下一个举动,他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说话,因为,这正是一个“多事之秋。”
政府县长王茂奎是这次事件的最初制止者和阻止者,他分析了全县各项收入及支出的具体情况。他的发言被指为有意和张俊生顶着干,是给张俊生难看。他认为,张俊生的“大家请留步”是针对他来的。
所以,这个小个子秃头顶,大背头的领导有些在坐不住。
“张主任把大家留下是什么意思?”万茂奎发话了“你的意思是让大家继续讨论吗?还有这个必要吗?路主任不是说过了吗?散会!”
“王县长,你分析的没有错。不过,问题的关键不是一个经济问题所能回答的。经济问题不是搪塞这些文化问题的理由,文化是无价之宝,因为,这个新州白瓷遗址开发和利用是一个复杂的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需要考古专家做考证,而不是政府和革委会。这是一个明确的政治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历史文化问题。历史文化的价值是无法用经济数据来对比的!”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路明楼应该当机立断了。可惜,路明楼不但没有收这个场,反而在中间搅局。
看到张俊生和王茂奎争执不下,自己又无法逃避。就开始采取折中方式。“这个问题不急,慢慢来吧,大家不要争执了。将来问题自然会有一个明去答复。”
他认为这样的结果会让张王二家各自退缩收场,谁知道,这样的话题更加激发了会场争执的气氛。王茂奎毫不示弱地说道:“我一贯认为,一切不符合经济规律的事物都是不可取的。”
“您这么说的意思是,文化考古是不可取的吗?它不符合经济规律吗?你的经济规律指的是什么?请面对大家一次性讲清楚,否则我会坚持的我的一贯主张的!”张俊生一鼓作气,一点也没有把自己置身于领导之下,而是站在了一个平等位置上展开的一次激烈的对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