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州还魂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岸易通易岸
学校自作主张,在事件得到圆满结束之后,再另外给本学校人员什么处分,节外生枝是毫无意义的。纯属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于事无补,反而引起不良反应。
总务处主任猜测着高校长就要下令撤销处分的时候,就提前给校长说:“时间不早了,学生还饿着肚子,我这总务主任还担着责任呢!我的赶紧回去通知食堂给学生温饭去。”
说话间已经离开席位,直奔食堂去了。
看到有人离场,在座的也就蠢蠢欲动,有些坐不住了。
高校长只好无可奈何地草草宣布:“好吧,我今天就民主一次!听大家的,撤销处分了!”
说完,不等别人动身,他已经站起来,倒背着手,第一个走出了会议室的屋门。
团委大喇叭里立刻播放了撤销处分的决定,操场上、教室里、宿舍内,一片欢呼声。
学生们早已拿好了手中的碗筷,听到宣布的好消息,除了空着嗓子高呼,还欢快地敲打着碗筷,雄赳赳,气昂昂,向食堂方向进发去了。
他们已经饿了两个多小时了,肚子里早已饥肠辘辘了。
学生们只顾着欢呼雀跃,敲打碗筷,很多人都没有听见大喇叭里后面的广播内容——学校决定,下午延后一节课上课,第三节课调整到第四节课课外活动。
一场轩然大波到此总算收了场,尘埃落定。
当天晚上,朱友康睡得很香,他心里充满了满满的幸福感。因为有这么多的支持者、鼓励着和跟随者。
他做了一个非常不现实的梦,一个很特别的梦。
像是自己又回到了俄国的十月革命时代,面对下面海洋一般的革命队伍,他变成了一位俄国伟大人物,站在高高的悬崖上,面对下面群情激昂的人群做动员、搞演讲。
场面宏大、气氛紧张,形势严峻,自己站在潮头,面对革命勇士,俨然成为了一名先行者、开拓者和引领着。
对面的炮声轰鸣响起,惊醒了睡梦中的他。他醒来之后,控制自己躺着的身子部位不发生动摇,尽量回忆着梦里刚才的一幕幕故事情景。
他仔细地回味着刚才梦境里面的每一精彩片段,心里排山倒海,久久不能平静。
他知道,这几天来因为这场公益篮球比赛,给他带来了太大太大的压力和冲击。
这次事件触动了他对公益活动的重新认识。引起了他的沉思和遐想。究竟什么是公益活动,这个公益活动的意义价值到底在哪里?
在蓬州中学尽管把公益活动搞得轰轰烈烈,水生风起的,可就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理解这公益事业的确切含义所在。
这次必须来一个了断,彻底清楚一下,究竟什么是公益。
为此,他专门跑了书店,查阅了太多的资料,和班主任程老师积极探讨,又专门跑到团委张书记那里拜访请教。
通过系统学习和了解,他才发现,公益事业并不都是人道主义救助,贫困救助活动,也并不都是讲卫生、讲文明之类,他的范畴是十分宽泛的。
并且,公益也并不是都是免费的,只要你以社会公益事业为主要追求目标,不把利润最大化等等,都属于公益的范畴。
说到底,公益就是公共利益的简称,再说通俗一些,那就是**领导人民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公益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人民为社会为公众谋福祉谋利益。
只要你的活动是为了人们谋福祉、谋利益的,说明你就是在做公益。
还有一点也是必须掌握的,那就是公益的社会性。公益可以是一个人的行为,但是更多的是一个社会组织的集体行为。
所以,做公益一定离不开一个群体和一个有共同追求的集体。
朱友康一旦掌握了公益事业的定义和范畴,他思想的野马就更没有束缚了,他紧迫的脚步就迈得更大了。
他对以后公益活动的联系和安排,更注重研究评估它的风险性和挑战性了。
他觉得应该尽力做一些风险相对较低,挑战相对较小,福祉相对更多,利益相对更实惠的公益活动。
退一步说,这次事件尽管跟自己是没有直接关系,但是,自己对活动本身的风险和挑战性认识不足,考虑不周,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责任。
为这事他深感惭愧和不安。在日后的工作中,他只能以细心、认真、周全的思维,来对待每一件要做的公益活动。
他在心里暗暗发誓,绝对不能再出现一次这样的事故。以免给方方面面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第一百九十四章 余波
公益篮球邀请赛的余波,在师范学校的师生中间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听到相关话题。
人们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本来事情已经由市委公益志愿者协会出面解决了问题,并且做的很圆满,那为什么非要在外人走了以后,插住门子给自家人治罪呢?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不处分人,能显摆自己的权威吗?
学生们议论的焦点就在这里。他们认为,如果这样下去,以后在遇到什么问题,那下一个治罪的对象不就是自己吗?
朱友康在学生中间也听到了不少这样的议论,只是自己的特殊身份和作为当事人,不能参与话题讨论。但是,他的心里是非常清楚的。
朱友康想怎样才能够消除在师生中间的影响呢?消除了影响,也就可以安心做该做的事情了。
他把这种想法分别说给班主任程老师和团委张书记听,程老师赞成以适当的形式召开一个座谈会,会上各抒己见,让师生们把心里的怨气释放出来。
团委张书记听了朱友康的汇报,觉得朱友康的思想越来越成熟了。他除了能及时扑捉学校内各种声音,还能够举一反三,列举事实,出主意想办法。
心里对朱友康更加高看了一眼。他没有多说话,只是若有所思地说了一句话:“看来是该转移一下师生们的注意力了!”
朱友康听了这句话,心里一下子亮堂了起来。是啊,这件事都过去马上一个星期了,余波还在,是该转移一下注意力了。
朱友康一下子觉得自己也成熟起来了。
从张书记那里出来,一院子都在围着看一台电视机的节目。电视放在靠近前排教室的墙根,下面用一张学生桌支撑着。
因为电视就安放在团委这一排。
挨着电视不远处,一直到最后一排学生站在课桌上,里三层外三层,早已水泄不通了。
朱友康饶了好一会儿弯子,终于在一对男女手拉手离开这里时,腾出了一个空隙。朱友康赶紧顺势挤进去。站在那里看了起来。
电视节目里正在上演《马克思青年时代》,屏幕里燕妮与马克思相亲相爱的革命友谊,再次点燃了他心里对何海云思念的烈火。
其实,在挤进来之前,他看到那一对男女手拉手离开的时候,心思就跑到遥远的南方一所设有文物专业的中专学校,那里有他的最爱,那里是他的精神寄托。
自从大雨一夜相抱之后,他再也没有见到过何海云,也不知道她的感冒是什么时候治好的,更不知道,她现在一个人在遥远的南京是不是适应。
他突然想给她写一封信,从开学到现在已经过去两三个月了,自己没有写信给她,她也没有回信给朱友康,这中间时间已经不短了,是不是中间有什么误会呢?
他一时冲动起来,就回到教室里给何海云写信。教室里只有两个人,一个女生在跟着收音机播音,正在学习外语。
因为在师范学校是不学习外语的。看来这个女同学肯定有她自己的思考,也许几年之后她还会继续深造。
另一个是男生,他在靠右边的课桌上,铺开一张宣纸,正在集中注意力画一幅国画。这个男生的主攻方向已经非常明显了。
朱友康想,我以后要向哪一个方向发展呢?看来写作对我是最合适的。他没有想那么多,因为他现在想的是给何海云写信。
他立刻坐下来,拿起笔写道:
“海云你还好吗?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两三个月了,思念之至……”
他刚写了没有几句,就被刚进来的“两口子”搅乱了局。
这是六班里最有名的“两口子”。之所以出名,那是因为,他们是老革命老干部的家庭出身,从小长在一起,青梅竹马,门当户对,十分和谐。
双方老人觉得这俩人做夫妻一定是自然的一对,所以,就在私下里给她们俩定了亲。这就是所谓“撮合”与“钦定”。
小时候还行,人长大了,思想就复杂了,对事物的看法就有了主见。
所以,当他们都到了十五六七的年龄时,他们对各种事物和现象都有了不同的理解和看法。这就是各自有了各自的爱情观、婚姻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经过了不同的环境影响和教育,他们的“政见“越来越不一致了。抬杠吵架的机会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动手动脚的所谓“暴力”。
可是,谁也没有提出过分手,打归打,闹归闹,没有一个人提分手。所以,“家庭暴力”越来越严重,愈演愈烈。
这不,今天又上演了这场好戏。
尤其是自从来到师范学校以来,远离了父母的监督和权威,更没有了约束和制约,因此闹腾起来也更加的疯狂。
由于三观不同,还有性格上的反差,两人冲突日益增多。嫣然是地地道道的“两口子”。所以,班里的同学们都称呼他们是“两口子”。
女的先抱着头猫着腰跑进来,男的倒是没有跟进来,可是半块砖头先跟进来了。
这块砖头从这位女同学头上飞过去后,直接打在了北墙上,吓得女方蹲下来一声尖叫。
朱友康没有见到这样的阵势,一时不知所措,急忙从座位上站起来,大声喊道:“你们在搞什么鬼把戏!”
说话间女方已经跑到他身后,用他的身体作掩护,预防再次遭受男方的跟踪袭击。
男方看到朱友康在教室里,不好意思进来,就跑到团委那边的院子里看电视去了。
这位女的叫马瑞英,男的叫胡志高。
朱友康调任学生会宣传部部长兼任公益部部长之后,马瑞英接替了他的学习委员,胡志高接替了他的团支部组织部委员兼任板报组组长的职务。
他们俩来师范学校报到之前,在本地初中也都是班级干部或者学生会干部。
朱友康任职的调整,和他们原来的任职是有关系的,朱友康身兼数职,而原来这“两口子”都是没有任职的。
班主任综合考虑之后,与团委张书记在一起协商,便把朱友康提拔到团委学生会,把马瑞英和胡志高安排在班里任职。
从此,这“两口子”的大戏才真正开始……
第一百九十五章 电影
朱友康出门以后,团委张书记送朱友康出了门。
因为是周五,晚上学生们乐意干些什么就干些什么。这是学校的正常安排。
张书记站在那里向西边看了一下,看电视的同学真不少,他的脑子一下子就开了窍。
对了,不是说转移一下师生们的注意力吗?
你看这伙人看电视看得多热闹多带劲儿啊!这不就是转移注意力的好办法吗?
他灵机一动,心中立刻有了金点子。
在高智巡校长的准许下,学校以团委的名义下发文件,规定全体师生每周三晚上到百花影院看一场电影,并形成了制度,成为经常性活动。
只要师生们一看电影,电影里的镜头总能不知不觉中占据了他们大脑中的位置,久而久之,这种影响就会完全消除了。
张书记就是高,高校长很高兴这位团高官“发明”的高明策略。
果然不出所料,在新州百花影院上映了最新拍摄的影片《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宽大的银幕上一幕幕惊心动魄的镜头,一下子把师生们的精神吸引上去。一个个看得精神专注,或者哈哈大笑,或者替主人揪心。
朱友康坐在影院的中间位置,而马瑞英和同学交换了座位,就坐在胡志高的身边。他们坐在朱友康右前方。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朱友康看得一清二楚的。可以看到,他们随着电影剧情的发展,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而表现出一种特殊的亲密和爱慕。
朱友康感觉这“小两口”太好奇了。白天里打打闹闹,看起来好像是不共戴天,是死冤家,是活对头,其实此时此刻他们又表现得那么恩爱。
这种现象朱友康费了很大的努力,也无法解开这个谜底。
一个晚上下来,电影倒是看得不精细,这“小两口”的精彩表现,他倒是记得清清楚楚,背的是滚瓜烂熟。
现在想起来那天的情景还有些吓人,朱友康想,要是那一天马瑞英躲在他身后时,他一冲动跑出去和胡志高去论理,那就成了天底下最大的笑话了。
朱友康现在想起来,自己觉得倒是满心的欣慰,他毕竟还了解一些夫妻之间的恩爱关系,否则,那天晚上在教室里,很可能会发生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情。
到了那个时候,你后悔已经晚了。
由此,朱友康又想,这种奇怪的现象到底该怎么解释。
他带着这个问题走出了影院,整整一个晚上,他脑子里都是这个问题。
他想第二天直接去找胡志高寻求答案,又觉得不妥帖,他在思索着,究竟谁才可以为他解开这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第二天,师生们的话题有相当一部分开始讨论昨夜里电影的场景来。早年丧妻的许茂生养了九个女儿。大女儿含冤离世。
有人问,为什么大队副书记郑百如要强行与四姑娘秀云结合呀?既然强行与人家结婚了,那后来为什么又要离婚呢?
对故事内容也进行了分析,他们说,后来秀云因拒绝三姑娘为其说妥的婚事,而引起父亲和众姐妹不满,其主要原因还是,她非常同情她的大姐夫金东水的遭遇。
有人说,郑百如趁机夜闯秀云小屋被赶走,郑脑羞成怒,散布秀云与金东水的流言蜚语,逼秀云投河自尽,幸而被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