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国际倒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吹牛小王呀

    这个自己可是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



    藏区9大名寺,康定地区就占了两座,一座在塔公草原,据传文成公主进藏的时候,一尊佛像掉到草原上,就再也搬不起来了,于是就兴建了一座寺院将佛像供起来,就是著名的塔公寺。



    还有一座在贡嘎山下。



    而作为南线藏传佛教的文化中心,康定城区,另外还有三座大型的寺院,一座南无寺,一座金刚寺,都在半山腰上,另外还有一座大寺,就在跑马山上,叫大乐顶寺。



    塔公寺和贡嘎寺,都是因为历史和人文的原因著名,年代久远。



    但要论规模,就远远赶不上康定的三座大寺了。



    每年十月的燃灯节,和每年四月的浴佛节,是藏传佛教最隆重的节日,比外面的春节意义还更重大。



    而康定,则毫无疑问,便是除了拉萨,昌都之外,浴佛节法会的另一个中心。



    城市里到处可见喇嘛的身影。



    自己咋都没有想到,居然误打误撞,碰上浴佛节了。



    范阳在车上一直憋着,不想让王司机发现自己的异样。



    但将货卸到路边之后,就再也忍不住了。



    “快,快,先将货拉回去,把桌子带上,咱们今天晚上就开始摆摊,快,赶快……”



    “今天晚上不睡觉了吗”缺一门一看,都快6点钟了。



    “还睡什么觉,嘛的,早知道24件全部都进方便面,还睡什么觉。”



    “啊”



    “啰嗦什么,找车。”



    缺一门哦了一声,连忙去找三轮车。



    结果一走就是半个小时,才气喘吁吁的跑了回来,但好歹还是带回来两辆三轮。



    “咋这么久急死我了。”



    “没办法啊,到处都叫不到车。”



    缺一门在城里跑了一趟,回来时,再也没有脸上的茫然了,因为他也发现了,现在的城里牧民密集到了什么程度。



    为了来参加一年一度的浴佛节,给佛祖过生日,这些虔诚的牧民都做好了几天的打算,随身还带着蜡烛,帐篷,一个城区搞得像草原一样,到处都是牧民的身影。



    维持市政的人员都忙疯了,这些牧民才不管你有没有车过,大马路上也支起杆子搭帐篷,一颗路边




第八十一章:焕然一
    两人睡到第二天中午,阿姨上来叫门才起床。



    没看见赵光明,两人也不好多问。



    吃过中饭,赵光明门口那块鱼塘,就热闹了起来。



    门前几颗李子树,几颗枣树,在鱼塘前围了一圈,正是盛夏,孩子们又放暑假,不多一会儿,几个小屁孩儿嘻嘻哈哈的跑了过来,裤子一脱,就跳到鱼塘里滚澡。



    孩子越来越多,赵光明的儿子也跳下水,树上李子,枣子都熟了,爬到树上,摘了果子就往水里扔。



    农村孩子也不嫌脏,放到嘴里就吃。



    要不是赵倩在旁边,这么热的天,范阳和缺一门都想跳下去了。



    一人摇把蒲扇,不好意思下塘滚澡,就坐在塘坎上泡脚。



    赵倩手里捏着几根木棍,一个毛线球,走了出来。



    让水里的孩子摸了几个螺丝,敲碎,用毛线栓着螺蛳肉,将木棍插在在另一边,长着水草的对岸,手里拿着个竹竿套的的渔网。



    带着赵光明的小女儿,在塘边钓起虾子来。



    塘边长满过江藤,没一会儿,那些毛线就被拉直,虾子上钩了。



    这些虾子笨,不像鱼,还会试探,一夹子钳住就往水底拖,赵倩逮着吊杆,轻轻一提,长着对红色大鳌的虾子,就被提出水面。



    渔网顺势一捞,便钓上一只。



    范阳一看,竟然是后世著名的美味小龙虾。



    但这种方法钓虾,他还是第一次见。



    便走过去说道:“你这是钓虾子啊”



    “嗯。”赵倩脸一红,偏着头有点不敢看。



    “呵呵我以前还没见过这样钓虾,挺好玩的啊。”



    范阳自然是落落大方。



    这种村姑虽然有那么两分姿色,但还够不上范阳的菜。



    第二个,这是赵光明的妹妹。



    他可不像缺一门牲口般的性格。



    “这个很简单的,跟钓青蛙一样,它们咬住不放的。”



    “钓来干什么吃吗”



    “嗯,用油炸,给爷爷下酒。”赵倩回答了一句,又跟身边的小女孩儿说道:“三妹,快叫叔叔。”



    小丫头扁着嘴一笑,躲在赵倩身后。



    缺一门远远的看着,不敢过来。



    “那我来帮你钓吧,用油炸不过瘾,你吃过蒜蓉味的小龙虾么用油炒的,那比油炸的好吃。”



    范阳也难得的童心大起,从赵倩手里接过渔网。



    不小心在手背上碰了一下。



    赵倩的脸又红了。



    “三妹,快去给叔叔端两根凳子过来。”



    “哦。”小丫头应声去了。



    “要不你先守着,我再去找几根竹竿。”说完赵倩迈着小碎步跑了。



    看见赵倩走了,缺一门才敢走过来,脸上都还有点紧张。



    “怕什么怕,你昨天不是说要做人上门女婿么,说句话都不敢”



    “这,这得慢慢来啊。”



    “有钱了,什么样的女人没有,再说咱们呆得了几天未必你还真在这边安家了”



    缺一门竟严肃的点了点头:“只要这事儿能成,我到是愿意啊。”



    “你嫁过来了,你奶奶咋办”



    说到缺一门的奶奶,他清醒了些。



    赵倩在屋里呆了很久,才拿着几根竹竿过来。



    三人钓了一下午,收获了整整一桶小龙虾。



    晚上秀了手厨艺,作了一锅蒜蓉小龙虾,赵倩就帮忙打下手,去虾线,剪虾头,正是出嫁的年龄,跟着范阳这么一个大小伙子,难免春心萌动。



    不知不觉,就有了几分好感。



    赶在饭口赵光明回来了,还没进屋就闻到一阵酸甜的香味。



    “好香,作的什么吃的”



    “虾子,我尝了一个,可好吃了。”赵倩用筷子夹了一个,送到赵光明嘴里。



    &nb



第一百二十章:坐北朝南
    第二天,三人早早的爬了起来。



    换上一整套户外装备,包括摩擦绒的保暖内衣,快干袜,雪地靴,冲锋衣,整个人一下感觉轻松许多,精神抖擞。



    纷纷表示这个钱花得值了。



    范阳跳到河边圆滚滚的石头上蹦了两下,感觉很稳,和一般的鞋子穿起来感觉大不相同。



    将大黑留在采金棚,照看三匹马,大黑毕竟是老狗,会稳一些。



    早晨的扎金山在一片薄雾中若隐若现,远远眺望过去,山峦迭起,蜿蜒的山脉亘古长存,盘踞在这片高原上已不知多少万年。



    等几人吃过早饭,挨过日出,视线陡然间良好了起来。



    日出的金光穿透云雾,洒在山顶,把雪峰映照得金灿灿的。



    山脊上一座寺庙,群峰之上盘旋着几只秃鹰,景色既神秘,幽远,而又壮观。



    “日照金山,好兆头,这一次肯定稳了,快走快走。”



    赵光明已经急不可耐了。



    “别急,虽然河谷不深,该做的准备工作还是要做好。”



    范阳拿出指南针,确定了一下方位,北在身后,正南方正好对着扎金山的主峰。



    上面白雪皑皑,海拔至少是超过5000米了。



    拿出侧高仪,装好电池,看了一下,显示目前海拔在3426米,也不知道准不准,如果按登山路径,冲顶距离只有1500米左右。



    范阳又拿着指南针,往前面走了几百米,用腕上手表的表盘对照了一番:“咱们就以主峰为第一参照物,正对着主峰的北坡,营地在北坡的正南方,偏西一个刻度,12点钟指向正北,6点钟指向正南,在表盘上就是7点钟方向,大家都记一下。”



    又观察了一番说道:“山脊线,海拔应该在4000米左右,上面看得到的有三座雪峰,三座雪峰在视线里,正好呈一个山字型排列,中间最高的那座定为主峰,左边第二高的那座,定为二峰,右边那座定为三峰,咱们也给他标注一下,主峰正北,12点方向,二峰偏西,10点钟方向,三峰偏东,1点半方向,都拿笔记一下。”



    范阳这段时间下了苦工,俨然已有几分专业的样子:“咱们就朝着主峰,正北方前进,随时注意调整,不要偏离太远。”



    缺一门和赵光明听得云里雾里,也不知道拿笔记一下,没引起重视。



    “愣着干嘛,拿笔记一下啊。”



    赵光明说道:“搞得那么复杂,听都听球不懂,跟着河沟往里面走不就行了。”



    范阳拍了下自己的额头,暗自庆幸,果然不能听赵光明的,说道:“万一有支流呢谁知道会把你引到哪个方向你想找主峰,搞不好半个月后,你跑到贡嘎山去都有可能。你这样搞,我还真是搞不懂了,当初你到底是怎么找到这里的”



    赵光明说道:“顺着河沟走就行了啊。”



    “好吧你赢了。”



    招呼两人坐下来,反复强调了一番方向的重要性,又重新给两人普及了一番方向的知识。



    “这些一定要拿笔记好,严谨一点,细心一点,万一三人走散,要么朝着主峰走,要么朝着营地走,主峰那么大,只要看得到主峰,找到北坡,就不会迷路,知道吗分不清方向,你一直走下去,我可不想到尼泊尔去接你们,明白吗”



    两人这才乖乖拿笔记好。



    各自背起自己的行囊,带上pitter,把两支枪组装了起来,深一脚浅一脚的,沿着河谷朝里走去。



    提枪在手,胸中一股豪气凭生。



    缺一门说道:“哈哈,你们说当年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不是跟咱们一样。”



    “得了吧,会开枪么你”



    实际上两个人都不会开枪,大军简单的教了一下,还没找地方实践。



    正想找机会呢。



    说着范阳的眼中都猛然放光。



    “那



第十五章
    “缺一门要他来干什么一只手,他能干得了什么,请他吃顿饭就好了吧。”

    “……”

    在范伟的眼中,缺一门绝对可有可无,没有他帮忙,还少个人吃饭。

    而且身体上有缺陷,这是避免不了的。

    但是在范阳眼里,这人还不错,从小长到大的,多多少少还有点感情。

    “我说哥,你有没有想过以后怎么办就守着这个鞋店过一辈子吗”

    要放在前几天,面对这个问题,范伟肯定是一筹莫展。

    可是今天,他却眼中放光:“以后做好了肯定不在这个地方呆了啊,到时候我们在县城去找个铺子。”

    范阳无语,看来自己这便宜老哥,觉悟也不怎么高啊。

    “去县城找个铺子就完了吗你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一点。”

    “你还有什么好主意吗”

    “当然了,现在这么好的机会,肯定是要好好计划一下的,现在我们是个皮鞋的加工作坊,在外行人看来,制作一双皮鞋是很专业的事情,别人轻易不敢尝试,但你肯定是知道的,实际上这个技术成本低得可怜,从业门槛更加低得可怜,目前就一个鞋底还考点技术,但除了鞋底之外,你说农村里妇女纳个千层底,自己缝个布鞋,和我们作的事情,有本质上的区别吗”

    范伟想了想,还真没什么区别。

    当初学这个技术的时候,就觉得特别简单,现在的人造革,把很多事情都简化了。

    知道工序和流程,还有一些缝制的技巧,让他母亲来帮忙作皮鞋,搞不好还比范伟作得还好一些。

    都是些手面子功夫。
1...4849505152...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