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香江1981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小楊刚
    书画家用印始于元代赵孟頫

    印章是一副书画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书画家的作品若是不加盖印章,有时候会影响作品的真实性。

    同时,印章也是后世大师们,鉴定一副书画作品真伪的重要依据。

    很多书画家他们随手涂鸦的手稿,一般是不会盖印的,只有一部分比较满意的作品,他们通常才会盖上自己的印章。

    为什么说,一副书画作品,盖印的可以拿去卖,不盖印的只能拿去欣赏。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书画家对作品的认可程度

    一副作品,它如果不盖印,这并不能一味的认为作品不受书画家认可。

    但盖印的作品,它绝对是属于书画家们比较认可的,如果不认可的话,人家也不会随便瞎盖印章。

    书画家常用印有两类

    第一类是正章,姓名、字号印,此类印章方正庄重,落完姓名以后使用,根据空间需要可用一个姓名印,也可再加一个字号印,一阴文和一阳文配合。

    第二类是闲章,主要内容是作者所追求的一种境界表达,可以用在作品起首处,叫引首印或引首章,同时可以根据审美需要在适当位置使用,此类印章,形制比较自由,可长可短,可随行。

    一副书画作品一般情况下,会有两个印章,多于两个,要么说明书画家们非常喜欢,要么就是一时心血来潮,随行而为,盖着盖着就多盖了。

    是的,普通人不要把大佬们的逼格看的太高,不管它是什么人,说白了他们与普通人一样一个脑袋,一双眼睛,两个鼻孔。

    越是出名的人,它们越是随行『明星不算』,平日里行事全凭个人喜好。

    因此,盖的印多,不一定就好,盖的印少,也不见得差。

    不过,李俪珍这小丫头可不管这些,对于她来说,只要杨辰说印多比较好,她就认准印多的作品。

    近代书画家的作品,还是比较好认的,尤其是出产量多的书画家,他们的作品受到很多人收藏,流传广,所以识辨度比较高,一般只要接触过书画家真迹的鉴定师们,他们基本上一眼就能看出来。

    鉴定师,除了经验,靠的就是一双火眼金睛。

    而赝品,一般只能用来忽悠普通人,以及李俪珍这样的傻白甜,好在她知道书画这种东西,真假很重要,知道找人先鉴定。

    听着易老和李师傅两个人一件件介绍,杨辰和李俪珍两个人倒是没什么,但是他们身旁的李塞凤此时此刻心里却有种哔了狗的感觉。

    跟在李俪珍身边久了,李塞凤不止一次面对这种情况,有钱人的世界,不仅让人羡慕,同时还让人无法理解。

    跟李俪珍在一起,她感觉自己就是一个穷人,不折不扣的穷人。

    “阿凤,你看看有没有喜欢的。”

    “摁”

    “阿凤…”

    “啊,怎么了阿珍”李塞凤一脸迷茫的转过头,看着李俪珍,眼中充满询问。

    李俪珍看着面前走神的好姐们,不由好奇的问道:“阿凤,你在想什么呢我叫你好几声都没反应”

    “啊,不好意思,阿珍,刚刚我想事情,可能是走神了。”李塞凤说话的时候,悄悄偷看了杨辰一眼,见他并没有注意到自己,不由放下心来。

    “阿珍,你叫我做什么”

    李俪珍没有去问李塞凤因为什么事情走神,拉着她走到桌子前,指着上面的古董字画,“阿凤,你看一下有没有喜欢的,一会儿挑两件回去。”

    听到李俪珍要她挑两件古董字画回家,李塞凤先是一愣,随即连忙摇头,想都没想,便罢手拒绝道:“不用了,阿珍,这些东西那么贵,我不能要。”

    不待李俪珍劝说,李塞凤继续道:“阿珍,这些古董字画我也看不懂,拿回家也没用,万一要是不小心磕着碰着,可就坏了。”

    李俪珍道:“你可以找个地方藏起来,哥哥说这个比较保值,前两年港币贬值,你忘了”

    李塞凤摇头道:“那我宁愿买房子,这东西容易坏,坏了也就不值钱了。”

    李俪珍:“……”

    杨辰:“……”

    李塞凤这么说,李俪珍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正如对方说的那样,古董字画这些东西,保值归保值,但是保存起来却非常的麻烦。

    尤其是想要将这些东西完好无损的一直保存下去,中间花费的功夫,相比较房子,真的困难不知道多少倍。

    普通人最好的保值方法,就是选择买房子,至于古董字画那些东西,一般只有富豪才会收藏。

    她李塞凤虽然现在有点名气了,但是这个年代的明星,跟后世差距很大,尤其是在收入方面。

    这个年代,哪怕是像林清霞、赵雅芝那样的当红一线女星,也不可能像后世范爷那样,说出‘我自己就是豪门’的话。

    倒不是说她们名气不够,演技不够,而是收入不够,这个年代的明星演员,他们的收入是真的没办法跟后世那些几千万上亿一部戏的明星演员相比较。

    后世很多女明星嫁人,尤其是比较有名气的女星,她们已经不在一味地选择一个有钱人把自己给嫁了。

    什么豪门太太,只有名气稍低的女星才会选择,而那些一线女明星,压根不愿意受那份罪。

    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很简单

    就跟范爷说的那样,她们本身就是一位隐形富豪,普通的豪门,年收入不见得就比她们当明星的挣得多。

    所以,后世才会有那么多一线女星,她们不找颜值不高的有钱人,反而选择与自己一个圈子,选择跟自己同样职业的男明星结婚。

    相比起后世的女星,这个年代的女星不能说全部,但是绝大多数选择结婚的对象,清一色都是有钱人,妥妥的富豪。

    最重要的一点

    富豪们的长相一个比一个雷人

    物质基础,永远是大部分女人的首选

    尤其是优质的女人

    有资本,大家才会去考虑那种选择方式,才能更好的对自己的财富进行保值。

    没有,那个资本,德不配位,无疑东施效颦。

    ————




第970章大佬云集
    文华东方酒店

    今天的日子很特殊,这是一场由杨氏财团牵头,确切的说,是由杨辰发出邀请的一场香江政商两界大佬汇聚的一次聚会。

    文华东方酒店里,诺大的会议室,坐了不下三百位政商名流,这些在香江各界拥有一定影响力的人,今天全部都被邀请到了这里。

    其中坐在最前排的,左边是由尤德总督带领的政界大佬,右边是以包船王和嘉道理家族为首的化资以及英资大佬。

    会议室外面

    “老板”

    “怎么样,人都到齐了吗”

    “都到齐了”

    “那好,我们进去吧!”

    哐当——

    会议室大门被军子和铁头打开

    杨辰扫视了一眼会议室前排一众大佬,见熟悉的大佬们都到齐了,嘴角不由露出笑容。

    径直走向前台

    原本还有些吵嚷的会议室,一下子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杨辰身上。

    前来这里的人都非常清楚,今天这里的主场,依旧会是台上哪位年轻人,这位自从几年前一鸣惊人之后,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吸引一地眼球。

    “各位,抱歉,来晚了。”

    “刚刚准备了一些东西给大家”

    杨辰伸手示意霍建狞等人把东西发下去。

    “非常感谢各位的到来,在坐有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这个人不是太爱讲话,也不喜欢废话,所以我就不给各位来什么开场白了,我有话就直接开始说了。”

    “今天邀请大家来这里,想必诸位都清楚是为了什么,我在这里也不藏着掖着,有关最近的一些媒体报道,关于香江高新技术产业链建设这件事,我之前已经跟尤德总督详细商议过了。”

    “杨氏财团,在未来十年内,每年以最低一百亿美元的投入,在新界建设起属于香江的高新技术产业园,提升香江未来综合竞争力,这个过两天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让全香江的民众了解。”

    千亿投资,每年一百亿投入,而且还是美元,杨辰这话一出来,让一众大佬也忍不住嘴角直抽搐,不少人甚至倒吸好几口凉气。

    虽然这件事他们已经通过各个渠道提前获得了一些消息,加上这段时间香江各大媒体,疯狂的大肆报道。

    但是,报道归报道,知道归知道。

    相较于从杨辰嘴里说出来,且亲口承认,那种感觉还是不一样的,大家伙的心里除了震撼,似乎找不到别的词来形容自己现在的心情。

    别说千亿美元,就是一百亿美元,对于在场大部分人来说,都只有仰望的份。

    不管下面人心里如何变化

    杨辰站在台上,继续他的话题。

    “从七十年代开始,随着香江经济飞速发展,香江的人工成本开始逐渐上升,不断增加。”

    “之前,关于香江转型话题,说到香江到底该不该去制造业,从人工成本来看,香江未来将不再适合制造业发展。”

    “关于这个问题,之前很多人都在问我,现在我可以明确的告诉诸位,香江去制造业势在必行,时代再变化,市场再变化,如果我们不变,那么最后就会被时代,被市场所淘汰。”

    “大家是不是觉得我这话有点自相矛盾,既然我认为香江去制造业已经势在必行,那为什么还要建设香江高新技术产业链。”

    “原因很简单”

    “因为我说的去制造业,指的是去低端制造业,而非高端制造业。”

    “高新技术产业链,属于高端制造业,高端制造业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的人工成本增加,所以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大量投入。”

    “香江几百万人口,将来随着经济发展,可能会有越来越多来到这里,所以我们需要给大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我之所以要建设这个高新技术产业链,原因很简单,为的是给香江一个明天,一个未来,一个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未来。”

    “不可否认”

    “香江金融服务业确实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这一点不光是大家看的明白,同样我也非常的看好,凭着香江的地理位置,以及内陆逐渐开放的巨大市场。”

    “在我看来,香江金融服务业,将来甚至有机会超过岛国的东京,成为下一个亚洲金融中心,大家现在可能认为我在说笑,不过我始终坚信,香江有一天一定会成功。”

    “而且,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东京虽然实力强大,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使得它只能像内陆的首都一样,成为岛国的金融中心。

    至于整个亚洲的金融中心,香江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除了地理位置环境,同时它还有政策上的便利。

    作为亚洲真正意义上的免税港,香江具备成为亚洲金融中心的条件,等到岛国房产泡沫之后,香江最大的对手,敌人,就会随之倒下。

    最大对手没了,进入九十年代之后,内陆正式对外全面开放,凭着内陆的需求带动,香江那时候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亚洲金融中心。

    不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后世香江就是因为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整天醉生梦死,只想要赚快钱,从来不为以后长远发展规划,一次次失去转型的契机,最后直到被隔壁的上嗨追赶过来,一路超越才终于从大梦中醒过来。

    只可惜,后世香江醒悟的太晚了。

    再加上二十一世纪内陆崛起,国外势力畏惧内陆的发展速度,为了限制内陆崛起,想方设法的捣乱,给内陆添堵,使得最后香江成为了牺牲品。

    在杨辰看来,一味的发展金融服务行业,忽略其他行业,这并不可取,单一经济,发展再好也会出现问题。

    后世三大金融中心,纽约,伦敦,它们在各自周边地区,是没有任何竞争对手的。

    与其相反,香江周边的竞争者则不止一两个,尤其是内陆经济崛起后,隔壁的上嗨以及背后的深堔圳两座城市,它们的崛起,将会使香江感到压力山大。

    ————



第971章大佬云集1
    底下

    一众大佬听到杨辰那肯定的语气,都不免有些惊讶,倒不是说大家认为他在说大话,恰恰相反,大家对于杨辰的话,都不约而同的记在了心里。

    不等众人反应过来,杨辰随即语气一变,沉声说道:“金融服务行业虽好,也可行,但如果香江未来只剩下金融服务业,那么到时候面临的处境,将会非常的困难“。”

    “什么困难”

    “我们身边的竞争者太多了”

    “岛国的东京、韩国的首尔、新加坡、湾湾、以及临近我们的上嗨,那个曾经的亚洲金融中心,它的潜力有多大,想必不用我多说了。”

    “一旦内陆全面改革开放,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香江未来面对上嗨那样强劲的对手,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处境。”

    杨辰的话,让底下坐在薛父旁边的霍大亨不由脸色一变,他没有想到杨辰会在这种地方,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这样的话。

    虽然香江回归的问题,中英两国已经协商好了,字也签了,但是这并不代表一切安枕无忧了。
1...342343344345346...3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