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红楼]娇女迎春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无法忘记的遗憾
这道政令,就跟把皇后架在火炉子上烤没什么两样。
御史台第一时间上奏本表示反对:虽然秦汉时期有这个先例,但是那也是一千七百年前的事情了。且不说本朝从来没有赐皇后采邑的先例存在,就是有,也没有直接赐下数百万亩之多的。
御史台众御史联名上奏,要求皇帝回成命。
第165章
虽然由御史台领头,但是,朝廷上上下下很快就知道了,加上背后有人推动,因此反对的本章很快就堆满了皇帝的御案。在这样的情况下,贾赦不得不递交了申请,求见皇后。
这就是皇后不同于诸妃嫔的特权之一。其余的妃嫔,哪怕是三贵之首的竺贵人,轻易也见不到自家父兄,就是有事儿,也只能在母亲和嫂子提交申请之后,上头批准了,才能够跟母亲嫂子见上一面,不像皇后,可以直接跟有官爵在身的父兄见面。
贾赦会投交申请,就是为了这次轰动朝野的皇后采邑一事,所以,他来到清凉殿之后,先恭喜贾琰怀上了皇嗣,然后就忧心忡忡地说起了群臣对皇后采邑一事的看法和诸多反应。
“娘娘,此事您不可不妨啊。”
“父亲,您是知道女儿的,也应该知道,治理黄河是女儿多年以来的心愿。”
“可是娘娘,如此一来,您就跟黄河绑在一起了啊~!”
不是贾赦杞人忧天,贾赦很担心这会威胁到贾琰的地位,要不然,他今天就不会来这一遭了。以贾赦接受过的教育来说,他当然知道治理黄河对于皇家的意义。不止是他,就是御史台的那些御史们,还有那些文武百官,他们也知道。就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才会反对。
因为治理黄河是国事,本来就跟后宫不相干。如果皇帝直接说他要从根本上治理黄河,那么大家的反应也不会这么剧烈。问题是,皇帝一反惯例把商丘赐给了皇后,这几乎是把皇后跟黄河绑在了一起。
黄河本来就是个大问题,如果治理得不好,就必须有人背负责任。而皇后和储君则是维护皇帝的皇权的两大支柱。前年和去年,黄河都差一点决堤,如果把黄河跟皇后绑在一起,黄河一旦出事,皇后就要背负责任。而皇后一旦后位不稳,很有可能影响到皇帝的权威!
这才是除了那几个有心人之外,大部分臣子反对的主要原因,也是贾赦最为担心的一件事情:
贾赦担心今年或者来年黄河决堤,然后有人在背后推动一下,只怕下一次堆满皇帝的御案的就是要求皇帝废后的本章了。
汉代的那些宰相们不就是替皇帝背黑锅下台的吗?
如果皇帝没有把黄河跟贾琰绑在一起,又或者,贾琰不是皇后,而是原定的淑妃,贾赦根本就不会反对。可就是因为贾琰是皇后,贾赦才会瞻前顾后,才会如此忧心忡忡。
以前的他是光脚不怕穿鞋的,而现在,他是担心伤了玉瓶。
所以贾赦小心翼翼地建议贾琰:“娘娘,您还是跟万岁辞了这采邑





[红楼]娇女迎春 分卷阅读220
之宠吧。”
贾琰斩钉截铁地道:“父亲,女儿不能这么做。”
贾赦又是吃惊又是害怕,甚至语气里面也带了三分惊恐:“娘娘!”
贾琰道:“父亲,这件事情关系到黄河的治理。”
“我,我知道。可是娘娘……”
贾赦万万没想到,时隔数年之后,他会再度听到这句话,而且还是从他的女儿嘴里。
治理黄河本来是内阁的诸位宰相的差使,跟他的女儿又有什么相干呢?
贾琰道:“是的,父亲。这世间之事,有当为,也有不当为。治理黄河,就是排除万难也必须为之之事。这不止是女儿长久以来的心愿。父亲,黄河关系到朝廷的长治久安,也关系到华夏的百年大计,因此,绝对不容推诿,女儿只能迎头往上。”
“可是……”
贾琰打断了贾赦的话,道:“父亲,如果家里不支持,女儿就另外想办法。不过,女儿有点好奇,林妹妹和宝姐姐是什么反应,其他的亲戚家里,又是什么反应。父亲,您能跟女儿说一说吗?”
知道无法更改女儿的主意,贾赦十分无奈,却也只能回答贾琰的问题,告诉贾琰,事情传到贾家之后,家里诸人的反应。
贾琰既然是皇后,又怀孕了,贾母当然希望贾琰能够一举得男,彻底在宫里站稳了脚跟。可是现在,贾琰脚跟还没有站稳,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贾母可是一连好几天都没有睡好啊。
不只如此,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下面的人就开始传扬了,说皇帝的真爱是竺贵人,因此才不希望她们家娘娘太好了,也不希望她们家娘娘一直压着竺贵人,就是因为知道黄河之难,因此皇帝才要把黄河跟皇后绑在一起,为竺贵人铺路。
那谣言说的绘声绘色的,还真有不少人相信,贾母和邢夫人都是其一。因此,这些日子,贾母跟邢夫人到处烧香拜佛,希望贾琰能够一举得男,早早地诞下皇子。就是贾赦自己,心里也是这么期盼的。
如今听贾琰这么说,贾赦也十分无奈,却还是回答了贾琰的问题:“林丫头已经调度手上的人手财务,还说娘娘若是有需要,尽管开口。薛家没有表示,宝丫头私底下找了贱内说,她已经是定了亲的人了,就不能插手娘家的事儿。不过,她的嫁妆丰厚,陪嫁的人手也不少,如果娘娘有需要,她愿意赌上全副陪嫁。”
定了亲的女孩子就是别人家的人了,不能插手娘家的事儿,这是规矩。哪怕薛家实际上就只有薛宝钗一个靠谱,哪怕薛家离了薛宝钗在薛蟠和薛姨妈的领导下,十有八|九只能吃老本,甚至有可能快速败落,薛宝钗也不可能在定亲之后再碰薛家的账本了。
让薛宝钗高兴的是,她的嫂子,甄英莲是个软的,很多事情都愿意来讨要她的主意。而让她无奈的是,换了从前,薛宝钗可以帮忙说服薛姨妈和薛蟠、替母亲和哥哥拿主意,而现在,薛姨妈听说了贾琰的后位有可能不稳当因此摇了头之后,薛宝钗也只能束手无策。
因为薛宝钗已经定亲了,女孩子定亲之后,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就跟现在的薛宝钗,她之于薛家已经跟客人没什么两样了。
第166章
实际上,不止贾赦被弄得忧心忡忡,就连皇帝,也被某些人气得直跳脚。这天,皇帝怒气冲冲地从福宁殿下来,一进贾琰的清凉殿,就高喊着:“朕要杀了他们!”
贾琰先是一愣,然后试探着问道:“万岁说的,可是御史台的众位御史?”
“正是!”
贾琰立刻跪了下来,道:“万岁,那臣妾就要恭喜万岁了呢。”
贾琰也只有在有事,而且还是大事的时候,才会自称臣妾,平时,都是直接用我的。
皇帝先是一愣,继而不高兴地道:“朕有何喜?”
如果不是因为贾琰怀着孩子,皇帝一准拂袖而去。@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贾琰道:“难道不是吗?万岁,闻风奏事本来就是御史的职责所在。纵观史书,在一个王朝兴旺向上的时候,御史台做的事儿,都是不讨好的。相反,如果御史台只知道顺应上意,或者名声忽然变得好听的时候,往往是王朝衰弱乃至是亡国之兆。如今,万岁被众御史气得跳脚,以我之见,万岁肯定不是那等行事有差的昏君,因此御史们挑不出毛病来,只能避重就轻或者旁敲侧,虽然他们本意是为国为民,可终究有些没事找事儿的意思,因此万岁被气得跳脚,不是理所应当的吗?臣妾恭喜万岁,难道有错吗?”
一番话,让皇帝龙心大悦。
皇帝亲手把贾琰扶了起来,帝后二人在上面的填漆罗汉榻上并肩坐了,这才听皇帝道:“没错,就是这样。朕知道他们是一心为国,可是他们偏偏不说明理由,或者说拿似是而非的理由搪塞,因此朕才会如此生气。可是听皇后这么一说,朕还真不能跟他们计较。他们也是知道此事艰难,怕连累了你,也动摇了朕,因此才会阻拦。”
贾琰道:“可是,不管群臣如何阻拦,黄河治理已经是不容拖延了。”
皇帝点了点头,想了想,道:“皇后,朕想过了。朕打算效仿宋制,在工部之下设虞部,专管这黄河之事。另外,从钦天监调遣水文博士、阴阳博士,对商丘一带进行详细的勘测,绘制水文图册,细察商丘一带百年以来的天气天象细节,为治理做准备。”
贾琰道:“是的,万岁。臣妾也会预备好人手和钱粮,等水文图册一入手,就开始做全盘的规划。”
帝后越说越兴奋,很快就转道清凉殿书房,开始做更加详细的讨论去了。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其实,这为这采邑一事忧心忡忡人心惶惶的,还有清凉殿的宫人。还真有人担心皇后万劫不复,因此暗通款曲的也不是没有人。结果,到头来,皇帝还真的就那么简单。
他只是如此单纯地想要治理黄河而已。
不说帝后这边的反应,且说这后宫之中。
就是竺贵人也总算反应过来了。
竺贵人的三嫂竺尹氏特地进宫来,跟竺贵人道:“娘娘,这可是千古难寻的一个绝好的机会!娘娘若是想再上一步,那我们必然倾家相助。”@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看着这个眼里闪着算计和贪婪的嫂子,竺贵人叹息一声,道:“嫂嫂慎言!”
竺尹氏道:“娘娘!您,您就不想……”
“不想!”
竺贵人干脆利落地拒绝了。看着竺尹氏一脸不服气的模样,竺贵人暗中叹了一口气。
她知道,怕是不止这个嫂子,她的娘家人,十有八|九都是这样的想法。只是,这样的想头,哪里是她能够拥有的?
只听竺贵人道:




[红楼]娇女迎春 分卷阅读221
“嫂子,我知道你的意思。”
竺尹氏的脸上立刻多出了几分光亮来,看的竺贵人又是一阵疲惫一阵心慌。
“那娘娘的意思呢?”
竺贵人道:“嫂子,你还不明白吗?如果万岁想让我登上那个位置的话,万岁早就册立我为皇后了,那样,我们的六皇子就是嫡子,以嫡子立为储君,不是顺理成章的事儿吗?可是万岁始终没有点头,而且花数千万两白银迎娶了皇后。这就是万岁的态度。”
竺尹氏道:“那娘娘就甘心?”
竺贵人道:“甘心又如何,不甘心又如何?”
虽然当时没有反应过来,但是现在,竺贵人也明白了自己不能成为皇后的原因。但是,她能够照实说吗?
当然不能。
她只能这样说:“嫂子,我知道这些日子家里不好过,我也知道功高震主。但是,万岁不是这样的人。这次的事情就是最好的证明。万岁想要治理黄河,我不敢赌,而皇后却愿意陪着万岁一起发疯,甚至愿意赌上自己的身家性命乃至是家族,因此,她是皇后,而我只能止步于贵人。嫂子,请你回去这样跟家人说吧。我不如皇后,因此才有今日的妻妾之别。若是我们针对皇后,只会招来万岁的厌弃。”
竺贵人是个聪明的女人,她知道后宫的游戏规则,当阴谋陷害发生的时候,她会看情况,要么表示沉默,要么,告诉皇帝。
这也是她在后宫的生存经验。
她从来不会去主动陷害别人。她知道后宫的阴谋算计,但是她从来不会主动阴谋算计别人。这是她得皇帝信赖的主要原因,也是这么多年来,她临驾于其他妃嫔之上的重要原因。
如果为了权势地位就去陷害皇后,那她跟那些人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跟那些妃嫔们一样行事,她又如何继续在这些宫妃们面前清高?
所以,竺贵人知阴谋算计,却不会主动弄阴谋算计。
多年以来,竺贵人都是这么做的。她只是看穿了一切,然后保持沉默而已。
只是竺贵人自己都没有想到,竟然连她自己的娘家都坐不住了。
这让她十分忧虑。
第167章
送走了娘家嫂子,竺贵人依旧忧心忡忡,她身边的尚侍女官孙芳菲见状,不替她发愁:
“娘娘,您何必如此自苦?”
竺贵人摇了摇头,见四下里只有她们主仆几个,便道:“想我从潜邸开始,就是万岁身边皇后之下的第一人,因为先皇后无子,而二皇子四皇子都曾经因为行事不妥当又办砸了差事被万岁训斥过。所以,从本宫的皇儿才七|八岁的时候开始,就在谣传万岁有意立皇儿为太子,也正是如此,本宫在宫里份外自在,就是先皇后也对本宫礼遇三分。但是当今皇后又怎会与先皇后一般?先皇后求子多年却一无所获,最后不得不认命。而当今皇后呢?她比本宫还年轻,身子骨也好,子孙缘也强过本宫,进宫不到半年就怀上了皇嗣……”
孙尚侍道:“可是娘娘,皇后娘娘虽然怀上了皇嗣,可是看她面如桃花,只怕这一胎是位公主呢。”
竺贵人摇了摇头,道:“这一胎是公主,下一胎总不可能也是公主吧?若是下一胎还是公主,那下下一胎呢?她子孙缘既然这么强,总会生下皇子的。”
更重要的是,皇帝想要嫡子!真正从皇后肚子里爬出来的嫡皇子。
竺贵人很清楚,当年的太上皇未必不曾想过嫡子继承皇位,要不然,老义忠亲王也不会越过前面的哥哥在幼年就被立为储君了。如果不是太上皇当年被迷了心窍,如果不是老义忠亲王当年得到群臣的拥戴威胁到了还是皇帝的太上皇的权威,太上皇也不会大为忌惮,最后把老义忠亲王逼上了绝路。
可就是老义忠亲王被逼上了绝路又如何?太上皇后悔了,才会打破六妃共同执掌后宫的局面册封了当今万岁的养母为皇后,当今才得以以半个嫡子之身越过前面的几位兄长继承皇位。
这可是血淋淋的事实。
前车之鉴犹在眼前,而竺贵人不止输在她没能爬上皇后的宝座,还因为她的儿子已经十五岁,正是要议亲的年纪。六皇子一结婚,就可以领差事。偏偏当今皇帝如今年富力强,力最是充沛的时候,这个时候,六皇子在竺家的支持下强势出场,哪里不引人侧目的?
六皇子输就输在他已经不是孩子了。
当年太上皇对老义忠亲王不就是差不多在这个时候起了嫌隙的吗?老义忠亲王还有个储君的名头,可她的六皇子有什么?
偏偏她们母子被人奉承久了,尤其是六皇子,多年来一直被当成储君第一候选,就是竺家也……
竺贵人真的很害怕,生怕儿子惹怒了丈夫,更怕娘家威胁到皇权最后被连根拔起!
就跟当年老义忠亲王的母族一样。
所以,六皇子的婚事,她提都不敢提。
竺贵人在忧心忡忡不敢为儿子的亲事开口的时候,赵敬妃也在为儿子的亲事操心。毕竟五皇子只比六皇子大一岁,她们母子基本上就是竺贵人和六皇子的陪衬,甚至很多时候,她们母子根本就是宫里的隐形人。
但是,这不等于说,赵敬妃就不疼自己的儿子了。就是因为心疼儿子,所以她才不得不这么做。@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只是她终究只是个六妃之末,这个六妃,还是因为她替皇帝养了一个儿子,皇帝才恩赏给她的。明明当时贤德淑宜端敬六妃中只有贤德二妃的位置有人其余的四个位置都空着,皇帝依旧只肯给她敬妃之位。
敬妃敬妃,敬陪末座。
这十年来,赵敬妃咀嚼着这句话,小心翼翼地在宫里活着。
其实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虽然如今她家里看着还不错,可是当不得当初她家里没有起来的时候她被宫里的花鸟使选入宫中做了一段时间的宫婢,然后又被分配到当时还是皇子的当今皇帝的潜邸成为当时还是皇子妃的元皇后身边的使唤宫女。那一天,元皇后身体不适不能侍奉丈夫因此便宜了她在春凳上服侍用了鹿血的当今皇帝。哪怕她因此一举得男又被抬了身份,她家里也因此慢慢地好了起来。可是当不得这过程有些不光。
赵敬妃知道皇帝介意这件事情,因此她从来都是谨小慎微的。
所以,把儿子叫到跟前的时候,赵敬妃直接就告诉儿子:“皇儿,昨儿个娘娘提起了你的婚事。我虽然当时没有说,但是我想为你求取娘娘的表妹。”
五皇子愣了一下,立刻明白了是谁。
两年前,皇帝下达了迎娶新皇后的诏令之后,宫里上上下下就把新皇后娘家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打听清楚了。五皇子当然知道母亲口中的人是谁。@无限好文,




[红楼]娇女迎春 分卷阅读222
尽在晋江文学城
“母亲的意思是,文德公的女儿,林郡君?”
“是的。只是,林郡君虽然是娘娘的表妹,可到底幼年父母双亡,而且他们林家子嗣单薄,恐怕……”
五皇子道:“母亲,这件事情,我们不是早就讨论过了吗?论尊贵,这天底下哪里比得上皇家?若是跟众兄弟们比,我自然是在母族上有所欠缺。但是也正是这样的我,进退自如,比六弟多了许多自由。母亲,跟我这样的身份,又有什么事物比自由更加可贵?”
身为皇子,母亲出身高的确很体面。但是,体面也仅仅是体面而已,没有出身高贵的生母,他们依旧是皇子,有出身高贵的生母,他们依旧是皇子,没有什么不同。同样,妻族是否强大,对于他们来说,也未必是好事。
就五皇子而言,跟林黛玉这种,空有身份却没有家族的女孩,正是他的正妃的最佳人选。@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只是有一件事情,儿子希望母亲能够知晓。”
“什么事情?”
“母后想治理黄河,而林郡君已经准备把自己手里的人手、财帛全部投下去了。”
对于皇后的崇高理想,五皇子只有致敬的份儿,但是,这不等于说,他就愿意搅和到这里头去。
虽然说,嫡子继位对于他来说,是一件好事。
第168章
林黛玉不知道已经有人把目光停留在她的身上。毕竟她比贾琰小了四岁,今年才十四,还没有及笄。按照大晋朝的风俗,女孩子要满十五岁,及笄了,才可以开始正式相看人家。加上她又是偏向于纤细袅娜的体形,以及贾琰曾经放过话,因此她倒是不担心贾母拿着自己的婚事做文章,或者是把她配给贾宝玉那个永远都在拒绝长大的小鬼。
因为贾琰的态度和地位,如今的林黛玉在婚姻上拥有比一般贵族小姐还多的自由和权利。当然,在背地里,也不是没有人在悄悄议论将来林黛玉会嫁给谁,只不过,这样的言论可不会放到台面上讲。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缘故,当皇后的专使带着皇后的懿旨,邀请探春、惜春、林黛玉三位进宫陪伴皇后,整个大观园都炸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虽然说旨意上明明白白地注明了,这是为了给皇后安胎需要,但是还是有人议论纷纷,在下面偷偷地说,这是新皇后在为君王相看新的妃嫔。
不过,这也只是谣言而已。
而且,新皇后的使节还专门问候了薛宝钗如果不是因为薛宝钗的婚期将近,本来她也是其中的一员,只是现在,就是皇后也只能送上一份贺礼了。
不说看到这份礼物的贾政、贾宝玉和薛姨妈、薛宝钗等人的反应,贾家这边倒是忙成了一团。也许下面的人会有各种想法,可是对于贾家来说,这个世界上有比皇后肚子里的皇子更加重要吗?
所以,贾家几乎是鸡飞狗跳地在最短的时间里面为三个女孩儿裁好了新衣服,贾母还从自己的藏里面拿出体面的首饰给三个女孩儿,希望她们在宫里能够得到上位者的喜爱。
虽然探春已经定了亲,但是无论是林黛玉还是惜春,都没有婚约,而且林黛玉对林家和林氏一族也没有什么印象,就是将来联姻、嫁人,也跟她们贾家的女儿没什么两样。
虽然对于林黛玉不能成为自己的孙媳妇一事,贾母心中还是略有遗憾的,但是,高门大户培养女儿用来联姻也是增加家族势力的极重要的一环。优秀的女孩儿,对于哪个家族来说,都不嫌多。
林黛玉做不了贾家的媳妇,可是她如果结婚了,就凭她跟贾家的关系,将来她的夫婿也会是贾家的姻亲之中十分有份量的一环。
贾母也希望未来林黛玉在宫里小住的日子,能够被贵人看中,能够有一门好亲事。
当然,贾母心中的好亲事肯定跟林黛玉心中的标准是不同的。贾母心中的好亲事的标准是有权有势,而林黛玉心中的标准应该是夫妻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能够互相体谅互相扶持,琴瑟和鸣,那才是理想的婚姻。
在贾家,林黛玉当然不可能找到她心目中合适的婚姻,外面也许有不少陷阱也有不少骗子,可同样,真正的好男儿也不会少。
所以,在有人窃窃私语说她很有可能成为君王的后宫的时候,林黛玉做好了进宫的准备。
就跟林黛玉预料的那样,在她进宫的第一天,拜见皇后的时候,贾琰就道:“林妹妹可算是来了。告诉妹妹一个好消息,虞部那边已经完成了商丘的测量和舆图绘制工作,就连规划和工程图、工程预算都做好了。”
跪在边上的惜春笑道:“我就说,娘娘会召见我们,就跟治理黄河有关!三姐姐和宝姐姐、邢姐姐几个偏偏不信!”
探春连忙道:“接到娘娘的懿旨,要我们进宫做伴的时候,老太太担心得一宿没睡,生怕娘娘的胎像出了岔子,昨儿个还特特地请了张真人为娘娘祈福呢。”@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因为贾琰叮嘱过,也因为马道婆是贾宝玉的干娘,素行不良,因此贾家如果有需要,都会去找当年作为贾代善的替身出家的张真人。不管怎么说,这位都是接受了太上皇的承认的,就是有事儿,出事的可能性也被降到了最低。
1...6768697071...1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