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香江1981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小楊刚

    想到杨辰与英国王室的关系,霍大亨不禁暗想对方是不是已经被英国王室拉拢过去了,心态发生了变化。

    这由不得霍大亨多想,毕竟英国人最擅长的的就是把握人心,能够称霸一个多世纪的日不落帝国,绝对不是开玩笑的。

    相比较霍大亨,台下身为香江总督的尤德听到这里,脸上笑容不由多了几分。

    尤其是当他看到霍大亨略微有些难看脸色,心里不禁暗自得意自己的手段,正如他猜想的那样,资本家都是逐利的,哪一方给的利益多,就站到哪一方,这是资本家的本性。

    显然,这一点即便是台上那位也不例外。

    台下众人心里如何变化,杨辰并没有注意。

    “现在不论是岛国,还是韩国,又或者新加坡和湾湾,它们都在积极进行产业链升级。”

    “欧美去工业化,去制造业,并不一定适合于香江,亚洲人口太多了,工业制造不能丢,因为它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更多的城市快速发展起来,进而拉近我们与欧美国家的差距。”

    “从蒸汽机开始,世界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百年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早前我们通过接收欧美国家低端制造业,大量劳动力密集工厂建立,进而使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

    “低端制造业,人工成本控制非常重要,现在香江的人工成本一天天不断上升,企业工厂压力越来越大,人工成本不占优势,我们拿什么跟别人去竞争。”

    “在香江,成立一家制衣厂,从无到有,前后不需要一个月时间,就可以生产出合格的成品,面向消费者。”

    “试问诸位,面对如此快节奏的竞争,大家有信心面对未来吗如果诸位有信心,那么我要说的是,你的工厂可能会因为你那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信心,慢慢变得不挣钱,甚至最后亏钱。”

    “如果诸位没有信心,那么我需要善意的提醒你一下,赶紧把你的工厂卖了吧,留着一点本钱,好好培养你们的孩子,等他将来长大了,有出息了,好给你们养老送终。”

    “当然了,如果你处在有信心与没有信心之间,那么我可以给你们支个招,趁着现在,你们赶紧把工厂搬到内陆去,我可以跟诸位保证,只要你们自身不出现太大问题,拖个十年二十年时间,一点问题也没有。”

    轰——

    杨辰这话一出,让底下一种大佬再也忍不住了。

    尤其是刚刚还一脸微笑的尤德,好似嘴里进了苍蝇一般难受,刚刚他还以为杨辰已经对内陆有了隔阂,那曾想,还没等他高兴多久,对方就又给了他一个反转。

    如果香江的低端制造业,全部搬到内陆去,那么其他别的地方先不说,单单隔壁的上嗨和特区就会飞速发展起来。

    毕竟,有香江的发展经验,两个地方可以借鉴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而且两个地方可以利用的资源更多。

    到时候,就像杨辰说的那样,一旦内陆全面开放,那么这两个距离香江最近的内陆城市,将会爆发出比香江更大的潜力。

    尤德总督心情很不好,与他相反,霍大亨可是高兴坏了,刚才的担心随之一扫而空,原本他还在担心杨辰偏向英国王室,开始转变心态。

    现在看来完全没有那回事,能够想到帮内陆拉投资,虽说是低端制造,但是这个时期,低端制造才刚好符合内陆的国情和需求。

    如果是换了高端制造,内陆不一定就适合,鞋子不一定贵的就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大家不要认为我说的话,危言耸听,诸位如果不信,可以看一下我给大家的资料,上面有恒生银行近三十年对香江各个行业的记录评估。”

    “低端制造业,从六七十年代开始,能够活过十年的工厂不超过一半,能够活过二十年的工厂,不到超过两成,至于历经三十年时间不倒的工厂,半成不到,堪称凤毛麟角。”

    “三十年知兴衰,从香江制造业,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三十年后香江会是什么样子。”

    “穷则变,变则通。”

    “关于香江高新技术产业建设这件事,我已经跟尤德总督,以及中英两国政府高层都已经通过了我的申请。”

    “所以,接下来香江高新技术产业链建设,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能阻挡我的脚步。”

    “谁敢阻挡,谁就是香江的罪人。”

    “当然,香江的发展需要大家群策群力,光我一个是不够的,今天我请大家来,为的就是想要邀请诸位,如果有谁对高新技术产业感兴趣,都可以参与进来。”

    “新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我又给诸位留位置,任何人,任何公司,只要愿意投资高新技术产业,都可以在新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获得免费的工厂建设土地。”

    “当然了,前提诸位的投资需要达到一定数额,毕竟高端制造业不比低端制造,它的前期成本比低端制造高很多,没有达到投资金额限定,就不要浪费大家时间了…”

    ————




第972章绑上战车
    杨辰很清楚自己搞高新技术产业链,不可能一个人支撑起整个香江的产业发展,必须得将大部分资本汇集起来,这样才能使香江真正意义上的转型。

    此增彼减,如果香江的资本大部分汇率到高新技术产业链中,那么投入到房地产的资本也就自然而然会减少。

    房地产的发展,需要资本力量的推动。

    少了资本力量推动,房地产就不会过度膨胀,即使不能完全消除香江的高房价,也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而且杨辰非常清楚,自己手上的土地批文和填海批文,现在已经令很多人眼红,如果他一个人把蛋糕全占了,一点也不分点出去,那么势必会引起众怒。

    引起众怒会发生什么后果,这不需要多说。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底下一众大佬们,如果只是单个拧出来,肯定不会是他的对手,但是所有人加起来,汇聚在一起,那么即使杨辰也会吃不消。

    为了避免自己被孤立,杨辰只能选择利益均分,这样对他,对香江都有好处,香江未来如果发展的好,那么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个道理杨辰还是明白的,尤其是现在他已经与香江绑在一块了,底下的这些大佬,大部分都是他天然的盟友。

    联想到后世内陆经济飞速发展,而香江却十几二十年如一日的原地踏步,曾经豪极一时的港商,最后落得只剩下几个房地产大佬,令人唏嘘。

    未来他如果不想被一群猪队友拖累的话,就必须得对这些人加强改造,引领他们跟上时代的脚步,不能让这些人整天只想着买房子囤地皮。

    不管怎么说,他这一世是从香江起步的,他身上已经刻上了港商的烙印,这个烙印去不掉,他也没有想过把它去掉。

    后世港商一直游离于外,就连富豪榜,也被分为内陆和港奥台,杨辰不清楚这是谁排的榜,反正他个人是相当的无语。

    既然都是自己人,为什么不能排在一块,把榜单区分开来是什么意思明显还把别人当外人。

    底下一众大佬听到杨辰愿意开放高新工业园区,还为他们提供免费建设用地,都感到十分的意外。

    当然,除了意外,大家更多的跃跃欲试。

    没办法,杨辰一路崛起,创造了太多的奇迹和不可能,既然对方认定高新技术产业未来有发展,一众大佬们自然也不傻,谁都能从中分一杯羹。

    不过,当他们听到入场券最少一亿起步的时候,大部分人还是忍不住想要骂街。

    别看今天能够坐在这里的人,一个个少说也有几千万上亿的身家,可是身价这种东西,它只是账面财富,跟现金不一样。

    不是谁都能像杨辰那样,随随便便就能拿出一千亿美金出来搞事情。

    当然了,有没有那么多现金不重要,香江别的不多,就是银行多,除了本地的银行以及英资银行,还有其他国际大银行机构。

    为什么后世香江被称之为亚洲金融中心

    原因在于它汇聚了无数国际金融机构,国际金融机构坐落在这里,就等于国际资本都集中在了这里,这才是香江成为亚洲金融中心的真正原因。

    大佬们手里没有足够的现金没关系,只要有抵押,想贷多少钱银行都能贷给你,问题简单的很,所以数额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佬们愿不愿意进入的问题。

    毕竟,高新技术产业,跟房地产和低端制造业有很大的不同,转型是由风险的,这点大家心里都清楚。

    “如果各位担心进入不熟悉的产业造成损失,那么没关系,我这里可以给大家提供建议,同时我旗下的高新技术产业公司,大家也可以入股参与。”

    “对于入股金额,我这边没什么限制,只要大家拿的出钱,想占多少比例都没问题。”

    “这家伙”包船王有些哭笑不得的摇了摇头。

    底下不少人听到杨辰这话,原本前一秒还在高兴可以入股杨辰旗下高新技术公司,但后一秒却如同吃了苍蝇一般,一脸便秘。

    想占多少比例都没关系,这也就只有杨辰能有这般底气说这话,整个高新技术产业链投资规模,杨辰一个人投资就超过千亿美元,他们这些人能投资多少

    一百亿还是两百亿

    很显然,即使他们入股了,将来也最多只能跟在杨辰后面喝汤,至于插手公司管理,显然是不可能的。

    这样一来,就直接使得一部分有实力的大佬退却了。

    正所谓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不是人人都愿意看着杨辰吃肉,他们喝汤。

    与其他大佬不同,沈粥和渣打银行的大班王以及香江其他银行机构的负责人,他们则对入股杨辰旗下高新技术公司非常的感兴趣。

    虽然香江的高新技术产业链还没有开始建设,但是各大银行机构都有自己的渠道。

    杨辰从美国几大银行财团手中获得近千亿美元的消息,这并不是什么秘密。

    这年头讲究有钱好办事,银行机构一向是哪里有利益,就往哪里钻,香江建设高新技术产业链,千亿美元的投资,对于它们来说,也是一块巨大的蛋糕。

    杨辰这次的目的有三个,第一个是为了打消众人对他敌意,这段时间报纸媒体天天报道,他手上的土地批文和填海批文,让所有人羡慕嫉妒恨。

    不患寡而患不均,杨辰不想因为这件事,让自己站在所有人的对立面。

    第二个是想通过免费提供建设土地,将资本集中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来,从而减少大家对房地产的投资。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那就是把大部分拉到他的战车上,不管是华资,还是英资,甚至是内陆资本,这些都是他拉拢的对象。

    再铁的关系,牵扯到利益问题。

    最后都会说散就散。

    同样的道理,任何牵扯到利益问题,双方哪怕关系再差,也会暂时放下成见,抱团取暖。

    ————



第973章大胃口
    文华东方酒店顶层

    杨辰站在窗户边上,看着底下散去的众人。

    这种站在高处,俯视众人的感觉。

    杨辰非常的喜欢

    “老板,霍先生来了。”

    杨辰闻言转过身,见到霍大亨带着一个人走了进来,心里忍不住有些疑惑。

    “阿辰”

    “霍叔叔”

    “来,阿辰,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中银新任的李行长,之前本来是想提前介绍给你认识呢,不过你这家伙最近太忙了。”

    “你好,杨先生”

    李行长率先伸出手,热情地问候,在他上任之前,前任中银行长特别嘱咐他,要他熟悉完银行事务后,必须第一时间拜访两个人。

    第一个就是霍大亨,第二个则是杨辰。

    之所以第一个拜访霍大亨,除了因为霍大亨与内陆紧密联系外,再一个就是只有通过霍大亨,才能在任何一个时间见到杨辰本人。

    这个时期,中银在香江的地位并不是很高,虽然中银代表的是内陆的资本力量,但是这年头内陆的外汇储备并不多,中银实力远远谈不上有多强大。

    因此,即便杨辰与内陆的关系不差,可有时候也不是他一个行长,说见就能够见到的。

    “你好,李行长”杨辰微笑着伸出手。

    “两位先请坐。”

    “阿瑛,帮我冲两杯咖啡过来。”

    坐下后,霍大亨忍不住开口道:“阿辰,你今天弄得动静够大的。”

    杨辰淡淡笑道:“霍叔叔,我这也是没办法,有时候我也想低调些,但是实力不允许啊!”

    霍大亨笑骂道:“你小子,说你胖,你还给我喘上了。”

    对此,杨辰也不反驳,笑了笑也不在意。

    霍大亨见此,继续道:“不过,你这注意不错,这样即堵上了那些人的嘴,让他们无话可说,同时还能拉拢一部分对高新技术产业链感兴趣的人投资…”

    对于杨辰这招以退为进,饶是霍大亨也不禁打心里表示佩服,看向杨辰的眼神满是赞赏。

    当然,霍大亨说的只是最表面那一层,关于杨辰通过这一手,将香江所有财团势力联合起来,他并没有揭开。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以后只要杨辰能够给大家带来利益,那么今天那些人就会成为杨辰最坚定的支持者。

    如果说之前杨辰代表的势力只有他自己,那么今后不敢说他代表整个香江,但代表一半香江的势力,还是没问题的。

    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即使个人实力再强大,当你还没有碾压一切的时候,那么集体的力量才是最大的。

    一个好汉三个帮,商场如战场,战场上自然是人越多越好,组团打怪,显然要比一个人打怪效率高。
1...343344345346347...3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