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国际倒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吹牛小王呀
张松仁一抠脑袋:“英伦风你说维多利亚那玩意儿太复杂了吧个蕾丝花边搞死人啊,不好整得这个。”
“不是,我说的是红蓝撞色,打造几款鲜艳的夹克。”
“什么红色”张松仁问。
“大红色,正蓝色。”
“你要做女装”
“不,男装。”
张松仁连连摇头:“这玩意儿恐怕驾驭不住吧,蓝色还好,又红又蓝咋个整”
“没事,到时候我给你两份图纸。”
张松仁说的其实也没错,英伦风的服装风格,的确杂,有什么维多利亚,学院派,苏格兰,但这些都不是范阳的菜,太复杂。
而传统的英伦风格,着色也很简单,就是安全色,黑,白,灰,要加入颜色也是点缀。
不是大牌设计师,一般不敢采用鲜艳的颜色。
后来慢慢发展,最先是曰韩风格的服装,专为年轻人设计的潮牌服饰,开始应用鲜艳的颜色,之后的欧洲时装界受到影响,在伦敦街头开始出现一种国旗衫,英国的国旗,米字旗,就是红蓝两种颜色。
当时的设计师几乎是将国旗的图案直接放到了衣服上。
结果好评如潮。
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流派,红蓝撞色。
但一定要搭配白色十字图案,或者黄色十字图案,看起来才有感觉。
红白蓝,或者红黄蓝,宇宙三原色的天然搭配。
而范阳决定提前剽窃这一经典作品。
做出来不仅适合英国,也适合欧洲大部份国家,重点是那个十字图案,一推出来就风靡了真个欧洲。
十字在欧洲的含义非常丰富,十字架,红十字,白十字,既是信仰,也代表和平,欧洲44个国家,就有8个,国旗上有十字
第三百零二章:一年一场风
小卢脚步一顿,面色明显的一滞。
但只是一瞬间,很快掩饰过去,又装出一副机关小白的样子:“好,什么时候出发”
“还要准备一下,我去拜访一下波特兰,跟他借两台车。”
“好的,我随时都在。”
“那中午一起吃个饭不”范阳问。
“不了吧,我回单位还有点事。”
“那行,今天谢谢卢哥了。”
目送范阳的切诺基开走,小卢在原地站了一会儿,脸色越发的冰寒,招下一辆出租车。
另外一处街角,范阳停在路边,试了几次想跟上去,最后还是放弃了。
卢正山坐在后排,没什么感觉,但大军是敏锐的察觉到了。
“这人有什么问题”
范阳独自点上一根烟:“应该问英国佬到底有什么问题。”
从一开始,范阳就知道小卢的身份并不简单,而英国人,在这边到底布什么局一直是个问号。
展会进行到这个地步,是该了解一下了。
什么阴谋诡计到不至于,光明正大到这边投资,也绝对没那么简单。
到苏连薅什么羊毛么
不太容易吧
阿拉山口,现在到底什么状况
每个口岸都有对应的货物种类,总有一个大头,霍尔果斯口岸是棉花,建设较早,可阿拉山口总体来说,还只是一片不毛之地,除了一座口岸,一座依靠口岸的城镇,之外就是荒芜的边境线,那边到底进口什么出口什么
一路大吹牛逼的范阳,阿拉山口根本就没去过。
两辈子都没去过。
是咋都要过去看一下的。
方向盘一打,将车开到天山别馆,让大军和卢正山在外面守着。
通报过后进去找到波特兰,这英国人又是那副德性,坐在草坪里喝红酒,晒着中午20多度的太阳。
“嗨,我的朋友,见到你总是让人高兴,又带来什么好消息么”
“当然好消息了,布莱恩先生呢”
“去吐鲁番找他的玫瑰了。”
“额,他不是让我陪他去么。”
“布莱恩先生的事业很顺利,来这边坐。”
范阳也不计较,坐下喝了两杯红酒,将自己的展会进程,详细的说了一遍,将服装类开发出来的几种主力商品,a字羽绒服,外装打底裤,国旗衫,夹克衫,人造革皮夹克,牛仔服,针织羊毛衫,特种工作服等等,详详细细说了一遍。
当听到国旗衫时,波特兰就已经赞不绝口。
“我的朋友,你真是一个商业天才,也再一次证明了你的能力,为多国的贸易往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要提前恭喜你了。”
“是么。”范阳搓搓手:“那现在该告诉我,咱们到底有什么计划了吧”
“你相信我么”波特兰问。
“我当然相信您了,但也并不是毫无保留,总该让我知道有什么风险吧”
“对于你来说,没有任何风险,我只能告诉你,我们的任何事业都是合法的,并且合情合理,也没有任何道德上的违背,可以让你轻易的成为千万富翁。”波特兰说完手一摊:“但我没有这个权限委托给你,所以,不要为难我了好么。”
“那当然好了。”范阳呵呵一笑:“该不是寡头货吧我先说明,军火生意我绝对不做,走私也不做。”
“噢,不,上帝,你快吓得我心脏病发,我们可是正当商人,这点你可以完全放心。”
“那就好。”
得到这一份承诺,范阳也挺满足了:“还有个事,明天我准备出发去阿拉山口,跟你们借两台车,ok吗”
&n
第三百零三章:阿斯塔纳
范阳给听得瞠目结舌:“那么大的风,那边的人怎么生活”
“顶着风啊,反正一年四季大风不断,到了晚上就不随意出门,遇到刮大风必须躲起来,要不然真能吹走的。”
“是要引起重视,阿拉山口那边是个镇吧镇上会好一点不”
“要好一些,但要小心一些,衣服多带点。”
赶到区委招待所,跟艾瑞克说明了一下情况。
艾瑞克表示没问题,随时都可以出发。
“那边风很大么”
艾瑞克笑道:“相信我,你会爱上这种感觉的。”
“我需要准备些什么”
“带够你的随身物品,明天什么时候出发”
“上午吧,我到这边来找你们。”
紧接着,就开始着手准备:“咱们三人,加上小卢,再带一个工作小组,去买点冲锋衣,氧气瓶,这边有卖户外装备的没”
“有啊,雅玛里克,什么都能买到,上山的,穿越沙漠的,什么都有,还可以雇佣探险社。”卢正山答道。
“雅玛里克是地名”范阳问。
“是一条老街,在沙依巴克区,那边有一座雅玛里克山,这街就是这个名字,几千年了,以前是丝路驿站。”
新缰,历来就是探险家的胜地,沙漠里埋藏了无数的宝藏,挖玉,挖坟,挖掘遗迹,翻越高山,穿越沙漠,所以积累了丰富的户外文化。
来到沙依巴克区,没走多远,车就开不进去了。
大老远,就闻到一股浓重的尿骚味,还有马粪味,进入老城区,眼前的色彩逐渐变化,由城市钢筋丛林的黑白灰,变成了大漠风沙的黄色。
新缰这边不烧砖,土砖晒干就往墙上砌,老旧的民居,破旧的门框,风化的墙壁,屋顶上的晾房,脚下的泥板街,让范阳神情一滞。
似乎瞬间穿越了千年时间。
牵着毛驴,带着花帽的维族老头,穿着皮靴,架着老鹰的哈萨克猎人,带着面纱的清真妇女,穿着长袍的慕斯林在屋顶上朝着圣地麦加的方向顶礼朝拜,门前的马桩上系着的骆驼,充满整个耳廓的铜铃声……
抛开刺鼻的动物粪便味道,这感觉还真挺不错的。
卢正山看久了没有感觉,说白了就是泥巴房子,这边也不流行贴瓷砖,一切都很古旧。
沿街的商户也大都破破烂烂,
可范阳觉得挺有意思:“不错,终于找到点大漠城邦的感觉了,在这地方拍电影肯定不错,都不用搭景了。”
“喂,你看那老头……”大军手一指,范阳顺着看过去,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维族老头,手里捏着一根小皮鞭,倒坐着一头毛驴,翘个二郎腿,一副优哉游哉的样子:“这王八蛋不害怕掉下来吗”
“哈哈,还真是倒着骑的,不错,技术流。”
将车停在路边,三人下车,范阳问:“还有多远”
“这边是以前的农贸市场,买卖牲口的,条件有点差,再走一段就到了。”
街口很窄,走进去了,更窄,两边的商户也大多卖的是手工艺品,宝石,地毯,花帽,民族服饰,除此之外就是药材,香料,动物皮毛,传统的皮毛制品。
来到雅玛里克街,风景又是陡然一变,不足5米宽的街道两边,挑出了密密麻麻的旗帜,还有仿古的木制招牌。
而这些招牌和旗子,大都是什么探险社的,秃鹫探险社,猛犸探险社,帝王探险社,塔图探险社……还有就是户外装备。
第一眼,就看见好几个熟悉的牌子,骆驼,吉普,贝豪斯,还看到一家米高鹰。
“就是这家了。”
上次到扎金沙就是买的米高鹰,一套领航者让范阳非常满意,只后悔没有带过来了。
一进去就问有没有领航者的全套户外装备。
&n
第三百零四章:人民出版社
卢正山说道:“阿斯塔纳古墓群,是真的,高昌遗迹,那个地方是高昌的公共墓地,挖出了500多座墓,当时被发现的时候,已经被好几波盗墓贼给光顾了,现场翻得乱七八糟,那座彩棺也是真的,专家说是汉晋时期的,早就交到博物馆去了。”
店主不屑的说道:“那些盗墓贼哪里认得出来,只将陪葬的金银玉器拿走了,结果棺室里的壁画,简牍,还有这座彩棺,才是真正的值钱货,但很可惜,墙上的壁画被刮花了,里面的简牍被盗墓贼晚上生火拿来烧了,把那些考古学家气得吐血。”
“那些专家的确不行,这边的大墓都是盗墓贼发现的。”
范阳有点佩服了:“原来是真有这么个地方,怪不得能迷惑人。”
卢正山说道:“是真有,还很出名,88年就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起来了。”
“要真有谁照着这藏宝图去找,才是真有鬼了。”大军道。
店主道:“不懂你就不要乱说啦,阿斯塔纳好东西多得很,那些考古专家都是吃稀饭的,发掘了好几年,宣布没有了,可没过多久,又被盗墓贼发现了哈拉墓和卓古墓,将军墓啊,还是两座,挖出来全是好东西,出了一件金缕玉衣的,拍卖了几百万,就在旁边,居然没有找到,真实的发掘量十分之一都不到,我这边卖的多啦,去年还有人在阿斯塔纳挖到玉了,还挖到一个大墓,不知道搞出多少古董,才200块钱,你拿着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沙漠那么大,总比你找不到地方挖好吧。”
卢正山说到这个也挺来劲:“是,是,高昌国王的墓还没找到呢,唐僧的结拜兄弟,后来被唐太宗给灭了,那才是大家伙。”
店主一竖大拇指:“兄弟,你才是懂行的,谁找到了几辈子吃不完。”
范阳笑道:“200块钱这些都是”
“对,都是200。”
“我再看看。”
抽出另外一个,写着:葱岭死亡谷万尸藏宝洞。
翻开寻宝指南,也是一个简介,大意是说,帕米尔高原,葱岭,幽深险峻的拖布加大峡谷,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朝觐之路,当年有数不清的僧侣行者,使臣商队,驼队马帮,军旅官兵,在这里留下了数之不尽的宝藏,也是穿越青海,偷猎并走私藏羚羊的一条神秘通道。
也是藏羚羊的一处迁移地。
盗猎份子大肆捕杀过后,就把残骸扔到峡谷里面,弥漫着腐烂的气息,到处可见整具整具的白骨,由此得名死亡谷。
1900年,有一个吉尔吉斯商人,从这里经过,露宿在峡谷,下了一夜的雨,发现山体滑坡了,捡到一个纯银桶,上面雕龙刻凤,拿回莫斯科,经鉴定是西域的某一个国家,朝觐中原的贡品,这条峡谷就成为了探险胜地,一直流传着一个藏宝洞的传说。
传说一支古代的官兵,携带着无数进贡给中原王朝的金银财宝,走到拖布加大峡谷,遭遇大雪封山,陷入绝境,在离地350米的一处峭壁上发现一个山洞,可山体都被大雪覆盖,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块,没有借力的地方,根本爬不上去。
为了活命,这些官兵将随行的牛羊骆驼全部宰杀,分解,用鲜血将肉块在冰面上冻住,筑成了一道血墙肉梯,官兵们借着肉梯登上了山洞,将财宝也藏在里面,洞口封死,希望雪停了再出去。
结果大风雪下了整整七七四十九天,所有的官兵和财宝就全部埋藏在里面。
范阳看了就连连摇头:“这个不靠谱。”
却越看越感兴趣,拿起另外一张:乌什塔拉天山贡玉。
简介:公元1789年,乾隆五十四年,叶尔羌玉民在天山采得三块大玉,大的一万斤,次的八千斤,小的三千斤,质地无瑕无缝,自古所采玉料无出其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