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珍玉食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雀鸣
他年少时,也曾经像这样站在灶台前,因为一团面,一个简单的饼,发自内心地笑过叫过。
在后来漫长的学习中,他的手艺不断精进。只是,不知什么时候,就把案板前的那种简单的乐趣,全都丢光了。
曾经,他以为这是一种成长的必然。
直到这一刻,看着孩子们的笑脸,他才明白过来,成长和快乐不是矛盾的。从事白案厨师工作,也不单单是为了户口,它还能让他满心欢喜。
这个夏日的午后,他也跟孩子们一起笑着玩着。用曾经很嫌弃的饼印,制作出了一块块并不怎么美观,却充满童趣的糕饼来。
玩着玩着,小猴哥哥突然转过身,用小胖手抓住了冯七的衬衫衣角,恳求地问道:“爷爷,能教我做蛇么?画书里那样的?”
冯七听了小孙子的话,心中不免一惊。霎那间,他就想到了自己那难以言齿的秘密——他的手会抖。只是拒绝的话,到了嘴边却怎么都说不出来。
他看着小猴哥哥的脸,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里,盛满了太多的渴望和期待。
冯七实在不忍心让这孩子伤心失望,于是一咬牙,就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
“好吧,不过,爷爷只做一次。你可要小心看着,如果学不会,我也不再做了。”
“嗯,爷爷就只做一次。”小猴哥哥用力地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冯七只得安慰自己,刚才捏面团的时候,他的手一直很稳,并没有颤抖过。那么,现在,应该也不要紧吧?
更何况老中医给药真的很管用。他一定可以做出来。
冯七深深地吸了口气,就捏起了一小团绿色的面,又捏了一团黄色的面,把两团面放在手心里,反复捻揉着。
这些面本来就是董香香给孩子们捏着玩的,都是特意调配出来的糯米面粉。
所以,粘度刚刚好,面的弹性也足够。而且,还特意用天然的果蔬汁,调出了好几种颜色。
冯七此时也顾不得挑剔其他了,他一心都在自己的右手上。甚至在揉面的时候,有些心跳过速。
就跟奇迹似的,在两个孩子的注视下,他的手既没有疼,也没有抖。这一刻,他终于又可以自在地制作面点了。
与此同时,冯七加快了手速。他的五指灵活,动作快得让人看不清。
不一会儿的功夫,一只盘蛇就在冯七手里成型了。
只见这蛇黄面肚皮,绿面脊背,蛇尖头,扁脑袋,嘴里还吐着一条红色的蛇信子。
如果不是颜色有些太鲜艳了。远远一看,这就跟真蛇没什么两样。
小猴哥哥一看见冯爷爷做得蛇,就变得很激动。
明明都是同样的姿势,冯七做得就是蛇,小猴哥哥做得就是一坨粑粑。
眼巴巴地看了那蛇好一会儿,小猴哥哥才突然反应过来,他忍不住大叫一声:
“爷爷骗人的,你变魔法,让人怎么学?”
此时,冯七正满意地看着自己的作品,整个人都彻底放松了下来。他成功了,只要继续吃药调理,以后大概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听见小孙子的话,冯七才一脸笑意地说道。
“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学得会。像你妈学了三年,还是做不出这个蛇来。所以,小猴哥要想做这蛇,以后也要多用功。”
小猴哥一听,妈妈那么厉害,都不会做这个蛇,也就歇了那份心思。他又拉着冯七的袖子,撒娇道。
“爷爷再做一条龙吧。”
冯七心里疼两个孩子,自然就满口答应了下来。
只是龙跟蛇到底不太一样,龙鳞龙角都是需要精雕细琢的。
刚好,冯七随身就带着一套专门用来做面塑的小工具。
他跟两个孩子交代了一句,就起身回屋里去。不一会儿的功夫,就拿来了一个古香古色的木盒子。
打开盒子一看,里面装着大小不一的刀子,拨子,剪子,梳子,镊子五子工具,总共有十五六件。
即便有了这些工具在手,要做一条龙也是比较费时间的。
冯七干脆就坐了下来,小猴哥和小猴妹也围坐在他身边,目不转睛地看着。
在孩子们的注视下,冯七几下子就作出一个白腹、黄背、红鳞的龙型出来。
紧接着,冯七就开始运用各种小工具,修龙角,削龙爪、刻龙尾、雕龙鳞。
每个步奏都很复杂,需要极其细致。
只是这对于冯七来说,却是十年如一日的基本功。他的那双大手,虽然多了一根手指,却非常地稳。下刀的动作和力度,也都非常准确。
这条龙在他手里,飞快地成型。
只见龙挺身,呈坐姿,两只爪子里还紧紧地抓着一颗夜明珠。龙的脚下踩着白色的祥云。那祥云甚至飘在了龙身之上。
这龙却张开大嘴,仰天长啸,面露狰狞。
两个孩子眼见着,冯爷爷做出这么一条威武的龙出来,惊得嘴都合不上。
等到冯七修完了龙嘴里的白牙,小猴哥哥突然忍不住问了一句。
“爷爷,这龙什么时候能吃呀?”
听了他这话,冯七忍不住“噗”得一声,笑了出来。
小猴哥虽然不知道爷爷为什么在笑,只是看着爷爷笑了,他也跟着爷爷,一起哈哈哈地笑了起来。
一旁的小猴妹妹,看着他们都笑了,也秀秀气气地笑了起来。
很快,整个院子里都充满了爽朗的笑声。
冯七把两个孩子拢在身边,抱抱这个,又抱抱那个。
也多亏了这两个猴宝宝,不然,他指不定什么时候,才能鼓起勇气站在案板前面,做糕点呢。
小猴哥哥一下就趴在了冯七的腿上,又开口道:“妈妈说,今天做得点心,晚上就能吃。爷爷,这龙能吃么?”
他是惦记上这条龙了。
冯七看着他,就说道:“吃倒是能吃。只是这都是生面并不好吃。这龙又不能烤,烤了就不要看了。你要是想吃点心,我们去烤那些饼吧?”
他说着就带着两个孩子,去前院找白师傅拿装饼的器具去了,顺便等他安排好烤饼的时间。
两个孩子一直围在冯七身边,很兴奋地叫着要烤饼。
一时间,冯七整个人也洋溢着一种说不出的快活。
……
刚好这时,董香香跟马姐谈完了事情。
这段时间里,董香香招到了好几个茶楼服务员,暂时先放在马姐的店铺里,接受中式糕点的培训。
只是,茶楼服务员肯定跟糕点铺店员不太一样。
马姐这次过来,就是特意跟董香香商量这事的。顺便给她推荐了一位很熟悉品茶的人。
两人说好了面试的时间,董香香就把马姐送到了门外。
马姐正说着,“我自己出去就完了。香香你去忙你的吧。”
转身一看,就见那黑皮唐国强带着两个小猴,走进了前院。
一时间,也不知道是不是阳光的关系。马姐被那男人的笑脸晃得有些睁不开眼。
她从来都不知道,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也能跟个小孩似的,笑得这般无忧无虑。
没来由的,马姐的心跳突然有些加速。
站在她身边的董香香,自然也看见了冯叔和两个孩子。她顿时就明白过来了,今天的计划很可能已经成功了。
想到这里,董香香也顾不得其他了,快步向着里面的院子里走去。
到了案板前一看,一边摆着用她的饼印,制作而成的肥胖版的小动物糕饼。
另一边是飞龙在天,青蛇狂舞。
两厢一对比,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冲击。
董香香一细看那龙身上,精雕细琢的花纹以及祥云,不禁目瞪口呆。
至此,她终于明白了。
为什么冯叔总是看不上她的雕工。
原来这人是真正的面塑大师。
白师傅教了董香香许多年,一向重口感和味道远甚于造型。只要饼做得好吃,造型像那么回事,也就完了。白师傅并不会太挑剔。而冯叔倒好,不止重口味和口感,他在糕点造型方面也是精益求精。
八珍玉食 第138章 茶楼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八珍玉食最新章节!
冯七的右手就这样,被两个小猴宝宝给治好了。
从那天开始,两个孩子迷上了冯七的面塑功夫。
一有空,他们就找冯七帮他们做面人玩。
后来,冯七干脆就花心思,把生肖面塑穿在筷子上,给两个小孙子拿去玩。
冯七亲手调制的东西,不止外形美观,吃起来味道也好。
两个小猴玩着玩着,倘若忍不住咬上一口,也是很好下肚的。
所以,经常是两个孩子玩了一会儿,一高兴就把面人给吃了。
其他人看见两个小猴吃面人,心里都觉得很可惜。
可冯七就愿意宠着两孩子。
他们一要面人玩,冯七二话不说,就准备东西,换着花样给孩子们做。
冯七做得面人,不止样式多,而且各个精致。
那些曾经在暗中,嘲笑过他不能进厨房,在谢家吃白饭的人,也就纷纷闭上了嘴。
能轻轻松松把一团面,玩出这么多个花样,傻子都知道冯七是当之无愧的白案大师。
半个月后,冯七再去找老中医看病,才知道是老白联合了老大夫骗了他。
他的手根本就没问题,也不需要吃排毒逐瘀的中药。只是他的身体前段时间毁损的厉害,还需要继续调理。
知道了真相,冯七并没有生气。反而打心里感激老白和这位老大夫的帮助。
不管是他手上的伤,还是心里的伤,在家人的帮助下,都渐渐地好了起来。
……
冯七既然能进厨房,茶楼的大师傅自然也就有了。再加上,马姐介绍的那位曲大姐,以及在八珍斋培训的服务员们。
八珍玉食府的人员配置,也就基本上都到位了。
与此同时,谢三也把营业执照办下来了。
茶楼早已装修完了,谢三本打算放一些古董字画在里面,顺便提高一下茶楼的品味。
可董香香知道后,却死活不愿意。她根本就不稀罕那些古人画作,却百般讨好,千般恳求,要向谢三求几副墨宝挂进去。
难得老婆又是撒娇,又是讨好的,只为了在茶楼里挂几张他的作品。
谢三被自家小媳妇哄得心情舒畅,也就勉为其难地答应了下来。
于是,两口子又有幸红袖添香,在书房里闹了一回。
事后,谢三还一脸沉重地说道:“倘若当初,你要是踏实下心来,学习写字。现在也可以跟我一起写字,挂在茶楼之上了。唉,可惜,你就是没这个耐性。再过几年,真的要被儿子和女儿超过了。”
董香香一想,这话倒也有道理。
自此,只要抽得出功夫,她就会跟谢三哥一起在书房写字。于是,在生活中,又多了几分生活情趣。
……
整个七八月里,冯七带着一些点心师傅,进行了最后的培训。
他的性格跟白师傅不太一样。
原本在厨房里,冯七是极会挑剔的,他要求学徒和手下的面点师精益求精。
很多白师傅会给通过的点心,在冯七师傅这边,却未必过得去。
只是这些日子,两个小孙子一直陪在他身边。冯七的心境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了。
又因为之前经历了人生的低谷,他在为人处世方面,也不在那么尖刻较真了。同时,也学会了体谅别人,关心别人。
所以,跟着冯七的面点师们,虽然觉得他严厉了些。却也没到怕他的地步上。
他们只觉得,这冯师傅人还真好。他是真有本事,也是真的愿意指点他们一二。
凡是跟着冯七干活的人,短期内就发现自己的白案功夫,或多或少都有了长进。
就这样,甚至留在八珍斋干活的人,也都愿意跟着冯七师傅,一起去茶楼学习。
白师傅知道这事,还跑去找冯七骂了一顿。“好你个冯七,故意挖我墙角是吧?”
冯七自然是反唇相讥。“谁叫你这位大师傅面皮薄,不好意思骂他们。弄得这些人很多该干的事都不会干。你给他们留面子,又有什么用?他们只是你的学徒和帮工。”
白师傅顿时无语,后来倒也开始主动教导手下的面点师了。
对于这样一个结果,董香香心里很满意。
……
到了8月下旬,他们的八珍玉食府就正式开业了。
由于这几个月,八珍斋一直在打广告,甚至把八珍玉食府的开业时间和地点,都印在了点心的包装纸上。还可以凭借这包装纸,享受九折优惠。
所以,开业当天,很多八珍斋的老顾客都慕名而来。
客人只要点好餐之后,很快,就有训练有素的服务员,推着小车,把餐点送到客人的面前。
这里的点心跟八珍斋完全不一样,都是一小笼一小笼的,热腾腾的传统中式小点。
主要以蒸为主,有甜口,也有咸口,有小面,也有简单的肉、菜。
而八珍斋的那种美味却被保留了下来。
在这里,即使是看似简单的小笼包,也是精心调制出来的美味。
轻轻地咬一口,顿时就能品尝到一大口鲜美至及的汤汁。等到汤汁吸允进肚中,再吃那细腻软糯的馅料,又是另一种美味。
有的客人吃了小笼包,就忍不住问服务员。“这也是小笼包么?怎么里面还有汤汁呢?”
服务员就客客气气地对他们解释道。“这是咱们大师傅的拿手招牌菜之一,冯氏汤包,这包子的精华全都在汤汁里。你千万不要把它浪费掉。”
客人听了这话,这才小心翼翼夹起汤包继续品尝。越吃就越觉得美味。
有的客人临走的时候,还觉得不过瘾。也可以在前台买到八珍斋的点心。那又是另一种风格的美味。
只要走进这八珍玉食府,就如同走进了一个充满新奇,又美轮美奂的传统中式面食世界里。
总有一款精致的美味,让顾客们留恋不舍。
……
董香香站在厨房门口,小心张望着。
餐厅里,一切都井然有序,来得客人虽然多,却并不没有出现什么纰漏。
她这才悄悄放下心来。
刚好这时,冯七看见她了,就冲她喊了一声。
“香香,快过来帮忙。紫薯包,南瓜馒头都不够了。你赶紧赶紧一些出来。”
“啊?唉。”董香香稍微愣了一下神,就很快答应了下来。
白案厨师一般很忌讳,跟别的派别的厨师一起工作。
所以,董香香虽然进了厨房,却不敢插手冯叔的事。
厨房里所有的事,不论大小,一律由冯叔做主。
直到冯叔喊她,董香香才知道,冯叔是完全没把她当外人看。
既然冯叔都不计较,她也没必要继续墨守陈规了。
董香香一撩袖子,也进了厨房里,找了个合适的位置,就准备大干一场。
这些厨房里的帮工,多少都知道董香香厨艺很好。只是有的人是新来的,并不知道董香香的厨艺到底怎么样?只是,都觉得她实在太年轻了些,不足以胜任总经理这个职务。
直到董香香开始做紫薯包,才让那些嫌她年轻的糕点师傅吓了一跳。
董香香眉毛都不带抬的,五指翻飞,瞬间就把那圆溜溜的紫薯包,一个一个做了出来。
她的手实在太快了,也太巧了,新来的面点师看得目瞪口呆。
更让人诧异的是,她做的紫薯包个头大小都是一样的。
冯师傅一看所有人都只顾着看董香香干活,忘了自己的工作。很生气地喊了一声。“都赶紧干自己那一摊子活,别看别人呀?有什么事情,等客人都走了,你们再来说。”
冯师傅一发脾气,其他人自然就老实了下来。
他们又开始低着头工作。只是这做包子的速度,比起董香香实在差太多了。
至此,那些觉得董香香年轻,成不了大事的人,也彻底歇了那些花花心思。
……
倒是冯七,在别人没注意的时候,看着董香香做得紫薯包悄悄地点了点头。
这丫头白案功底实在是好,如果不让她做具体造型的话,她的手也是足够稳,心也足够细。只是一做具体造型的东西,到了她手里,马上就变成了另一个模样。
这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个情况?莫非是因为老白教得不好?
冯七看在自己那两小孙子的份上,也就不跟这没什么审美的孩子妈计较了。
虽然也知道董香香在造型方面比较愚钝,冯七还是打定注意要给她板一板。
这事白师傅也知道了,却并不反对,他甚至还提醒董香香。
“香香,冯七虽然脾气不好,又喜欢挑刺。可他那是家传了几代的真本事。你若是跟他学到一二,对你在白案厨师的修习进境都会有所进展。”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只要没有别的事情,董香香就一直在茶楼后厨里帮忙。
一开始,冯七还算能容忍她。但是,很快就开始变得苛刻而已挑剔。
冯七看着董香香做得桃馒头,不留情面地骂道:
“你这是蟠桃馒头吧?比普通的寿桃馒头胖了一整圈。这怎么端出去给客人吃呀?”
董香香一头冷汗,连忙说道:“这馒头跟您的馒头分量是一样的。”
冯七师傅却扬眉说道:“我说你浪费食材了么?关键是你这桃做得不够美观,不够漂亮,会让挑剔的食客很嫌弃。就算你造型再怎么差,这种最基础的你也得给我过了关。做不到,你就给我继续练。”
“……”于是,董香香被罚做了一天的桃馒头。
以往,白师傅对她总是心软,这种事是绝对做不出来。
到了冯七这边倒好,一进厨房里,就六亲不认。对董香香更是格外的心黑手狠。
董香香动作又快,一天下来,就做了几百个桃馒头。
到最后,她两眼里就只能看见桃子了。回家之后,看着两孩子的脸都变成了桃型。
这还不算完,冯师傅特意买了水蜜桃回家,洗了后,给两小孙子一人拿了一个大桃。
还不忘跟两孩子说呢。“你妈今天做得那些桃子,就没有一个能像这样的。爷爷也没办法,特意买了桃回来,给她好好观摩观摩吧。知道你俩喜欢桃子,可千万别都给吃光了。”
两个孩子懂事的点了点头,表示能够理解。
董香香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冯七师傅教徒弟,实在让人忍不住想逃跑。这简直太恐怖了。
董香香也被吓到了,第二天,随便找了借口,就没去茶楼。而是,出去办了一些杂事。
结果,当天晚上,就听冯七跟两个孩子告状。“你们妈妈一点耐性都没有。这才做了几百个就不耐烦了。再做下去,都能摸到窍门了。唉,可惜了。”
小猴哥哥就瞪着大眼睛看着她:“妈妈,妈妈,逃学是不对的。”这句话还是他听欢欢哥哥说的。
小猴妹妹也嘟囔着嘴说道:“妈妈都不爱学习。”
一时间,董香香的脸都丢光了。
没办法,为了挽回在孩子面前的形象,董香香只得硬着头皮,继续在茶楼跟着冯七师傅学习了。
经过这种地狱式的练习,至少董香香在做果子和小动物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而且,通过这些基本的练习,董香香也加深了对中式糕点的理解。
传统中式糕点,可以给人们带来味觉上的享受。然而,视觉上的享受也是必不可少的。
做出既美观又美味的糕点,才是传统中式点心的精髓。
冯七甚至会告诉董香香一些古代吉祥纹的特殊含义。他也会把祖上传下来的饼印,借给董香香观摩使用。
对于冯七师傅的倾囊而受,董香香自然是心怀感激。只是这辈子,她已经决定只认一个师傅。
对此,冯七倒不太介意。
“那有什么关系,我已经有了徒弟的人选。我打算从小就开始培养这两个小孙子的审美观。总不能让他们将来也像你们一样胡来吧?”
“……”董香香听了这话,半响无语。
倒是白师傅忍不住笑骂道:“好你个冯七,一下抢我两个徒孙,你挑一个就完了呗?倒是给我留一个呀。”
冯七却说:“我们哪里知道,两孩子将来会做什么?倘若他们都没有继承咱们衣钵的打算。那也就算了。你这白瘸子,到时候,可千万别阻碍了孩子的前程。”
白师傅听见冯七又骂他,一时间也恼了,就还口道:“你又说我瘸,可你又算什么呢?冯抖手?”
两个已经步入中年的爷爷辈,就这么在一处斗嘴。
他们极尽嘲笑之能,狠狠地嘲讽了对方一通。很快就高傲地转过身,各自离开,生闷气去了。
然而,到了第二天一早,他们还是会坐在一处,继续就各种问题,发表出不同的看法来。
这两人经常争论,经常跟小猴崽子们的争宠。
谢家大宅里也变得热闹了很多。
……
茶楼的生意和糕点铺的生意都很好,董香香就打算继续开八珍斋的分店。
这分店也不讲究必须在大街上,牌楼里。在人流量比较好,视野比较开阔的居民区里,找个不大的店面房就行。
猜你喜欢