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国际倒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吹牛小王呀
“这么多波特兰先生在这边生意做得很大么”
艾瑞克哈哈一笑:“很大。”
可再想问点什么,艾瑞克却闭口不谈。
旁边的唐允诚一看有点尴尬,对范阳也挺有好感的,主动接过话来:“伦敦进出口公司在阿拉山口成立了一家全资子公司,主要处理固体废料,我们也来过几次了,去年3月就开始到新缰,6月去了一次,11月还去过一次,目前已经开始过货运营,这是第四次了。”
固体废料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吧。
“塑料还是金属或者废渣”范阳问。
“都有的。”
所谓固体废料,这不是一个新鲜词,也就是所谓的洋垃圾。
所有外贸人都绕不开的一个话题,说出来也不怎么光彩,这是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中国为什么能在短短二十年,发展成世界头号制造大国,倾销全世界,在基础商品方面有着统治世界的能力。
制造业整个欧洲全部加起来,也拍马都追不上。
不仅仅因为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健全的制作类产业链条。
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是,垃圾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的能力。
这个还千万不可小窥。
占据了非常一个夸张的数字,全球的72%。
塑料,纤维,橡胶,现代的三大合成材料,因为价格便宜,已经渗透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这些化学的东西有个致命的缺点,全都是无法降解的材料,如果不处理,会对环境造成永久性的破坏。
不能烧,也不能埋,但可以回收再利用。
80年代,中国就是世界第一号废料回炉再加工大国,废品收购站,也成为了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可有个不为普通人知的是,这也是个暴利行业。
进口海外的废弃塑料,基本上是白送,价格非常低,只需要承担运费。
美国和英国,甚至运费都不用,到贴。
在中国工业和商品化的起步阶段,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中国的塑料制品,尤其是塑料袋,包装盒,基础的塑料制品方面,为什么那么便宜,这个环节功不可没。
但2010年之后,就开始控制进口,2018年,就禁止进口了。
“那你们呢,你们搞微生物的,在那边建立实验室干什么啊”
“主要是提供一些技术支持,那边的海关建立检疫站,防疫站,提供化学和有害物质超标检测。”
“你们不是做食品微生物吗”范阳追问。
唐允诚笑了一下:“就是食品微生物啊,边检啊,金属和废料,还有整车检测,我们只是提供参考和建议,但还有食品啊,食品进出口都是需要检测的,我们完全按照欧盟的标准,为他们建立实验室,方便中国的食品无阻碍的进入欧洲,尤其是奶制品方面,附加值高,可由于营养价值和实用需要,尤其是奶粉一类,要求也格外的严格,现在中国的企业加工太粗放了,需要慢慢的调整过来。”
范阳恍然,再看唐允诚又亲切了几分。
英国在食品方面对中国非常依赖,也积极的打破各种技术壁垒,在这个方面,还是提供了很多帮助的。
“感谢,感谢,我仅代表中国的贸易人向你们表示感谢,没有你们的帮助,咱们出口欧洲还走不少弯路,我真的要好好敬你们一杯了。”
范阳本来不打算喝酒的,仍让老板拿了几瓶啤酒过来,满上一杯,端起酒杯。
杨梅佯怒:“说得好像谁还不是个中国人似的。”
唐允诚也点头:“我也是半个中国人,华裔新加坡籍,为祖国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应该的。”
“还有我。”杉原京子举起小手:“我也是半个中国人。”
杨梅拍了杉原京子一下:“何止半个,京子妹妹可是要做个彻底的中国人呢。”
杉原京子脸刷的红了,把脸埋到了手臂里。
这份娇羞,看得范阳心头微跳,明知故问:“怎么做”
杨梅也是胆大:“嫁个中国人啊,你娶吗”
范阳这么大的年纪了,老脸也是一红,打个哈哈应付过去:“再喝一杯。”
但仅仅是一下,刚刚才被人拿来调笑一番,不过两三秒的时间,范阳就缓过来了,一杯啤酒下肚,就跟没事人一样了,反而问道:“哈萨克斯坦呢你们会过去不”
刚刚说到这里,却听到厨房里一阵吵闹。
这种小餐馆条件简陋,就一个大厅摆着桌子,旁边就连着厨房,拉了一条布帘子遮挡就完事了。
小声说话,听不到,可声音稍微大一点,就能传到外面来。
从布帘子下面可以看见人的膝盖下半部份。
站在最外面一双山地靴,原来是监督炒菜的员工和老板争起来了。
混杂着抽油烟机的嗡嗡声,隐隐听到什么扔了……重新做……绝对不行……
这咋不行了……不要钱吗……你这人咋这样捏……
说不行,就是不行。
……
啪,一声刀剁菜板上的声音传来。
范阳眉头一皱。
叶志明和另外两名员工,坐在范阳对面,脸色一下就不好看了,当着范阳的面,出了这样的事情他感觉到很没面子一样。
赶了过去。
进去没说两句,反而更大声了:“让你做就重新做,你没看见外面是什么人吃坏了肚子你赔得起吗”
几个小伙子年轻气盛,跟着范阳吃得好,穿得好,接触的人也不一样了,树立起了优越感,另外两名员工刷的站了起来,也要跟过去。
“干什么,坐下。”范阳一声轻喝。
大军站了起来,赶过去处理。
说了几句话,就把叶志明也另外一个员工带了过来。
“一点小事,老板刮鱼鳞,鱼掉地上了,捡起来洗了一下,吵了两句,我让他换一条了。”大军笑道。
那名员工愤愤的解释道:“我让他换一条,他还跟我凶。”
“别说了,小事而已,坐下吃饭。”
叶志明打个眼色,他们这小组已经有了默契,另外一名员工,又跑去守着老板炒菜了。
饭桌上其他几人都忍不住笑,杨梅看这几个小伙子这么靓,下意识就比较喜欢:“范总的手下能力不错啊,挺能管事的,以后都是人才呀。”
&nb
第三百零九章:突遇检查
出了昌吉,路就难走得多了。
一条柏油马路在天山脚下,和荒漠戈壁当中交替穿行,偶尔看得到一段玛纳斯河道。
但总归还是顺利,沿途经过玛纳斯县,下午7点多钟,就已经赶到石河子。
看惯了荒漠戈壁,来到石河子道路两旁又是绿草如茵,树木高大,空气也清新起来,令人精神一振。
石河子号称戈壁明珠,森林石城,具有典型的绿洲特征,302国道穿城而过,整座城市干干净净,建筑物整整齐齐,几乎看不到什么破旧的民居。
“和乌鲁木齐差别挺大的,这边似乎没什么民族特色的东西是吧”
“不是哦。”小卢答道:“这边是新城嘛,老城那边一样的多,那边有堵唐朝时期的丝路城墙,以前也是丝路重镇,绥宁古城遗址,而新城这边,完全是建设兵团一手一脚建立起来的,农八师团市合一的县级市,可以说农八师就是石河子,石河子就是农八师。以前还是整个建设兵团的总部,后来才迁到乌鲁木齐。”
天色已经昏昏沉沉,很快就要天黑,道路两旁已经亮起了路灯。
“还是先找个地方吃饭吧,你对这边熟悉么,找个好停车的地方。”
四辆越野车,在城里太招摇了,这里可是新缰,还带着几个外国人,范阳不想节外生枝。
“今天晚上咱们不出去逛吧”小卢问。
“有什么好逛的,坐一天的车累死了,饱餐一顿,抓紧时间休息,明天一早咱们就出发。”
“那行,干脆直接出城吧,找个汽车旅馆,我记得加油站旁边有好几家。”
312国道是交通主干线,铁路也一个走向,运输频繁,一路上全都是大货车,四辆越野出了城,一座加油站背后,就是一溜补胎,洗车,修车,加水,吃饭,住宿的地方。
一路上都是餐馆老板,站在马路边上吆喝拉客,范阳看见一家鱼庄还不错,外面坝子挺宽敞的,招牌还作的发光字,玛纳斯冷水鱼庄。
“就这家吧。”
车没停稳,穿着围裙的老板就迎了过来:“来,车停这边,这边。”
大军也没多想,就带头停了过去。
看见几个外国人下车,那老板微微一惊,可也没多问,生意要紧,安排人坐下吃饭。
板凳都还没坐热呢,就听到外面一阵哗哗的水声。
大军探头出去一看,几个维族老头提着水龙头和刷子,在那里帮忙洗车。
洗完车又进来问了一遍加不加水。
饭还是吃得开开心心的,可结账时,就无语了。
大军手上拿着单子,账目还是写得详细,两桌菜,吃了16斤鱼,这里的鱼本来就贵,10块一斤,菜也贵,加上其他点的菜,啤酒,两桌320块钱。
算是高消费了。
可单子上却是400块,多出来的80块钱,洗车费。
“你这里洗辆车20一辆”大军冷着脸问道。
可那老板气势挺足,操着一口浓重的河南口音:“都是20。”
这就开始宰人了
沿路的招牌都是写着洗车5元,大军刚想动怒,范阳手一按:“算了,给吧。”
到隔壁的旅馆开好房间,大军也挺窝火的:“居然受这个鸟气。”
两人对望一眼,又不由哑然失笑:“哈哈,咱们好像还从没遇到这种事吧”
穷山恶水出刁民,但也看人的,一路走来,范阳很注重自己的形象,人手也充足,一看就是有点身份,有几个闲钱的样子,还没遇到过什么不开眼的小贼。
“应该说我们也能遇到这码子事,这地方的确不怎么太平。”
范阳点头道:“咱们队伍这么雄厚,也敢大摇大摆的宰人,怪不得没见大货车停这吃饭,怕是出了名的黑店吧,算了,免得惹麻烦。”
但笑归笑,心中还是挺不舒服的。
这个年代天高皇帝远的地方都乱,只希望别出什么岔子才好。
坐了一天的车,洗个澡很快就睡了。
正睡得迷迷糊糊,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咚咚咚,敲得很有礼貌的样子。
大军揉着眼睛爬起来,穿双拖鞋把门打开。
可下一刻,砰,门被粗暴的推开,一群,穿着xx制服的人就闯了进来,两人举着手枪,另外两人看见床上有人,飞扑过来,将范阳按在床上,暴喝:“手拿出来,快。”
范阳给着实吓了一跳,汗都吓出来了,还以为遇到抢劫的,等看清楚是xx之后,放弃了抵抗,乖乖下床,手被两人反手扭着,以一个很难受的姿势反蹲在地上。
“干什么,有你们这么粗暴的吗你们到底干什么”范阳抬头
第三百一十章:地域黑
范阳的脸也垮了下来,但还是扔给大军一根烟。
不用说,肯定是那个餐馆老板作怪。
矮矮胖胖,阳奉阴违,挣了钱,宰了客,背后还摆你一道,可以说相当嚣张了。
为什么举报,恐怕就是邀个功而已,这种人实在讨厌。
要按自己的性格,也是恨不得拉出来锤死在地。
“忍了吧,咱们毕竟是过路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边老乡帮惹到了还是很麻烦的。”
大军气了一会儿,点上根烟,冷静多了,问道:“这家伙应该是河南人吧这帮家伙没一个好东西。”
下意识的,就把河南人给怨上了。
“不一定,听口音不像,我听起来到像是四川人。”
范阳说听起来像,其实早就实锤了,虽然寥寥几句对话,可印象深刻,四川人说的普通话,那可是有口皆碑,根本无法掩饰。
这种老乡帮,都是一两个带头,后来加入的不一定都是河南人。
但不过,这个年代的河南人,名声的确不好,跟川耗子实在有得一拼。
而河南人行走江湖,比四川更早,是人口大省,又是靠近沿海的内陆省份,改革一开放,河南就开始劳务输出,广州深圳涌入了大量的河南劳工。
河南的乡村十室九空,只有老年人和小孩留守,成年人都出去打工了。
还涌现出了很多著名的河南人物,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商会,河南商会,河南的倒爷也是最为出名。
在改革开放的头几年,就为市场化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当时流传一首打油诗,是形容改革开放的,还是个领导视察后即兴创作的,叫十亿人民九亿变,河南人是总教练,经济改革助发展,建设家园换新篇。
可后来传着传着,就跑偏了,又出来一句话叫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