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荣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郁雨竹
今天他只怕活不下来了。
箭扫视完后,那人开始让人把长枪拿来,将附近的灌木和茂盛的树枝皆捅一遍。
如果这遍还没获,那可能就是他多心了。
许军没有妄动,他知道此时外面肯定守株待兔有许多人,他只要一暴露就彻底完了,只能寄希望于对方找不到他,躲过今天晚上。
那人亲自拿了一柄长枪过来,沿着他的帐篷周围的树一棵一棵的捅过去,正要走到许军趴着的那棵树时,林子中有人惨叫声起,有人大喝道:“找到了,在这里!”
那人想也不想,提着枪就追去,“捉活口!”
果然有人盯着他们,必须把人留下。
树上的许军脸色一变,目光快速的往下一扫,瞬时之间便做了选择,从树上飞跃而出……
已经往外跑的护卫听着声音不对,抬头一看,忍不住惊叫道:“人在这儿,声东击西,我们上当了!”
但先前布置的包围圈已经有了破绽,许军想也不想的往外飞跃,底下反应迅速的人也只来得及对着他的背影射出一箭,箭矢稀松,谁也不知道有没有射中。
许军飞跃而出,从侧面便有一人飞出跟上,彼此碰面,许军便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死要钱,怎么是你?”
江钱比他还郁闷,“你是不是蠢,盯梢把自己盯包围圈里去了,我今晚要是不来你是不是要交代在这里?”
俩人轻功皆不错,飞出一定范围,便看到了江钱留在外面的马,俩人想也不想便骑上马往外跑。
待把后面的人甩掉,许军才闷闷不乐的下马,蹲在地上不动了。
江钱跳下马踢了踢他道:“别气了,姑奶奶也没想一次就抓着实证,我们还有机会。”
“他们有了戒备,下次就不这么容易能盯上了。”
“至少确定了他们是在跟辽人交易不是吗,”江钱蹲在他旁边叹气,“你说这些大人怎么这么会弄钱呢,我这么爱钱都没想着走私弄钱。”
许军拍拍屁股起身,居高临下的盯着他道:“你回去和姑奶奶禀报吧,我留下继续盯着他们。”
江钱就翻了一个白眼道:“你现在去不是送死吗?姑奶奶说了,保命为上,走吧,我们去定州。”
“去定州干嘛?”
江钱就挤眉道:“傻子,咱的信少爷不是在东北军里吗,这一片皆是东北军的地盘,咱查不到的东西不代表人东北军也查不到。”
许军怀疑的看向他,“这是你能想出来的?”
江钱一噎,愤怒道:“这是头领吩咐的。”
听说是易寒的嘱咐,许军这才松了一口气,跳上马跟他离开。
见他这么听话,江钱心更堵了。
定州是这片除太原和恒州外最大的城了,且它是边关重镇,东北军有三分之一驻扎在此,还有三分之二则守在太原一带。
辽人要攻城,多半从定州而下,再往下便是太原了。
太原是大梁的北国门,太原破,辽军便可长驱之下,所以太原尤为重要。而定州就是这道国门的第一个防障,只有过了定州,辽人才可到太原,不然就只能翻山越岭走小道。
但那样过来的兵马肯定没多少,辽人没那么找死,从小道过来是给梁军送菜吗?
林信现就在定州,因为今年辽国大雪,比往年要寒冷得多,牛羊冻死了不少,所以从上个月开始便时不时的有辽人南下打草谷。
其中有辽军,也有组合在一起的牧民,甚至还有辽国那边的盗贼。
大梁在他们眼里就是一块香喷喷的肉,好像饿了谁都能来咬她一口似的。
只是短短的一个月,林信已经出战十九次,斩杀首级六十八,同样的,他手底下的兵也换了好几个。
他在的是先锋营,这种打草谷的小战役本不用他们的,但没有什么比实战更好的锻炼了,所以苏将军才让他带着人在边界线巡视。
只要有村庄燃起狼烟,他便带着人驰援。
他们的动作已经够迅速了,可无辜枉死的百姓还是不少。
哪怕已经从军近两年,林信也依然心痛不已。
许军和江钱找到这里来时,他刚从前线回来,身上皆是敌人飙出来的血。
他简单的抹了一下便兴冲冲的去见俩人,“九姑可给我写了信?”
林生已经先一步到了,刚跟许军和江钱抱了一下,闻言同样目光炯炯的看着俩人。
江钱便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来递给林信,林信连忙拆开来看。
他诧异的皱眉,“走私?”
许军就往外看了一眼,江钱便起身往外走去,守在门外。
这是军营,最是安全,也最是人多嘴杂的地方。
许军这才将事情解释了一遍,道:“现在他们已知我们在跟踪他们,将来再查他们就有些难了,所以才不得不求信少爷帮忙。”
林信绷紧了脸道:“尚家怎么如此糊涂,竟与敌国做生意。”
林生却蹙眉道:“走私是大事,可姑奶奶为何管尚家的这件事。”我们两家可是姻亲。
许军就微微一笑道:“姑奶奶不是要查尚家,而是要查赵家。”
林生和林信便神一振,他们知道赵家跟姑奶奶不对付,也早就看赵家不顺眼了。
“怎么,这事还跟赵家有关?”
见许军点头,林信便摩拳擦掌道:“放心,我一定尽力查出来。”
他这两年认识的兄弟也不少,他对这一片还不太熟,可有的是人在军中当了十几年兵的,消息灵通得很,要查并不难。
林生却犹豫道:“可若是赵家走私,姑奶奶只怕不好闹大,陛下也不好重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367
罚。”
林信蹙眉,“为何?”
对于军中的一些猫腻,林生要比林信知道的还多,毕竟他当了许久的小兵,又是暗卫出身,消息要比林信灵通得多。
大部分消息他都会和林信共享,有些却不好说,以把人带坏了。
现在林信就目光炯炯的盯着他看,林生想到以后他走的越来越高,这些事他肯定会知道的,也就不再瞒他,“不仅赵捷走私,我们军中的徐将军和苏将军也走私。”
林信瞪大了眼睛。
林生连忙低声解释道:“当然,两位将军并不是徇私,信少爷,每年四月到七月我们都很难发出军饷,您就没想过为什么?”
“因为户部没拨钱。”
“户部每个月都拨了钱,只不过都不够数罢了。”林生叹气道:“在军中呆得年份长的老兵都知道,每个月户部给的军饷也就够总旗以上的数,大部分士兵是没饷银拿的,更别说抚恤金了。”
倒不是户部贪污或推脱,而是国库的确没多少钱。
第280章摆书
“养军的用自己出早已是惯例,”林生是已经决定在军中长久发展了,所以把这些门门道道摸得很清楚,“我们东北军算好的了,除了户部给银子,陛下每年还会从私库里省出一些拨下来,再有我们自己垦荒的田地,军饷没有,吃饱肚子却不难。”
“可除了这些,将士们也得养家,还有抚恤金,多的没有,总要给些意思意思,给阵亡的将士安家。所以每个军队都在私底下做生意,而我们边关军地处边界,比不得崔家军正好在中原,最赚钱的生意就是走私。”
那些生意都挂在徐将军和苏将军名下,但大家都知道那是属于东北军的生意,只不过两位将军分的比较多罢了。
当年东北军还是林家军时,林颖也和楚国的商人私下做过生意。
“所以,”林生看着他们道:“姑奶奶要是从走私上入手,只怕不能把赵捷怎么样。”
事情闹出来,只怕所有的边关将领都会被牵连,而这些事就只差放在明面上了,皇帝一直是睁只眼闭只眼的放过。
许军同样压低了声音道:“所以姑奶奶让我们不要打草惊蛇,她要的是赵家通敌叛国的证据。”
这下换林生吓一跳了,“赵家通敌叛国了?”
林信也吓了一跳,俩人不觉得林清婉会为了弄垮赵家便污蔑他们这么大一个罪名,这可是灭族的大罪!
所以只可能是真的!
这下林信和林生的脸色都很难看,通敌叛国是他们最不能容忍的一个罪行,何况还是通的辽国。
要知道辽人与林家可是有大仇。
想到赵家一直隐隐针对姑姑,林信便抿紧了嘴,“姑姑现在有了多少证据?”
“没有,”许军道:“从去年姑奶奶和大小姐被刺杀后我们就在查,虽有些蛛丝马迹,却不足以作为证据。所以这次查到他们走私辽国我们才那么重视,想着或许这次能有所货。”
可这次没查到证据,反而还暴露了,让对方有了警觉性。
林信蹙眉,想了想道:“我找同袍帮忙,哼,这怎么说也是东北军的地盘,赵家想完全瞒过所有人的耳目却是不可能。”
林生深以为然的点头,不查的时候自然不会发觉,但一查总会有痕迹的。
“那你们在此住下?”林信问许军。
许军颔首道:“总要查出些东西才好回去见姑奶奶。”
许军和江钱留在这里,林信行事就更方便了,东北军管理还是挺严的,他并不是每天都能外出,所以有些事不好做。
许军和江钱留在这里,事情查得就更快了。
而也是到这时,许军和江钱才知道林信在定州这边过得有多艰难。
倒不是他被人欺负,而是他几乎每天都生活在刀口之下。
随着天气越来越寒冷,辽人骚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而两国边境线很长,几乎是防了这边防不了那边,林信几乎是隔一天就会碰上打草谷的辽人。
每一次遇见便是生死较量,刀枪无眼,何况还有流矢,这日子过得比我们这群护卫都不如。
作为林家的护卫,虽然有时也需要拼命,但这样的时候真是太少太少了。
所以功名也不是那么好挣的。
许军和江钱皆同情的看了林生一眼。
林生冲着两人翻了个白眼,“用不着你们同情,其中的好处你们这群贪图安逸的小子是体会不到的。”
许军:“我愿意一辈子也体会不到。”
江钱深以为然的点头,他也不想体会。
林生把手中的信直接塞他们怀里,转身便走,“照地址送去,他们会把查到的东西交给你们的。”
虽是一起长大的兄弟,但看着就糟心,还是别看了。
就在他们总算是查到了点痕迹时,苏州的阅书楼总算是装修好了,林清婉摸了摸才搬进来的书架,微微笑道:“准备将书搬进来吧,陛下赐的匾额已在路上,争取它到前将所有的书搬进来。”
“可姑奶奶,我们现印出来的书只能装满一楼。”
“没关系,以后再添便是,”林清婉笑道:“每日添进去几本,等到明年开春二楼便也装满了,先开门让人进来感受一下,把名声传出去,到明年才会有更多的读书人前来求书。”
林清婉傲然道:“我们的目标就是让苏州成为天下向学之人的圣地。”
没错,是向学之人,不管他是不是书生,只要他想读书学艺便可来此。
林清婉现在往阅书楼里放的可不只有平时科举所用的书籍和增加阅历的那些课外书,还有各行各业的技术书,这些皆是各家的藏本,在书铺中很难买得着。
她希望来这看书的不仅是要参加科举的书生,还有大夫,木匠,铁匠,甚至是绣娘,织娘们……
林安不知林清婉所想,只是觉得书才印了一小半变开张太过急切,还不如先关着门,等书印好,再选个黄道吉日来开张得好。
林清婉却道:“阅书楼并不是要开门做生意,你看外头徘徊不去的书生,他们可是等了许久了,何必再吊着他们的胃口?”
“先开放吧,”林清婉道:“今年大家都吓坏了,正好用这一件事让大家开心开心。”
“那小的去选吉日?”
林清婉颔首,“匾额大概后天到,日子别选的太晚。”
林安应下。
这条很偏僻冷清的街道现在一点儿也不偏僻冷清了,两边林清婉买下的地上已经盖好了一溜的双层楼,如今里面还在做装修,但每日都有书生晃悠到这边来看一眼阅书楼。
有心思灵活的居民便把自家的前院改成了可待客的茶馆或饭馆,虽人流量还是不大,却也有了生意,多少是些入。
总算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368
是有商人看到了这里的商机,围着阅书楼,附近的空地和空宅陆续被人买去改建成商铺。
还有商贩每日推着些吃食来卖,阅书楼还没开,这条街却陆续有了人气。
不仅仅是因为林清婉一直表现出来的信誉,还因为这是陛下赐下的。
虽然大部分读书人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但内心深处对这阅书楼还是抱了些希望,若真有一处地方任由他们阅读任何书籍,那该是何等的畅意啊。
特别是那些没有更多的钱买书,只能厚着脸皮去书铺蹭书看的寒门学子,虽然书铺不会赶人,但掌柜和伙计的脸色都不会好看。
他们也不好一直不买东西厚着脸皮去看,所以偶尔也会掏钱买两本书。
可若是阅书楼能开,真如林郡主和陛下所说的,允许每一个向学之人进去阅书,那他们便不用再担心看别人的脸色了。
所以从知道阅书楼已经建成,开始装修始每一天都有书生过来看情况。
一开始是些迫切的寒门学子来,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到消息,富家子弟也会晃到这边来看一眼,一边是好奇,一边也同样盼着阅书楼开放。
这条街的生意这才开始有人气。
林安请人选了个好日子,十月初九,正好是在三天后。
定好了日子,林安便叫人各处去张贴公告,除了阅书楼外和西城门的布告处贴了一张外,其他城门他也都使人贴了,甚至还花钱请了些小孩大街小巷的广而告之。
务必使苏州城的每一个人都到消息。
林清婉对此很满意,开始与人将书搬进阅书楼,分门别类的放在书架上。
这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因为得识字。
书是按照类别和首字的笔画排列的,先分类别,再算笔画,而抬过来的书是直接从林氏书局里搬来的,书局的人只管印书,他们可不帮忙排好序列,那工作量就太大了。
所以林清婉便去府学和卢氏家学请人了。
周刺史一声令下,府学便放了三天假,学生们皆奉命前来安排,就是府学的先生也撸了袖子来帮忙。
卢氏家学这边,卢肃亲自领了学生们前来,除此外,还让族里识字的后辈皆来了。
石贤和石慧自然不会落后,领着女学生们也来了。
林润也带了林家后辈来,一箱箱书从林氏书局运来,搬下,林清婉将人集中起来详细说了一下分类的方法,又亲身示范了一下,这才让大家开始行动。
正好外面有溜达过来的书生,见阅书楼里这么热闹便凑上来问,“你们这是做什么呢?”
“摆书。”府学的一个学生边埋头找书边抽空回答。
书生自己看了一会儿,隐约明白过来,便小声问道:“可需要我帮忙吗?”
府学的学生一愣,抬头看了他一眼,见他身后还站了好几个观望的书生,便起身指了下里面的林清婉,“不如你去问问林郡主?我们也是被叫来帮忙的。”
书生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足勇气走进了阅书楼。
林清婉正埋头摆书,将同类型的放在一起,他们再捧了拿去找对应的书架。
所以头顶投下一片阴影时她便头也不抬的挥手道:“偏着站,挡光了。”
人影便移到一边,一道声音期期艾艾的问,“郡主,这里可还需要帮忙吗?”
林清婉闻言抬头,有些面熟,仔细想了想,不就是这几天一直在阅书楼外头晃的书生吗?
她展颜一笑,“当然需要了,只有你一人吗?”
第281章准备好
书生高兴起来,往外看了一眼,正好看到几个朋友在外张望,连忙道:“还有几位朋友。”
林清婉就起身道:“快请他们进来。”
林清婉亲自将门外的围观的书生迎进来,笑道:“大家肯来帮忙,在下实在荣幸之至,快里面请。”
见林清婉肯要他们帮忙,几人都高兴起来,撸了袖子便上。
她直接让几人与她一起将书分类,林清婉先开了头,从箱子里拿出一本书道:“农书与农书放在一起,游记与游记一起,四书五经等单放一类,其他不能分类的杂书则放在另一边……”
林清婉将分好类的纸张给他们看,让他们照着分。
这和书铺的摆放方式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书生们只看了一会儿便明白过来,纷纷打开一只箱子开始分类。
待打开箱子,看到里面崭新的封面,还散发着墨香味的书籍,几人脸上都显出激动的神色。
都是书啊,以后他们当真可以肆无忌惮的阅读这些书了?
但心神激荡也只是一时,见左右两边府学和卢氏家学的学生那么卖力的分类,他们便也沉下心来努力,不肯落后太多。
各种各样的书籍,他们看过的,没看过的,听说过的,闻所未闻的书籍慢慢的在他们手上分好类,再由其他学子捧着去找书架一一摆好。
林玉滨和同窗们分了一会儿,见地上堆积的书越来越的,摆书的人显然跟不上他们这些分类的速度。
想了想,便拉了一下尚丹竹和尚丹菊,三人一起捧了几本书去找对应的书架。
卢灵和崔荣早不耐烦蹲在地上分类了,一见她们起身,立即跳起来跟上。
周通正好回来,见状翻了个白眼道:“你们的活儿是最轻省的,跑来摆书一会儿可别哭鼻子。”
林玉滨哼哼道:“我们能者多劳。”
周通也哼了一声,她们要不是尚丹兰的妹妹,他才懒得管他们呢。
彼此冷哼一声错身离开,尚丹菊忍不住小声道:“他的脾气怎么还是这么坏?以后二姐嫁过去会不会受欺负?”
尚丹竹哼道:“他敢!”
尚丹菊却没放下心中的忧虑,因为她突然想到就算二姐在周家受了委屈,家里可能也无人能为她做主。
父亲和二太太肯定是不会管了,而大房那边就算大哥想管,他也管不上。
尚丹菊一开始还羡慕二姐得了一桩好姻缘,但此时看周通的脾气性格,却觉得这未必是好事了。
尚丹竹却没想这么多,她捧着书到处找对应的书架,待把怀里的医书摆放到书架上,往前一看,见这一排一溜的都是与医药相关的书籍,她不由暗暗咋舌,这一排的书随便找出一本来便能作为传家之书,可林姑姑竟然全拿出来了。
他们尚家也曾显赫过,然而现在书房里关于医药的书却还没超过五本呢,可林家光这类书籍便能拿出两排来,可见其底蕴。
这就是耕读世家和勋贵的不同之处了。
同样震惊的还有这屋里的其他学子,将这一本本书从箱子里拿出来分类好,再一本本的摆放到书架上,每一个人心中都是震动的。
这些书全是林氏的私藏,却听他们的话音,这还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369
没完呢,只不过林氏书局一时印不出这么多,所以还有很多书堆积在书局那里。
这就是一个大族的底蕴啊!
震动之后便是惊喜,心中荡着的欢喜一阵一阵的冲刷着他们的天灵盖,感觉都快要飞起来了。
以后这些书他们都能在这里阅读,并做记录了吗?
学子们一边将书摆好,一边想着不知这阅书楼有何规矩,他们借阅这些书需不需要付出些什么。
卢肃伸手摸了摸盒子里的孤本,惊讶的看向林清婉。
林清婉走到他身边,看了一眼后笑道:“怎么,很感动?”
“林郡主好大的手笔。”
“没你想的那么高尚,这几个盒子里的书都是要放在三楼的,到时候会请人先抄写几册放入楼内,原本我是要回去的。”
卢肃就松了一口气,颔首道:“这是应该的。”
这些孤本真要放在阅书楼里,他只怕晚上都睡不安稳了。
卢肃心中苦笑,本以为他已经够淡然了,却没想到还是没林清婉看得开。
他不舍的摸了摸手中的书,道:“不如我来抄写?”
林清婉一愣,然后就忍不住笑道:“卢先生肯屈尊,我自然是求之不得的。”
卢肃就又摸了一把书,笑道:“那我就把书带上去了,等阅书楼一开放我就过来抄书。”
林清婉颔首,“卢先生只管来,阅书楼莫不欢迎。”
石贤和石慧正好走过,听到这句话下意识的看过来一眼,待看到卢肃手中的书,石慧还罢,石贤却是直接走过来,接过书看了一眼,眼中发着亮光道:“婉姐儿,这本书让我来抄吧。”
林清婉便看了卢肃一眼,哈哈大笑道:“没问题,卢先生再另选几本吧。”
说罢将旁边的盒子也一一打开,里面莫不是孤本珍藏,三人看得咋舌,“你倒舍得……”
要是他们早把书藏起来了,自己拿出来看只怕都会小心翼翼的。
这些书林清婉也没想放在下面让人自由抄阅,最珍贵的放在三楼,由她挑选好的人上去抄,如果没有她信任的人主动承担,那就只能从林氏子弟里拎出几个来强制性的抄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